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tors affecting accuracy of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shfree method for 3-D solid mechanics
1
作者 彭翀 袁会娜 +1 位作者 张丙印 张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29-3246,共18页
Recently,the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shfree method has gained popularity owing to its advantages in large deformation and discontinuity problems,however,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depends on many factors and the... Recently,the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shfree method has gained popularity owing to its advantages in large deformation and discontinuity problems,however,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depends on many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es are not fully investigated yet.In this work,three main factors,i.e.,the shape parameters,the influence domain size,and the nodal distribution,on the accuracy of the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thod(RPIM)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nd conclusive results are obtained.First,the effect of shape parameters(R,q)of the multi-quadric basis function on the accuracy of RPIM is examined via global search.A new interpolation error index,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curacy of RPIM,is proposed.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error indexes on the R q plane shows that shape parameters q[1.2,1.8]and R[0,1.5]can give good results for general 3-D analysis.This recommended range of shape parameters is examined by multiple benchmark examples in 3D solid mechanics.Second,through numerical experiments,an average of 30 40 nodes in the influence domain of a Gauss point is recommended for 3-D solid mechanics.Third,it is observ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node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ccuracy of RPIM although i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accuracy of interpolation.Nodal distributions with better uniformity give better results.Furthermore,how the influence domain size and nodal distribution affect the selection of shape parameters and how the nodal distribution affects the choice of influence domain size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free method radial point interpolation method shape parameter influence domain size nodal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ray-tracing calculation based on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竹生 张赛民 陈灵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A new seismic ray-trac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PTI) method, which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LTI) method. Both PTI method and LTI method a... A new seismic ray-trac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PTI) method, which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LTI) method. Both PTI method and LTI method are used to compute seismic travel-time and ray-path in a 2-D grid cell model. Firstly, some basic concepts are introduced. The calculations of travel-time and ray-path are carried out only at cell boundaries. So, the ray-path is always straight in the same cells with uniform velocity. Two steps are applied in PTI and LTI method, step 1 computes travel-time and step 2 traces ray-path. Then, the derivation of LTI formulas is described.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refraction wave in shot cell, the formula aiming at shot cell is also derived. Finally, PTI method is presented. The calculation of PTI method i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LTI method, but the error is limite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model show that PTI method can trace ray-path more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than LTI method d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TRACING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method 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method (travel-time ) ray-path grid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kima插值的带式输送机物料流量激光检测方法
