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Subtilis Y-6产抗菌肽对桃软腐菌的抑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袁勇军 汪吴 戚向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7-1051,共5页
对枯草芽孢杆菌Y-6抗菌肽抑制桃软腐菌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DA平板法研究了该抗菌肽对桃软腐菌的抑制活性,探讨了其对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考察了抗菌肽对桃软腐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对枯草芽孢杆菌Y-6抗菌肽抑制桃软腐菌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DA平板法研究了该抗菌肽对桃软腐菌的抑制活性,探讨了其对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考察了抗菌肽对桃软腐菌孢子萌发的影响,评价了抗菌肽对桃软腐菌利用糖和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菌肽能有效抑制桃软腐菌的生长繁殖及孢子萌发,其最低抑菌浓度为175ug·mL-1;该抗菌肽对桃软腐菌孢子壁具有溶解作用,并且可以抑制桃软腐菌SDH和MDH酶活性。此外,当抗菌肽作用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桃软腐菌后导致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受阻或停止。B.subtilis Y-6抗菌肽对桃软腐菌孢子壁的破环、抑制桃软腐菌呼吸代谢及利用营养物质的酶的生物合成是其主要的抑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抗菌肽 桃软腐菌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licheniformis和B.subtilis动态变化和生产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瑞平 王涛 +5 位作者 陈云宗 江东材 唐代云 刘超 朱和琴 周荣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37-240,共4页
对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subtilis主要酶活及对部分理化因子耐受性进行分析。31株供试菌中,能够在65℃、体积分数7%乙醇和3.8mmol/mL酸度条件下生长的菌株分别为77.4%、83.9%、71.0%;能够产淀粉酶、脂... 对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subtilis主要酶活及对部分理化因子耐受性进行分析。31株供试菌中,能够在65℃、体积分数7%乙醇和3.8mmol/mL酸度条件下生长的菌株分别为77.4%、83.9%、71.0%;能够产淀粉酶、脂肪酶、蛋白质酶的菌株分别占87.1%、96.8%、90.3%,其中高产菌株分别占48.4%、35.5%、38.7%;所有菌株在生理生化特征、耐受性和产酶能力上均不完全相同,表明该2个种的菌株在偏高大曲发酵过程中呈现种间多态性和生长代谢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温大曲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ACILLUS SUBTILIS 生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li和B.subtilis溶解性代谢产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
作者 赵芝清 郑静 +2 位作者 张震 方蒋栋 汤晨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2-1117,共6页
为了一步明晰环境因子对微生物溶解性产物形成的影响,选取活性污泥中典型革兰氏阴性菌(E.coli)和革兰氏阳性菌(B.subtilis)作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腐殖酸和多糖表征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研究了培养... 为了一步明晰环境因子对微生物溶解性产物形成的影响,选取活性污泥中典型革兰氏阴性菌(E.coli)和革兰氏阳性菌(B.subtilis)作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腐殖酸和多糖表征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研究了培养时间、温度、盐度和阿莫西林对两株菌SMP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0-48h时,E.coli和B.subtilis溶解性代谢产物质量浓度在4 h时达到了最大,分别约为48 h的3.91倍和3.27倍。当温度下降时,E.coli溶解性代谢产物中的多糖和腐殖酸分别在25℃和15℃出现了累积,而B.subtilis产生的SMP仅在15℃出现了腐殖酸累积。当盐度为5-30 mg/L时,E.coli和B.subtilis产生的SMP质量浓度均先增加后减小,分别于盐度为5 g/L和10 g/L时达到最大,组分以腐殖酸为主。当阿莫西林质量浓度为0-3.0 mg/L时,E.coli和B.subtilis产生的SMP质量浓度均先增加后减小,分别于阿莫西林质量浓度为1.0mg/L和1.5 mg/L达到最大,组分以腐殖酸和多糖为主;然而当阿莫西林质量浓度为3.0 mg/L时,两菌株产生的SMP组分以多糖为主。可见,过短的停留时间、低温、高盐和较高质量浓度的阿莫西林都会诱导E.coli和B.subtilis产生更多的SMP,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E.COLI b.subtilis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形成特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B.subtilis LZ2-70产芽孢条件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术娜 王树香 +3 位作者 王占利 李红亚 王全 朱宝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7-312,共6页
为了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ilaeKleb.)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Z2-70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影响该菌芽孢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为了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ilaeKleb.)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Z2-70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影响该菌芽孢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最佳浓度和组合,以及种龄、接种量、培养液初始pH和培养时间等发酵条件。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0.5%麦芽糖、2%黄豆饼粉、0.05%KH2PO4和0.1%MnSO4.H2O、培养液初始pH值8.0、种龄24 h、装瓶量30 mL/250 mL、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200 r.min-1。