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华 龙建纲 刘健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68-72,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的一种常见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地防治方法。最新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发生中,神经细胞伴有显著的线粒体代谢紊乱和动态变化的异常,其中动力相关蛋白1(Drp1... 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的一种常见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地防治方法。最新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发生中,神经细胞伴有显著的线粒体代谢紊乱和动态变化的异常,其中动力相关蛋白1(Drp1)是参与线粒体动态变化的关键分子。深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中线粒体动态变化的异常及Drp1等关键分子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AD的发生机制及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Drp1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动力相关蛋白1(Drp1)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Ⅰ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志刚 梁良 +4 位作者 刘羽 王响 朱华 黄澜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6-20,36,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PN-1)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安理申(Aricept)治疗组(2 mg/kg)、PN-1低(0.6g/kg)、中(1.2 g/kg)、高(2.4 g/kg)剂量组,并...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PN-1)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安理申(Aricept)治疗组(2 mg/kg)、PN-1低(0.6g/kg)、中(1.2 g/kg)、高(2.4 g/kg)剂量组,并以同窝阴性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同时模型组及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前称量小鼠初始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期间,每两周逐只称量体重一次,同时称量并计算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3个月后(8月龄)依次进行社会互动行为检测、旷场实验、Rota-rod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来观察PN-1对APP/PS1小鼠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作用。结果给药期间,相同月龄下各组小鼠间的体重、摄食和饮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互动行为检测发现PN-1显著减少模型小鼠异常增多的攻击、追逐和嗅闻次数(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PN-1能够减少转基因小鼠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P<0.05)和高速运动时间(P<0.05),同时减少其进入中心区域的探究次数(P<0.05)并增加其修饰次数(P<0.05)。Rota-rod实验结果发现,PN-1能够增加转基因小鼠在滚轴上停留的时间(P<0.05)。蔗糖饮水实验结果显示,给予PN-1的转基因小鼠蔗糖偏嗜度有增高趋势,但与模型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1能够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社会互动行为、减少过度增强的运动能力和探究行为,提高其耐力和平衡学习能力,并减轻其焦虑、烦躁、易激惹等精神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症 中药 动物模型 旷场实验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人TSHR-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Ad-TSHR289/6xHis载体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晓云 刘丽娟 +2 位作者 杨东甲 高亚芹 刘喜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构建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A亚单位(TSHR289)基因片段为免疫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建立Graves病(Graves’s disease,GD)动物模型,为探讨中药复方对GD的防治作用提供条件。方法:利用重叠... 目的:构建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A亚单位(TSHR289)基因片段为免疫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建立Graves病(Graves’s disease,GD)动物模型,为探讨中药复方对GD的防治作用提供条件。方法:利用重叠PCR技术从pSV2neoECE-TSHR289-6H-dhfr质粒中将目的基因TSHR289扩增至载体attB1-Kozak-TSHR289/6xHis/IRES/eGFP-attB2,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Gateway R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V.EX1d-TSHR289/6xHis/IRES/eGFP,pAdTSHR289/6xHis),转化到大肠杆菌Stbl3中,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pAd-TSHR289/6xHis转染HEK293A细胞包装腺病毒,CsCl梯度离心法纯化腺病毒,TCID50法检测病毒滴度。RT-PCR法检测HEK293A中TSHR289的mRNA表达。应用该腺病毒免疫BALB/c小鼠制备GD模型。结果: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细胞感染腺病毒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RT-PCR检测证实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细胞中TSHR289的mRNA表达量是未转染的285倍;实验测得病毒滴度为3.16×1010 PFU/ml;BALB/c小鼠免疫第10周T4、TSHR抗体(TRAb)阳性率7/10。结论:成功构建了过表达人TSHR28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动物实验证明该腺病毒诱发自身免疫,产生TRAb。为下一步体内药物治疗GD试验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 重组腺病毒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载体构建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听觉脑干反应评价Alzheimer病对脑干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楼翡璎 陈兴时 +4 位作者 张明岛 王继军 梁建华 张明园 郭起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为观察Alzheimer病(AD)患者听觉脑干反应(ABR)的变化。方法:共有40例正常老人和32例AD患者,应用丹麦电生理仪以及Click短声刺激,完成了ABR检测。结果:AD组波形呈离散性变化,绝对潜伏期波... 目的:为观察Alzheimer病(AD)患者听觉脑干反应(ABR)的变化。方法:共有40例正常老人和32例AD患者,应用丹麦电生理仪以及Click短声刺激,完成了ABR检测。结果:AD组波形呈离散性变化,绝对潜伏期波V以及绝对波幅波Ⅰ、波Ⅱ、波Ⅲ、波Ⅴ在Fz、Cz和Pz三个记录点上有差异(p<005或p<001)。在中央区波Ⅰ、Ⅱ、Ⅲ均呈左右侧不对称。与正常老人比较,AD患者ABR绝对潜伏期波Ⅰ延迟(p<001),绝对波幅波Ⅰ、波Ⅲ、波Ⅴ和波Ⅵ均降低(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听觉脑干反应 脑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慧汤对APP/PS1雄性AD小鼠海马内APP代谢产物的昼夜变化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文纯 游秋云 +1 位作者 王平 丁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12-3218,共7页