3
作者 刘毅 刘毅 +1 位作者 孙静 赵子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3,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激光雷达的带式输送机物料流量检测方法易受异常点云数据影响、难以准确描述物料表面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kima插值的带式输送机物料流量激光检测方法。通过激光雷达获取输送带点云轨迹,并进行直通滤波和离群点去噪处理... 针对现有基于激光雷达的带式输送机物料流量检测方法易受异常点云数据影响、难以准确描述物料表面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kima插值的带式输送机物料流量激光检测方法。通过激光雷达获取输送带点云轨迹,并进行直通滤波和离群点去噪处理;采用Akima插值法获取带式输送机上物料的截面积,结合输送带运行速度和激光雷达扫描频率,计算单个扫描周期内的物料体积;通过对任意时间段的测量数据进行积分,获得该时间段内的物料总体积。仿真结果表明,对激光雷达输出的点云进行离群点去噪处理,能够有效识别异常的点云数据并对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的物料截面积。分别采用扇形−三角形计算法和Akima插值法对不同体积和带速的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扇形−三角形计算法的精度较低且不稳定,而Akima插值法的精度全部达90%以上,可靠性高,可以准确得到输送物料的瞬时流量和总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流量检测 激光雷达 Akima插值法 离群点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种时间序列模型的北京市每日花粉浓度预测
4
作者 张鑫 杨华 +1 位作者 董玲玲 张宏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00,共11页
【目的】分析花粉高峰期持续时间和浓度峰值,构建北京市每日花粉浓度的最优预测模型,为科学预测未来每日花粉浓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重插补法处理2015—2020年北京市每日花粉浓度时间序列中的缺失数据,2015—2019年数据用于建... 【目的】分析花粉高峰期持续时间和浓度峰值,构建北京市每日花粉浓度的最优预测模型,为科学预测未来每日花粉浓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重插补法处理2015—2020年北京市每日花粉浓度时间序列中的缺失数据,2015—2019年数据用于建立SARIMA、LSTM和Prophet 3种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一年(2020年,共计182 d)的花粉浓度变化。【结果】(1)随机森林法、贝叶斯线性回归法、观测值中随机取样法和加权预测均值匹配法4种多重插补法中,随机森林法的第3个插补数据集P值最小(P=0.002),为最优插补数据集。(2)2015—2020年每日平均花粉浓度数据显示,春季高峰期集中在3—6月,4月初达到峰值(792粒/(103 mm^(2)));秋季高峰期集中在8月至9月末,在9月初达到峰值(449粒/(103 mm^(2)))。2015—2019年花粉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呈现阶跃式上升;其中,2015年高峰期持续时间最长(春季107 d,秋季65 d),2018年最短(春季60 d,秋季46 d);2020年花粉浓度峰值达到最高水平,而2019年花粉浓度峰值最低。(3)3种时间序列模型中,LSTM模型对北京市每日花粉浓度时间序列的描述和预测效果最佳。当LSTM模型的时间步长(look_back)为60时,模型预测效果最佳,RMSE、MAE均为最小,R^(2)=0.78。相比之下,Prophet模型效果较差,无法灵敏捕捉浓度峰值,预测值存在负数情况,预测效果不佳。SARIMA模型拟合效果尚可,但预测效果不理想,预测值存在为负的情况。【结论】与SARIMA和Prophet模型相比,LSTM模型更适用于北京市每日花粉浓度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与长期预测。未来研究应完善花粉浓度数据,优化模型性能,以更准确地预测花粉高峰期的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及高峰浓度,为过敏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插补法 花粉浓度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长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机器人复杂相贯线切割轨迹规划方法
5
作者 李莎 高威 +1 位作者 陈磊 梁晓莉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231,共6页
激光加工机器人在执行复杂相贯线切割任务时,由于无法对大量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导致其容易出现轨迹规划精度不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激光加工机器人复杂相贯线切割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构建相贯线数学模型,切割... 激光加工机器人在执行复杂相贯线切割任务时,由于无法对大量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导致其容易出现轨迹规划精度不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激光加工机器人复杂相贯线切割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构建相贯线数学模型,切割过程中相贯线的具体形态;然后,运用平面转换结合插补递推技术,对相贯线的切割误差实施补偿处理,确保切割的精确性;最后,以经过补偿处理的相贯线作为切割轨迹,利用矩阵变换方法完成激光加工机器人的切割轨迹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激光加工机器人切割轨迹规划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贯线 激光加工机器人 矩阵变换 插补递推方法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微震监测与评价