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LZ2-70菌株的芽孢数量达到6.6×109个.mL-1,芽孢形成率为9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拮抗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芽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操纵子在B.subtilis 24R7染色体上整合对核黄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涛 王靖宇 +2 位作者 班睿 陈洵 赵学明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构建含有B.subtilis 24核黄素操纵子的整合型核黄素质粒pRB40、pRB61和pRB63,研究了核黄素操纵子分别在B.subtilis 24R7染色体的rib、amyE和thrC位点整合对核黄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操纵子通过单交换重组方式整合在上述位点可... 构建含有B.subtilis 24核黄素操纵子的整合型核黄素质粒pRB40、pRB61和pRB63,研究了核黄素操纵子分别在B.subtilis 24R7染色体的rib、amyE和thrC位点整合对核黄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操纵子通过单交换重组方式整合在上述位点可使核黄素合成量增加14%~19%,而通过双交换重组方式整合在amyE或thrC位点可使核黄素合成量增加40%~44%.增强核黄素操纵子在B.subtilis 24R7染色体上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核黄素的合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操纵子 染色体 影响 质粒 增加 位点 重组方式 整合 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CNMC-0014深层摇瓶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酶生物合成的影响
6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兰立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9-264,共6页
应用统计学方法优化了B.sustilis CNMC-0014中性蛋白酶产生的培养基组分。单因素试验研究发现,在测试的6种碳源中,以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酶活力分别达到了3955.16±2.15U/ml和3939.15±1.87U/ml。氮源试验中发现,大豆... 应用统计学方法优化了B.sustilis CNMC-0014中性蛋白酶产生的培养基组分。单因素试验研究发现,在测试的6种碳源中,以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酶活力分别达到了3955.16±2.15U/ml和3939.15±1.87U/ml。氮源试验中发现,大豆粉对产酶影响最为显著,酶活力达到4318.12±5.66U/ml。通过极差分析与正交分析优化了培养基配比,优化方案为:2%玉米粉,1%甘油,3%玉米粉和3%麸皮。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甘油和玉米粉对产酶影响显著(p<0.05),大豆粉对产酶极显著(p<0.01),麸皮对产酶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还研究了金属离子、溶氧、起始pH值、菌龄以及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2+、Mg2+、Na+、Zn+、Mn2+可以在不同程度对产酶有激活作用,特别是Ca2+,酶活力达到了4552.97U/ml,而Fe3+、Fe2+、K+、Ag+对产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Ag+(酶活力仅为987.46U/ml),最适摇瓶装量为50ml/300ml,最佳起始pH值为7.5,最佳菌龄与接种量分别为24h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沉没发酵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糖诱导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在B.subtilis WB800n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强 王腾飞 +2 位作者 汪俊卿 王希晖 王瑞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运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麦芽糖诱导型启动子调控元件,构建得到麦芽糖诱导海藻糖合成酶的安全表达系统,使其制备的海藻糖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行业。以来源于恶臭假单胞杆菌KT2440(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re S为... 运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麦芽糖诱导型启动子调控元件,构建得到麦芽糖诱导海藻糖合成酶的安全表达系统,使其制备的海藻糖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行业。以来源于恶臭假单胞杆菌KT2440(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re S为报告基因,以cre序列定点突变(CG碱基突变为AT碱基)优化后的麦芽糖诱导型的枯草芽孢杆菌操纵元启动子Pglv为调控元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质粒PHT01为载体骨架,通过Bam H I和Aat II限制酶酶切替换,构建得到高效表达载体Pglv-PHT01-Tre S,将质粒电转化到B.subtilis WB800n并验证其表达效果。成功构建了海藻糖合成酶高效表达质粒Pglv-PHT01-Tre S,并实现了该重组质粒在B.subtilis WB800n中的表达。利用基础发酵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验证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到发酵液吸光值OD600达到1.2时加入终质量分数4.5%的麦芽糖,37℃诱导18 h后胞内的海藻糖合成酶的粗酶活力达到18.9 U/m L。为了提高海藻糖合成酶的表达量,还构建了通过单交叉互换方法敲除了α-淀粉酶基因amy E的重组菌株B.subtilis WB800n(Δamy E),减少了胞外α-淀粉酶对麦芽糖的降解成葡萄糖,提高了麦芽糖的诱导表达效果以及减少葡萄糖的反馈抑制,表达质粒在麦芽糖诱导条件下在该重组菌中海藻糖合成酶酶活提高到了29.2 U/m L。首次成功实现了麦芽糖诱导海藻糖合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获得制备安全高效的海藻糖合成酶表达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海藻糖合成酶 麦芽糖启动子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面碰撞安全性汽车B柱轻量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兰兰 邱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286,293,共5页
