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8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approaches to make zonal application maps for variable-rate application of crop growth regulators in commercial cotton fields
1
作者 ANDREA Maria C.da S. OLIVEIRA Cristiano F.de +7 位作者 MOTA Fabrícia C.M. SANTOS Rafael C.dos RODRIGUES JUNIOR Edilson F. BIANCHI Lucas M. OLIVEIRA Rodrigo S.de GOUVEIA Caio M.de BARBOSA Victor G.S. BISPO E SILVA Marco A.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Background Zonal application maps are designed to represent field variability using key variables that can be translated into tailored management practices.For cotton,zonal maps for crop growth regulator(CGR)applicati... Background Zonal application maps are designed to represent field variability using key variables that can be translated into tailored management practices.For cotton,zonal maps for crop growth regulator(CGR)applications under variable-rate(VR)strategies are commonly based exclusively on vegetation indices(VIs)variability.However,VIs often saturate in dense crop vegetation areas,limiting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istinguishing variability in crop growth.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unsupervised framework(UF)and supervised framework(SUF)approaches for generat-ing zonal application maps for CGR under VR conditions.During 2022-2023 agricultural seasons,an UF was employed to generate zonal maps based on locally collected field data on plant height of cotton,satellite imagery,soil texture,and phenology data.Subsequently,a SUF(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between 2020-2021 to 2022-2023 agricultural seasons)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plant height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phenology data,aiming to replicate same zonal maps but without relying on direct field measurements of plant height.Both approaches were tested in three fields and on two different dates per field.Results The predictive model for plant height of SUF performed well,as indicated by the model metrics.However,when comparing zonal application maps for specific field-date combinations,the predicted plant height exhibited lower variability compared with field measurements.This led to variable compatibility between SUF maps,which utilized the model predictions,and the UF maps,which were based on the real field data.Fields characterized by much pronounced soil texture variability yielded the highest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zonal application maps produced by both SUF and UF approaches.This was predominantly due to the greater consistency in estimating plant development patterns within these heterogeneous field environments.While VR application approach can facilitate product savings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peration,other key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These include the availability of specialized machinery required for this type of applications,as well as the inherent operational costs associated with applying a single CGR product which differs from the typical uniform rate applications that often integrate multi-ple inputs.Conclusion Predictive modeling shows promise for assisting in the creation of zonal application maps for VR of CGR applications.However,the degree of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variability in crop growth found in the field should be evaluated on a field-by-field basis.The SUF approach,which is based on plant heigh prediction,demonstrated potential fo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zonal application maps for VR of CGR applications.However,the degree to which this approach aligns itself with the actual variability in crop growth observed in the field may vary,necessi-tating field-by-field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Site-specific management Crop growth regulator Unsupervised framework Supervised framework Zonal application m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Digital Earth” in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ng Geological Parks
2
作者 Xuelian Zhao,Lihua Zhan Faculty of the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00-300,共1页
"Digital Earth"is one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technology based on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dern space telemetry,and it possesses some special features such as application of great amount ... "Digital Earth"is one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technology based on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dern space telemetry,and it possesses some special features such as application of great amount of geography data,which can describe the Earth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with higher resolution,i.e."virtual earth":the ordinary user also can readily obtain some information through certain means.Visualization and virtual reality are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ARTH RECREATIONAL GEOLOGY and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parks application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监管标准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莉 赵燕 +2 位作者 李志红 张恒 孟翠竹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标准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信用监管标准化涉及信用信息、信用评价、监管应用、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等类别。