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型异质结复合薄膜UIO-66-NH_(2)/Ag/Ag_(3)PO_(4)/Ni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及机理
1
作者 赵娣 刘洪燕 +4 位作者 王树军 孙欣语 张紫璇 齐学宇 刘子帆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58,共6页
设计和合成高效光催化剂需要实现反应位点的精确调控、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迁移以及可见光的有效吸收。本工作采用恒流电沉积法制备了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UIO-66-NH_(2)和Ag_(3)PO_(4)的能带结构匹配良好,同时纳... 设计和合成高效光催化剂需要实现反应位点的精确调控、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迁移以及可见光的有效吸收。本工作采用恒流电沉积法制备了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UIO-66-NH_(2)和Ag_(3)PO_(4)的能带结构匹配良好,同时纳米Ag作为光生载流子分离中心,形成了由Ag_(3)PO_(4)、Ag和UIO-66-NH_(2)组成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体系,有效地分离了光生电子-空穴对,保留了强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因而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在可见光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此外,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载流子分离速率和更低的催化还原溶解O_(2)的反应势垒。活性物种实验结果表明,·O_(2)^(-)和空穴(h^(+))在光催化降解中起主要作用,进一步证实了系统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 Z型异质结 恒流电沉积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TiO_2 Particulate Composites
2
作者 CASCONE,E DILORENIO,ML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5-279,共5页
Particulate composites based o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and titanium dioxide(TiO 2)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morphology and thermal behavior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differential sca... Particulate composites based o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and titanium dioxide(TiO 2)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morphology and thermal behavior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Tensile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iO 2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立构聚丙烯 二氧化钛颗粒 复合材料 机械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T/TiO_(2)/Mg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昕 卫爱丽 +1 位作者 张杰 余雯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109,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NPs对PBST基体机械、阻隔、抗菌和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水蒸汽透过率分别为29.39MPa和2.43×10^(-11) g·m/(m^(2)·s·Pa),相较PBST基体抗拉强度提高了24.32%,水蒸汽透过率降低了32.37%,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s)和大肠杆菌(E.coli)抑菌效果显著,分别达到98.7%和97.2%,并对圣女果有良好的保鲜性能,当改性后的TiO_(2)/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薄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tio 2/MgO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Ag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纲 付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8,共6页
采用水热处理-光化学沉积两步法在钛片表面构筑出TiO 2-Ag复合薄膜。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形貌、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片经历水热处理并煅烧后,在其表面... 采用水热处理-光化学沉积两步法在钛片表面构筑出TiO 2-Ag复合薄膜。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形貌、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片经历水热处理并煅烧后,在其表面获得了由厚度10~30 nm的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锐钛矿型TiO 2多孔薄膜;将该薄膜置于AgNO 3水溶液中用紫外光照射10 min后,在其表面得到了分散均匀的以单质形态存在的Ag纳米颗粒;随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Ag纳米颗粒的尺寸逐渐增大,并出现聚集生长的趋势。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采用覆膜-平板计数法对不同光沉积时间下得到的3种载Ag二氧化钛薄膜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TiO 2-Ag复合薄膜对大肠杆菌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io 2复合薄膜 光沉积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_(3)/Ag和TiO_(2)/NiO/CdS复合电极的高性能电光双方式调控变色器件 被引量:1
5
作者 柳春蕾 杨继凯 +2 位作者 刘昱麟 李思远 刘昊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领域,但电致变色过程仍需施加外部电压才能完成,而将电致变色器件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的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则不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智能变色调控.性能优异的变色阴极和光阳极对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至... 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领域,但电致变色过程仍需施加外部电压才能完成,而将电致变色器件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的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则不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智能变色调控.性能优异的变色阴极和光阳极对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水热法结合电沉积法制备了WO_(3)/Ag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电致变色性能;通过水热法、电沉积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光电转换性能.