B柱轻量化设计既要满足承载碰撞安全的要求,又要实现减重设计的目标。根据B柱在车身侧面碰撞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参考C-NACP测试工况要求,采用HyperMesh和LS-DYNA搭建整体仿真分析模型;获取台车以50km/h碰撞时,B柱5个观察点的侵入量和侵... B柱轻量化设计既要满足承载碰撞安全的要求,又要实现减重设计的目标。根据B柱在车身侧面碰撞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参考C-NACP测试工况要求,采用HyperMesh和LS-DYNA搭建整体仿真分析模型;获取台车以50km/h碰撞时,B柱5个观察点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变化;根据分析结果,采用等强度减薄公式,对B柱开展轻量化设计,本体材料减薄、关键区域增加补丁板,并对优化后方案的安全性和轻量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某实际车型B柱进行补丁板方案的轻量化设计,对比仿真和实测结果,建立整车侧面碰撞分析模型;对B柱实施轻量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的安全性差异;基于实车侧面碰撞测试,获取最大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并与仿真分析进行对比,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并获取轻量化设计方案减重效果。结果可知:优化设计前后碰撞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各关键参数优化效果在(10~20)%,同时轻量化效果明显;实车碰撞后,满足碰撞五星标准要求;侧面碰撞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则保持一致,二者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优化设计前,B柱重量为7.35kg,优化设计后的重量为6.58kg,减重10.5%,减重效果明显;结果表明,补丁板优化设计方案是可靠的,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B柱 侧面碰撞 安全性 轻量化 补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偶氮苯-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宇红 李博 +4 位作者 陈自然 李渊 徐友辉 张莉萍 何旭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电子吸收光谱,采用有效场FF方法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NLO).研究结果表明,26个噻蒽四酮类衍生物分子的能隙在1.33—2.02 eV范围,归属于有机半导体;最低能量吸收峰波长在601.8~609.5nm范围;在增大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_(μ)(或β_(0))值方面,含相同偶氮苯基团或含不同偶氮苯基团分别引入到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分子两侧的2,10位优于2,9位,在2,10位分别端接含推、拉基团的偶氮苯优于含相同给电子基团的偶氮苯.在偶氮苯苯环对位分别端接强吸电子基(-NO_(2))与强供电子基(如-N(CH_(3))_(2)、-N(Ph)_(3)、-N-苯基咔唑等)可增强体系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获得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偶氮 二苯并[b i]噻蒽-[2 3-b]苯-5 7 12 14-四酮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状态及外周血RDW-SD、sFLCR、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娟 王勇 +1 位作者 王秋萍 凌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MM患者182例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随访3年,随访期间失访6例,最终纳入176例进行研究,将最终纳入的176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和预后良好组(123例),另外随机选取于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免疫状态,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予以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将预后良好组纳入阴性,预后不良组纳入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M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的确定依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分析通过拟合方程进行。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FLC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水平(HR=1.091,95%CI:1.027~1.159)、血清sFLCR水平(HR=1.095,95%CI:1.035~1.159)、血清s BCMA水平(HR=1.088,95%CI:1.016~1.165)均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为0.880,高于三者单一检测(0.805、0.786、0.780,P<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34%、68.29%。结论MM患者存在免疫状态异常现象,且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与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和血清sFLCR水平有关,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状态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 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绍丽 彭淋 +6 位作者 别智敏 陈文静 吴智铎 林瑞彬 蔡碧兰 尹乐华 张巧利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5,180,共5页
目的了解东莞市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6—7月在东莞市8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中等候接种或留观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 目的了解东莞市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6—7月在东莞市8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中等候接种或留观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的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总知晓率为54.77%。调查对象平均得分(6.02±2.24)分,得分中位数为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0.357,P=0.007)、文化程度(B=0.548,P<0.001)、常住人口(B=-0.637,P=0.003)、参加“妈妈课堂”(B=-0.371,P=0.014)是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家长的乙肝及乙肝疫苗认知水平良好,年龄越年长、文化程度越高、常住人口、参加“妈妈课堂”调查对象的乙肝及乙肝疫苗认知情况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乙肝疫苗 知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PI3K/AKT介导的COPD炎性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艳蕊 杨春艳 +4 位作者 王艳琼 景海卿 宋嘉懿 李建梅 张俊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目的探讨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被动烟熏联合气... 