目的研究生慧汤对APP/PS1(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 1246E)小鼠海马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产物昼夜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痴呆... 目的研究生慧汤对APP/PS1(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 1246E)小鼠海马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产物昼夜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痴呆模型组、褪黑素治疗组(0.78 mg·kg^(-1)·d^(-1))、生慧汤高剂量组(27.0 g·kg^(-1)·d^(-1))、生慧汤低剂量组(13.5 g·kg^(-1)·d^(-1)),每组14只;对照组为14只雄性C57BL/6J小鼠,连续给药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检测不同时间段取出的海马组织sAPPα含量。对海马β淀粉样蛋白_(1-40)、β淀粉样蛋白_(1-42)表达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CA1区Aβ_(1-40)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上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慧汤不同剂量组上平台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sAPPα总量、各时间段(12:00、24:00)sAPPα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慧汤不同剂量组sAPPα总量明显增多(P<0.01、P<0.05),生慧汤高剂量组仅能增加12:00 sAPPα含量(P<0.01),生慧汤低剂量组仅能增加24:00 sAPPα含量(P<0.05)。对照组sAPPα含量具有明显昼夜差异(P<0.01)。模型组sAPPα含量的昼夜差异性消失(P>0.05)。生慧汤高剂量组sAPPα含量具有昼夜差异(P<0.01),生慧汤低剂量组sAPPα含量不具有昼夜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_(1-40)、Aβ_(1-4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慧汤高剂量组Aβ_(1-40)、Aβ_(1-42)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生慧汤低剂量组仅能减少Aβ_(1-40)蛋白的表达(P<0.05),对Aβ_(1-42)蛋白表达无影响(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β_(1-40)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慧汤不同剂量组Aβ_(1-40)表达不同程度减少(P<0.01、P<0.05)。结论生慧汤能够改善5月龄APP/PS1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恢复海马内APP代谢产物sAPPα的昼夜节律性表达、从而减少Aβ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生慧汤 雄性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 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分类方法
6
作者 韩亮 刘媛 +2 位作者 蒲秀娟 谈云帆 任青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0-1013,共1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AgGrEgation,GraphNAGE)的AD分类新方法.首先进行图数据建模,将AD数据样本表示为图数据.采用基于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的特征选择方法,从样本的114维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感兴趣区域(Cerebral Cortex and Subcortical Regions Of Interest,CCS-ROI)的体积特征中选取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并将其用于节点建模.提出基于相似性度量的关系建模方法,利用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遗传基因、人口统计信息和认知评分对样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进而构建GraphNAGE,针对每个节点,基于与该节点相关的边的权重进行最近邻域采样,然后使用均值聚合方法对采样得到的邻居节点和中心节点的数据进行聚合,最后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和一个Softmax层实现AD分类.在TADPOLE(The Alzheimer’s Disease Prediction Of Longitudinal Evolution)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的准确率(ACCuracy,ACC)为98.20%,F_(1)分数为97.3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97.8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了AD数据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AD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图神经网络(GNN) 节点建模 关系建模 相似性度量 最近邻域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NARC-1在脂质代谢和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谢闵 潘利红 +2 位作者 杨琼 刘录山 王贵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pcsk9)编码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蛋白(NARC-1),该基因属于蛋白转化酶家族.pcsk9/NARC-1通过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从而在胆固醇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可导致血液中胆固... 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pcsk9)编码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蛋白(NARC-1),该基因属于蛋白转化酶家族.pcsk9/NARC-1通过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从而在胆固醇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可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完全相反的变化,出现低胆固醇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最近发现,pcsk9/NARC-1可能还影响神经系统分化,调节神经元凋亡.pcsk9/NARC-1与动脉粥样硬化(As)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可能存在潜在联系.考虑到载脂蛋白E(ApoE)在As和AD中也都起着重要作用,探讨pcsk9/NARC-1与ApoE之间可能的相关性对阐明两者在胆固醇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sk9/NARC-1 胆固醇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载脂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拟痴呆动物模型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中学习记忆行为的差异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斌 谢淑玲 +3 位作者 彭丽燕 王飞 杨昆 伍文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3-685,共3页