通过梳理信用监管标准化现状,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分布情况、关注重点等... 标准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信用监管标准化涉及信用信息、信用评价、监管应用、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等类别。通过梳理信用监管标准化现状,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分布情况、关注重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当前信用监管工作实际,指出信用监管标准化在信用信息数据规范、信息共享交换、应用管理和标准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根本原因,围绕提升信用监管规范化水平、推动信用监管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提出在完善信用信息数据标准、信用信息共享标准、信用监管应用标准及推进信用监管标准实施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监管 标准化 信用信息 信用服务 信用管理 信用评价 监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医院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敏 周军 +3 位作者 司小平 章倩 陈筱艳 褚涵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公立医院构建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包括“战略规划—平台建设—综合治理—赋能决策”4个阶段。从国家、医院、患者3个层面,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应用场景——“国考”绩效评价、科室运营分析、患者数据应用,促进业务财务融合...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公立医院构建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包括“战略规划—平台建设—综合治理—赋能决策”4个阶段。从国家、医院、患者3个层面,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应用场景——“国考”绩效评价、科室运营分析、患者数据应用,促进业务财务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抓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医院数据资产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资产管理 价值应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政策和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勇 王月影 +6 位作者 何立文 戴馥霜 朱姜蓬 唐宇 范建能 侯冰茹 王应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共16页
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农业农村领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该研究从农业低空经济应用现状、典型场景、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空域等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法深度剖析2000—2024年间全球低空... 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农业农村领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该研究从农业低空经济应用现状、典型场景、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空域等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法深度剖析2000—2024年间全球低空经济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期刊文献与发明专利,挖掘关键词共现网络和文献共引关系,凝练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系统梳理了低空经济在农田信息获取、低空植保作业、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与灾害监测和农业农村物流运输等典型应用场景,探讨了飞行器设计、飞行控制、机载任务载荷及信息感知等关键技术。基于中国低空空域管理实际情况结合欧美低空空域管理经验,提出了推进空域精细化管理、优化适航审定流程等建议,以推动中国低空经济高效、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农业低空经济仍面临飞行器自主避障、多机协同控制、能源续航等技术挑战,以及空域划设粗放、审批流程复杂等政策障碍。未来研究需聚焦轻量化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开发、“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及空域动态优化管理,拓展其在碳汇监测、生物育种、灾害应急等新兴场景的应用。该研究成果可为农业农村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农业农村 无人机 应用场景 关键技术 空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智能体赋能科学教育:概念特征、应用价值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娅峰 黄璟玥 包昊罡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共9页
科学教育是我国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现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支撑。当前,以教育智能体为载体的前沿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成为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如何理解教育智能体的特征和价值,以及如何将其有效赋能中小学... 科学教育是我国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现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支撑。当前,以教育智能体为载体的前沿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成为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如何理解教育智能体的特征和价值,以及如何将其有效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重点关注议题。基于此,阐述了教育智能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典型样态,凝练了其在多模态内容生成与知识整合、精准意图识别与推理决策、个性化与可扩展学习支持和多场景迁移与多元交互体验方面的核心特征,进而总结了教育智能体赋能科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同时,设计和展示了教育智能体赋能学生自主科学探究、个性化科学论证学习和科学思维水平智能诊断三个科学活动场景的典型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育智能体未来在科学知识增强、教学策略增强、技术工具增强、人机协同增强四个方面的有效实施策略,为教育智能体有效融入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智能体 科学教育 概念特征 价值内涵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肺结核患者超疗程使用德拉马尼的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李雪莲 张红燕 +4 位作者 王隽 王庆枫 马丽萍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延长应用德拉马尼大于6个月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并接受含德拉马尼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延长应用德拉马尼大于6个月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并接受含德拉马尼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9例。研究对象按照应用德拉马尼的时间分为常规组(≤6个月;29例)和延长组(>6个月;2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史(结核病接触史等)、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等)、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用药信息)等资料,比较常规组和延长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治疗后平均QTc间期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长,至5个月时达峰值(421 ms),而后下降。延长组治疗后平均QTc间期也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长,至3个月时达峰值(450 ms),于用药8个月时再次出现较高水平(448 ms),而后下降。延长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5.0%(17/20),明显高于常规组(58.6%,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49)。60.0%(12/20)的延长组患者出现QTc间期450~500 ms,明显多于常规组(27.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P=0.023);延长组心电图出现异常时服用德拉马尼的时间为2~9个月,平均为(3.8±0.7)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也没有患者停药。两组QTc间期≥500 ms、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异常、心肌酶异常、消化道反应、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差异。结论:德拉马尼在用药6个月后可能具有延长疗程并保持较好安全性的可能,但需进行用药前的充分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抗结核药 治疗应用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繁育技术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秀丽 贾大新 徐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68-71,共4页
