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ffuse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1
作者 ZHANGXin-qing YUXin-guang ZHANGKun YINXiao-liang ZHUJu ZHOUDing-biao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 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资料。 结果 8例弥漫型脑AVM的脑血管造影影像不同于典型的脑AVM,... 目的 探讨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 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资料。 结果 8例弥漫型脑AVM的脑血管造影影像不同于典型的脑AVM,可见多条供血动脉和 弥漫的异常血管染色,边界不清,染色不匀,没有明显的畸形血管团边界,有数条引流静脉。手 术治疗的4例中,2例畸形团全部切除,1例先栓塞后切除畸形团,术后复查仍有残留,1例因位 于重要功能区未能全部切除。术中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异常的动静脉血管间有正常脑组织 存在。另4例中,2例再出血死亡,2例未做治疗。 结论 弥漫型脑AVM在脑血管造影和组织 病理学上不同于典型的AVM,其病变范围可能存在一个局限病灶到弥漫性损害的发展变化过程。 对于非重要功能区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是全部切除比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 脑血管造影 血管畸形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在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东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3-568,共6页
复合手术融合显微神经外科开放手术与血管内治疗的优势,可在复合手术室内完成序贯或同步的多模态操作,为复杂脑血管病提供“一站式”精准诊断与治疗。本文对复合手术在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 复合手术融合显微神经外科开放手术与血管内治疗的优势,可在复合手术室内完成序贯或同步的多模态操作,为复杂脑血管病提供“一站式”精准诊断与治疗。本文对复合手术在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及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现状及技术进展进行回顾,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其发展历程及面临挑战。尽管复合手术目前仍面临感染-抗凝双重风险、辐射暴露、设备与技术壁垒等挑战,但随着流程标准化、影像智能化及多学科深度融合,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及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将进一步突显,有望成为复杂脑血管病治疗的核心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 颈动脉血栓形成 颈内动脉 神经外科手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球囊和椭圆囊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治愈性栓塞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分析
3
作者 高文龙 于增鹏 +2 位作者 唐俊 吴宣萱 梁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归纳总结单中心治愈性血管内栓塞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血管构筑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于2018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间诊治的36例治愈性栓塞cAV... 目的本研究旨在归纳总结单中心治愈性血管内栓塞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血管构筑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于2018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间诊治的36例治愈性栓塞cAVM患儿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诊治的81例非治愈性栓塞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总结分析获得治愈性栓塞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血管构筑特征以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36例获得治愈性栓塞的cAVM患儿中,男26例、女10例;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5岁;畸形团以幕上(28/36,77.8%)、小型(23/36,63.9%)、浅部(23/36,63.9%)、非功能区(27/36,75.0%)为主;供血动脉以浅动脉(29/36,80.5%)、单支供血(27/36,75.0%)和无扩张及狭窄结构异常(28/36,77.8%)为主;静脉引流以浅静脉(26/36,72.2%)、单支引流(31/36,86.1%)和无扩张及狭窄结构异常(30/36,83.3%)为主;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级18例,Ⅱ级14例,Ⅲ级4例;2例(2/36,5.6%)发生出血性并发症,1例(1/36,2.8%)发生缺血性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为0~2分34例(34/36,94.4%),≥3分2例(2/36,5.6%);出院后平均随访35.5个月,末次随访时mRS评分为0~2分35例(35/36,97.2%),≥3分1例(11/36,2.8%)。治愈性栓塞与非治愈性栓塞患儿在cAVM大小(χ^(2)=7.571,P=0.014)及病变部位深浅(χ^(2)=4.263,P=0.039)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病变部位为幕上或幕上(χ^(2)=0.183,P=0.668)、功能区或非功能区(χ^(2)=0.145,P=0.704)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愈性栓塞治疗儿童cAVM预后较好。SM分级较低,且血管构筑较简单的患儿容易实现治愈性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治疗性 血管构筑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2例并文献综述
4
