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接请求序列对ALM建树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俊
罗代升
+1 位作者
王蕾
王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106,119,共4页
研究应用层多播(ALM)中连接请求序列对ALM算法的影响。利用实际网络数据进行实验,发现连接序列的不同会造成ALM构建树拓扑的异构,从而影响ALM建树的性能。基于实验对比结果,选定一种能够保证ALM算法稳定性的连接序列,实现低错误率ALM树...
研究应用层多播(ALM)中连接请求序列对ALM算法的影响。利用实际网络数据进行实验,发现连接序列的不同会造成ALM构建树拓扑的异构,从而影响ALM建树的性能。基于实验对比结果,选定一种能够保证ALM算法稳定性的连接序列,实现低错误率ALM树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连接请求序列
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区分应用的车轮结构分层ALM模型
2
作者
许建真
芦瑞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5-87,共3页
基于区分应用提出具有层次车轮结构的应用层多播(ALM)模型,该模型在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数据传输速度高。给出一种基于泛洪算法和区分应用的分层多播数据传输协议,根据不同应用使数据通过不同链路传输。依据网络状况变化动态优化系统...
基于区分应用提出具有层次车轮结构的应用层多播(ALM)模型,该模型在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数据传输速度高。给出一种基于泛洪算法和区分应用的分层多播数据传输协议,根据不同应用使数据通过不同链路传输。依据网络状况变化动态优化系统拓扑结构。利用P2Psim在Linux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提高ALM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车轮结构
区分应用
动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综述
被引量:
19
3
作者
苏金树
曹继军
张博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590,共15页
互联网上组通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传统IP组播发展面临的困境导致应用层组播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相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文中概述了应用层组播...
互联网上组通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传统IP组播发展面临的困境导致应用层组播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相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文中概述了应用层组播的数据传输模型、组播树构造算法和协议性能评价标准,阐述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衡量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标准,分析了影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分类为降低节点离开事件发生频率的方法、缩小节点离开事件影响范围的方法以及缩短节点离开事件发生后组播树恢复时间的方法,并介绍了各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算法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彬
张大方
+1 位作者
黎文伟
吕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1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和维护算法(PPE)。综合考虑节点的性能及其在组播树中的位置,尽可能使高性能的节点接近源节点,使低性能的节点接近叶子节点,以此来提高组播树的效率,降低端到端的延迟,减小链路压力和控制开...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和维护算法(PPE)。综合考虑节点的性能及其在组播树中的位置,尽可能使高性能的节点接近源节点,使低性能的节点接近叶子节点,以此来提高组播树的效率,降低端到端的延迟,减小链路压力和控制开销。仿真结果表明,PPE在大规模节点环境中能有效改善组播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组播
节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
被引量:
21
5
作者
罗建光
赵黎
杨士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57-1563,共7页
应用层组播采用终端主机转发数据的方式,在一对多的媒体内容分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IP组播相比,应用层组播具有灵活和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因为终端主机可以自由地退出组播树,应用层组播也存在数据传递易中断的缺点,这对实时性要求...
应用层组播采用终端主机转发数据的方式,在一对多的媒体内容分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IP组播相比,应用层组播具有灵活和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因为终端主机可以自由地退出组播树,应用层组播也存在数据传递易中断的缺点,这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视频直播应用的影响尤为严重.通过对超过1000万条实际视频直播系统的真实用户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用户平均剩余在线时间随着已经在线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视频直播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模拟结果表明,算法对减少视频直播应用下应用层组播树的数据传递中断次数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组播树生成
视频直播
用户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山
林予松
王宗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三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
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三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约束节点度前提下,不同的网络规模中,基于最小路径延迟方法生成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最小,更适合于延迟敏感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应用层组播
组播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优先级的应用层组播的分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
3
7
作者
许建真
许密画
+1 位作者
张福炎
程一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7-1520,共4页
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ALM管理模型PBHM。该模型以分层结构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构建,更好的扩展性,以及无须任何底层拓扑信息等优点,且构建了PR IOR ITY数学模型来确定每个组成员的优先级。另外,...
