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TiO2晶须-γ-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岳凡 李蒙 +3 位作者 杨祝红 花泽林 李龙 李力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676,共10页
以介孔TiO2晶须作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TiO2晶须与γ-Al2O3复合载体(TiO2-Al2O3),在此基础上,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oO3负载量的MoO3/TiO2-Al2O3催化剂,采用N 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H 2-程... 以介孔TiO2晶须作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TiO2晶须与γ-Al2O3复合载体(TiO2-Al2O3),在此基础上,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oO3负载量的MoO3/TiO2-Al2O3催化剂,采用N 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H 2-程序升温还原(H 2-TP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剖析,并考察了其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加氢脱硫性能。XRD和Raman等结果显示,当MoO3负载质量分数低于20%时,MoO3能够在TiO2-Al2O3复合载体上分散良好,当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20%时,复合载体催化剂上出现晶态的MoO3物种;TPR结果显示,出现晶态的MoO3会增加其还原温度,不利于形成活性相;所有催化剂拥有良好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均大于200 m^2/g。DBT的加氢脱硫结果显示,MoO3/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MoO3负载质量分数为20%时具有最佳催化性能,DBT转化率达到了56%,优于相同条件纯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TiO2晶须-γ-al2o3(TiO2-al2o3)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DBT) MO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Nb_2O_5系原位合成Al_2O_3晶须的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芬 艾桃桃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5-119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以粉埋法原位合成的A l2O3晶须的形态和反应过程以及晶须的生长机理。通过物相测试表明产物由A l2O3、TiA l3、NbA l3和少量的A lN相组成,SEM结合EDS分析表明原位合成了直径小于100nm的A l2O3晶须,晶须呈棉絮状分布于基体交... 本文研究了以粉埋法原位合成的A l2O3晶须的形态和反应过程以及晶须的生长机理。通过物相测试表明产物由A l2O3、TiA l3、NbA l3和少量的A lN相组成,SEM结合EDS分析表明原位合成了直径小于100nm的A l2O3晶须,晶须呈棉絮状分布于基体交界处。基于铝的过剩,TiA l3相是Ti-A l界面的唯一产物。Ti与O2以反应时间短的动力学势优先形成的TinOm中间产物是A l2O3晶须生成的控制步骤。Nb2O5与铝液的双效复合催化作用,提高了晶须的生成速率;同时A l的用量因A lN的生成而减小,导致生成晶须的催化活性点减小,而扩散到每个活性点周围的TinOm及Nb2O5浓度增加,导致晶须分布密而均匀。A l2O3晶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以螺旋位错生长形成长径比较为理想的A l2O3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al2o3晶须 反应机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颗粒表面形成氧化铝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宝岩 王艳芝 +1 位作者 张旺玺 徐世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34,共4页
采用Ti/Al/Graphite/Diamond粉体为原料,使用自蔓延高温烧结(SHS)技术,处于空气气氛下,在金刚石颗粒的表面形成了大量Al_2O_3晶须。采用XRD、SEM并结合EDS技术分析和研究试样。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SHS反应后,生成了Ti_2AlC、TiC、TiN、... 采用Ti/Al/Graphite/Diamond粉体为原料,使用自蔓延高温烧结(SHS)技术,处于空气气氛下,在金刚石颗粒的表面形成了大量Al_2O_3晶须。采用XRD、SEM并结合EDS技术分析和研究试样。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SHS反应后,生成了Ti_2AlC、TiC、TiN、TiO和Al_2O_3。此外,在金刚石表面可形成了大量Al_2O_3晶须。提出一种金刚石表面形成了Al_2O_3晶须的反应机制,即发生SHS反应后,首先在金刚石表面形成致密的Al-Ti层,然后Al与O_2反应,形成了大量Al_2O_3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晶须 金刚石 自蔓延高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系掺杂Nb_2O_5原位合成Al_2O_3晶须 被引量:2
