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与老年性听力损失
1
作者 宋佳 田成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35,共4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敏及时发现隐匿性听力损失,可以作为一种客观测试用于早期监测老年人听觉言语识别能力,为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监测、预防和干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听性脑干反应 老年性听力损失 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高危新生儿的听力追踪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幼华 王智楠 +2 位作者 陈平 李隽 刘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了解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高危新生儿的听力变化和特点。方法 2008年至2010年对复筛时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23例高危新生儿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以及高频声导抗(high frequency tym... 目的了解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高危新生儿的听力变化和特点。方法 2008年至2010年对复筛时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23例高危新生儿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以及高频声导抗(high frequency tympanometry,HFT)检查,对ABR异常的患儿在6月龄时复查。结果 3月龄和6月龄时DPOAE各频率基本引出,HFT均为单峰。3月龄时23例患儿中5例双耳ABR反应阈≤35dB nHL,余18例(30耳)单耳或双耳ABR异常,其中8耳可辨出波Ⅰ、Ⅲ、Ⅴ,反应阈40~60dB nHL;15耳只引出波Ⅴ,反应阈70~97dB nHL;7耳97dB nHL声刺激下无波形引出;符合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诊断12例,双耳8例,单耳4例。ABR异常的18例(30耳)6月龄复查时,1耳反应阈≤35dB nHL,29耳反应阈异常,其中,6例(11耳)ABR反应阈降低,1例(2耳)反应阈升高;29耳中14耳可辨出波Ⅰ、Ⅲ、Ⅴ,反应阈40~60dB nHL;11耳只引出波Ⅴ,反应阈70~97dB nHL;4耳97dB nHL未引出波形;符合AN诊断9例,双耳4例,单耳5例。23例患儿1~2岁时电话随访,19例对声音反应良好,2例言语发育稍迟缓,2例2岁时仍不会说话,其中1例合并脑瘫,1例CT示脑白质异常,戴助听器均无效。结论本组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婴儿听力发展不确定,选择治疗方案需慎重,对这类小儿应长期听力追踪至少到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听神经病 听性脑干反应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NRT与ESR检测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1 位作者 田昊 王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 elemetry,NRT)、电刺激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 yevokedstap ediusresponses,ESR)检测及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EABR、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s,ECAP)、ESR阈值、主观阈值(T-levels)和主观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对EABR、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ESR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强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3±10.86、159.71±11.17、152.92±10.82电流级(currentlevel,CL);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88.71±15.19、194.61±10.21、185.07±11.52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10.10±16.16、209.81±14.24、204.55±12.90CL。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间、ESR阈值与最大舒适强度间显著相关(P<0.01);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ABR是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有效客观方法;EABR和ESR阈值的测定可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神经反应遥测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主观心理物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AE和AABR联合应用在婴幼儿听力复筛中的意义 被引量:29
4
作者 丁海娜 赵亚丽 +5 位作者 史伟 韩明鲲 王大勇 韩冰 兰兰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外院听力初筛未通过而转至我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的270例(540耳)婴幼儿,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复筛,其中任何一项检查未通过者均在患儿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40 Hz听觉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在540耳(270例)中,450耳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进入随访阶段;53耳未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其中,有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6耳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0耳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TEOAE通过而AABR未通过的2耳,诊断为小儿听神经病;TEOAE未通过而AABR通过的35耳中,1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18耳听力正常。