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雨带(区)的气候联系
被引量:
31
1
作者
俞亚勋
王式功
+2 位作者
钱正安
宋敏红
王安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0-1525,共16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东部的夏季风降水气候,利用1951-2005年中国实测日雨量和美国NCEP/NCAR 1982-1994年逐日高度及风场再分析资料,绘制了多站多年逐候平均雨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西脊点多年逐候平均位置图,揭示了夏...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东部的夏季风降水气候,利用1951-2005年中国实测日雨量和美国NCEP/NCAR 1982-1994年逐日高度及风场再分析资料,绘制了多站多年逐候平均雨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西脊点多年逐候平均位置图,揭示了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降水雨带(区)的气候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西太副高西脊点位置的相对稳定阶段及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与季风雨带(区、期)关系密切。平均说,在西太副高北进东缩期,当西脊点相对稳定在菲律宾西北面海域、台湾海峡西北面及日本西南面海域时,将分别带来29-33候的华南前汛期、35-40候的江淮梅雨期及42-49候的北方多雨期;我国西北(西南)区秋雨则是副高南撤期50-52(55-61)候明显西伸并滞留在台湾海峡西北面(粤、桂沿海)的产物;而27-28(47-48)候的西太副高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则指示夏季风即将爆发(开始南撤)的先兆。(2)揭示了西北区东部的关中汉中区和其余部分的降水气候分别主要受江淮梅雨和北方雨期影响等平均事实和特征。(3)长序列的单站逐候平均雨量图和西太副高西脊点逐候平均位置图不失为东亚夏季风降水气候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副高西脊点
逐候平均雨量
华南前汛期
江淮梅雨期
北方多雨期
华西秋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汛期我国主要雨季进程成因及预测应用进展
被引量:
35
2
作者
陈丽娟
赵俊虎
+7 位作者
顾薇
梁萍
支蓉
彭京备
赵树云
高辉
李想
张培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400,共16页
汛期内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季是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主要包括华南前汛期、梅雨、华北雨季和华西秋雨等,各地雨季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汛期的旱涝布局和旱涝演变,是我国汛期预测和服务的重点.该文回顾了4个雨季特征及影响因...
汛期内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季是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主要包括华南前汛期、梅雨、华北雨季和华西秋雨等,各地雨季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汛期的旱涝布局和旱涝演变,是我国汛期预测和服务的重点.该文回顾了4个雨季特征及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梳理物理概念预测模型.研究显示:海温异常是影响各区域雨季的重要先兆信号,但不同雨季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海温作为外强迫信号的影响程度和时空形式也有差异.利用热带太平洋东西海温差指标能更好地解释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而与梅雨的年际变化分量相关联的海温关键区主要分布于热带,与年代际或多年代际变化分量相联系的海温关键区则来自中高纬度.华北雨季降水的强弱不仅与ENSO循环的位相有关,更多受到ENSO演变速率的影响.而影响华西秋雨的海温关键区随着年代际背景的变化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诊断和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
华南前汛期
梅雨
华北雨季
华西秋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雨带(区)的气候联系
被引量:
31
1
作者
俞亚勋
王式功
钱正安
宋敏红
王安宇
机构
江苏省气候中心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及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0-1525,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53)
文摘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东部的夏季风降水气候,利用1951-2005年中国实测日雨量和美国NCEP/NCAR 1982-1994年逐日高度及风场再分析资料,绘制了多站多年逐候平均雨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西脊点多年逐候平均位置图,揭示了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降水雨带(区)的气候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西太副高西脊点位置的相对稳定阶段及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与季风雨带(区、期)关系密切。平均说,在西太副高北进东缩期,当西脊点相对稳定在菲律宾西北面海域、台湾海峡西北面及日本西南面海域时,将分别带来29-33候的华南前汛期、35-40候的江淮梅雨期及42-49候的北方多雨期;我国西北(西南)区秋雨则是副高南撤期50-52(55-61)候明显西伸并滞留在台湾海峡西北面(粤、桂沿海)的产物;而27-28(47-48)候的西太副高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则指示夏季风即将爆发(开始南撤)的先兆。(2)揭示了西北区东部的关中汉中区和其余部分的降水气候分别主要受江淮梅雨和北方雨期影响等平均事实和特征。(3)长序列的单站逐候平均雨量图和西太副高西脊点逐候平均位置图不失为东亚夏季风降水气候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西太副高西脊点
逐候平均雨量
华南前汛期
江淮梅雨期
北方多雨期
华西秋雨
Keywords
The WRP
of
SHWP
Secular pentad mean rainfall
Pre-summer
rainy
period
over SC
Meiyu
period
in CHV
Northern
rainy
period
autumn rainy period of west china
分类号
P46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汛期我国主要雨季进程成因及预测应用进展
被引量:
35
2
作者
陈丽娟
赵俊虎
顾薇
梁萍
支蓉
彭京备
赵树云
高辉
李想
张培群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区域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400,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3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093,41805067,41275073)
文摘
汛期内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季是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主要包括华南前汛期、梅雨、华北雨季和华西秋雨等,各地雨季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汛期的旱涝布局和旱涝演变,是我国汛期预测和服务的重点.该文回顾了4个雨季特征及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梳理物理概念预测模型.研究显示:海温异常是影响各区域雨季的重要先兆信号,但不同雨季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海温作为外强迫信号的影响程度和时空形式也有差异.利用热带太平洋东西海温差指标能更好地解释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而与梅雨的年际变化分量相关联的海温关键区主要分布于热带,与年代际或多年代际变化分量相联系的海温关键区则来自中高纬度.华北雨季降水的强弱不仅与ENSO循环的位相有关,更多受到ENSO演变速率的影响.而影响华西秋雨的海温关键区随着年代际背景的变化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诊断和建模.
关键词
雨季
华南前汛期
梅雨
华北雨季
华西秋雨
Keywords
regional
rainy
seasons
pre-
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Meiyu
rainy
season in North
china
autumn
rainfall in
west
china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雨带(区)的气候联系
俞亚勋
王式功
钱正安
宋敏红
王安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汛期我国主要雨季进程成因及预测应用进展
陈丽娟
赵俊虎
顾薇
梁萍
支蓉
彭京备
赵树云
高辉
李想
张培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