6
作者 李全贵 彭淑悦 +5 位作者 梁运培 李文禧 钱亚楠 程春晖 余长君 湛金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7,共12页
【背景】微震监测作为一种无损监测技术被广泛用于煤层水力压裂效果评价,但由于建立层状波速模型时缺乏对同层介质中垂向波速梯度的考虑,导致走时计算和震源定位精度有待提高,影响了煤层水力压裂评价的准确性。【目的和方法】以安徽某... 【背景】微震监测作为一种无损监测技术被广泛用于煤层水力压裂效果评价,但由于建立层状波速模型时缺乏对同层介质中垂向波速梯度的考虑,导致走时计算和震源定位精度有待提高,影响了煤层水力压裂评价的准确性。【目的和方法】以安徽某矿煤层分段水力压裂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克里金插值法改进的波速模型。结合各向异性因子约束,在声波测井波速模型的基础上,对同层介质中网格波速数值进行插值计算,表征其各向异性特征,并以此修正弹性波传播路径。通过已知位置射孔事件的震源定位精度对比,验证了改进波速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进一步计算了储层渗透率和储层改造体积(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SRV),实现了对煤层水力压裂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泛克里金波速插值相比于线性插值能够有效提升震源定位精度,对于同一射孔点,插值后模型定位误差较初始层状模型最高降低了7.22 m。水力压裂效果评价中,波速插值后的震源定位结果得到改善,微震事件在垂向方向离散性得到有效约束,各压裂段有效影响半径约90 m。煤层区域内微震事件分布密度与渗透率存在差异,各段井筒附近压后渗透率较高。储层改造体积总计为1.977×10~7 m^(3),改造体积及水力裂缝长度与注入总液量正相关,基于微震评价的压裂改造效果与预期设计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微震监测 各向异性 泛克里金插值法 波速模型 网格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上限分析的区域光滑径向点插值法
7
作者 陈莘莘 胡英 +1 位作者 张玮 王方鑫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1-799,共9页
基于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建立了用区域光滑径向点插值法进行理想刚塑性结构极限分析的整套求解算法.为了能方便地施加本质边界条件,采用径向点插值法构造机动容许的速度场.通过引入广义梯度光滑技术,将复杂的域内积分转换为简单的光滑... 基于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建立了用区域光滑径向点插值法进行理想刚塑性结构极限分析的整套求解算法.为了能方便地施加本质边界条件,采用径向点插值法构造机动容许的速度场.通过引入广义梯度光滑技术,将复杂的域内积分转换为简单的光滑域边界积分,避免了对形函数的求导.考虑了材料的塑性不可压条件,并针对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处理.将极限上限分析问题归结为满足一系列等式约束的塑性耗散功率最小化问题,从而可采用标准的二阶锥规划对该问题进行求解,这样既提高了求解效率,又提高了求解精度.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能对理想刚塑性结构的极限载荷乘子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且计算结果对网格畸变十分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法 区域光滑径向点插值法 极限上限分析 广义梯度光滑技术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主要农区土壤Cu含量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召芬 陈柏达 +2 位作者 张守富 马友华 王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统计学相结合,以土壤Cu含量为研究对象,选取常用的反距离权重(IDW)法、径向基函数(RBF)法、普通克里格(OK)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EBK)及带障碍的核插值(KIB)法进行建模,用平均误差(ME)、标准化平均误差(MSE)、均...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统计学相结合,以土壤Cu含量为研究对象,选取常用的反距离权重(IDW)法、径向基函数(RBF)法、普通克里格(OK)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EBK)及带障碍的核插值(KIB)法进行建模,用平均误差(ME)、标准化平均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及同一系数(AC)对各方法的性能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种插值方法对复杂地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方法的预测精度有一定差异,KIB法预测结果的RMSE最小,AC值最高,更适用于复杂地形,能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产生详细、合理的预测图,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慧贤 唐瑜洁 +3 位作者 禹静 孔明 王狮凌 尹健龙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针对眼镜镜框二维轮廓参数对镜片的精确加工作用有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面阵相机完成镜框内圈轮廓参数测量和线结构光传感器完成镜框内槽形状尺寸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坐标变... 针对眼镜镜框二维轮廓参数对镜片的精确加工作用有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面阵相机完成镜框内圈轮廓参数测量和线结构光传感器完成镜框内槽形状尺寸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坐标变换,建立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模型,并对轮廓堆叠法生成的模型进行精度验证。搭建实验系统完成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采用V4曲面插值算法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以很高的精度还原镜框内侧轮廓,且省去较多的精密机械装置,避免精密机械在传动过程中引入的误差,满足±0.3 mm的镜框尺寸允许误差、±0.10 mm的内槽宽度和内槽深度误差、±1.00°的内槽角度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镜框 三维重建 轮廓堆叠法 Bézier自由曲线拟合 V4插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机械臂轨迹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强 徐坚磊 +3 位作者 胡燕海 陈海辉 张行 邢兆辉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2,共9页
