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抗核抗体:临床相关性和治疗启示
1
作者 丁凯 李欣 赵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应用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果的影响受到关注。ANA作为自身免疫异常的生物标志物,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联性及其对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的潜... 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应用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果的影响受到关注。ANA作为自身免疫异常的生物标志物,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联性及其对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的潜在影响已被广泛研究。现有证据表明,ANA阳性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胚胎发育不良、临床妊娠率下降和流产风险增加相关。卵泡液中的ANA水平被认为是预测自体免疫相关性不孕的敏感指标。特定的ANA亚类,如抗双链DNA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与卵母细胞成熟障碍和胚胎发育迟缓有关。尽管如此,ANA阳性与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不良生殖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文章还讨论了针对ANA阳性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低剂量阿司匹林和羟氯喹等,旨在为ART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辅助生殖技术 不孕症 卵母细胞 胚胎质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ANA、BAFF异常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潘倩影 周振海 +5 位作者 庄兰 张玲 黄蓓晖 刘俊茹 李娟 罗绍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临床特点及与B细胞活化因子(BAFF)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意义。方法:分析初治ITP患者70例,研究患者免疫学异常特点,观察患者ANA与临床表现、近期疗效的关系;动态分析ITP患者43例... 目的:探讨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临床特点及与B细胞活化因子(BAFF)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意义。方法:分析初治ITP患者70例,研究患者免疫学异常特点,观察患者ANA与临床表现、近期疗效的关系;动态分析ITP患者43例,观察有无进展为SLE等结缔组织病;ELISA检测A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BAFF有无差异。结果:ITP患者存在多项免疫异常,ANA阳性、抗干燥综合征抗原(SSA)阳性、IgG增加比例高;起病时ANA阳性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较ANA阴性患者低,出血症状较ANA阴性患者重;ANA阳性患者BAFF水平高于阴性患者;ANA阳性患者对激素治疗的近期疗效优于ANA阴性患者;43例动态分析患者平均随访期限为(48.44±4.80)月,2例随访过程中进展为SLE,均为较高滴度(分别为6.23和4.1)的ANA阳性患者。结论:起病时ANA阳性患者病情较重,对激素治疗的近期疗效较ANA阴性患者好,ANA阳性患者BAFF水平高,ANA可能与ITP发病及病情进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核抗体 B细胞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地区1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ANA、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飞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 DNA)抗体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斑点渗滤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并分析本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 DNA)抗体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斑点渗滤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并分析本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2例SLE患者(SLE组)与同期85例健康者(对照组)的ANA、抗ds DNA抗体、抗ENA抗体。结果 SLE组患者三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NA、抗ds DNA抗体、抗ENA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抗ENA抗体谱中,抗SS-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狼疮性肾炎(LN)组的抗ds DNA抗体阳性率高于非LN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1),且以56~65岁患者阳性率最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NA、抗ds 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单一检测的漏诊率,还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的阳性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阳性及干预治疗与反复种植失败辅助生殖结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会 朱雯 +3 位作者 杨帆 陈宇鸽 王冠雄 吴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阳性及干预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344例RIF患者,根据ANA检测结果分为ANA阳性组(294例)和阴性对照组(50例),抗核抗体阳性组分为ANA阳性低滴度组(214例)和ANA阳性高滴度组...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阳性及干预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344例RIF患者,根据ANA检测结果分为ANA阳性组(294例)和阴性对照组(50例),抗核抗体阳性组分为ANA阳性低滴度组(214例)和ANA阳性高滴度组(80例)。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胚胎相关数据以及妊娠结局。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来分析ANA对RIF患者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并分析了ANA阳性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后的临床妊娠情况。结果ANA阳性低滴度组和高滴度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ANA阳性患者卵细胞受精率和卵裂率也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因ANA阳性胚胎移植后未妊娠患者,经免疫调节剂治疗后的单周期临床妊娠率和累积临床妊娠率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ANA低滴度阳性和高滴度阳性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均下降。经过临床干预治疗后,ANA阳性患者的单周期临床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得到了改善。这表明ANA阳性是RIF的重要原因,而免疫调节剂治疗是改善ANA阳性患者辅助生殖结局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不孕症 反复种植失败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对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激素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琼 田爱平 +2 位作者 毛永武 王富春 毛小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资料,其中AIH-PB...