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SH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锦程 梁杰 +5 位作者 陈建琴 戴巧斌 曹连黄 许鑫 许金榜 官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9,共5页
以3年生"早钟6号"枇杷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0,300,500mg·mL-1)谷胱甘肽(GSH)处理对-3℃条件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 以3年生"早钟6号"枇杷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0,300,500mg·mL-1)谷胱甘肽(GSH)处理对-3℃条件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采用100mg·mL-1的GSH处理可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GSH,AsA含量以及APX,GR和MDHAR活性,促进AsA-GSH循环,叶绿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在枇杷幼果抵抗低温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低温胁迫 Asa-gsh循环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对高温胁迫下葡萄幼苗AsA-GSH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军利 赵宝龙 郁松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9-804,共6页
本试验以二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材料,探讨了外源SA对高温胁迫下葡萄体内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高温胁迫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SA可以促进高温胁迫下葡萄叶片内ASA和GSH含量的积累量,降低GSSG的含量。长时间(&... 本试验以二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材料,探讨了外源SA对高温胁迫下葡萄体内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高温胁迫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SA可以促进高温胁迫下葡萄叶片内ASA和GSH含量的积累量,降低GSSG的含量。长时间(>240min)的高温胁迫下,外源SA可以降低脱氢抗坏血酸(DHA)的含量;能够维持较高的As A-GSH循环系统中APX、DHAR、MDHAR、GR活性。外源SA促进了高温胁迫下葡萄ASA-GSH循环的快速而有效的运转,降低了高温胁迫对葡萄植株的氧化伤害,从而缓解了高温胁迫对葡萄幼苗的伤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水杨酸 高温胁迫 ASa-gsh循环 氧化伤害 葡萄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线粒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志明 陈宇 +1 位作者 吴晶晶 吴锦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8期1469-1474,共6页
探讨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Zaozhong No.6)幼果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SNP处理"早钟6号"枇杷幼果后再经-... 探讨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Zaozhong No.6)幼果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SNP处理"早钟6号"枇杷幼果后再经-3℃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幼果线粒体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经0.2和0.5 mmol/L SNP处理的枇杷幼果线粒体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CK),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EC 1.11.1.11)、谷胱甘肽还原酶(GR,EC 1.6.4.2)、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EC 1.8.5.1)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EC 1.6.5.4)活性均高于CK,但采用1.0 mmol/L较高浓度的SNP处理对提高枇杷幼果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不明显。适当的外源NO处理可提高枇杷幼果线粒体GSH和AsA抗氧化剂的含量以及APX、GR、DHAR和MDHAR酶的活性,降低H2O2和MDA含量,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增强枇杷幼果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NO 枇杷幼果 低温胁迫 线粒体 AsA—GSH循环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肠肝循环转运体及其在血脂调节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4
作者 范丽萍 陶琦 +3 位作者 张治杰 葛闻博 杨亚军 李剑勇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47-54,共8页
高脂血症是脂肪肝和心血管等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脂质沉积可加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危及健康。高胆固醇血症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高脂血症,胆固醇不能直接排出体外,需代谢为胆汁酸后随粪便排泄。胆汁酸肠肝循环是维... 高脂血症是脂肪肝和心血管等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脂质沉积可加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危及健康。高胆固醇血症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高脂血症,胆固醇不能直接排出体外,需代谢为胆汁酸后随粪便排泄。胆汁酸肠肝循环是维持胆汁酸代谢稳态的重要一环,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进而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是开发降血脂药的思路之一。胆汁酸转运体及其调控因子的激动剂/抑制剂可通过影响胆汁酸转运体的活性或表达而抑制胆汁酸重吸收,降低肝脏胆汁酸负荷,负反馈调节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从而改善血脂水平。胆汁酸肠肝循环主要由胆盐输出泵(BSEP)、Na^(+)-牛磺胆酸钠协同转运肽(NTCP)、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SBT)、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有机溶质转运体α/β(OSTα/β)介导,并被法尼醇X受体(FXR)、肠道菌群等调控。其中ASBT和NTCP是较受关注的胆汁酸转运体,其抑制剂是用于血脂调节的研究热点之一。ASBT抑制剂作为降血脂药物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同时因其可减少肠道胆汁酸重吸收,使肠道保持润滑,对特殊群体的血脂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种不同靶点的降血脂药物应用于人医临床,并且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在国内兽药领域,尚缺乏动物专用的降血脂药物。因此,深入探讨胆汁酸肠肝循环转运体调控机制,探索新的降血脂作用靶点,可为动物用降血脂药物开发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胆汁酸代谢 肠肝循环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调节骨代谢改善骨质疏松疗效观察
