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连接研究进展
1
作者 檀财旺 刘浩然 +3 位作者 苏健晖 张雪妍 陈波 宋晓国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6-104,共19页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CFRTP)作为新一代轻量化结构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比强度、比模量及抗疲劳特性,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替代传统金属构件的战略材料。通过实现CFRTP与航空...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CFRTP)作为新一代轻量化结构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比强度、比模量及抗疲劳特性,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替代传统金属构件的战略材料。通过实现CFRTP与航空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可靠连接,可使结构件整体减重达30%~40%,同时兼具金属的高导热性和复合材料的耐腐蚀优势,这对提升飞行器推重比和燃油效率具有显著价值。由于异种材料之间理化性能差异较大,在生产过程中混合应用多种轻量化材料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金属与CFRTP连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包括连接工艺、连接机制以及界面调控方法。首先介绍了金属/CFRTP主要连接工艺与研究进展,进一步概括了热连接界面改性的原理,并分别展开论述了金属与CFRTP界面机械嵌合调控与界面化学键合调控两种调控方法。最后,系统梳理并总结了当前金属与CFRTP连接研究进展与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为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的轻量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异种材料连接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连接 界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盐雾环境对异种材质自冲铆接接头静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贾颖莲 何世松 李晓炀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为了探究异种材质自冲铆接接头在中性盐雾腐蚀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对其静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DA-SPR接头和BA-SPR接头,并采用5%的NaCl中性盐雾腐蚀液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周期(0、168、336、504和840 h)的腐蚀试验。通过静拉伸试验、失重... 为了探究异种材质自冲铆接接头在中性盐雾腐蚀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对其静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DA-SPR接头和BA-SPR接头,并采用5%的NaCl中性盐雾腐蚀液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周期(0、168、336、504和840 h)的腐蚀试验。通过静拉伸试验、失重法等手段研究了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对接头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拉伸失效接头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DA-SPR接头的最大拉伸静载荷值随着盐雾时间的增加持续减小,而BA-SPR接头最大拉伸静载荷值则随着盐雾时间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盐雾试验周期内,所有DA-SPR接头的能量吸收值都大于同腐蚀试验周期的BA-SPR接头。中性盐雾试验并没有改变DA-SPR接头的拉伸失效形式,而BA-SPR接头的拉伸失效形式虽都为上下板分离失效,但随着BA-SPR接头在中性盐雾试验环境中暴露时间的增加,铆钉由留在上板侧逐渐变化为铆钉从上板脱离,并出现铆钉头部的边缘处与钉身撕裂的情况。暴露在中性盐雾环境中的试样单位面积的腐蚀失重符合幂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且有BA-SPR接头表层的腐蚀物锈层将加速其腐蚀,BA-SPR接头的腐蚀速率始终大于相同盐雾试验周期的DA-SPR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雾试验 自冲铆接 异种材质 静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材料钎焊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龙伟民 乔瑞林 +4 位作者 秦建 宋晓国 李鹏远 樊喜刚 刘代军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共21页
轻量化、高性能与多功能化是当前制造业的新兴趋势,在该趋势的推动下,材料连接技术逐渐向多材料、混合结构的方向发展,从而显著提升了对异质材料连接的需求.异质材料连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满足现代工业对结构轻量化... 轻量化、高性能与多功能化是当前制造业的新兴趋势,在该趋势的推动下,材料连接技术逐渐向多材料、混合结构的方向发展,从而显著提升了对异质材料连接的需求.异质材料连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满足现代工业对结构轻量化、功能集成化和性能最优化的要求.然而,异质材料在连接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性质的显著差异,容易出现物相不相容、受热不均匀、界面化合物不稳定、残余应力较大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异质材料钎焊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首先,从被连接母材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和金刚石3种典型异质材料钎焊问题的研究热点;其次,从连接方法的角度,介绍了熔钎焊等新兴钎焊工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总结了异质材料钎焊技术的应用以及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难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材料 钎焊 陶瓷 高温合金 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在镁合金焊接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 吴璇 +2 位作者 张喆 钱志杰 高吉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近年来,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焊接是保障镁合金工业化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搅拌摩擦焊(FSW)因其绿色环保、焊接效率高、接头性能好等优势在镁合金焊接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文从工艺参数与性能... 