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试者测试状态对卡尔曼加权平均ABR测试残余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媛 王素菊 +4 位作者 杨佳燕 茹新恒 倪道凤 姜鸿 商莹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卡尔曼加权平均(Kalman-weighted averaging,KWA)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中,受试者不同测试状态对残余噪声及ABR波V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42耳)18~34岁听力正常成年人,分别在安静诊室内三种不同的状态下(安静平卧、坐... 目的探讨采用卡尔曼加权平均(Kalman-weighted averaging,KWA)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中,受试者不同测试状态对残余噪声及ABR波V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42耳)18~34岁听力正常成年人,分别在安静诊室内三种不同的状态下(安静平卧、坐位、写字)使用卡尔曼加权平均的新型ABR系统(vivosonic integrity system)进行ABR测试,同时使用传统ABR测试系统(interacoustics,IA)在隔声屏蔽室内进行ABR测试,记录各状态下受试者ABR反应的残余噪声水平和波V幅值并进行比较。结果①传统ABR和卡尔曼加权平均ABR三种不同测试状态(平卧、坐位、写字)下波V振幅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卡尔曼加权平均ABR安静平卧和坐位两种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水平较传统ABR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卡尔曼加权平均ABR在写字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状态(P<0.05);③写字状态下卡尔曼加权平均ABR的残余噪声、波V振幅在左右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ABR相比,卡尔曼加权平均ABR在写字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显著升高,但安静平卧和坐位状态下的残余噪声水平与传统ABR无显著差异,受试者的不同测试状态对残余噪声水平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卡尔曼加权平均 残余噪声 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CE-Chirp 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相关分析与比较
2
作者 程荷英 张运阁 +3 位作者 陈燕 尹笋 吕铭 李春晓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采用听神经同步专利刺激声(CE-Chirp声)对成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进行测试,分析CE-Chirp ABR测试的V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研究CE-Chirp声在法医学鉴定听觉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常州市... 目的 采用听神经同步专利刺激声(CE-Chirp声)对成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进行测试,分析CE-Chirp ABR测试的V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研究CE-Chirp声在法医学鉴定听觉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进行CE-Chirp ABR测试的受试者(年龄为20~77周岁,共计100耳),获得V波反应阈值,并在0.5、1.0、2.0、4.0 kHz分别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获得纯音听阈值,按照不同听力水平及不同年龄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听力水平及不同年龄组平均纯音听阈与V波反应阈之间的差值及统计学差异;对所有受试者各频率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差值及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建立所有受试者CE-Chirp ABR V波反应阈推断纯音听阈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检验其推断纯音听阈的可行性。结果 不同听力水平及不同年龄组各组之间CE-Chirp 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频率成人CE-Chirp ABR V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之间相关性良好,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运用CE-Chirp ABR Ⅴ波反应阈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评估受试者的纯音听阈,可以作为一种听力学测试方法用于法医学听觉障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听神经同步专利刺激声 听性脑干反应 纯音听阈 V波反应阈 听觉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氯醛应用于儿童ABR检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3
作者 张湘玲 姚心怡 +4 位作者 刘敏 金悠悠 孟照莉 刘昊天 郑芸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分析水合氯醛应用于儿童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水合氯醛镇静(剂量30 mg/kg)进行ABR检查、年龄小于12岁的患儿5513例次(≤0.5岁2509例次、0.5~3岁2548例次、3... 目的分析水合氯醛应用于儿童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水合氯醛镇静(剂量30 mg/kg)进行ABR检查、年龄小于12岁的患儿5513例次(≤0.5岁2509例次、0.5~3岁2548例次、3~12岁546例次)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镇静失败患者喂服方式(混合或直接喂服)、睡眠剥夺(是或否)、镇静失败表现(如无法入睡、镇静不足、浅睡眠状态)、不良事件(呕吐、烦躁等)等资料。计算总镇静失败率、不同年龄组镇静失败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5513例次中镇静失败199例次(3.61%),上述不同年龄组镇静失败率分别为3.03%、4.31%、3.11%。199例次中,81.91%例次表现为镇静不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55%,其中呕吐最常见。结论本研究对儿童ABR检测时镇静失败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既往国内外研究较低,可认为水合氯醛在此剂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听性脑干反应 镇静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与老年性听力损失
4