作者 张津维 吴水华 +2 位作者 苏君 陈朝晖 伍添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万方医学...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中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患儿临床特征、分型、诊断、介入栓塞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结果本院收治的2例中,病例1术后12个月头围52 cm,语言和大运动等发育较术前明显改善,能自行走路,复查头颅MRI提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较术前明显缩小。病例2术后6个月头围53.5 cm,语言发育较术前改善,复查头颅MRI提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较术前无变化,脑室扩张较前好转,家属拒绝再次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目前已失访。共检索到符合纳排标准文献10篇,共报道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15例,加上本院2例,共17例。其中脉络膜型12例,壁内型5例;孕期B超检出3例;经静脉介入栓塞1例,经动静脉联合栓塞1例,经动脉介入栓塞15例。1例死亡,3例动脉瘤样畸形残留,13例治愈(76.47%)。在术前合并脑积水的11例患儿中,术后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2例、无缓解1例、死亡1例。结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血管畸形,主要临床表现为头围增大、发育落后、心力衰竭,产前彩超、胎儿磁共振检查是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脑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治疗性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或既往出血的妊娠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结局观察
5
作者 刘通 尹子晗 +2 位作者 张中基 张岩 刘兴炬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6-752,共7页
目的 研究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急性出血或既往出血的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及母婴预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AVM急性出血的妊娠患者,... 目的 研究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急性出血或既往出血的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及母婴预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AVM急性出血的妊娠患者,另外纳入本次妊娠期间无出血,但既往有AVM出血并在干预治疗后仍有畸形残留的患者作为比较。采集年龄,妊娠/分娩信息(既往孕产史、发病/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合并基础疾病及妊娠期合并症),入院症状,AVM相关信息(Spetzler-Martin分级、位置、出血部位等),妊娠前、妊娠期、产褥期治疗情况及母婴预后(产妇使用mRS评分评估,新生儿使用Apgar评分评估)等信息。结果 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AVM急性出血的妊娠患者12例,AVM既往出血的妊娠患者6例。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3~34岁,年龄中位数为29.0(27.5~31.0)岁。发病及分娩孕周中位数分别为22.0(16.5~30.0)周和32.0(28.0~36.0)周。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Ⅳ~Ⅴ级占比最高(44.4%,8/18),幕上畸形占比83.3%(15/18)。12例AVM急性出血的妊娠患者中83.3%(10/12)的出血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孕周≥13周),急诊AVM外科治疗的产妇预后良好率为75.0%(6/8),新生儿预后良好率为75.0%(6/8);保守观察的产妇预后良好率为75.0%(3/4),新生儿预后良好率为50.0%(2/4)。剖宫产的产妇预后良好率为88.9%(8/9),新生儿预后良好率为88.9%(8/9);人工流产的产妇预后良好率为33.3%(1/3)。AVM既往出血的妊娠患者采取保守观察的产妇预后良好率为83.3%(5/6),新生儿预后良好率为83.3%(5/6)。剖宫产5例(产妇3例、新生儿4例预后良好),人工流产1例(产妇预后良好,胎儿死亡)。结论 妊娠期脑AVM急性出血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建议多学科评估后积极进行神经外科干预。对于AVM既往出血的妊娠患者,做好围产期多学科评估后,可考虑对AVM采取保守观察,建议分娩方式为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妊娠期 母婴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石武杰 张文博 +1 位作者 章培良 沈志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差异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和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的cAV...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差异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和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的cAVM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并于患儿出院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预后。结果共收治29例cAVM患儿,Spetzler-Martin分级为1~3级25例、4级4例。采取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10例(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组);单纯手术治疗19例(为单纯手术组)。单纯手术组和介入栓塞联合手术组出血量分别为(174.7±99.4)mL和(107.0±27.1)mL(t=2.780,P=0.011);显微镜下操作时间分别为[140.0(102.0,160.0)]min和[72.0(63.0,120.0)]min,Z=2.202,P=0.029;住院时间分别为[16.0(13.0,23.0)]d和[11.0(10.0,14.0)]d,Z=2.501,P=0.01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入院时mRS评分(χ^(2)=20.913,P<0.001)和cAVM的Spetzler-Martin分级(χ^(2)=8.784,P=0.032)。结论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儿童cAVM较单纯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前mRS评分和Spetzler-Martin分级与患儿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内操作 栓塞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白卫星 何艳艳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尽管无水乙醇在治疗颅外血管畸形上取得显著进展,具有价格低廉、疗效可靠、不影响后续治疗的优点,但在脑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或栓塞治疗上,其仍然只是一种高度选择性液体栓塞剂。无水乙醇目前的适应证包括小的(<3 cm)、位于皮层、非重... 尽管无水乙醇在治疗颅外血管畸形上取得显著进展,具有价格低廉、疗效可靠、不影响后续治疗的优点,但在脑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或栓塞治疗上,其仍然只是一种高度选择性液体栓塞剂。无水乙醇目前的适应证包括小的(<3 cm)、位于皮层、非重要功能区和相对低流量脑动静脉畸形,作为其他液体栓塞剂的有效补充。