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续时效对xTiB_(2)/Al-5Cu-0.85Mn-0.35Mg-0.5Ag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宇航 王培卿 +3 位作者 李新雷 薛彦庆 张晗 吕亚东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4,共9页
采用混合熔盐法制备xTiB_(2)/Al-5Cu-0.85Mn-0.35Mg-0.5Ag(x=0%,1%,3%,5%,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并进行单级时效和断续时效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 采用混合熔盐法制备xTiB_(2)/Al-5Cu-0.85Mn-0.35Mg-0.5Ag(x=0%,1%,3%,5%,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并进行单级时效和断续时效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均呈持续增加趋势,但伸长率逐渐下降。当TiB_(2)含量为3%时,单级时效处理(175℃/3 h)后,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分别为465.1,496.8 MPa,78.9 GPa和4.8%,采用175℃/1.5 h+150℃/13.5 h断续时效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至479.3,507.2 MPa和79.1 GPa,比单级时效处理分别提高了5.9%,2.1%和0.25%,伸长率下降至4.1%。二次时效温度显著影响时效沉淀相的析出序列,是材料性能得以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当二次时效温度为100℃时,θ'-Al_(2)Cu相为主要时效强化相,二次时效温度为150℃时,Ω-Al_(2)Cu相成为主要的时效强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 铝基复合材料 断续时效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natural ageing AP/HTPB base bleed composite propellant 被引量:5
2
作者 Ling-ke Zhang Xiang-yang Z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22-425,共4页
The kinetic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for a naturally ageing ammonium perchlorate(AP) and hydroxyl-terminated-polybutadiene(HTPB) base bleed composite propellan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 The kinetic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for a naturally ageing ammonium perchlorate(AP) and hydroxyl-terminated-polybutadiene(HTPB) base bleed composite propellan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The naturally ageing AP/HTPB base bleed propellant samples have been stored in a sealed plastic bag at room temperature(5-25 ℃)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he experimental DSC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placing samples(each about 1.5 mg) in a sealed pan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under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5.0, 10.0, 15.0, 20.0 and 30.0 ℃·min^(-1).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othermic peak temperature and the heating rate by Ozawa and Kissinger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decomposition kinetic parameters is lower the values under laboratorial agin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 bleed technology AP/HTPB composite PROPELLANT NATURAL ageing DEcompositION KINETICS DSC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三江碰撞造山带沉积岩容矿Pb-Zn-Ag-Cu贱金属复合成矿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29
3
作者 毕献武 唐永永 +5 位作者 陶琰 王长明 胥磊落 戚华文 兰青 木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1-1371,共31页
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沱沱河、玉树、昌都和兰坪-思茅地区)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在内的一系列以沉积岩容矿的Pb-Zn-Ag-Cu贱金属矿床,构成长达千余千米的青藏高原东缘贱金属成矿带。作为大陆碰撞环境成矿谱系... 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沱沱河、玉树、昌都和兰坪-思茅地区)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在内的一系列以沉积岩容矿的Pb-Zn-Ag-Cu贱金属矿床,构成长达千余千米的青藏高原东缘贱金属成矿带。作为大陆碰撞环境成矿谱系的重要矿床类型,加强这些矿床的理论研究对提高和完善大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勘查等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这些Pb-Zn-Ag-Cu矿床的分布受盆地形成后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走滑构造控制,其容矿岩石和成矿作用特征与SEDEX和MVT矿床存在明显的差异,矿床成矿流体表现出多来源混合的特征,成矿与深部过程密切相关。尽管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缺乏高精度年代学数据制约,成矿动力学背景及其与碰撞造山的时空联系存在较大争议。一些矿床的研究显示复合成矿迹象,但是复合成矿过程与深部驱动等问题仍不清楚。