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效果的比较及表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曲敏 马永强 +2 位作者 杨大鹏 张帅 张月学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1-95,共5页
分别采用酸热法、碱化法和发酵法3种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并比较叶蛋白得率、氮含量、溶解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持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并进行电镜观察表征。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苜蓿叶蛋白... 分别采用酸热法、碱化法和发酵法3种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并比较叶蛋白得率、氮含量、溶解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持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并进行电镜观察表征。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苜蓿叶蛋白的得率和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4.9%和45.08%,明显高于酸化法和碱化法;比较其功能性质,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在起泡性、持水性和吸油性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分别为200.00%、5.40%和5.31%;发酵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分别为80.52%、78.60%和20.65%。扫描电镜观察3种方法所制备苜蓿叶蛋白的表面结构,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结构疏松,且有一定程度的破坏,酸化法和发酵法的苜蓿叶蛋白表面结构紧密、连续完整,并发现发酵法还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说明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其得率、氮含量、功能性质及表面结构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提取方法 功能性质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蛋白的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30
2
作者 韩春梅 张新全 +1 位作者 杨春华 干友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3-27,共5页
着重综述了苜蓿Medicagosativa叶蛋白的营养价值、饲用价值、食用价值、医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指出开发苜蓿叶蛋白是目前解决蛋白质饲料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开发利用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蛋白及其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谢正军 金征宇 +1 位作者 徐学明 陈寒青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7-632,共6页
通过提取、酶解和超滤从苜蓿叶蛋白中分离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可溶性苜蓿叶蛋白及其酶解粗肽和精制肽,研究了其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从苜蓿叶分离的各种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相近,... 通过提取、酶解和超滤从苜蓿叶蛋白中分离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可溶性苜蓿叶蛋白及其酶解粗肽和精制肽,研究了其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从苜蓿叶分离的各种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相近,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可溶性苜蓿叶蛋白SALPr未发现抗氧化活性,而酶解后的粗肽CALPe以及超滤后的精制肽PALPe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且PALPe抗氧化活性强于CALPe。这可能是由于PALPe中疏水性氨基酸和小分子肽的含量均高于CAL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蛋白 可溶性水解肽 相对分子质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绿、白叶蛋白提取分离及残渣残液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于安芬 李瑞琴 +2 位作者 水蓉 徐美蓉 宋政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目前苜蓿Medicago sativa叶蛋白提纯为食用叶蛋白需要经过二次加工,进行脱色、去腥工艺,且苜蓿叶蛋白的脱色、去腥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工艺还不成熟。为此,将苜蓿叶蛋白在提取阶段直接分离出不同用途的绿白叶蛋白,既饲用叶蛋白和食用叶... 目前苜蓿Medicago sativa叶蛋白提纯为食用叶蛋白需要经过二次加工,进行脱色、去腥工艺,且苜蓿叶蛋白的脱色、去腥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工艺还不成熟。为此,将苜蓿叶蛋白在提取阶段直接分离出不同用途的绿白叶蛋白,既饲用叶蛋白和食用叶蛋白,打破了国内苜蓿叶蛋白产品只有混合型粗叶蛋白的单一局面,使叶蛋白的蛋白质含量由45%~63%提高到72%,极大地提升了苜蓿深加工产业中的高端产品——叶蛋白的产品档次和利用价值,免去食用叶蛋白中脱色环节,降低成本;同时对残渣、残液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并应用于膳食纤维、饲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蛋白 绿白蛋白分离 营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干草中提取叶蛋白最佳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宇旌 张勇 +1 位作者 李玉杰 赵秋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145,共4页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间10min,料水比1∶30,絮凝温度60℃,pH3,加盐量2%。对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和pH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加盐量>pH>絮凝时间,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水比1∶2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和pH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提取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柳斌 席亚丽 +2 位作者 穆峰海 王涛 曹致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现蕾期新鲜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温度、pH值单因素处理及温度、加热时间、pH值和NaCl质量分数多因素处理,探讨不同方法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温度以75℃为宜,pH值4.0对苜蓿叶蛋白产量、叶... 以现蕾期新鲜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温度、pH值单因素处理及温度、加热时间、pH值和NaCl质量分数多因素处理,探讨不同方法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温度以75℃为宜,pH值4.0对苜蓿叶蛋白产量、叶蛋白纯度和粗蛋白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在多因素条件下,叶蛋白的最适凝聚组合条件为温度85℃,时间2min,pH值4.0,以及NaCl质量分数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凝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发酵制备苜蓿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曲敏 杨大鹏 +1 位作者 梁金钟 张月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52-156,共5页
