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2010年一次锋面暴雨致灾的非地转湿Q矢量诊断分析
1
作者 胡建明 朱敬海 邹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3016-13018,共3页
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10年6月1~2日广西一次锋面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槽东移、850 hPa切变线南压、地面冷空气南下是此次广西前汛期锋面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非地转湿Q矢量的垂直分布反映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 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10年6月1~2日广西一次锋面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槽东移、850 hPa切变线南压、地面冷空气南下是此次广西前汛期锋面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非地转湿Q矢量的垂直分布反映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雨落区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低层850 hPa等Q*x值线梯度最大区域和较强的.Q*负值区重叠的区域与未来24 h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锋面暴雨 致灾 非地转湿q矢量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强台风“凤凰”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琦 徐明 +1 位作者 赖安伟 汪小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53-20058,20104,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NCEP/NCAR地表潜热通量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以及TBB资料等,对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登陆引起的暴雨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充沛的水汽以及层结不稳定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NCEP/NCAR地表潜热通量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以及TBB资料等,对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登陆引起的暴雨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充沛的水汽以及层结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热力条件;高层有明显的辐散,低层有明显的辐合,且从低层到高层伴随着很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螺旋度的大值中心的演变基本反映了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而强降水一般发生在正螺旋大值中心的右侧,且梯度大的一侧比梯度小的一侧降水强度更大;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中心对应未来12 h强降水的发生区,对判断台风在陆上的运动、维持也有一定的意义;地表潜热通量在此次暴雨过程的各个时段均为正值,其向上输送和强弱变化对台风强度的维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凤凰” 螺旋度 非地转湿q矢量 暴雨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运成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78-681,共4页
利用2005年7月16日至19日的高空地面资料,对当年7月18日至19日发生在川北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了产生此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点,并利用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散度和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场分析了暴... 利用2005年7月16日至19日的高空地面资料,对当年7月18日至19日发生在川北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了产生此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点,并利用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散度和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场分析了暴雨的落区、强度和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湿q矢量 散度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7月龙门山脉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璐思 顾洪国 张晓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为探讨龙门山脉的持续性暴雨过程成因及非地转湿Q矢量的应用,利用2014年7月18~21日大气环流背景及天气影响系统和NCEP 1°×1°每6 h一次的再分析资料分析,结果表明:500 hP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环流稳定,阻挡西风槽东... 为探讨龙门山脉的持续性暴雨过程成因及非地转湿Q矢量的应用,利用2014年7月18~21日大气环流背景及天气影响系统和NCEP 1°×1°每6 h一次的再分析资料分析,结果表明:500 hP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环流稳定,阻挡西风槽东移使得其持续维持在川西高原,是这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和影响天气系统。中低层强盛的水汽输送与超级台风"威马逊"外围水汽的汇聚作用为这次持续性暴雨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暴雨发生前低层非地转湿Q矢量是一个快速增加的过程。暴雨发生时700 hP a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与强降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雨中心位于辐合中心东侧到零线梯度的较大处,越接近强降水时间,诊断效果越好;辐合中心与其东侧或南侧的辐散中心构成次级环流圈。同时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带的陡峭地形引起盆地东南气流的强烈垂直上升运动,对暴雨的增幅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持续性暴雨 诊断分析 湿q矢量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