近年来我们以兰坪和昌都盆地的Pb-Zn-Ag多金属矿床和Cu多金属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源-运-储系统和复合成矿机制以及深部过程对成矿制约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兰坪盆地西缘Cu(Mo)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48~58Ma,兰坪和昌都盆地Pb-Zn-Ag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27~33Ma。成矿流体表现出明显的多来源混合的特征,主要存在三种类型:1)变质流体与盆地卤水或大气降水复合成矿,以金满-连城Cu矿床为代表; 2)盆地卤水与大气降水复合成矿,以金顶Pb-Zn矿床为代表; 3)盆地卤水和岩浆流体复合成矿,以拉诺玛Pb-Zn-Sb矿床为代表。兰坪盆地西缘Cu矿床主要形成于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挤压阶段,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变质流体可能来源于陆-陆碰撞俯冲引起的高压变质。Pb-Zn矿床主要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构造挤压和造山隆起驱动盆地流体迁移,同期的岩浆活动主要为成矿提供热驱动力或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Pb-Zn-ag-Cu贱金属成矿 复合成矿 深部过程 三江碰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负载KTa1-xNbxO3⁃BaTiO3颗粒掺杂P(VDF⁃TrFE⁃CTF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钊 沈达 +3 位作者 熊晓英 杨辉 张启龙 申乾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48-2054,共7页
通过光照还原法制备了银颗粒负载的铌钽酸钾-钛酸钡复合粉体(Ag/KTN⁃BT),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TrFE⁃CTFE))聚合物复合,获得Ag/KTN⁃BT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发现,Ag/KTN⁃BT填料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均匀,复... 通过光照还原法制备了银颗粒负载的铌钽酸钾-钛酸钡复合粉体(Ag/KTN⁃BT),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TrFE⁃CTFE))聚合物复合,获得Ag/KTN⁃BT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发现,Ag/KTN⁃BT填料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结构致密,无明显气孔和裂纹,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银纳米颗粒的负载,一方面在复合材料中引入了额外的界面,导致界面极化作用增强,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另一方面银纳米颗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库伦阻塞效应使得复合材料保持较低的介电损耗。当填充体积分数为20%的Ag/KTN⁃BT颗粒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大幅提升,从聚合物的37提升到125(100 Hz),介电损耗仅为0.12。与KTN⁃BT基复合材料对比,Ag/KTN⁃BT基复合材料也显示出较好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 复合材料 界面极化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NNS的掺杂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
5
作者 代德钊 王若鹏 +4 位作者 王赛 李文慧 韩雨荷 卢琼 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6,共12页
为了发挥纳米贵金属与聚合物基体的协同光催化作用,采用RGO对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NS)进行C元素、O元素掺杂,得到多孔掺杂氮化硼材料(BCNO),通过水热法将银纳米粒子(Ag NPs)负载在BCNO基体上制备BCNO/Ag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组成、... 为了发挥纳米贵金属与聚合物基体的协同光催化作用,采用RGO对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NS)进行C元素、O元素掺杂,得到多孔掺杂氮化硼材料(BCNO),通过水热法将银纳米粒子(Ag NPs)负载在BCNO基体上制备BCNO/Ag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以CO_(2)光催化还原为反应模型测试BCNO/Ag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非金属掺杂改性后的氮化硼仍然具有稳定的多晶结构;负载Ag NPs后,Ag NPs的等离子共振效应不仅显著增强了BCNO基体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能力,而且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当银的加入量为3.0%、复合样品焙烧温度为130℃时,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CO_(2)还原成CO的转化率为4.68μmol/(g·h)。因此,通过掺杂改性后的h-BNNS能够更好地稳定负载纳米贵金属,充分发挥纳米银与BCNO两者的协同光催化性能,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剂的有效复合及性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氮化硼 纳米银 复合材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Ag基二元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柏林洋 蔡照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55-3763,共9页
光催化技术在太阳能资源利用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g-C_(3)N_(4)是一种二维结构的非金属聚合物型半导体材料,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等特点,在环境修复和能量转化方面应用潜力较大。但... 光催化技术在太阳能资源利用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g-C_(3)N_(4)是一种二维结构的非金属聚合物型半导体材料,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等特点,在环境修复和能量转化方面应用潜力较大。