以"肇东"紫花苜蓿干草为实验材料,利用嗜酸乳杆菌发酵沉降提取苜蓿叶蛋白,研究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规律、并筛选高产酸嗜酸乳杆菌,确定苜蓿叶蛋白的等电点;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液比3个因素对叶蛋白得率的影响,确定发酵法提... 以"肇东"紫花苜蓿干草为实验材料,利用嗜酸乳杆菌发酵沉降提取苜蓿叶蛋白,研究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规律、并筛选高产酸嗜酸乳杆菌,确定苜蓿叶蛋白的等电点;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液比3个因素对叶蛋白得率的影响,确定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pH3.0~3.7为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沉降范围;最佳发酵条件参数为:发酵时间11h、料液比1:20、接种量为107个/mL;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粗蛋白含量为4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嗜酸乳杆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干草提取叶蛋白最佳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宇旌 张勇 +1 位作者 李玉杰 赵秋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6,共4页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间10min,料水比1∶30,絮凝温度60℃,pH值3,加盐量2%。对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和pH值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加盐量>pH值>絮凝时间,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水比1∶2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和pH值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提取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中叶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志宇 付华 张洪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5,19,共4页
为了有效地从富含蛋白的牧草中提取叶蛋白,对苜蓿采用6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试验,从中选出了最佳提取方法。并对蛋白、纤维、糖浆产品中有关元素、各种氨基酸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蛋白产品中其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 为了有效地从富含蛋白的牧草中提取叶蛋白,对苜蓿采用6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试验,从中选出了最佳提取方法。并对蛋白、纤维、糖浆产品中有关元素、各种氨基酸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蛋白产品中其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纤维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蛋白产品中有关元素含量很高,各种氨基酸含量不但高,而且比例协调。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鲜草提取叶蛋白最适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垚 白志明 +1 位作者 董宽虎 侯志兵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69-72,80,共5页
通过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综合方法提取苜蓿鲜草中叶蛋白,分别进行絮凝时间、温度、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4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分别为:絮凝时间8min,絮凝温度70℃,pH值5,加盐量2.0... 通过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综合方法提取苜蓿鲜草中叶蛋白,分别进行絮凝时间、温度、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4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分别为:絮凝时间8min,絮凝温度70℃,pH值5,加盐量2.0%。对温度、盐浓度、絮凝时间和pH值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加盐量>温度>pH值>絮凝时间,最佳条件组合为加盐量1.6%,絮凝温度70℃,絮凝时间8min和pH值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薛琳 刘青广 +1 位作者 唐慧 田丽萍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本文应用直接加热法、酸碱化加热法和酸碱法对苜蓿叶蛋白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叶蛋白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叶蛋白最佳的提取方法为直接加热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3,滤布层数为2层,过滤后于85... 本文应用直接加热法、酸碱化加热法和酸碱法对苜蓿叶蛋白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叶蛋白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叶蛋白最佳的提取方法为直接加热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3,滤布层数为2层,过滤后于85℃水浴中,恒温7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苜蓿叶蛋白得率可达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提酸沉法提取紫花苜蓿干草叶蛋白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英一 李红 +2 位作者 杨伟光 任健 王晓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4-266,共3页
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干草为材料,将苜蓿干草粉碎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并对提取的叶蛋白进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本实验设计了料水比、pH、搅拌时间三个单因素进行碱提实验,并在单因素基础上设计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 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干草为材料,将苜蓿干草粉碎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并对提取的叶蛋白进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本实验设计了料水比、pH、搅拌时间三个单因素进行碱提实验,并在单因素基础上设计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碱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为1:35,pH为10,搅拌时间为12min。在最佳碱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酸沉,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酸沉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液pH=4.2。此时样品粗蛋白含量为59.76%,粗蛋白提取率为42.52%。通过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协调,因此苜蓿叶蛋白是优质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碱提酸沉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叶蛋白制备抗氧化肽酶解条件优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龙 张炜 +4 位作者 陈元涛 刘海彬 张琪 高中超 雷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3-269,共7页
