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膦蒽基Au(Ⅰ)和Ir(Ⅲ)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特性与发光行为调控
1
作者 王旭宇 谢欣然 曹登科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3-1522,共10页
合成了膦蒽配体1,8-双(二苯基磷)蒽(Hbdpa)及其配合物[Au(Hbdpa)_(2)]PF_(6)(1)和[Ir(tpy)(bdpa)](PF_(6))_(2)(2),其中tpy=2,2'∶6',2″-三联吡啶。在光照作用下,这些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Hbdpa-2O、[Au(Hbdpa-O)_(2)]PF_... 合成了膦蒽配体1,8-双(二苯基磷)蒽(Hbdpa)及其配合物[Au(Hbdpa)_(2)]PF_(6)(1)和[Ir(tpy)(bdpa)](PF_(6))_(2)(2),其中tpy=2,2'∶6',2″-三联吡啶。在光照作用下,这些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Hbdpa-2O、[Au(Hbdpa-O)_(2)]PF_(6)(1-O)和[Ir(tpy)(bdpa-OH)](PF_(6))_(2)(2-OH)。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讨论了化合物Hbdpa及其配合物1和2的光化学反应特性以及相关的发光行为调控。研究结果表明,Au(Ⅰ)和Ir(Ⅲ)的配位显著提高了配体Hbdpa的光反应活性。化合物2是首例能发生蒽基去芳构化反应的铱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蒽配体 au()配合物 Ir(Ⅲ)配合物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吡啶基配体的Cu(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2
作者 沈洪杰 苗皓喆 +3 位作者 杨雨荷 李影华 黄德光 张晓峰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5-863,共9页
成功合成了2个新型吡啶基配体:4-[4-(9,9-二甲基-9H-芴-2-基)苯基]吡啶(dmfpp)和9-[4-(吡啶-4-基)苯基]-9H-咔唑(ppcbz),并通过^(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将2个吡啶基配体分别与[Cu_(4)(PPh_(3))_(4)I_(4)]按化学计量比反应,合... 成功合成了2个新型吡啶基配体:4-[4-(9,9-二甲基-9H-芴-2-基)苯基]吡啶(dmfpp)和9-[4-(吡啶-4-基)苯基]-9H-咔唑(ppcbz),并通过^(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将2个吡啶基配体分别与[Cu_(4)(PPh_(3))_(4)I_(4)]按化学计量比反应,合成了2个双核Cu(Ⅰ)配合物[Cu_(2)(dmfpp)_(2)(PPh_(3))_(2)I_(2)]·2CH_(2)Cl_(2)(1)和[Cu_(2)(ppcbz)_(2)(PPh_(3))_(2)I_(2)](2),并进行了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热重、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a=1.85343(3)nm,b=1.26634(2)nm,c=1.83348(3)nm,β=106.3193(18)°,V=4.08224(12)nm^(3)。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4107(4)nm,b=1.12886(4)nm,c=1.69777(6)nm,α=87.775(3)°,β=79.622(3)°,γ=71.418(3)°,V=1.68126(11)nm^(3)。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当温度超过220℃时结构才开始分解。荧光分析显示,在激发波长为370 nm时,配合物1和2均发出绿色荧光。配合物1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为0.02,配合物2的PLQY高达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物 吡啶基配体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周芷晴 李慧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现接近100%的发光量子产率,被视为发光材料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氮杂环卡宾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剖析不同配体基团的选择策略,结合分子设计原理,探讨分子结构与其光电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在提升OLED性能方面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金()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活化延迟荧光 氮杂环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AuR型单核Au(Ⅰ)配合物的结构和非线性光学系数的量子化学计算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仇永清 牟莉 +3 位作者 苏忠民 孙世玲 秦春生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03-1707,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ab initio和DFT中的不同方法和基组对H3PAuR型单核Au(Ⅰ)配合物结构和二阶NLO系数进行计算,探讨不同计算方法和Au基组对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对计算结果分析表明,不同计算方法对Au(Ⅰ)配合物结构和二阶NLO系数影响较大,其中... 采用量子化学ab initio和DFT中的不同方法和基组对H3PAuR型单核Au(Ⅰ)配合物结构和二阶NLO系数进行计算,探讨不同计算方法和Au基组对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对计算结果分析表明,不同计算方法对Au(Ⅰ)配合物结构和二阶NLO系数影响较大,其中用考虑电子相关效应的DFT-B3LYP和MP2方法优化得到的Au—P配键长比用HF方法的短,相应的二阶NLO系数比HF方法的大2倍左右;同一计算方法下,Au基组中d轨道个数增加优化得到的Au—P配键键长减小;随着Au基组的增大,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减小,其中SDD和CEP-121G基组之间的变化更明显.基组变化对分子二阶NLO系数的影响较小,多数分子Au取不同基组计算的βμ值相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au()配合物 计算方法和基组 结构 二阶NLO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醚环化二硫烯双核Au(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纪勇 胡亮 +3 位作者 张睿 李一志 左景林 游效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51,共7页
