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氏钝绥螨对芦笋上烟蓟马捕食效能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黄建华 罗任华 +3 位作者 秦文婧 黄水金 秦厚国 付志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359,共7页
本文研究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Hughes)对芦笋上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 1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对烟蓟马1龄若虫的日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和猎物数的增加而增加。在猎物密度为3~24头... 本文研究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Hughes)对芦笋上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 1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对烟蓟马1龄若虫的日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和猎物数的增加而增加。在猎物密度为3~24头.皿-1范围内,15、20、25、30、35℃下日均捕食量分别为2.00~3.75、2.67~4.75、2.75~5.25、3.00~11.50、3.00~18.33头。5种温度下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和Holling-Ⅲ模型。处于产卵期的雌成螨捕食能力最强,产卵期雌成螨、第2若螨、第1若螨、雄成螨和产卵结束后的雌成螨的日捕食量分别为3.00~16.00、1.74~12.92、1.75~6.93、2.60~6.25、2.75~5.00头。巴氏钝绥螨个体间存在干扰反应,平均捕食量和捕食率均随捕食螨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在蓟马数按比例随捕食螨数量增加或不变的情况下的干扰反应模型分别为E=0.5316P-1.1177、E=0.1550P-0.3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烟蓟马 芦笋 功能反应 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对西花蓟马若虫的致病力和对巴氏钝绥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静 雷仲仁 +2 位作者 徐洪富 高玉林 王海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9-484,共6页
本文测定了5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1龄若虫的致病力,获得3株毒力较高的菌株:TL-7、SZ-15和RSB,在1×108孢子?mL?1浓度下的西花蓟马1龄若虫死亡率分别为90.8%、92.5%和100%;结合测定... 本文测定了5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1龄若虫的致病力,获得3株毒力较高的菌株:TL-7、SZ-15和RSB,在1×108孢子?mL?1浓度下的西花蓟马1龄若虫死亡率分别为90.8%、92.5%和100%;结合测定的致死时间与致死浓度,得出菌株RSB为最优菌株(LT50为2.383d,LC50为1.53×103孢子?mL?1)。以西花蓟马1龄若虫为猎物,测定菌株RSB对其天敌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菌株RSB(1×107孢子?mL?1)处理的巴氏钝绥螨可发育为成螨;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和平均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5.9d、33.850d和1.78粒,与对照均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花蓟马的高效白僵菌菌株RSB对其天敌巴氏钝绥螨不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结果表明白僵菌可在田间与巴氏钝绥螨协同控制重大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球孢白僵菌 致病力 巴氏钝绥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恩东 徐学农 吴圣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在北京市门头沟碧琨种植中心的温室大棚茄子上释放巴氏钝绥螨后,调查统计对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其高峰期具有一定的压低作用,尤其是释放200头/m2巴... 在北京市门头沟碧琨种植中心的温室大棚茄子上释放巴氏钝绥螨后,调查统计对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其高峰期具有一定的压低作用,尤其是释放200头/m2巴氏钝绥螨效果更好。温室大棚茄子上自然发生的本地天敌东亚小花蝽的种群数量,在各处理间的总体趋势相同,随着西花蓟马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西花蓟马 东亚小花蝽 温室大棚 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花粉对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建华 秦文婧 +3 位作者 罗任华 黄水金 秦厚国 付志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182,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两种花粉对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相对湿度72%,光照L∥D=12h∥12h条件下,油菜花粉饲养的巴氏钝绥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历期分别为0.98、3.23、4.30d。幼螨发育到成螨共需8.52d,...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两种花粉对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相对湿度72%,光照L∥D=12h∥12h条件下,油菜花粉饲养的巴氏钝绥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历期分别为0.98、3.23、4.30d。幼螨发育到成螨共需8.52d,存活率为83.33%,雌虫不产卵。丝瓜花粉饲养的巴氏钝绥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产卵前期、世代历期分别为2.55、0.97、2.38、2.07、3.20、11.17d。平均每头雌螨日产卵量1.78粒,总产卵量58.60粒,产卵持续时间33.53d,无不产卵个体。其日产卵量呈二次抛物线趋势,回归方程为y=0.155 4t-0.002 80t2(R2=0.951 5,p<0.000 1)。取食丝瓜花粉的巴氏钝绥螨的种群趋势指数I=28.13,净生殖率为R0=26.813,种群平均世代周期T=30.139d,内禀增长率rm=0.109,周限增长率λ=1.115,种群加倍时问t=6.352d。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丝瓜花粉比油菜花粉更适合饲养、繁殖巴氏钝绥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巴氏钝绥螨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钝绥螨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效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朋新 夏斌 +2 位作者 舒畅 钟玲 李爱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8,共4页