将WO_(3)/Ag复合薄膜和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变色阴极和光阳极构建了电光双方式调控的WO_(3)/Ag-Cd S/Ni O/Ti O_(2)变色器件.WO_(3)/Ag-Cd S/Ni O/Ti O_(2)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具有较为迅速的光调控响应时间(着色/褪色为82.4 s/135.6 s)和良好的光调制范围(630 nm处为30.4%),将其作为变色智能窗在建筑、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致变色器件 光电转换 氧化钨/银复合薄膜 二氧化钛/氧化镍/硫化镉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nanoporous TiO_2 films with novel surface morphology on conducting glass(FTO) substrate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艺 黄燕 +4 位作者 李荡 何文红 郭长春 吕彩霞 张世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40-2745,共6页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iO2 semiconductor coat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In order to obtain TiO2 coating with controllable morph...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iO2 semiconductor coat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In order to obtain TiO2 coating with controllable morphology and high porosity, nanoporous TiO2 films were fabricated on conducting glass (FTO) substrates, Ti thin films (1.5-2 gin) were deposited on conducting glass (FTO) substrates via the DC sputtering method, and then electrochemically anodized in NH4F/ethylene glycol solution.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s of anodizing potential,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and pH value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nanoporous TiO2 films were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nanoporous TiO2 films was discussed by current density variations with anodizing tim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anoporous TiO2 films with high porosity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networks are observed at 30 V, when the NH4F concentration in ethylene glycol solution is 0.3% (mass fraction) and the electrolyte pH value is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orous tio2 films anodizing potential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pH conducting glass growth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u-TiO_2复合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表征和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云霞 刘维民 +1 位作者 张平余 邵士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74-1578,共5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纳米 Au-Ti O2 复合薄膜 .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紫外 -可见光谱及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薄膜均匀致密 ,Au以纳米晶粒形式均匀、不连续分散镶嵌于Ti O2 基体中 ,纳米 Au粒径为 1 4~ 2 5...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纳米 Au-Ti O2 复合薄膜 .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紫外 -可见光谱及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薄膜均匀致密 ,Au以纳米晶粒形式均匀、不连续分散镶嵌于Ti O2 基体中 ,纳米 Au粒径为 1 4~ 2 5 nm;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 ,吸收峰位置和强度与烧结温度和金的添加量有关 ;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在 1 N负荷下 ,摩尔分数为 5 %的 Au-Ti O2 薄膜的摩擦系数仅为 0 .0 9~ 0 .1 0 ,耐磨寿命多于 2 0 0 0滑动周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o2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制备 表征 摩擦学性能 光学性能 二氧化钛 纳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铁方式对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梁园园 李新军 +3 位作者 王良焱 李芳柏 柳松 张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04-130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出表面掺铁与体相掺铁的TiO2 薄膜。运用SEM ,XRD和AES等技术研究了复合薄膜的表面特征。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为模型反应 ,表征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体相掺铁时 ,薄膜的最佳n(Fe) /n(Ti)...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出表面掺铁与体相掺铁的TiO2 薄膜。运用SEM ,XRD和AES等技术研究了复合薄膜的表面特征。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为模型反应 ,表征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体相掺铁时 ,薄膜的最佳n(Fe) /n(Ti)为 0 .12 %;表面掺铁时 ,薄膜的最佳n(Fe) /n(Ti)为 1.5 %。表面掺铁薄膜的最佳光催化表观速率常数比体相掺铁的最佳值要高 1.5倍。并从载流子分离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机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表面掺铁 体相掺铁 二氧化钛薄膜 光催化活性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复合薄膜光生亲水及防结雾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侯亚奇 庄大明 +3 位作者 张弓 孙涛磊 江雷 吴敏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9-333,共5页
