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培红叶臭椿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红花 冯宝春 +1 位作者 肖军 秦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900-10901,共2页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红叶臭椿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组培红叶臭椿苗为试材,通过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由同一母株茎尖再生的组培苗遗传物质稳定,在DN...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红叶臭椿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组培红叶臭椿苗为试材,通过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由同一母株茎尖再生的组培苗遗传物质稳定,在DNA水平上经RAPD鉴定未见明显变异,保持了母株的特性;遗传聚类结果显示,组培苗之间相似系数较高,母株与7个组培单株之间相似系数平均为0.898 8,变异幅度很小,进一步证实同一母株茎尖培养后的组培苗后代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茎尖再生植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 红叶臭椿 RAPD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围垦地红叶椿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翠 虞木奎 +4 位作者 王宗星 葛乐 朱春玲 成向荣 吴统贵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43-45,49,共4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 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⑵净光合速率与...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 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⑵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⑶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s和1365.11μmol/m 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椿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