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茉莉酸甲酯喷施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咬食后五角枫释放的挥发物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风娟 金幼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90-2996,共7页
茉莉酸甲酯喷施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咬食后五角枫(Acer mono Maxim.)植株均诱导产生了乙酸丁酯、2-壬醇、乙酸己酯、3-甲基-2-丁醇、1-辛烯、里那醇、3-蒈烯、1-丁醇、(Z)-2-己烯醛9种正常植株中没有检... 茉莉酸甲酯喷施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咬食后五角枫(Acer mono Maxim.)植株均诱导产生了乙酸丁酯、2-壬醇、乙酸己酯、3-甲基-2-丁醇、1-辛烯、里那醇、3-蒈烯、1-丁醇、(Z)-2-己烯醛9种正常植株中没有检测到的挥发物。两种处理均诱导或促进了萜烯类、醇类和醛类挥发物的大量释放,且乙酸-3-己烯酯、乙酸乙酯、己醇、反-2-己烯醇、乙基己醇、1-辛烯、石竹烯、法尼烯等挥发物的时序变化趋势也非常相似。因而推测光肩星天牛咬食五角枫后在植物体内诱导产生了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光肩星天牛 五角枫 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Spathius anoplophorae Yang)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2
作者 任哲 魏可 +3 位作者 刘乐 姜香兰 吕飞 王小艺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目的]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Spathius anoplophorae Yang)是新发现的寄生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的外寄生蜂,对光肩星天牛有很好的寄生控制效果,但是该虫的寄主嗅觉信号识别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明确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的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和形... [目的]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Spathius anoplophorae Yang)是新发现的寄生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的外寄生蜂,对光肩星天牛有很好的寄生控制效果,但是该虫的寄主嗅觉信号识别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明确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的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和形态。[方法]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雌、雄成虫的触角和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成虫触角感受器的分布规律、大小及数量。[结果]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触角呈丝状,雌蜂由1个柄节、1个梗节和33个鞭节亚节组成,雄蜂由1个柄节、1个梗节和31个鞭节亚节组成。在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触角上共发现了8种感器,分别包括B?hm鬃毛、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板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栓锥形感受器、鳞形感受器和表皮孔。[结论]发现雌、雄间的触角感受器分布位置无明显不同,但在触角整体及各节的长度和宽度,感受器类型、长度、宽度和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为后续对该寄生蜂的化学通讯和嗅觉行为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柄腹茧蜂 寄生蜂 触角感受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枣在杨树混交林中的抗光肩星天牛能力评估
3
作者 毛盾 周卓 +5 位作者 王丹阳 杨耀科 李青茂 贾藤 苏智 魏建荣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6,共7页
[目的]评估沙枣在混交防护林中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能力。[方法]在内蒙古磴口县选择了3种不同混交林分,对所有树木进行逐株调查,记录相关受害指标,比较各混交林分中不同树种遭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情况。[结果]1)在对照组混交林带Ⅰ中,仅... [目的]评估沙枣在混交防护林中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能力。[方法]在内蒙古磴口县选择了3种不同混交林分,对所有树木进行逐株调查,记录相关受害指标,比较各混交林分中不同树种遭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情况。[结果]1)在对照组混交林带Ⅰ中,仅有沙林杨和新疆杨两种杨树混栽,两树种受害较轻且无显著差异;在混交林带Ⅱ中,包含沙林杨、新疆杨、二白杨和沙枣4个树种,其中二白杨较其他树种受害严重;在混交林带Ⅲ中,包含沙林杨、新疆杨和沙枣3个树种,沙林杨受害较重。2)新疆杨是防护林的主栽树种,在林带Ⅱ和Ⅲ中,新疆杨受害均轻于林带Ⅰ,但在3种林带中差异不显著;在林带Ⅱ和Ⅲ中的沙林杨或二白杨均受害重于新疆杨,尤其是二白杨受害严重。[结论]沙枣树的存在对光肩星天牛在新疆杨上的发生程度没有显著影响。二白杨在受调查各树种中受害最重,应是承接了大部分的光肩星天牛危害,使其可能成为虫源木,因此不建议引入混交防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蛀干害虫 混交林 杨树 沙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雌虫复眼响应光信号差异基因分析及其生物防治相关基因筛选
