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交换树脂负载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贺岩峰 关毅 +1 位作者 廖巧丽 秦永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1,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用3种树脂作为催化剂载体,即弱酸型阳离子树脂D152,强酸型阳离子树脂D72及强碱型阴离子树脂D261.用XPS、TEM和ICP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 制备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用3种树脂作为催化剂载体,即弱酸型阳离子树脂D152,强酸型阳离子树脂D72及强碱型阴离子树脂D261.用XPS、TEM和ICP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上镍与带有功能基的载体树脂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但其强度与所带的功能基有关.3种催化剂Ni2p3/2的XPS谱图上,NiB/D152催化剂的氧化态峰最小,而NiB/D261的氧化态峰最大.异丙醇脱氢反应活性实验证实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异丙醇 脱氢 负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负载Ni-B催化剂上异丙醇的液相脱氢 被引量:2
2
作者 贺岩峰 齐晓周 +1 位作者 廖巧丽 秦永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9-332,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异丙醇液相脱氢反应中。研究表明,载体树脂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强的影响,用带羧基的弱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152制得的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当用钙、镁对... 制备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异丙醇液相脱氢反应中。研究表明,载体树脂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强的影响,用带羧基的弱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152制得的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当用钙、镁对载体树脂D152进行交换,可提高其活性。但当催化剂中含少量的铜时,会抑制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异丙醇 液相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D001对罗丹明B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保锋 洪军 +1 位作者 王丽 童晨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3-547,共5页
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Rh B)。SEM和FTIR表征结果显示:D001树脂表面存在孔隙,可增加树脂的比表面积;树脂表面的磺酸基团可通过与阳离子染料Rh B络合而将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 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Rh B)。SEM和FTIR表征结果显示:D001树脂表面存在孔隙,可增加树脂的比表面积;树脂表面的磺酸基团可通过与阳离子染料Rh B络合而将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树脂对Rh B的吸附规律,升高温度有利于树脂吸附Rh B;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初始Rh B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吸附活化能为7.06 k J/mol;树脂对Rh B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熵推动的过程;颗粒扩散为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树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罗丹明b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负载Fe(Ⅲ)/Cu(Ⅱ)非均相光Fenton体系降解罗丹明B模拟废水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保锋 王丽 童晨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8期3461-3467,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有Fe(Ⅲ)/Cu(Ⅱ)、Fe(Ⅲ)和Cu(Ⅱ)的阳离子交换树脂(R)催化剂,在H_2O_2和节能灯照射条件下降解罗丹明B(Rh B)模拟印染废水。在H_2O_2浓度为20 mmol/L、曝气、30℃和光照条件下,0.05 g/L Fe(Ⅲ)/Cu(Ⅱ)/R催化剂在29 h...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有Fe(Ⅲ)/Cu(Ⅱ)、Fe(Ⅲ)和Cu(Ⅱ)的阳离子交换树脂(R)催化剂,在H_2O_2和节能灯照射条件下降解罗丹明B(Rh B)模拟印染废水。在H_2O_2浓度为20 mmol/L、曝气、30℃和光照条件下,0.05 g/L Fe(Ⅲ)/Cu(Ⅱ)/R催化剂在29 h内将20 mg/L的Rh B溶液降解完全,30 h后COD去除率为73.7%,且Fe(Ⅲ)/Cu(Ⅱ)/R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反应速率。Fe(Ⅲ)/Cu(Ⅱ)/R催化剂的稳定试验和重复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在78 h光催化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Fe(Ⅲ)和Cu(Ⅱ)浓度分别为0.5和0.2 mg/L,且在连续使用6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Fe(Ⅲ)/Cu(Ⅱ)/R催化剂对Rh B的较高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铁、铜离子间的协同作用及光照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FENTON 罗丹明b 离子交换树脂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改性树脂基球形活性炭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经纬 苏静雯 +3 位作者 刘思彤 李诗琪 陈纪莹 詹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以球形结构的固废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经CO_(2)活化、酸洗处理制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孔容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HRSAC),然后在其表面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制得吸附材料PEI-HRSAC。系统考察了PEI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CO_(2)吸附性能... 以球形结构的固废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经CO_(2)活化、酸洗处理制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孔容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HRSAC),然后在其表面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制得吸附材料PEI-HRSAC。系统考察了PEI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为950℃、活化时间为1 h的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经酸洗处理后其比表面积为1365 m^(2)/g,中孔孔容为2.04 cm^(3)/g,中孔孔径主要分布在10~40 nm;PEI-HRSAC吸附材料对CO_(2)的吸附性能随吸附温度和PEI负载量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PEI负载量为65%、吸附温度为75℃时,PEI-HRSAC吸附材料对CO_(2)的吸附量最高,约为4.09 mmol/g,在经过4次循环吸/脱附后吸附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66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附 离子交换树脂 球形活性炭 聚乙烯亚胺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效氮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莫江明 彭少麟 +3 位作者 方运霆 郁梦德 孔国辉 张佑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2-497,共6页