但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吸收能力差、比表面积小和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构筑异质结光催化剂是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Ag基材料的特点,前人对g-C_(3)N_(4)/Ag基二元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AgX(X=Cl,Br,I)/g-C3N4、Ag3PO4/g-C3N4、Ag_(2) CO_(3)/g-C_(3)N_(4)、Ag3 VO4/g-C_(3)N_(4)、Ag_(2) CrO4/g-C_(3)N_(4)、Ag_(2) O/g-C_(3)N_(4)和Ag_(2) MoO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评述了g-C_(3)N_(4)/Ag基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ag基材料 二元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性能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纳米Ag/TiO2浸渍木材的化学改性与微观构造表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琳 庞瑶 +2 位作者 刘毅 郭洪武 张仲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制备纳米Ag/TiO_2木基复合材料,分析其化学结构与微观构造,为防霉抗菌型纳米木基复合材料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樟子松为原料,以纳米Ag/TiO_2为主要试剂,以六偏磷酸钠和KH560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波辅助...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制备纳米Ag/TiO_2木基复合材料,分析其化学结构与微观构造,为防霉抗菌型纳米木基复合材料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樟子松为原料,以纳米Ag/TiO_2为主要试剂,以六偏磷酸钠和KH560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制备纳米Ag/TiO_2木基复合材料,分析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纳米Ag/TiO_2浓度对木材载药量和抗流失性能的影响,以及浸渍前后木材的微观构造、轴向分布、化学结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结果】1)随着超声功率增加,木材载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功率为75 W时达到峰值,载药量较常压浸渍提高31.5%,抗流失率随着超声功率增加持续提高,在功率为300 W时,抗流失率较常压浸渍提高7%;2)超声时间对载药量的影响不大,对抗流失率的影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超声时间为30 min时抗流失率达到峰值77.73%;3)随着纳米Ag/TiO_2浓度增加,载药量持续上升,浓度为2.0%时载药量为3.363 kg·m-3,抗流失率则持续下降,浓度为0.5%时抗流失率为78.33%;4)超声波辅助浸渍处理后,纳米Ag/TiO_2成功进入木材内部并附着在细胞壁上,团聚现象减少,分散性显著增强,浸渍深度加深;5)纳米TiO_2与木材表面的羟基发生氢键缔合反应,偶联剂KH560不仅枝接在TiO_2上,而且与木材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反应;6)纳米Ag/TiO_2木基复合材料出现锐钛矿型纳米TiO_2特征峰,在超声波作用下,纤维表面生长疲劳裂纹,木材纤维素结晶度略有下降;7)纳米Ag/TiO_2使纳米Ag/TiO_2木基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增强,最大降解温度升高11.8℃。【结论】1)超声波辅助处理可提高木材的载药量和抗流失率,超声功率对抗流失率影响显著;2)纳米Ag/TiO_2成功进入木材细胞腔并附着于细胞壁上,部分与木材纤维素羟基发生反应;3)纳米Ag/TiO_2木基复合材料较素材热稳定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g/TiO2 超声波浸渍 木材改性 木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4.5Cu和Mullite增强Al-4.5Cu复合材料时效析出行为的DSC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伟 龙剑平 +2 位作者 沈保罗 高升吉 涂铭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Al-4 5Cu合金和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Al-4 5Cu合金和Mullite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固溶淬火试样的DSC扫描曲线存在较大不同 ,溶质原子富集区(GP)形成和...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Al-4 5Cu合金和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Al-4 5Cu合金和Mullite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固溶淬火试样的DSC扫描曲线存在较大不同 ,溶质原子富集区(GP)形成和溶解的信息在基体合金的DSC曲线上清晰可见 ,但在复合材料的DSC曲线上则很难确认 ,表明纤维推延或抑制了GP区的形成 ;中间沉淀析出相θ″和θ′的析出过程由于纤维的引入而得到明显加快 ,峰值温度降低 ,活化能减小 ,时效析出过程加快 ;但是 ,扫描参数选择不当时 ,容易对析出相的析出过程产生错误判断 ,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莫来石纤维 铝铜基复合材料 时效析出行为 DSC 铝铜合金 AL-4.5CU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2O3弥散强化Ag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戴民 樊占国 金明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采用稀土氧化物(Re2O3)进行弥散强化,探讨稀土氧化物种类及掺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提高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化学共沉积制取了Re2O3/Ag复合粉体,并在35 MPa下压制成型,进而在氩气保护下850℃高温烧结,制备... 目的采用稀土氧化物(Re2O3)进行弥散强化,探讨稀土氧化物种类及掺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提高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化学共沉积制取了Re2O3/Ag复合粉体,并在35 MPa下压制成型,进而在氩气保护下850℃高温烧结,制备出稀土氧化物弥散分布的银基复合材料样品,并对其熔化温度、力学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Y2O3掺量为4%时可获得最大的溶化温度为975℃,掺量为1%时可获得最大的抗拉强度,延伸率随Re2O3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Re2O3弥散强化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力学性能较纯Ag有所提高,可作为OPIT工艺的包套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稀土氧化物 化学共沉积 ag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Ni-Cr-Fe基合金的成分设计、冶金及强韧化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玉碧 汤安 +2 位作者 徐巍巍 刘海定 杨晓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80-11187,共8页
