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车轴草异黄酮抗猪圆环病毒2型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韦兴克 徐一丹 +6 位作者 魏岩 潘诗琴 欧德渊 曾诚 彭羽 宋旭琴 杨剑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0-910,共11页
[目的]阐明红车轴草异黄酮抗猪圆环病毒2型(PCV2)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炎症的作用机制,为将红车轴草异黄酮开发成兽用抗炎药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CV2感染诱导建立3D4/2细胞炎症模型,再以不同浓度(0.25、0.50和1.00 mg/mL)的... [目的]阐明红车轴草异黄酮抗猪圆环病毒2型(PCV2)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炎症的作用机制,为将红车轴草异黄酮开发成兽用抗炎药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CV2感染诱导建立3D4/2细胞炎症模型,再以不同浓度(0.25、0.50和1.00 mg/mL)的红车轴草异黄酮溶液及地塞米松(DXMS)分别处理3D4/2细胞,通过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IκB-α和p38)的表达与磷酸化情况。[结果]经PCV2诱导后,3D4/2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IL-10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对应的基因相对表达量也极显著升高;IκB-α蛋白降解水平、p38蛋白表达及p65蛋白的磷酸化与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提升。以0.25、0.50和1.00 mg/mL红车轴草异黄酮处理PCV2诱导3D4/2细胞,其生长状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PCV2诱导3D4/2细胞相比,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抗炎因子IL-10含量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均呈剂量依赖性,以1.00 mg/mL红车轴草异黄酮的效果最佳;此外,不同浓度的红车轴草异黄酮均能极显著抑制p65蛋白磷酸化及IκB-α蛋白降解,同时极显著降低p65和p38蛋白的表达,且其变化趋势基本上呈剂量依赖性,即通过干扰NF-κB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发挥抗炎作用。[结论]红车轴草异黄酮对PCV2诱导3D4/2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分泌,以及控制NF-κB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轴草异黄酮 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炎症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调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英男 唐静仪 +6 位作者 祝维涵 俞点 徐文君 方锦涛 查皓锐 王峰勇 张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葛根芩连汤是记载于《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具有解表清里、升清止利功效,传统上主要应用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泄泻或痢疾。鉴于其与现代肠道炎症性疾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在病理机制和主治症状存在诸多共通之处,现代临床实践已广泛运... 葛根芩连汤是记载于《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具有解表清里、升清止利功效,传统上主要应用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泄泻或痢疾。鉴于其与现代肠道炎症性疾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在病理机制和主治症状存在诸多共通之处,现代临床实践已广泛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此类疾病。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涉及多途径多靶点,包括调节免疫反应、保护肠黏膜屏障、抗氧化应激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这些机制的实现与细胞因子间精细且复杂的调控网络密不可分。加之,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促炎症与抑炎型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导致的免疫异常,被认为是影响溃疡性结肠炎进展和预后的关键因素,并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此,研究从细胞因子的角度出发对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综述,分别从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抑炎型细胞因子两个方面深入探讨,旨为葛根芩连汤在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进一步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因子 促炎症细胞因子 抑炎型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英 王立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100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紫杉醇辅助奈达... 目的:基于肿瘤因子、炎症状态探究紫杉醇白蛋白辅助铂类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100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紫杉醇辅助奈达铂方案治疗,研究组50例,采用紫杉醇白蛋白辅助奈达铂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因子、炎症因子、复发转移相关指标、生存质量、功能状态、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72.00%)高于对照组(48.00%)(P<0.05);研究组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链抗原724(CA72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微小RNA-367(mi R-367)、微小RNA-383(miR-383)水平、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疲倦、白细胞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紫杉醇白蛋白辅助奈达铂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治疗中疗效可靠,能进一步下调肿瘤因子水平,缓解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 紫杉醇白蛋白 奈达铂 肿瘤因子 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琼梅 周长浩 +1 位作者 陈欢 赵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采用同样的方法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OLV前即刻(T1)、OLV 30min(T2)、60min(T3)、120min(T4)、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T5)、术后2h(T6)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IL-8和IL-10的浓度。于OLV前即刻、肺叶离体时取肺组织,测定AQP1的表达。结果 T3-T6时C组及T3-T5时D组IL-8浓度,T2-T5时两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T1时(P〈0.05);D组T3-T6时IL-8浓度明显低于,T2-T5时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肺叶离体时AQP1表达明显低于OLV前即刻和D组(P〈0.05)。结论给予负荷量1μg/kg的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5μg·kg^-1·h^-1速率持续输注,可以降低单肺通气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上调肺组织AQP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炎性介质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AQP1、AQP4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忠慧 李珊珊 +1 位作者 汪亚宏 赵光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白细胞介素(IL)-8、IL-10及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4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且术中OLV>2h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OLV前10m...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白细胞介素(IL)-8、IL-10及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4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且术中OLV>2h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OLV前10min A、B组分别泵注乌司他丁5 000U/kg及10 000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泵注生理盐水20ml,10min泵完。