4
作者 李滕飞 陈鹏 +2 位作者 黄晨 王志刚 吕飞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了探讨光肩星天牛雌虫复眼基因对光信号的反应,并挖掘与生物防治相关的基因,为光肩星天牛合理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方法,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4个处理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分别为光照腹部(LV)、光照背部(LD)、黑暗腹部(... 为了探讨光肩星天牛雌虫复眼基因对光信号的反应,并挖掘与生物防治相关的基因,为光肩星天牛合理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方法,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4个处理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分别为光照腹部(LV)、光照背部(LD)、黑暗腹部(DV)、黑暗背部(DD)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共获得16200个基因,其中差异基因4166个,DV_VS_DD、LV_VS_LD、LV_VS_DV、LV_VS_DD中差异基因分别为649、2588、1693、3522个。(2)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肽生物合成过程、翻译、酰胺生物合成过程、肽代谢过程、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过程。(3)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核糖体、氧化磷酸化、热生成作用等KEGG途径。(4)与生物防治相关基因有106个,其中与嗅觉相关的31个,蜕皮相关的58个,几丁质合成相关的6个和木质纤维素相关的11个。该结果为RNA干扰靶标基因防治光肩星天牛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复眼 转录组 光信号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成虫光行为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霍启发 罗兴成 +2 位作者 杨柳 严善春 孙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成虫光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利用灯光诱捕监控其种群的可能性。在室内暗光周期下,以高压氙灯和不同光波的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灯为光源,配合滤光片和中性衰减片,测试光肩星雌雄两性对不同光强度、... 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成虫光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利用灯光诱捕监控其种群的可能性。在室内暗光周期下,以高压氙灯和不同光波的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灯为光源,配合滤光片和中性衰减片,测试光肩星雌雄两性对不同光强度、不同波长光源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当相对光强度为100%时,可以引起距离光源2.0 m雌雄两性的飞行趋光行为,其中雄性的起飞率高于雌性;随着光强度的降低,雌雄两性的趋光活性随之减弱;相对光强度为100%和50%时,雌雄两性的都表现出明显的避光行为,雄性的避光距离大于雌性;随着光强度的降低,雌雄两性的避光活性随之减弱,当相对光强度降为25%时,雌雄两性均无避光反应。雌雄两性对370 nm的紫外光和600~700 nm的红光趋向性最强,其次是400~500 nm蓝紫光,对500~600 nm黄绿光趋向性最弱;对620~630、640~650及655~665 nm波段的LED红光行为反应没有差别。高强度的光源能引起光肩星天牛远距离趋光行为,但也会引起明显的避光反应,这个行为特性表明灯光诱捕不适合用于监控该天牛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趋光行为 避光行为 光强度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自控光肩星天牛灾害的诱杀树沙枣与抗性树种新疆杨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宗基 王立祥 +4 位作者 骆有庆 任利利 王小强 王小兵 陈宇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3,I0005,I0006,共12页
为筛选诱杀树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抗性树种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合理配植比例,实现生态自控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灾害,以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部分地区的已有光肩星天牛长期危害,且包括沙枣树和新... 为筛选诱杀树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抗性树种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合理配植比例,实现生态自控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灾害,以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部分地区的已有光肩星天牛长期危害,且包括沙枣树和新疆杨等多树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对比和分析沙枣自然调控天牛种群的能力,筛选和提炼出可实现“有虫不成灾”的诱杀树沙枣与抗性树种新疆杨的合理配植模式。