合成了含有冠醚环化二硫烯的双核Au(Ⅰ)配合物[(3O-C2S4)Au2(PPh3)2](1),[(4O-C2S4)Au2.(PPh3)2](2),[(3O-C6S8)Au2(PPh3)2](3)和[(4O-C6S8)Au2(PPh3)2](4)以及富硫配合物[(btdt)Au2.(PPh3)2](5).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1~3和5进行... 合成了含有冠醚环化二硫烯的双核Au(Ⅰ)配合物[(3O-C2S4)Au2(PPh3)2](1),[(4O-C2S4)Au2.(PPh3)2](2),[(3O-C6S8)Au2(PPh3)2](3)和[(4O-C6S8)Au2(PPh3)2](4)以及富硫配合物[(btdt)Au2.(PPh3)2](5).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1~3和5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4对Na+离子有明显的电化学响应,峰电位可以产生大约55 mV的正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I)配合物 氧化还原性质 二硫烯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Ⅰ)、Au(Ⅲ)、Pt(Ⅳ)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树玲 于俊生 邹燕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5-670,共6页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离子对该体系有强烈的荧光敏化作用。分别求出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结合常数。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为:Au?>Ag?>Pt?。探讨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作用机理及导致结合力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au(Ⅲ) Pt(Ⅳ)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Au(Ⅰ)配合物[Y^+]_2[Au(i-mnt)]_2(Y^+=[n-Bu_4N]+,K^+,[Ph_4As]^+)发光机制的从头计算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潘清江 张红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 [Au( i-mnt) ]2 - 2 ( i-mnt=i-marononitriledithiolate)的电子吸收和磷光发射性质 ,利用MP2和 CIS方法分别优化了 [Au( i-mnt) ]2 - 2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计算的基态 Au( )— Au( )键长为0 .2 82 5 nm,表明 ...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 [Au( i-mnt) ]2 - 2 ( i-mnt=i-marononitriledithiolate)的电子吸收和磷光发射性质 ,利用MP2和 CIS方法分别优化了 [Au( i-mnt) ]2 - 2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计算的基态 Au( )— Au( )键长为0 .2 82 5 nm,表明 Au( )之间存在弱吸引作用 .采用 SCRF方法中 IPCM模型模拟配合物在乙氰溶液中的行为 ,计算得到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31 5 .5 nm,指认 X1 Ag→ A1 Au 来源于 i-mnt配体内电荷转移跃迁 .在 4 36 .2 nm处得到具有 B3 Au→ 1 Ag 跃迁的磷光发射 ,指认为 i-mnt配体内电荷转移和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跃迁 ,与5 0 0 nm乙氰溶液的发射相对应 ,为金属修饰的有机配体发光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au()配合物 [au(i-mnt)]2^2- 发光机制 从头计算 溶剂效应 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下AuⅠ原子Rydberg态能级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刘萍 张国营 +2 位作者 张学龙 程勇 殷春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750,共4页
