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rification,structural elucidation,and in vitro antitumor effects of novel polysaccharides from Bangia fuscopurpurea 被引量:6
1
作者 Jingna Wu Xiaoting Chen +2 位作者 Kun Qiao Yongchang Su Zhiyu Li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2021年第1期63-71,共9页
A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designated BFP-3,was isolated from Bangia fuscopurpurea by hot water extraction,anion-exchange,and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tested to determine its antitumor activity.The struct... A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designated BFP-3,was isolated from Bangia fuscopurpurea by hot water extraction,anion-exchange,and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tested to determine its antitumor activity.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FP-3 were investigated by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including partial acid hydrolysis,methylation analysis,one-an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FP-3 was mainly comprised of rhamnose,arabinose,mannose,glucose,and galactose.Moreover,the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BFP-3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333 kDa.The backbone of BFP-3 was primarily composed of repeating 5-α-l-Araf-1→(4-α-d-Glcp-1)_(4)→4,6-β-d-Manp-1 units,and the side chains consisted of repeatingβ-d-Galp-1→(4-β-d-Galp-1)_(4)→4,6-β-d-Galp-1→3,4-α-l-Rhap,β-l-Arap-1→(3-β-d-Galp-1)_(3),andβ-l-Arap-1 units.Counting Kit-8 assays revealed that BFP-3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A2780,COC1,SKOV3,HO-8910,and OVCAR3 ovarian cancer cells in vitro,indicating that BFP-3 coul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 Structure ovarian cancer antitumor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饮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气血两虚证疗效观察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友谋 汪天明 +5 位作者 孙叶晗 马佳 姚星晨 陈刚 李宁 祝永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桑黄饮片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气血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67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最终完成有效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的化疗方案,治... 目的观察桑黄饮片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气血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67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最终完成有效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桑黄饮片,两组均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其中治疗组乏力评分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CD4^(+)T细胞、NK细胞、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升高或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黄饮片联合化疗能够增强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提高CD4^(+)T细胞、NK细胞、IFN-γ水平,抑制TNF-α水平,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晚期结直肠癌 化疗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lent effect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 new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gainst EGFR-positiv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被引量:2
3
作者 Dan-Dan Zhou Wei-Qi Bai +4 位作者 Xiao-Tian Zhai Li-Ping Sun Yong-Su Zhen Zhuo-Rong Li Qing-Fang Miao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19-431,共13页
Background: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is the most aggressive subtype and occurs in approximately 15%–20%of diagnosed breast cancers.TNBC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highly metastatic and recurrent features,as wel... Background: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is the most aggressive subtype and occurs in approximately 15%–20%of diagnosed breast cancers.TNBC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highly metastatic and recurrent features,as well as a lack of specific targets and targeted therapeutics.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is highly expressed in a variety of tumors,especially in TNBC.LR004-VC-MMAE is a new EGFR-targe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produced by our laboratory.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its antitumor activities against EGFR-positive TNBC and further studie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of antitumor action.Methods:LR004-VC-MMAE was prepared by coupling a cytotoxic payload(MMAE)to an anti-EGFR antibody(LR004)via a linker,and the drug-to-antibody ratio(DAR)was analyzed by HIC-HPLC.The gene expression of EGFR in a series of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was assessed using a publicly available microarray dataset(GSE41313)and Western blotting.MDA-MB-468 and MDA-MB-231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LR004-VC-MMAE(0,0.0066,0.066,0.66,6.6 nmol/L),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R004-VC-MMAE on cell proliferation were examined by CCK-8 and colony formation.