结果显示:混交林内沙枣树上光肩星天牛的刻槽数远高于抗性树种新疆杨,表现出显著的引诱功能;沙枣树对光肩星天牛的卵和初孵幼虫的杀灭率在99.8%以上,具有很强的诱杀能力,发挥了对新疆杨的高效保护作用;在不同沙枣配比的林带中,沙枣树对光肩星天牛种群的调控能力有较大差别,防护林带中沙枣树与新疆杨行间或株间配植比例约为2∶8,园林绿化林中沙枣树与新疆杨以块状或带状配植比例约为3∶7时,可达到“有虫不成灾”,实现光肩星天牛灾害的生态自控。在防护林建设中,应充分发挥沙枣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杀功能,合理配植诱杀树种沙枣与抗性树种新疆杨,使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稳定在成灾水平之下,为服务“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诱杀树 沙枣 抗性树种 新疆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体积及光照对光肩星天牛4种行为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姜香兰 任哲 +1 位作者 王志刚 吕飞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1-10,19,共11页
为明确空间体积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交配、取食、移动和静息行为的影响,室内利用5种体积规格不同的容器(1000、4000、8000、16000、32000 cm^(3))进行连续5 d的试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光肩星天牛雌、雄虫交尾行为、取食行为、移动行为... 为明确空间体积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交配、取食、移动和静息行为的影响,室内利用5种体积规格不同的容器(1000、4000、8000、16000、32000 cm^(3))进行连续5 d的试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光肩星天牛雌、雄虫交尾行为、取食行为、移动行为发生的频次均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在不同空间体积中除雌、雄成虫静息活动不存在差异外,交配、取食和移动活动雌、雄成虫均存在差异;(2)1000 cm^(3)空间下取食活动、4000 cm^(3)移动活动、16000 cm^(3)取食活动的雌、雄成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在有光照时,1000 cm^(3)空间下的取食活动、静息活动和32000 cm^(3)的静息活动以及无光照时,4000 cm^(3)的移动、静息活动、8000 cm^(3)的移动活动和32000 cm^(3)静息活动的雌、雄成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空间体积对光肩星天牛不同行为活动的日节律存在影响。综上所述,光肩星天牛的行为活动会受到空间体积大小及光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空间大小 行为 交配 取食 移动 静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药复合经营林主要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和美国白蛾的驱诱作用初步研究
8
作者 代丽蕊 丁昌俊 +7 位作者 苏晓华 沈应柏 刘俊龙 王梓豪 白心远 苗露澜 曲冠证 张伟溪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4,共12页
[目的]筛选杨-知母、杨-亳菊和杨-薄荷复合经营试验林中主要挥发物成分,室内测定其对光肩星天牛和美国白蛾的驱诱作用。[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3种杨-药复合经营试验林内药用植物地上、整株及空气中的挥发物,利用GC-MS分析鉴定挥... [目的]筛选杨-知母、杨-亳菊和杨-薄荷复合经营试验林中主要挥发物成分,室内测定其对光肩星天牛和美国白蛾的驱诱作用。[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3种杨-药复合经营试验林内药用植物地上、整株及空气中的挥发物,利用GC-MS分析鉴定挥发物组分并筛选主要挥发物,室内测定光肩星天牛和美国白蛾对它们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分别从杨-知母、杨-亳菊、杨-薄荷试验林中筛选出主要挥发物乙酸叶醇酯、β-石竹烯、薄荷醇。3种化合物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均能引起光肩星天牛和美国白蛾成虫的EAG反应,且反应值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薄荷醇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美国白蛾成虫和幼虫具有明显驱避作用,且在60μg·μL^(-1)浓度对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驱避率最高,分别为65%和47.5%;在500μg·μL^(-1)浓度对美国白蛾雄成虫和幼虫驱避率最高,分别为60%和70%;β-石竹烯仅对2种昆虫雄虫产生引诱作用,引诱率在40%~47.5%;不同浓度乙酸叶醇酯对光肩星天牛雌、雄虫和美国白蛾雄成虫驱诱作用产生分化,表现为低浓度引诱(引诱率为45%左右),高浓度趋避(趋避率为50%左右)。对美国白蛾雌成虫具有驱避作用(52.5%),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吸引作用(45%~65%)。[结论]3种试验林中主要挥发物成分乙酸叶醇酯、β-石竹烯、薄荷醇均能引起光肩星天牛和美国白蛾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薄荷醇效果最为明显,对两种昆虫驱避作用显著;乙酸叶醇酯作用效果次之,主要表现为低浓度引诱,高浓度驱避作用;β-石竹烯效果最差,仅对2种昆虫雄虫产生引诱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源引诱剂和植物源驱避剂的开发及基于“推-拉”防治策略的绿色环保杨药复合经营模式构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药复合经营 光肩星天牛 美国白蛾 挥发物 GC-MS EAG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胁迫声及种内空间运动行为
9
作者 罗兴成 霍启发 +3 位作者 杨柳 王银臣 严善春 孙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2,共4页
