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海娟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章秋平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种质资源评价是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数量性状的合理分级是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因此对普通杏的143~478份品种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概率分级。【方法】果实数量性状平均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 【目的】种质资源评价是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数量性状的合理分级是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因此对普通杏的143~478份品种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概率分级。【方法】果实数量性状平均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核鲜质量、核干质量和仁干质量9项指标,根据K-S正态性检验和χ2检测对果实数量性状进行分级。【结果】果实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其中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5.4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95%。经K-S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统一用(X-1.2818S)、(X-0.5246S)、(X+0.5246S)和(X+1.2818S)4个点分为5级,使1~5级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0%、20%、40%和20%、10%,根据χ2检测,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进行概率分级。【结论】杏果实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将果实数量性状进行概率分级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数量性状 变异 概率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7
2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4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郁香荷 孙猛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5,共7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比较,明确了杏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方案。在按品种类群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策略经过多次聚类抽样,获得由111份种质材料组成的初级核心样本集,占总体样本比例25%。对该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保留普通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 初级核心种质 聚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鲜食杏果实发育规律及品质综合评价
3
作者 辛启睿 康敏 +1 位作者 林涛 何炎红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目的】为杏果实品质改良、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为研究对象,从盛花后21 d开始,每7 d采集1次果实样品,并测定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果形指数等物理和形态学指标,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目的】为杏果实品质改良、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为研究对象,从盛花后21 d开始,每7 d采集1次果实样品,并测定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果形指数等物理和形态学指标,测定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乙烯释放量、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柠檬酸含量和蔗糖含量等果实营养成分相关指标,测定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并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等抗氧化能力指标,分析2种鲜食杏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各项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所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2种杏果实呈现不同的生长模式。兰州大接杏的生长指标(横径、纵径和单果质量)遵循双“S”形曲线,五月鲜则呈现先快后慢的单峰生长模式。果实硬度的变化趋势与纤维素含量一致。果实乙烯释放量增加与果实硬度的显著下降相关。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的果实营养成分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基本一致,且五月鲜果实在营养相关指标方面的表现较好。在成熟过程中,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淀粉、柠檬酸和蔗糖的含量增加,而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2个品种的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变化趋势有明显不同,但各自的总黄酮、总酚、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呈现相似的动态变化模式。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大接杏的综合得分随果实发育呈“U”形曲线,五月鲜呈“V”形曲线,成熟期兰州大接杏果实品质的综合得分(1.234)高于五月鲜(0.887)。【结论】在果实成熟阶段兰州大接杏的果实品质较好,而五月鲜因其早熟特性和优良的生理品质,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杏 抗氧化能力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4
作者 李硕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2 位作者 朱金芳 冯作山 邓术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1,共9页
【目的】优化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小白杏生理落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生理落果小白杏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并用分光光度... 【目的】优化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小白杏生理落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生理落果小白杏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小白杏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21∶1、乙醇浓度70%,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得率为12.50 mg/g。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值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回归模型适用于小白杏多酚的提取。小白杏多酚清除ABTS^(+)、DPPH、O_(2)^(-)的IC_(50)值分别为66.35、55.84和103.00μg/mL,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DPPH、ABTS^(+)、O_(2)^(-);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对NO^(2-)的清除能力较弱。【结论】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能不同程度地清除ABTS^(+)、DPPH、O_(2)^(-)、NO^(2-),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生理落果 多酚 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金太阳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3
5
作者 蒲光兰 周兰英 +3 位作者 胡学华 邓家林 刘永红 肖千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以2年生金太阳杏(ArmeniacavulgarisLam.)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6%、65%、53%、45%),以正常供水为对照(CK),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 以2年生金太阳杏(ArmeniacavulgarisLam.)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6%、65%、53%、45%),以正常供水为对照(CK),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胁迫条件下,基础荧光(Fo)略微上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叶绿素含量(CHL%)、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等值下降。(2)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相关性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减弱,正常供水条件下,2/3以上荧光参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胁迫至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仅1/3显著相关。(3)Fm、Fv、Fv/Fo、LRWC与抗旱性综合评定指标Y始终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杏树抗旱性评定指标,参与抗旱品种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特性 金太阳杏 动力学参数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用杏 普通杏 山杏 形态变异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虹 吴晶 邓彦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6-458,T003,共4页