近年来,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焊接是保障镁合金工业化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搅拌摩擦焊(FSW)因其绿色环保、焊接效率高、接头性能好等优势在镁合金焊接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文从工艺参数与性能、镁合金FSW辅助技术与异种镁合金FSW研究等对国内外镁合金FSW进行了归纳,并对镁合金FSW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搅拌摩擦焊 研究现状 异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对铝/钢搅拌—涡流复合摩擦搭接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罗璟玥 李晓博 +4 位作者 刘小超 石磊 申志康 裴宪军 倪中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了避免焊具磨损,采用搅拌—涡流复合摩擦焊技术对5083铝合金和304不锈钢进行搭接焊研究,探究了焊具转速对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铝/钢界面微观组织与接头宏观拉伸剪切性能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焊接速度为... 为了避免焊具磨损,采用搅拌—涡流复合摩擦焊技术对5083铝合金和304不锈钢进行搭接焊研究,探究了焊具转速对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铝/钢界面微观组织与接头宏观拉伸剪切性能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焊接速度为15 mm/min时,在中低转速(200~400 r/min)焊缝表面成形良好,在高转速(600 r/min)焊缝表面出现点状缺陷.不同转速下,铝/钢搭接界面均平整且紧密结合,无钩状缺陷形成;铝/钢界面通过金属间化合物和扩散层实现冶金结合,钢侧元素可越过金属间化合物层在铝侧继续扩散.在200 r/min的转速下,界面形成纳米级金属间化合物层,接头拉伸剪切极限线载荷最高,达479.5 N/mm;随着转速升高到400 r/min,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增厚,约为1.2~1.3μm,导致接头拉伸剪切极限线载荷降低,为332.8 N/mm;当转速继续升高至600 r/min时,铝/钢界面中间层厚度基本保持不变,接头拉伸剪切极限线载荷重新提升至411.4 N/mm,推测是因中间层金属间化合物部分非晶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搭接 铝/钢异种金属 旋涡式材料流动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C-SiC互锁结构钎焊接头有限元弯曲应力模拟
6
作者 汪小明 张天雷 +4 位作者 张子龙 王耿 刘杰 党耀石 王明伟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为了提高空间反射镜结构中Al/SiC镜架与SiC主镜体之间的Al/SiC-SiC异质材料连接的可靠性、缓解残余应力、避免裂纹扩展,采用小尺寸接头互锁结构设计并结合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同结构、数量和载荷方式下接头的弯曲应力分布及应力... 为了提高空间反射镜结构中Al/SiC镜架与SiC主镜体之间的Al/SiC-SiC异质材料连接的可靠性、缓解残余应力、避免裂纹扩展,采用小尺寸接头互锁结构设计并结合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同结构、数量和载荷方式下接头的弯曲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深宽比为1的钝角型坡口式互锁结构接头的模拟弯曲应力峰值最低,为508 MPa,且该接头中无明显应力集中区域,对接头可靠性优化效果最好.通过钎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钝角型坡口插接的接头显微形貌无明显缺陷,且其抗弯强度高达19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异质材料钎焊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钻自攻螺接异种材料工艺分析与优化
7
作者 向创越 刘海江 +1 位作者 葛星 余子键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24,共9页
复合材料与轻质合金的使用有利于实现汽车的材料轻量化,而采用流钻自攻螺接工艺可以实现较好的连接。为了提高其连接质量,以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板件和6061-T6铝合金板件连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探究流钻自攻螺接工艺参数... 复合材料与轻质合金的使用有利于实现汽车的材料轻量化,而采用流钻自攻螺接工艺可以实现较好的连接。为了提高其连接质量,以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板件和6061-T6铝合金板件连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探究流钻自攻螺接工艺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规律,分析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并构建回归模型为实际的生产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工艺参数对连接质量的影响有区别,优化后的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接头质量的拉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流钻自攻螺接 工艺参数分析 工艺参数优化 连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6082异种铝合金脉冲MIG焊缝微观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
8
作者 李佳 黄利 +1 位作者 冉启洪 高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152,共6页