4
作者 艾桃桃 冯小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36,共3页
以Ti粉、Al粉为基本组分,通过添加Nb2O5,于1220℃/30min烧结后在Ti-Al基内原位合成Al2O3晶须,借助XRD、SEM以及EDS研究产物组成和Al2O3晶须形貌,并讨论晶须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无Nb2O5时,除铝剩余外,还形成TiAl3和Al2O3相,Al2O3短晶... 以Ti粉、Al粉为基本组分,通过添加Nb2O5,于1220℃/30min烧结后在Ti-Al基内原位合成Al2O3晶须,借助XRD、SEM以及EDS研究产物组成和Al2O3晶须形貌,并讨论晶须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无Nb2O5时,除铝剩余外,还形成TiAl3和Al2O3相,Al2O3短晶须分布在孔洞区域。加入10wt%Nb2O5后,产物由TiAl3、Al2O3和NbAl3相组成,Al的衍射峰基本消失,基体内形成大量的Al2O3晶须,直径约为30~90nm。根据晶须顶端的圆珠小球,Al2O3晶须主要以VLS机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晶须 原位合成 Ti-Al金属间化合物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Al复合材料中Al_2O_3晶须的原位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臣敬 田秀淑 姚少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87,共4页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含有氧化铝晶须的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发现Al2O3晶须呈网状交叉分布于基体内部的孔隙中。分析了晶须的生成机理,认为氧化铝晶须是通过VLS机理生成,复合材料的原始组...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含有氧化铝晶须的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发现Al2O3晶须呈网状交叉分布于基体内部的孔隙中。分析了晶须的生成机理,认为氧化铝晶须是通过VLS机理生成,复合材料的原始组成和温度对晶须的显微型貌有直接的影响:随原始组成中铝含量的增加,产物中晶须的数量总体上是在递增的,且发达程度逐渐提高;热处理温度对晶须直径有直接影响,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晶须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Al 氧化铝晶须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金属间化合物中原位生成Al_2O_3晶须机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芬 李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5-158,共4页
以金属钛粉、铝粉和五氧化二铌粉末压制成预制体,通过石墨与氧化铝混合粉对预制体的覆埋实现气氛保护并进行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原位合成氧化铝晶须增韧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通过XRD、EDS和SEM测试,分析了材料最终晶相组成及... 以金属钛粉、铝粉和五氧化二铌粉末压制成预制体,通过石墨与氧化铝混合粉对预制体的覆埋实现气氛保护并进行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原位合成氧化铝晶须增韧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通过XRD、EDS和SEM测试,分析了材料最终晶相组成及内部显微结构特点。XRD分析显示,主晶相为Ti-Al金属间化合物,次晶相为α-Al2O3;且根据原料中钛、铝粉配比不同,主晶相为钛铝比不同的金属间化合物。SEM结合EDS测试表明,钛铝质量比为3:7时,材料中包含α-Al2O3晶须、颗粒两种增强相;钛铝比较低(5:5)时,增强相为α-Al2O3颗粒。颗粒增强相主要为Al与Nb2O5反应生成;α-Al2O3晶须由铝液与氧气反应而成,按VLS机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al2o3晶须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炭素原料对Al_2O_3-ZrO_2-C材料性能及微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邵荣丹 张文杰 +4 位作者 顾华志 汪厚植 杨开保 郁书中 杨玉富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研究比较了粒度<25nm的炭黑A、粒度<50nm的炭黑B及粒度<0.147mm的鳞片石墨3种炭素原料对铝锆碳滑板材料的性能及微孔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中原位生成SiC晶须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炭黑A和炭黑B的粒度细,... 研究比较了粒度<25nm的炭黑A、粒度<50nm的炭黑B及粒度<0.147mm的鳞片石墨3种炭素原料对铝锆碳滑板材料的性能及微孔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中原位生成SiC晶须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炭黑A和炭黑B的粒度细,它们在烧结过程中与硅粉更容易发生反应原位生成SiC晶须;SiC晶须发育良好,填充气孔,使试样中直径d<1μm的微孔数量大大增加,同时提高了试样的强度。因此,添加炭黑A、炭黑B的试样的性能优于添加鳞片石墨的,而以添加炭黑A的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锆碳滑板 炭黑 碳化硅晶须 微孔 材料性能 微孔结构 原料 炭素 SIC晶须 超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w)/Ti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8