杏 (ArmeniacavulgarisLam .)花蜜腺杯状 ,位于凹形的花托内壁上 ,属花托蜜腺 ,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其分泌表皮具特化的角质层 ,气孔器下陷并失去关闭功能。液泡呈有规律的变化 ,淀粉粒的动态也较明显。分泌表皮中的淀粉粒逐渐减... 杏 (ArmeniacavulgarisLam .)花蜜腺杯状 ,位于凹形的花托内壁上 ,属花托蜜腺 ,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其分泌表皮具特化的角质层 ,气孔器下陷并失去关闭功能。液泡呈有规律的变化 ,淀粉粒的动态也较明显。分泌表皮中的淀粉粒逐渐减少 ,在杏花的初放期已基本上完全消失 ,而产蜜组织中的淀粉粒积累却在杏花的初放期达到高潮。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都较丰富 ,且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基本保持恒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蜜腺 发育解剖学 杏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杏的性器官发育和结实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马锋旺 张宏亮 +1 位作者 李嘉瑞 张金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29-635,共7页
通过对原产于不同地区的51个杏品种的性器官发育和结实性的系统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1.花粉大小和形状少数虽有一定差异,而绝大多数品种相似,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尽管差异很大,但所有品种均为花粉可育型;2.大多数品种不完全花百分... 通过对原产于不同地区的51个杏品种的性器官发育和结实性的系统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1.花粉大小和形状少数虽有一定差异,而绝大多数品种相似,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尽管差异很大,但所有品种均为花粉可育型;2.大多数品种不完全花百分率很高,自然授粉结实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雌蕊败育;3.品种间不完全花百分率与花粉萌发率呈正相关;4.欧洲生态群品种与中国生态群品种比较花粉大小和形状基本相似,而花粉萌发率和不完全花百分率低,自然授粉结实率高;5.欧洲生态样品种能自花结实,而中国生态群品种均为自花不实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不完全花 结实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杏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黎明 刘萍 +2 位作者 梁凤丽 许正 张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0-755,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该种单花花期为6.7d,单花花期按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现蕾初期、开花前期、未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凋谢期七个阶段;开花4h左右,柱头可授性最强,此时花粉活力也最高;按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套袋试验显示其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结论】新疆野杏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具有同步性,其花粉活力最高的时期正是其柱头的最佳可授期;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并存,属于混合交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繁育系统 花部综合特征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蒲光兰 袁大刚 +3 位作者 胡学华 周兰英 邓家林 刘永红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5-379,共5页
以3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 以3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土壤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台白杏叶片光谱特征及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淑然 潘存德 +4 位作者 王振锡 王世伟 薄翠萍 杨阳 梁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叶片光谱反射率对施肥的响应,探索采用叶片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其快速营养诊断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途经。【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 【目的】通过分析叶片光谱反射率对施肥的响应,探索采用叶片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其快速营养诊断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途经。【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其波动最大处在近红外区域,并在310、550、750和1 100nm处形成4个峰值。在N、P、K不同施肥条件下,轮台白杏叶片光谱指数ND7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存在利用叶片反射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可尝试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施肥 叶片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明 赵忠 +1 位作者 杨吉安 卢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49,156,共8页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电泳谱带的差异,为山杏种内分类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和甘肃灵台、华池、庆城)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形...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电泳谱带的差异,为山杏种内分类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和甘肃灵台、华池、庆城)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形态类型典型的山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电泳法对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谱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了37种山杏变异类型,其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多态、稳定、谱带清晰,主要由41.1,39.0,34.6,22.7,22.0和21.7 ku 6种亚基组成,其余亚基数量丰富但含量较少。聚类分析表明,37种山杏类型可分为5个大类。【结论】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分类结果与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利用分类结果可对山杏品种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山杏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富平杏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雪凤 李凯荣 +2 位作者 时亚坤 李苗 杨晓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0,169,共5页
用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对陕西省富平县杏树的N、P、K、Ca和Mg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富平地区养分适宜值范围为:N 2.163%~2.773%、P 0.352%~0.428%、K 2.218%~2.804%、Ca 3.340%~3.994... 用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对陕西省富平县杏树的N、P、K、Ca和Mg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富平地区养分适宜值范围为:N 2.163%~2.773%、P 0.352%~0.428%、K 2.218%~2.804%、Ca 3.340%~3.994%、Mg 0.535~0.645%。DRIS诊断参数确定为P/N、N/K、N/Ca、Mg/K、P/K、P/Ca、P/Mg、K/Ca、Mg/K、和Mg/Ca等10种比例关系,其变异系数均表现出高产园(CV范围为9.344%~12.356%)明显低于低产园(CV范围为20.193%~27.770%);根据DRIS指数制定了DRIS指数分级指标,得出了N、P、K、Ca、Mg的DRIS适宜指数范围分别为-5.864~6.009、-6.742~5.210、-5.656~6.894、-3.381~4.209、-5.869~5.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营养诊断 DR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锋旺 李嘉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7-70,共4页