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测定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效氮变化情况。鼎湖山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各季节平均总有效氮 (铵态氮 +硝态氮 )在 1 8.87~ 93.2 0μg/d· g干树脂之间 ,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然... 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测定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效氮变化情况。鼎湖山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各季节平均总有效氮 (铵态氮 +硝态氮 )在 1 8.87~ 93.2 0μg/d· g干树脂之间 ,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然而 ,这些季节性变化根据土层和有效氮组分的不同而异。总有效氮主要由铵态氮组成 ( >90 % )。总有效氮和铵态氮在土层 0~ 1 0 cm和 1 0~ 2 0 cm之间各个季节均无显著的差异 ,但硝态氮在春、夏两季差异较大 ,尤其在夏季两土层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 P<0 .0 5)。在本研究样地中 ,硝化速率受铵态氮供应的影响不甚明显。与同一地区的马尾松纯林和阔叶混交林比较 ,硝态氮为 :针叶纯林 <针阔叶混交林 <阔叶混交林 ;铵态氮则为 :针阔叶混交林〉针叶纯林 >阔叶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氮 离子交换树脂法 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鼎湖山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酸溶相硼的分离及其同位素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志琦 刘丛强 肖应凯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1-357,共7页
用0 5mol/LHCl提取黄土、古土壤中的酸溶相成分 ,并用混合树脂法和硼特效树脂法两种方法叠加对硼进行分离和纯化 ,Cs2BO2+法测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虽然混合树脂法和硼特效树脂法都是较成熟的方法 ,但用来处理杂质离子含量相对高而硼... 用0 5mol/LHCl提取黄土、古土壤中的酸溶相成分 ,并用混合树脂法和硼特效树脂法两种方法叠加对硼进行分离和纯化 ,Cs2BO2+法测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虽然混合树脂法和硼特效树脂法都是较成熟的方法 ,但用来处理杂质离子含量相对高而硼含量低的样品溶液并不成功。两种方法叠加处理后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重复处理黄土 古土壤样品的精度(2RSD)在0 4‰~0 6‰之间 ,这与标样(NISTSRM951)水平(0 3‰)接近 ,说明处理方法是可行的。用此方法首次测定了洛川黄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酸溶相 硼同位素 沉积物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双氧水氧化法制备纳米CeO_2晶体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小忠 王连军 +2 位作者 赵铭 李健生 孙秀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99.995%Ce(NO3)3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双氧水氧化法合成制备出纳米CeO2晶体。并就离子交换反应中的Ce3+浓度、树脂加入速度和离子交换温度及H2O2加入速度等条件对CeO2粒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离子交换-双... 以99.995%Ce(NO3)3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双氧水氧化法合成制备出纳米CeO2晶体。并就离子交换反应中的Ce3+浓度、树脂加入速度和离子交换温度及H2O2加入速度等条件对CeO2粒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离子交换-双氧水氧化法制备纳米CeO2晶体的最佳工艺条件。FTIR、TEM分析表明,离子交换法无需对合成的Ce(OH)3溶胶进行洗涤即可去除NO3-、CO32-等阴离子杂质,并用H2O2将该溶胶氧化,经真空干燥可制得粒径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约3nm,高纯度的CeO2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法 纳米二氧化铈晶体 氯氧化铈溶胶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403树脂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硼酸的探索试验 被引量:16
9
作者 孔亚杰 李海民 韩丽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43,共2页
中国很多的盐湖卤水中都富含大量的硼矿资源,使用硼特效离子交换树脂从中提取硼酸是利用盐湖卤水中硼矿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D403型硼特效离子交换树脂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硼酸的性能进行了探索试验,考察了该树脂对卤水中硼的吸附性能... 中国很多的盐湖卤水中都富含大量的硼矿资源,使用硼特效离子交换树脂从中提取硼酸是利用盐湖卤水中硼矿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D403型硼特效离子交换树脂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硼酸的性能进行了探索试验,考察了该树脂对卤水中硼的吸附性能、洗脱性能,以及对卤水中钙镁等杂质离子的吸附洗脱性能。结果表明,D403树脂对卤水中硼的吸附量较低,但其在盐酸中的洗脱性能较好;对卤水中钙镁等杂质离子的吸附量不大,较易被去离子水洗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403硼特效树脂 卤水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发酵液的分离提取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一文 梁伟凡 +2 位作者 李嘉胜 王海滨 范洪琼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31,共4页
