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3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菜型油菜CCD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王琛 刘国梅 +4 位作者 陈畅 张晋龙 姚琳 孙璇 杜春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目的】鉴定白菜型油菜(Brassia rapa L.)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 CCDs)基因家族成员,深入了解BrCCD家族基因功能及组织表达特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菜型油菜CCD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 【目的】鉴定白菜型油菜(Brassia rapa L.)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 CCDs)基因家族成员,深入了解BrCCD家族基因功能及组织表达特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菜型油菜CCD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种内共线性及启动子顺式元件进行分析。结合转录组数据和RT-qPCR技术,分析CCD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白菜型油菜中鉴定出16个BrCCD基因,划分为6个亚组,不均匀的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共线性分析发现有7对CCDs基因之间存在共线性关系;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CDs家族成员可能响应生长发育、激素调控、非生物胁迫等多种调控过程。转录组及定量PCR数据分析显示,BrCCD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BrCCD-L基因在花、叶和种子中表达量较高,BrCCD1b在花中表达量较高,其余多在种子和叶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结论】白菜型油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6个CCD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BrCCD-L基因与藏红花属CCD2基因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且在不同组织中都显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生物信息学分析 ccds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组织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辐照彩色CCD探测器损伤实验研究
2
作者 佐明慧 张翠恒 +2 位作者 聂品 王頔 魏智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57,共7页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荷耦合器件(CCD)探测器在各种应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分析其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是提升其可靠性的关键。选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10 ns,重复频率为1 Hz的纳秒激光对彩色CCD探测器进行损伤实验研...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荷耦合器件(CCD)探测器在各种应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分析其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是提升其可靠性的关键。选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10 ns,重复频率为1 Hz的纳秒激光对彩色CCD探测器进行损伤实验研究,分析其在不同峰值功率密度下的损伤特性。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表面测量仪观察彩色CCD探测器损伤区域的微观结构和深度,从而确定内部损伤的位置。结果表明:在2.675×10^(5)W/cm^(2)功率密度下,损伤集中在分色滤色片层,出现白洞损伤,当功率密度增至3.534×10^(6)W/cm^(2)时,遮光铝膜熔化,引发白线损伤,进一步增加功率密度至4.526×10^(6)W/cm^(2),损伤深入到N型光敏区,导致灰-白屏损伤,在最大功率密度5.926×10^(6)W/cm^(2)时,N型硅基底受损,彩色CCD探测器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ccd探测器 激光辐照 输出图像 峰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图像传感器不同敏感时刻的单粒子效应仿真模拟
3
作者 李传洲 王祖军 +2 位作者 蒋镕羽 杨鑫 尹利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7-1733,共7页
作为重要的光电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医学成像、航空航天以及工业检测等领域。在空间辐射环境中,CCD设备面临着多种高能粒子的威胁,这些粒子可能导致瞬态或永久性的辐射损伤,从而显著影响航天器的... 作为重要的光电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医学成像、航空航天以及工业检测等领域。在空间辐射环境中,CCD设备面临着多种高能粒子的威胁,这些粒子可能导致瞬态或永久性的辐射损伤,从而显著影响航天器的成像性能。本工作以CCD像素结构为对象,通过建立CCD图像传感器像素单元的物理模型以及单粒子辐照损伤效应模型,针对CCD图像传感器在不同工作阶段和敏感时刻的特征,包括复位、光生电荷的转移与存储,进行了暗电流、电势和电子浓度的瞬态变化规律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高能粒子破坏了像素单元的势阱区域耗尽区,电荷的转移与存储阶段更易受到单粒子瞬态效应的影响,其中对光电荷收集区域的影响相对较大。该仿真研究从像素层面为揭示CCD图像传感器单粒子辐照损伤效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图像传感器 单粒子效应 敏感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图像快速Smear消除算法及其在星载成像设备地面检测系统上的应用