杏茎段在附加1.0mg/L2,4-D和0.1mg/LBA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放入10%DMSO+0.5mol/L山梨醇或葡萄糖的冰冻保护剂中,以1℃/min的降温速度降至-40℃,停留2h后投入液氮保存... 杏茎段在附加1.0mg/L2,4-D和0.1mg/LBA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放入10%DMSO+0.5mol/L山梨醇或葡萄糖的冰冻保护剂中,以1℃/min的降温速度降至-40℃,停留2h后投入液氮保存,在40℃水浴中化冻。继代培养8次生长15-20d的愈伤组织保存后的相对存活率最高。不同品种基因型保存效果差异很大。保存后的愈伤组织生长量比对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东坡不同林龄杏树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会涛 张韬 +5 位作者 马文才 秦彦杰 武爱彬 曹建生 赵艳霞 郑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722-6728,共7页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太行山东坡4、8、12年生和16年生杏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树各器官碳含量在447.3—488.1 g/kg;树干碳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不同林龄间树根、树枝和树叶碳含...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太行山东坡4、8、12年生和16年生杏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树各器官碳含量在447.3—488.1 g/kg;树干碳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不同林龄间树根、树枝和树叶碳含量无显著差异;土壤层(0—100 cm)碳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林龄对杏树林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均有显著影响。4、8、12年生和16年生杏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7.810、72.647、82.450 Mg/hm2和102.336Mg/hm2;土壤层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0.1%—99.6%,且主要集中于0—40 cm。乔木层碳储量分配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土壤碳储量分配则减小。结果揭示了土壤层是杏树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杏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生长过程中能显著地积累有机碳。研究结果可为经济林经营管理及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树林 林龄 碳含量 碳储量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姚增玉 李科友 +1 位作者 赵忠 马希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3,共5页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和VC。山杏种皮黑色素既可以作为氢供体,清除DPPH自由基,但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也可作为电子供体,其还原能力高于BHT和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山杏 抗氧化 还原力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轮台白杏光合特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栗媛 潘存德 王世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5-1021,共7页
【目的】通过对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轮台白杏光合特性的研究,为干旱区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绿洲灌溉条件下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坐果期、着色期、收后期测定轮台白杏的光... 【目的】通过对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轮台白杏光合特性的研究,为干旱区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绿洲灌溉条件下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坐果期、着色期、收后期测定轮台白杏的光合生理参数。【结果】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轮台白杏的光补偿点(LCP)介于29~12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介于873~1 355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现上升趋势,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结论】轮台白杏随着叶片的逐渐成熟,光能利用能力同步增强,在收后期达到最大。在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条件下,轮台白杏的光合"午休"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光合作用 果实 生长发育 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台白杏叶片氮磷钾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珍珠 潘存德 +4 位作者 王世伟 郭志超 王清涛 丁凡 栗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氮、磷、钾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探寻用于轮台白杏叶片N、P、K含量估算的光谱敏感波段和模型,旨在为开发高效、适时、非破坏性的轮台白杏树体...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氮、磷、钾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探寻用于轮台白杏叶片N、P、K含量估算的光谱敏感波段和模型,旨在为开发高效、适时、非破坏性的轮台白杏树体营养诊断技术提供方法。[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在轮台白杏果实膨大期、硬核期、着色期、成熟期,其叶片N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564~664、499~574和735~1 067、310~1 031、310~419和518~606 am,P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424~656、519~652、511~617、512~610 nm,K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425~701和721~1 113、475~733、500~721、539~673和719~l 058 nm。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或其衍生变量存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结论]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素存在不同的光谱敏感波段,可根据光谱敏感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或其衍生变量利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建立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叶片 氮含量 磷含量 钾含量 光谱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光环境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清涛 潘存德 +4 位作者 王世伟 郭志超 胡珍珠 丁凡 栗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7-822,共6页
【目的】通过度量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株行距3 m×6 m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内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大小,旨在深入了解间作巷道内与间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的光环境变化特征,以期为轮台白杏与冬小麦间作系统... 【目的】通过度量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株行距3 m×6 m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内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大小,旨在深入了解间作巷道内与间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的光环境变化特征,以期为轮台白杏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LI-191线状量子传感器分别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参数和间作巷道内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结果】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饱和点(LSP)成熟期<拔节期<灌浆期;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株行距3 m×6 m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内冬小麦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灌浆期<拔节期<成熟期。【结论】不同生育期中,冬小麦灌浆期的光饱和点最高。轮台白杏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间作巷道内冬小麦灌浆期的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最小,使得灌浆期冬小麦的光能利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是导致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冬小麦 间作 间作巷道 光饱和点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鸿 马锋旺 郝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7-129,134,共4页
研究了影响山杏下胚轴再生的有关因素,首次获得了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经15d的暗培养,山杏下胚轴切段在附加TDZ2mg/L+NAA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1/2NH4NO3)上,愈伤组织诱导率(100%)和再生频率(37.5%)均最高,细胞分裂素用TDZ效... 研究了影响山杏下胚轴再生的有关因素,首次获得了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经15d的暗培养,山杏下胚轴切段在附加TDZ2mg/L+NAA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1/2NH4NO3)上,愈伤组织诱导率(100%)和再生频率(37.5%)均最高,细胞分裂素用TDZ效果优于6-BA,再生获得的不定芽在改良MS+IBA0.2mg/L培养基上生根率为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下胚轴 再生植株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