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背景下学前教育“人”“财”供需变化与适配挑战——基于未来十年适龄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洪秀敏 邵婷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40,共14页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只有实现人才与经费的高效配置才能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为教育强国筑基。准确把握幼儿人口的变动情况,是科学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只有实现人才与经费的高效配置才能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为教育强国筑基。准确把握幼儿人口的变动情况,是科学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为破解人口变动带来的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行动指南。研究显示,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导致在园幼儿总量快速减少,城镇在园幼儿数量远超农村,适龄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明显;教师资源呈现结构性短缺,优质师资集中于城镇,教师过剩危机初步显现;经费需求先下降后上升,城乡差异不断拉大,总体投入压力持续攀升。为适应人口变动和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建议动态监测适龄人口发展趋势,实现资源灵活管理和高效配置;提高准入的门槛和培养层次,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成本分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口预测 师资配置 经费投入 供需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继成 黄昌硕 +3 位作者 吴培强 陈丽君 王若禹 赵新化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在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下,将需水划分为刚性、刚弹性、弹性需水3个层次,采用遗传算法建立刚性约束水资源配置模型,以可用水量配置黄河故道片区刚性需水。结果表明,在规划水平年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可用水量不能满足规划水平年2025年、2030年90%保证率下的刚性需求。因此,未来须增加外调可用水量,可建设龙岗枢纽工程、朱海站、洋河引水工程等三大工程。该配置方案可为宿迁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提供水资源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约束 刚性需水 可用水量 遗传算法 水资源配置 黄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创新转化和收入差距的双调节视角
3
作者 王兴 段晨陶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6,共13页
基于2004-2019年全国19个行业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与从业者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行业间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显著,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匮乏而非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冗余;第二,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是制约消费... 基于2004-2019年全国19个行业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与从业者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行业间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显著,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匮乏而非实体行业人力资本冗余;第二,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是制约消费需求的重要原因,实体行业和非实体行业都存在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的现实问题。实体行业人力资本配置不足而非实体行业人力资本配置过度。人力资本行业间错配使得人力资本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第三,提高创新转化能力、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能够有效改善人力资本配置低效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上述发现为释放内需提供了供给侧视角的新思路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消费需求 创新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域供需匹配的充填用磷石膏调配优化——以宜昌市为例
4
作者 王其虎 王晨薇 黄兆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4-1142,共9页
为优化磷石膏作充填骨料时存在的运输调配成本,研究调研分析了磷化工城市矿山磷石膏充填供需不平衡特征,并明确了影响多点间磷石膏供需调配的因素;基于网络流模型和Ford-Fulkerson算法思想,以充填用磷石膏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流量最大为... 为优化磷石膏作充填骨料时存在的运输调配成本,研究调研分析了磷化工城市矿山磷石膏充填供需不平衡特征,并明确了影响多点间磷石膏供需调配的因素;基于网络流模型和Ford-Fulkerson算法思想,以充填用磷石膏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流量最大为决策目标,构建了基于网络最大可行流的充填用磷石膏运输优化调配模型;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利用模型对磷石膏运输调配方案进行优化,并计算了磷石膏运输综合成本。结果显示,综合成本在年需求量、总需求量两个维度上分别降低了36.79%和42.45%,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确保优化方案的切实可行,提出以企业生产量为权重的均摊策略,以增强各企业运输成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磷化工城市 充填用磷石膏 全域供需匹配 调配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资源配置错位区域的辨识方法及优化策略
5
作者 吴娇蓉 田子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3-1073,共11页