4
作者 冯熠斌 王煜 +4 位作者 刘国华 林方 张泉 胡成睿 张晓莉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1-1480,共10页
星载高光谱成像仪是大气观测卫星的重要载荷,采用帧转移CCD获取地球大气成分分布信息。帧转移CCD具有Smear效应,影响光谱测量精度。针对传统Smear消除算法基于矩阵描述二维图像过于复杂,难以满足载荷研制部门地面检测系统实时消除图像中... 星载高光谱成像仪是大气观测卫星的重要载荷,采用帧转移CCD获取地球大气成分分布信息。帧转移CCD具有Smear效应,影响光谱测量精度。针对传统Smear消除算法基于矩阵描述二维图像过于复杂,难以满足载荷研制部门地面检测系统实时消除图像中Smear效应的现状,根据帧转移CCD工作原理使用代数形式描述Smear的形成模式,推导出代数形式的Smear消除算法。该算法避免了传统矩阵形式Smear消除算法的矩阵运算,耗时为矩阵算法的1/500,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主要针对静态图像消除的地面检测平台。分析了帧转移CCD中的Smear成因,基于成因推导了代数形式的Smear消除算法,该算法相对于Eigen库函数实现的矩阵消除算法,将耗时由8 s提升为16 ms。将该算法应用到星载高光谱成像仪的地面检测系统中,实现了实时消除Smear的图像处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高光谱成像仪 帧转移ccd Smear效应 地面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麦草独脚金内酯合成相关基因CCD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5
作者 艾芊 云岚 +1 位作者 任晓敏 姚娜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0,共9页
植物CCD7基因参与合成独脚金内酯。为研究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Nevski]CCD7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多分蘖型新麦草和少分蘖型新麦草的分蘖节为材料,通过RNA-seq及荧光定量PCR分析CCD7基因在新麦草中的表达量,通过构建pcam... 植物CCD7基因参与合成独脚金内酯。为研究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Nevski]CCD7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多分蘖型新麦草和少分蘖型新麦草的分蘖节为材料,通过RNA-seq及荧光定量PCR分析CCD7基因在新麦草中的表达量,通过构建pcambia1300-cYFP-CCD7过表达载体,分析新麦草CCD7基因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CD7基因的基本功能。结果显示,新麦草CCD7基因序列克隆全长为1638 bp,亚细胞定位新麦草CCD7基因在烟草叶片细胞的叶绿体中表达;表达量分析表明新麦草的分蘖数量与该基因的表达量呈现负相关关系。预测新麦草CCD7保守结构域的范围是第13到第544个氨基酸,该基因在9个近缘物种中功能保守,编码蛋白性质相近,新麦草CCD7蛋白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最有可能是蛋白发挥功能的磷酸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ccd7 过表达载体 亚细胞定位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起重机主梁疲劳裂纹CCD图像检测方法
6
作者 张小女 崔占鹏 于艳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1-276,284,共7页
起重机主梁由于长期使用出现磨损产生振动,加上摄像系统固定不稳,导致图像分辨率低无法显示出微小裂纹边缘细节出现漏检问题。对此,为了对主梁疲劳裂纹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疲劳裂纹进行CCD图像检... 起重机主梁由于长期使用出现磨损产生振动,加上摄像系统固定不稳,导致图像分辨率低无法显示出微小裂纹边缘细节出现漏检问题。对此,为了对主梁疲劳裂纹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疲劳裂纹进行CCD图像检测。以线阵CCD摄像机为核心,采集桥式起重机主梁图像,将采集后的CCD图像传输到上位机中,上位机利用梯度算子直线拟合CCD主梁裂纹,检测主梁疲劳裂纹边缘,获取边缘像素点坐标。在各个空间坐标系上相互转化边缘像素点坐标,在三维坐标系中计算出桥式起重机疲劳裂纹长度、宽度信息,获取桥式起重机主梁疲劳裂纹检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CCD图像检测方法能可靠检测不同类型的起重机主梁疲劳裂纹,并且精准计算主梁疲劳裂纹的长度和宽度,误差值在(0.023~0.079)mm之间,满足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图像 桥式起重机主梁 裂纹检测 边缘像素点坐标 坐标转换 长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柳CCD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盐涝胁迫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兴月 陈金鑫 +4 位作者 王欣 刘国元 余春梅 张健 魏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57-2168,共12页
[目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催化多种类胡萝卜素裂解成更小的分子,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至关重要。深入理解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机制,对精确调控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至关重要。[方法]选取中... [目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催化多种类胡萝卜素裂解成更小的分子,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至关重要。深入理解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机制,对精确调控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至关重要。