建立从发酵液中提取庆大霉素的方法,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庆大霉素分析样品。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庆大霉素,探讨不同条件对庆大霉素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提取条件为:发酵液pH2~3,吸附时间2 h,解吸剂浓... 建立从发酵液中提取庆大霉素的方法,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庆大霉素分析样品。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庆大霉素,探讨不同条件对庆大霉素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提取条件为:发酵液pH2~3,吸附时间2 h,解吸剂浓度5%,解吸剂流速0.4 mL/min。经HPLC测定,发酵液通过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后,庆大霉素纯度由50.7%提高到92.5%。离子交换法适用于庆大霉素发酵液的分离提取,提取液纯度达到药物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法 庆大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伏生 曾德慧 +2 位作者 范志平 陈广生 Singh 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1-348,共8页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Populussimonii)人工林为对象,采用...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Populussimonii)人工林为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和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土壤N矿化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土壤N净矿化量表现为草地(8.06μgg)和赤松林(9.06μgg)低于樟子松林(18.36μgg)和杨树林(17.88μgg)(p<0.05);树脂吸附的无机N表现为草地(283.50μggdryresin)和杨树林(297.00μggdryresin)最低,樟子松林(440.10μggdryresin)居中,而赤松林(835.65μggdryresin)最高(p<0.05)。综合分析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矿化特征和N有效性,表明樟子松、赤松和小叶杨均可作为固沙造林选择树种,其表现为赤松>樟子松>小叶杨。认为深入开展生态系统N平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固沙林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林 土壤氮素 矿化过程 顶盖埋管法 离子交换树脂袋法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森林土壤硝态氮及其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19
12
作者 方运霆 莫江明 周国逸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鼎湖山三种森林(马尾松林、马尾松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硝态氮对外加氮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显著地受森林类型、季节和氮处理的影响。整体而言,阔叶林土壤硝态氮极显著高于马尾松... 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鼎湖山三种森林(马尾松林、马尾松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硝态氮对外加氮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显著地受森林类型、季节和氮处理的影响。整体而言,阔叶林土壤硝态氮极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混交林,而马尾松林和混交林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三种森林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春季和夏季极显著高于冬季和秋季,而冬季又显著高于秋季。外加氮处理提高土壤硝态氮水平,其中在马尾松林和阔叶林氮处理效应显著。所得结果与直接采集土壤或土壤水测定的硝态氮含量的结果一致,表明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是评价土壤硝态氮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森林土壤 硝态氮 离子交换树脂袋法 鼎湖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特种水泥固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俊峰 王建龙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废树脂特种水泥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废树脂特种水泥固化的技术特点、微观结构和水化热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废树脂特种水泥固化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放射性 废树脂 特种水泥 水泥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石英中痕量硼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姚海云 谭靖 +4 位作者 郭冬发 崔建勇 罗明标 武朝晖 张彦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7-83,共7页
应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ID-ICP-MS)测定地质标样 ( GSD-4和 GSD-8)和高纯石英中的痕量硼。样品处理采用低温密封焖罐酸溶样技术 ,将样品与稀释剂充分混匀 ,硼损失较小。硼元素在碱性条件下主要以 B( OH) 4 -形式存在... 应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ID-ICP-MS)测定地质标样 ( GSD-4和 GSD-8)和高纯石英中的痕量硼。样品处理采用低温密封焖罐酸溶样技术 ,将样品与稀释剂充分混匀 ,硼损失较小。硼元素在碱性条件下主要以 B( OH) 4 -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可被硼特效离子交换树脂所交换吸附 ,故能很好地与大部分基体元素分离 ,从而减少基体效应。测定结果表明 :该方法测定痕量硼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且方法的检出限低 ,可达 5 1 .7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痕量分析 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基体ICP-AES法测定高纯钽及其氧化物中杂质元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淑兰 任凤莲 +2 位作者 陈莉 胡黔南 宋鸽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为了解决高纯钽及其氧化物中杂质元素的测定问题 ,采用ICP AES测定方法 ,对测定中基体效应及光谱干扰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分离速率、洗脱液量及其浓度等因素对基体分离效果和杂质元素回收率的影响 ,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测定高纯钽及... 为了解决高纯钽及其氧化物中杂质元素的测定问题 ,采用ICP AES测定方法 ,对测定中基体效应及光谱干扰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分离速率、洗脱液量及其浓度等因素对基体分离效果和杂质元素回收率的影响 ,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测定高纯钽及其氧化物中杂质元素的新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用该法测定高纯Ta2 O5 中 1 2种杂质元素回收率在 90 %~ 1 1 0 %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8 1 5 % .其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法 分离 氧化物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离子树脂的Fenton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春维 李雪丽 +1 位作者 马润清 耿鹤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128,共4页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二价铁离子,制备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并用该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氧化脱色亚甲基蓝溶液,考察其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最佳FeSO4浓度为16.67 mmol/L,pH=3.0,H2O2初...