目的探讨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被动烟熏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Control组、COPD组和COPD+加味升陷汤组(SXT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期间以及干预期间对大鼠进行一般症状和体征监测。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观察肺组织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和肠组织天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nature 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nILC2)和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ILC2)数量;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大鼠菌群结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大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OPD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降低,心率加快且体质量降低,SXT组大鼠肺功能及一般体征得到显著改善(P<0.05);HE染色显示COPD组肺组织有破坏且满布炎性细胞,SXT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IHC检测结果显示SXT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COPD组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SXT组炎症损伤情况明显好转(P<0.05);肺组织和肠组织中COPD组nILC2和iILC2比值显著降低,COPD模型炎性反应明显,SXT组大鼠中则得到显著改善(P<0.05);COPD组ILC2细胞因子IL-13、IL-4含量显著升高,SXT组IL-13、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SXT组的肺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ontrol组与COPD组(P<0.05);Beta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分析显示3组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GC-MS测定大鼠粪便中的SCFAs含量,检测出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共六种,其含量较Control组均降低,但SXT组的含量与COPD组相比有所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COPD组相比,SXT组p-PI3K、PI3K、p-AKT、AKT、p-NF-κB以及NF-κB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SXT组与COPD组相比,能显著下调IL-1β、IL-10的表达(P<0.05)。结论加味升陷汤能够缓解COPD炎症水平,其可能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以抑制iILC2细胞活性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而介导COPD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陷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肠轴 ILC2 炎症因子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5
13
作者 单姗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行了以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为核心的综合预防策略,极大地降低了人群(特别是低年龄组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肝脏组织学,而且还可以减少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及肝... 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行了以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为核心的综合预防策略,极大地降低了人群(特别是低年龄组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肝脏组织学,而且还可以减少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及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临床预后。随着临床指南不断更新以及一线抗病毒药物价格大幅下降,治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既往乙型肝炎流行率高,现存乙型肝炎感染人数仍然众多,诊断率和治疗率仍然偏低,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人群死亡率仍较高。因此,应通过积极的社会动员并采取医防结合的策略,开展大规模检测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助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预防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FAM134B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山 王弦 +1 位作者 卫晶晶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3,333,共8页
目的探讨FAM134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HCC组织和癌旁非肿瘤肝组织中FAM134B的表达,并分析FAM134B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应用Transwel... 目的探讨FAM134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HCC组织和癌旁非肿瘤肝组织中FAM134B的表达,并分析FAM134B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应用Transwell实验、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FAM134B对HCC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FAM134B在H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70.0%(42/60)和40.0%(24/60)。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FAM134B在HCC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01),与患者脉管侵犯、肿瘤最大径和早期复发呈正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表明FAM134B的高表达是HCC患者的不良预后(P均<0.05)和高复发风险的独立预后因子(P均<0.05)。