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4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小肠多发间质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刘爽 吴建龙 +2 位作者 邓兴明 吕国庆 何立锐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2,16,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过程及其特殊性,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相关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53岁,患有先天性...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过程及其特殊性,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相关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53岁,患有先天性皮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以体检发现盆腔占位就诊。术前影像学考虑左上腹、盆腔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术中证实为小肠多发性肿物,术后病理确诊小肠多发间质瘤,基因检测示:NF1(+),KIT(-),PDGFRA(-)。结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罕见,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最终确诊及治疗方式取决于病理诊断及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神经纤维瘤病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李志伟 杨龙 +2 位作者 宋伟康 卢华伟 李荣耀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186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4例)和无复发组(132例)。比较两组随... 目的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186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4例)和无复发组(132例)。比较两组随访、复发情况及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在出院后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5~30个月,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9.03%,其中同侧肺部复发占11.83%,同侧胸膜复发占2.15%,纵隔淋巴结复发占8.06%,残端合并气管复发占1.08%,气管残端复发占5.91%。复发组年龄≥60岁、病灶直径≥3 cm、低分化、切除支气管残端阳性、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2.5μg·L^(-1)、术前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2.5的患者占比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3 cm、低分化、切除支气管残端阳性、术前血清CEA水平≥2.5μg·L^(-1)、术前全血NLR≥2.5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55、3.364、2.155、3.397、1.545,P<0.05)。结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较高,病灶直径≥3 cm、低分化、切除支气管残端阳性、术前血清CEA水平≥2.5μg·L^(-1)、术前全血NLR≥2.5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给予相应的治疗及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期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类基础油调制的L-CKD680氧化性能提升方案初探
3
作者 于海 范丰奇 +1 位作者 周康 吕会英 《润滑油》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Ⅰ类基础油辅以高分子化合物调制的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极易在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上出现100℃运动黏度增长率不合格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开展了不同补强剂对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氧化性能提升方案的研究。同时,考... 以Ⅰ类基础油辅以高分子化合物调制的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极易在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上出现100℃运动黏度增长率不合格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开展了不同补强剂对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氧化性能提升方案的研究。同时,考察了多种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与SH/T 012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的对应性。结果表明:RH01 ZB303《齿轮油烘箱氧法》与SH/T 012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有较好的对应性。采用酸酯型抗氧剂辅以小分子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可有效提升L-CKD68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的氧化安定性能,改善油品在100℃运动黏度易出现增长率不合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基础油 L-CKD680 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 100℃运动黏度增长率 补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朱彩虹 李晨晨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浆载脂蛋白AⅠ(ApoAⅠ)、血管内皮细胞钙黏着蛋白(VE-Cad)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AMI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浆载脂蛋白AⅠ(ApoAⅠ)、血管内皮细胞钙黏着蛋白(VE-Cad)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AMI患者纳入研究(观察组),根据患者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组(32例)、双支组(40例)和多支组(24例),另取50例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差异;比较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AMI患者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预测AMI患者不良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FABP水平较高,而ApoAⅠ、VE-Cad水平较低(P<0.05);3组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血清ApoAⅠ、VE-Ca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H-FABP水平较高,而ApoAⅠ、VE-Cad水平较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ApoAⅠ、VE-Cad水平预测AMI患者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4.90μg·L^(-1)、0.95 g·L^(-1)、3.92 ng·L^(-1);此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0.968、0.964(P<0.05);敏感度分别为100.00%、92.59%、100.00%;特异度分别为82.61%、86.96%、81.16%。结论AMI患者H-FABP水平较高,而ApoAⅠ、VE-Cad水平较低,且随着病变支数增加,AMI患者H-FABP水平会进一步增高,而ApoAⅠ、VE-Cad水平会进一步下降,且H-FABP、ApoAⅠ、VE-Cad水平在预测AMI患者不良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浆载脂蛋白A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着蛋白 病变支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记忆技术的海洋出水铁质文物状态评估与监测——以南海Ⅰ号出水铁器为例
5
作者 龚梓桑 胡钢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评估南海Ⅰ号出水铁器的保存状态,运用磁记忆检测技术对铁条(锻钢)进行4通道双分量线扫,对比了置于大气环境中三年后未经保护修复和经过保护修复铁条的保存状态;对铁锅残片(过共晶白口铸铁)进行4通道单分量面扫,并与X射线照相结果进... 为评估南海Ⅰ号出水铁器的保存状态,运用磁记忆检测技术对铁条(锻钢)进行4通道双分量线扫,对比了置于大气环境中三年后未经保护修复和经过保护修复铁条的保存状态;对铁锅残片(过共晶白口铸铁)进行4通道单分量面扫,并与X射线照相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磁记忆检测与X射线照相结果相匹配,良好指示裂隙、锈蚀发展区,能有效检出海洋出水铁器内部风险程度较高的应力集中区。风险位置的判据为:(1)磁场强度法向分量方向相对于基线改变,切向分量出现极值;(2)磁场梯度值高,超过检测区段均值的四倍。风险程度量化评估参数为:(1)磁记忆信号特征值,如磁场强度、磁场梯度(G)的平均值、最大值、峰-谷值等;(2)理论应力集中系数m=G_(max)/G_(ave)。量化评估参数的值越大,表明铁质文物的风险程度越高。磁记忆技术能对铁质文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早期预警,为海洋出水铁质文物的保存状态评估和监测、保护修复流程的安全性监测和有效性评估提供便捷有效的手段,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忆 铁质文物 海洋出水铁器 南海 无损检测 X射线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提取柚皮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型果胶及特性研究
