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SV编码的4种蛋白在“AcMNPV-sf9昆虫细胞”体系中的重组表达
1
作者 林董 何柳 +3 位作者 谢荔岩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4个基因NS2、NS3、CP和SP,并将它们克隆至pMD-18-T载体上.得到的重组质粒pMD-18-T-NS2、pMD-18-T-NS3、pMD-18-T-CP和pMD-18-T-SP经XbaⅠ/HindⅢ双酶切,分...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4个基因NS2、NS3、CP和SP,并将它们克隆至pMD-18-T载体上.得到的重组质粒pMD-18-T-NS2、pMD-18-T-NS3、pMD-18-T-CP和pMD-18-T-SP经XbaⅠ/HindⅢ双酶切,分别与经相同方法酶切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转移载体pFastBacHTb相连接,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HTb-X(pFastBacHTb-NS2、pFastBacHTb-NS3、pFastBacHTb-CP和pFastBacHTb-SP).序列测定表明,目的基因准确地插入到表达载体中.重组质粒pFastBacHTb-X通过转化包含有穿梭载体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受态细胞DH10Bac,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b-X(rb-NS2、rb-NS3、rb-CP和rb-SP).rb-X侵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离体细胞(sf9)24-72 h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可见光200倍视野下观察到细胞增大、培养液和细胞内出现颗粒状物质、部分细胞破裂甚至裂解等一系列与正常sf9细胞形态有明显区别的现象.rb-X侵染细胞72h后,从细胞提取蛋白,电泳分析得到4个条带,大小分别为28.2、29.2、40.2和25.2 ku,与预测的4种融合蛋白大小一致.Western blotting分析分别得到4条单一条带,证明了RSV NS2、NS3、CP和SP基因在"AcMNPV-sf9昆虫细胞"真核表达体系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草地贪夜蛾细胞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甜菜夜蛾幼虫及成虫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节萍 方继朝 +2 位作者 郭慧芳 刘宝生 钟万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分别研究了甜菜夜蛾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cNPV对4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为1 ml 9.1×106 PIB(多角体),4龄幼虫摄入亚致死剂量病毒对化蛹产生不良影响,并使性比发生变化,雌雄... 分别研究了甜菜夜蛾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cNPV对4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为1 ml 9.1×106 PIB(多角体),4龄幼虫摄入亚致死剂量病毒对化蛹产生不良影响,并使性比发生变化,雌雄蛹比为0.6~0.8,较对照明显升高;幼虫期摄入病毒亦对其成虫的繁殖力产生影响,无论是每雌产卵量、总卵量还是卵孵化率均比对照显著降低,交配比例和次数也比对照明显下降.甜菜夜蛾成虫期摄入病毒亦对繁殖力产生影响,产卵量和交配比例和次数以及卵孵率均比对照明显下降,此外,还对后代幼虫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 甜菜夜蛾 银纹夜蛾 多角体病毒 苜蓿 成虫 产卵量 对照 影响 摄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耀洲 吴祥甫 +1 位作者 李载平 吕鸿声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83-387,共5页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中分别克隆出其P10基因。从BmNPV P10中亚克隆得到其5′端上游片段,经PCR定位突变使之ATG区突变成一个BglⅡ酶切位点。从AcMNPVP 10中亚克隆得到基因3′端下游片段,克...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中分别克隆出其P10基因。从BmNPV P10中亚克隆得到其5′端上游片段,经PCR定位突变使之ATG区突变成一个BglⅡ酶切位点。从AcMNPVP 10中亚克隆得到基因3′端下游片段,克隆入经突变的BmNPV P10基因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一个新的转移表达载体pBmAcPV-1,由于BmNPV和AcMNPV P10基因及两端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该载体可以分别与野生型BmNPV和AcMN-PV DNA进行同源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核型多角体 病毒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gp64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4
作者 王运湘 农广 +1 位作者 庞义 龙綮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以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的膜表面糖蛋白基因gp64作为探针,对经不同内切酶酶切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BamHⅠ酶切产生的4.2kb和7.6kb片段呈阳性杂交... 以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的膜表面糖蛋白基因gp64作为探针,对经不同内切酶酶切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BamHⅠ酶切产生的4.2kb和7.6kb片段呈阳性杂交,经DNA片段回收,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GP64 基因定位 克隆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纹夜蛾细胞系QB-Tn9-4s的克隆以及克隆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马明 李长友 +2 位作者 郑桂玲 李银花 李国勋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0,共6页