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capacity of MDA-MB-468 and MDA-MB-231 cells were tested at different LR004-VCMMAE concentrations(2.5 and 5 nmol/L)with wound healing and Transwell invasion assays.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and tumorsphere-forming assay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killing effects of LR004-VC-MMAE on cancer stem cells(MDA-MB-468 and MDA-MB-231 cells).The mouse xenograft models were also used to evaluat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LR004-VC-MMAE in vivo.Briefly,BALB/c nude mice were subcutaneously inoculated with MDA-MB-468 or MDAMB-231 cells.The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n=6 per group)and treated with PBS,naked LR004(10 mg/kg),LR004-VC-MMAE(10 mg/kg),or doxorubicin,respectively.Tumor sizes and the body weights of mice were measured every 4 d.The effects of LR004-VC-MMAE on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ffects of LR004-VC-MMAE on EGFR,ERK,MEK phosphorylation and tumor stemness marker gene expression.Results:LR004-VC-MMAE with a DAR of 4.02 were obtained.The expression of EGFR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NBC cells compared with non-TNBC cells(P<0.01).LR004-VC-MMAE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EGFRpositive TNBC cells,and the ICvalues of MDA-MB-468 and MDA-MB-231 cells treated with LR004-VC-MMAE for 72 h were(0.13±0.02)nmol/L and(0.66±0.06)nmol/L,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ells treated with MMAE[(3.20±0.60)nmol/L,P<0.01,and(6.60±0.50)nmol/L,P<0.001].LR004-VC-MMAE effectively inhibited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DA-MB-468 and MDA-MB-231 cells.Moreover,LR004-VC-MMAE also killed tumor stem cells in EGFR-positive TNBC cells and impaired their tumorsphere-forming ability.In TNBC xenograft models,LR004-VC-MMAE at 10 mg/kg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umor growth and achieved complete tumor regression on day 36.Surprisingly,tumor recurrence was not observed unti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on day 52.In a mechanistic study,we found that LR004-VC-MMAE significantly in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at G/M phase in MDAMB-468[(34±5)%vs.(12±2)%,P<0.001]and MDA-MB-231[(27±4)%vs.(18±3)%,P<0.01]cells.LR004-VC-MMAE also inhibited the activation of EGFR signal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cancer stemness marker genes such as Oct4,Sox2,KLF4 and EpCAM.Conclusions:LR004-VC-MMAE showed effective antitumor activity by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of EGFR signal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cancer stemness marker genes.It might b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candidate and provide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venue for the treatment of EGFR-positive TN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tibody–drug conjugate Targeted therapy antitumor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破壁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春延 张国财 +3 位作者 程方志 张国珍 赵博 林连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51-55,共5页
以灵芝孢子粉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法破壁灵芝孢子,研究灵芝孢子粉破壁优化工艺及破壁孢子粉抗肿瘤作用。选取水为破壁溶剂,以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为试验因素,以灵芝孢子破壁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灵芝孢子破... 以灵芝孢子粉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法破壁灵芝孢子,研究灵芝孢子粉破壁优化工艺及破壁孢子粉抗肿瘤作用。选取水为破壁溶剂,以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为试验因素,以灵芝孢子破壁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灵芝孢子破壁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对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破壁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150 MPa、均质次数3、料液比1∶100(g/m L),破壁率为94.35%。抗肿瘤实验表明,破壁灵芝孢子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为43.37%~57.59%,且肝体比和肺体比变化稳定,并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因此,破壁灵芝孢子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破壁 高压均质法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肠多糖提取物对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斌 袁甜 +4 位作者 张译文 王志远 秦英玲 薛仙子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采用碱解、酶解和醇沉淀法提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组织中的粗多糖(简称肠多糖),通过构建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采用腹腔给药途径,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肠多糖[200、100、50mg/(kg.d)]对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小鼠的脾... 