5
作者 黄永铨 欧爱华 +5 位作者 麦秀钧 陈善创 刘启宇 刘子桃 江涛 刘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6-992,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OP患者60例。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服用中药,其中对照组采用OP基础治疗及西医抗OP治疗方案,试验组在...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OP患者60例。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服用中药,其中对照组采用OP基础治疗及西医抗OP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骨代谢、外泌体,FRAX工具评估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的概率,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并未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试验组并未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25(OH)2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RAX评分两组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P<0.05);随治疗时间进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呈下降趋势,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有效降低OP患者的骨代谢水平,促进血清外泌体的分泌,改善中医证候,但期待进行扩大样本量,实施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肾活血 骨代谢 肾虚血瘀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抗坏血酸合成代谢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6
作者 屈乃聃 曹玲玲 +3 位作者 王惠玉 郝敬虹 韩莹琰 刘超杰 《蔬菜》 2025年第5期17-26,共10页
抗坏血酸(AsA)又名维生素C,是蔬菜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其含量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调控。本文系统综述了蔬菜中AsA生物合成代谢的主要途径(L-半乳糖途径、D-半乳糖醛酸途径、L-古洛糖途径、肌醇途径和ASA-GSH循环途径)及其关键酶... 抗坏血酸(AsA)又名维生素C,是蔬菜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其含量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调控。本文系统综述了蔬菜中AsA生物合成代谢的主要途径(L-半乳糖途径、D-半乳糖醛酸途径、L-古洛糖途径、肌醇途径和ASA-GSH循环途径)及其关键酶基因(如GMP、GME、GGP、GalUR、GulLO、MIOX等)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光照(光质、光强、光周期)、温度、激素等环境因子对AsA合成的调控机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高抗坏血酸含量蔬菜的分子育种和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且为蔬菜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和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抗坏血酸 合成途径 循环代谢 基因调控 环境影响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胆汁酸代谢阐释肝脾失调在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玉琦 张安琪 +1 位作者 万瑾毅 姚海强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03-2307,共5页
肝脾失调是常见的中医临床证候之一,表现为脾主运化和肝主疏泄失调,影响机体水液代谢,造成痰湿内蕴等代谢异常,是痰湿“体-病”转变的重要病机之一。胆汁酸参与机体的肝肠循环,对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通过从微观层面探讨... 肝脾失调是常见的中医临床证候之一,表现为脾主运化和肝主疏泄失调,影响机体水液代谢,造成痰湿内蕴等代谢异常,是痰湿“体-病”转变的重要病机之一。胆汁酸参与机体的肝肠循环,对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通过从微观层面探讨胆汁酸作为中医“肝脾失调”理论的物质基础,揭示胆汁酸代谢与肝脾失调的科学内涵,力图从新的角度为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紊乱的病机提供科学阐释。此外,通过中药调节胆汁酸谱作为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痰湿体质诱发的代谢紊乱,拓展中医痰湿体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痰湿临床调体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肝脾失调 痰湿体质 糖脂代谢 肝肠循环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瑜善 冯晓桃 邢楠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利用和白色脂肪棕色化,减轻脂质沉积;调控肝脏、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脂质转运和血脂运输,减少细胞脂质含量。此外,从瘀论治还能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在内的脂质代谢: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渗透性和恢复肠壁完整性;通过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等途径而抗氧化;调节免疫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和极化、控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κB,NF-κB)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改善炎症反应;通过改善自噬而影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探讨有关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为临床推广应用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提供新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骨代谢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熊浪 唐芳 +4 位作者 马武开 兰维娅 蒋总 蔡珊珊 陈学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3-1020,1050,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中文数据库为知网、维普、万方,英文数据库为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检索运用补... 