对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细胞系QB-Tn9-4s进行细胞克隆,获得了8个细胞克隆株,分别命名为QB-Tn-A、B、C、D、E、F、G和H。对基因组DNA进行RAPD-PCR鉴定,各细胞克隆株与原始细胞系具有相同的DNA扩增谱带。各细胞克隆株在形态和生物学特... 对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细胞系QB-Tn9-4s进行细胞克隆,获得了8个细胞克隆株,分别命名为QB-Tn-A、B、C、D、E、F、G和H。对基因组DNA进行RAPD-PCR鉴定,各细胞克隆株与原始细胞系具有相同的DNA扩增谱带。各细胞克隆株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克隆株QB-Tn-A、B、C、D和E以梭形细胞为主,大约占细胞总数的60%~80%;F、G和H以棒状细胞为主,比例分别为44.5%、49.5%和80.0%。8个克隆株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均较敏感,感染率均在92%以上,平均每个细胞病毒多角体(OBs)产量在78~110个之间,其中克隆株QB-Tn-A多角体产量最高达110个,略高于BTI-Tn5B1-4和QB-Tn9-4s,明显高于Sf-9细胞;克隆株QB-Tn-E、H、A和C的出芽性病毒(BV)产量与原始细胞系(3.37×107TCID50/mL)接近,而其它4株均低于原始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纹夜蛾 悬浮性细胞系 细胞克隆 acmnpv 病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NPV感染家蚕细胞后微丝系统的变化
6
作者 余泽华 龚本迪 胡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本文报道了Ac-NPV感染家蚕细胞后微丝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感染早期,细胞核内没有出现明显病变,细胞质中的微丝系统没有明显变化。感染48小时之后,受感染细胞核膨大,核内出现多角体时,细胞质中的微丝出现部分解聚。在感染晚期,细胞... 本文报道了Ac-NPV感染家蚕细胞后微丝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感染早期,细胞核内没有出现明显病变,细胞质中的微丝系统没有明显变化。感染48小时之后,受感染细胞核膨大,核内出现多角体时,细胞质中的微丝出现部分解聚。在感染晚期,细胞质中的微丝又发生聚集和重排,形成较粗的纤维于细胞质膜的内周,或者有的重新形成不规则的网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微丝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激酶原cDNA在昆虫杆状病毒真核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徐扬 张洪涛 +2 位作者 宓怡德 吴祥甫 胡美浩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709-713,共5页
人尿激酶原(pro-urokinase,pro-UK)是一种新型溶栓剂,优于尿激酶,具有血纤维蛋白特异性。为了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pro-UK,我们在pAc373基础上,插入野生型AcMNPV polyhedrin启动子区-7~1碱基序列,构建了一个高表达转移载体... 人尿激酶原(pro-urokinase,pro-UK)是一种新型溶栓剂,优于尿激酶,具有血纤维蛋白特异性。为了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pro-UK,我们在pAc373基础上,插入野生型AcMNPV polyhedrin启动子区-7~1碱基序列,构建了一个高表达转移载体pAcYT。分别经三次克隆将pro-UK cDNA正向插入到转移载体pAc373或PAcYT的BarnHI-KpnI位点上。用LiPofectin将pAcyT-UKDNA或pAc373-UK DNA与AcMNPV DNA共转染到昆虫Sf9细胞中,空斑法筛出重组病毒阳性克隆株。高效表达结果是:1.ELISA法确定重组病毒Sf9细胞分泌表达产物pro-UK为96mg/L培养基上清,平板法测定溶圈活性为1600IU/mL培养基上清;2.亲和层析一步法纯化表达产物,回收率选70%,以上,比活约为60000IU/mg;3.纯化的pro-UK,无论是否经还原处理,其SDS-PAGE图谱均为相同的单一条带,MR 50000;4.Western blot与SDS-PAGE图谱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杆状病毒 表达 尿激酶原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烟草天蛾新细胞系的生长特性及重组蛋白表达
8
作者 姜磊 李国勋 +2 位作者 李长友 Robert R.GRANADOS Gary W.BLISSARD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7-1232,共6页
从尚未涉及的昆虫种类中建立新的细胞系能为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提供重要资源。本实验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了3株来源于鳞翅目昆虫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卵组织的新细胞系,分别命名为QB-Ms1-8,QB-Ms2-2和QB-Ms2-7。这3株细胞已经培... 从尚未涉及的昆虫种类中建立新的细胞系能为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提供重要资源。本实验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了3株来源于鳞翅目昆虫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卵组织的新细胞系,分别命名为QB-Ms1-8,QB-Ms2-2和QB-Ms2-7。这3株细胞已经培养在TNM-FH培养基中,28℃条件下传代培养了约50代,大部分细胞呈梭形,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51,31和49h。虽然这3株细胞系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不够敏感,侵染后96h感染率在33%~40%之间,但是QB-Ms2-2细胞与BTI-Tn5B1-4细胞比较,分泌型碱性磷酸酶(SEAP)活性表达更高。本研究从建立的3株烟草天蛾新细胞系中筛选出SEAP高表达的细胞系QB-Ms2-2,为进一步细胞克隆和筛选提供了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天蛾 新细胞系 重组蛋白 生长曲线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