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ALM管理模型PBHM。该模型以分层结构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构建,更好的扩展性,以及无须任何底层拓扑信息等优点,且构建了PR IOR ITY数学模型来确定每个组成员的优先级。另外,通过仿真实验测试了系统性能,验证了相关结论。本模型能够更好地对用户进行管理和提高应用层组播的转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优先级
分层结构
组播管理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的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华胜
齐勇
李伟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88-4690,共3页
为提高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针对应用多维属性定义节点稳定性存在的困难,算法根据节点多维属性计算稳定性相似度,按相似度阈值进行层次聚类,建立分层结构,并在分层...
为提高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针对应用多维属性定义节点稳定性存在的困难,算法根据节点多维属性计算稳定性相似度,按相似度阈值进行层次聚类,建立分层结构,并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提高组播生成树效率。实验模拟表明,算法能有效改善组播树的非稳态结构,同时也能保证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层次聚类
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蚁群算法的树环结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算法
被引量:
1
9
作者
许建真
何婷婷
+1 位作者
何丹
周曈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49-3452,3481,共5页
作为对IP组播技术的改进,应用层组播(ALM)技术具有不受网络架构限制、资源丰富、数据传输速率高等优势。综合考虑节点性能和端到端延迟,提出一种快速且高效的建立应用层组播树的方法:基于蚁群算法的树环结构ALM模型(ACOTRM)。目前对ALM...
作为对IP组播技术的改进,应用层组播(ALM)技术具有不受网络架构限制、资源丰富、数据传输速率高等优势。综合考虑节点性能和端到端延迟,提出一种快速且高效的建立应用层组播树的方法:基于蚁群算法的树环结构ALM模型(ACOTRM)。目前对ALM结构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仅仅粗略地给出拓扑结构,而对整个构建过程却缺乏完整且清晰的描述。鉴于此,完整地给出了一种树环结构ALM树的具体构建过程,主要包括网络节点分簇、簇内成环连接、数据转发数的建立等关键步骤。另外,为每个节点设定特有的优先级,使得整个ALM树达到最优化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到了较低的平均时延以及较高的平均数据传输率,在增加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转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树环结构
蚁群优化算法
节点性能
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组播网关的可靠组播体系结构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姜腊林
徐蔚鸿
+1 位作者
于枫
樊俊青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2431,共4页
保证组播通信的可靠性是许多Internet上的组播应用的前提。针对IP组播在Internet中难以规模化部署的现状,提出了一种使用组播网关将IP组播岛与应用层组播(ALM)区域连接起来的可靠组播(RM)体系结构,对组标识、组播网关、组管理、差错控...
保证组播通信的可靠性是许多Internet上的组播应用的前提。针对IP组播在Internet中难以规模化部署的现状,提出了一种使用组播网关将IP组播岛与应用层组播(ALM)区域连接起来的可靠组播(RM)体系结构,对组标识、组播网关、组管理、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关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设计了组播网关竞争算法。该结构能够屏蔽底层组播技术差异,从而支持Internet上统一化的可靠组播服务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组播
IP组播
应用层组播
组播网关
竞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层组播的时延受限高稳定性生成树算法
被引量:
9
11
作者
曹继军
苏金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51-3164,共14页
应用层组播树会因为单个成员节点的退出或失效而被迫调整其他多个成员节点在组播树中的位置,从而导致多个节点的组播连接被迫中断.该问题被称为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它严重影响用户接收组播数据的连续性.首先分析了应用层组播树的...
应用层组播树会因为单个成员节点的退出或失效而被迫调整其他多个成员节点在组播树中的位置,从而导致多个节点的组播连接被迫中断.该问题被称为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它严重影响用户接收组播数据的连续性.首先分析了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瞬态稳定度模型(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model,简称ISDM).通过利用组播用户动态行为的统计学特性,提出了一种评估该模型中节点相对离开概率的实用方法.其次,由于实时传输是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进而基于ISDM模型提出了延迟受限最大瞬态稳定度组播生成树问题——DDSD(the degree-and delay-bounded maximum 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ALM tree),并且证明了该问题属于NP-Hard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DDSD-H近似算法,该算法共衍生出3种启发式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了所提算法在各种启发式策略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瞬态稳定度模型
生成树算法
启发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层组播优化方法
被引量:
2
12
作者
沈晔
冯径
+2 位作者
印敏
马玮骏
蒋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89-3393,共5页
应用层组播在不同业务领域的性能要求不完全相同,而应用层组播的网络环境也更加复杂,如:组播节点多元化、通信信道复杂化、节点规模庞大化、数据通信量扩大化等,因此需要结合已有应用层组播技术,针对特定业务的优化目标,对组播方案进行...