利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TiO2 薄膜、Ag/TiO2 复合薄膜和TiO2 :MoO3 复合薄膜 ,研究了TiO2 薄膜的光生亲水性和防结雾特性 ,讨论Ag及MoO3 对TiO2 薄膜光生亲水性的影响。发现 :制备的TiO2 薄膜有良好的光生亲水性和防结雾效果 ,... 利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TiO2 薄膜、Ag/TiO2 复合薄膜和TiO2 :MoO3 复合薄膜 ,研究了TiO2 薄膜的光生亲水性和防结雾特性 ,讨论Ag及MoO3 对TiO2 薄膜光生亲水性的影响。发现 :制备的TiO2 薄膜有良好的光生亲水性和防结雾效果 ,同时薄膜越厚其光生亲水性越明显。 80 0nm的TiO2 薄膜在TUV辐照 3min后其接触角可下降至 2°以下。Ag/TiO2 复合薄膜是一种接触角在较大范围内可变的薄膜材料 ,紫外辐射可使其接触角在 12 0°到 0°间调节。而TiO2 :MoO3 复合薄膜的光生亲水性则远比TiO2 薄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ag/tio2 亲水性 复合薄膜 接触角 磁控溅射技术 发现 中频 薄膜材料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共溅射制备超亲水TiO_2/SiO_2复合薄膜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杰 沃松涛 +3 位作者 蔡臻炜 崔晓莉 杨锡良 章壮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5-419,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SiO2 /TiO2 复合薄膜 ,通过控制SiO2 靶与TiO2 靶的溅射时间可调节SiO2 与TiO2 的比例。所制备的SiO2 /TiO2 薄膜为锐钛矿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SiO2 的掺入降低了SiO2 /TiO2 复合薄膜的光催化能力 ,但却提高...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SiO2 /TiO2 复合薄膜 ,通过控制SiO2 靶与TiO2 靶的溅射时间可调节SiO2 与TiO2 的比例。所制备的SiO2 /TiO2 薄膜为锐钛矿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SiO2 的掺入降低了SiO2 /TiO2 复合薄膜的光催化能力 ,但却提高了薄膜的亲水性的维持时间。其中 ,掺入 6 %~ 13%SiO2 的SiO2 /TiO2 复合薄膜 ,在紫外光照射 30min ,接触角降到 2° ;停止照射后 ,在 5天内接触角小于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共溅射法 tio2薄膜 复合薄膜 接触角 内接 锐钛矿结构 射频 实验结果 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TiO_2复合膜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来洲 李健 王福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在改进常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复合膜的新技术.用X衍射研究了复合膜的组织形态,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和断面形貌,用极化电阻、阳极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TiO2复合膜在... 在改进常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复合膜的新技术.用X衍射研究了复合膜的组织形态,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和断面形貌,用极化电阻、阳极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和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A3钢表面的TiO2复合膜耐蚀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合金 化学镀 溶胶-凝胶复合法 tio2复合膜 耐蚀性 镍磷合金 二氧化钛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a元素对MoS_2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仲阳 王培录 +2 位作者 廖小东 郑思孝 孙官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12,共3页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 (IBAD)制备MoS2 Ag和MoS2 Ta复合膜以及MoS2 膜。用XPS分别检测在相对湿度 10 0 %室温环境下存放 4 5天和室温去离子水浸泡 15 8h以及在 4 30℃加热 1h后的三种膜中Mo、S元素的电子结构。数据表明 :掺有Ag、Ta...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 (IBAD)制备MoS2 Ag和MoS2 Ta复合膜以及MoS2 膜。用XPS分别检测在相对湿度 10 0 %室温环境下存放 4 5天和室温去离子水浸泡 15 8h以及在 4 30℃加热 1h后的三种膜中Mo、S元素的电子结构。数据表明 :掺有Ag、Ta元素的MoS2 复合膜抗氧化特性远优于同种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纯MoS2 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复合膜 氧化 二硫化钼 固体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纳米TiO_2-聚苯胺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永红 魏亦军 徐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85-1289,共5页
以 1 0mol/L硫酸为介质 ,于 0 8V恒电位下 ,在纳米TiO2 (Nano TiO2 )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 (Aniline)的电化学聚合 ,借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对制得的Nano TiO2 /聚苯胺 (Nano TiO2 /PANI)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用Nano TiO2 │P... 以 1 0mol/L硫酸为介质 ,于 0 8V恒电位下 ,在纳米TiO2 (Nano TiO2 )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 (Aniline)的电化学聚合 ,借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对制得的Nano TiO2 /聚苯胺 (Nano TiO2 /PANI)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用Nano TiO2 │PANI作为二次电池的正极 ,Zn为负极 ,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对Zn│Nano TiO2 PANI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二次电池首次充电容量可达 98 0 4mA·h/g ,充放电效率为 91 6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聚苯胺 复合膜电极 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万舟 宋来洲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化学镀 /溶胶 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 复合膜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复合膜的组织形态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 (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形貌 ,用极化阻力、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等方法研究TiO2 复合膜在0 5mol/L硫酸和 0 .5mol/L氯... 采用化学镀 /溶胶 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 复合膜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复合膜的组织形态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 (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形貌 ,用极化阻力、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等方法研究TiO2 复合膜在0 5mol/L硫酸和 0 .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A3钢表面的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 tio2复合膜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x(V_2O_5)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吸收
15