作者 李云明 王芬 朱建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以钛粉、铝粉及Al2O3晶须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2O3w/TiAl复合材料。借助于XRD、SEM分析方法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显微结构,讨论了工艺条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对粉料高能球磨... 以钛粉、铝粉及Al2O3晶须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2O3w/TiAl复合材料。借助于XRD、SEM分析方法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显微结构,讨论了工艺条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对粉料高能球磨以细化颗粒,通过先湿混后干混,以均匀晶须在基体中的分布,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金属间化合物 复合材料 al2o3晶须 粉末冶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含有Al_2O_3晶须Al_2O_3/Ti-Al复合材料机理的研究
9
作者 吕臣敬 田秀淑 韩玉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34,共5页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含Al2O3晶须的Al2O3/Ti-Al复合材料,利用XRD,EDAX和NO-RAN能谱仪对材料的晶相组成和元素成分进行分析,利用SEM观察材料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反应步骤为:Ti,Al金属粉表面氧化→铝的熔化...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含Al2O3晶须的Al2O3/Ti-Al复合材料,利用XRD,EDAX和NO-RAN能谱仪对材料的晶相组成和元素成分进行分析,利用SEM观察材料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反应步骤为:Ti,Al金属粉表面氧化→铝的熔化→TiAl3的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化合物生成和Al对TiO2的还原反应;铝含量决定了材料的晶相组成,铝不足时,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铝,铝含量足够时,最终的产物为TiAl3,金属铝以及氧化铝等相;氧化铝晶须是通过VLS机理生成的,产物中晶须的数量和发达程度随铝含量的增加而递增,晶须的直径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晶须 al2o3/Ti-Al 复合材料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晶须的原位合成与形成机理研究
10
作者 艾桃桃 冯小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0-294,共5页
以Ti粉、Al粉和Nb2O5为反应剂,均混、成型、覆埋后,于1220℃/30min烧结后原位合成了Al2O3晶须,采用XRD、SEM结合EDS表征了产物组成与Al2O3晶须形貌,并探讨了晶须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b2O5含量较低时,形成的晶须长而直,直径约分布在30... 以Ti粉、Al粉和Nb2O5为反应剂,均混、成型、覆埋后,于1220℃/30min烧结后原位合成了Al2O3晶须,采用XRD、SEM结合EDS表征了产物组成与Al2O3晶须形貌,并探讨了晶须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Nb2O5含量较低时,形成的晶须长而直,直径约分布在30~90nm之间。Al2O3晶须主要以VLS机制生长,但又区别于VLS机制,液态Al在Al2O3晶须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具有催化作用,同时又是Al2O3晶须生长必须的源物质。增大Nb2O5含量后,晶须表面粗糙,呈串珠状分布。说明过高的Nb2O5含量,不利于Al2O3晶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晶须 原位合成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Al_2O_3-C材料中β-Sialon晶须形成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李享成 朱伯铨 赵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9-1452,1456,共5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Al2O3-C耐火材料中β-Si3Al3O3N5晶须形成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弱还原性气氛下,Al2O3-Si-Al-C稳定存在的非氧化物物相为Al4C3、AlN、SiC和β-Sialon相。其中,催化作用下,Al2O3-C耐火材料中的金属Al在1000℃时转化为A...