在实验室RH85%、5个常温(16、20、24、28℃和32℃)条件下,研究了巴氏钝绥螨的雌成螨、雄成螨、若螨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各个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温度相同时,雌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大,若螨其次,雄成螨的捕食... 在实验室RH85%、5个常温(16、20、24、28℃和32℃)条件下,研究了巴氏钝绥螨的雌成螨、雄成螨、若螨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各个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温度相同时,雌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大,若螨其次,雄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弱。温度对各螨态的捕食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螨态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能力(a/Th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8℃时捕食能力最大。在椭圆食粉螨密度固定时,巴氏钝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着其自身密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椭圆食粉螨 捕食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园常用杀螨剂对巴氏钝绥螨和柑橘全爪螨的选择毒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肖顺根 余丽萍 +3 位作者 舒畅 钟玲 李爱华 夏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5-157,165,共4页
采用FAO(1980)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几种橘园常用杀螨剂对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的毒力,并筛选出其中毒性较弱的5种杀螨剂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二甲基二硫醚、阿维菌素、甲氰菊... 采用FAO(1980)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几种橘园常用杀螨剂对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的毒力,并筛选出其中毒性较弱的5种杀螨剂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二甲基二硫醚、阿维菌素、甲氰菊酯等对巴氏钝绥螨有较强的毒力,橘园释放巴氏钝绥螨时,不推荐使用。5种杀螨剂对巴氏钝绥螨和柑橘全爪螨的选择性毒性为:石硫混合剂>哒螨灵>三唑锡>阿维.炔螨特>炔螨特,其中石硫合剂和哒螨灵的毒性选择指数为230.522和144.806,均介于100~1000,为高度正向选择性,表明石硫合剂、哒螨灵是用于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较理想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螨剂 巴氏钝绥螨 柑橘全爪螨 毒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蓟马密度对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建华 罗任华 +3 位作者 秦文婧 黄水金 秦厚国 付志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86-87,共2页
在温度为25℃的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芦笋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 1龄若虫不同密度对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barkeri Hughes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猎物密度为3头时,巴氏钝绥螨的若螨历期最长,单雌日均产卵量最少,产卵持续时... 在温度为25℃的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芦笋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 1龄若虫不同密度对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barkeri Hughes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猎物密度为3头时,巴氏钝绥螨的若螨历期最长,单雌日均产卵量最少,产卵持续时间最长。但总产卵量在各猎物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每日供给6头以上的芦笋蓟马1龄若虫即可满足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蓟马 巴氏钝绥螨 密度 生长发育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新小绥螨在板栗上的扩散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许长新 焦蕊 +3 位作者 于丽辰 郝宝锋 贺丽敏 李立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1053,共3页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释放袋悬挂于板栗树主干后,沿植株枝条由近及远,逐渐扩散,在距挂袋处1 m、2 m、3 m和4 m处的叶片上分别于释放后1 d、1 d、3 d和7 d时达到种群密度高峰,7 d最远扩散距离达到距挂袋处4 m以上。距...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释放袋悬挂于板栗树主干后,沿植株枝条由近及远,逐渐扩散,在距挂袋处1 m、2 m、3 m和4 m处的叶片上分别于释放后1 d、1 d、3 d和7 d时达到种群密度高峰,7 d最远扩散距离达到距挂袋处4 m以上。距挂袋处不同距离巴氏新小绥螨的密度相差较大,由近及远,密度逐渐递减,相应的,不同距离处板栗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的密度由近及远逐渐增大,1-3 m处板栗小爪螨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株,4 m处的板栗小爪螨密度与对照株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板栗小爪螨 扩散 板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钝绥螨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建华 秦文婧 +3 位作者 罗任华 黄水金 秦厚国 付志飞 《江西植保》 2011年第2期75-77,共3页