为了利用行为调制手段防治害虫,以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对光肩星天牛雌雄两性胁迫声进行录制和分析,分别在光周期和暗周期对光肩星天牛进行行为生测,分析胁迫声对光肩星天牛空间运动行为的影响。... 为了利用行为调制手段防治害虫,以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对光肩星天牛雌雄两性胁迫声进行录制和分析,分别在光周期和暗周期对光肩星天牛进行行为生测,分析胁迫声对光肩星天牛空间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雄性胁迫声音组持续时间短于雌性、频率明显高于雌性,但雌雄胁迫声对空间运动行为的影响没有差异。在光周期,胁迫声对天牛向上爬行及水平运动均没有影响;对雄性起飞行为有抑制作用,但对雌性起飞行为没有影响。在暗周期,胁迫声对雌雄两性水平爬行有驱离作用,降低了天牛趋光爬行的活性;对雄性起飞行为没有影响,但对雌性起飞行为有促进作用。光肩星天牛胁迫声对种内个体具有警戒信号作用,这种作用与光周期相关并对雌雄两性的行为影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胁迫声 空间运动 光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跃进 王新 +6 位作者 詹国平 徐亮 刘志杰 刘波 孙志超 柘春梅 黄晓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7-530,472,共5页
用高能X射线辐照处理3、4、5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辐照引起幼虫的生活期延长,发育迟缓;辐照抗性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强,5龄幼虫最耐辐照,阻止其化蛹的剂量为55~60Gy。γ射线辐照杨树木段中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结果也表明,60Gy能... 用高能X射线辐照处理3、4、5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辐照引起幼虫的生活期延长,发育迟缓;辐照抗性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强,5龄幼虫最耐辐照,阻止其化蛹的剂量为55~60Gy。γ射线辐照杨树木段中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结果也表明,60Gy能够100%阻止老熟幼虫化蛹。因此,可以推荐60Gy作为光肩星天牛幼虫检疫辐照处理的有效剂量,用于原木和木质包装的检疫除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辐照 X射线 γ射线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光肩星天牛发生情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志刚 阎浚杰 +2 位作者 刘玉军 唐晓琴 陈彦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1,共2页
20 0 2年 8月 ,在对西藏南部进行林木考察时 ,首次发现了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 .)在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危害多种林木 ,并在当地见到了该虫的活虫道、羽化孔和产卵的被害状。当前光肩星天牛还处于潜伏期 ,应引... 20 0 2年 8月 ,在对西藏南部进行林木考察时 ,首次发现了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 .)在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危害多种林木 ,并在当地见到了该虫的活虫道、羽化孔和产卵的被害状。当前光肩星天牛还处于潜伏期 ,应引起足够重视 ,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南部地区 光肩星天牛 发生特点 危害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流式树干注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怡 李刚 +2 位作者 戴建昌 唐光辉 张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7-90,共4页
利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 :在同种剂量下 ,同种药剂以一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两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对供试的 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比较 ,以天牛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最高。并对天牛敌以不同... 利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 :在同种剂量下 ,同种药剂以一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两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对供试的 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比较 ,以天牛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最高。并对天牛敌以不同的注药剂量对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进行分析 ,得出其防效与单位胸断面积注药量呈对数关系。回归方程为 :P=1 .0 4 65+0 .3 952 lnx。施药剂量 0 .5ml/cm2~ 0 .7ml/cm2 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注药 天牛敌 光肩星天生 杨树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取食后复叶槭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继泉 樊慧 +1 位作者 金幼菊 陈华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0-174,共5页