结论AABR和TEOAE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漏诊、误诊率,有利于听力障碍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ABR和人工耳蜗术后EABR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宇 潘滔 +2 位作者 周娜 鲁兆毅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记录人工耳蜗植入前ABR反应阈值及潜伏期,观察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的表现,并统计该波的出现概率。记录患者术后EABR波形、V波阈值及III、V波潜伏期,计算III、V波引出率及EABR分级。比较ABR的V波和EABR的V波的潜伏期差异。比较ABR出现与不出现ASNR组的EABR反应阈值和V波潜伏期差异。结果 14例患者中有5例术前ABR可引出ASNR,9例无ASNR,V波潜伏期6.6~8.15ms。人工耳蜗植入后有13例引出有意义的EABR波形,平均EABR阈值为190.8CL,平均III波潜伏期为1.80ms,平均V波潜伏期为3.59ms,有1例EABR未引出反应。根据Gibson EABR分级标准,ASNR组与无ASNR组EABR波形分化无明显差异。ASNR组EABR阈值177.5CL,无AS-NR组阈值196.7CL,二者有统计学差异。ASNR组V波潜伏期4.71ms,无ASNR组V波潜伏期4.68ms,二者无统计学差异。EABR的V波潜伏期比ABR的V波潜伏期短,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LVAS患者的ABR反应中出现ASNR波是其听力学特征性表现之一,但EABR记录不到相应的短潜伏期负反应。EABR的V波潜伏期较ABR短。植入前存在ASNR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具有较低的植入后EABR反应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 听性脑干反应(abr)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ASSR、click-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林少莲 林有辉 +3 位作者 舒博 胡婕 林丁丁 叶胜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听性稳态反应(ASSR)、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与行为阈值的相关性及在听障儿童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46例(9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ASSR、cli...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听性稳态反应(ASSR)、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与行为阈值的相关性及在听障儿童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46例(9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ASSR、click-ABR及行为听阈结果,其中,轻度听力损失4耳,中度听力损失26耳,重度听力损失33耳,极重度听力损失29耳;分析不同程度听力损失者ASSR、click-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0.5 kHzASSR反应阈与行为阈值的差值较1、2、4 kHz大,其中轻中度听力损失程度耳0.5 kHzASSR反应阈值与行为阈值的差值最大,为17.67±10.98 dB;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组各频率ASSR反应阈与行为阈值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7;轻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耳2、4 kHzASSR反应阈及行为听阈平均值与click-ABR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ASSR反应阈与click-ABR反应阈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0.851、0.870)大于行为阈值与click-ABR反应阈相关系数(分别为0.622、0.746、0.813)。结论本组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有显著相关性,ASSR、click-ABR和行为测听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评估婴幼儿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稳态反应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 行为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脑震荡模型DPOAE及ABR的改变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文利 路虹 +2 位作者 张颖 韩海霞 张喜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0-282,T0002,共4页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脑震荡模型双耳DPOAE及ABR改变的特点。方法40只健康、无耳疾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正常)、B(撞击后30分钟内)、C(撞击后1小时)、D(撞击后1天)四组,分别于(F1*F2)1/2=0.5、0.7、1、1.4、2、3、4、6、8kHz共9个频...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脑震荡模型双耳DPOAE及ABR改变的特点。方法40只健康、无耳疾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正常)、B(撞击后30分钟内)、C(撞击后1小时)、D(撞击后1天)四组,分别于(F1*F2)1/2=0.5、0.7、1、1.4、2、3、4、6、8kHz共9个频率点进行DPOAE(f2/f1=1.2,L1=65dB SPL,L2=55dB SPL)幅值测试,同时进行ABR阈值检测。结果频率为2kHz时A组和B、C、D三组间DPOAE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三组间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撞击后三组ABR阈值与正常组ABR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撞击后三组间ABR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动物左右耳ABR和DPOAE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震荡对耳蜗外毛细胞有一定的影响和损害,可导致DPOAE幅值改变并对听神经通路可能有一定的损害,但其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和行为测听电流级阈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唐鸣 张盼盼 +5 位作者 邓红霞 沈毅 成立新 王凯 沈志森 史文迪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究大龄儿童和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反应阈和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的相关性。