作者 宋佳 田成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35,共4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敏及时发现隐匿性听力损失,可以作为一种客观测试用于早期监测老年人听觉言语识别能力,为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监测、预防和干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听性脑干反应 老年性听力损失 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高危新生儿的听力追踪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幼华 王智楠 +2 位作者 陈平 李隽 刘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了解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高危新生儿的听力变化和特点。方法 2008年至2010年对复筛时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23例高危新生儿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以及高频声导抗(high frequency tym... 目的了解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高危新生儿的听力变化和特点。方法 2008年至2010年对复筛时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23例高危新生儿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以及高频声导抗(high frequency tympanometry,HFT)检查,对ABR异常的患儿在6月龄时复查。结果 3月龄和6月龄时DPOAE各频率基本引出,HFT均为单峰。3月龄时23例患儿中5例双耳ABR反应阈≤35dB nHL,余18例(30耳)单耳或双耳ABR异常,其中8耳可辨出波Ⅰ、Ⅲ、Ⅴ,反应阈40~60dB nHL;15耳只引出波Ⅴ,反应阈70~97dB nHL;7耳97dB nHL声刺激下无波形引出;符合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诊断12例,双耳8例,单耳4例。ABR异常的18例(30耳)6月龄复查时,1耳反应阈≤35dB nHL,29耳反应阈异常,其中,6例(11耳)ABR反应阈降低,1例(2耳)反应阈升高;29耳中14耳可辨出波Ⅰ、Ⅲ、Ⅴ,反应阈40~60dB nHL;11耳只引出波Ⅴ,反应阈70~97dB nHL;4耳97dB nHL未引出波形;符合AN诊断9例,双耳4例,单耳5例。23例患儿1~2岁时电话随访,19例对声音反应良好,2例言语发育稍迟缓,2例2岁时仍不会说话,其中1例合并脑瘫,1例CT示脑白质异常,戴助听器均无效。结论本组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婴儿听力发展不确定,选择治疗方案需慎重,对这类小儿应长期听力追踪至少到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听神经病 听性脑干反应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婴儿的ABR正常值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史伟 兰兰 +2 位作者 丁海娜 王大勇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获取6月龄内婴儿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正常值范围并分析其特点。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对听力正常、出生40天~7月龄的60例婴儿进行ABR检测,根据平均年龄分为A(6周龄)、B(3月龄)、C(6月龄... 目的获取6月龄内婴儿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正常值范围并分析其特点。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对听力正常、出生40天~7月龄的60例婴儿进行ABR检测,根据平均年龄分为A(6周龄)、B(3月龄)、C(6月龄)组,每组20例(40耳);对照组为听力正常的成人20例(40耳),平均年龄25.2岁。对各组的ABR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100dB nHL ABR的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A组:1.49±0.08、4.42±0.16、6.61±0.25ms;B组:1.47±0.07、4.35±0.20、6.50±0.25ms;C组:1.45±0.07、4.17±0.15、6.32±0.22ms;对照组:1.45±0.07、3.79±0.11、5.49±0.20ms;三组婴儿80dB nHL ABR的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A组:1.63±0.08、4.52±0.17、6.74±0.26ms;B组:1.64±0.11、4.44±0.20、6.67±0.26ms;C组:1.60±0.11、4.27±0.16、6.43±0.24ms。随刺激声强度降低,ABR各波潜伏期延长。各月龄组婴儿的波Ⅲ、Ⅴ潜伏期、Ⅰ-Ⅲ、Ⅰ—V波间期均比成人延长.且随婴儿月龄增加逐渐缩短,但6月龄时仍未达到成人水平。各月龄组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月龄婴儿的波Ⅰ潜伏期与成人相近;各月龄婴儿的ABR反应阈无明显差异,且与成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婴儿 正常值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ABR和人工耳蜗术后EABR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宇 潘滔 +2 位作者 周娜 鲁兆毅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记录人工耳蜗植入前ABR反应阈值及潜伏期,观察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的表现,并统计该波的出现概率。记录患者术后EABR波形、V波阈值及III、V波潜伏期,计算III、V波引出率及EABR分级。比较ABR的V波和EABR的V波的潜伏期差异。比较ABR出现与不出现ASNR组的EABR反应阈值和V波潜伏期差异。结果 14例患者中有5例术前ABR可引出ASNR,9例无ASNR,V波潜伏期6.6~8.15ms。人工耳蜗植入后有13例引出有意义的EABR波形,平均EABR阈值为190.8CL,平均III波潜伏期为1.80ms,平均V波潜伏期为3.59ms,有1例EABR未引出反应。根据Gibson EABR分级标准,ASNR组与无ASNR组EABR波形分化无明显差异。ASNR组EABR阈值177.5CL,无AS-NR组阈值196.7CL,二者有统计学差异。ASNR组V波潜伏期4.71ms,无ASNR组V波潜伏期4.68ms,二者无统计学差异。EABR的V波潜伏期比ABR的V波潜伏期短,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LVAS患者的ABR反应中出现ASNR波是其听力学特征性表现之一,但EABR记录不到相应的短潜伏期负反应。EABR的V波潜伏期较ABR短。植入前存在ASNR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具有较低的植入后EABR反应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 听性脑干反应(abr)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脑震荡模型DPOAE及ABR的改变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文利 路虹 +2 位作者 张颖 韩海霞 张喜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0-282,T0002,共4页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脑震荡模型双耳DPOAE及ABR改变的特点。