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资料,其中AIH-PBC OS组46例,单纯AIH组31例。均经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肝穿刺相关指标、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指标,以及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初始及6个月内复查的生化及免疫球蛋白指标,根据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评估治疗6个月内的激素应答情况,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分析ANAs对两组患者激素应答结果的影响。结果ANAs阳性及阴性AILD患者中,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占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5.6%vs.44.4%,65.6%vs.34.4%,P>0.05)。46例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组25例,ANAs阴性组21例。ANAs阳性组半年内激素完全应答率低于ANAs阴性组(44.0%vs.76.2%),而激素不应答率高于ANAs阴性组(20.0%vs.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单纯AIH患者中,ANAs阳性组20例,ANAs阴性组11例。两组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者半年内激素不应答的可能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AIH患者中ANAs类型对激素应答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结果欠佳;在单纯AIH患者中,ANAs对激素应答结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抗核抗体谱 激素生化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自身抗体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6
作者 许锐 郭倩倩 +2 位作者 杨乐平 赖米林 佟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7-1159,1168,共4页
目的检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情况,以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 目的检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情况,以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78例,同时选择88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总补体)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免疫指标的变化,自身抗体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核抗体(ANA)阳性的有50例,占64.10%(50/78),其中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组蛋白抗体(AHA)阳性的有28例,占36.00%(28/7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IgA、IgM因子,C4、总补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异常,患者外周血自身抗体ANA、AHA阳性率高,揭示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抗核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伴自身免疫现象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春洋 刘燕敏 +3 位作者 黄云丽 韩莹 张小丹 廖慧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旨在分析伴有自身免疫现象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为临床工作总结经验。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1-2013年临床诊断为DILI的患者51例,分别根据抗核抗体(ANA)阳性与否(ANA阳性组和ANA阴性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简... 目的旨在分析伴有自身免疫现象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为临床工作总结经验。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1-2013年临床诊断为DILI的患者51例,分别根据抗核抗体(ANA)阳性与否(ANA阳性组和ANA阴性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简易评分高低(1~4分为低分组,≥5分为高分组)分组,比较实验室指标[ALT、AST、TBil、白蛋白(Alb)、ALP、GGT、凝血酶原时间(PT)、Ig M、Ig A、Ig M]、住院时间、病情反复情况。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51例患者中,ANA阳性34例,ANA阴性17例;高分组17例,低分组34例。在两种分组标准中,ALT、TBil、Alb、ALP、GGT、PT、Ig M水平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种分组方式中,AST及Ig 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根据AIH简易评分方式分组,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Ig A水平[(3.87±1.73)g/L vs(2.75±1.38)g/L]及病情反复比例(10/17 vs 8/3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纯DILI与伴有自身免疫性现象DILI临床表现相似,AIH简易评分标准在伴有自身免疫性现象的DILI中值得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抗体 抗核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G4、CA19-9水平对IgG4相关性胆管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谭立明 管晓琳 +13 位作者 吴思凡 郑葳 付慧颖 蒙仪妹 隆婷婷 王巧花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陈娟娟 李华 曹莉萍 徐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gG4、CA19-9及自身抗体对IgG4相关性胆管炎(IgG4-SC)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41例IgG4-SC患者、162例非IgG4-SC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IgG4和CA19-9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血清IgG4、CA19-9及自身抗体对IgG4相关性胆管炎(IgG4-SC)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41例IgG4-SC患者、162例非IgG4-SC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IgG4和CA19-9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IgG4-SC患者的ANA、ANCA、SMA和AMA阳性率分别为41.46%、7.32%、0和2.44%。其中,AN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ANCA阳性率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组、SMA和AMA阳性率与非IgG4-SC组均存在差异,且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IgG4(n=36/41)和CA19-9(n=21/41)升高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9和0.646,P<0.05。