6
作者 赖慧宁 赵振刚 +7 位作者 徐玉娟 吴继军 康志英 余元善 王艳慧 黄雯倩 温靖 刘海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辅助提取柚皮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rhamnus galacturonideⅠ,RG-Ⅰ)型果胶的工艺,并对其单糖组成、热稳定性、乳化特性、流变特性、抗氧化活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柚皮RG-Ⅰ型果胶最佳...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辅助提取柚皮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rhamnus galacturonideⅠ,RG-Ⅰ)型果胶的工艺,并对其单糖组成、热稳定性、乳化特性、流变特性、抗氧化活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柚皮RG-Ⅰ型果胶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5℃,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处理时间15 min,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2 g/L。在此条件下,柚皮RG-I型果胶提取率为(24.85±0.64)%。所得果胶的单糖组成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岩藻糖、甘露糖,其果胶分子具有最低的线性化程度,而RG-I结构含量最高,达到(61.14±0.09)mol%,且具有最高的侧链分支程度。在热稳定性方面,经DBD处理的果胶(DAP)和对照样品(AP)的热稳定性均优于商品果胶(CP)。DAP的乳化性能最好,其乳化稳定性略低于CP,但高于AP。流变学研究表明,AP、DAP和CP均为剪切变稀的非假塑性流体,CP的表观黏度高于AP和DAP。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DAP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均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RG-型果胶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工艺优化 流变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表达及水迷宫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刘威 王翔锋 赖文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针对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表达及水迷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将1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均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其中电针组... 目的 探讨电针对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表达及水迷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将1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均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其中电针组在模型建立后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LC3-Ⅰ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水迷宫测试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电针组大鼠海马LC3-Ⅰ蛋白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大鼠总路程、总时间及平均速度低于模型组,穿越平台象限的次数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电针能够显著提高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这为电针在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血缺氧 LC3-蛋白 海马 水迷宫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Ⅰ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郭永丽 闫瑞芳 +3 位作者 李冉 郭丽娟 范会军 袁红昌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声造影(CEUS)及三者联合对Ⅰ期(T_(1)N0M0)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共有177个病灶,其中良性136个,恶性41个)乳腺病变患者的2D-US、SWE和CEUS的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声造影(CEUS)及三者联合对Ⅰ期(T_(1)N0M0)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共有177个病灶,其中良性136个,恶性41个)乳腺病变患者的2D-US、SWE和CEUS的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D-US和CEUS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NPV)及阳性预测值(PPV),比较良、恶性病变间E_(max),E_(mean)和E_(min)值,并利用逻辑回归分析进行联合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Delong检验被用于评估不同方法诊断效能及彼此间的差异。结果2D-US的诊断敏感度87.80%,特异度77.21%,准确度79.66%,PPV 53.73%,NPV 95.45%;SWE的诊断敏感度63.41%,特异度89.71%,准确度83.61%,PPV 65.00%,NPV 89.05%,CEUS的诊断敏感度为92.68%,特异度为79.41%,准确度为82.49%,PPV为57.56%,NPV为97.30%;三者联合的诊断敏感度95.12%,特异度79.41%,准确度83.05%,PPV 58.21%,NPV 98.18%。Delong分析显示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935]较2D-US(AUC=0.825)、SWE(AUC=0.802)和CEUS(AUC=0.860)显著增大(Z=4.271,3.312和4.274,P<0.001)。结论2D-US、SWE和CEUS均可用于Ⅰ期乳腺癌的诊断,且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较单一技术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乳腺癌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二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周芷晴 李慧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现接近100%的发光量子产率,被视为发光材料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氮杂环卡宾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剖析不同配体基团的选择策略,结合分子设计原理,探讨分子结构与其光电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在提升OLED性能方面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金()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活化延迟荧光 氮杂环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新发致病突变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10
作者 邢雪 徐丽琴 +4 位作者 张璇 纪浩楠 顾瑞寅 李斌 周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可能并发多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影响口腔、眼科、骨骼、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多系统损害 型神经纤维瘤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咖啡牛奶斑 NF1 遗传性疾病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靶向治疗研究
11
作者 陈振光 罗瑶 +2 位作者 吴松阳 于金源 叶再元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259-261,265,共4页