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中文数据库为知网、维普、万方,英文数据库为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检索运用补肾活血法的中药制剂或联合常规疗法治疗OP的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Cochrane推荐的改良Jadad评分量表与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工具的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共1 851例患者。分析结果:(1)补肾活血法中药制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OP,与对照组相比,有以下优势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MD=-2.99,95%CI:-4.11~-1.86,P<0.000 01]、腰椎BMD[MD=0.06,95%CI:0.04~0.08,P<0.000 01]、股骨颈BMD[MD=0.04,95%CI:0.03~0.06,P<0.000 01]、骨钙素(BGP)[MD=1.41,95%CI:0.68~2.14,P=0.000 1]及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MD=-0.28,95%CI:-0.42~-0.14,P=0.000 1];同时,治疗OP后的Ward三角BM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5B)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亚组结果:补肾活血法中药制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三种类型OP的腰椎BMD、BGP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 SOP)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POP)的BGP疗效明显优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结论 (1)补肾活血法中药制剂联合常规疗法在治疗OP方面,对中医证候、BMD(腰椎、股骨颈)、BGP、β-CTX的疗效更为显著;(2)补肾活血法中药制剂联合常规疗法在治疗3种类型OP腰椎BMD、BGP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SOP、POP的BGP疗效明显优于PMOP;(3)对于这两种结果,需进行统一性、规范性、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试验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大鼠脑能量代谢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卫华 黄慧玲 +2 位作者 黄楹 徐翔 莫立冬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时脑能量代谢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皮质脑血流量(CBF)变化的相关性。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第1、3、5、7天组,应用非抗凝自体动脉血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制备... 目的探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时脑能量代谢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皮质脑血流量(CBF)变化的相关性。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第1、3、5、7天组,应用非抗凝自体动脉血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制备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另5只大鼠用于颅内血液大体分布的观察。应用微透析仪监测各组大鼠脑组织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及丙酮酸(Pyr)含量,并计算乳酸/丙酮酸比值;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各组大鼠皮质脑血流量;于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动脉血管壁的病理学改变。结果(1)5只用于观察颅内血液大体分布的大鼠中4只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鼠血液主要分布于基底池、脚间池及额叶底面,亚甲蓝与血液混合物主要沉积于颅底,同时在脑室及纵裂池亦可见血液分布;余1只注入人工脑脊液后未发生颅内出血及血液沉积。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制备成功。(2)与对照组相比,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大鼠葡萄糖及丙酮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乳酸/丙酮酸比值明显升高(P<0.01),以第5、7天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第5天组乳酸含量亦明显升高(P<0.01)。(3)激光多普勒监测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大鼠脑血流量减少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5天组减少最为显著,与其他各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变化与乳酸/丙酮酸比值、乳酸水平的改变呈正相关(r=0.721,0.477;均P<0.01),与葡萄糖、丙酮酸水平的改变呈负相关(r=0.447,0.579;均P<0.01)。结论微透析指标与脑血流量变化具有一致性,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间液生化指标的动态监测,用于预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微透析 脑缺血 暂时性 能量代谢 脑血管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痛贴对麻醉犬冠状动脉循环及心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秋静 路航 +2 位作者 吕文伟 刘芬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心痛贴(XTT)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条犬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NS)组(n=6)、心痛贴小剂量(0.6 g)组(n=6),心痛贴大剂量(1.2 g)组(n=6)及阳性对照药硝酸甘油(NG)贴剂组(n=6).麻醉开胸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目的:观察心痛贴(XTT)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条犬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NS)组(n=6)、心痛贴小剂量(0.6 g)组(n=6),心痛贴大剂量(1.2 g)组(n=6)及阳性对照药硝酸甘油(NG)贴剂组(n=6).