[方法]选取中国本土品种旱柳(Salix matsudana)为试验材料,利用旱柳的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顺式作用元件、探究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共线性、构建蛋白互作网络、GO注释分析,以及转录组分析等方法,对旱柳CCD家族成员(SmCCD)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从旱柳基因组中成功鉴定出17个CCD基因,这些SmCCD成员被归类为两个亚家族:SmCCD和SmNCED。SmCCD亚家族进一步细分为SmCCD1、SmCCD4、SmCCD7和SmCCD8等类别。共线性分析揭示片段重复是导致SmCCD基因扩增的关键因素。对杨树、拟南芥、水稻与旱柳之间的基因共线性进行分析,发现杨树与旱柳和拟南芥之间的基因对数量多于旱柳与水稻之间的基因对,这表明旱柳与杨树等双子叶植物之间存在较近的进化关系。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SmCCD基因在旱柳遭遇盐胁迫和淹水胁迫时表达水平显著变化,这暗示该基因在旱柳适应环境压力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结论]揭示SmCCD基因家族的多样性和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理解旱柳的适应性和进化关系提供新的分子证据。这有助于指导旱柳的育种和生态恢复工作,以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ccd基因 共线性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辐照诱发CCD片上放大器单管性能退化实验与仿真研究
8
作者 晏石兴 王祖军 +4 位作者 唐宁 吕玉冰 王小东 李传洲 蒋镕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12-2418,共7页
辐照诱发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性能退化与CCD片上放大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管性能退化密切相关。本文以国产CCD片上放大器中的MOS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种不同注量的质子辐照实验,测试了辐照前后性能参数的退化规律。采用S... 辐照诱发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性能退化与CCD片上放大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管性能退化密切相关。本文以国产CCD片上放大器中的MOS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种不同注量的质子辐照实验,测试了辐照前后性能参数的退化规律。采用SENTAURUS TCAD软件建立了CCD片上放大器中MOS管的工艺模型,在SiO2层引入固定正电荷,在Si/SiO2界面处引入界面态进行了辐射效应仿真模拟,仿真结果与辐照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结合辐照实验和仿真模拟结果,对CCD片上放大器中MOS管的质子辐照损伤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阈值电压与饱和输出电流等辐照特性参数的变化主要由辐射感生氧化层陷阱电荷和界面态导致,辐照感生陷阱电荷量与质子辐照注量大小相关,辐照注量越大特性参数变化越大。最后开展了室温退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阈值电压与饱和电流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质子辐照 辐照注量 辐照损伤 退火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激光辐照面阵CCD串扰现象时空分布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程浩 叶继飞 +3 位作者 常浩 李南雷 李兰 韩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3,共5页
研究了532 nm连续激光辐照面阵CCD串扰现象的时空分布特性。以CCD垂直传输沟道的最上游、中游、最下游三个部位作为典型辐照部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辐照CCD垂直沟道方向上不同位置,不会影响主光斑出现的时序,只要连续激光开始辐照时刻... 研究了532 nm连续激光辐照面阵CCD串扰现象的时空分布特性。以CCD垂直传输沟道的最上游、中游、最下游三个部位作为典型辐照部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辐照CCD垂直沟道方向上不同位置,不会影响主光斑出现的时序,只要连续激光开始辐照时刻或结束辐照时刻在读出转移动作之前,主体信号电荷将形成干扰图像中的主光斑;但辐照部位对串扰线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串扰线长度和空间分布位置,在激光结束辐照于读出转移时刻之前时,与携带溢出电荷的垂直传输势在读出转移时刻到达的位置有关;在激光结束辐照于读出转移时刻之后时,与获得溢出电荷的垂直传输势阱对应的绑定像素位置有关。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连续激光对面阵CCD成像器件的干扰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扰 连续激光 面阵ccd 串扰现象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CCD电路系统的设计及测试
10
作者 关怡然 李新 +1 位作者 张权 张艳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为了在地面获得高信噪比的太阳直射紫外光谱辐照度,选用紫外敏感型线阵CCD探测器,研发了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原理样机。设计了CCD电路系统,讨论了电源电路、驱动电路、模拟前端电路以及CCD驱动时序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在实验室利用... 为了在地面获得高信噪比的太阳直射紫外光谱辐照度,选用紫外敏感型线阵CCD探测器,研发了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原理样机。设计了CCD电路系统,讨论了电源电路、驱动电路、模拟前端电路以及CCD驱动时序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在实验室利用标准灯光源测试了CCD电路系统的非线性和信噪比。结果表明,在340 nm波段下,CCD探测器接收信号约为饱和信号的80%时,系统信噪比超过400。最终,将测试好的CCD电路系统与光机模块装调并进行了波长定标,光谱范围覆盖280~400 nm,实现了对室内光源的紫外高光谱测量,验证了CCD电路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 光谱定标 线阵ccd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EMCCD光电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沈吉 VIACHESLAV V.Zabudsky +5 位作者 常维静 那启跃 简云飞 OLEG V.Rikhalsky OLEKSANDR G.Golenkov VOLODYMYR P.Reva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3-703,共11页
