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江红对Ce^(3+)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4-705,共2页
[目的]探讨了满江红对Ce3+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反应机制。[方法]以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imbricata(Roxb.)Naka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叶绿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和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随Ce3+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Ce3+... [目的]探讨了满江红对Ce3+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反应机制。[方法]以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imbricata(Roxb.)Naka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叶绿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和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随Ce3+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Ce3+浓度的升高,SOD、CAT、POD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升高,而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结论]在低浓度Ce3+处理下,满江红通过增强其抗氧化能力,提高了其对Ce3+胁迫的抵抗力;但随着Ce3+浓度的加大,满江红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减弱,表现出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Ce3+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薸与满江红对网箱养殖长吻鮠氮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奇杰 李猛 +3 位作者 马旭洲 王武 高建忠 李星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为缓解网箱养鱼对承载水体造成的污染,以漂浮植物大藻(Pistia stratiotes L.)和满江红[Azolla imbircata(Roxb.)Nakai]为研究对象,设置满江红、大藻及混养三组生态网箱以及传统网箱,探究种植水生植物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 为缓解网箱养鱼对承载水体造成的污染,以漂浮植物大藻(Pistia stratiotes L.)和满江红[Azolla imbircata(Roxb.)Nakai]为研究对象,设置满江红、大藻及混养三组生态网箱以及传统网箱,探究种植水生植物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生态网箱(满江红、大藻、混养)和传统网箱氮的回收率分别为38.43%、36.20%、36.14%和34.18%,磷的回收率分别为30.09%、29.01%、28.18%和27.00%,三组生态网箱的氮磷回收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而大藻生态网箱的氮磷回收率与混养生态网箱无显著性差异,满江红生态网箱的氮回收率与大藻及混养生态网箱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三组生态网箱间磷的回收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四组网箱之间的氮磷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通过比较,满江红对氮磷移除效果优于大藻和混养,当网箱面积与满江红种植面积为1:24.64左右时,养殖长吻(?)网箱的氮和磷为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满江红 生态网箱 氮磷回收率 氮磷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江红叶片形态特征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活体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静波 俞斐 沈显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8-452,共5页
为了克服水生植物含水量高,形貌容易变化的问题,本文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活体观察。满江红枝条顶端的叶片交互式覆瓦状排列,叶片圆形,几乎无气孔。位于茎中部和下部的叶片,2... 为了克服水生植物含水量高,形貌容易变化的问题,本文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活体观察。满江红枝条顶端的叶片交互式覆瓦状排列,叶片圆形,几乎无气孔。位于茎中部和下部的叶片,2列互生,叶片对折抱茎,具有气孔。满江红叶片边缘具分泌细胞,幼叶的分泌细胞外具许多方形的盐结晶体,老叶的盐结晶体则脱落。结果发现,满江红具有向体外泌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环境扫描电镜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