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无水乙醇显影性和黏滞度,使注射过程更为可控,并减轻神经毒性及炎症导致的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介入 栓塞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M栓塞剂NBCA混悬液配比浓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陆文彬 刘一之 +1 位作者 金泳海 丁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 定量分析动静脉畸形 (AVM)栓塞剂α 氰基丙烯酸丁酯 (NBCA)混悬液配比与动 静脉 (A V)循环时间之间的关系 ,探讨临床应用微导管栓塞脑AVM (CAVM )所需的最佳NBCA混悬液配比浓度。方法 ① 16例颅内出血患者的离体新鲜动脉血和浓... 目的 定量分析动静脉畸形 (AVM)栓塞剂α 氰基丙烯酸丁酯 (NBCA)混悬液配比与动 静脉 (A V)循环时间之间的关系 ,探讨临床应用微导管栓塞脑AVM (CAVM )所需的最佳NBCA混悬液配比浓度。方法 ① 16例颅内出血患者的离体新鲜动脉血和浓度分别为 2 0 %、33%、5 0 %、70 %和 80 %的NBCA混合 ,测定不同浓度NBCA在离体新鲜动脉血中的凝固时间 ;②对 1例AVM和 1例AVF的 5支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结果 ①不同浓度NBCA与离体新鲜动脉血凝固时间之间存在着指数函数关系、T(凝 ) =e1.9994-4.187D;②AVM栓塞术后畸形血管团闭塞约 90 % ,AVF栓塞术后瘘口基本被封闭。结论 A V循环时间与NBCA配比浓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丁酯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 动静脉循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在外周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仟昀 沈禹辰 +3 位作者 王德明 苏立新 李晓 范新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4-1252,共9页
动静脉畸形是一类高流速的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组织胚胎学分类、血流动力学分类等。目前,用于指导外周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两种主流分类系统是由Cho和Yakes分别基于病灶的血管造影形态提出的。介入栓塞是动静脉畸... 动静脉畸形是一类高流速的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组织胚胎学分类、血流动力学分类等。目前,用于指导外周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两种主流分类系统是由Cho和Yakes分别基于病灶的血管造影形态提出的。介入栓塞是动静脉畸形的一线治疗方法。在诸多栓塞剂中,无水乙醇是永久性的液体栓塞剂。无水乙醇因能够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而取得良好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外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而Yakes分类是将血管造影分类与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相结合。在使用无水乙醇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肺动脉压升高等并发症。虽然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仍存在挑战,但是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使靶向药物辅助治疗动静脉畸形成为可能。传统疗法结合靶向药物的模式或将为动静脉畸形治疗带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血管造影 栓塞治疗 硬化治疗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伴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小萱 唐娜 +4 位作者 陈健 李京凯 胡鹏 吉训明 段建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25,共10页
以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作者报道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逐渐出现双侧丘脑病变,曾先后被误诊为“丘脑胶质瘤”“脑炎”“直窦血栓形... 以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作者报道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逐渐出现双侧丘脑病变,曾先后被误诊为“丘脑胶质瘤”“脑炎”“直窦血栓形成”,但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性加重,由外院转至我院,最终通过多模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大脑大静脉区DAVF。作者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大脑大静脉区DAVF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硬脑膜动静脉瘘 丘脑疾病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宇 李文兰 刘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58,共5页
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的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其中异常扩张的血管在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产生了无毛细血管干预的直接通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困难、中风、脑脓肿、肺出血等。目前肺动静脉畸形... 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的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其中异常扩张的血管在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产生了无毛细血管干预的直接通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困难、中风、脑脓肿、肺出血等。目前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治疗主要通过介入手段进行血管内栓塞供血动脉,栓塞后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相关并发症。本文就肺动静脉畸形的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畸形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影像学诊断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静脉畸形致急性脑梗死一例
12
作者 解燕昭 韩凝 +1 位作者 赵景茹 魏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8-402,共5页