方法对18名MEDEL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分别选取E1、E3、E6、E9、E12电极,进行E... 目的探究大龄儿童和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反应阈和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的相关性。方法对18名MEDEL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分别选取E1、E3、E6、E9、E12电极,进行EABR检测和主观行为电量级测试,比较两种测试电量级阈值的相关性;根据EABR反应阈和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调试耳蜗,设置为程序①和程序②,同一患者佩戴调试后的人工耳蜗,随机先后进行声场评估,比较两个程序声场下行为阈值的相关性。结果电极E1、E3、E6、E9、E12的EABR的Ⅴ波潜伏期分别为(3.62±0.45)ms、(3.43±0.43)ms、(3.61±0.40)ms、(3.86±0.36)ms、(3.79±0.36)ms;EABR的反应阈分别为:(25.00±8.37)qu、(26.39±6.27)qu、(27.08±7.73)qu、(28.47±6.51)qu、(27.60±7.82)qu;主观行为电量级阈值分别为:(29.97±10.18)qu、(31.62±11.58)qu、(34.90±16.28)qu、(39.60±18.47)qu、(35.32±12.80)qu;二者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79、0.623、0.525、0.653、0.825,P<0.05;程序①和程序②的声场下行为测听阈值在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783、0.945、0.981,P<0.01;二者在四个频率点均显著相关,在高频区域相关性更强。结论人工耳蜗患者EABR电量的阈值和主观行为电量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无法配合行为测听的患者,可以采用客观的EABR测试来指导人工耳蜗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行为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和DPOAE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平 唐安洲 +2 位作者 孙华 郑明华 黄东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 ,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ABR和DPOAE检查 ,对其中部分异常者 6个月后复查。结果  170例患儿...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 ,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ABR和DPOAE检查 ,对其中部分异常者 6个月后复查。结果  170例患儿中 ,ABR和DPOAE的总异常率分别为 5 4 .12 %和 32 .6 5 % ;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 ,ABR和DPOAE异常率越高 (P <0 .0 1) ,ABR异常越严重 (P <0 .0 1) ;胆红素浓度恢复正常后 6个月复查ABR和DPOAE ,恢复率分别为 77.12 %和 77.0 1% ,其中ABR异常DPOAE正常耳较两者均异常耳容易恢复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的ABR和DPOAE测试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仁忠 钟建文 +4 位作者 陈倩 温瑞金 王美芬 麦坚凝 杨思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综合评估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感音神经性聋婴儿临床听力学特点及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 ,ABR)异常并排除中耳功能异常者 ,月龄不超过 12个... 目的 综合评估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感音神经性聋婴儿临床听力学特点及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 ,ABR)异常并排除中耳功能异常者 ,月龄不超过 12个月 ,共 12 1例 2 2 3耳。根据神经康复科的专科评估 ,分为核黄疸 -脑瘫、外部性脑积水和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三组。设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每一组组员同时检测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 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 ,对比观察不同组别间ABR波V阈值及DPOAE异常耳的比率、同一组间不同ABR波V阈值耳和DPOAE异常耳比率的变化特征。结果 核黄疸 -脑瘫常导致严重的听力损失 ,其波V阈值≥ 80dBnHL以上耳达 83.91% ;外部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听力损害 ,波V阈值在 4 0~ 80dBnHL区间耳为77.91%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组波V阈值的分布则无明显的极端性。当ABR波V阈值在 4 0~ 80dBnHL区间内时 ,三组受试者主要表现以蜗后听神经系统损害为主 ;当ABR波V阈值≥ 80dBnHL时 ,测试耳DPOAE异常的比率明显增加 ,三组分别达 5 8.90 %、4 2 .11%和 5 2 .38%。结论 伴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感音神经性聋婴儿 ,其听力障碍特征表现出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感音神经性聋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abr DPOAE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蹄蝠ABR听力图特点与耳蜗形态及体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少强 李胜利 +5 位作者 刘思伟 赵谦 王林古 闫利英 李随勤 朱宏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目的研究我国现存蝙蝠的耳蜗形态和客观听力图与体型参数的相关性,为现存蝙蝠的听觉器官形态和功能进化状态提供数据资料,给蝙蝠听觉器官与发声频率的匹配关系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客观评估蝙蝠听力图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研究拟为蝙蝠的... 