应用层组播在不同业务领域的性能要求不完全相同,而应用层组播的网络环境也更加复杂,如:组播节点多元化、通信信道复杂化、节点规模庞大化、数据通信量扩大化等,因此需要结合已有应用层组播技术,针对特定业务的优化目标,对组播方案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分析应用层组播评价指标,将应用层组播优化方法分为编码特性优化、分层分簇优化、节点性能优化、选择最优父节点优化、路由信息维护优化,比较了不同类型优化方法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各自的适用环境,最后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编码特性优化
分层分簇优化
节点性能优化
分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2P流媒体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3
作者
阳卫文
王建新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期159-161,共3页
介绍P2P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由来,着重讨论目前P2P流媒体系统的2种典型模型:基于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和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以及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这两种模型实现新节点加入、节点离开以及节点之间数据交换的方法,总结他们...
介绍P2P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由来,着重讨论目前P2P流媒体系统的2种典型模型:基于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和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以及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这两种模型实现新节点加入、节点离开以及节点之间数据交换的方法,总结他们在网络带宽效率、延时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P2P
流媒体
GOSSI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加权选择函数的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
2
14
作者
余波
王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5-107,共3页
尽管IP组播是一种有效的多点通信方式,但在Internet范围内部署IP组播有着许多障碍。应用层组播可以在网络层不支持组播的情况下快速提供组播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选择函数的分布式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它在构造组播树时,能在尽量减...
尽管IP组播是一种有效的多点通信方式,但在Internet范围内部署IP组播有着许多障碍。应用层组播可以在网络层不支持组播的情况下快速提供组播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选择函数的分布式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它在构造组播树时,能在尽量减少局部的三角路由同时兼顾节点之间的邻近性。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覆盖网络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分层应用层多播的数据可靠传输算法
15
作者
刘美琴
杨贯中
+2 位作者
陆绍飞
申奥
欧阳俊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80-82,12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应用层多播的数据可靠传输算法。算法主要包括差错控制、应用层缓冲区设置并且结合了SNAP分层数据命名。其中,差错控制采用基于NAK的分层局部恢复的方法;而应用层缓冲区的设置不仅解决了NAK方式下缓冲区容量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应用层多播的数据可靠传输算法。算法主要包括差错控制、应用层缓冲区设置并且结合了SNAP分层数据命名。其中,差错控制采用基于NAK的分层局部恢复的方法;而应用层缓冲区的设置不仅解决了NAK方式下缓冲区容量的问题,还缓解了节点的接收速率大于发送速率时带来的吞吐率降低现象。最后,本文使用OP-NET对算法进行了模拟,并给出了该算法与其他方法的性能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可靠多播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节点性能的应用层多播模型
16
作者
许建真
伊国力
张福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33-135,共3页
为降低多播组的维护开销、改善多播树的负载平衡,提出一种考虑节点优先级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Zigzag协议。该协议采用分层分簇的思想,由簇首节点负责管理本簇而由父节点负责分发数据。因为考虑到节点的异构性,该协议使能力强的节点...
为降低多播组的维护开销、改善多播树的负载平衡,提出一种考虑节点优先级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Zigzag协议。该协议采用分层分簇的思想,由簇首节点负责管理本簇而由父节点负责分发数据。因为考虑到节点的异构性,该协议使能力强的节点担当首节点与父节点以提高多播组性能。通过实验验证与理论推导得出,与Zigzag协议相比,改进后的协议在新节点加入多播组时,开销大大减小,节点退出时开销也相应减小,而多播树的负载平衡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优先级
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域饱和度的二维应用层多播模型
17
作者
许建真
全宗勇
张福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域饱和度的二维应用层多播模型TDRS,该模型以域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结构。重点阐述了多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过程,首先以域饱和度为基础平衡选取目标域,接着以DCMR算法二次择优产生域内路径,最终达到ALM...