本文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CCD和EMCCD(电子倍增CCD)芯片光电参数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间的切换,测量器件的暗电流、读出放大器的响应度、电荷转移效率、电荷容量和其他参数。该测试系统可以针对不同规格和结构的C... 本文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CCD和EMCCD(电子倍增CCD)芯片光电参数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间的切换,测量器件的暗电流、读出放大器的响应度、电荷转移效率、电荷容量和其他参数。该测试系统可以针对不同规格和结构的CCD/EMCCD器件,实现CCD晶圆或封装好的成品的参数测试,实现576×288、640×512、768×576、1024×1024、1280×1024 CCD/EMCCD的测试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EMccd 测试系统 光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剪切散斑3CCD传感图像特征去噪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朝 卫雅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6,共7页
针对CCD(Charge-Coupled Device)光学传感器采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图像特征由于散斑指数高、峰值信噪比低,导致剪切散斑图质量差、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剪切散斑3CCD传感图像特征去噪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分析了电子剪切散斑... 针对CCD(Charge-Coupled Device)光学传感器采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图像特征由于散斑指数高、峰值信噪比低,导致剪切散斑图质量差、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剪切散斑3CCD传感图像特征去噪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分析了电子剪切散斑技术在三维物体表面变形检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采用3CCD图像传感器替代单CCD图像传感器,引入同态滤波降噪处理图像,设计一种相位干涉技术,结合Canny检测算法,实现电子剪切散斑去噪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3CCD传感器结合去噪技术的电子剪切散斑智能检测方法,图像散斑指数更低、峰值信噪比更高、检测时间更短,分别为0.0234、19.5 dB、16.2 ms,并且三维物体表面变形测量误差在0.09 mm内,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图像质量,从而提高了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传感器 电子剪切散斑检测 同态滤波 相位干涉 3ccd 降低误差 去噪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散射图样法测量粉尘质量浓度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刘丹丹 王威廉 +2 位作者 李德文 郭胜均 汤春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5,共7页
为减小连续在线式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相机散射图样法测量粉尘质量浓度相对误差,提高该方法准确性。针对不同入射色光、颗粒粒径、相机传感器感光元件位置以及交互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由于光子... 为减小连续在线式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相机散射图样法测量粉尘质量浓度相对误差,提高该方法准确性。针对不同入射色光、颗粒粒径、相机传感器感光元件位置以及交互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由于光子具有随机粒子统计特性,所以对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基于单因素验方分析的均值差异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径颗粒测量质量浓度偏低、曲线平滑,小粒径颗粒测量由于具有“双峰”现象,所以质量浓度曲线会有波动;为减小测量相对误差,应在不改变相机传感器位置前提下尽量选择红色线激光入射。研究结果可为粉尘质量浓度光学测量装置的改进和校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散射图样 粉尘质量浓度 色光 颗粒粒径 散射角 均值差异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微光一体化EMCCD相机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14
作者 那启跃 姜恺文 +2 位作者 徐建东 沈吉 常维静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28,共8页