在15℃、20℃、25℃、30℃、35℃五种恒温、湿度72%,光照L︰D=12︰12的人工气候箱中,测定巴氏钝绥螨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巴氏钝绥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产卵前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8.0... 在15℃、20℃、25℃、30℃、35℃五种恒温、湿度72%,光照L︰D=12︰12的人工气候箱中,测定巴氏钝绥螨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巴氏钝绥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产卵前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8.07℃、12.65℃、13.66℃、13.25℃、15.85℃、11.90℃;有效积温分别为:11.57、10.95、23.08、20.90、24.20和126.87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巴氏钝绥螨在南昌地区的发生代数为21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橘园常用农药对3种捕食螨的毒力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小敏 郑薇薇 +1 位作者 赵文娟 张宏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12种药剂对3种捕食螨的毒力。结果表明,在5种杀螨剂中,炔螨特的毒力最低,阿维.哒螨灵的毒力最高;在5种杀虫剂中,噻嗪酮的毒力最低,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最高;在2种杀菌剂中,代森锰锌的毒力低于咪鲜胺。但同种药剂对...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12种药剂对3种捕食螨的毒力。结果表明,在5种杀螨剂中,炔螨特的毒力最低,阿维.哒螨灵的毒力最高;在5种杀虫剂中,噻嗪酮的毒力最低,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最高;在2种杀菌剂中,代森锰锌的毒力低于咪鲜胺。但同种药剂对不同捕食螨的毒力不同,3种捕食螨对炔螨特的敏感性依次为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Neoseiulus)cucumeris]<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N.)barkeri]<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而对阿维.哒螨灵则为尼氏真绥螨<胡瓜钝绥螨<巴氏钝绥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巴氏钝绥螨 尼氏真绥螨 毒力 化学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猎物及密度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塘飞 陈俊谕 +3 位作者 张方平 叶政培 李磊 符悦冠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明确不同猎物及密度下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与拉戈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sis(Muma)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为其协同应用控制橡胶树害螨提供依据。在室温27±1℃、湿度75%±5%、光周期12 L 12 D条件下,以六点... 明确不同猎物及密度下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与拉戈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sis(Muma)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为其协同应用控制橡胶树害螨提供依据。在室温27±1℃、湿度75%±5%、光周期12 L 12 D条件下,以六点始叶螨Eotetranvchus sexmaculatus(Riley)、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Hirst)和东方真叶螨Eutetranychus orientalis(klein)为集团外猎物,观察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对集团内和集团外猎物的捕食选择行为,以及不同集团外猎物密度下两种捕食螨对同种和异种捕食螨的捕食作用。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对异种个体及集团外不同猎物的捕食偏好性及捕食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巴氏新小绥螨偏好取食集团外猎物,异种捕食螨拉戈钝绥螨残存率达到80.00%以上;拉戈钝绥螨偏好取食集团外猎物六点始叶螨和比哈小爪螨,而当东方真叶螨存在时,其更偏好取食异种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残存率为26.67%);发生集团内捕食时,拉戈钝绥螨为集团内捕食者,而巴氏新小绥螨为集团内猎物。集团外猎物密度可显著影响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相残作用,尤以猎物六点始叶螨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东方真叶螨对拉戈钝绥螨影响最为明显,其充足时比无猎物时捕食量分别下降了68.85%和62.90%。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的集团内捕食分别以比哈小爪螨和六点始叶螨的影响最大,猎物充足时比无猎物时捕食量下降了80.00%和69.44%,但拉戈钝绥螨在以东方真叶螨为猎物时集团内捕食受猎物密度影响较小,猎物充足时取食量与猎物不足时接近,比无猎物时捕食量只下降20.83%。集团外猎物六点始叶螨、比哈小爪螨存在时,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表现为偏好选择集团外猎物,密度增加对两种植绥螨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东方真叶螨充足与否,拉戈钝绥螨对巴氏新小绥螨的集团内捕食作用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拉戈钝绥螨 捕食偏好性 捕食量 猎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钝绥螨对腐食酪螨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峻枫 陈军 +1 位作者 李桂亭 江俊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694-6696,共3页
[目的]探究巴氏钝绥螨对腐食酪螨的捕食作用并评价其控螨效果。[方法]研究了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在(25±1)℃、RH(80±5)%、光暗周期为16∶8 h的试验条件下对腐食酪螨各螨态的取食选择作用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巴氏钝绥螨对腐食... [目的]探究巴氏钝绥螨对腐食酪螨的捕食作用并评价其控螨效果。[方法]研究了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在(25±1)℃、RH(80±5)%、光暗周期为16∶8 h的试验条件下对腐食酪螨各螨态的取食选择作用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巴氏钝绥螨对腐食酪螨不同螨态的嗜食性显著不同,对腐食酪螨的卵和幼螨都有较强的取食选择性,选择系数分别为1.20和1.36;而对成螨的捕食选择性较小,选择系数为0.44。在一定的腐食酪螨密度范围内,巴氏钝绥螨雌成螨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的捕食功能反应方程为:1/Nα=2.260×(1/Nt)+0.069,属于HollingⅡ型。