提出了一种基于域饱和度的二维应用层多播模型TDRS,该模型以域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结构。重点阐述了多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过程,首先以域饱和度为基础平衡选取目标域,接着以DCMR算法二次择优产生域内路径,最终达到ALM拓扑结构的整体优化。仿真结果表明TDRS模型能有效减少网络传输冗余,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传输数据速度快,具有低延迟、低链路压力的特点,同时解决了现实网络中部分节点服务能力限制的问题,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域饱和度
二维
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二维网状结构的应用层组播协议研究
18
作者
许建真
王明
梁克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9期198-200,288,共4页
为了改善网状优先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可扩展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应用组播协议,协议采用特殊的二维层次结构。在低层,将距离近的结点划分为同一个域,域内成员组织成车轮状,域成员只和邻居结点交换信息,减少了维护通信量。在高层,将距...
为了改善网状优先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可扩展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应用组播协议,协议采用特殊的二维层次结构。在低层,将距离近的结点划分为同一个域,域内成员组织成车轮状,域成员只和邻居结点交换信息,减少了维护通信量。在高层,将距离较远的域首组织成网状结构,上下层通过不同的路由算法并行地传输数据,使得数据可以尽快到达远处的结点,提高了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组播协议具有较小的控制开销、链路压力和端到端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网状结构
二维网状
车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延时影响因子的应用层多播ASD模型改进研究
19
作者
崔建群
王博伦
+1 位作者
熊涛
吴黎兵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36-1842,共7页
为提高应用层多播的稳定性和效率,在原ASD-TS模型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延时因子的ASD-DIF模型。该模型可以在新节点探测整个多播网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加入方式,使新节点给整个多播组带来的延时最小,构建高效率、高分发度的多播树。...
为提高应用层多播的稳定性和效率,在原ASD-TS模型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延时因子的ASD-DIF模型。该模型可以在新节点探测整个多播网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加入方式,使新节点给整个多播组带来的延时最小,构建高效率、高分发度的多播树。仿真实验表明ASD-DIF模型在构建多播网络的时候能够构建高效率的转发路径,有效降低多播的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延时因子
自主选择
高分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全应用层组播组成员管理模型
20
作者
许建真
商锦波
张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79,共3页
针对应用层组播中缺乏有效的组成员管理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层组播的组成员管理模型。该模型基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采用分布式目录服务设计,运用目录分割、目录推荐和目录复制技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
针对应用层组播中缺乏有效的组成员管理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层组播的组成员管理模型。该模型基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采用分布式目录服务设计,运用目录分割、目录推荐和目录复制技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目录信息进行高效、统一的管理,并将身份认证技术与信任模型相结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提高平均数据传输速率,增强了组成员管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轻量目录访问协议
组成员管理
身份认证
分布式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接请求序列对ALM建树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俊
罗代升
王蕾
王炜
机构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106,119,共4页
文摘
研究应用层多播(ALM)中连接请求序列对ALM算法的影响。利用实际网络数据进行实验,发现连接序列的不同会造成ALM构建树拓扑的异构,从而影响ALM建树的性能。基于实验对比结果,选定一种能够保证ALM算法稳定性的连接序列,实现低错误率ALM树的建立。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连接请求序列
建树
Keywords
application
-
layer
Multicast
(alm
)
connection request sequence
tre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区分应用的车轮结构分层ALM模型
2
作者
许建真
芦瑞玲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5-87,共3页
文摘
基于区分应用提出具有层次车轮结构的应用层多播(ALM)模型,该模型在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数据传输速度高。给出一种基于泛洪算法和区分应用的分层多播数据传输协议,根据不同应用使数据通过不同链路传输。依据网络状况变化动态优化系统拓扑结构。利用P2Psim在Linux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提高ALM性能。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车轮结构
区分应用
动态优化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wheel structure
differ-
applic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P393.0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综述
被引量:
19
3
作者
苏金树
曹继军
张博锋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590,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004006)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金(2009CB320503)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金(2008AA01A325)资助~~
文摘
互联网上组通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传统IP组播发展面临的困境导致应用层组播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相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文中概述了应用层组播的数据传输模型、组播树构造算法和协议性能评价标准,阐述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衡量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标准,分析了影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分类为降低节点离开事件发生频率的方法、缩小节点离开事件影响范围的方法以及缩短节点离开事件发生后组播树恢复时间的方法,并介绍了各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影响因素
综述
Keywords
multicast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st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
survey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算法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彬
张大方
黎文伟
吕磊
机构