采用碱解、酶解和醇沉淀法提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组织中的粗多糖(简称肠多糖),通过构建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采用腹腔给药途径,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肠多糖[200、100、50mg/(kg.d)]对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表明:肠多糖对患H22肝癌小鼠的实体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肠多糖高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肠多糖中、低剂量组的瘤质量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多糖高、中、低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90.1%、85.2%和71.7%;各肠多糖组小鼠的脾脏指数与肿瘤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肠多糖剂量的上升,小鼠的脾脏指数也上升;各肠多糖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均高于肿瘤对照组,除肠多糖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与肿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2含量极显著高于3个对照组(P<0.01),而肠多糖中、低剂量组血清中的IL-2含量与肿瘤对照组、给药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肠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含量与3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肠多糖 H22肝癌荷瘤小鼠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的免疫效应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林丽霞 梁国瑞 +1 位作者 陈燕 薛银萍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茯苓多糖抗肿瘤机制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优势,临床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茯苓多糖不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监视清除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还可以打破机体免疫耐受,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 茯苓多糖抗肿瘤机制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优势,临床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茯苓多糖不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监视清除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还可以打破机体免疫耐受,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能;现对近几年的国内外关于茯苓多糖免疫效应和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为其成为临床抗肿瘤新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免疫效应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激活血卟啉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马玉英 张伊立 +3 位作者 张军平 丛维维 王仲会 袁仕取 《声学技术》 CSCD 1993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超声波激活血卟啉治疗癌肿瘤的设备、方法、离体及活体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超声激活血卟啉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当血卟啉浓度为50μg/ml时。用超声激活后,对S180细胞的杀伤率可达95%以上,同样强度的超... 本文介绍了利用超声波激活血卟啉治疗癌肿瘤的设备、方法、离体及活体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超声激活血卟啉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当血卟啉浓度为50μg/ml时。用超声激活后,对S180细胞的杀伤率可达95%以上,同样强度的超声作用相同时间后,对S180细胞的杀伤率只有3.67%。含有血卟啉的肿瘤细胞经二次超声照射后,对S180实体肿瘤增长的抑制率可达57.52%。文中还给出了声参量与肿瘤细胞杀伤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用荧光分析仪对肿瘤细胞损伤作用进行了定量测定,给出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 抗肿瘤效应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乳腺癌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周防震 黄敏 +1 位作者 张晓元 郭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7-151,共5页
为了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荷瘤小鼠阿霉素(ADM)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建立4T1乳腺癌细胞Balb/C雌性小鼠体内移植肿瘤模型,观察DMY和ADM单用以及联合干预对小鼠移植瘤重、肺部转移灶和心肝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溶液)相比... 为了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荷瘤小鼠阿霉素(ADM)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建立4T1乳腺癌细胞Balb/C雌性小鼠体内移植肿瘤模型,观察DMY和ADM单用以及联合干预对小鼠移植瘤重、肺部转移灶和心肝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溶液)相比,100mg/(kg.d)的DMY对荷瘤小鼠瘤重及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减少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5)和肺部转移灶数(P<0.01);2 mg/(kg.d)的ADM能显著减小瘤重(P<0.05)和肺部转移灶数(P<0.01),并能显著增加血清LDH和AST水平(P<0.05);2 mg/(kg.d)的ADM和100 mg/(kg.d)的DMY联合使用具有更佳的抗肿瘤效果,能同时显著减少瘤重和肺部转移灶数(P<0.01),并能减少ADM单独使用所诱导的LDH和AST增加量.以上结果说明,ADM对小鼠移植性4T1乳腺癌生长和肺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伴随一定程度的心、肝毒性;DMY对ADM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阿霉素 荷瘤小鼠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药理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方芳 顾媛媛 +7 位作者 郭玉岩 马艳春 王艳丽 周海纯 宋小雪 郑文韬 田明 王伟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50-452,共3页
穿山龙的主要成分为薯蓣皂苷,具有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已作为甾体激素药物和抗冠心病皂苷类药物的重要工业原料。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平喘、抗肿瘤、降低血糖、降血尿酸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 穿山龙的主要成分为薯蓣皂苷,具有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已作为甾体激素药物和抗冠心病皂苷类药物的重要工业原料。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平喘、抗肿瘤、降低血糖、降血尿酸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糖尿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平喘作用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于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3-86,共4页