目的研究我国现存蝙蝠的耳蜗形态和客观听力图与体型参数的相关性,为现存蝙蝠的听觉器官形态和功能进化状态提供数据资料,给蝙蝠听觉器官与发声频率的匹配关系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客观评估蝙蝠听力图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研究拟为蝙蝠的进化理论、生态适应对策和回声定位生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TDT系统Ⅲ(Tucker-Davis Technologies TDT SystemⅢ)对大蹄蝠、黄大蹄蝠、中蹄蝠和小蹄蝠四种蹄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听力图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测量四种蹄蝠的体型参数和耳蜗形态参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体型参数前臂长与耳蜗基底宽、耳蜗高和基部头盖骨宽,以及体型与蹄蝠叫声主频率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证明,蝙蝠体型与其叫声主频率呈负相关关系,体型与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亦呈负相关关系。ABR听力图与行为听力图基本相似,蹄蝠听力图具有两到三个听阈敏感区,与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和回声定位声纳频率相对应,而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的ABR听力图在不同种蝙蝠间具有间断跳跃的趋势。从耳蜗基底宽与基部头盖骨宽的关系看,小翼手亚目较大翼手亚目的耳蜗形态要大得多,基本呈现负相关趋势。发现在同科蝙蝠间耳蜗形态与体型呈正向相关关系,比较四种蝙蝠的听力图形状,大蹄蝠均较体型小的蹄蝠听阈值要低及听觉频率范围要宽广。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目前体型大的蝙蝠拥有较大的耳蜗形态,与其发声器官相匹配的是耳蜗既要接收高频叫声的回声定位声纳信号,又要进行较低频率叫声的社会信息交流,支持蝙蝠叫声频率与听觉器官及听觉功能协同进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蝠 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 前臂长 叫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AE与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陶方英 龚正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新生儿科NICU高危新生儿200例(400耳),运用Accu 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筛查,根据TEOAE初次筛查结果...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新生儿科NICU高危新生儿200例(400耳),运用Accu Screen听力筛查仪,同时进行TEOAE和AABR联合听力筛查,根据TEOAE初次筛查结果通过与否,分为双耳TEOAE初筛均未通过组(A组)和双耳TEOAE初筛均通过组(B组),共2组,每组100例(200耳),其中3个月时任何一项检查未通过者均在患儿6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结果 A组:3个月时TEOAE未通过12例(22耳),AABR未通过2例(2耳),联合筛查未通过22例。6月龄时确诊1例(2耳)分泌性中耳炎,该两耳均为3次TEOAE筛查未通过、AABR筛查通过者,本组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现患率为1.7%(2/120);B组:3个月时TEOAE未通过2例(2耳),AABR未通过5例(5耳),联合筛查未通过5例(5耳)。6月龄时确诊2例(2耳)诊断为蜗后性耳聋,该两耳均为3次AABR筛查未通过、TEOAE筛查通过者,本组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现患率为1.4%(2/146),每组在定期复筛时均有部分失诊患儿。结论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可以检出中耳、蜗性及蜗后听损伤,证实了TEOAE和AABR是听力筛查的有效组合方式,AABR和TEOAE联合筛查应用可以优势互补,降低漏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下人工耳蜗使用者EABR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琨 张学渊 +1 位作者 陈小宏 黄青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波形和阈值的影响。方法对9名Nucleus 24M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分别测试电极E3,E10,E20(分别代表蜗底、蜗中、蜗顶)在不同刺激模式(MP1+2、MP1、MP2、BP+1、CG)下的EAB...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波形和阈值的影响。方法对9名Nucleus 24M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分别测试电极E3,E10,E20(分别代表蜗底、蜗中、蜗顶)在不同刺激模式(MP1+2、MP1、MP2、BP+1、CG)下的EABR阈值,比较分析强度为200~255电流级(currentlev-el,CL;约阈上30电流级)刺激时各电极在五种刺激模式下引出的EABRⅢ波和Ⅴ波引出率、潜伏期及其幅值。结果(1)Ⅲ波总检出率为44.44%,电极3,10,20的Ⅲ波检出率分别为22.22%,42.22%,68.89%,蜗顶较高(!2=58.2,df=4,P﹤0.01)。单极模式下的Ⅲ波检出率较高(!2=28.5,df=4,P﹤0.01)。(2)MP2刺激模式下Ⅲ波平均潜伏期为2.06ms,电极3,10,20间无统计学差异(P=0.299﹥0.05)。(3)MP1+2,MP1,MP2,BP+1,CG模式下EABRⅤ波检出率分别为96.3%,94.4%,96.3%,14.8%,33.3%,单极模式下(MP1+2,MP1,MP2)的Ⅴ波检出率较高(!2=75.667,df=4,P<0.005)。三个电极位点间无明显差别(!2=2.600,df=2,P=0.273>0.05)。(4)在蜗顶诱发EABR的电刺激阈值较低,E20和E3(P=0.001<0.01)、E20和E10(P=0.002<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单极、双极、共地模式的阈值依次升高,而单极模式MP1、MP2、MP1+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电极3,10,20的Ⅴ波潜伏期分别为4.09±0.16ms,4.02±0.19ms,3.70±1.21ms,蜗顶的Ⅴ波潜伏期短于蜗中段和蜗底(P=0.001<0.01,P=0.001<0.01)。刺激模式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09>0.05)。(6)EABRⅤ波振幅在电极位点间(P=0.06>0.05)及刺激模式间(P=0.093>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个体差异大,可认为蜗顶和单极刺激模式倾向于获得较大的振幅。(7)本实验同时采用了同侧和对侧记录,发现同侧记录的波形和对侧记录的波形相似,部分反而更清晰,波形分化更好,随刺激强度的下降Ⅴ波消失稍晚。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术后单极刺激下易检测出EABR波形,检出率高,波形分化较好,波幅大,而采用双极及共地模式EABR阈值较高或难以引出波形。为此,建议在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测试时可首选单极刺激模式,从易诱发出振幅较大的波形的蜗顶电极开始,并且有可能的话进行同侧与对侧同时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人工耳蜗 阈值 刺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圆窗内耳开放后不同时间豚鼠听功能电生理变化研究
14