阔叶植物叶片通常释放少量的挥发物 ,但是当受到害虫取食后植物会释放大量的物质 ,并且其挥发物的指纹图谱与未被损伤的植株相比大不相同 .这些挥发物在植物 -害虫 -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取食植... 阔叶植物叶片通常释放少量的挥发物 ,但是当受到害虫取食后植物会释放大量的物质 ,并且其挥发物的指纹图谱与未被损伤的植株相比大不相同 .这些挥发物在植物 -害虫 -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取食植物后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作者选用复叶槭 (Acernegundo)和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 .) )为试验材料 ,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 (GC MS)检测挥发物 .在天牛取食后大多数物质在 9h的释放率达到第一个峰值 (β 蒎烯、六氢法尼烯基丙酮、乙酸苯乙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syn 2 甲基丁醛肟除外 ) .在经过短时间下降后又逐渐上升 ,至天牛取食后 48h达到最大值 .只有 β 蒎烯、3 蒈烯、桉树脑、D 柠檬烯、trans 香叶基丙酮、苯甲酸甲酯、苯乙酮、苯并噻唑等物质在 72h达到最大 ,而syn 丁醛肟、1 ,3 ,3 三甲基 2 甲烯二氢吲哚在咬食 1h后就达到峰值 .天牛咬食诱导出的复叶槭挥发物 (即在正常植株中未被检测到的物质 )种类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 ,在 48h达到 1 7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复叶槭 挥发物 释放机制 取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单宁与酚类物质种类及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危害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6
14
作者 李会平 王志刚 +3 位作者 杨敏生 张彦广 黄大庄 张世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对不同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单宁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分析了两类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其抗虫性呈正相关;树木酚及酚酸含量越高,对天牛的抗性越强,但不同... 通过对不同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单宁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分析了两类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其抗虫性呈正相关;树木酚及酚酸含量越高,对天牛的抗性越强,但不同酚酸间的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 含量 杨树 单宁 酚类物质 光肩星天牛 抗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罹病光肩星天牛幼虫分离菌株的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邓彩萍 刘红霞 +2 位作者 闫喜中 武旭霞 骆有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72-7673,7682,共3页
[目的]研究从罹病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刻槽中分离的菌株BH-1的16S rDNA系统发育及该菌株杀虫特性。[方法]常规细菌鉴定,将BH-1接种健康天牛后观察杀虫效果并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其16S rDNA序列,进行测... [目的]研究从罹病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刻槽中分离的菌株BH-1的16S rDNA系统发育及该菌株杀虫特性。[方法]常规细菌鉴定,将BH-1接种健康天牛后观察杀虫效果并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其16S rDNA序列,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用1010cfu/ml BH-1菌液接种2龄天牛幼虫8 d后致死率达72.7%。BH-1与GenBank收录的Serratia marcescens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5%,同时结合细菌的部分常规鉴定结果,鉴定出BH-1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marcescens)。[结论]BH-1的发现为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粘质沙雷氏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对损伤后复叶槭植株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继泉 樊慧 金幼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6,共5页