公交资源配置环节的供需不匹配造成了运营低效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识别公交资源配置错位区域。然而由于公交资源配置存在规模效应,且地区间人群活动性及出行偏好存在差异,这种错位关系难以界定。通过计算区位熵(LQ)识别供需失... 公交资源配置环节的供需不匹配造成了运营低效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识别公交资源配置错位区域。然而由于公交资源配置存在规模效应,且地区间人群活动性及出行偏好存在差异,这种错位关系难以界定。通过计算区位熵(LQ)识别供需失衡地区,并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空间分异的供需调节机制,综合辨识公交资源错配区域,并对上海市嘉定区的公交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职住密度、公交服务频率、工厂占地比与地铁站对客流的局部作用效应明显,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异质性。根据职住密度和公交服务频率诱增客流能力的强弱,将区域分为“强‒强”“强‒弱”“弱‒强”“弱‒弱”4类,并提出了差异化的公交发展策略。其中“强‒强”“弱‒弱”类型的供需失衡地区为公交资源配置错位区域,建议结合区位熵调整公交供给水平;“强‒弱”“弱‒强”类型的供需失衡地区宜分别优化线网布局和导入出行需求。提出的公交资源错配区域识别方法,拓展了公交资源科学配置、降本增效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资源配置 空间错位 供需失衡 区位熵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都市圈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公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慧灵 杨雪珂 +1 位作者 袁梦 王振波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55-2267,共13页
绿色空间是提升区域内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开放空间,然而不同地区居民享有的绿色空间存在较大差异。以长株潭都市圈为案例,利用建设用地替代居民活动区域,构建考虑距离因素的迭代缓冲区测度2000、2010、2019年居民活动区域的绿... 绿色空间是提升区域内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开放空间,然而不同地区居民享有的绿色空间存在较大差异。以长株潭都市圈为案例,利用建设用地替代居民活动区域,构建考虑距离因素的迭代缓冲区测度2000、2010、2019年居民活动区域的绿色空间享有量,并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和供需差异指数探讨不同区域享有的绿色空间的时空差异、空间公平性的演进及其供需特征。结果表明:①绿色空间面积减少量最多的区域始终位于都市圈的城市中心,面积变化值呈现圈层状,减少量由边缘向中心地区不断增加。②2000—2019年长株潭都市圈人类活动区域享有周边30m网格像素级绿色空间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数量由26000—30000集中向2000—12000区段集中转变。③长株潭都市圈绿色空间分布不均,不同行政区之间基尼系数差异较大且随着时间波动变化,多数区域绿色空间分布的公平性没有改善趋势。④较多镇街绿色空间服务水平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失配”,5%的镇街需求“非常高或较高”而供给“非常低”,这些镇街集中在长沙;绿色空间供需平衡的镇街主要分布在都市圈边缘。研究有助于启示都市圈通过空间治理政策与规划的优化推动绿色空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都市圈 绿色空间 公平性 空间配置供需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靳世鑫 苏承国 +3 位作者 黄佳荣 王慧亮 严登华 王占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中水-土-碳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框架,提出耦合非线性多目标规划和逐次逼近法的双层嵌套算法以实现框架的迭代求解,得到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方案。【结果】洛阳市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各县区土地利用格局及水资源供给量实现了协同优化,区域水资源总量增加了0.2923亿m^(3),净碳排放量减少了0.3814%(折合90698 t标准煤),GDP维持稳定,各行政单元间供需水比值的差异程度达到最小。【结论】研究成果为提高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生态-经济-社会需求 二元水循环 相互作用关系 双层嵌套算法 影响因素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驱动机制、现实约束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泳泽 陈建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共12页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驱动机制来...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驱动机制来看,供给侧要素支持是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基础,需求侧有效需求释放是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源泉,制度侧环境优化是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保障。在经济转型升级和技术变革加快的背景下,供给侧要素流动壁垒、需求侧有效需求不足、制度侧体制机制障碍是抑制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现实约束。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应利用要素市场化配置打破要素流动壁垒,通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激发有效需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要素市场化配置 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最大需量基于改进RTN模型的短流程钢铁企业双层优化调峰策略
9
作者 刘航 申皓 +3 位作者 纪陵 钟永洁 陈嘉瑞 余洋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9,共12页
短流程钢铁企业作为用能大户,其可调潜力巨大,为改善电网调峰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源。但其生产工序紧密关联、订单波动大,导致用电不规律,参与电网调峰面临诸多困难。为此,提出计及最大需量基于改进资源任务网(resource task network,RTN)... 短流程钢铁企业作为用能大户,其可调潜力巨大,为改善电网调峰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源。但其生产工序紧密关联、订单波动大,导致用电不规律,参与电网调峰面临诸多困难。为此,提出计及最大需量基于改进资源任务网(resource task network,RTN)模型的短流程钢铁企业双层优化调峰策略,助力短流程钢铁企业参与电网调峰。首先,设计基于时间窗节点的改进资源任务网络,准确刻画单条生产线在加工不同类型订单时设备间物料和时间资源的耦合关系,保证订单分配及调度策略的可行性。其次,结合企业多生产线实际情况对企业订单进行分配,并提出考虑最大需量的供需互动双层优化调峰模型,利用自适应粒子群和Cplex求解器的混合求解算法进行求解。最后,根据某实际短流程钢铁企业数据,设置3个仿真场景对调度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平滑了负荷曲线,同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流程钢铁企业 双层优化 最大需量 订单分配 调峰策略 时间窗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新形势下超大城市托育师资需求中长期变动的预测性分析