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16,共4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CB310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9071800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3155
60703097)
文摘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和维护算法(PPE)。综合考虑节点的性能及其在组播树中的位置,尽可能使高性能的节点接近源节点,使低性能的节点接近叶子节点,以此来提高组播树的效率,降低端到端的延迟,减小链路压力和控制开销。仿真结果表明,PPE在大规模节点环境中能有效改善组播树的性能。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组播
节点性能
Keywords
multicast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peer performance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
被引量:
21
5
作者
罗建光
赵黎
杨士强
机构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57-156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432030
60503063)
文摘
应用层组播采用终端主机转发数据的方式,在一对多的媒体内容分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IP组播相比,应用层组播具有灵活和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因为终端主机可以自由地退出组播树,应用层组播也存在数据传递易中断的缺点,这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视频直播应用的影响尤为严重.通过对超过1000万条实际视频直播系统的真实用户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用户平均剩余在线时间随着已经在线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视频直播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模拟结果表明,算法对减少视频直播应用下应用层组播树的数据传递中断次数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组播树生成
视频直播
用户行为分析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tree construction
live streaming
user behavior analysis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山
林予松
王宗敏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州大学信息网络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基金
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研究开发、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No.CNGI-04-13-2T)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No.2006520013)
文摘
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三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约束节点度前提下,不同的网络规模中,基于最小路径延迟方法生成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最小,更适合于延迟敏感型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应用层组播
组播树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
application
Level Multicast
(alm
)
muhicast
trees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优先级的应用层组播的分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
3
7
作者
许建真
许密画
张福炎
程一景
机构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江苏电信南京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7-1520,共4页
文摘
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ALM管理模型PBHM。该模型以分层结构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构建,更好的扩展性,以及无须任何底层拓扑信息等优点,且构建了PR IOR ITY数学模型来确定每个组成员的优先级。另外,通过仿真实验测试了系统性能,验证了相关结论。本模型能够更好地对用户进行管理和提高应用层组播的转发效率。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优先级
分层结构
组播管理
效率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priority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ultica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的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华胜
齐勇
李伟华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88-469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03129)
部委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为提高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针对应用多维属性定义节点稳定性存在的困难,算法根据节点多维属性计算稳定性相似度,按相似度阈值进行层次聚类,建立分层结构,并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提高组播生成树效率。实验模拟表明,算法能有效改善组播树的非稳态结构,同时也能保证通信性能。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层次聚类
生成树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stabilit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spanning tree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蚁群算法的树环结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算法
被引量:
1
9
作者
许建真
何婷婷
何丹
周曈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49-3452,3481,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3_469)
文摘
作为对IP组播技术的改进,应用层组播(ALM)技术具有不受网络架构限制、资源丰富、数据传输速率高等优势。综合考虑节点性能和端到端延迟,提出一种快速且高效的建立应用层组播树的方法:基于蚁群算法的树环结构ALM模型(ACOTRM)。目前对ALM结构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仅仅粗略地给出拓扑结构,而对整个构建过程却缺乏完整且清晰的描述。鉴于此,完整地给出了一种树环结构ALM树的具体构建过程,主要包括网络节点分簇、簇内成环连接、数据转发数的建立等关键步骤。另外,为每个节点设定特有的优先级,使得整个ALM树达到最优化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到了较低的平均时延以及较高的平均数据传输率,在增加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转发效率。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树环结构
蚁群优化算法
节点性能
优先级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hicast (alm)
tree-r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lgorithm
nodeperformance
priority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组播网关的可靠组播体系结构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姜腊林
徐蔚鸿
于枫
樊俊青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2431,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重点项目(208098)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6C111)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7A056)