目的 Morris水迷宫实验是一种评价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经典方法,是评价痴呆动物模型复制结果的客观指标。近年来痴呆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手段。文中评价3种常见拟痴呆动物模型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中学习记忆行为的... 目的 Morris水迷宫实验是一种评价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经典方法,是评价痴呆动物模型复制结果的客观指标。近年来痴呆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手段。文中评价3种常见拟痴呆动物模型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中学习记忆行为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SD大鼠、昆明种小鼠以及快速老化小鼠制备Aβ脑室注射致痴呆模型、东莨菪碱腹腔注射致记忆障碍模型、快速老化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方法,将这3种模型通过与其相应的对照组比较,考察其行为学差异。结果东莨菪碱模型与快速老化模型逃避潜伏期时间短于相应对照组,其中以东莨菪碱模型差异尤为显著[(35.47±3.78)s vs(50.61±3.94)s,P<0.01];快速老化组模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39±4.71)s vs(33.79±7.81)s,P<0.05];Aβ致痴呆模型与其对照组比较,模型定位航行实验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莨菪碱腹腔注射致记忆障碍模型较其他2种常用模型更为理想。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方法是一种评价拟痴呆动物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痴呆模型 Morris水迷宫试验 行为学差异 认知与记忆能力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tau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早期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丽 焦劲松 +4 位作者 刘尊敬 顾卫红 水源 山本亮 加藤伸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观察APP/PS-1/tau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3×Tg-AD)模型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和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表达变化,探讨3×Tg-AD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方法 4月龄雄性3×Tg-AD... 目的观察APP/PS-1/tau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3×Tg-AD)模型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和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表达变化,探讨3×Tg-AD小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方法 4月龄雄性3×Tg-AD小鼠和相匹配的129/C57BL/6杂交野生型小鼠各10只,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在新环境中的焦虑程度和自主活动能力,以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记录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高频强直电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海马组织可溶性Aβ42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Tg-AD组小鼠旷场实验结果无明显改变(均P〉0.05),定位航行实验第3~5天逃避潜伏期延长(P=0.001,0.003,0.001),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区时间百分比降低(P=0.000),海马CA1区高频强直电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下降(均P〈0.01),海马组织可溶性Aβ42表达水平升高(P=0.000)。结论 4月龄3×Tg-AD小鼠海马组织可溶性Aβ42表达上调,导致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受损,出现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突触 淀粉样Β蛋白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转基因模型Tg2576鼠阳性子鼠的病理和认知行为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国营 汪华侨 +2 位作者 胡金家 徐杰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388,共5页
为探讨老年性痴呆(AD)转基因模型Tg2576(hAPPSWE)鼠阳性子一代鼠的病理和行为学变化,确定其是否具有亲代的性状,为AD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随机选取我室繁育并鉴定的子一代hAPPSWE基因阳性鼠(hAPPSWE+)和hAPPSWE基因阴性鼠(hAP... 为探讨老年性痴呆(AD)转基因模型Tg2576(hAPPSWE)鼠阳性子一代鼠的病理和行为学变化,确定其是否具有亲代的性状,为AD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随机选取我室繁育并鉴定的子一代hAPPSWE基因阳性鼠(hAPPSWE+)和hAPPSWE基因阴性鼠(hAPPSWE-),分别在4、7、9月龄时经Y迷宫及15月龄时经水迷宫检测其行为学变化和脑内病理变化,并对皮质和海马的淀粉样斑块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4月龄和7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与hAPPSWE-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9月龄时两者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在4月龄和7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脑组织切片上免疫组化染色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9月龄时均观察到明显的淀粉样斑块沉积,但hAP-PSWE-鼠无论在任何1个月龄均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沉积;(3)定量结果显示9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皮层淀粉样斑块占整个皮层面积的0.21%,海马的淀粉样斑块占海马面积的0.14%,而15月龄时其淀粉样斑块的数量和面积增加明显,占整个皮层面积的4.26%,海马的淀粉样斑块占海马面积的2.51%。上述结果表明子一代hAPPSWE+鼠的行为学变化及脑内淀粉样斑块出现的时间、部位、类型与亲代一致。因此,子一代hAPPSWE+鼠和其亲代一样可用于AD研究,本实验的定量结果也为评价AD的干预治疗效果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 动物模型 病理 认知行为 Tg2576鼠/hAPPsWE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应用于中药研究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综述
11
作者 裴金英 刘佳林 +4 位作者 刘斌 董晓红 丛树园 任秀敏 周勇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30,共1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以及记忆、语言功能的减退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患AD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以及记忆、语言功能的减退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患AD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策略也仅是对症治疗为主。动物模型是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工具,用于探索疾病的分子机制、行为功能和治疗策略。未来对AD的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需要建立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符合的动物模型。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研究报道中常用的AD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并详细阐述相关AD动物模型的品系、年龄、造模方式、造模剂量、中药组分研究及药效机制,以期为未来建立新的动物模型或深入探讨中药中各组分的具体药理活性、靶点、代谢途径、临床应用等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啮齿动物 中药组分 药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制备鼻腔给予LPS诱导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及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国斌 席国萍 +8 位作者 李艳花 尉杰忠 刘春云 李凯军 柴智 马媛媛 肖保国 张光先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53-1357,1364,共6页