麻醉开胸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复制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分别将贴剂贴于每只犬左前胸近腋窝部位,测定给药后5~360 min犬冠状动脉循环(简称冠脉循环)和心肌氧代谢参数,并测定给药后360 min梗塞面积及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变化.结果:XTT大、小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降低冠脉阻力(P<0.05),增加冠脉流量(P<0.05,P<0.01),减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肌氧利用率(P<0.05,P<0.01),缩小心肌梗塞面积(P<0.05,P<0.01),降低CK、LDH、AST活性(P<0.05,P<0.01).结论:XTT能改善冠脉循环,减少心肌耗氧量,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贴 冠状动脉循环 心肌/代谢 氧/代谢 心肌梗塞 酶类/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照射对生物机体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永英 杨继庆 向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586-587,共2页
弱激光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刺激效应,利用这一效应,弱激光照射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本文概述弱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对弱激光照射在机体免疫、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及神经等不同系统功能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弱激光 机体免疫 血液循环 代谢 神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果皂苷对急性心肌梗塞犬冠状动脉循环及心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武毅 于晓风 +3 位作者 曲绍春 睢大员 陈燕萍 马兴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果皂苷(ginseng fruit saponins,GFS)对急性心肌梗塞犬冠脉循环及心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 h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同时静脉滴注GFS进行治疗,通过MP-27型电磁流量计记录冠状动脉血流量,以CORNIHG ... 目的:研究人参果皂苷(ginseng fruit saponins,GFS)对急性心肌梗塞犬冠脉循环及心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 h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同时静脉滴注GFS进行治疗,通过MP-27型电磁流量计记录冠状动脉血流量,以CORNIHG 178型血气分析仪测定动、静脉血氧含量,观察心肌氧代谢变化。结果:与心肌梗塞模型组比较,静脉滴注GFS 5和10 mg.kg-1,可使急性心肌梗塞6 h犬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冠脉血管阻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能使心肌氧利用率及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心肌耗氧指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GFS可通过改善冠脉循环,增加心肌血液供给,同时降低心肌耗氧及降低心肌氧利用率发挥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皂苷 心肌梗塞 冠脉循环 心肌氧代谢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方对CKD3~4期患者疗效及机制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长明 周家俊 +7 位作者 何立群 吴同茹 彭文 王云满 王浩 张先闻 邓跃毅 王怡5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通过对CKD3~4期患者临床疗效及体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证实活血化瘀通络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方法:观察抗纤灵方对临床症状、肾功能、血脂、血管紧张素II、纤维蛋白原、I型胶原、血及尿TGF-β1的影响,并与... 目的:通过对CKD3~4期患者临床疗效及体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证实活血化瘀通络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方法:观察抗纤灵方对临床症状、肾功能、血脂、血管紧张素II、纤维蛋白原、I型胶原、血及尿TGF-β1的影响,并与对照组科素亚相比较。结果:抗纤灵冲剂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II、I型胶原水平,增加尿TGF-β1排出、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减少蛋白尿。结论:抗纤灵冲剂可能通过抑制体内血管活性因子,减少I型胶原蛋白在肾脏的沉积,干预脂质代谢、减轻蛋白尿,从而延缓肾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灵方 活血化瘀 促纤维化因子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芳 余恩欣 +1 位作者 刘惟莞 屠治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十二指肠给药 ,测定犬冠脉循环及心肌耗氧量参数 ,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梗死面积 ,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十二指肠给药 ,测定犬冠脉循环及心肌耗氧量参数 ,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梗死面积 ,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结果 水杉总黄酮能降低冠脉阻力 ,增加冠脉流量 ,减少心肌耗氧量 ,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结论 水杉总黄酮能改善冠脉循环 ,减少心肌耗氧量 ,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 ,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总黄酮 冠脉循环 心肌耗氧量 心肌代谢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新生儿过渡期生理指标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秋霞 王来栓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3-226,共4页