作者 夏长生 吴广明 +1 位作者 沈军 张志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11-1115,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Ti(C4H9O) 4 和V2 O5粉末为原材料制备了纳米结构的TiO2 -x(V2 O5) (x为V2 O5的质量分数 ,分别为 10 % ,2 0 % ,30 % ,10 0 % )复合薄膜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 ;使用UV VIS NIR分光光度计测量了...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Ti(C4H9O) 4 和V2 O5粉末为原材料制备了纳米结构的TiO2 -x(V2 O5) (x为V2 O5的质量分数 ,分别为 10 % ,2 0 % ,30 % ,10 0 % )复合薄膜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 ;使用UV VIS NIR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复合薄膜在紫外 -可见光波段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光谱 ,研究其光吸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薄膜具有纳米颗粒结构 ;随着V2 O5用量的增加 ,复合薄膜在紫外光区的吸收逐渐增加 ,(αhv) 1/ 2 与hv存在线性关系 ,光学带隙由纯TiO2 的 3.36eV减小为x =30 %时的 2 .83eV ,光学带隙与x满足Eg(x) =Eg(0 ) +[Eg(1)-Eg(0 ) -b]x +bx2 关系式 ;复合薄膜光吸收边缘红移起因于V2 O5复合后薄膜中定域态宽度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x(V2O5)纳米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光吸收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Ag/ZrO_(2)/C柔性纳米纤维膜电极 被引量:1
16
作者 辜宁霞 荆婉如 +3 位作者 宁磊 吕芳洁 宋立新 熊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86,共8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因其制备简单、光电转化效率较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静电纺碳纳米纤维膜(carbon nanofiber films,CNFs)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其脆性限制了它的应用。利用静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因其制备简单、光电转化效率较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静电纺碳纳米纤维膜(carbon nanofiber films,CNFs)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其脆性限制了它的应用。利用静电纺丝法结合水热法制备柔性导电Ag/ZrO_(2)/C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将其应用于PSCs的对电极,研究不同Ag纳米颗粒添加量对柔性复合纳米纤维膜和电池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银前驱体溶液质量浓度从0 g/mL增加至0.030 g/mL时,Ag/ZrO_(2)/C复合纳米纤维表面的Ag纳米颗粒的包覆越来越好,薄膜显示良好的柔韧性,其抗弯弹性模量为0.479 MPa,电导率从866 S/m增加到4862 S/m,提高了薄膜的空穴电子传输能力,进而增强PSCs的性能。当溶液质量浓度为0.030 g/mL时,器件具备最优的光电转换效率(6.05%)和最大电流(18.44 mA/c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柔性复合纳米纤维膜电极 二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Ti原子比对TiO_2-SiO_2复合薄膜亲水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晓宏 赵青南 +3 位作者 常潇 陆文涛 董玉红 赵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9-586,共8页
采用直流(DC)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玻璃上制备了不同Si/Ti原子比的TiO_2-SiO_2复合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XP150型接触角仪、UMT-2型多功能微摩擦仪,研... 采用直流(DC)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玻璃上制备了不同Si/Ti原子比的TiO_2-SiO_2复合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XP150型接触角仪、UMT-2型多功能微摩擦仪,研究了不同Si/Ti原子比的TiO_2-SiO_2复合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亲水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纯TiO_2薄膜具有锐钛矿结构,其平均晶粒尺寸为11 nm,TiO_2-SiO_2复合薄膜呈现非晶结构,其粒子尺寸相对减小;随着Si/Ti原子比的增大,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从76. 6%增加到84. 3%。当复合薄膜中Si/Ti原子比为1∶2时,薄膜的摩擦系数为0. 11,薄膜具有最佳的亲水性能;在紫外光照射2 h后水接触角降到3. 0°;在黑暗中放置30 h后水接触角略增加到7.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复合薄膜 Si/Ti比 亲水性能 摩擦性能 直流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射法用于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的制备
18
作者 陈东升 路庆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58,共3页
在涂覆有PVP/AgNO3胶体的聚酰亚胺(PI)薄膜上,采用激光辐射法将Ag+还原成Ag纳米粒子并嵌入到PI表面,从而制备出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通过XPS、AFM、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膜表面的化学成分、以及激光通量和PVP/AgNO3配比对纳米银... 在涂覆有PVP/AgNO3胶体的聚酰亚胺(PI)薄膜上,采用激光辐射法将Ag+还原成Ag纳米粒子并嵌入到PI表面,从而制备出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通过XPS、AFM、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膜表面的化学成分、以及激光通量和PVP/AgNO3配比对纳米银粒子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通量的提高可使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上的纳米Ag粒子产生一定程度的定向排列;调节PVP/AgNO3的配比,可大致控制Ag粒子尺寸在25~160nm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激光 聚酰亚胺 纳米银 聚乙烯吡咯烷酮 表面金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工艺制备TiO_2薄膜的表面组成和价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家国 赵修建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4-338,共5页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自旋共振谱(ESR), 确定了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TiO2光催化纳米薄膜中元素的化学组成和价态. 实验结果表明, 薄膜中除含有钛和氧元素外,还有一定量的来自有机前驱物中未完全燃烧...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自旋共振谱(ESR), 确定了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TiO2光催化纳米薄膜中元素的化学组成和价态. 实验结果表明, 薄膜中除含有钛和氧元素外,还有一定量的来自有机前驱物中未完全燃烧的残余碳和少量从玻璃表面扩散到薄膜中的钠和钙离子; Ti除了以Ti4+ 价形式存在外, 还有一定量的Ti以Ti3+ 和Ti2+ 形式存在.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有机基团的燃烧、来自玻璃基体中钠与钙离子的扩散和热处理工艺等原因造成的. TiO2薄膜在530 nm 附近的宽吸收带, 也证实了TiO2薄膜中低价钛元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表面组成 价态 二氧化钛薄膜 光催化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