[结论]为巴氏钝绥螨的保护利用及害螨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腐食酪螨 取食选择性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物对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倩倩 范青海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在(25±1)℃、90%RH以上、无光照实验条件下,以腐食酪螨和刺足根螨为猎物,研究了巴氏钝绥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以腐食酪螨幼螨为猎物,巴氏钝绥螨可正常发育和繁殖,雌、雄成螨寿命分别为(34.250±1.361)和(23.950&#... 在(25±1)℃、90%RH以上、无光照实验条件下,以腐食酪螨和刺足根螨为猎物,研究了巴氏钝绥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以腐食酪螨幼螨为猎物,巴氏钝绥螨可正常发育和繁殖,雌、雄成螨寿命分别为(34.250±1.361)和(23.950±1.606)d;以刺足根螨为猎物时,无法发育到成螨;成螨寿命明显缩短,雌、雄分别为(7.300±0.619)和(6.567±0.609)d,显著短于捕食腐食酪螨的巴氏钝绥螨,而且雌螨不能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发育 繁殖 腐食酪螨 刺足根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新小绥螨对晋南麦田麦蜘蛛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克功 王睿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95-1297,共3页
为探明巴氏新小绥螨对麦蜘蛛的控制作用和防治效果,于晋南冬小麦田采用田间定量投放方法开展了巴氏新小绥螨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麦蜘蛛密度约为900头/m时,按112.5万头/hm^2的量投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效果可达95.19%;投放区的小... 为探明巴氏新小绥螨对麦蜘蛛的控制作用和防治效果,于晋南冬小麦田采用田间定量投放方法开展了巴氏新小绥螨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麦蜘蛛密度约为900头/m时,按112.5万头/hm^2的量投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效果可达95.19%;投放区的小麦产量比不投放区提高1495.05 kg/hm^2,增产幅度达24.81%;净收入增加1863.12元/hm^2,投入产出比为2.08∶1。在晋南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混合发生地块,定时定量投放巴氏新小绥螨能有效控制麦蜘蛛为害,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捕食性天敌 生物防治 麦蜘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功能反应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伟康 陈积杰 +3 位作者 郭静依 符启位 黄国宋 罗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8,共7页
为明确巴氏钝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rall)的控害能力,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田间释放捕食螨对普通大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随着蓟马密度增... 为明确巴氏钝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rall)的控害能力,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田间释放捕食螨对普通大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随着蓟马密度增加,捕食螨日取食量逐渐增加。不同温度下捕食螨对1龄和2龄蓟马若虫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Ⅲ模型。捕食螨对1龄和2龄蓟马若虫的捕食效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对1龄和2龄蓟马若虫的搜寻效应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捕食螨密度增加,个体间自我干扰能力增加,其捕食作用率反而减小,在猎物固定而捕食螨数量增加的条件与猎物捕食螨成比例增加的条件下,干扰反应模型分别为E=0.0841P^(-0.708)、E=0.6126P^(-2.907)。综合可知,在田间释放捕食螨400头·m^(-2)时,3 d时的防效可达59.65%,且连续释放2次捕食螨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普通大蓟马 巴氏钝绥螨 捕食效能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园常用杀螨剂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毒性测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益民 丁清龙 +4 位作者 钟露霞 钟喜发 李爱华 钟玲 钟爱平 《江西植保》 2008年第4期147-151,共5页
在室温下进行橘园15种常用杀螨剂、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室内毒性测定,结果表明,57%炔螨特EC,25%三唑锡WP,25%噻嗪酮WP,3%啶虫脒WP,90%敌百虫SP,0.5%苦.烟AS,45%石硫合剂结晶等药剂,在常用浓度范围内对巴氏钝绥螨的毒性很小,可用于放螨... 在室温下进行橘园15种常用杀螨剂、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室内毒性测定,结果表明,57%炔螨特EC,25%三唑锡WP,25%噻嗪酮WP,3%啶虫脒WP,90%敌百虫SP,0.5%苦.烟AS,45%石硫合剂结晶等药剂,在常用浓度范围内对巴氏钝绥螨的毒性很小,可用于放螨前清园、放螨后挑治中心虫株或防治其他害虫;5%噻螨酮EC,24%螺螨酯SC,1.8%阿维菌素EC虽对巴氏钝绥螨毒性很小,但由于属慢效性杀螨剂,其安全性需进一步开展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10%浏阳霉素EC,2.5%鱼藤酮EC,1.2%苦参.烟碱EC,99%矿物油EC对巴氏钝绥螨的毒性大,不宜在释放巴氏钝绥螨的橘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杀螨剂 杀虫剂 巴氏钝绥螨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远县大面积应用巴氏钝绥螨防治柑橘全爪螨效果初报 被引量:6
17
作者 欧阳才辉 唐玉珍 +1 位作者 钟玲 钟爱平 《江西植保》 200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2007年4-5月,安远县在155个柑橘园释放巴氏钝绥螨,应用面积243.5hm2,143个柑橘园的柑橘全爪螨得到了有效控制,占释放柑橘园总量的92%;在柑橘全爪螨密度为百叶100-200头时,每株释放1袋(600头以上)巴氏钝绥螨,释放后30d左右柑橘全爪螨得... 2007年4-5月,安远县在155个柑橘园释放巴氏钝绥螨,应用面积243.5hm2,143个柑橘园的柑橘全爪螨得到了有效控制,占释放柑橘园总量的92%;在柑橘全爪螨密度为百叶100-200头时,每株释放1袋(600头以上)巴氏钝绥螨,释放后30d左右柑橘全爪螨得到控制,持续控制期3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释放 柑橘全爪螨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