采用脉冲MIG焊技术连接AlMg铸铝与6082-T6铝合金型材,研究异种铝合金接头力学性能、各区域晶粒形貌、断口形貌,分析微观组织的演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6082/AlMg异种铝合金MIG焊焊接接头拉伸最大载荷为3235 N,承载为AlMg母... 采用脉冲MIG焊技术连接AlMg铸铝与6082-T6铝合金型材,研究异种铝合金接头力学性能、各区域晶粒形貌、断口形貌,分析微观组织的演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6082/AlMg异种铝合金MIG焊焊接接头拉伸最大载荷为3235 N,承载为AlMg母材的85.5%,伸长率为8.2%,焊接系数约为0.8;接头断裂于AlMg母材中,呈现韧性断裂。在AlMg侧热影响区,显微硬度最低值77HV,较AlMg母材显微硬度下降仅7%,无明显软化现象,对焊接瞬时热冲击敏感性较低;而6082-T6侧热影响区软化现象明显,硬度相对母材下降32%,该软化区的形成在于β"相数量密度的降低以及强化效果较差、尺寸较大的β′相的生成。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区熔池快速冷却,溶质分布不均衡,形成典型等轴晶铸态组织;受到焊接瞬时热冲击的影响,接头两侧热影响区晶粒呈现不同程度长大,其中AlMg近焊缝侧晶粒较母材晶粒尺寸长大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铸铝 MIG焊 6082-T6 异种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to maximiz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dissimilar aluminum alloy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6
9
作者 R.Palanivel P.Koshy Mathews N.Murug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2929-2938,共10页
Aluminium alloys generally present low weldability by traditional fusion weld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f 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improved way of producing aluminium joints in a fa... Aluminium alloys generally present low weldability by traditional fusion weld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f 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improved way of producing aluminium joints in a faster and reliable manner. The quality of a weld joint is stalwartly influenced by process parameter used during welding. An approach to develop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studied for predicting and optimiz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dissimilar aluminum alloy (AA6351 T6-AA5083 Hlll)joints by incorporating 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ool pin profile, tool rotational speed welding speed and axial force. The effects of 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of friction welded dissimilar joints were discussed. Optimiz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maximize the UT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nd the identified optimum FSW welding parameters we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s stir welding dissimilar aluminum alloy tool pin profile design of experiments RSM material flow behavio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超声互连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贵生 马勇冲 +6 位作者 马鹏 江兆琪 李方樑 李乐奇 程大勇 徐向涛 夏大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共19页
超声振动摩擦和局部高温高压可实现同材或异材的低温、快速、可靠的互连,超声技术在电子封装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综述了超声引线键合、块体母材直接超声键合、母材/焊料/母材三体超声固相键合等超声固相键合技术,超声钎焊、超... 超声振动摩擦和局部高温高压可实现同材或异材的低温、快速、可靠的互连,超声技术在电子封装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综述了超声引线键合、块体母材直接超声键合、母材/焊料/母材三体超声固相键合等超声固相键合技术,超声钎焊、超声瞬态液相扩散焊等超声液相键合技术,超声纳米烧结、混合(复合)焊料超声互连等超声固液混合键合技术。无论是高频低功率的高速超声键合,还是中频高功率超声常速键合,超声的作用规律和效果相似,其互连质量和互连机理与接触材料及其状态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考虑由于超声互连过程快、时间短、互连界面窄、接头不透明,可以采用焊接实时高速摄像技术和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技术相结合,实时观察液态焊料润湿流动、焊料颗粒运动轨迹、母材的剥离过程及界面形成规律;考虑由于微焊点尺寸放大,可以借助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超声的温度效应和瞬态压强实时测量;基于双超/多超声诸多影响因素,多超声的数值模拟分析将成为微焊点超声互连机理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超声互连 同异质材料 高温高压 润湿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广达 闫中宪 +2 位作者 周利 高福洋 吕逸帆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9,I0009,I0010,共13页