目的分析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靶向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PubMed等数据库,以“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neurofibromatosis type 1/von Recklin... 目的分析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靶向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PubMed等数据库,以“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neurofibromatosis type 1/von Recklinghausen’s disease”,“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及间质瘤”为关键词,对2000年1月至2024年5月间发表的中英文献进行检索,并提取相关资料。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24年5月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n=52)的资料。分析两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征。结果纳入文献167篇,共335例NF1相关GIST患者,男149例,女186例,诊断年龄(53.4±12.3)岁。肿瘤直径(5.2±4.7)cm,60.1%为多发病灶,65.0%发生于小肠,91.2%(147/161)为梭形细胞型,核分裂象计数≤5/50高倍镜视野者占84.2%,50.4%为风险度极低/低危。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77、DOG-1及CD34阳性率分别为99.0%、90.9%及86.9%。KIT/PDGFRA基因突变率为7.9%。与本院52例散发性GIST相比,NF1相关GIST患者在平均诊断年龄、多发病灶、发病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计数及KIT/PDGFRA基因突变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临床症状、肿瘤形态、免疫组化及风险度分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NF1相关GIST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未手术或术前新辅助治疗5例,客观缓解率为40%(2/5),疾病控制率为80%(4/5)。术后辅助治疗18例,其中2例复发。姑息性切除或复发治疗13例,客观缓解率为7.7%(1/13),疾病控制率为38.5%(5/13)。结论NF1相关GIST发病年龄早,肿瘤多发病灶,好发于小肠,病理以梭形细胞型为主,免疫组化CD177、DOG-1高表达,KIT/PDGFRA基因突变极低。主要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伊马替尼靶向治疗获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神经纤维瘤病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下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精细化管理
12
作者 涂丽香 李洪艳 +2 位作者 朱晓松 卓凤娟 孙志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基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探讨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精细化管理,以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助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指标的管理。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调取2023年1月1日至12... 目的基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探讨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精细化管理,以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助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指标的管理。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调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临沂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182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及感染等相关资料。结果吸烟、合并基础疾病、同期住院总天数、手术时长、尿管插管天数、ASA评分均是脊柱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4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类型:深部切口36例、浅表切口5例、腔隙感染1例。结论通过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及专项督导,针对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具体措施、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加强科室综合目标管理等,有效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2023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指标医院获得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医院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活血汤对慢性肾脏病大鼠Ⅰ型、Ⅲ型胶原在肾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侯兴 孙妲男 +6 位作者 李勇 徐丽 周鹏 褚宇鹏 代璇 杨灡 李敬槟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 探究解毒活血汤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大鼠Ⅰ型胶原(collagenⅠ, 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在肾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对照组、解... 目的 探究解毒活血汤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大鼠Ⅰ型胶原(collagenⅠ, 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在肾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对照组、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解毒活血汤中剂量组、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悬浮液灌胃并饲喂高磷饮食建立CKD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开始药物治疗4周,药物剂量随大鼠体质量等比例加减,于第12周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大鼠血钙(calcium, Ca)、血磷(phosphorus, P)、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lⅠ、ColⅢ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全流程给药及分析后各组间进行比较。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P含量显著上升(P<0.05),血Ca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解毒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Scr、BUN、P、Ca含量显著上升(P<0.05);尿毒清对照组血清Scr、BUN、P显著上升(P<0.05),血Ca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血清Scr、BUN、P显著下降(P<0.05),血Ca显著增加(P<0.05);解毒活血汤中剂量组血清Scr、BUN、P显著下降(P<0.05),血Ca增加(P<0.05);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血清Scr、BUN下降(P>0.05),血P下降(P<0.05),血Ca增加(P<0.05);尿毒清对照组血清Scr、BUN、P下降(P<0.05),血Ca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余各组肾组织中ColⅠ、ColⅢ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肾组织中ColⅠ、ColⅢ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和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相比,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解毒活血汤中剂量组以及尿毒清对照组ColⅠ、ColⅢ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解毒活血汤在延缓CKD进程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可降低ColⅠ、ColⅢ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他用药组相比,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效果更优,提示在本研究中药量与药效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活血汤 慢性肾脏病大鼠 去宛陈莝 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Ⅰ型动态断裂的围压效应数值分析
14
作者 王林鑫 韩雨东 任富强 《煤矿现代化》 2025年第3期22-28,33,共8页