方法40只健康、无耳疾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正常)、B(撞击后30分钟内)、C(撞击后1小时)、D(撞击后1天)四组,分别于(F1*F2)1/2=0.5、0.7、1、1.4、2、3、4、6、8kHz共9个频...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脑震荡模型双耳DPOAE及ABR改变的特点。方法40只健康、无耳疾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正常)、B(撞击后30分钟内)、C(撞击后1小时)、D(撞击后1天)四组,分别于(F1*F2)1/2=0.5、0.7、1、1.4、2、3、4、6、8kHz共9个频率点进行DPOAE(f2/f1=1.2,L1=65dB SPL,L2=55dB SPL)幅值测试,同时进行ABR阈值检测。结果频率为2kHz时A组和B、C、D三组间DPOAE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三组间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撞击后三组ABR阈值与正常组ABR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撞击后三组间ABR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动物左右耳ABR和DPOAE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震荡对耳蜗外毛细胞有一定的影响和损害,可导致DPOAE幅值改变并对听神经通路可能有一定的损害,但其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听力正常学龄前儿童短声及短纯音ABR正常参考值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丁伟 侯小娟 +2 位作者 张伦 刘静 唐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短声(click)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及短纯音(tone burst)诱发听性脑干反应(tb-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分别对90例(180耳)听力正常的健康学龄前儿童进行click-ABR和tb-ABR测试...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短声(click)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及短纯音(tone burst)诱发听性脑干反应(tb-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分别对90例(180耳)听力正常的健康学龄前儿童进行click-ABR和tb-ABR测试,其中,按年龄分为0~、1~、3~6岁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刺激强度在80 dB nHL下click-ABR和0.5、1 kHz tb-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及反应阈,对各年龄段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0~岁组click-ABR和0.5、1 kHz tb-ABR波I、III、V潜伏期显著长于1~岁组,1~岁组显著长于3~6岁组;0~岁组click-ABR各波间期显著长于1~岁组和3~6岁组,0~岁组0.5 kHz tb-ABR I-V波间期显著长于1~岁组和3~6岁组;0~岁组1 kHz tb-ABR III-V、I-V波间期显著长于1~岁组和3~6岁组,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0~、1~、3~6岁组click-ABR反应阈分别为23.78±5.34、26.33±5.12、24.32±4.54 dB nHL;0.5 kHz tb-ABR反应阈分别为36.30±12.80、41.50±9.02、36.70±7.23 dB nHL;1 kHz tb-ABR反应阈分别为24.20±7.70、28.60±9.50、21.40±4.60 dB nHL;1~岁组的反应阈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本实验室0~6岁儿童click-ABR和0.5、1 kHz tb-ABR正常参考值,可为学龄前儿童客观听力测试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听性脑干反应 正常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和DPOAE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平 唐安洲 +2 位作者 孙华 郑明华 黄东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 ,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ABR和DPOAE检查 ,对其中部分异常者 6个月后复查。结果  170例患儿...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 ,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ABR和DPOAE检查 ,对其中部分异常者 6个月后复查。结果  170例患儿中 ,ABR和DPOAE的总异常率分别为 5 4 .12 %和 32 .6 5 % ;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 ,ABR和DPOAE异常率越高 (P <0 .0 1) ,ABR异常越严重 (P <0 .0 1) ;胆红素浓度恢复正常后 6个月复查ABR和DPOAE ,恢复率分别为 77.12 %和 77.0 1% ,其中ABR异常DPOAE正常耳较两者均异常耳容易恢复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月婴正常ABR和40 Hz AERP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倩 刘玉俊 +3 位作者 宫露霞 聂文英 相丽丽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 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和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 4 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 0Hz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 30例听力学检查正常的 3月婴进行ABR和 4 0HzAERP检测 ... 目的 探讨 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和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 4 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 0Hz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 30例听力学检查正常的 3月婴进行ABR和 4 0HzAERP检测 ,总结其特点及ABR正常值范围 ,讨论性别、耳别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  3月婴A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 :1.76 3± 0 .315、4 .4 4 0± 0 .2 78、6 .6 31± 0 .5 6 5ms ;无性别及左右耳差异 (P >0 .0 5 )。 