胎儿-新生儿过渡期间机体为了适应宫外的生活需进行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调整。出生后在脐带结扎的同时,胎盘停止血液及能量供应,而暴露于空气则促使肺通气功能建立,从而引发呼吸、循环、内分泌及基础代谢等方面的一系列改变。这些生理转... 胎儿-新生儿过渡期间机体为了适应宫外的生活需进行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调整。出生后在脐带结扎的同时,胎盘停止血液及能量供应,而暴露于空气则促使肺通气功能建立,从而引发呼吸、循环、内分泌及基础代谢等方面的一系列改变。这些生理转变过程体现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理指标的改变,因此观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为临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文章综述胎儿-新生儿过渡期间的肺功能、循环系统、内分泌和基础代谢的转变过程及生理指标的改变及意义,以及异常的胎儿-新生儿过渡和过渡期间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新生儿过渡 肺功能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基础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与炎症反应指标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俊 高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与炎症反应指标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脑梗死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 目的:研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与炎症反应指标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脑梗死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PAF、炎症反应指标、脂代谢指标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PAF、HMGB1、FKN、CD40L、IL-18、HCY、DKK1、LDL-C、Vaspin、Resistin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Visfatin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高PAF含量患者血清中HMGB1、FKN、CD40L、IL-18、HCY、DKK1、LDL-C、Vaspin、Resistin的含量显著高于低PAF含量患者,Visfatin的含量显著低于低PAF含量患者。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PAF含量升高与炎症反应激活、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炎症反应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利尿心钠素对实验犬冠脉循环及心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宏超 钱学贤 +1 位作者 李立平 施溥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78-581,共4页
本文利用结扎犬冠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冠脉内灌注强利尿心钠素0.6μg·kg ̄(-1)·min ̄(-1),0.8μg·kg ̄(-1)·min ̄(-1)及生理盐水对冠脉侧支循环及心肌氧代... 本文利用结扎犬冠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冠脉内灌注强利尿心钠素0.6μg·kg ̄(-1)·min ̄(-1),0.8μg·kg ̄(-1)·min ̄(-1)及生理盐水对冠脉侧支循环及心肌氧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强利尿心钠素可使冠脉侧支返流血量分别增加152.7%和121.9%,心肌耗氧量分别自0.19±0.02,0.18±0.01增加至0.42±0.03和0.38±0.03ml·min/100g心肌,供氧/耗氧比值分别增加13.3%和6.0%。生理盐水对上述指标无明显作用。说明强利尿心钠素可显著改善冠脉侧支循环及心肌氧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循环 能量代谢 心钠素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MS)对冠脉侧支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伟 潘俊杰 +8 位作者 施海明 罗心平 李勇 朱军 李剑 金波 李延林 朱志栋 倪唤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4-630,共7页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冠脉侧支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460位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组成研究人群。根据诊断标准筛选MS病例进行分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MS流行病学特点,通过冠脉造影...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冠脉侧支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460位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组成研究人群。根据诊断标准筛选MS病例进行分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MS流行病学特点,通过冠脉造影评估侧支血流及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脂连素(Adiponectin)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血糖升高、高血压、HOMA-IR、循环PAI-1和脂连素浓度与冠脉侧支血管生成减少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多变量分析证实MS与侧支循环生发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在冠脉血管闭塞的患者中,MS患者的冠脉侧支生成不及非MS患者,可能部分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关键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代谢综合征(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循环与生态城市——人居环境视角下的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继龙 刘长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4期52-58,共7页
当前,全球养分循环和代谢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但却被人居环境领域长期忽视。基于这一背景,介绍近期国际学术界关联生态城市与养分循环的相关论述,从养分循环对生态城市的作用机制、城市养分循环的关键策略(城市农业)、城市养分循... 当前,全球养分循环和代谢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但却被人居环境领域长期忽视。基于这一背景,介绍近期国际学术界关联生态城市与养分循环的相关论述,从养分循环对生态城市的作用机制、城市养分循环的关键策略(城市农业)、城市养分循环的技术体系及考虑养分循环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探索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研究综述,最后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循环 养分循环 生态城市 城市代谢 城市农业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