为探究围压对岩石Ⅰ型动态断裂过程的影响,以页岩直切槽半圆盘弯曲试样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开展了含有围压条件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分析在不同冲击荷载的作用下围压对岩石裂纹扩展速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 为探究围压对岩石Ⅰ型动态断裂过程的影响,以页岩直切槽半圆盘弯曲试样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开展了含有围压条件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分析在不同冲击荷载的作用下围压对岩石裂纹扩展速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压会限制岩石Ⅰ型裂纹的萌发与发育,并提高岩石的断裂抗阻性。在冲击荷载应力波幅值325~375 MPa之间,每增加2 MPa的围压,初始裂纹的萌发时间延后3~6μs,裂纹扩展速度减小5.5%~20%,断裂韧性增大1.01~1.05倍,冲击荷载越大裂纹扩展速度受到围压的影响越显著、断裂韧性受到围压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型裂纹 围压 动态断裂 内聚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18题的探究及反思
15
作者 韩大钊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年第13期2-5,共4页
文章围绕2024年新高考Ⅰ卷第18题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切入,给出了该问题的解法探究,作出了相应的方法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新高考 函数与导数 深度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舒灵颗粒Ⅰ、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马舒沛 席彪 +1 位作者 魏凌 于晓雯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胃舒灵颗粒Ⅰ、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1月镇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CAG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试验组(n=82)。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胃舒灵颗粒Ⅰ、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1月镇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CAG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试验组(n=82)。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胃舒灵颗粒Ⅰ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评分、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食少纳呆、嘈杂反酸、胃脘胀痛、痞满烦闷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泌素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舒灵颗粒Ⅰ、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AG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炎性反应,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舒灵颗粒 针灸 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板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李云正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47-49,共3页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对无砟轨道建筑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无砟轨道面临较多的施工难题,如刚度控制、沉降控制、线性控制等。基于此,文章以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板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从CPⅢ控制网测设...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对无砟轨道建筑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无砟轨道面临较多的施工难题,如刚度控制、沉降控制、线性控制等。基于此,文章以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板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从CPⅢ控制网测设、测量放线、底层钢筋安装、轨排组装调节等方面着手,分析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板施工关键技术,从施工精度控制调整层面出发,提出了施工精度检测方法,旨在为总体施工技术提供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CRTS型无砟轨道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宗子歆 姚子昂 +3 位作者 张玉龙 陈鑫 曹际娟 胡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4期169-176,共8页
Ⅰ型胶原蛋白广泛分布在动物的骨骼、真皮、肌腱、韧带和角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具有三螺旋结构的蛋白质。Ⅰ型胶原蛋白因其优良的凝胶性能、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信号传导性、生物降解性及止血性能在食品、化妆品... Ⅰ型胶原蛋白广泛分布在动物的骨骼、真皮、肌腱、韧带和角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具有三螺旋结构的蛋白质。Ⅰ型胶原蛋白因其优良的凝胶性能、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信号传导性、生物降解性及止血性能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胶原蛋白研究的热点。该文以Ⅰ型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总结Ⅰ型胶原蛋白的构造、提取方法、应用,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蛋白 提取方法 食品 化妆品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风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测定及风险评估
19
作者 郝娟 连云岚 李转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 建立疏风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测定方法,为疏风再造丸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μm),以甲醇(A)-0.1%甲酸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 目的 建立疏风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测定方法,为疏风再造丸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μm),以甲醇(A)-0.1%甲酸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38批次疏风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疏风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在2.12~52.96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n=6);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RSD分别为0.85%,1.3%,1.8%;检出限为1.06 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4.72%。38批次样品中均检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Ⅰ含量为11.9~34.0 ng/g。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疏风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有效地评价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再造丸 马兜铃酸 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利亚解题思想和围棋手割理论在高考解答题中的分析探究——以2024年新课标Ⅰ卷为例
20
作者 刘晔 陈维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年第7期61-64,共4页
探讨波利亚解题思想与围棋手割理论在高考数学解答题中的应用,并以2024年新课标Ⅰ卷为例,分析这两种理论如何共同指导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提升思维效率和解题准确性.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解读,文章展示了这两种理论在数学解题中的融合应... 探讨波利亚解题思想与围棋手割理论在高考数学解答题中的应用,并以2024年新课标Ⅰ卷为例,分析这两种理论如何共同指导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提升思维效率和解题准确性.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解读,文章展示了这两种理论在数学解题中的融合应用及其对学生数学素养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利亚解题思想 围棋手割理论 高考数学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