30dBnHL短声 (click)刺激下右耳ABR波Ⅴ振幅明显大于左耳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 0HzAERP同ABR一样容易引出 ,二者联合应用可作为 3月婴听损伤的诊断性检查。结论 听觉系统的发育在婴儿阶段就显示出某些成人的特点。建立 3月龄婴儿ABR和 4 0HzAERP的正常值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40Hz听觉相关电位 3月婴儿 abr AERP 听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ASSR、click-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少莲 林有辉 +3 位作者 舒博 胡婕 林丁丁 叶胜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听性稳态反应(ASSR)、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与行为阈值的相关性及在听障儿童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46例(9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ASSR、cli...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听性稳态反应(ASSR)、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与行为阈值的相关性及在听障儿童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46例(9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ASSR、click-ABR及行为听阈结果,其中,轻度听力损失4耳,中度听力损失26耳,重度听力损失33耳,极重度听力损失29耳;分析不同程度听力损失者ASSR、click-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0.5 kHzASSR反应阈与行为阈值的差值较1、2、4 kHz大,其中轻中度听力损失程度耳0.5 kHzASSR反应阈值与行为阈值的差值最大,为17.67±10.98 dB;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组各频率ASSR反应阈与行为阈值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7;轻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耳2、4 kHzASSR反应阈及行为听阈平均值与click-ABR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ASSR反应阈与click-ABR反应阈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0.851、0.870)大于行为阈值与click-ABR反应阈相关系数(分别为0.622、0.746、0.813)。结论本组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有显著相关性,ASSR、click-ABR和行为测听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评估婴幼儿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稳态反应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 行为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婴幼儿耳聋基因与AABR联合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胡海利 李卫东 +3 位作者 邵子瑜 徐军杨 李欢欢 王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对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转诊至合肥市妇幼保健所的505例婴幼儿进行AABR复筛,同时采集足跟血制成干滤纸片,对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的9个位点进行筛查... 目的探讨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对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转诊至合肥市妇幼保健所的505例婴幼儿进行AABR复筛,同时采集足跟血制成干滤纸片,对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的9个位点进行筛查,包括:GJB2(235delC、299delAT、176del16、35delG)、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12SrRNA(1555A>G、1494C>T)。结果 505例婴幼儿中有69例(13.7%,69/505)携带耳聋易感基因突变,其中GJB2基因突变56例(81.16%,56/69),SLC26A4基因突变10例(14.49%,10/69),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3例(4.35%,3/69),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505例中,AABR筛查未通过376例,未通过率为74.46%;69例耳聋基因突变婴幼儿中有37例进行了ABR检测,其中32例(86.49%)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结论本组婴幼儿耳聋基因突变类型以GJB2基因为主,其次为SLC26A4基因,耳聋基因筛查是听力筛查的有效补充,两者联合筛查有利于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耳聋基因 听力筛查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AE和AABR联合应用在婴幼儿听力复筛中的意义 被引量:29
14
作者 丁海娜 赵亚丽 +5 位作者 史伟 韩明鲲 王大勇 韩冰 兰兰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转至我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的270例(540耳)婴幼儿,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复筛,其中任何一项检查未通过者均在患儿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40 Hz听觉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在540耳(270例)中,450耳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进入随访阶段;53耳未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其中,有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6耳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0耳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TEOAE通过而AABR未通过的2耳,诊断为小儿听神经病;TEOAE未通过而AABR通过的35耳中,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18耳听力正常。