作者 郑文蕊 张斯 王林娥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 探讨豚鼠经圆窗内耳开放后不同时间豚鼠听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7只(14耳)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3只(6耳)于经圆窗内耳开放前、开放后即刻、1、2、3、4、5、10 min时行圆窗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 目的 探讨豚鼠经圆窗内耳开放后不同时间豚鼠听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7只(14耳)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3只(6耳)于经圆窗内耳开放前、开放后即刻、1、2、3、4、5、10 min时行圆窗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检测,比较分析豚鼠各检测时间ECAP阈值、总和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summating potentials,ESP)阈值、ECAP幅值及ESP幅值;第2组4只(8耳)于上述相同时间点行圆窗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检测,比较分析豚鼠各检测时间EABR阈值、Ⅲ波潜伏期。结果 经圆窗内耳开放后5 min及10 min时,豚鼠ECAP阈值明显升高。经圆窗内耳开放后即刻、1、2、3、4、5 min及10 min豚鼠EABR阈值及Ⅲ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圆窗内耳开放后,健康豚鼠听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豚鼠听功能变化与耳蜗暴露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经圆窗内耳开放后4 min内豚鼠听功能无明显变化,5 min及10 min时豚鼠听功能有所下降。经圆窗内耳开放>4 min对健康豚鼠的听功能会造成一定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窗 内耳开放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P-N_1(或ABR波I)潜伏期检测响度重振
15
作者 于黎明 姜泗长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对50例平坦型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用声反射阈以及AP-N_1潜伏期检查响度重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声反射阈重振阳性率为76%,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阳性率的关系为:随着听阈的增高声反射阈阳性率下降;耳蜗电图在高声强时AP-N_1潜伏期完全... 本文对50例平坦型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用声反射阈以及AP-N_1潜伏期检查响度重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声反射阈重振阳性率为76%,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阳性率的关系为:随着听阈的增高声反射阈阳性率下降;耳蜗电图在高声强时AP-N_1潜伏期完全在正常范围的占56%,若以患耳与正常耳在同一阈上dB数比较,则100%小于正常耳,显示重振阳性。如果两指标结合检测,响度重振阳性率也明显提高。我们认为用AP-N_1潜伏期检测响度重振方法可行、理论依据充分,且用它检测响度重振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声反射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ruitment 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 (ART) Electrocochleargragh (ECochG)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BR的正常校正因子及其在低频听力损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海峰 苏俊 +3 位作者 于澜 王大勇 李兴启 赵立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43,共7页
目的观察正常听力者短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Tone-pip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P-ABR)低频波形分化特征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为设立本实验室正常校正因子提供参考。并将其应用于低频听力损失的患者,探讨TP-ABR预估低频听力... 目的观察正常听力者短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Tone-pip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P-ABR)低频波形分化特征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为设立本实验室正常校正因子提供参考。并将其应用于低频听力损失的患者,探讨TP-ABR预估低频听力损失的可靠性。方法对20例听力正常人(40耳)和19例低频听力损失患者(19耳)进行TP-ABR测试。采用SPSS19.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正常受试者0.5、1、2、4kHz TP-ABR反应阈分别较对应频率纯音听阈高20.00±5.90,16.76±5.49,13.82±5.78,11.62±5.33dB;②正常组TP-ABR 0.5-4kHz V波潜伏期分别为11.85±0.79,10.89±1.17,9.58±0.86,8.60±0.67ms;③低频听力损失患者组和正常人组的TP-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校正值之间的差异<5dB,没有临床意义;④低频听力损失患者的TP-ABR减推荐校正因子后获得的预估听力级与其实际纯音听阈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0.5、1kHz处两者的拟合度R2分别为0.787和0.797,相关性较好。结论通过TP-ABR反应阈值减推荐校正因子获得的预估听力级可以客观可靠的预估低频的听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低频听力 校正因子 预估听力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与ECAP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晓华 王林娥 张道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听觉电诱发电位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 目的探讨听觉电诱发电位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检查,根据第1、10、22号电极ECAP波形的检出与否将其分成A(1、10、22号电极ECAP均检出)、B(1、10、22号三个电极中有一个及以上ECAP未检出)两组,检测A组和B组患者的EABR阈值、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刺激脉宽分别为25、50、75、100、125μs时,22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刺激脉宽为50μs时:1号和10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患者22、10、1号电极EABR波Ⅲ、Ⅴ潜伏期和Ⅲ-Ⅴ波间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P波形较好者的EABR阈值较ECAP波形较差者的EABR阈值低。