为开发利用苜蓿叶蛋白资源,以紫花苜蓿叶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取酶解时间、碱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 为开发利用苜蓿叶蛋白资源,以紫花苜蓿叶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取酶解时间、碱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240min、碱性蛋白酶用量4.80%、酶解温度60℃、pH11.60,在此条件下清除率达到64.25%。用制备色谱纯化并收集抗氧化性最强的抗氧化肽组分,表明纯化后的抗氧化肽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化后抗氧化肽的氨基酸组成,其组成为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组氨酸(His)、酪氨酸(Tyr)、缬氨酸(Val)、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和赖氨酸(L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蛋白 酶解条件优化 抗氧化肽纯化 氨基酸组成 清除率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凡枝 田丽萍 +1 位作者 薛琳 李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90-893,共4页
研究直接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工艺,试验测定乳酸菌数,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研究直接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工艺,试验测定乳酸菌数,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温度>乳酸菌数>发酵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1 mL苜蓿汁液接种乳酸菌107个,将汁液在34℃密闭发酵8 h;深化了对直接发酵法提取叶蛋白工艺的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发酵 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蛋白抗氧化肽水解用酶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正军 金征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42-346,共5页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Neutrase及碱性蛋白酶Alcalase FG2.4L、Proleather FG-F、Protease S水解苜蓿叶蛋白的进程特性,考察了五种蛋白酶水解物及不同DH的Alcalase FG2.4L酶解物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Neutrase及碱性蛋白酶Alcalase FG2.4L、Proleather FG-F、Protease S水解苜蓿叶蛋白的进程特性,考察了五种蛋白酶水解物及不同DH的Alcalase FG2.4L酶解物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Alcalase FG2.4L是制备苜蓿叶蛋白抗氧化肽的最适水解酶,其DH20的酶解物浓度为1.6mg/ml时对DPPH·清除率达80%以上;其酶解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组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7.86%;酶解物的DH与DPPH·清除率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蛋白 抗氧化肽 蛋白酶 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浓缩叶蛋白脱色、脱腥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泽生 赵希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19,42,共5页
通过试剂筛选,以无水乙醇为浸提剂,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苜蓿浓缩叶蛋白脱色、脱腥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液固体积质量比6 mL∶1 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 h;浸提级数3级。此工艺参数的确定为苜蓿叶蛋白的脱色、脱... 通过试剂筛选,以无水乙醇为浸提剂,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苜蓿浓缩叶蛋白脱色、脱腥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液固体积质量比6 mL∶1 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 h;浸提级数3级。此工艺参数的确定为苜蓿叶蛋白的脱色、脱腥提供了新方法,提高了苜蓿浓缩叶蛋白在食品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浓缩物 脱色 脱腥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寡肽、苜蓿叶蛋白和苜蓿草粉在鸡体内的氨基酸利用率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勇 朱宇旌 +2 位作者 宋执磊 任慧玲 刘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4-627,共4页
将苜蓿寡肽、苜蓿叶蛋白和苜蓿草粉轮流强饲16只400日龄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鸡,测定氨基酸利用率。结果表明:强饲后,苜蓿寡肽氨基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p<0.01),苜蓿寡肽与苜蓿叶蛋白相比,利用率表观值高于苜蓿叶蛋白,但统计差异... 将苜蓿寡肽、苜蓿叶蛋白和苜蓿草粉轮流强饲16只400日龄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鸡,测定氨基酸利用率。结果表明:强饲后,苜蓿寡肽氨基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p<0.01),苜蓿寡肽与苜蓿叶蛋白相比,利用率表观值高于苜蓿叶蛋白,但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3种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为:苜蓿寡肽>苜蓿叶蛋白>苜蓿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利用率 苜蓿寡肽 苜蓿叶蛋白 苜蓿草粉 公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压块苜蓿草中提取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春波 谢正军 金征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25,65,共4页
本试验以压块苜蓿为原料,通过不同的料液比、浸泡时间、加热温度和pH值等处理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以寻求最佳的提取方法。同时,用酶法(纤维素酶)对细胞进行破壁,并对酶法提取叶蛋白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压块苜蓿 苜蓿叶蛋白 提取工艺 纤维素酶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功能性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单战 玉柱 薛艳林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34-37,共4页
以苜蓿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沉淀叶蛋白凝聚物。冷冻干燥后,分析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得到的苜蓿叶蛋白分别在常温、4℃、-20℃、-40℃条件下储藏,在2周、4周、8周... 以苜蓿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沉淀叶蛋白凝聚物。冷冻干燥后,分析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得到的苜蓿叶蛋白分别在常温、4℃、-20℃、-40℃条件下储藏,在2周、4周、8周、12周时取样,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远高于日常食品,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苜蓿叶蛋白中含有丰富的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低温对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保存率保存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储藏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蛋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正军 金征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5,共3页
重点介绍了苜蓿叶蛋白的营养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苜蓿叶蛋白因苜蓿草产量高、适应性强、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平衡而倍受人们的重视并在欧洲得到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 叶蛋白 苜蓿叶蛋白 营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