目的:经鼻腔途径给予脂多糖(LPS)可诱导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但模型的建立需5个月之久。本课题旨在探讨一个快速建立PD模型的方法。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模型组,每组9只。LPS模型组小鼠通过鼻腔滴入LPS(3 mg/kg),每侧... 目的:经鼻腔途径给予脂多糖(LPS)可诱导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但模型的建立需5个月之久。本课题旨在探讨一个快速建立PD模型的方法。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模型组,每组9只。LPS模型组小鼠通过鼻腔滴入LPS(3 mg/kg),每侧鼻孔滴10μl,每3 d一次,连续7周,共计16次,对照组鼻腔滴入等体积生理盐水。7周后通过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运动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Western blot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HPLC检测黑质神经递质(多巴胺、3,4-二羟基苯乙酸、高香草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小鼠运动能力明显下降,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黑质TH表达明显降低、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黑质神经递质含量明显减少。结论:本研究通过增加每次LPS经鼻腔给药剂量、减少给药次数,建立了符合行为学及病理学特征的PD小鼠模型,并将制备过程减为7周,可明显缩短PD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的研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鼻腔给药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春 王世真 王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所致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D-gal100mg.Kg-1.d-1,连续40d造模。第3周起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哈伯因(阳...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所致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D-gal100mg.Kg-1.d-1,连续40d造模。第3周起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哈伯因(阳性对照组)。给药结束后进行水迷宫训练,24h后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以及M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M受体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0.01)。模型组chAT和AchE活性也有轻微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川芎嗪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增强海马chAT活性(P<0.01)和AchE活性(P<0.05),上调M受体数目(P<0.005)。结论川芎嗪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D-半乳糖 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 胆碱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小鼠SAMP8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延峥 李林 张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减退、突触和树突棘缺失等为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快速老化小鼠SAMP8在早期即出现学习记忆功... 阿尔茨海默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减退、突触和树突棘缺失等为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快速老化小鼠SAMP8在早期即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Aβ异常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神经递质改变、突触结构和功能障碍、生理节律紊乱,以及基因表达等多方面的特征性改变,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较为一致,可以作为较理想的动物模型,用于阿尔茨海默病防治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小鼠 动物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炮制白果对APP/PS1转基因老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圆圆 陈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微波炮制白果对APP/PS1转基因老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比较炒制法、煮制法、微波法3种炮制方式对白果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小鼠从4月龄开始分别给予含有生白果及微波炮制熟白果的特殊饲料8个月,采用开场实验、新物... 目的研究微波炮制白果对APP/PS1转基因老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比较炒制法、煮制法、微波法3种炮制方式对白果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小鼠从4月龄开始分别给予含有生白果及微波炮制熟白果的特殊饲料8个月,采用开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行为学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以及小鼠脑组织中Na+/K+ATPase水平,并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结果微波炮制是较好的白果炮制工艺。与模型组相比,微波炮制白果组T-SOD、CAT活力上调,MDA含有量下调,Na+/K+ATPase活力增加;生白果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生白果不同,微波炮制白果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小鼠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激活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老年痴呆 学习记忆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4'-O-甲基吡哆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态Aβ_(1-40)海马内注射致AD大鼠在体神经毒性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礼红 张一娜 +1 位作者 宋芳芳 郭达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73-1376,I0001,共5页
