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c flotation of jamesonite fines in aqueous suspensions induced by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婷 覃文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232-1240,共9页
The hydrophobic flocculation of jamesonite fines in aqueous suspensions induced by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sis, microscope analysis, electrophoretic light scatt... The hydrophobic flocculation of jamesonite fines in aqueous suspensions induced by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sis, microscope analysis, electrophoretic light scattering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Single minerals of 4.607 μm for the 50% volumetric diameters were researched by varying several parameters, including p H,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concentration, stirring strength and kerosene add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maximal floatability of jamesonite fines is induced by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at p H 6, and the floc flotat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concentration despite a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the negative ζ potential of jamesonite, meaning that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rticles increases much more strongly than electric double layer repulsion from the adsorption of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floc flotation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ize of flocs,which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stirring strength and enhanced by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kerosene. The results of FTIR spectra indicate that adsorption of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onto jamesonite is chemical adsorption and the adsorption product is lead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phobic flocculation jamesonite fines Zeta potential ammonium dibutyl dithiophosphate keros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物对丁铵黑药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宇庭 成丽 +1 位作者 王可媚 胡恩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1-406,共6页
以丁铵黑药(ADD)为研究对象,基于饱和土柱迁移实验和数学模型,探究石英砂表面金属负载种类和负载量对ADD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英砂表面负载针铁矿(w(Fe)为0.028%和0.042%),不会影响ADD的迁移.在介质上继续负载氧化铜,ADD与矿物... 以丁铵黑药(ADD)为研究对象,基于饱和土柱迁移实验和数学模型,探究石英砂表面金属负载种类和负载量对ADD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英砂表面负载针铁矿(w(Fe)为0.028%和0.042%),不会影响ADD的迁移.在介质上继续负载氧化铜,ADD与矿物表面的Cu2+反应生成Cu-ADD络合物,抑制了ADD的迁移.并且随着w(Cu)从0.0018%增加到0.0055%,ADD的回收率从44.32%下降至8.85%.在w(Cu)为0.0018%时,随着ADD质量浓度从20 mg/L增加到60 mg/L,其回收率提高至6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铵黑药 针铁矿 氧化铜 迁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TIR研究丁铵黑药浮选黄铁矿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松全元 陈秀枝 张晓峰 《有色金属》 CSCD 1997年第1期33-38,54,共7页
黄铁矿有一定的自然疏水性,丁铵黑药能有效地提高黄铁矿的可浮性,硫酸铜可明显地降低捕收剂用量,起活化作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随着丁铵黑药浓度的增加,其在矿物表面吸附量增加,吸附产物为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亚铁,硫... 黄铁矿有一定的自然疏水性,丁铵黑药能有效地提高黄铁矿的可浮性,硫酸铜可明显地降低捕收剂用量,起活化作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随着丁铵黑药浓度的增加,其在矿物表面吸附量增加,吸附产物为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亚铁,硫酸铜也在矿物表面生成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铜,促进了黄铁矿的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丁胺黑药 浮选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基铵黑药的合成及浮选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一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70,共3页
异丁基铵黑药和正丁基铵黑药是同分异构体,它们有相同的分子式,只烷基异构。根据同分异构的化学原理,有机物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官能团时,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很相似。浮选药剂的浮选性能是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集中反映,... 异丁基铵黑药和正丁基铵黑药是同分异构体,它们有相同的分子式,只烷基异构。根据同分异构的化学原理,有机物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官能团时,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很相似。浮选药剂的浮选性能是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集中反映,因此同分异构体的浮选性能亦应十分相似。因此合成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易于合成、毒性低的某种浮选药剂的同分异构体,往往能筛选出较好的浮选药剂。本研究合成正丁基铵黑药的同分异构体异丁基铵黑药,并用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作捕收剂浮选铅锌矿矿石,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论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基铵黑药 异丁基铵黑药 浮选 铅锌矿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SCA研究丁铵黑药浮选黄铁矿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松全元 陈秀枝 张晓峰 《金属矿山》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研究表明: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胺黑药为捕收剂浮选黄铁矿时,药剂与矿物表面间发生了化学吸附,硫酸铜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产物为Cu2S,矿物表面元素浓度测定数据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关键词 光电子能谱 黄铁矿 丁铵黑药 作用机理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脱除化工废水中的铜
6
作者 杭建忠 朱宪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研究了有机沉淀剂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 (正丁基铵黑药 )对 Cu( )的脱除率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证明正丁基铵黑药对 Cu( )的脱除效果明显 ,反应迅速 .反应 0 .5 h脱除率达 99.9%以上 ,水中残余铜量小于 1mg· L- 1 ,达到 Cu( )的排放... 研究了有机沉淀剂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 (正丁基铵黑药 )对 Cu( )的脱除率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证明正丁基铵黑药对 Cu( )的脱除效果明显 ,反应迅速 .反应 0 .5 h脱除率达 99.9%以上 ,水中残余铜量小于 1mg· L- 1 ,达到 Cu( )的排放标准 .另外 ,对正丁基铵黑药的回收 ,也作了一定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 Cu(Ⅱ)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范明阳 王晓丽 +2 位作者 代淑娟 宿少玲 胡志刚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48,53,共4页
对某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磨矿细度为-0.074 mm粒级占97.52%,采用碳酸钠、水玻璃、硫酸铜为调整剂,2~#油为起泡剂,丁铵黑药为捕收剂,通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两次精选闭路试验,获得了精矿金品位27.50 g/t、尾矿金品位0.15 g/t... 对某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磨矿细度为-0.074 mm粒级占97.52%,采用碳酸钠、水玻璃、硫酸铜为调整剂,2~#油为起泡剂,丁铵黑药为捕收剂,通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两次精选闭路试验,获得了精矿金品位27.50 g/t、尾矿金品位0.15 g/t、精矿产率9.20%、金回收率94.89%的选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浮选 丁铵黑药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品位铜矿石中伴生金的强化回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庆浪 杨波 +2 位作者 童雄 谢贤 莫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61,共4页
云南某低品位铜矿石铜、金品位分别为0.35%、0.114 g/t,现场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74.30%的条件下浮选选铜,并使金在铜精矿中富集,获得的铜精矿铜金回收率分别为91.60%和45.70%。为提高金的回收效果,以现场工艺流... 云南某低品位铜矿石铜、金品位分别为0.35%、0.114 g/t,现场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74.30%的条件下浮选选铜,并使金在铜精矿中富集,获得的铜精矿铜金回收率分别为91.60%和45.70%。为提高金的回收效果,以现场工艺流程为基础,以提高金回收率为主要目标进行了浮选选铜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80%的情况下,以Z-200+丁铵黑药为捕收剂,730A为起泡剂,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试验流程回收铜和金,最终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2.48%、含金4.53 g/t、铜回收率为92.85%、金回收率为56.30%。可见,以Z-200+丁铵黑药为捕收剂,不仅能显著提高铜精矿金回收率10.60个百分点,而且能小幅提高铜回收率1.2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铜矿石 伴生金 组合捕收剂Z-200+丁铵黑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