EABR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与ECAP波形引出与否无明显相关性,ECAP灵敏性高而EABR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反应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听力青年人言语诱发ABR与扩展高频测听的性别与年龄差异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杭泽 赵乌兰 +2 位作者 蔡国庆 张美辨 邱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听力青年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以及扩展高频测听的性别、年龄差异,旨在提供不同性别、年龄正常听力人群的参考数据。方法招募171例(171耳)18~42周岁纯音听阈正常、... 目的探讨正常听力青年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以及扩展高频测听的性别、年龄差异,旨在提供不同性别、年龄正常听力人群的参考数据。方法招募171例(171耳)18~42周岁纯音听阈正常、无噪声暴露史的正常听力青年人,其中,女82耳,男89耳;18~30岁(大于18岁小于等于30岁)组96耳(男46耳,女50耳),30~42岁(大于30小于等于42岁)组54耳(男、女各27耳),分别进行常频及扩展高频测听、s-ABR测试,比较s-ABR各波潜伏期和幅值以及各频率阈值的差异,分析s-ABR各波潜伏期、幅值以及V/A复合体与常频及扩展高频纯音测听的相关性。结果性别比较:①女性s-ABR的波V、C和F潜伏期显著短于男性(P<0.05),V/A幅值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除4 kHz外,其余各频率平均听阈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年龄比较:①18~30岁组波O幅值显著高于30~42岁组(P<0.05),V/A斜率显著大于30~42岁组;②除0.25 kHz外,其余各频率平均听阈值18~30岁组显著低于30~42岁组(P<0.05)。相关性分析:波O幅值与PTA_(0.5~4)、PTA_(3~8)和PTA EHF呈正相关(P<0.05);波A潜伏期、V/A波间期与PTA_(3~8)呈正相关(P<0.05);V/A斜率与PTA_(3~8)、PTA EHF呈负相关(P<0.05)。结论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脑干和外周听觉系统对言语声刺激的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频听力对言语声精细结构判别上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扩展高频测听 年龄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切除术中SEP联合ABR监测对面、听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戚钰 郑伟 +2 位作者 胡正权 李娜 刘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联合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监测对面、听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28例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联合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监测对面、听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28例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术中行肌电图(EMG)联合ABR监测,研究组术中采用SEP、EMG、ABR联合监测;比较两组面、听神经保护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结束时ABR引出率(分别为78.13%、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676),其中研究组波形分化良好率(78.00%)高于对照组(58.33%,χ^(2)=4.380,P=0.036);两组术中ABR波Ⅰ、Ⅲ、Ⅳ潜伏期及各波间期均较手术开始时延长,波Ⅴ幅值降低(均为P<0.05),手术结束后向手术开始水平恢复;研究组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χ^(2)=4.571,P=0.033;χ^(2)=4.873,P=0.027;χ^(2)=4.758,P=0.029);术后研究组面神经功能良好率(87.50%,56/64)高于对照组(70.31%,45/64)(χ^(2)=5.680,P=0.017);研究组New Hannover听力分级为1~2级者占术前该级患者的比例(86.0%,43/50)高于对照组(65.31%,32/49)(χ^(2)=5.770,P=0.016)。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采用SEP联合ABR监测对面、听神经可起到有效的监护作用,能够减少面、听神经功能损伤,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听神经瘤 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ABR作为中枢听觉处理评估工具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郝文洋 商莹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7-370,共4页
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感官残疾,听力损失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外周和中枢两方面听觉功能的减退。常规听力学检查方法主要反映外周听觉系统功能,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客观有效的测听方法来评估中枢听觉处理功能。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是近年来... 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感官残疾,听力损失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外周和中枢两方面听觉功能的减退。常规听力学检查方法主要反映外周听觉系统功能,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客观有效的测听方法来评估中枢听觉处理功能。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电生理测试方法,它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中枢听觉功能评估方法。本文就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可重复性、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频率跟随反应 中枢听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