紫花地丁作为一种观赏价值高且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在园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阐述了该植物的繁殖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该物种可通过种子播种和分株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种子繁殖可采用温室育苗... 紫花地丁作为一种观赏价值高且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在园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阐述了该植物的繁殖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该物种可通过种子播种和分株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种子繁殖可采用温室育苗和露地撒播方式;因其再生能力较强,也可通过分株形式进行繁殖。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选择微酸性、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移栽时需确保根部带有适量土壤,同时实施适宜的水肥管理,并重视病虫害的防治。紫花地丁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较广,常作为地被植物、点缀植物和配置植物。具体而言,由于其耐践踏、耐水涝和恢复再生能力较强,是一种优良的地被植物;花期早且集中,植株形态低矮,适用于花坛和花境布置;耐瘠薄、耐旱的特性,使其成为岩石园造景的理想植物选择。本文为紫花地丁的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繁育技术 栽培管理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课程案例库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
9
作者 贺字典 高玉峰 +3 位作者 杨敏 杨娟 刘敏 曹蜢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99-102,共4页
案例教学法是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的选择与构建是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扶贫脱贫政策、地理标志产品、地区区域特色产品的保护与发展和“减肥减药”双减政策的原则,构建了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法是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的选择与构建是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扶贫脱贫政策、地理标志产品、地区区域特色产品的保护与发展和“减肥减药”双减政策的原则,构建了教学案例库,内容包含葡萄、草莓、生姜、北苍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9个教学案例。通过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和应用,推动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热情和家国情怀,实现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 案例库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 应用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替唑胺治疗结核病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4 位作者 Inspire-CODA研究组 初乃惠 聂文娟 张文宏 孙峰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康替唑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噁唑烷酮类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随着康替唑胺在结核病治疗临床探索性应用的日益广泛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拓展,临床医生对其临床应用的指南或规范需求愈发迫切。为此,... 康替唑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噁唑烷酮类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随着康替唑胺在结核病治疗临床探索性应用的日益广泛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拓展,临床医生对其临床应用的指南或规范需求愈发迫切。为此,《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防痨协会共同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制定了《康替唑胺治疗结核病专家共识》。本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医务工作者在结核病治疗中使用康替唑胺,解决药物说明书或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指南共识中缺乏关于康替唑胺抗结核治疗的适应证、剂量或疗程等问题所带来的困惑。期望本共识能为国内同行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康替唑胺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唑烷酮类 康替唑胺 抗结核药 治疗应用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食品原料的审批及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伽雯 李跃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404,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新食品行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愈高,新食品原料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该文重点对新食品原料的审批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借助文献检索平台知网、万方、PubMed等及官网查询相关资料,输入检索词“新食品原料”、... 近年来,随着新食品行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愈高,新食品原料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该文重点对新食品原料的审批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借助文献检索平台知网、万方、PubMed等及官网查询相关资料,输入检索词“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Novel Food”等。通过阐述新食品原料的定义及具体分类,梳理我国新食品原料管理制度的变更历程,并整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了解新食品原料的审批流程及安全性评价的相关要求;通过查阅文献整理部分新食品原料可能存在的活性功能以及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发现部分新食品原料具有显著的营养价值兼药食同源的特性,并利用特性已开发出一系列新型的复合型营养产品。通过对新食品原料的审批现状及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我国新食品原料的研究提供借鉴及参考,助推新食品原料的发展以及开发出多元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食品原料 管理制度 审批 批准现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益成本管理在饲料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梦媛 杨蕾 +1 位作者 常军燕 黄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0,共4页
面对饲料原料价格高位运行,饲料产能过剩的现实问题,饲料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精益成本管理方法,以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然而,部分饲料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润,忽视精益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和长期价值,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 面对饲料原料价格高位运行,饲料产能过剩的现实问题,饲料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精益成本管理方法,以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然而,部分饲料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润,忽视精益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和长期价值,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精益成本管理对饲料企业的重要性,并针对原料采购、配方调配、生产加工、产品检验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通过精益成本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饲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成本管理 饲料企业 应用问题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Agent系统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4