为了优化机械臂的工作轨迹,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综合考虑机械臂的作业要求及性能特点,利用五次多项式插值的方法在关节空间内规划出一条平滑的运动轨迹。通过罚函数法处理不满足约束条件的个体,动态线性标定法对适应度函... 为了优化机械臂的工作轨迹,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综合考虑机械臂的作业要求及性能特点,利用五次多项式插值的方法在关节空间内规划出一条平滑的运动轨迹。通过罚函数法处理不满足约束条件的个体,动态线性标定法对适应度函数进行重新标定。设置一种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自适应调节机制改进遗传算法,并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的退火思想,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轨迹相比传统遗传算法有效缩短了机械臂的运动时间,进而提高了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五次多项式插值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轨迹优化 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转角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边形单元
11
作者 黄观新 卢永和 +2 位作者 李航行 杨志军 陈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3,共10页
为解决不同单元间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一种“试探-修正”位移插值方法,用于构造具有旋转自由度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基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以平动位移和转动角度作为节点参数,采用双线性插值对位移场进行试探,... 为解决不同单元间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一种“试探-修正”位移插值方法,用于构造具有旋转自由度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基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以平动位移和转动角度作为节点参数,采用双线性插值对位移场进行试探,根据转角的偏差,采用双三次插值对位移场进行校正.通过分片测试证明了该方法构造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的收敛性,并用三个算例进一步验证了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基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不仅收敛速度快,数值精度高,还能与梁单元兼容,方便混合单元建模.此外,“试探-修正”插值方法可参数化,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研究其他具有真实转角的单元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插值 数值算法收敛性 四边形平面单元 真实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频谱地图构建中的空间插值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红军 徐浩然 赵文元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电磁频谱地图是电磁频谱作战精确化和电磁频谱管理精细化的基础。为梳理和综述电磁频谱地图构建领域插值方法,立足分布式感知网络架构,简要阐述了构建电磁频谱地图的必要性,介绍了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算法中传统插值方法、智能插值方法以... 电磁频谱地图是电磁频谱作战精确化和电磁频谱管理精细化的基础。为梳理和综述电磁频谱地图构建领域插值方法,立足分布式感知网络架构,简要阐述了构建电磁频谱地图的必要性,介绍了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算法中传统插值方法、智能插值方法以及混合插值法的基本思想,对比了当前插值方法的优劣,并分析了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法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频谱地图 分布式感知网络 智能插值法 混合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量等级与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对降雨空间插值方法精度的影响
13
作者 胡龙颂 曾建玲 +4 位作者 王艳艳 李娜 周昌明 陈光杰 刘士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9,共7页
不同的降雨空间插值方法会导致面雨量估算结果的差异,进而影响洪水预报的准确性。为探讨降雨量等级与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对插值精度的影响,基于江西省濂水流域2015—2023年的日降雨数据,选取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各10场典型降雨事件。... 不同的降雨空间插值方法会导致面雨量估算结果的差异,进而影响洪水预报的准确性。为探讨降雨量等级与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对插值精度的影响,基于江西省濂水流域2015—2023年的日降雨数据,选取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各10场典型降雨事件。在对每场降雨进行不均匀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普通克里金法(OK)和样条函数法(SF)进行空间插值,并对比分析降雨量等级与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对插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量等级的增加,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小雨、大雨及暴雨条件下,反距离加权法表现最优,而在中雨条件下时,普通克里金法具有更高的插值精度;3种方法的插值精度均随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降低而提高;当降雨变差系数C v<0.3时,推荐使用反距离加权法,而当C v>0.3时,则建议采用普通克里金法进行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等级 降雨空间分布 不均匀性 降雨插值方法 精度 濂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 a来新疆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
14
作者 赵毅 武红旗 +3 位作者 范燕敏 盛建东 谷海斌 史名杰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8,共9页