10
作者 沙莉 杨津津 +1 位作者 杨紫涵 魏星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60,共16页
以“七普”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经典队列要素法并借助PADIS-INT软件,分别对2024—2050年上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需求的分年龄段规模与总规模做出预测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2024—2050年托育机构师资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并依据托育机... 以“七普”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经典队列要素法并借助PADIS-INT软件,分别对2024—2050年上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需求的分年龄段规模与总规模做出预测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2024—2050年托育机构师资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并依据托育机构师资的现有供给水平进行供需比较。中方案结果显示:2024—2050年期间,上海市托育机构保育人员需求量将长期处于上升的总态势,由2024年的1.31万~1.69万人上升至2049—2050年的2.48万~3.4万人。未来二十余年,上海市保育人员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且保育人员缺口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建议加强托育适龄儿童规模监测,依据单岁年龄组精准测算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需求规模;注重托育师资需求规模的前瞻性分析,重点聚焦托育人员;促进托幼师资统筹规划,分阶段调整保育人员供给水平;重视托育师资人才培养,构建6岁以下托幼一体化师资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师资需求 人口预测 超大城市 供需关系 托育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需求下机非车道分配与复用优化研究
11
作者 时玉琦 杨晓光 马成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4,共11页
根据交通需求的动态变化,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时空资源的协同优化,是提升其通行效能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时变的错位特征,提出基于双层随机规划的车道管理方法,实现车道机非类型、车道转向功能与信号相位配时的... 根据交通需求的动态变化,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时空资源的协同优化,是提升其通行效能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时变的错位特征,提出基于双层随机规划的车道管理方法,实现车道机非类型、车道转向功能与信号相位配时的动态协同优化。首先,突破以机动车道为主的空间优化范式,将非机动车道纳入统一路权分配体系,构建多模式交通主体道路资源的分配框架;其次,针对混合交通流时空需求的波动特性,提出车道机非复用策略,允许非机动车在交通需求峰值时段临时使用部分机动车道空间;随后,建立车道转向功能与信号相位配时的动态优化方法,实现时空资源协同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静态车道管理模式,本文方法可使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9.90%;相比非复用车道管理方案,其通行效率增益达3.27%。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电动自行车交通占比和非机动车速度异质性与时空资源优化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路权宽度每扩展0.5 m,可产生6%的通行能力边际效益。本文提出的资源柔性配置和功能动态适配的交叉口时空资源管理理论成果,有效适应了混合交通需求的异质分布与随机波动特征,显著提升了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道复用 车道分配 混合交通流 随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响应和废弃物分类处理的微电网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说 许仪勋 +1 位作者 田雨 韩菲儿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为解决城市固体废弃物(municipal solid waste,MSW)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将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可再生发电系统与传统微电网配置方案融合。首先,面对微电网内部源荷匹配性的不足以及不同风光配置容量占比造成的微... 为解决城市固体废弃物(municipal solid waste,MSW)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将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可再生发电系统与传统微电网配置方案融合。首先,面对微电网内部源荷匹配性的不足以及不同风光配置容量占比造成的微电网出力特征差异,提出依据微电网风光配置条件制定需求响应策略。然后,建立以等年值配置运行成本、能源浪费率和负荷缺电率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为提高帕累托解集的收敛性和分布性,采用增广ε⁃约束法求解。最后,采用改进的微电网IEEE⁃33节点模型进行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该微电网有效提升了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城市固体废弃物 需求响应策略 多目标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责任分摊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低碳优化调度
13
作者 石研 李文杰 +2 位作者 杨凤玖 周秀林 刘春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81,共13页
综合能源系统是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承载平台。针对传统综合能源系统仅关注发电侧低碳调度而难以有效激发负荷侧减碳效能问题,提出碳责任分摊和需求响应协同增效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模型。上层引入碳排放惩罚因子... 综合能源系统是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承载平台。针对传统综合能源系统仅关注发电侧低碳调度而难以有效激发负荷侧减碳效能问题,提出碳责任分摊和需求响应协同增效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模型。上层引入碳排放惩罚因子,以发电成本和碳排放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机组的低碳经济组合出力,同时基于碳流追踪理论将发电侧的直接碳排放量归算到碳排放驱动侧即各节点负荷;下层基于博弈理论,利用Shapley值法对负荷侧进行碳责任分摊并制定相应的阶梯碳价,以碳价和电价/热价共同引导负荷侧需求响应,使用户在保证用能成本的同时激发其减排潜力。在IEEE6节点电力网络和6节点热力网络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双层优化调度模型能够保证源荷经济出力并引导用户主动响应并降低系统的碳排放量,实现低碳与经济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碳责任分摊 需求响应 Shapley法 碳流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中医药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分析