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框架下,将推广Martin公式中最低能级的量子亏损值用实验中最低能级的量子亏损值取代,对AuⅠ原子高激发态n2D2/3(n≥18)和n2S1/2(n≥21)能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进一步扩展了推广的Martin公... 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框架下,将推广Martin公式中最低能级的量子亏损值用实验中最低能级的量子亏损值取代,对AuⅠ原子高激发态n2D2/3(n≥18)和n2S1/2(n≥21)能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进一步扩展了推广的Martin公式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 au原子 里德堡能级 量子数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Ⅲ)、Ag(Ⅰ)与巯基乙酰苯胺的配合物及其在贵金属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锦化 牛德仲 宋保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早期巯基乙酰苯胺(mereaptoacetaniⅠ简写MAA)曾作分析试剂使用,其Au(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在医疗中的应用已有报道。但它的Au(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Au(Ⅰ)、Ag(Ⅰ)配合物的表征以及它们通过高温裂解法用于回收贵金属的工作尚未见报道。... 早期巯基乙酰苯胺(mereaptoacetaniⅠ简写MAA)曾作分析试剂使用,其Au(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在医疗中的应用已有报道。但它的Au(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Au(Ⅰ)、Ag(Ⅰ)配合物的表征以及它们通过高温裂解法用于回收贵金属的工作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试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酰苯胺 配合物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Ⅰ)电荷转移配合物光谱性质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清江 周欣 +1 位作者 张红星 付宏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0-333,共4页
过渡金属电荷转移配合物的电荷分离是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物理过程,与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密切相关.采用从头算方法探索了双核Au(I)配合物,cis-[Au2(SHCH2PH2)2]^2+(1),cis-[Au2(SHCH2S)2](2)和cis-[Au2(PH2CH2S)2](3)... 过渡金属电荷转移配合物的电荷分离是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物理过程,与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密切相关.采用从头算方法探索了双核Au(I)配合物,cis-[Au2(SHCH2PH2)2]^2+(1),cis-[Au2(SHCH2S)2](2)和cis-[Au2(PH2CH2S)2](3)的电荷转移性质.采用MP2计算得到基态的Au(I)-Au(I)距离分别为0.2972,0.2888和0.2903nm,表明Au(I)之间存在弱吸引作用;电子激发使得配合物2和3的金属间的距离缩短了约0.016nm,而配合物1仅增长了0.002nm.CIS方法预测配合物1~3的^3A激发态分别产生383.463和422nm最低能发射,具有金属中心(Metal-centered,MC)跃迁和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rn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的混合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I)配合物 电荷转移 激发态 从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含2-巯基吡啶-1-氧Au(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能(英文)
11
作者 苑壮东 周芳霞 +1 位作者 张慧苹 岳呈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3-1288,共6页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含2-巯基吡啶-1-氧(mpo)的Au(Ⅰ)配合物:(ph3P)Au(mpo)(1)和[Au(mpo)2][Na(H2O)4].H2O(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与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而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含2-巯基吡啶-1-氧(mpo)的Au(Ⅰ)配合物:(ph3P)Au(mpo)(1)和[Au(mpo)2][Na(H2O)4].H2O(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与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而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配合物1的结构为零维的(ph3P)Au(mpo),而配合物2的结构是Au(mpo)2单元与一维Na(H2O)4带以及游离水分子通过氢键连结而成的三维结构。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2在300 nm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射较强的蓝光(423.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吡啶-1-氧 au髣配合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Ⅰ)配合物催化剂室温高效催化炔烃水合反应
12
作者 吴功德 王晓丽 +1 位作者 ZHANG Liming 蒋太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61-2467,共7页
合成了一系列(1,1'-联苯)-2-二(1-金刚烷基)磷配体,并制备出8种相应的Au(Ⅰ)配合物.以甲醇为溶剂,在6-十二炔水合反应中考察了8种Au(Ⅰ)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含有3'-(吡咯-1-羰基)官能团的Au(Ⅰ)配合物为催化剂时... 合成了一系列(1,1'-联苯)-2-二(1-金刚烷基)磷配体,并制备出8种相应的Au(Ⅰ)配合物.以甲醇为溶剂,在6-十二炔水合反应中考察了8种Au(Ⅰ)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含有3'-(吡咯-1-羰基)官能团的Au(Ⅰ)配合物为催化剂时,其用量仅需炔烃用量的0.1%-0.3%(摩尔分数),室温下即可高效地催化炔烃进行水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配合物 炔烃水合反应 室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EHP和HEHEHP萃取Au(Ⅰ)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梁芹 高自立 +1 位作者 孙思修 沈静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956-959,共4页