结论:血清IgG4和CA19-9水平的高表达和自身抗体检测,对于IgG4-SC的鉴别诊断具有准确性和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管癌 胰腺癌 IGG4 CA19-9 抗核抗体(an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抗平滑肌抗体(SMA) 抗线粒体抗体(A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例狼疮性脂膜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涛 李鑫 +6 位作者 刘跃华 郑和义 孙秋宁 晋红中 马东来 渠涛 方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28,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脂膜炎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治疗经验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2例狼疮性脂膜炎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皮损好发于头面部、上肢及臀部,常表现为皮... 目的探讨狼疮性脂膜炎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治疗经验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2例狼疮性脂膜炎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皮损好发于头面部、上肢及臀部,常表现为皮肤萎缩、红斑、皮下结节、浸润性红斑及皮肤破溃。病理的典型改变为皮下脂肪层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小叶性脂膜炎,也可同时出现脂肪小叶间隔性脂膜炎。治疗以硫酸羟氯喹单用或合用激素为主,大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较好,部分患者出现反复。结论狼疮性脂膜炎较少见,其典型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是其诊断的要点,硫酸羟氯喹及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脂膜炎 组织病理 抗核抗体 硫酸羟氯喹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20
10
作者 史晓敏 冯珍如 +2 位作者 隋宝环 阎振林 董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对人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Anti-dsDNA-NcX ELISA行实验室检测性能评估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对Anti-dsDNA-NcX ELISA试剂盒进行实验性能评价;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 目的对人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Anti-dsDNA-NcX ELISA行实验室检测性能评估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对Anti-dsDNA-NcX ELISA试剂盒进行实验性能评价;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两种方法共三种试剂盒,同时检测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患者27例及SLE患者92例血清抗dsDNA抗体。以SLE的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Anti-dsDNA-NcX ELISA试剂盒用于SLE的诊断性能。结果 Anti-dsDNA-NcX ELISA试剂盒达到了各项实验室检测性能指标,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2.7 U/m 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6%,批间精密度CV<10%,溶血、脂血、黄疸对检测结果没有干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间不存在交叉反应。健康体检正常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P97.5为67.0 U/m。l9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两种ELISA试剂的阳性率(60.9%)均高于IIF(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nti-dsDNA-NcXELISA试剂盒诊断狼疮性肾炎的正确率要高于AESKULISA dsDNA-Check ELISA试剂盒(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和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抗dsDNA抗体取108 U/m l为诊断界值时,Anti-dsDNA-NcX ELISA试剂盒诊断狼疮性肾炎的特异性为98.2%,阳性预测值为96.6%。结论 Anti-dsDNA-NcX ELISA试剂盒各项检测性能良好,诊断狼疮性肾炎在不降低敏感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是目前IIF的有益补充,其试剂可以用于SLE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体 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列英 仲人前 +1 位作者 李红梅 夏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342例慢性肝病和肝癌血清标本,以 Hep-2细胞和猴肝组织为抗原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抗...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342例慢性肝病和肝癌血清标本,以 Hep-2细胞和猴肝组织为抗原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抗核抗体(A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8%(35/160),27.5%(30/109)和34.2%(25/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200)。3组ANA核型种类较多,但均以颗粒型为主。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发现40例ANA颗粒型的患者,有12例nRNP/Sm和(或)SSA阳性,3例Scl-70和2例Jo-1阳性;15例ANA均质型有7例为抗双链DNA抗体和1例抗组蛋白抗体。对照组中2例ANA颗粒型分别为nRNP/Sm和SSA阳性。3组病例的胞质抗体有多种,以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最高,肝硬化和肝癌组分别达12.8%和12.3%;慢性肝炎组为8.9%。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不仅存在着自身抗体,而且显著高于正常人。ANA的靶抗原中除一部分是目前已鉴定的外,大部分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核 核抗原 慢性肝炎 肝肿瘤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秦雪 陶瑕 +6 位作者 陈志坚 蒋杰球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林发全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82例ANA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87.8%和7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7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77.19%和71.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cutoff值时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ANA、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法对一些稀有核型ANA检测符合率较低,而抗ds-DNA抗体的符合率在不同核型上没有差异。ANA检测以1:100为cutoff滴度,抗ds-DNA抗体以弱阳性为cutoff值时,两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但在检测滴度1:100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时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结论IIFA法检测总ANA、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阳性标本再进行ELIS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同时观察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并且更快捷经济。