14
作者 王雨晨 杨万金 +2 位作者 曾婧婷 聂瀚林 石学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共8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相关性,为实现各省中医药系统的协调运行,促进省域间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优化策略。方法:使用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 目的:分析中医药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相关性,为实现各省中医药系统的协调运行,促进省域间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优化策略。方法:使用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2023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通过熵值法确立评价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省中医药系统的耦合协调值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2022年,研究省份的平均耦合协调值为0.603,东、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值分别为0.648、0.577和0.563,西部地区“失调”省份的数量最多。30个研究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集聚效应。结论:各省中医药资源配置稳中向好,但中医药服务需求与利用效率呈下降态势;耦合协调度呈“东—中—西”梯度递减,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应建立起区域间的中医药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服务需求 资源配置 利用效率 耦合协调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非对称需求比例模型研究
15
作者 秦嘉楠 吴瑕 +3 位作者 付湘 王敬 梁昌梅 王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7,共9页
制定现实可行的水量分配方案是解决缺水情势下跨行政区河流争水冲突的关键。因计算原理简单、分水比例透明、方案易于操作,需求比例法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该方法仅以地区用水需求作为水量分配的影响因素,未关注其他... 制定现实可行的水量分配方案是解决缺水情势下跨行政区河流争水冲突的关键。因计算原理简单、分水比例透明、方案易于操作,需求比例法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该方法仅以地区用水需求作为水量分配的影响因素,未关注其他特征因素的影响,因而分配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片面性。针对需求比例分配法在解决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冲突方面的局限性,构建考虑水量贡献、社会公平、尊重现状、用水效率及生态环境可持续等原则的水量分配指标体系,并结合信息熵-CRITIC法和破产博弈理论,提出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非对称需求比例模型。随后,以湖北省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可分配水量、需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人口规模、当前用水量、GDP、生态环境流量及污水排放量等基础数据为模型输入,开展两种供需情景下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需求比例分配法,所提模型因综合考虑了利益主体在水量贡献、用水人口、用水需求、用水效率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枯水年需水量较高且权重系数较大的十堰和襄阳两市获得的水量分配满足度均提高2.39%,而需水量较低且权重系数较小的随州和潜江两市的水量分配满足度则分别降低47.25%和33.54%;在特枯水年十堰和襄阳两市获得的水量分配满足度分别提高32.09%和23.10%,而随州和潜江两市则分别降低46.71%和40.94%。所提模型能够突出主体在水量分配中多种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又能确保个体理性原则不受破坏,在解决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冲突问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 信息熵-CRITIC法 破产博弈理论 非对称需求比例模型 湖北省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我国铅锌资源发展趋势及展望
16
作者 夏丛 张志伟 +1 位作者 杨珺婷 刘若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铅锌作为我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冶炼与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随着多年来我国铅锌资源较高强度的开采,2024年铅锌精矿总产量降至600万t左右,铅锌静态可采年限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铅锌冶炼产能的扩张导致原料对外依存度持... 铅锌作为我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冶炼与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随着多年来我国铅锌资源较高强度的开采,2024年铅锌精矿总产量降至600万t左右,铅锌静态可采年限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铅锌冶炼产能的扩张导致原料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2024年铅锌原料外采比超30%,且进口来源国相对集中,海外资源国政策变化与贸易壁垒加剧了铅锌资源稳定供应的风险。尽管中资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权益资源量近7000万t,权益产量85万t金属量,支撑国内35%的供应缺口,但国际竞争力仍弱于全球头部企业。经历了近十年的结构调整,我国铅锌冶炼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大型多元化冶炼企业在利用进口原料、物流、综合利用方面显现优势。2022年以来,国内冶炼产能进入以技术升级和大型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扩张,冶炼行业面临原料供应紧张与产能过剩并存局面,2024年,国内外铅锌精矿加工费均跌至历史罕见的极端水平,尤其是进口矿加工费一度跌至负值,已背离冶炼企业生产成本承受能力,严重影响铅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健康发展。此外,铅锌伴生的铟、锗等稀贵金属战略价值凸显,稀贵金属贸易政策的变化也有可能对铅锌原料进口和产品贸易产生间接影响。建议从加大国内资源勘探、深化国际合作、提升铅锌载体战略地位、拓展高端新应用等方面提升我国铅锌资源保障能力,助力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资源 供需形势 资源配置 需求预测 战略性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范围内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电量和绿证分配的快速计算方案