在298±1 K时以恒界面搅拌池法考察了Au(I)/(Na,H)Cl、CS(NH2)2/HDEHP(或HEHEHP)-煤油体系的萃取平衡和动力学过程.确定了萃取平衡机理为阳离子的交换,动力学过程的速控步骤可能发生在两相交界处,属于界面反应。
关键词 硫脲 HDEHP HEHE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蒽基Au(Ⅰ)配合物[Au(anbdtim)_(2)]PF_(6)和[Au(anbdtim)_(2)][Au(CN)_(2)]的结构调控和发光转换
14
作者 黄建工 万复舜 +3 位作者 叶程辉 陈文文 吕欣彤 曹登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9-966,共8页
合成了2个蒽基配合物[Au(anbdtim)_(2)]PF_(6)(1)和[Au(anbdtim)_(2)][Au(CN)_(2)](2),其中anbdtim=2-蒽基-4,5-双(2,5-二甲基(3-噻吩基))-1-甲基咪唑。它们含有不同的抗衡阴离子,1中的为PF_(6)^(-),2中的为[Au(CN)_(2)]^(-)。这导致2... 合成了2个蒽基配合物[Au(anbdtim)_(2)]PF_(6)(1)和[Au(anbdtim)_(2)][Au(CN)_(2)](2),其中anbdtim=2-蒽基-4,5-双(2,5-二甲基(3-噻吩基))-1-甲基咪唑。它们含有不同的抗衡阴离子,1中的为PF_(6)^(-),2中的为[Au(CN)_(2)]^(-)。这导致2个配合物在溶液和固态中都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荧光。在CH_(2)Cl_(2)溶液中,配合物1和2的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465和445 nm。在固态,1和2的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450和478 nm。有趣的是,配合物2对苯分子很敏感,它在苯中的荧光发射波长为475 nm(量子产率Φ=66.5%),在CH_(2)Cl_(2)中为448 nm(Φ=22.9%)。此外,我们利用配合物2的苯溶液蒸发制备了蓝绿色发光固体2-benzene。当交替地除去和再次加入苯,固体2-benzene的荧光发射在蓝绿色(491 nm)和钢蓝色(460 nm)之间可逆地转换。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抗衡阴离子和苯分子对1和2的发光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配合物 亲金作用 结构调控 发光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Ⅰ)配合物的OLEDs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冠中 宋世平 +3 位作者 彭红珍 张瑜 诸颖 陈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3-799,共17页
由于有机材料丰富的发光特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在平面显示器和照明中的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主要为有机小分子或贵金属配合物,其中贵金属配合物,如铂(Ⅱ)和铱(Ⅲ),存在热稳定性较差、载流子传输... 由于有机材料丰富的发光特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在平面显示器和照明中的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主要为有机小分子或贵金属配合物,其中贵金属配合物,如铂(Ⅱ)和铱(Ⅲ),存在热稳定性较差、载流子传输能力有限、获取难度大、性能受限和材料价格高昂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Cu(Ⅰ)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发射可调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为开发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了基于Cu(Ⅰ)配合物的OLEDs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改变配位原子类型和配体结构调节Cu(Ⅰ)配合物电致发光的策略,对Cu(Ⅰ)配合物OLEDs发光材料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型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57
16
作者 王招明 赵宽志 +4 位作者 邬光辉 张丽娟 王振宇 罗春树 李新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7-801,共5页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发育大型台缘礁滩复合体,具有小礁大滩的结构特征,多旋回礁滩体纵向多期加积叠置、横向复合连片。静态和动态资料表明礁滩复合体基质孔隙度低,属低孔特低渗储层,以孔洞-裂缝型、洞穴型、孔洞型储层为主,次生的溶...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发育大型台缘礁滩复合体,具有小礁大滩的结构特征,多旋回礁滩体纵向多期加积叠置、横向复合连片。静态和动态资料表明礁滩复合体基质孔隙度低,属低孔特低渗储层,以孔洞-裂缝型、洞穴型、孔洞型储层为主,次生的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是礁滩复合体最有效的储、渗空间。