于麻醉诱导后给药前1min(T1)、OLV 30min(T2)、60min(T3)、90min(T4)、120min(T5)和恢复双肺通气(TLV)30min(T6)时抽取桡动脉血行IL-8、IL-10浓度测定,以及于开胸OLV时、肺叶离体时取肺组织测定肺AQP1、AQP4表达。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T4~T6时IL-8浓度、T2~T6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T3、T4时IL-8浓度明显降低、T2~T5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T4、T5时IL-8浓度明显升高、而T3~T5时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开胸OLV时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和C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C组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肺叶离体时B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A、B组肺组织AQP4表达明显升高 (P<0.05)。与B组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肺组织AQP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IL-8浓度,升高IL-10的浓度,促使AQP1、AQP4的表达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表明了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炎性介质 水通道蛋白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李允 李硕 +4 位作者 罗裕文 陈宜泰 黄玉霞 王凯 陈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803,共6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阿奇霉素(AZ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AZI治疗组、NAC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AZI+NAC组)。采...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阿奇霉素(AZ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AZI治疗组、NAC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AZI+NAC组)。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滴入脂多糖的方法诱导大鼠COPD模型。NAC组和AZI组大鼠每日烟熏前30 min分别给予NAC和AZI灌胃,AZI+NAC组则给予NAC和AZI联合灌胃。第31天行肺功能检测后处死大鼠,提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并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制作肺组织切片及肺匀浆,测定肺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其余4组均出现肺功能的下降,组织病理提示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破坏等表现。与control组比较,其余4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显著增高(P<0.05);与model组、AZI组、NAC组比较,AZI+NAC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显著下降(P<0.05)。与model组对比,AZI组、NAC组和AZI+NAC组IL-8、IL-17、TNF-α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与AZI组和NAC组比较,AZI+NAC组IL-8、IL-17、TNF-α和MDA含量均下降,SOD和GSH-Px活性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结论:NAC和AZI均能减轻COPD模型大鼠肺部炎症和氧化损伤,两者联合能增强抗氧化作用,可能更适合COPD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乙酰半胱氨酸 阿奇霉素 氧化应激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施六霞 金岳龙 +2 位作者 王祥雨 贺连平 姚应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 目的:观察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表达情况,探讨高血压、2型糖尿病对牙周炎发生与发展的影响。方法:从某医院体检人群中筛选140名患者(单纯牙周炎组40名、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35名、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40名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25名)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检测外周血hs-CRP、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PD、AL、PLI、BI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单纯牙周炎组、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P<0.05),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高于单纯牙周炎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hs-CRP、IL-1β、IL-6和TNF-α检测结果高于单纯牙周炎组、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P<0.05),高血压并发牙周炎组和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组高于单纯牙周炎组(P<0.05)。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与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2型糖尿病,尤其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高,提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可能会加重牙周炎症发生与发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高血压 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在拔除阻生齿中的超前镇痛 被引量:8
8
作者 孟甜 张智勇 +5 位作者 张晓 陈宇寰 李京琦 陈全 刘文曙 高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片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8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向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发放术后疼痛调查问卷。根据患者实际初次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的时机... 目的:研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片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8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向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发放术后疼痛调查问卷。根据患者实际初次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的时机,患者被分为3组:未服药组(术前、术后均未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术前服药组(术前30 min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和术后服药组(术后30 min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统计指标为手术时间,术后2、4、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离院后服用洛索洛芬钠的人数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手术时间均为15.0(5.0,30.0)min,3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8)。未服药组术后2、4、12、24、48 h的评分分别为1.75(0.1,10.0)、6.25(1.5,10.0)、2.00(0.1,8.0)、2.00(0.1,6.0)和0.5(0.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4 h评分高于其他时间点(P<0.005)。在术后4 h,术前服药组评分[2.0(0.1,10.0)]和术后服药组评分[2.0(0.1,5.0)]均低于于未服药组评分[6.25(1.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离院后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的人数未服药组9人(40.9%),术前服药组5人(21.8%),术后服药组7人(33.3%)。术前服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23,13.0%)和术后服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21,19.0%)低于未服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22,36.4%)。