17
作者 樊倩男 王中荣 +3 位作者 于丽雅 梁晓航 鲍洁 刘树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7,共10页
目前,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进行,电力市场中电量和绿证分配方案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市域范围内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电量和凭证的日前分配场景,构建了主从博弈模型,并通过Kriging模型代理优化的方式进行求解。同直接求解的方法相比,这... 目前,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进行,电力市场中电量和绿证分配方案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市域范围内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电量和凭证的日前分配场景,构建了主从博弈模型,并通过Kriging模型代理优化的方式进行求解。同直接求解的方法相比,这种算法可以降低计算需求,提高计算速度,实现在若干区域中对应不同的绿证比例,实现电量和凭证在区域间的精准分配。通过所提到的模型计算,还能够对不同电量情况下的电力市场电量和绿证分配进行模拟,能够满足工程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电量 绿证分配 Kriging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转移与风险规避的舱位分配
18
作者 郑建风 秦苑 赵志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49,共9页
传统的舱位分配模型未充分考虑舱位需求的流动性和收益波动,本文考虑舱位需求转移的情景,研究集装箱班轮运输中的舱位分配问题,细分舱位需求市场,即现货市场、短约市场及长约市场,其中,现货市场和短约市场会发生舱位需求转移。为减少由... 传统的舱位分配模型未充分考虑舱位需求的流动性和收益波动,本文考虑舱位需求转移的情景,研究集装箱班轮运输中的舱位分配问题,细分舱位需求市场,即现货市场、短约市场及长约市场,其中,现货市场和短约市场会发生舱位需求转移。为减少由于舱位需求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收益波动,本文引入风险规避理论。基于此,构建混合整数非线性舱位分配模型。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转化及线性化处理,得到的线性规划模型可通过Gurobi快速求解。以马士基公司的一条从亚太至欧洲的航线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验证。数值结果表明:相较于不考虑风险规避的情景,考虑风险规避的情景能够将收益波动降低约80%;短约市场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促进收益增加,减小收益波动;风险系数灵敏性分析表明,航运公司需要积极关注现货市场,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舱位分配策略,权衡收益与收益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需求转移 风险规避 舱位分配 收益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储能容量动态分配的微电网系统双层优化模型
19
作者 陆宝奇 蒋伟 +1 位作者 杨俊杰 高崧峻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其本身所具有的可快速充放电能的特性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不确定性及其就地消纳问题。但由于初期投资造价高、储能容量空置等原因,储能设备无法大规模使用。为了增加储能设备的利用率,减少... 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其本身所具有的可快速充放电能的特性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不确定性及其就地消纳问题。但由于初期投资造价高、储能容量空置等原因,储能设备无法大规模使用。为了增加储能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储能容量空置率的问题,基于传统云储能,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云储能容量动态分配模型。首先,从云储能租赁服务的本质出发,提出云储能容量动态分配策略并建立模型;而后对接入云储能带有可再生能源的用户进行建模。为了考虑用户和云储能运营商之间的牵制,深入探究其耦合关系,建立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云储能运营商盈利最大为目标函数;下层以用户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储能容量动态分配策略和模型可以增加储能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储能容量空置情况,还同时拥有良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云储能 需求响应 动态容量分配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
作者 许晗 车丽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6,共7页
壮大耐心资本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在以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须资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多措并举打通资金循环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关键要务。... 壮大耐心资本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在以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须资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多措并举打通资金循环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关键要务。耐心资本具有长期性、强引导性和高风险承受能力等特征,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跨期配置,聚焦重点技术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长远发展领域,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未来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耐心理念,精准施策、完善资本运作机制,持续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推动人工智能重塑科学决策与全周期管理,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新质生产力 资金供需体系 资源跨期配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