【目的】利用新疆103个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数据资料,分析新疆近60a来干热风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提高对新疆气象灾害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区域大范围干热风监测预警及防御提供参考。【方法】在时间序列上采用线性... 【目的】利用新疆103个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数据资料,分析新疆近60a来干热风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提高对新疆气象灾害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区域大范围干热风监测预警及防御提供参考。【方法】在时间序列上采用线性趋势法,分析新疆干热风灾害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比分析新疆干热风灾害的突变情况。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分析新疆各地轻度、中度、重度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1960~2019年以来,新疆干热风灾害类型包括高温低湿型和旱风型2种类型,其中高温低湿型为主要灾害类型;在时间变化上,新疆干热风发生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波动中下降趋势,其中高温低湿型干热风整体下降趋势显著;旱风型干热风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在空间变化上,干热风的空间分布呈东疆最高,北疆、南疆次之;东疆和南疆发生高温低湿型重度干热风的概率大于北疆;旱风型干热风主要发生在吐鲁番市、哈密市等;淖毛湖和托克逊为干热风的重灾区。【结论】新疆干热风灾害日数在时间和空间上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高温低湿型重度和旱风型干热风占比逐渐增加,灾害的程度逐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风 农业气象灾害 线性趋势法 突变检验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雅河地下水埋深空间插值方法优选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马艳霞 郭玉川 +2 位作者 李伟旭 张颖杰 马开俊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3,共7页
为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揭示干旱区绿洲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特征,以克里雅河尾闾绿洲、沙漠段河道、于田绿洲为研究区,依据53口地下水监测井观测资料,采用样条函数法、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法3种插值方法对地下水埋深进行空间插值,选择交... 为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揭示干旱区绿洲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特征,以克里雅河尾闾绿洲、沙漠段河道、于田绿洲为研究区,依据53口地下水监测井观测资料,采用样条函数法、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法3种插值方法对地下水埋深进行空间插值,选择交叉验证法验证插值效果,并对影响克里雅河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2019—2021年,尾闾绿洲地下水埋深随时间呈由西南到东北逐渐增大的趋势,沙漠段河道地下水埋深南部和北部小、中部大,于田绿洲地下水埋深较尾闾绿洲和沙漠段河道的小;克里雅河地下水埋深总体呈增大趋势,3个区域的地下水埋深排序为沙漠段河道>尾闾绿洲>于田绿洲,沙漠段河道、尾闾绿洲、于田绿洲的地下水埋深平均值2019年分别为4.64、4.08、2.78 m,2020年分别为4.80、4.22、2.88 m,2021年分别为4.86、4.10、2.87 m。克里金法是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空间插值的最优方法,绿洲植被覆盖与蒸腾、人类活动是影响克里雅河地下水埋深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插值方法 克里金法 影响因素 克里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距离加权插值重构的沉浸式边界方法研究
16
作者 王鑫鑫 赵万东 梁剑寒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69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幂参数反距离加权(adaptive power parameter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AIDW)的重构方法,旨在提高虚拟网格法在处理沉浸边界问题时的精确性.AIDW利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特性,结合插值节点的物理量分布与局部流动特...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幂参数反距离加权(adaptive power parameter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AIDW)的重构方法,旨在提高虚拟网格法在处理沉浸边界问题时的精确性.AIDW利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特性,结合插值节点的物理量分布与局部流动特性的综合信息,以自动调整幂参数的值,从而在各种流场条件下提升重构精度.该方法尤其在处理复杂边界附近的间断界面时存在优势.通过倾斜激波管和圆柱Couette流动两个算例的数值模拟,AIDW展现出了其在修正间断界面的扭曲和提高流场物理量分布精度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边界法 虚拟网格法 反距离加权插值 Descartes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插值TSCTransMix-CapsNet的轴承故障分类模型
17