结论AABR和TEOAE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漏诊、误诊率,有利于听力障碍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的ABR和DPOAE测试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仁忠 钟建文 +4 位作者 陈倩 温瑞金 王美芬 麦坚凝 杨思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综合评估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感音神经性聋婴儿临床听力学特点及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 ,ABR)异常并排除中耳功能异常者 ,月龄不超过 12个... 目的 综合评估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感音神经性聋婴儿临床听力学特点及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 ,ABR)异常并排除中耳功能异常者 ,月龄不超过 12个月 ,共 12 1例 2 2 3耳。根据神经康复科的专科评估 ,分为核黄疸 -脑瘫、外部性脑积水和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三组。设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每一组组员同时检测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 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 ,对比观察不同组别间ABR波V阈值及DPOAE异常耳的比率、同一组间不同ABR波V阈值耳和DPOAE异常耳比率的变化特征。结果 核黄疸 -脑瘫常导致严重的听力损失 ,其波V阈值≥ 80dBnHL以上耳达 83.91% ;外部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听力损害 ,波V阈值在 4 0~ 80dBnHL区间耳为77.91%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组波V阈值的分布则无明显的极端性。当ABR波V阈值在 4 0~ 80dBnHL区间内时 ,三组受试者主要表现以蜗后听神经系统损害为主 ;当ABR波V阈值≥ 80dBnHL时 ,测试耳DPOAE异常的比率明显增加 ,三组分别达 5 8.90 %、4 2 .11%和 5 2 .38%。结论 伴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感音神经性聋婴儿 ,其听力障碍特征表现出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感音神经性聋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abr DPOAE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儿童ABR表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象逢 陈穗俊 +4 位作者 区永康 吴永安 吴新中 陈健昌 陈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探索腭裂儿童听力受损情况及其听性脑干反应 (ABR)异常特征。方法 对 94例腭裂儿童进行ABR测试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94例患儿 (188耳 )中 ,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共 15 0耳。患儿左耳ABR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 (PL)... 目的 探索腭裂儿童听力受损情况及其听性脑干反应 (ABR)异常特征。方法 对 94例腭裂儿童进行ABR测试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94例患儿 (188耳 )中 ,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共 15 0耳。患儿左耳ABR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 (PL)分别为 2 14± 0 38、4 30± 0 41、6 2 0± 0 5 3ms ;右耳分别为 2 12± 0 39、4 2 9±0 44、6 2 1± 0 5 3。对照组左耳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分别为 1 5 0± 0 13、3 74± 0 12、5 6 0± 0 15ms;右耳分别为1 6 0± 0 16、3 72± 0 13、5 6 2± 0 17ms。上述所有数据 ,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3岁的 2 8例听力下降的发生率为 94 6 % (5 3/ 5 6耳 ) ,中重度异常占 6 6 7% ;3~ 6岁的发生率为 77 0 % (5 7/ 74耳 ) ,6岁以上至 12岁的发生率为 6 9 0 % (4 0 / 5 8耳 ) ,3岁以后听力中重度异常仅占 33 3%。结论 腭裂组听力下降发生率高达 79 8% ;其ABR的特点为波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均延长 ;腭裂组年龄越小的 ,听力损害发生率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儿童 听觉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初筛未通过婴幼儿DPOAE和AABR联合复筛的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莹 袁玲 +3 位作者 关兵 张俊中 常玲美 戴炳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听力初筛未通过婴幼儿联合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ABR)进行听力复筛的意义。方法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对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扬州地区听力初筛未通过的... 目的探讨听力初筛未通过婴幼儿联合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ABR)进行听力复筛的意义。方法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对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扬州地区听力初筛未通过的300例(600耳)婴幼儿同时进行DPOAE和AABR联合听力复筛,其中任何一项未通过者均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听性稳态反应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在600耳中,500耳(双耳240例,单耳20例)DPOAE和AABR均通过;63耳(双耳24例,单耳15例)DPOAE和AABR均未通过,其中,有38耳(单耳6例,双耳16例)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7耳(双耳3例,单耳1例)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8耳(双耳13例,单耳12例)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DPOAE通过而AABR未通过的4耳(2例双耳)诊断为小儿听神经病;DPOAE未通过而AABR通过的33耳(双耳3例,单耳27例)中,10耳(双耳3例,单耳4例)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23耳(单耳23例)听力正常。