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髓过氧化物酶及乳铁蛋白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立明 张玉红 +5 位作者 陈冬莲 明凤 李华 陈娟娟 王外梅 熊金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9-843,847,共6页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MPA)及抗乳铁蛋白抗体(A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对63例AIH(53例AIH-Ⅰ和10例AIH-Ⅱ)、206例非AI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ELISA法检测AM-PA和AL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MPA)及抗乳铁蛋白抗体(A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对63例AIH(53例AIH-Ⅰ和10例AIH-Ⅱ)、206例非AI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ELISA法检测AM-PA和AL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观察临床评价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AIH和206例非AIH检测AMPA阳性率分别是61.9%(39/63)和3.40%(7/206),经χ2检验,P<0.01;AIH组中AIH-Ⅰ组阳性率73.6%(39/53)。63例AIH患者检测ALA阳性12例(19.0%),AIH-Ⅰ中阳性11例(20.8%)。AIH自身抗体临床评价指标显示ALA敏感性最低为19.05%,但其特异性最高为99.6%,AM-PA特异性为97.27%。结论:AMPA、ALA与AIH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其他自身抗体检测对AIH的诊断及其亚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抗乳铁蛋白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核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及抗核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路春梅 刘晶珠 +3 位作者 李荷莲 林丽 毛跃平 张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及抗核抗体 (ANA)与反复自然流产 (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98例 RSA患者及 4 0例正常妇女血清 ACA和 ANA。结果 :RSA组 ACA阳性率为 32 .7%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0 % ,P<0 .0 1) ;早期与...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及抗核抗体 (ANA)与反复自然流产 (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98例 RSA患者及 4 0例正常妇女血清 ACA和 ANA。结果 :RSA组 ACA阳性率为 32 .7%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0 % ,P<0 .0 1) ;早期与晚期 RSA两组间比较 ,AC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RSA2次与 RSA≥ 3次两组间比较 ,AC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ACA Ig M、Ig G、Ig A中以 Ig G、Ig M检出率较高 ,ACA Ig M、Ig G、Ig A同时阳性者仅 4例 ;阳性和强阳性 ACA占 37.5 % (11/32 ) ,其余均为 ACA弱阳性 ;RSA患者 ANA阳性率为 17.3% ,较对照组 (2 .5 % )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ACA及 ANA与 RSA有关 ,可作为 RSA免疫因素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心脂/血液 抗体 抗核/血液 流产 自然/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病中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洪 巫翠萍 黄丽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病患者常用自身抗体的综合检测、分析,评价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已确诊为自身免疫病患者216例作为疾病组(其中SLE患者102例,RA患者54例,MCTD患者18例,SS患者16例,PSS患者16,PM/DM患者10例)... 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病患者常用自身抗体的综合检测、分析,评价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已确诊为自身免疫病患者216例作为疾病组(其中SLE患者102例,RA患者54例,MCTD患者18例,SS患者16例,PSS患者16,PM/DM患者10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欧蒙免疫印迹法和ELISA法检测ANA、抗ds-DNA、ENA多肽谱、RF。结果:6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RF的阳性检出率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为最高(74.2%),干燥综合症(SS)患者次之(62.5%),而多发性皮肌炎(PM/DM)患者中未检出;ANA在6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为最高(94.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次之(88.9%),RA患者最低(33.3%);抗ds-DNA则只在2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中检出,其中SLE患者阳性检出率最高(80.4%),而RA患者较低(3.7%);6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中,ENA多肽谱的各种抗体的检出率差别较大,其中,抗SSA/R0均有检出,但阳性率不高(均低于40.0%),而抗-Histones只在SLE患者中有检出,抗Scl70只在系统性硬皮病(PSS)患者中有检出,抗J0-1则只在PM/DM患者中有检出,但抗U1-snRNP则在MCTD患者中检出率较高(88.9%),抗-Centromere均无检出。结论:自身免疫病患者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有助于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 ana 抗ds—DNA ENA多肽谱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荣 唐秀英 +1 位作者 席向红 李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200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150例男性SLE患者,其中儿童30例,成人120例。记录患者起病时及进展期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男性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200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150例男性SLE患者,其中儿童30例,成人120例。记录患者起病时及进展期的临床表现,包括:蝶形红斑、盘状红斑、消化系统受累、其他皮损、口腔溃疡、关节及肌肉受损、血管炎、血液系统受损、肾脏受累、光过敏、发热/疲劳、口干/眼干、心脏受累、雷诺现象、脱发。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功能、抗核抗体(ANA)、可溶性核蛋白抗体(抗Sm、SSA、SSB、U1RNP、Rib抗体)、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C3、C4、IgG、IgA及IgM。