结论:两种超前镇痛的方案,即术前30 min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和术后30 min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都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齿 超前镇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满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进军 韩光范 +1 位作者 魏永慧 姜贵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Six isochromano [4, 3-c]pyrazol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isochroman-4-one as starting compound. Some of the products show a significa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关键词 衍生物 合成 抗炎活性 异色满并吡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关系浅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邹伟 刘芷妤 +2 位作者 孙晓伟 滕伟 贾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57-459,共3页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易损斑块的形成,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共同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易损斑块的形成,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共同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与基底膜产生裂解作用及参与血管内膜的炎性反应,其在血液中的病理性增高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是导致斑块破裂、引起脑梗死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对脑梗死的程度、预后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脑梗死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远强 王志刚 +1 位作者 宫本晶 邓秋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相关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2~70岁,ASAⅠ或Ⅱ级,且术中OLV超过2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相关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2~70岁,ASAⅠ或Ⅱ级,且术中OLV超过2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初始剂量0.5μg/kg,给药时间大于10 min,继之以0.5μg·kg^(-1)·h^(-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即刻、OLV 60、90和120 min、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并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OLV前即刻、肺叶离体时肺组织肺水通道蛋白5(AQP5)的染色程度,计算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结果与给药前即刻比较,OLV 60、90和120 min、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时两组血清TNF-α、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OI和Cdyn明显降低(P<0.05)。OLV 60、90和120 min、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时D组血清TNF-α、IL-8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OI明显高于C组(P<0.05)。OLV 90、120 min时D组Cdyn明显高于C组(P<0.05)。肺叶离体时D组AQP5蛋白染色程度明显深于C组,AQP5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降低血清TNF-α、IL-8浓度,促使AQP5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增强,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炎症介质 水通道蛋白 单肺通气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细胞因子免疫学机制和中医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瑞 谢磊 贾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13-1215,共3页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由活化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药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引起该病的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细胞因子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内源性活性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政德 李鑫辉 +1 位作者 谢雪姣 张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心肌IRI家兔炎症因子与内源性活性因子影响,以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心肌IR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血瘀证家兔IRI模型,观察活血化瘀药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2)、内源性活性因子(TXB2和6-酮-PGF1α),以及心肌酶(...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心肌IRI家兔炎症因子与内源性活性因子影响,以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心肌IR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血瘀证家兔IRI模型,观察活血化瘀药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2)、内源性活性因子(TXB2和6-酮-PGF1α),以及心肌酶(LDH和CK-MB)的含量变化。结果:IRI组TNFα、IL-2、TXB2、LDH和CK-MB水平明显升高,6-酮-PGF1α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P<0.01);丹参和川芎嗪组可以对抗TNFα、IL-1、TXB2、LDH和CK-MB水平升高,提高6-酮-PGF1α的水平,与IRI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活血化瘀药可以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因子TXA2/PGI2平衡,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其保护心肌IRI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源性活性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一民 马云飞 +3 位作者 姜楠 王博炜 张晟 余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00-4204,共5页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髋部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后...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髋部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后放射治疗(射线组)与NSAIDs治疗(药物组)预防异位骨化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1篇为低质量,7篇为高质量,共1 5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射线组与药物组总体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1,95%CI(0.51,1.30),P=0.39〕。(2)射线组与药物组THA术后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0,95%CI(0.44,1.85),P=0.77〕;射线组与药物组ORIF术后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0.07,95%CI(0.48,1.02),P=0.07〕。(3)按照Brooker分级进行亚组分析,在Brooker-1级〔RR=0.81,95%CI(0.61,1.08),P=0.16〕、Brooker-2级〔RR=0.75,95%CI(0.46,1.23),P=0.26〕、Brooker-3级〔RR=1.20,95%CI(0.77,1.87),P=0.43〕、Brooker-4级〔RR=0.20,95%CI(0.02,1.68),P=0.14〕患者中,射线组与药物组异位骨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射线组与药物组干预后总体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30,1.67),P=0.43〕。(5)放射组与药物组干预后出现的切口问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71,95%CI(0.95,3.05),P=0.07〕。