研究表明,有利沉积相带是礁滩型储层发育的基础,优质储层主要沿台缘礁滩相展布,岩溶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古老碳酸盐岩储集性能改善的关键,所形成的大型缝洞系统是油气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储层特征 岩溶作用 礁滩复合体 塔中号坡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T细胞表位与体外重建鸡MHCⅠ类分子结合试验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新生 陈红英 +3 位作者 闫若潜 高凤山 方勤美 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为探讨体外重建的MHCⅠ复合体BF2-linker-β2 m鉴定病毒抗原肽系统能否在体外结合抗原多肽,以及不同类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相同和不同抗原多肽表位能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的3条多肽,猪口蹄疫病毒的2条多肽,以及来源于... 为探讨体外重建的MHCⅠ复合体BF2-linker-β2 m鉴定病毒抗原肽系统能否在体外结合抗原多肽,以及不同类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相同和不同抗原多肽表位能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的3条多肽,猪口蹄疫病毒的2条多肽,以及来源于草鱼呼肠孤病毒的2条多肽分别与4类体外重建的串联鸡MHCⅠ类分子复合体BF2-linker-β2 m进行了体外结合试验。BF2-linker-β2 m与不同的病毒抗原九肽按照1∶10的摩尔比进行混合,作用后取反应混合物离心除去未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肽;然后取BF2-linker-β2 m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的复合体,利用酸洗法将结合的多肽自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多肽结合槽中洗脱,洗脱后的蛋白和多肽混合物离心收集洗脱的多肽溶液,随后利用C18柱对洗脱的多肽进行去盐、脱酸处理;将多肽样品冻干,用基质溶解后直接点样进行一级质谱(MS)和二级质谱(MSMS)测定,结果表明,3类体外重建的BF2-linker-β2 m可与禽流感病毒多肽KILTIYSTV和LLLAIVSLV结合,而不与禽流感病毒多肽TIGECPKYV以及猪口蹄疫病毒和草鱼呼肠孤病毒的4条多肽结合。证实由于MHCⅠ类分子的多态性导致复等位基因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病毒抗原表位的能力存在差异;病毒的T细胞抗原表位是MHCⅠ类分子限制性的;KILTIYSTV和LLLAIVSLV是禽流感病毒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类分子 T细胞表位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Ⅰ)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春波 赵静 +4 位作者 苏斌 车广波 李春梅 袁晶 李丽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2-751,共10页
Re(Ⅰ)配合物能够产生较好的自旋轨道耦合,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3倍。因其具有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室温下高的磷光量子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关注。文章对Re(Ⅰ)配合物在有机电... Re(Ⅰ)配合物能够产生较好的自旋轨道耦合,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3倍。因其具有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室温下高的磷光量子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关注。文章对Re(Ⅰ)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Re(Ⅰ)配合物分子设计与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配合物 电致发光 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苯并噻唑合硝酸银(Ⅰ)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振锋 章明 +4 位作者 石少明 黄凌 梁宏 徐庆 郁开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0-733,共4页
合成了以2氨基苯并噻唑为配体的一维银(Ⅰ)配位聚合物[Ag(C7H6N2S)(NO3)]∞(1),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分子式为C7H6AgN3O3S,Mr=320.08,空间群为P2(1)/c,其晶... 合成了以2氨基苯并噻唑为配体的一维银(Ⅰ)配位聚合物[Ag(C7H6N2S)(NO3)]∞(1),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分子式为C7H6AgN3O3S,Mr=320.08,空间群为P2(1)/c,其晶胞参数为a=0.6834(1)nm,b=1.5416(2)nm,c=0.9069(1)nm,β=90.05(1)°,Z=4,Dc=2.225Mg/m3,V=0.9554(2)nm3,F(000)=624,R1=0.0362,wR2=0.0702(I>2σ(I))。在化合物1中2氨基苯并噻唑通过噻唑N与Ag(Ⅰ)配位,NO-3利用2个O原子桥连相临的Ag(Ⅰ)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在5.0×10-1~6.25×10-2g/mL质量浓度范围内(DMSO为溶剂)配体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配合物 氨基苯并噻唑 合成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氮杂大环希夫碱与银(Ⅰ)系列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琪 朱海亮 +2 位作者 戚穗坚 彭文烈 徐安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67,共3页
研究 9个Ag (Ⅰ )与双螯合六氮杂环希夫碱 (L)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显示 9个配合物对癌细胞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生物活性的大小可能与配合物单元中Ag (Ⅰ )原子的多少及其空间位阻有关 .
关键词 六氮杂环希夫碱 抗肿瘤活性 配合物 细胞毒性 癌细胞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