目的:建立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动物模型,观察其学习记忆及病理性改变。方法: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双侧海马,大鼠跳台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和银... 目的:建立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动物模型,观察其学习记忆及病理性改变。方法: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双侧海马,大鼠跳台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和银染检测病理变化。结果: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40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注射区可见神经元丢失、胶质细胞增生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结论:凝聚态Aβ1-40海马内注射具有明确的在体神经毒性作用,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小鼠SAMP10的老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琳娜 毕明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6-1199,共4页
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SAM)是日本京都大学Takeda教授从AKR/J系小白鼠中通过表型选择培育出的快速老化模型。根据老化速度和病状特征,SAM鼠可以分为快速衰老的P系和抗快速老化的R系。快速老化小鼠SAMP10作为P系的... 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SAM)是日本京都大学Takeda教授从AKR/J系小白鼠中通过表型选择培育出的快速老化模型。根据老化速度和病状特征,SAM鼠可以分为快速衰老的P系和抗快速老化的R系。快速老化小鼠SAMP10作为P系的一种,主要特征表现为与衰老相关的学习记忆障碍,具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脑萎缩、神经DNA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增生等病理变化,在行为学、神经递质以及分子水平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衰老变化,是目前较理想的研究阿尔采末病(AD)的动物模型。同龄对照组SAMR1具有正常的衰老特征,常用于SAMP10的正常对照。目前SAMP10是比较理想的用于研究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评价抗衰老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老化小鼠sAMP10 阿尔采末病 动物模型 理变化 衰老变化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分性距离判据和脑MR图像的AD症脑部年龄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勇明 李帆 +3 位作者 朱雪茹 王品 刘书君 邱明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症不同状态所对应的脑部年龄与实际年龄存在偏差,为了准确预测该偏差得到脑部年龄,在现有基于脑磁共振(MR)图像年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脑部年龄检测算法.首先,设定偏差搜索范围;然后,基于可分性距离判据... 阿尔茨海默病(AD)症不同状态所对应的脑部年龄与实际年龄存在偏差,为了准确预测该偏差得到脑部年龄,在现有基于脑磁共振(MR)图像年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脑部年龄检测算法.首先,设定偏差搜索范围;然后,基于可分性距离判据设计了适应度函数,利用偏差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VR)获得样本年龄估计值,并计算出其适应度值;接着,通过最大化适应度值获取偏差的最优估计,从而获得更有利于AD症分类的脑部年龄.与现有的年龄检测方法相比,对于正常对照组(NC)与AD患者、NC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以及MCI与AD患者3种分类情况,所提方法的可分度值分别提高了0.178,0.033,0.017.因此,所提方法检测的年龄具有更好的可分性,更有利于提高AD症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年龄检测 ad 分类 可分性距离判据 磁共振成像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佗健聪汤对Aβ所致老年痴呆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及NGF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励华 段金廒 王明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探讨华佗健聪汤防治Aβ所致老年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22月龄SD大鼠分成正常组、假损伤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后给予华佗健聪汤,阳性对照组造模后给予石杉碱... 目的:探讨华佗健聪汤防治Aβ所致老年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22月龄SD大鼠分成正常组、假损伤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后给予华佗健聪汤,阳性对照组造模后给予石杉碱甲片。用凝聚态Aβ1-42定向注射各组大鼠右侧海马CA1区制备出AD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各组海马Caspase-3活性及NGFβ含量。结果: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NGFβ含量明显增高,而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尤其是中药预防组,数值优于正常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结论:本方对AD的防治作用机理与促进NGF成熟和显著的抗凋亡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健聪汤 阿尔茨海默病(ad) NGF βCaspase-3 抗凋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诱发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损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冰 耿媛 +3 位作者 沈莉 孙美玉 王倩 王铭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31-637,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C57BL/6小鼠(正常对照组,15只)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7只,包括AD组(13只)和AD+慢性不...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C57BL/6小鼠(正常对照组,15只)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7只,包括AD组(13只)和AD+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组(14只)]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刚果红染色观察海马组织淀粉样蛋白沉积,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CUMS组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延长[(33.14±14.37)s对(21.22±12.16)s;t=-2.701,P=0.045],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9.74±1.35)s对(15.02±1.33)s;t=2.639,P=0.012]。与AD组相比,AD+CUMS组小鼠淀粉样斑块面积占海马面积百分比增加[(0.59±0.03)%对(0.04±0.03)%;t=-2.900,P=0.005]。AD组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轻度受损,表现为神经元胞膜尚完整,胞质基质尚均匀,细胞内出现脂褐素,胞核和核膜结构尚可,线粒体嵴膜融合,高尔基体部分模糊,内质网轻度扩张;AD+CUMS组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受损明显,表现为胞膜部分模糊不清,胞质苍白,基质不均匀,各种细胞器数目均减少,细胞内可见较多脂褐素和自噬小体,胞核内染色质边集、核膜模糊,线粒体嵴膜融合严重,核糖体数目明显减少。结论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是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损害的诱发因素,可以加重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显微镜检查 荧光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