结论放射治疗与NSAIDs治疗预防髋部手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相似,无相关禁忌证、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可采用NSAIDs治疗,必要时再采用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 异位性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非甾体类抗炎药 放射疗法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下调TNF-α、NF-κB抑制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丽娟 王筝 +6 位作者 王蕊 沈正东 李莉 姜国旺 张晓曼 安亚娟 许庆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53-1557,共5页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抑制梗阻性实验动物肾脏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UUO)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1·d-1治疗。10 d后摘取肾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R...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抑制梗阻性实验动物肾脏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UUO)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1·d-1治疗。10 d后摘取肾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Real time-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肾脏病理显示,UUO组实验动物肾脏肾小管明显扩张,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肾间质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依普利酮可明显减轻其炎症损伤;Real time-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UO大鼠肾脏TNF-α、NF-κB、α-SMA表达明显增强;依普利酮可下调其表达。结论依普利酮可以通过TNF-α/NF-κB通路,下调炎性介质表达,抑制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细胞的表型转化,减轻肾脏损伤,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普利酮 肾间质纤维化 炎性介质 炎症损伤 TNF-Α NFΚB Α-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学才 潘春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18-220,223,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支持治疗...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心肌酶谱、炎症反应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1)心肌酶谱:观察组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反应:观察组的血浆MMP2、MMP9含量低于对照组,TIMP-1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氧化应激:观察组的血浆MDA含量低于对照组,GSH、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有助于缓解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作用可能是通过缓解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缺血再灌注损伤 银杏达莫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呼吸功能及炎性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光才 胡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80-482,486,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呼吸功能及炎性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常规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氨溴索组)35例,然后将两组治疗... 目的:研究探讨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呼吸功能及炎性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常规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氨溴索组)35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第7天时的呼吸功能及血清炎性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时的呼吸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血清炎性应激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发作患者呼吸功能,且对控制患者的炎性应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功能 炎性应激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宇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可发生于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时,机体免疫功能重建而出现临床症状恶化。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面临的IRIS患者也越来越多。本文报告了1例艾滋病患者进行HAART后出现巨细胞病毒及...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可发生于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时,机体免疫功能重建而出现临床症状恶化。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面临的IRIS患者也越来越多。本文报告了1例艾滋病患者进行HAART后出现巨细胞病毒及结核感染相关的IRIS,介绍患者诊治经过,探讨IRIS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用于各类药物的控释载体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艾华 胡庭维 +3 位作者 贾庆明 陕绍云 苏红莹 王亚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9,共7页
新型控释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提高药理效率、减小毒副作用,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疗方法。与一般药物控释载体相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的优势明显,将其颗粒尺寸降至纳米级后性能更为优异,能同时兼顾... 新型控释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提高药理效率、减小毒副作用,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疗方法。与一般药物控释载体相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的优势明显,将其颗粒尺寸降至纳米级后性能更为优异,能同时兼顾药物负载量、目标靶向性、表面特性改善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目前,已有较多类药物吸附在MOFs上的研究报道,主要包括抗癌药物、抗病毒药物及消炎药物。介绍了MOFs的毒性及其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MOFs对于各类药物的吸附-释放情况,并对此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对MOFs作为药物控释载体的应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控释药物 生物毒性 抗癌抗病毒 消炎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正敏 何家康 +4 位作者 彭健波 黄宏业 聂海英 徐杨峰 韦英益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843-2845,2848,共4页
为了考察蟾酥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作用,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测定蟾酥醇提取物对细胞上清液中的NO水平,ELISA法测定TNF-α、ILlβ、IL-6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结果显示,蟾酥... 为了考察蟾酥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作用,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测定蟾酥醇提取物对细胞上清液中的NO水平,ELISA法测定TNF-α、ILlβ、IL-6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结果显示,蟾酥醇提取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所分泌的炎症因子(NO、TNF-α、IL-1β、IL-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同时蟾酥醇提取物极显著降低LPS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P<0.01)。由此推测,蟾酥醇提取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减轻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醇提取物 RAW 264.7细胞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体外抗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