患者女性,70岁,主因突发性意识丧失伴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34小时,于2021年6月10日下午16∶00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患者入院前1天6∶00突发意识丧失致跌倒,急诊至当地医院,体格检查无法配合,仅可见右侧肢体无自主活动,... 患者女性,70岁,主因突发性意识丧失伴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34小时,于2021年6月10日下午16∶00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患者入院前1天6∶00突发意识丧失致跌倒,急诊至当地医院,体格检查无法配合,仅可见右侧肢体无自主活动,头部CT未见脑出血,发病后2小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0分,遂予rt-PA静脉溶栓(0.90 mg/kg),意识转清,NIHSS评分降至9分,右侧肢体肌力3级,有自主活动,但无法言语;发病后6小时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复查头部CT仍无脑出血,遂转至我院急诊(6月9日1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肺动脉 肺静脉 脑梗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
13
作者 范则杨 黄鹏 +1 位作者 关海涛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PAVM患者行MDT,对比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用于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31例中,22例接受介入治疗(介入组),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PAVM患者行MDT,对比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用于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31例中,22例接受介入治疗(介入组),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5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介入组22例均成功栓塞PAVM,技术成功率100%(22/22);3例出现胸膜炎(3/22,13.64%),随访期间4例PAVM复发(4/22,18.18%),经二次介入治疗后均未复发。手术组4例均成功行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术,技术成功率100%(4/4),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PAVM复发(2/4,50.00%),1例接受介入治疗、1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5例中,3例PAVM进展(3/5,60.00%);其中2例经介入治疗后未复发、1例接受保守治疗后死于脑卒中。结论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个体化治疗PAVM具有可行性;相比手术及保守治疗,介入治疗PAVM更为有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治疗学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静脉解剖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14
作者 张朝 苏新 +3 位作者 宋子豪 马永杰 张鸿祺 张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4-840,共7页
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一种涉及髁前静脉和(或)髁前汇的DAVF。由于其发病率低且舌下神经管附近的静脉解剖结构复杂,舌下神经管区DAVF常不能被临床医师识别。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舌下神经管区DAVF的一线治疗选择。作者总... 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一种涉及髁前静脉和(或)髁前汇的DAVF。由于其发病率低且舌下神经管附近的静脉解剖结构复杂,舌下神经管区DAVF常不能被临床医师识别。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舌下神经管区DAVF的一线治疗选择。作者总结了舌下神经管附近的解剖结构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舌下神经管区DAVF的不同方法、入路及其相应并发症,以期为临床治疗舌下神经管区DAVF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静脉解剖 血管内介入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丘脑性认知障碍起病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诊疗现状
15
作者 苏新 马永杰 +1 位作者 纪祯龙 张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9-653,共5页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发生在硬脑膜及其附近组织结构上的动静脉间的直接交通。伴脑深部静脉引流的DAVF可能会出现双侧丘脑和基底节区的水肿,从而导致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帕金森综合征和意识障碍等。该文对以丘脑性认知障碍起病的D...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发生在硬脑膜及其附近组织结构上的动静脉间的直接交通。伴脑深部静脉引流的DAVF可能会出现双侧丘脑和基底节区的水肿,从而导致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帕金森综合征和意识障碍等。该文对以丘脑性认知障碍起病的DAVF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了总结,以期增进临床医师对这一亚型DAVF的认识,为诊断该类DAVF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硬脑膜动静脉瘘 脑深部静脉 丘脑病变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的思考和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共6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疾病中形态结构最为复杂且难以采用现有的影像学手段进行清晰显示的疾病之一。因此,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学规律性的认识尚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该文在目前对颅内动静脉...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疾病中形态结构最为复杂且难以采用现有的影像学手段进行清晰显示的疾病之一。因此,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学规律性的认识尚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该文在目前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学认识进展的基础上,探讨其潜在临床价值,并就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学研究方法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构筑学 展望 专家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周清 刘源涛 +3 位作者 马凤华 鹿欣 张鹤 张国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了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与预后的... 