搅拌摩擦焊作为先进固相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轻质高强材料及异种材料连接对常规搅拌摩擦焊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外加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兴起有效地解决了异种材料连接中塑化程度不匹配和界面金属间化合物... 搅拌摩擦焊作为先进固相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轻质高强材料及异种材料连接对常规搅拌摩擦焊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外加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兴起有效地解决了异种材料连接中塑化程度不匹配和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导致接头脆化的问题.同时,这一技术也为解决高熔点材料流变应力大、塑性变形能力差以及焊具磨损严重、焊接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综述了外加能场辅助搅拌摩擦焊的研究现状,包括感应加热、激光加热、电流加热、电弧加热和超声辅助等,从过程产热、材料流动、组织性能调控和耦合作用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热能和机械能对接头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点材料 异种材料 能场辅助 搅拌摩擦焊 塑性材料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508-3/690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裂纹形成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席特 蒋勇 +4 位作者 杨飞 廖芬 王若蒙 闫英杰 曹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39,共5页
镍基焊材52M因具有优异的抗晶间腐蚀性和耐蚀性,被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关键部位的焊接。通过焊条电弧焊用焊材52M焊接低合金钢SA508Gr.3Cl.2和镍基Inconel690合金。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熔合边界附近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及... 镍基焊材52M因具有优异的抗晶间腐蚀性和耐蚀性,被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关键部位的焊接。通过焊条电弧焊用焊材52M焊接低合金钢SA508Gr.3Cl.2和镍基Inconel690合金。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熔合边界附近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及析出相,探究其对熔敷金属内裂纹形成及硬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隔离层熔合边界附近形成Ⅰ型边界、Ⅱ型边界、半岛状组织及岛状组织;S、Nb、Mo元素在局部晶界偏析发生共晶反应引起液化,进而导致在熔敷金属中形成少量结晶裂纹;由于Nb、Mo、Cr等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熔敷金属的显微硬度略高于两侧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M镍基焊材 异种金属 结晶裂纹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铜蓝-红激光复合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颖杰 崔泽琴 +3 位作者 丁正祥 郝晓虎 王文先 李卫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0,I0005,I0006,共9页
为实现动力电池的高效可靠焊接,文中采用蓝-红复合激光进行了1050 Al/T2 Cu搭接焊,分析了激光功率对接头显微组织、相分布、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铜搭接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截面呈现T形,PB(蓝光功率)保持300 W,PR(... 为实现动力电池的高效可靠焊接,文中采用蓝-红复合激光进行了1050 Al/T2 Cu搭接焊,分析了激光功率对接头显微组织、相分布、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铜搭接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截面呈现T形,PB(蓝光功率)保持300 W,PR(红光功率)在700~1400 W区间内增加,铜侧熔深由60μm增大到1000μm,在PR=800 W时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焊缝组织由Al固溶体、Al-Cu共晶相和Al_(2)Cu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随激光功率增大,焊缝局部出现Al_(4)Cu_(9)相,边缘出现AlCu,Al_(4)Cu_(9)和AlCu_(3)相.在PR=800 W下抗剪强度达到最高108.6 MPa,接触电阻达到最小94μΩ,裂纹由两极交界处Al_(2)Cu区域萌生,沿焊缝边缘由外层Al_(2)Cu区扩展到底部Al固溶体和Al-Cu共晶区交界处,断裂形式为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激光焊 铝/铜异质材料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的激光连接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常聪 陈健 +4 位作者 马宁宁 祝明 陈文辉 李凡凡 黄政仁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0-858,共9页
随着材料加工的快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材料连接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中激光连接陶瓷技术是引人关注的重要技术之一。论述了近年来激光连接陶瓷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首先阐述了激光连接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其次对适合... 随着材料加工的快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材料连接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中激光连接陶瓷技术是引人关注的重要技术之一。论述了近年来激光连接陶瓷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首先阐述了激光连接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其次对适合陶瓷激光连接的激光器类型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影响激光连接陶瓷质量的关键因素;然后对基于激光连接技术的陶瓷与陶瓷之间的连接以及陶瓷与异质材料之间的连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各种激光连接陶瓷方法的特点、机理和连接性能;最后对激光连接陶瓷技术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连接 陶瓷材料 异质材料 激光器 连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优化及组织特征分析