利用增Ni、Al降Cr、Ti含量及CALPHAD方法对Ni-Cr-Fe合金进行了低成本设计;采用发射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差热扫描量热法、真空感应熔炼和电渣重熔双联冶金、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金成分、冶金工艺、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系... 利用增Ni、Al降Cr、Ti含量及CALPHAD方法对Ni-Cr-Fe合金进行了低成本设计;采用发射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差热扫描量热法、真空感应熔炼和电渣重熔双联冶金、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金成分、冶金工艺、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双联冶金工艺成功实现了对设计成分的有效控制,经锻造和轧制热加工,获得均匀洁净的轧制组织;再经900~980℃保温30min固溶,继以720℃保温8h后炉冷至620℃保温8h空冷时效强化热处理,合金力学性能达到Incoloy 925水平。其中轧态组织经直接时效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轧制时效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细晶组织;固溶时效态组织以奥氏体γ相为主,沿晶或晶内弥散析出MC型一次碳化物。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新型高强韧Ni-Cr-Fe合金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Fe基合金 成分设计 冶金工艺 固溶时效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Nb-Ti-Si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组织及成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海生 郭喜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64-269,共6页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法制备了Nb-Ti-Si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母合金锭,分别于1300,1400,1500和1600℃保温50小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然后于1100℃保温50小时进行了时效处理。热处理后的组织主要由Nbss和(Nb,X)5Si3(X代表Ti,Cr和Hf元...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法制备了Nb-Ti-Si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母合金锭,分别于1300,1400,1500和1600℃保温50小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然后于1100℃保温50小时进行了时效处理。热处理后的组织主要由Nbss和(Nb,X)5Si3(X代表Ti,Cr和Hf元素)组成,但经1600℃/50h和1600℃/50h+1100℃/50h热处理后的组织中出现了HfO2。热处理后,Nbss的晶格常数较电弧熔炼态的有所升高,Ti,Cr和Al仍然倾向于固溶在Nbss中,而Hf则倾向于固溶在硅化物中。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Cr,Ti和Al在Nbss和大块硅化物(Nb,X)5Si3中的分配比降低,而Hf的则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化处理 时效处理 Nb-Ti-Si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 元素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形变对Mullite/Al-4.5Cu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李伟 龙剑平 +3 位作者 李聪 沈保罗 高升吉 涂铭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12,29,共4页
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Mullite/Al 4 .5Cu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用硬度测试 (HB)、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透射电镜 (TEM )等手段 ,研究了温度和形变对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复合材料还是基体合金 ,随时... 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Mullite/Al 4 .5Cu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用硬度测试 (HB)、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透射电镜 (TEM )等手段 ,研究了温度和形变对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复合材料还是基体合金 ,随时效温度的升高 ,峰值硬度降低 ,时效析出过程加快 ;莫来石纤维除了能明显提高Al 4 .5Cu合金的时效硬度外 ,还能加速其时效析出过程 ;固溶淬火后立即形变 ,能十分明显地加速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 ;纤维和形变都能明显抑制GP区的形成 ,但二者对θ相析出反应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短纤维 铝铜基复合材料 温度 形变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性能水泥基黏结剂的钢-UHPC组合板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文旭 李聪 陈宝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8,共9页