多维度的信息获取是微光夜视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偏振成像是光电探测领域中的一种维度,偏振相机的研制是研究偏振成像技术的前提。基于集成偏振阵列结构的电子倍增CCD(electron multiplying CCD, EMCCD)器件,集合EMCCD微光探测的优... 多维度的信息获取是微光夜视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偏振成像是光电探测领域中的一种维度,偏振相机的研制是研究偏振成像技术的前提。基于集成偏振阵列结构的电子倍增CCD(electron multiplying CCD, EMCCD)器件,集合EMCCD微光探测的优势和偏振维度的探测功能,论述了偏振-微光一体化相机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开发方案,完成偏振维度信息与光强度信息一机同步采集作业,并通过FPGA对原始数据进行偏振运算与图像传输处理。搭建测试系统,对设计与开发的偏振样机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73 K、读出频率2 MHz条件下,器件的读出噪声为8.81e-,动态范围约为74 dB,样机的消光比可达50.95,透过率可达60.16%,并可实时地选择性输出偏振度图像、偏振角图像、光强度与偏振融合图像,极大地提高了夜间环境下对目标的识别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ccd 偏振成像 微光 一体化 识别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CCD设计法在PFC^(3D)数值模型细观参数标定
15
作者 徐超华 张搏 +2 位作者 秦晓辉 周春霞 韦家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512-13520,共9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分析岩石物理力学特性时,为了使数值模拟的宏观参数满足分析要求,需对细观参数进行参数标定。首先以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的颗粒流模型模拟物理试验,利用PB(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筛选出对宏观力学参数影响最为显著... 采用离散单元法分析岩石物理力学特性时,为了使数值模拟的宏观参数满足分析要求,需对细观参数进行参数标定。首先以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的颗粒流模型模拟物理试验,利用PB(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筛选出对宏观力学参数影响最为显著的细观参数,得到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的线性关系式。然后以此为基础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设计)方法得出细观参数对宏观力学参数的响应性效果,以及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的非线性关系式,并联立线性与非线性关系式进行多目标规划问题求解。最后基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多目标规划问题求解,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细观参数平行黏结黏聚力c和平行黏结抗拉强度σ_(t)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影响最为显著,皆呈现正相关关系;平行黏结模量E_(c)和平行黏结刚度比k_(n)/k_(s)对岩石弹性模量影响最为显著,E_(c)对岩石弹性模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而k_(n)/k_(s)呈现负相关关系;k_(n)/k_(s)对岩石泊松比影响最为显著,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cd设计 离散单元法 参数标定 单轴压缩 巴西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CCDs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徐超 胡文效 +4 位作者 陈明光 朱明宣 姚彬彬 邱磊 赵先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
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可催化类胡萝卜素氧化裂解产生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酿酒酵母BY4741基因组LPP1位点整合了葡萄VvCCD1基因得到重组菌株QGXH1,并探明了VvCCD... 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可催化类胡萝卜素氧化裂解产生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酿酒酵母BY4741基因组LPP1位点整合了葡萄VvCCD1基因得到重组菌株QGXH1,并探明了VvCCD1酶催化裂解β-胡萝卜素的最适条件(pH7、温度40℃)及香气化合物产物(β-紫罗兰酮、β-环柠檬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以‘霞多丽’葡萄为原料,将菌株QGXH1与酿酒酵母EC1118顺序接种发酵,相比于只接种EC1118,β-紫罗兰酮和β-大马士酮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25%、60%。本研究为VvCCD 1基因克隆表达提供了参考,为优化葡萄酒品种香气及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植物资源高值化加工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 Β-紫罗兰酮 Β-胡萝卜素 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用图像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7
作者 刘昌举 焦金龙 +3 位作者 王振 蒋祥倩 杨洪 吕玉冰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3,共13页