13
作者 胡舜耕 张莉 钟义信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0-24,39,共6页
一、引言分布式人工智能(DAD主要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散的智能系统如何并行地,相互协作地进行问题求解。DAI是在传统A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分布式问题求解(DPS)和多Agent系统(MAS)两个方向。多Agent系统被看成是人工智能的实验平... 一、引言分布式人工智能(DAD主要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散的智能系统如何并行地,相互协作地进行问题求解。DAI是在传统A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分布式问题求解(DPS)和多Agent系统(MAS)两个方向。多Agent系统被看成是人工智能的实验平台,成为AI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agent系统 分布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EAI的多Agent系统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臣明 王建颖 徐立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11期18-20,47,共4页
企业应用集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应用集成是能够满足企业统一信息管理、统一资源调配和优化业务流程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集成尚无公认的标准,在实施集成中主要考虑标准接口问题,而往往忽略本身体系结构的合理性。要满足企业为适应市场... 企业应用集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应用集成是能够满足企业统一信息管理、统一资源调配和优化业务流程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集成尚无公认的标准,在实施集成中主要考虑标准接口问题,而往往忽略本身体系结构的合理性。要满足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而灵活变动的管理模式,应用集成必须具备较高的可扩展性和可灵活调整性。在分析企业应用集成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企业应用集成特点的多Agent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I agent系统 人工智能 信息处理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肉制品研究与应用进展
15
作者 程可玉 曾宪军 +4 位作者 于立梅 刘巧瑜 黄桂颖 曾晓房 魏先领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0,共7页
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副产物。重组肉就是合理利用这些副产物,通过机械作用或添加剂黏结以生产有食用价值或更高附加值的肉制品。本文介绍重组肉的定义、作用机理及黏结方法,归纳并列举重组肉加工的主要方法;另外,重... 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副产物。重组肉就是合理利用这些副产物,通过机械作用或添加剂黏结以生产有食用价值或更高附加值的肉制品。本文介绍重组肉的定义、作用机理及黏结方法,归纳并列举重组肉加工的主要方法;另外,重点阐述重组肉黏结剂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的来源及作用机理,并总结TGase在重组肉制品中的作用。最后,对重组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进行展望,以期指导未来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肉 谷氨酰胺转氨酶 黏结剂 应用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BDI Agent应用框架的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颖 高春鸣 陈跃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2,共5页
借鉴面向对象开发工具中的应用程序框架的思想,提出了一种Agent的应用框架──TriBMI,该框架为三层体系结构,通过 Agent的 BDI模型来表示 Agent的心智状态.该框架已在AIDE(Agent Integra... 借鉴面向对象开发工具中的应用程序框架的思想,提出了一种Agent的应用框架──TriBMI,该框架为三层体系结构,通过 Agent的 BDI模型来表示 Agent的心智状态.该框架已在AIDE(Agent Integrated Developing  En-vironment)Agent集成开发平台中予以实现,并对如何使用该应用框架构建Agent系统提出了初步的设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系统 BDI模型 面向对象 应用框架 TriB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Agent的防火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磊 ercist.iscas.ac.cn +1 位作者 卿斯汉 ercist.iscas.ac.cn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2-645,共4页
分析了现有的防火墙系统及其弱点 .在此基础上 ,引入了“Agent”的概念 .应用“Agent”的定义和方法来规范防火墙的各个部件 ,描述了各“Agent”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并说明了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Agent”
关键词 AGNET IP包过滤 防火墙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gent适用于Web应用的软件抗衰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万群丽 杨群 +1 位作者 李正 许满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8-21,26,共5页
“软件衰退”引起的计算系统失效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软件抗衰”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减缓软件衰退的手段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软件抗衰技术 ,并针对Web应用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软件抗衰方法。... “软件衰退”引起的计算系统失效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软件抗衰”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减缓软件衰退的手段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软件抗衰技术 ,并针对Web应用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软件抗衰方法。实例表明 ,这种方法计算强度小、效率高 ,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衰退 软件抗衰 抗衰粒度 软件agent WEB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代理机制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银章 徐玉斌 曾建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213-214,232,共3页
在基于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分布式应用系统基础上,引入软件代理Agent机制,将系统的功能体模块设计成具有智能感知的代理体,以构建一种基于Agent代理机制的分布式应用系统体系结构。通过联邦代理的组织形式,实... 在基于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分布式应用系统基础上,引入软件代理Agent机制,将系统的功能体模块设计成具有智能感知的代理体,以构建一种基于Agent代理机制的分布式应用系统体系结构。通过联邦代理的组织形式,实现系统基于知识层次和功能描述的应用,以解决在CORBA系统中直接集成时软件重用度的约束和对象间协作支持问题,并给出一个MIS系统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代理机制 联邦代理 CORBA 分布应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Web知识发现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永波 杨静 +2 位作者 万猛 任远 马继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146,共6页
互联网的智力资源共享在人们工作学习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协助用户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挖掘到所需求的知识,已经成为智力资源共享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构建了基于agent的web知识发现模型,并讨论了模型实现的相关... 互联网的智力资源共享在人们工作学习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协助用户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挖掘到所需求的知识,已经成为智力资源共享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构建了基于agent的web知识发现模型,并讨论了模型实现的相关方法。论文将智能agent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web知识发现,根据目标特征信息进行有目的的知识提取,通过聚类和分类最终完成信息向知识的转换,以协助完成智力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知识发现 WEB 模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