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二价铁离子,制备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并用该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氧化脱色亚甲基蓝溶液,考察其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最佳FeSO4浓度为16.67 mmol/L,pH=3.0,H2O2初始浓度为46.6 m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0.028 mmol/L时,亚甲基蓝溶液在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过程中,其脱色率可达92.9%。采用序批形式反应使用5次后,该非均相催化剂仍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反应30 min后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率仍可达85.2%,拓宽了Fenton技术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非均相催化剂 阳离子交换树脂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测试与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郝树宏 尚玉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56,共3页
耐温性测试方法是确定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作者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树脂最高耐热温度试验方法,它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重现性。用该方法对国产和进口两种耐高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进行详细比较... 耐温性测试方法是确定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作者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树脂最高耐热温度试验方法,它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重现性。用该方法对国产和进口两种耐高温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进行详细比较,指出国产树脂的交换容量、渗磨圆球率、耐温性和价格等主要指标优于试验用进口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耐温性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废水残余Ca(Ⅱ)的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弦 叶春松 +1 位作者 黄建伟 刘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2,共7页
在高盐废水浓缩减量过程中,残余的Ca(Ⅱ)容易形成碳酸钙和硫酸钙沉淀,影响膜浓缩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本文采用静态吸附系统研究了Amberlite IRC 747、Letwatit TP 260和D113 3种离子交换树脂对高盐废水中残余Ca(Ⅱ)的吸附规律。结果表... 在高盐废水浓缩减量过程中,残余的Ca(Ⅱ)容易形成碳酸钙和硫酸钙沉淀,影响膜浓缩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本文采用静态吸附系统研究了Amberlite IRC 747、Letwatit TP 260和D113 3种离子交换树脂对高盐废水中残余Ca(Ⅱ)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延长接触时间和升高反应温度,3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量均会上升,而提高含盐量则会显著抑制Ca(Ⅱ)的吸附;Langmuir等温线比Freundlich等温线的拟合结果更好,IRC 747、TP 260和D113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1.43、75.08、109.17 mg/g;离子交换树脂对Ca(Ⅱ)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初始反应速率大小顺序为IRC 747>D113>TP 260;离子交换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_o)、焓变(?H_o)、熵变(?S_o)和活化能(E_a)等热力学参数表明,3种离子交换树脂对Ca(Ⅱ)的吸附有效,属于吸热反应,且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废水 离子交换树脂 Ca(Ⅱ) 静态吸附法 等温线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CeO_2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少敏 邱介山 姜玉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Ce(NO3)3.6H2O、Na2CO3为原料,采用新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沉淀法制备CeO2前驱体,经500℃焙烧1~4h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纳米CeO2晶体.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前驱体和样品的形貌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并... 以Ce(NO3)3.6H2O、Na2CO3为原料,采用新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沉淀法制备CeO2前驱体,经500℃焙烧1~4h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纳米CeO2晶体.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前驱体和样品的形貌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对涉及的均匀沉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的CeO2纳米晶体属立方晶系,样品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30~50nm.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同时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污染小,后处理容易,离子交换树脂可再生重复使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均匀沉淀法 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测定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郁梦德 莫江明 孔国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4-48,共5页
本文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Ionexchangeresinbagmethod).测定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动态.结果表明,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主要由铵态氮(NH4+-N)组成,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本文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Ionexchangeresinbagmethod).测定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动态.结果表明,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主要由铵态氮(NH4+-N)组成,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两种不同深度(0-10cm,10-20cm)土层比较,硝态氮(NO3-N)年平均值在10-20cm土层显著地高于在0-10cm的土层(p=0.05);铵态氮年平均值在10-20cm土层则趋向低于在0-10cm的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氮 森林土壤 季风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