相比于民用图像传感器,航天用图像传感器需要更高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需要适应极端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和辐射等,所需材料特殊、结构复杂。近年来,航天用图像传感器取得了卓越的进步和发展,为大量航天任务进行光学测量... 相比于民用图像传感器,航天用图像传感器需要更高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需要适应极端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和辐射等,所需材料特殊、结构复杂。近年来,航天用图像传感器取得了卓越的进步和发展,为大量航天任务进行光学测量提供了基础,被称为现代信息系统捕捉图像的“视网膜”。文章聚焦于航天用图像传感器,通过综合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着重介绍了CCD图像传感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CIS)在航天遥感中的对地观测、对空观测以及航天器控制等应用方向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航天用图像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遥感 ccd图像传感器 CMOS图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D点光源的星上相对辐射定标方法研究
18
作者 司孝龙 黄文薪 +7 位作者 张黎明 乔延利 石志诚 石栋梁 练敏隆 徐伟伟 钱坤 李鑫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9,共13页
针对多片CCD拼接面阵相机在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相对辐射定标与图像非均匀性校正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LED点光源组件的星上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基于点光源辐照度平方反比定律的理论基础,利用固定位置空间分布的稳定光源作为辐射参考基准... 针对多片CCD拼接面阵相机在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相对辐射定标与图像非均匀性校正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LED点光源组件的星上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基于点光源辐照度平方反比定律的理论基础,利用固定位置空间分布的稳定光源作为辐射参考基准,通过构建包含实验室比对测量标定、在轨定标系数校正和性能验证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遥感载荷全生命周期相对辐射定标监测及校准。通过实验室LED点光源组件光谱辐照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建立点光源光强空间分布与光谱辐照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点光源组件到达像面位置的光谱辐照度空间分布,结合高均匀性积分球光源相对辐射定标比对测量,得到点光源组件的相对辐射定标空间分布系数,入轨后进一步对相对辐射定标系数进行校正后,构建了一种星上相对辐射定标和非均匀校正算法。实验室测量了不同驱动电流点光源成像位置的辐照度分布,比值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0.05%,验证了其分布不随电流高低变化的特性。利用不同积分时间(8~16 ms)影像数据模拟对地不同地表反射率成像状态,对本文提出的算法应用效果进行验证,校正后影像非均匀性显著改善,通过广义噪声法评估校正前后的非均匀性提升效果,8 ms积分时间由1.75%降至0.97%,12 ms积分时间由1.55%降至0.89%,16 ms积分时间由2.28%降至1.28%。依据不同波段能级分布与驱动电流间对应关系,采用多LED及能级组合的定标控制策略,可实现宽谱段多能级有效辐射能量输入。系统性能测试显示,连续30 min连续重复开关LED点光源稳定性优于0.08%,总剂量辐照试验后各波段能量变化小于1%,满足在轨应用要求。本方法为遥感载荷在轨实时辐射校正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与传感器 相对辐射定标 星上定标 ccd遥感器 非均匀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CCDE 2024)将于3月23日在苏州召开
19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0,共1页
由CCF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CCDE 2024)将于3月23日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举办。大会以“创新融合突破”为主题,精心设置“1+8+1”场活动(1个主论坛+8个平行分论坛+1场大会展览),邀请了孙凝晖院士、赵沁平院士、蒋昌俊院... 由CCF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CCDE 2024)将于3月23日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举办。大会以“创新融合突破”为主题,精心设置“1+8+1”场活动(1个主论坛+8个平行分论坛+1场大会展览),邀请了孙凝晖院士、赵沁平院士、蒋昌俊院士、沈昌祥院士、卢锡城院士、郑纬民院士、陆军院士等专家学者,与政府、产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千余位代表,围绕数据要素、信创与安全、大模型:算法与应用、数字金融、智能网联汽车、数字文化、智能建造、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数字金融 经济产业发展 科研院所 主论坛 ccd 高质量发展 数字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变形自动监测悬丝式高精度光电倾角传感器研究
20
作者 刘弹 姚孟迪 +6 位作者 李向前 师义成 屈凯 李川 卫栋梁 杨青 李燚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5-902,共8页
针对大型拱坝链式三维变形测量系统的需求,确定了倾角传感器的技术指标,研究了基于悬丝的高精度光电倾角传感器方案。利用非相干准直光束形成测量光场,将悬丝的阴影光斑经过光学系统放大,形成清晰的影像,投影到线阵CCD(chargecoupleddev... 针对大型拱坝链式三维变形测量系统的需求,确定了倾角传感器的技术指标,研究了基于悬丝的高精度光电倾角传感器方案。利用非相干准直光束形成测量光场,将悬丝的阴影光斑经过光学系统放大,形成清晰的影像,投影到线阵CCD(chargecoupleddevice);根据光斑位置测量原理,得到阴影光斑的位移值,反求出测点的倾角值;同时,针对长周期的现场运行需求,设计了二维高精度光电倾角传感器结构。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的分辨率和量程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量程3093"、精度0.432"的高精度倾角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三维变形 链式测量 线阵ccd 倾角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