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Al2O3-C耐火材料中β-Si3Al3O3N5晶须形成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弱还原性气氛下,Al2O3-Si-Al-C稳定存在的非氧化物物相为Al4C3、AlN、SiC和β-Sialon相。其中,催化作用下,Al2O3-C耐火材料中的金属Al在1000℃时转化为AlN,金属Si在1200℃时转化成SiC,在1400℃时有β-Sialon相生成;而无催化剂存在时,生成的物相仅为SiC和AlN相。催化作用下,AlN形貌呈短柱状;SiC呈晶须状,直径为亚微米级,且晶须有液点存在;β-Sialon相呈纳米晶须状。SiC和β-Sialon晶须的生长都符合气-液-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耐火材料 β-Sialon晶须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粒度和含量对烧成Al_2O_3-ZrO_2-C材料强度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磊 李亚伟 +5 位作者 金胜利 葛山 杨开保 郁书中 马松林 许承凤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3-187,共5页
选用4种不同粒度的硅粉,借助于压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硅粉粒度(粒度按A(d50=336.9μm)、B(d50=123.5μm)、C(d50=19.5μm)、D(d50=2.21μm)依次变小)和含量(分别为1%、3%、5%、7%)对埋炭烧成铝锆碳材料... 选用4种不同粒度的硅粉,借助于压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硅粉粒度(粒度按A(d50=336.9μm)、B(d50=123.5μm)、C(d50=19.5μm)、D(d50=2.21μm)依次变小)和含量(分别为1%、3%、5%、7%)对埋炭烧成铝锆碳材料的耐压强度、孔径分布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粉粒度和含量影响着材料的耐压强度,随着硅粉含量的增加,材料的耐压强度增大;硅粉粒度减小有利于提高强度,但硅粉粒度太细,强度反而大大降低;2)硅粉粒度和含量控制着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随着硅粉粒度减小,碳化硅晶须生成量增加,其长径比降低,逐渐形成良好网络结构,孔径分布范围也由宽变窄,气孔直径大大降低,但硅粉太细,晶须分布反而稀疏,小气孔的比孔容积也呈增加趋势;加入合适粒度和含量的硅粉还有利于氮化物在材料内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粉粒度 铝锆碳 孔径分布 滑板 碳化硅晶须 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物对钛-铝系原位合成Al_2O_3晶须的影响
13
作者 艾桃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3-45,49,共4页
以钛粉、铝粉为基本原料,并分别添加两种氧化物通过原位反应在钛-铝基内合成Al2O3晶须;采用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氧化物对原位合成Al2O3晶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b2O5后所得的晶须短而粗,约在1 100℃才能形成大量的晶须;添加TiO2... 以钛粉、铝粉为基本原料,并分别添加两种氧化物通过原位反应在钛-铝基内合成Al2O3晶须;采用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氧化物对原位合成Al2O3晶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b2O5后所得的晶须短而粗,约在1 100℃才能形成大量的晶须;添加TiO2后,约在890℃便可以原位合成大量的晶须,晶须长而直,表面光滑,长径比较好,但当温度过高(1 040℃)时,形成了粗糙的不规则柱状粗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原位合成 晶须 氧化物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舒杰 于景业 王卫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171,175,共4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不同SiC晶须含量的Al_2O_3-SiC复合涂层,研究了晶须含量对涂层的微观结构、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涂粉末中SiC晶须的含量增大,Al_2O_3-SiC复合涂层的孔隙率增加,而涂层的显微硬度降低。...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不同SiC晶须含量的Al_2O_3-SiC复合涂层,研究了晶须含量对涂层的微观结构、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涂粉末中SiC晶须的含量增大,Al_2O_3-SiC复合涂层的孔隙率增加,而涂层的显微硬度降低。随着与涂层/基体结合面距离的增加,涂层的显微硬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纳米压痕的测试表明,随压痕深度增加,涂层的弹性模量先增大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在现有的研究范围内,SiC晶须含量为10%的复合涂层的韧性优于5%和15%的复合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碳化硅晶须 al2o3-SiC复合涂层 孔隙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