文摘
保证组播通信的可靠性是许多Internet上的组播应用的前提。针对IP组播在Internet中难以规模化部署的现状,提出了一种使用组播网关将IP组播岛与应用层组播(ALM)区域连接起来的可靠组播(RM)体系结构,对组标识、组播网关、组管理、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关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设计了组播网关竞争算法。该结构能够屏蔽底层组播技术差异,从而支持Internet上统一化的可靠组播服务部署。
关键词
可靠组播
IP组播
应用层组播
组播网关
竞争算法
Keywords
Reliable Multicast (RM)
IP multicast
application layer muhicast (alm)
Multicast Gateway (MG)
competitive algorithm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层组播的时延受限高稳定性生成树算法
被引量:
9
11
作者
曹继军
苏金树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51-316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9060040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No.2009CB320503~~
文摘
应用层组播树会因为单个成员节点的退出或失效而被迫调整其他多个成员节点在组播树中的位置,从而导致多个节点的组播连接被迫中断.该问题被称为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它严重影响用户接收组播数据的连续性.首先分析了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瞬态稳定度模型(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model,简称ISDM).通过利用组播用户动态行为的统计学特性,提出了一种评估该模型中节点相对离开概率的实用方法.其次,由于实时传输是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进而基于ISDM模型提出了延迟受限最大瞬态稳定度组播生成树问题——DDSD(the degree-and delay-bounded maximum 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ALM tree),并且证明了该问题属于NP-Hard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DDSD-H近似算法,该算法共衍生出3种启发式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了所提算法在各种启发式策略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瞬态稳定度模型
生成树算法
启发式策略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stability
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model (ISDM)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heuristic policy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层组播优化方法
被引量:
2
12
作者
沈晔
冯径
印敏
马玮骏
蒋磊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89-339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0174)
文摘
应用层组播在不同业务领域的性能要求不完全相同,而应用层组播的网络环境也更加复杂,如:组播节点多元化、通信信道复杂化、节点规模庞大化、数据通信量扩大化等,因此需要结合已有应用层组播技术,针对特定业务的优化目标,对组播方案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分析应用层组播评价指标,将应用层组播优化方法分为编码特性优化、分层分簇优化、节点性能优化、选择最优父节点优化、路由信息维护优化,比较了不同类型优化方法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各自的适用环境,最后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编码特性优化
分层分簇优化
节点性能优化
分发效率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hicast
coding features optimizatio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optimization
nod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P393.03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2P流媒体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3
作者
阳卫文
王建新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期159-161,共3页
文摘
介绍P2P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由来,着重讨论目前P2P流媒体系统的2种典型模型:基于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和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以及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这两种模型实现新节点加入、节点离开以及节点之间数据交换的方法,总结他们在网络带宽效率、延时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P2P
流媒体
GOSSIP协议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hicast
P2 P
streaming medium
Gossip - based protocol
分类号
TN39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加权选择函数的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
2
14
作者
余波
王东
机构
湖南大学计算机通信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5-107,共3页
文摘
尽管IP组播是一种有效的多点通信方式,但在Internet范围内部署IP组播有着许多障碍。应用层组播可以在网络层不支持组播的情况下快速提供组播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选择函数的分布式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它在构造组播树时,能在尽量减少局部的三角路由同时兼顾节点之间的邻近性。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覆盖网络
服务质量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Overlay network
QoS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分层应用层多播的数据可靠传输算法
15
作者
刘美琴
杨贯中
陆绍飞
申奥
欧阳俊
机构
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80-82,121,共4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应用层多播的数据可靠传输算法。算法主要包括差错控制、应用层缓冲区设置并且结合了SNAP分层数据命名。其中,差错控制采用基于NAK的分层局部恢复的方法;而应用层缓冲区的设置不仅解决了NAK方式下缓冲区容量的问题,还缓解了节点的接收速率大于发送速率时带来的吞吐率降低现象。最后,本文使用OP-NET对算法进行了模拟,并给出了该算法与其他方法的性能比较分析。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可靠多播
分层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hicast
reliable
muhicast
hierarchical
分类号
TP393.0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节点性能的应用层多播模型
16
作者
许建真
伊国力
张福炎
机构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校园网中心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33-135,共3页
文摘
为降低多播组的维护开销、改善多播树的负载平衡,提出一种考虑节点优先级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Zigzag协议。该协议采用分层分簇的思想,由簇首节点负责管理本簇而由父节点负责分发数据。因为考虑到节点的异构性,该协议使能力强的节点担当首节点与父节点以提高多播组性能。通过实验验证与理论推导得出,与Zigzag协议相比,改进后的协议在新节点加入多播组时,开销大大减小,节点退出时开销也相应减小,而多播树的负载平衡也有所改善。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优先级