体外实验表明,敲低FAM134B可抑制H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P均<0.05)。运用TCGA数据库行GSEA分析,结果显示FAM134B的表达与AKT/mTOR通路呈正相关。结论FAM134B高表达可能是HCC高复发风险和不良预后的标志物,有望作为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FAM134B 预后 侵袭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赤点石斑鱼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建忠 任鹏 +6 位作者 陈舜 闫茂仓 陈万东 谢尚微 邵鑫斌 李安 张立宁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体质量(92.13±7.91)g的赤点石斑鱼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5%和1.0%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进行了为期...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体质量(92.13±7.91)g的赤点石斑鱼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5%和1.0%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进行了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赤点石斑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赤点石斑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P<0.05),但对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1%的枯草芽孢杆菌,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提高了赤点石斑鱼肠道中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丰度,而弧菌属(Vibrio)、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的丰度有所降低。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提升赤点石斑鱼免疫力、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赤点石斑鱼 免疫力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其促细胞凋亡
16
作者 刘璘琛 徐晓龑 +6 位作者 孙春萌 俞济荣 施青 孙君君 逄丹丹 卫斐然 刘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4,共9页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2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刺激MH7A构建关节炎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GB作...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2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刺激MH7A构建关节炎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GB作用于MH7A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GB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GB显著抑制细胞侵袭力、增加细胞凋亡率和G_(0)/G_(1)期比例;GB显著上调细胞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p21 mRNA和下降Bcl-2、髓系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 1,Mcl-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mRNA转录水平;同时,GB显著上调Bax、p21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和下调Bcl-2、Mcl-1、p-AKT、p-PI3K、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量,且伴有p-PI3K/PI3K、p-AKT/AKT和Bcl-2/Bax比值的降低。综上,GB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阻滞MH7A细胞G_(1)期向S期转化、抑制细胞活力和侵袭力,并诱导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类风湿性关节炎 MH7A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zinol B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17
作者 朱毅 李俊辉 +3 位作者 阳敏 张朋朋 李偲 刘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9,共9页
目的:肝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是肝移植过程中肝细胞损伤的关键病理过程,Kazinol B具有抗炎、抗凋亡及代谢调节作用,但其在H/R肝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Kazinol B对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 目的:肝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是肝移植过程中肝细胞损伤的关键病理过程,Kazinol B具有抗炎、抗凋亡及代谢调节作用,但其在H/R肝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Kazinol B对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H/R模型,体外培养肝细胞并建立H/R模型。Kazinol B(0~100μmol/L)处理肝细胞,评估其细胞毒性和保护作用。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评估细胞活性;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ymphoma-2,Bcl-2)、Bcl-2关联死亡启动子(Bcl-2 associated death promoter,Bad)和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0至50μmol/L范围内的Kazinol B作用下,肝细胞活性无显著变化,仅在100μmol/L时有抑制作用(P<0.05)。0.1~20μmol/L Kazinol B可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率,并降低DNA损伤(均P<0.001)。10μmol/L Kazinol B显著抑制Bad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均P<0.05),提高Bcl-2水平(P<0.01)。此外,Kazinol B呈剂量依赖性降低ROS和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水平(均P<0.01)。在细胞和大鼠模型中,Kazinol B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信号通路无显著影响(P>0.05)。TUNEL染色显示JNK激动剂茴香霉素部分抵消了Kazinol B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P<0.01)。