15
作者 路尧文 赵亚东 崔红保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研究1060铝/AZ31B镁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特征,并采用Box-Behnken方法建立响应面模型,对焊接工艺参数偏置量ρ、转速ω、焊速v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输入过高或过低时,接头焊核区的铝、镁两种...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研究1060铝/AZ31B镁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特征,并采用Box-Behnken方法建立响应面模型,对焊接工艺参数偏置量ρ、转速ω、焊速v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输入过高或过低时,接头焊核区的铝、镁两种材料混合不充分,甚至会产生孔洞;搅拌针偏置量会影响受搅拌的铝和镁材料的体积,当搅拌针偏置时铝和镁材料体积不均匀,也会导致焊核区的铝和镁混合不充分。通过分析响应面模型,结果显示焊速对接头抗拉强度影响最大,优化的工艺参数为ρ=0 mm、ω=1200 r/min、v=150 mm/min,此时接头的抗拉强度较高,其预测值为95.7 MPa。在该焊接工艺参数下,接头焊核区无缺陷且材料混合充分,组织呈现出良好的机械互锁特征,且焊核区因发生动态再结晶,得到均匀细小的组织,接头的实测抗拉强度为96.1 MPa,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异种材料 搅拌摩擦焊 响应面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TFT与KSVD的异种材料FSW在线监测
16
作者 龙海威 张佳莹 +3 位作者 刘锐 孙屹博 魏晓 杨鑫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4,共8页
异种材料轻量化结构是航空航天、铁路、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之一,搅拌摩擦焊(FSW)是连接异种材料的有效方法,由于异种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容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缺陷.针对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搅拌摩擦... 异种材料轻量化结构是航空航天、铁路、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之一,搅拌摩擦焊(FSW)是连接异种材料的有效方法,由于异种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容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缺陷.针对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搅拌摩擦焊(FSW)缺陷监测提出了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立叶变换与K-奇异值分解(SSTFT-KSVD)在线监测方法.使用声发射(AE)信号实时监测FSW状态,利用同步压缩短时傅立叶变换(SSTFT)提取时频域特征,最后通过K-奇异值分解(KSVD)模型对焊接状态与焊接缺陷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AE信号频率成分集中在10 kHz,17 kHz,23 kHz和25 kHz 4个频段,熔核塌陷和表面擦伤缺陷发生时,23 kHz频段的功率分别转移到10 kHz,而表面擦伤发生时,25 kHz频段的功率转移到17 kHz.在缺陷预测方面,KSVD预测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0%,响应时间达到10 ms量级,比神经网络快100倍.基于SSTFT-KSVD在线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对Al-CFRTP异种材料的FSW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 声发射信号 同步压缩短时傅立叶变换 K-奇异值分解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毛化的铝合金/CFRTP激光连接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坤林 曲华 +2 位作者 张涛 谷世伟 杨海锋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1,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铝合金和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直接连接接头强度低的问题,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以提升异种材料的激光连接强度。方法通过激光毛化工艺在铝合金表面预制微织构,然后利用光纤激光连接铝合金与CFRTP,研究了激光... 目的针对目前铝合金和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直接连接接头强度低的问题,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以提升异种材料的激光连接强度。方法通过激光毛化工艺在铝合金表面预制微织构,然后利用光纤激光连接铝合金与CFRTP,研究了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铝合金与CFRTP焊接接头拉剪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激光功率为750 W、焊接速度为0.2 m/min时,铝合金/CFRTP接头拉剪力达到最大值5209 N,是未激光毛化的接头拉剪力的2.29倍。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断口进行分析,发现界面断裂形式主要为CFRTP脱出和剪切断裂。采用SEM及能谱仪(EDS)对接头截面进行分析,发现结合界面处存在微观机械嵌合作用,同时在界面处存在元素过渡层。结论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焊接接头的拉剪力增大,但焊接功率较大会导致热输入过大,造成树脂发生热分解,导致焊接接头拉剪力降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焊接热输入降低,导致焊接过程中树脂熔化量减少,焊接接头的拉剪力降低。界面的机械嵌合作用使焊接接头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 微织构 激光焊接 断裂机制 连接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异种材料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界面连接机制与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李聪 尤佳庆 +2 位作者 张悦 杨浩坤 赵运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59,65,共8页