结果 SLE患者起病时儿童血管炎发生率、血液系统受损发生率、肾脏受累发生率、心脏受累发生率均高于成人(P<0.05);起病时其余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进展期儿童消化系统受累发生率、关节及肌肉受损发生率、肾脏受累发生率、发热/疲劳发生率均低于成人(P<0.05);进展期其余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中儿童ANA临界阳性率、抗SS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成人(P<0.05);其余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儿童与成人SLE患者C3、C4、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儿童SLE患者血管炎、肾脏受累发生率较高;男性儿童SLE患者出现ANA临界阳性或抗SSA抗体阳性时均应高度警惕SLE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男性 儿童 成人 抗体 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雌二醇对BALB/c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小云 吕昌龙 +1 位作者 张晓莉 李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对BALB/c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模型诱导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卵巢摘除后用同系小鼠ConA活化的脾细胞(5×107)免疫3次,同时肌注不同剂量苯...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对BALB/c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模型诱导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卵巢摘除后用同系小鼠ConA活化的脾细胞(5×107)免疫3次,同时肌注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6周后以ELISA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组蛋白抗体(AHA)及血清和肾组织匀浆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H.E、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检查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直接荧光法检查IgG类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结果:经同系小鼠ConA活化的脾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均发生红斑狼疮样改变,但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组小鼠的自身抗体的产生及肾脏病理损害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体不同的雌二醇水平与SLE的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新宇 陆慧琦 +2 位作者 李爱民 罗荣城 韩焕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核抗体(ANA)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4名ANA滴度大于1∶10000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抽提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将轻链基因片段克隆入pComb3Hss载体以构建...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核抗体(ANA)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4名ANA滴度大于1∶10000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抽提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将轻链基因片段克隆入pComb3Hss载体以构建轻链文库,随后将重链基因载入κ/λ-pComb3Hss载体,形成κ/λ-Fd-pComb3Hss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用辅助噬菌体M13KO7感染XL1-Blue,随机的重组抗体文库即表达于丝状噬菌体表面。结果扩增了长度为660bp的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库容为2×104的轻链基因抗体库和库容为4×104的人Fab抗体库,获得了噬菌体滴度为2×109CFU/ml的富含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的噬菌体抗体库。结论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为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的制备以及进一步评价其在肿瘤免疫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核 抗体 单克隆 噬菌体抗体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例皮肌炎患者器官受累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玉慧 姚海红 +1 位作者 张学武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器官受累情况及免疫学指标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DM患者的临床表现、器官受累情况、血清学指标(包括相关抗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蛋白电泳等),并依据是否合并肺间质病... 目的:探讨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器官受累情况及免疫学指标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DM患者的临床表现、器官受累情况、血清学指标(包括相关抗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蛋白电泳等),并依据是否合并肺间质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进行分组比较。结果:DM患者ANA阳性发生率、合并肺间质病变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超过1/3,分别为39.4%、34.0%、33.0%,此外,肿瘤标记物升高的发生率为24.5%,均较文献报道升高。按照是否存在上述病变进行分组比较,发现ANA阳性组肌酸激酶、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者常见,合并肺间质病变组肿瘤标记物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者常见。结论:DM患者多合并ANA阳性、肺间质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肿瘤标记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肺疾病 间质性 抗体 抗核 甲状腺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性肺癌患者检测抗纺锤体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立明 张玉红 +6 位作者 陈娟娟 李华 肖扬婧卿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研究抗纺锤体(MSA)和抗着丝点(ACA)抗体检测对诊断小细胞性肺癌(SCLC)的临床价值,为SCLC的分子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93例SCLC患者和208例非小细胞性肺癌(NO-SCLC)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MSA抗体,间接免疫... 目的:研究抗纺锤体(MSA)和抗着丝点(ACA)抗体检测对诊断小细胞性肺癌(SCLC)的临床价值,为SCLC的分子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93例SCLC患者和208例非小细胞性肺癌(NO-SCLC)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MS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检测MSA、ACA和抗核抗体(ANA),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IIF法检测SCLC组MSA和ACA阳性率为36.56%和30.11%,均高于其他肿瘤组(P<0.01)。2相关性分析,MSA与SCLC的RR值高达12.93、12.74,ACA和ANA与SCLC的RR值为4.31和3.48。3MSA检测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诊断价值中等。结论:MSA和ACA对SCLC有很强正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参与SCLC的发生发展,对SCLC的早期检测、临床诊断及潜在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型肺癌 抗纺锤体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抗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