报道了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 ,随PSP浓度增加 ,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 ,抑制率逐渐增加。体内实验 ,结果显示 ,PSP在 5 0~ 2 0 0mg/kg的剂量范... 报道了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 ,随PSP浓度增加 ,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 ,抑制率逐渐增加。体内实验 ,结果显示 ,PSP在 5 0~ 2 0 0mg/kg的剂量范围对小鼠S 1 80肉瘤 ,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PSP可通过全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刺激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多糖 HELA细胞 抗肿瘤作用 免疫效应 实验 HEPG2细胞 T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宪军 滕娜 +1 位作者 商红军 孙希云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1,70,共4页
制备含有五味子乙素的脂质体,用于运载抗癌药物阿霉素,即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脂质体对阿霉素的包封率用柱层析法测定,脂质体的形态、粒度分别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测定仪来观察与测定。采用昆明种小白鼠以及S-180动物肿瘤模型,评... 制备含有五味子乙素的脂质体,用于运载抗癌药物阿霉素,即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脂质体对阿霉素的包封率用柱层析法测定,脂质体的形态、粒度分别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测定仪来观察与测定。采用昆明种小白鼠以及S-180动物肿瘤模型,评价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的毒性与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乙素-阿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可达(96.45±1.86)%,粒度范围为(153.2±19.6)nm,Zeta电位为(-38.6±2.5)mV,显著降低了阿霉素的急性毒性,同时显著提高了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阿霉素 脂质体 急性毒性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蘑菇发酵菌丝体醇提物的抑瘤活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虹 谷文英 丁霄霖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巴西蘑菇深层发酵的菌丝体,用热水提取出水溶性成分(主要是活性多糖)后,残渣用体积分数85%的乙醇提取,对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瘤活性的研究。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菌丝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一定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为150... 巴西蘑菇深层发酵的菌丝体,用热水提取出水溶性成分(主要是活性多糖)后,残渣用体积分数85%的乙醇提取,对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瘤活性的研究。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菌丝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一定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为1507μg/mL。体内则显示出了较强的抑瘤效果,腹腔注射(i.p.)每天10、50、100 mg/kg,对S180荷瘤鼠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4.72%、66.50%和70.49%;灌胃(p.o.)每天800 mg/kg,对S180腹水瘤鼠的生命延长率达到52.94%。结果表明:巴西蘑菇深层发酵菌丝体的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其具体的功效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蘑菇 菌丝体 醇提物 抑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化学激活血卟啉对S_(180)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马玉英 张伊立 张军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377,共4页
声化学激活血卟啉对S_(180)肿瘤作用的研究马玉英,张伊立,张军平(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西安710062)关键词:声化学;血卟啉;S180瘤细胞;抗肿瘤效应血卟啉是一种有机光敏剂,具有优先在肿瘤组织聚集的特... 声化学激活血卟啉对S_(180)肿瘤作用的研究马玉英,张伊立,张军平(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西安710062)关键词:声化学;血卟啉;S180瘤细胞;抗肿瘤效应血卟啉是一种有机光敏剂,具有优先在肿瘤组织聚集的特点,用激光激活血卟啉的光动力学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化学 血卟啉 S180瘤细胞 抗肿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粉针剂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敏 杨威 +1 位作者 朱庆 王敏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93-59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观察艾迪粉针剂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抗肿瘤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的实体瘤模型,艾迪粉针剂对小鼠尾静脉给药,连续处理7 d,第8天剥离瘤块称质量,计算抑瘤率,与化疗药合并用药考察减毒增... 目的通过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观察艾迪粉针剂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抗肿瘤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的实体瘤模型,艾迪粉针剂对小鼠尾静脉给药,连续处理7 d,第8天剥离瘤块称质量,计算抑瘤率,与化疗药合并用药考察减毒增效作用;建立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阳性对照组为顺铂,考察生命延长率。体外实验:常规传代培养人肝癌BEL7402、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黑色素瘤A375 S2细胞、人胃癌SGC 7901和小鼠纤维肉瘤L929细胞,用MTT法检测活细胞数和生长抑制率。结果艾迪粉针剂连续7 d每日1次静脉注射对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本品与化疗药合并用药有增效作用;艾迪粉针剂体外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且具有较低的IC50值。结论艾迪粉针剂具有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移植性肿瘤 艾迪粉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万丹 张水寒 +2 位作者 沈冰冰 袁清照 蔡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了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图谱与抗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首先采用HPLC-MS/MS法对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析,得到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同时采用噻唑蓝(MTT)法... 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了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图谱与抗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首先采用HPLC-MS/MS法对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析,得到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同时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对Mcf-7、Hela、Ht29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通过分析化学成分与药效活性的相关性,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进而探索金银花和山银花抗肿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 抗肿瘤作用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麸皮多糖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伟丽 崔鹏举 +1 位作者 鲁兆新 张兰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66,共5页