目的通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了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疑诊GTN的患者,在治疗前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CE-MRA扫描,对所有病例进行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预后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化疗、手术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及预后进行记录。结果共纳入44例GTN患者,包括5例胎盘部位滋养层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和39例其他GTN。PSTT合并UAVM 3例,GTN合并UAVM 23例。根据UAVM的存在与否,将39例其他GTN患者分为两组。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值<10000 mIU/mL和≥10000 mIU/mL的数据进行四格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例的FIGO预后评分平均为(4.19±3.69)分和(6.70±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当β-hCG值≥10000 mIU/mL时,UAVM发生概率增加。预后评分越高,发生UAVM的可能性就越大。运用CE-MRA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诊断UA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 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E-MRA) 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液态栓塞剂 (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宋冬雷 冷冰 +4 位作者 顾宇翔 朱巍 徐斌 陈衔城 周良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05-108,共4页
目的 介绍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患者动静脉畸形位于功能区 (运动区、语言区、视觉中枢 ) ,8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 ,2例位于小脑半球。畸形团大小在 3cm左右的 11例 ,3~ 6cm的 12例 ,6c... 目的 介绍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患者动静脉畸形位于功能区 (运动区、语言区、视觉中枢 ) ,8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 ,2例位于小脑半球。畸形团大小在 3cm左右的 11例 ,3~ 6cm的 12例 ,6cm以上的 5例。均采用Seldingo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 6F鞘 ,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 ,Ultraflow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 ,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 治疗前后脑动静脉畸形的体积缩小为 2 0 %~10 0 % ,初期平均约 4 0 % ,目前可达 80 %左右 ,其中 4例患者达到影像学完全栓塞 (血管造影动、静脉期均无畸形血管团显影 )。 3例患者栓塞术后有肢体偏瘫并发症 ,1例患者术后出现视野缺损 ,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Onyx可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 ,但应学习正确的栓塞技术和注意预防并发症。单纯栓塞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ONY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造影方式在脑脊髓动静脉畸形复合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0
19
作者 洪韬 张鸿祺 +4 位作者 李桂林 何川 叶明 胡鹏 马永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中吲哚氰绿荧光(ICG)造影、DSA和亚甲蓝造影对脑脊髓动静脉畸形(AVM)的应用模式,并对比术中不同造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行脑脊髓AVM复合手术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中吲哚氰绿荧光(ICG)造影、DSA和亚甲蓝造影对脑脊髓动静脉畸形(AVM)的应用模式,并对比术中不同造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行脑脊髓AVM复合手术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AVM(Spetzler-Martin≥Ⅲ级)8例,脊髓AVM 47例,平均年龄(33.8±15.6)岁。在复合手术室行术中DSA,并经供血动脉行亚甲蓝造影或ICG造影(初期)。以术后3个月复查DSA评价解剖治愈结果。结果对55例患者均行术中DSA,32例行亚甲蓝造影,4例行术中ICG荧光造影(初期)。术中每例DSA检查(3.6±1.3)次,首次病灶切除后,术中DSA发现有残余病灶者占27.3%(15例)。85.5%(47例)患者获得解剖治愈,其中脑AVM患者(8/8)均获得解剖治愈,脊髓AVM患者83.0%(39例)获得解剖治愈。术后1年随访有3例失访,脑AVM患者改良Rankin评分(mRS)中位数为2.0(0.0~3.8)分,与术前3.5(2.0~4.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4,P<0.05);脊髓AVM患者术后Aminoff评分为3.5(1.0~6.0)分,与术前4.0(1.0~6.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62,P>0.05),功能保存者(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或等于术前)占88.5%(46/52)。结论术中DSA可精确定位畸形团和验证全切,术中亚甲蓝造影可在术野选择性显示供血动脉供应的畸形团,明确血管构筑,ICG造影可显示术区表面的畸形团结构。术中DSA结合亚甲蓝造影可代替ICG造影,达到脑脊髓AVM复合手术解剖治愈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脊髓动静脉畸形 术中造影 亚甲蓝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军潮 吴鸿勋 +5 位作者 吴声伶 覃子衡 李林 傅相平 徐欣 刘德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用Lekselγ刀手术治疗脑AVM216例并随访12~34个月。患者年龄11~83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42例,Ⅱ级68例,Ⅲ级9...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用Lekselγ刀手术治疗脑AVM216例并随访12~34个月。患者年龄11~83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42例,Ⅱ级68例,Ⅲ级95例,Ⅳ级7例,Ⅴ级4例。AVM体积03~43.9cm3,治疗用周边剂量12~30Gy。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其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术后再出血,9例并发有明显症状的放射性脑水肿。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SpetzlerMartinⅠ~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伽玛刀 闭塞率 并发症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