结论 AABR和DPOAE联合听力复筛,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患儿,有利于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冯天赐 梁茂金 +4 位作者 杨海弟 陈越勃 唐小武 陈玲 陈穗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stimulation-induc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对蜗神经通路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资料,手术径路均为颅中窝径路,其中18例术中运用EAB... 目的探讨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stimulation-induc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对蜗神经通路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资料,手术径路均为颅中窝径路,其中18例术中运用EABR监测作为监测组,另18例术中不做监测为对照组。监测组术前听力A级7耳,B级6耳,C级5耳,0.5、1、2、4 kHz平均纯音平均听阈(PTA)为37.60±16.95 dB HL,肿瘤最大直径为13.76±4.37 mm;对照组术前听力A级4耳,B级7耳,C级7耳,PTA为46.80±22.64 dB HL,肿瘤最大直径为13.74±4.26 mm。监测组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四次EABR监测:第一次在内听道口暴露肿瘤后进行,第二次在到达内听道中段时进行,第三次在内听道底进行,第四次在彻底清除肿瘤及包膜时进行。术后一月复查听力,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监测组除了第一次监测时波V引出率为72.22%(13/18),其余三次均为100.00%(18/18);且能引出波V的最小电流刺激强度为0.5 mA,潜伏期为3.97±0.17 ms。术后1个月,监测组听力A级7耳,B级4耳,C级4耳,D级3耳,其中3例患者术后听力丧失,听力保留率为83.33%(15/18),术后PTA为52.20±38.35 dB HL。术后对照组听力A级1耳,B级1耳,C级6耳,D级10耳,其中10例患者术后听力丧失,听力保留率为44.44%(8/18),PTA为90.90±37.28 dB HL。术后监测组PTA、听力分级和听力保留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中进行EABR监测,能协助外科医生辨别蜗神经,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听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可提高听力保护率,为日后人工耳蜗植入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术中监测 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柳红东 陈志峰 +7 位作者 胡云 李娟娟 杨虓 高云 曾宪海 戢小军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3,共6页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2周龄滇南小型猪5只,舒泰(Zoletile)+赛拉嗪(Xlyzine)麻醉诱导后,分别使用1.5%异氟烷吸入、2%异氟烷吸入、舒泰+赛拉嗪静滴3种麻醉维持方案,在麻醉初始、维持60 min后及维持180 min后对小型猪的ABR、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等听觉电生理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同一麻醉维持方案下,随麻醉维持时间的延长,1.5%异氟烷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2%异氟烷组CAP N_(1)幅值增加,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Ⅰ-Ⅴ间期延长(2、16 kHz)以及CAP N_(1)潜伏期延长(2 kHz);舒泰+赛拉嗪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阈值提高(16 kHz)、ABRⅠ-Ⅴ间期延长(16 kHz)、CAP N_(1)幅值升高(8 kHz)、CM幅值增加(2 kHz)。结论 3种麻醉维持方案中,1.5%异氟烷吸入方案不影响ABR和CAP阈值,对其他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最佳麻醉维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维持 小型猪 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和行为测听电流级阈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鸣 张盼盼 +5 位作者 邓红霞 沈毅 成立新 王凯 沈志森 史文迪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究大龄儿童和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反应阈和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的相关性。方法对18名MEDEL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分别选取E1、E3、E6、E9、E12电极,进行E... 目的探究大龄儿童和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反应阈和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的相关性。方法对18名MEDEL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分别选取E1、E3、E6、E9、E12电极,进行EABR检测和主观行为电量级测试,比较两种测试电量级阈值的相关性;根据EABR反应阈和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调试耳蜗,设置为程序①和程序②,同一患者佩戴调试后的人工耳蜗,随机先后进行声场评估,比较两个程序声场下行为阈值的相关性。结果电极E1、E3、E6、E9、E12的EABR的Ⅴ波潜伏期分别为(3.62±0.45)ms、(3.43±0.43)ms、(3.61±0.40)ms、(3.86±0.36)ms、(3.79±0.36)ms;EABR的反应阈分别为:(25.00±8.37)qu、(26.39±6.27)qu、(27.08±7.73)qu、(28.47±6.51)qu、(27.60±7.82)qu;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分别为:(29.97±10.18)qu、(31.62±11.58)qu、(34.90±16.28)qu、(39.60±18.47)qu、(35.32±12.80)qu;二者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79、0.623、0.525、0.653、0.825,P<0.05;程序①和程序②的声场下行为测听阈值在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783、0.945、0.981,P<0.01;二者在四个频率点均显著相关,在高频区域相关性更强。结论人工耳蜗患者EABR电量的阈值和主观行为电量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无法配合行为测听的患者,可以采用客观的EABR测试来指导人工耳蜗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行为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