为明确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玉米麸皮多糖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倒置显微镜观察、分裂指数、集落形成方法测定细胞活力.MTT实验结果表明,水提玉米麸皮多糖可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随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 为明确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玉米麸皮多糖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倒置显微镜观察、分裂指数、集落形成方法测定细胞活力.MTT实验结果表明,水提玉米麸皮多糖可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随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加,0.02 g/L的多糖处理48 h其抑制率可达60.62%.另外两种多糖对HT-29细胞无明显的抑制效果.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水提玉米麸皮多糖作用48 h,HT-29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同时,水提玉米麸皮多糖能够抑制HT-29细胞有丝分裂数和集落形成率,并呈时间和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麸皮 多糖 抗肿瘤 HT-2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蓝蛋白生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艳景 胡虹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32-6333,6490,共3页
就近年来藻蓝蛋白的生理活性尤其是抗癌活性、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藻蓝蛋白 抗癌活性 抗炎活性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药理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敏 史雪莹 +1 位作者 刘黎莎 李国云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6期448-453,共6页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糖胺聚糖,主要由N-乙酰氨基半乳糖和葡糖醛酸组成。目前,硫酸软骨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骨关节炎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最新研究发现,硫酸软骨素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还具有降血脂、降血糖...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糖胺聚糖,主要由N-乙酰氨基半乳糖和葡糖醛酸组成。目前,硫酸软骨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骨关节炎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最新研究发现,硫酸软骨素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还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促进伤口愈合、调节肠道微生态、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硫酸软骨素的新颖药理学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其进一步药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药理活性 降血脂 抗病毒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体外细胞毒及体内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郝艳丽 邓英杰 +2 位作者 陈妍 毛讯 王秀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对抗癌药物盐酸拓扑替康普通脂质体(Plain L)及PEG修饰脂质体(PEG L)的体外细胞毒及体内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Plain L与PEG L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人结肠直肠癌细胞HCT 8的抑制作用;对荷肝癌H22小鼠... 目的对抗癌药物盐酸拓扑替康普通脂质体(Plain L)及PEG修饰脂质体(PEG L)的体外细胞毒及体内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Plain L与PEG L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人结肠直肠癌细胞HCT 8的抑制作用;对荷肝癌H22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进行Plain L、PEG L的体内抑瘤试验。结果与游离药物相比,Plain L、PEG L的细胞毒作用增强,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IC50分别为(9.26±2.14)mg.L-1和(2.36±1.08)mg.L-1,相比于游离药物[IC50=(25.45±1.69)mg.L-1]分别降低了63.6%(P<0.005)和90.7%(P<0.001);对HCT 8细胞,Plain L[IC50=(10.66±1.25)mg.L-1]与PEG L[IC50=(4.50±0.31)mg.L-1]的细胞毒作用也强于游离药物[IC50=(16.72±2.45)mg.L-1],分别是游离药物的1.5倍(P<0.001)和3.6倍(P<0.005)。体内抑瘤实验结果表明,游离药物、Plain L与PEG L体积抑瘤率分别为58.2%、67.6%、83.5%,质量抑瘤率分别为56.3%、69.6%、85.7%;与游离药物相比,Plain L与PEG L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明显提高。结论与游离药物相比,脂质体包封提高了盐酸拓扑替康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及体内抗肿瘤效果,而经PEG修饰的脂质体相比于普通脂质体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拓扑替康 脂质体 PEG修饰脂质体 细胞毒作用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对结肠癌细胞系Lovo的杀伤和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树 曾青 +1 位作者 周丽娜 郝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3-285,共3页
为探讨亚甲蓝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采用直接杀伤实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实验方法研究了亚甲蓝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的作用 ,同时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该药对癌细胞的损伤部位 .结果显示 ... 为探讨亚甲蓝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采用直接杀伤实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实验方法研究了亚甲蓝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的作用 ,同时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该药对癌细胞的损伤部位 .结果显示 13 2 5 μmol/L亚甲蓝作用2 4h可杀死 79 4%的大肠癌细胞 ,5 3μmol/L亚甲蓝作用 2 4h可杀死全部大肠癌细胞 ,0 2 7μmol/L亚甲蓝即可明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亚甲蓝损伤细胞的部位在线粒体 .研究结果表明 ,亚甲蓝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Lovo具有显著的杀伤和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抗肿瘤作用 结肠肿瘤 大肠肿瘤 LO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