结论:Kazinol B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减轻肝细胞H/R损伤,其保护作用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表明Kazinol B在肝保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zinol B 肝细胞 缺氧/复氧 细胞保护 抗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及对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丽丽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枯草芽孢杆菌抗逆性强,可形成芽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传统益生菌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中,可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和吸收利用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并能够改善肉品质、提高免... 枯草芽孢杆菌抗逆性强,可形成芽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传统益生菌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中,可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和吸收利用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并能够改善肉品质、提高免疫功能、调节肠道健康。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在畜禽及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对动物机体肠道健康的影响等,为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及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益生菌 生物学特性 生产性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CVC1302调控体细胞高频突变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杜露平 鲁海燕 +6 位作者 侯立婷 于晓明 程海卫 张元鹏 陈瑾 郑其升 侯继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6,共6页
为探究CVC1302调控生发中心B细胞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免疫机制,本研究将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混合免疫增强剂CVC1302后,利用ISA206乳化获得疫苗。BALB/c小鼠分为2组,分别后腿肌肉注射NP-ISA206和NP-CVC1302-ISA... 为探究CVC1302调控生发中心B细胞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免疫机制,本研究将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混合免疫增强剂CVC1302后,利用ISA206乳化获得疫苗。BALB/c小鼠分为2组,分别后腿肌肉注射NP-ISA206和NP-CVC1302-ISA206,每只50μg NP-OVA,免疫后14 d,利用流式分选获得生发中心B细胞,利用巢氏PCR扩增B细胞免疫球蛋白序列可变区VH_(186.2),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活化的胞苷脱氨酶(AID)、Pax5表达水平,β-actin作为内参,比较组间AID、Pax5表达差异;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AID、Pax5基因转录水平。试验结果显示:CVC1302显著诱导生发中心B细胞免疫球蛋白序列VH186.2突变频率,试验组W33L突变频率为62.2%,而对照组仅为20.25%;CVC1302可提升AID蛋白、Pax5蛋白表达水平,其中试验组AI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72,对照组仅为0.16,试验组Pax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62,对照组仅为0.26;CVC1302增强AID基因、Pax5基因转录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2.36、4.13倍。推断CVC1302依赖Pax5介导AID表达,调控生发中心B细胞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CVC1302 体细胞高频突变 免疫机制 生发中心B细胞 胞苷脱氨酶 PAX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于贵州的一种小麝鼩分类地位的厘定
20
作者 刘铸 张璐 +5 位作者 郭秋颖 张智慧 蒋纹静 田新民 金志民 张隽晟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7-547,共11页
2018—2023年,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和六盘水市杨梅乡慕尼克村采集麝鼩属待鉴定标本(Croc⁃idura sp.)25号。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待鉴定标本以100%的置信度聚为一个进化支。待鉴定标本在系统进化树上与... 2018—2023年,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和六盘水市杨梅乡慕尼克村采集麝鼩属待鉴定标本(Croc⁃idura sp.)25号。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待鉴定标本以100%的置信度聚为一个进化支。待鉴定标本在系统进化树上与五指山小麝鼩(广西)(C.wuchihensis GX)表现出最近的系统进化关系,且以90%的置信度分为明显的2个进化支。待鉴定标本与麝鼩属其他物种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0702~0.1817,其中与五指山小麝鼩(广西)的遗传距离最小(0.0702),但明显大于灰麝鼩(C.attenuata)与安徽麝鼩(C.anhuiensis)的遗传距离(0.0365)、华南中麝鼩(C.rapax)与安徽麝鼩的遗传距离(0.0376)、台湾长尾麝鼩(C.kurodai)与大麝鼩(C.lasiura)的遗传距离(0.0410)及华南中麝鼩与灰麝鼩的遗传距离(0.0490)。待鉴定标本与我国南方已知可能分布的其他麝鼩属小型物种[山东小麝鼩C.shantungensis、印支小麝鼩C.indochinensis、东阳江麝鼩C.dong⁃yangjiangensis、五指山小麝鼩(海南)C.wuchihensis HN和五指山小麝鼩(广西)C.wuchihensis GX]存在一定形态差异。待鉴定标本与已报道的C.ilensis phaeopus形态较为一致。鉴于形态学上有明显区分特征,且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支持待鉴定标本为物种分类阶元,因此,待鉴定标本之前可能是一个隐存种——暗黑小麝鼩(C.phaeopus)。其区分特征:体型较小(头体长48.1~63.6 mm),尾较长(尾长31.5~46.9 mm);颅骨较小(颅全长15.68~16.91 mm,颅基长14.78~15.84 mm,腭长6.43~7.34 mm,上齿列长6.21~6.70 mm,下齿列长6.04~6.69 mm);背部呈深黑褐色,腹部呈黑灰色;前、后足背面均呈黑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鼩属 Cyt b基因 形态学 暗黑小麝鼩 隐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