异构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priority
isomerism
分类号
TP393.0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域饱和度的二维应用层多播模型
17
作者
许建真
全宗勇
张福炎
机构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校园网中心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3,共5页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域饱和度的二维应用层多播模型TDRS,该模型以域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结构。重点阐述了多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过程,首先以域饱和度为基础平衡选取目标域,接着以DCMR算法二次择优产生域内路径,最终达到ALM拓扑结构的整体优化。仿真结果表明TDRS模型能有效减少网络传输冗余,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传输数据速度快,具有低延迟、低链路压力的特点,同时解决了现实网络中部分节点服务能力限制的问题,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域饱和度
二维
度约束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Region saturation,Two dimension,Degree constraints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二维网状结构的应用层组播协议研究
18
作者
许建真
王明
梁克会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9期198-200,288,共4页
文摘
为了改善网状优先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可扩展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应用组播协议,协议采用特殊的二维层次结构。在低层,将距离近的结点划分为同一个域,域内成员组织成车轮状,域成员只和邻居结点交换信息,减少了维护通信量。在高层,将距离较远的域首组织成网状结构,上下层通过不同的路由算法并行地传输数据,使得数据可以尽快到达远处的结点,提高了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组播协议具有较小的控制开销、链路压力和端到端延迟。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网状结构
二维网状
车轮结构
Keywords
alm
(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Mesh architecture Two
layer
network Wheel architecture
分类号
TP393.0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延时影响因子的应用层多播ASD模型改进研究
19
作者
崔建群
王博伦
熊涛
吴黎兵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36-184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170017
61272112
+1 种基金
61370108)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A004)
文摘
为提高应用层多播的稳定性和效率,在原ASD-TS模型上加以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延时因子的ASD-DIF模型。该模型可以在新节点探测整个多播网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加入方式,使新节点给整个多播组带来的延时最小,构建高效率、高分发度的多播树。仿真实验表明ASD-DIF模型在构建多播网络的时候能够构建高效率的转发路径,有效降低多播的时延。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延时因子
自主选择
高分发度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delay impact factor
self-choose
high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P393.03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全应用层组播组成员管理模型
20
作者
许建真
商锦波
张倩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79,共3页
文摘
针对应用层组播中缺乏有效的组成员管理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层组播的组成员管理模型。该模型基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采用分布式目录服务设计,运用目录分割、目录推荐和目录复制技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目录信息进行高效、统一的管理,并将身份认证技术与信任模型相结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提高平均数据传输速率,增强了组成员管理的安全性。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轻量目录访问协议
组成员管理
身份认证
分布式目录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alm
)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
group member management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distributed directory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接请求序列对ALM建树性能的影响
李俊
罗代升
王蕾
王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区分应用的车轮结构分层ALM模型
许建真
芦瑞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综述
苏金树
曹继军
张博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算法
曾彬
张大方
黎文伟
吕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
罗建光
赵黎
杨士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
高山
林予松
王宗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优先级的应用层组播的分层结构模型
许建真
许密画
张福炎
程一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的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
陈华胜
齐勇
李伟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蚁群算法的树环结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算法
许建真
何婷婷
何丹
周曈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组播网关的可靠组播体系结构
姜腊林
徐蔚鸿
于枫
樊俊青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应用层组播的时延受限高稳定性生成树算法
曹继军
苏金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应用层组播优化方法
沈晔
冯径
印敏
马玮骏
蒋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P2P流媒体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
阳卫文
王建新
《现代电子技术》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加权选择函数的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
余波
王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一种基于分层应用层多播的数据可靠传输算法
刘美琴
杨贯中
陆绍飞
申奥
欧阳俊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节点性能的应用层多播模型
许建真
伊国力
张福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域饱和度的二维应用层多播模型
许建真
全宗勇
张福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二维网状结构的应用层组播协议研究
许建真
王明
梁克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延时影响因子的应用层多播ASD模型改进研究
崔建群
王博伦
熊涛
吴黎兵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安全应用层组播组成员管理模型
许建真
商锦波
张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