作者 任义 孙明丽 +1 位作者 栾方军 袁帅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7,共11页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分类模型不能很好地提取到振动序列多层次特征,以及故障样本量稀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插值的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融合胶囊网络(TSCTransMix-CapsNet)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以重叠采样预处理后的一维振动信...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分类模型不能很好地提取到振动序列多层次特征,以及故障样本量稀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插值的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融合胶囊网络(TSCTransMix-CapsNet)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以重叠采样预处理后的一维振动信号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利用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TSCTransformer)捕捉了序列长距离关系,提取了振动信号的全局故障特征,同时应用混合数据增强方法(Mixup)对特征做了插值处理,进行了特征增强;然后,利用胶囊网络模型对全局故障特征作了进一步细化处理,提取了局部故障特征,从而形成了包含全局模式和局部细节的特征输出;最后,在多工况条件下选取CWRU和XJTU-SY数据集进行了轴承故障诊断的消融和对比实验,并将该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CWRU数据集上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50%,在XJTU-SY数据集上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87%。相比于其他模型,该模型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模型 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 胶囊网络模型 特征插值 特征增强 混合数据增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Kriging插值无网格法的多层纳米板振动特性研究
18
作者 侯东昌 张吉成 王立峰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3-630,共8页
采用基于移动Kriging插值的无网格法研究了多层纳米板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考虑层内拉伸、层间剪切和单层弯曲的多层二硫化钼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比较表明,建立的多层纳米板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多层二硫化钼的振动行... 采用基于移动Kriging插值的无网格法研究了多层纳米板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考虑层内拉伸、层间剪切和单层弯曲的多层二硫化钼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比较表明,建立的多层纳米板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多层二硫化钼的振动行为。多层二维结构层间剪切和滑移导致其违背了经典板理论的预测,主要归因于二维结构之间的层间剪切影响了其整体动力学行为。分析了层数和尺寸对振动频率的影响,研究了层内拉伸刚度、层间剪切模量和单层弯曲刚度对振动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纳米板 层间剪切 移动Kriging插值 无网格法 多层二硫化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SPSO算法的机械臂运动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19
作者 许家伟 李磊 +3 位作者 汪建华 张雅君 覃杰伟 刘旭珍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6,83,共9页
目前,在船舶制造工业中,采用机械臂焊接作业已逐渐取代传统人工作业,为了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交叉和导向的扰动粒子群优化(Terminal Crossover and Steering-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CSPSO)算... 目前,在船舶制造工业中,采用机械臂焊接作业已逐渐取代传统人工作业,为了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交叉和导向的扰动粒子群优化(Terminal Crossover and Steering-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CSPSO)算法的机械臂运动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构造5-7-5多项式插值函数,拟合机械臂关节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以机械臂运动时间最优为目标建立约束优化模型;然后,使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为了避免结果陷入局部最优,采用TCSPSO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了机械臂的最优运动时间和平滑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机械臂的运动时间,保证了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轨迹规划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项式插值 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耦合超声波法的原木缺陷检测及可视化系统研发应用
20
作者 欧阳静宇 付代鹏 +5 位作者 王军 朱昊 张荣卓 杨小军 王正 李迎超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6,共8页
为提升木材内部品质检测与评价系统的研发工作,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利用超声波干耦合剂法,研发了一套原木内部缺陷检测及可视化系统,并通过原木试件试验实现了对原木内部缺陷的检测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原木试件内部缺... 为提升木材内部品质检测与评价系统的研发工作,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利用超声波干耦合剂法,研发了一套原木内部缺陷检测及可视化系统,并通过原木试件试验实现了对原木内部缺陷的检测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原木试件内部缺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工作得到有效验证。此外,该系统通过插值算法可使检测图像的边缘更加圆滑,并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可精确检测与反映原木内部缺陷的位置等信息。研究结果对于满足市场对木材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木材无损检测仪器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原木缺陷检测 可视化系统 干耦合 B扫描脉冲透射法 双线性图像插值算法 边缘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