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传承和街区发展--安丰古镇七里老街保护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健 葛幼松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4期61-68,共8页
七里老街是古镇安丰保护最完好的历史街区;也是安丰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七里老街原有的传统风貌和文化正面临着衰退。文章指出应正确处理好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关... 七里老街是古镇安丰保护最完好的历史街区;也是安丰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七里老街原有的传统风貌和文化正面临着衰退。文章指出应正确处理好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从物质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改善和传统风貌强化等多个方面对老街进行综合的保护与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老街 保护 更新 安丰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以前安丰县(郡)的沿革与安丰塘得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波 李云鹏 +2 位作者 万金红 邓俊 刘建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0-364,共5页
芍陂创建于春秋中期,目前已经历时2600多年,比都江堰和郑国渠还要早30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和防洪效益,是我国陂塘型灌溉工程的典范。唐代以后至今,芍陂又被称为安丰塘。关于芍陂何时被称为安丰塘,又为何被称为安丰塘,至今学界仍无定... 芍陂创建于春秋中期,目前已经历时2600多年,比都江堰和郑国渠还要早30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和防洪效益,是我国陂塘型灌溉工程的典范。唐代以后至今,芍陂又被称为安丰塘。关于芍陂何时被称为安丰塘,又为何被称为安丰塘,至今学界仍无定论。本文尝试从安丰县(郡)行政区划建制沿革和历史社会变迁的角度,梳理分析安丰塘得名的时代和原因,并得出如下结论:安丰县从今河南固始县东南逐渐向今安徽霍邱、寿县方向迁徙,隋代以后,安丰县迁至芍陂西北堤附近,人们取"安丰"吉祥寓意,逐渐开始称芍陂为"安丰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丰县 安丰塘 芍陂 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民国时期安丰塘水利秩序与社会互动 被引量:8
3
作者 关传友 《古今农业》 2014年第1期92-103,共12页
安丰塘水库为核心的水利社会是中国水利社会史重要类型之一的"库域型"水利社会。本文借鉴水利共同体的理论,利用文献和碑刻资料,考察探讨了明清民国时期安丰塘建立水利秩序的规约、管理组织的建立、日常动员协调的途径、解决... 安丰塘水库为核心的水利社会是中国水利社会史重要类型之一的"库域型"水利社会。本文借鉴水利共同体的理论,利用文献和碑刻资料,考察探讨了明清民国时期安丰塘建立水利秩序的规约、管理组织的建立、日常动员协调的途径、解决内外矛盾纠纷的惯例、地方士绅及豪民的角色、官方干预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展示了安丰塘水利社会不同阶层在建立和维护水利秩序中的作用。地方士绅充当了安丰塘水利共同体的代言人角色,在塘务管理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豪强、地棍类人群是安丰塘水利秩序的破坏者,成为地方官府打击的对象。保证地方赋税的收入,是地方官府对安丰塘水利秩序适度干预的根本原因。跨政区州际间的水利纠纷则是安丰塘水利共同体成员的排他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丰塘 明清民国时期 水利共同体 水利秩序 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丰油田开发后期挖潜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兆林 潘晓霞 朱济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安丰油田 1987年投产以来 ,由于高含水及套损影响 ,油田长期处于低产、低效、高成本、半停产状态。 2 0 0 1年年产油量仅 0 .87× 10 4t,油、水井利用率仅 38.1%。近年来 ,通过深化地质认识及油藏工程研究 ,以老井开窗侧钻技术为导... 安丰油田 1987年投产以来 ,由于高含水及套损影响 ,油田长期处于低产、低效、高成本、半停产状态。 2 0 0 1年年产油量仅 0 .87× 10 4t,油、水井利用率仅 38.1%。近年来 ,通过深化地质认识及油藏工程研究 ,以老井开窗侧钻技术为导向 ,进一步落实了构造及储量 ,挖掘井间及构造高部位剩余油 ,同时应用水平井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油藏最终采收率 ,新增原油生产能力 2× 10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丰油田 油田开发 挖潜技术 剩余油 断层 含水率 储量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特色的塑造——以东台市安丰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玲 葛幼松 王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277-6279,共3页
以东台市安丰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为例,针对其资源现状和文化背景,以创建新区老城之间和谐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空间秩序为思路,通过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对城镇的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的引导塑造城镇特色。并探讨了总体规划阶段面向实施进... 以东台市安丰镇中心镇区总体规划为例,针对其资源现状和文化背景,以创建新区老城之间和谐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空间秩序为思路,通过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对城镇的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的引导塑造城镇特色。并探讨了总体规划阶段面向实施进行城镇特色塑造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丰 城镇特色 实施 控制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丰—梁垛地区油气成藏特征探讨
6
作者 路玉东 陆修莲 李艳萍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7期197-198,共2页
安丰-梁垛地区位于苏北盆地海安凹陷西北部,油气勘探始于七十年代。从1982年到1988年,相继在该地区发现了安丰油田、梁垛油田和张家灶油田。从90年代以后到现在,在该地区相继钻探了30余口探井,没有大的勘探突破。本文主要从区域内烃源条... 安丰-梁垛地区位于苏北盆地海安凹陷西北部,油气勘探始于七十年代。从1982年到1988年,相继在该地区发现了安丰油田、梁垛油田和张家灶油田。从90年代以后到现在,在该地区相继钻探了30余口探井,没有大的勘探突破。本文主要从区域内烃源条件,储层条件、油气运移以及断层对成藏的影响因素等条件来分析区域油气成藏特征,进而指导安丰—梁垛区域内下步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安凹陷 安丰-梁垛地区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古镇聚落形态演替及保护策略研究——以东台市安丰镇为例
7
作者 吴泽宇 王承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24,共7页
江苏沿海城镇发展深受黄海岸线变迁和淮盐文化影响,聚落形态演替存在诸多共性特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丰镇为对象,从地貌变迁、产业兴衰、城镇更迭3方面阐述古镇千年变迁历程。提出资源衰退是宏观环境变化下的长期语境,场镇互绘是古... 江苏沿海城镇发展深受黄海岸线变迁和淮盐文化影响,聚落形态演替存在诸多共性特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丰镇为对象,从地貌变迁、产业兴衰、城镇更迭3方面阐述古镇千年变迁历程。提出资源衰退是宏观环境变化下的长期语境,场镇互绘是古镇形态演替的直接动力,平民文化是古镇场所营造的文化内核。进而从整体谋划、价值延伸、活化展示、全面提升4方面对江苏沿海古镇群落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为沿海同类古镇的历史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 历史保护 聚落形态演替 安丰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