该文利用Y型玻璃嗅觉测定仪对光肩星天牛的趋性行为进行了研究 .诱源为受不同机械损伤和天牛咬食损伤处理后不同时间内整体复叶槭植株释放的挥发物 .结果表明 ,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但经机械刻伤复... 该文利用Y型玻璃嗅觉测定仪对光肩星天牛的趋性行为进行了研究 .诱源为受不同机械损伤和天牛咬食损伤处理后不同时间内整体复叶槭植株释放的挥发物 .结果表明 ,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但经机械刻伤复叶槭木质部及损伤叶片、或天牛咬食复叶槭后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 ,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作用逐渐减弱 ,驱避作用逐渐增强 .在咬食创伤 2 4h后复叶槭挥发物对天牛的驱避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 ,48h后达到最大值 ,72h后驱避作用明显降低 .而叶片损伤处理 4h时 ,复叶槭就表现出较强的驱避作用 ;木质部刻伤引起的驱避作用则要于 4h后才出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复叶槭 行为反应 咬食 机械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杂交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瑞桐 王保德 +3 位作者 李国宏 RichardReardon 吴云 运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星天牛♀♂交配的后代为淡黄斑和黄斑 .利用这些后代成虫进行再交配试验 ,已得到后代幼虫 1 31头 .根据这些结果及有关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学和形态特征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杂交 鞘翅 绒毛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树物理性状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寰 王志刚 +2 位作者 黄大庄 张彦广 周国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79,84,共6页
测定了不同柳树品种或品系含水量、生长量、木材解剖结构等指标,采用逐步回归研究了这些指标在不同柳树品种或品系间的变化规律及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光肩星天牛在6个柳树品种(系)间危害存在差异。旱柳上的危害明显较其他... 测定了不同柳树品种或品系含水量、生长量、木材解剖结构等指标,采用逐步回归研究了这些指标在不同柳树品种或品系间的变化规律及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光肩星天牛在6个柳树品种(系)间危害存在差异。旱柳上的危害明显较其他品种(系)严重,而在馒头柳、垂柳上较轻。柳树树皮含睡量与光肩星天牛卵孵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树皮含水量高,不利于天牛卵孵化。光肩星天牛对柳树的危害程度与树种解剖特征量中导管壁厚、木化细胞半径、木化细胞壁厚和纤维宽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光肩星天牛 逐步回归 物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对4种不同槭树科寄主植物的选择机制 被引量:52
19
作者 张风娟 金幼菊 +1 位作者 陈华君 武晓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0-877,共8页
用动态顶空采集法、TCT-GC-MS分析鉴定了复叶槭、五角枫、华北五角枫、挪威槭等4种槭树科植物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测定结果显示:4种植物的化学指纹图谱明显不同。“Y”型嗅觉行为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 用动态顶空采集法、TCT-GC-MS分析鉴定了复叶槭、五角枫、华北五角枫、挪威槭等4种槭树科植物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测定结果显示:4种植物的化学指纹图谱明显不同。“Y”型嗅觉行为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不同: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最好,其次为五角枫,均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华北五角枫对光肩星天牛有引诱作用,但未达到显著程度,挪威槭对光肩星天牛既无引诱作用又无驱避作用。数据分析发现,五角枫、华北五角枫和挪威槭较复叶槭引诱作用差的原因可能与五角枫、华北五角枫中含有对光肩星天牛的驱避组分罗勒烯和反-2-己烯醇、挪威槭中含有对光肩星天牛的驱避组分(E)-1-戊烯-3-醇、反-2-己烯醇和trans-香叶基丙酮有关;在4种植物中醇类化合物、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的排列顺序与植物的抗性顺序相同,而烷烃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的排列顺序与植物的抗性顺序相反;复叶槭咬食程度轻的原因可能与其叶表面具有较少的表皮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寄主选择 挥发物 光肩星天牛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不同寄主树种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建光 金幼菊 +2 位作者 骆有庆 沈应柏 陈华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5-169,共5页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 ,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 ,共鉴定出 56种化合物 ,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 ,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 ,共鉴定出 56种化合物 ,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 .结果表明 ,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 ,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 .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 ,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寄主树种 挥发性物质 比较分析 动态顶空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