以5754铝合金与DC04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铝板在上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研究了搅拌套下扎深度对铝-钢界面微观组织特征与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搅拌套未扎入下层钢板时,冶金结合为铝-钢界面的主要连接机制。当搅拌套扎入... 以5754铝合金与DC04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铝板在上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研究了搅拌套下扎深度对铝-钢界面微观组织特征与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搅拌套未扎入下层钢板时,冶金结合为铝-钢界面的主要连接机制。当搅拌套扎入下层钢板时,铝-钢界面同时发生机械咬合与冶金结合,其中,机械咬合主要发生在搅拌套作用区。通过工艺优化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转速2000 r/min、焊速0.5 mm/s,搅拌套下扎深度1.45 mm,此时接头最大拉剪失效载荷达5105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拉剪载荷 连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e-dependent effects in transient liquid phase bonding of 304L and Cp-Ti using an Ag-Cu interlayer
19
作者 Saeed VAZIRIAN Mohammad MOSHKBAR BAKHSHAYESH Ali FARZA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237-2255,共19页
One of the challenges for bimetal manufacturing is the joining process.Hence,transient liquid phase(TLP)bonding was performed between 304L stainless steel and Cp-Ti using an Ag-Cu inter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75μm ... One of the challenges for bimetal manufacturing is the joining process.Hence,transient liquid phase(TLP)bonding was performed between 304L stainless steel and Cp-Ti using an Ag-Cu inter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75μm for bonding time of 20,40,60,and 90 min.The bonding temperature of 860℃ was considered,which is under the β transus temperature of Cp-Ti.During TLP bonding,various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including Ti_(5)Cr_(7)Fe_(17),(Cr,Fe)_(2)Ti,Ti(Cu,Fe),Ti_(2)(Cu,Ag),and Ti_(2)Cu from 304L toward Cp-Ti formed in the joint.Also,on the one side,with the increase in time,further diffusion of elements decreases the blocky IMCs such as Ti_(5)Cr_(7)Fe_(17),(Cr,Fe)_(2)Ti,Ti(Cu,Fe)in the 304L diffusion-affected zone(DAZ)and reaction zone,and on the other side,Ti_(2)(Cu,Ag)IMC transformed into fine morphology toward Cp-Ti DAZ.The microhardness test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Cr,Fe)_(2)Ti+Ti_(5)Cr_(7)Fe_(17) IMCs in the DAZ on the side of 304L have a hardness value of HV 564,making it the hardest phase.The maximum and minimum shear strength values are equal to 78.84 and 29.0 MPa,respectively.The cleavage pattern dominated fracture surface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brittle phases in dissimilar j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 brazing transient liquid phase bonding dissimilar material joints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grade 2 titan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焊材的超高强钢与BS700高强钢焊接接头裂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德军 王彤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1,共6页
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对抗拉强度大于1600 MPa的超高强钢与抗拉强度大于760 MPa的BS700高强钢进行焊接时,组合接头焊缝易出现焊接裂纹,为解决该问题,使用直径1.0 mm的ER70-G焊材或ER307Mo焊材,在打底焊接电流160~180 A、电压21~24 V... 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对抗拉强度大于1600 MPa的超高强钢与抗拉强度大于760 MPa的BS700高强钢进行焊接时,组合接头焊缝易出现焊接裂纹,为解决该问题,使用直径1.0 mm的ER70-G焊材或ER307Mo焊材,在打底焊接电流160~180 A、电压21~24 V,盖面焊接电流190~210 A、电压23~26 V条件下开展了焊接对比试验。工艺性和焊接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ER307Mo焊材焊接的试样弯曲性能明显优于使用ER70-G焊材焊接的试样;使用ER70-G焊材焊接的试样焊缝存在未贯穿的微裂纹,焊缝断面裂纹率达到35.29%;使用ER307Mo焊材焊接的试样焊缝断面未发现裂纹。ER307Mo焊材更适合超高强钢与BS700高强钢的焊接。试验解决了超高强钢与BS700高强钢组合接头的开裂问题,为抗拉强度相差较大的异种高强钢的焊接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超高强钢 高强钢 焊接接头 裂纹 焊材 刚性拘束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 异种钢焊接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