为探究高性能水泥基黏结剂(HPCA)作为钢-UHPC组合板黏结剂的可能性,以黏结剂种类、龄期、温度和黏结面积作为参数,开展了24个水泥基黏结剂连接的钢-UHPC组合板的界面抗剪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黏结界面的破坏模式、抗剪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 为探究高性能水泥基黏结剂(HPCA)作为钢-UHPC组合板黏结剂的可能性,以黏结剂种类、龄期、温度和黏结面积作为参数,开展了24个水泥基黏结剂连接的钢-UHPC组合板的界面抗剪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黏结界面的破坏模式、抗剪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采用高性能水泥基黏结剂的试件主要发生黏结层内聚破坏(B类破坏),采用普通水泥基黏结剂(NCA)的试件发生黏结层和UHPC板界面脱粘破坏(C类破坏),NCA的抗剪黏结强度仅为HPCA的47.9%;在高温条件下,HPCA的抗剪黏结强度降幅为40%~60%,但仍超过1.0 MPa;龄期对抗剪黏结强度影响较大,当龄期从7 d增加至28 d和90 d时,HPCA的抗剪黏结强度分别提高了29.2%和38.1%,且相应的材料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32.8%和35.2%,二者提高幅度相当,说明抗剪黏结强度与材料抗折强度有较强的相关性;抗剪黏结强度受黏结面积的影响较小,当黏结面积从100 cm^(2)减小至75 cm^(2)和50 cm^(2)时,抗剪黏结强度分别增高了3.1%和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组合板 高性能水泥基黏结剂 高温 龄期 抗剪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超高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震 龚留奎 +2 位作者 章国伟 杜喜旺 陈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采用喷射沉积技术研制铝基SiC复合材料,通过调整喷射沉积参数(雾化压力、扫描频率)和同轴送粉设备参数,研制出SiC均匀分布的直径为φ255 mm、高度为500 mm的喷射沉积铝基复合材料坯锭。微观组织结果表明,沉积坯锭晶粒均匀细小,无宏观偏... 采用喷射沉积技术研制铝基SiC复合材料,通过调整喷射沉积参数(雾化压力、扫描频率)和同轴送粉设备参数,研制出SiC均匀分布的直径为φ255 mm、高度为500 mm的喷射沉积铝基复合材料坯锭。微观组织结果表明,沉积坯锭晶粒均匀细小,无宏观偏析现象,晶粒平均尺寸为(17.3±4.7)μm,但部分晶粒之间存在微孔缺陷。SiC颗粒在基体中没有明显的富集,呈弥散分布,尺寸约5~20μm,且在SiC颗粒附近有微孔缺陷。经挤压处理、双极固溶处理、峰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为650 MPa、600 MPa、6%、85 GPa,并且组织致密无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铝基复合材料 固溶 时效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的热老化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梓至 廖思煌 +3 位作者 龙金 王宜 熊志远 胡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9,共8页
本研究采用湿法成形技术制备了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纸,将其浸渍聚酰亚胺(PI)树脂后,得到PBO纤维纸基复合材料(PBO/PI),随后对PBO/PI进行300℃的老化,并在300℃下测试了其拉伸性能。将PBO/PI与模拟蜂窝格壁的间位芳纶浸渍纸(PMIA/PI... 本研究采用湿法成形技术制备了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纸,将其浸渍聚酰亚胺(PI)树脂后,得到PBO纤维纸基复合材料(PBO/PI),随后对PBO/PI进行300℃的老化,并在300℃下测试了其拉伸性能。将PBO/PI与模拟蜂窝格壁的间位芳纶浸渍纸(PMIA/PI)进行对比,分析了老化和高温对PBO/PI和PMIA/PI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的高温老化下,由于材料微裂纹的产生及扩展,二者拉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老化前后PBO/PI的强度均比PMIA/PI更强。动态力学性能显示,老化前后PBO/PI的储能模量大于PMIA/PI的储能模量,说明PBO/PI的刚性比PMIA/PI大,在高温下仍不易发生变形。在300℃的高温拉伸测试下,PBO/PI的拉伸强度和保持率均比PMIA/PI要高。PBO/PI在常温及300℃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均优于PMIA/PI,PBO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可用于需要高的抗变形和热稳定性的承重结构和蜂窝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纸基复合材料 老化 高温测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聚合物导体浆料粘结相的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娴婷 郭忠诚 朱晓云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论述了以银包玻璃微珠为导电相的低温聚合物导体浆料中树脂的选择实验,通过对所得浆料各种性能的比较,得到比较适合银包玻璃微珠的2种树脂A和F。适合的浆料配方是:35%~40%A树脂(TYI油墨类)配合使用60%~65%的导电相,30%~35%F树脂... 本文论述了以银包玻璃微珠为导电相的低温聚合物导体浆料中树脂的选择实验,通过对所得浆料各种性能的比较,得到比较适合银包玻璃微珠的2种树脂A和F。适合的浆料配方是:35%~40%A树脂(TYI油墨类)配合使用60%~65%的导电相,30%~35%F树脂(改性聚脂4#)配合使用65%~70%的导电相。把浆料样品放置72天,阻值变化率基本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低温 导体银浆料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蒋林华 白舒雅 +2 位作者 金鸣 姜少博 陶德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1-606,共6页
为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导电性,制备了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利用四电极法测试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研究石墨烯掺量、水灰比、养护龄期和含水量对体系电导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体系电导率随... 为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导电性,制备了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利用四电极法测试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研究石墨烯掺量、水灰比、养护龄期和含水量对体系电导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体系电导率随石墨烯掺量的变化符合渗流理论,进一步运用Logistic函数来描述石墨烯水泥基复合材料电导率与石墨烯掺量的关系。微观分析表明体系的电导率主要取决于水泥基体中石墨烯的分布和接触情况。当石墨烯掺量超过渗流阈值后,养护龄期和含水量对体系电导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水泥基复合材料 电导率 四电极法 水灰比 养护龄期 渗流理论 Logistic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双基推进剂热老化燃烧性能试验研究与寿命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鸣 蔡体敏 何国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密闭性燃烧器法对老化后的改性双基推进剂测定了燃烧性能 ,利用获得的燃速随老化时间变化的曲线计算了其贮存寿命 ,并与用中定剂法计算的贮存寿命进行了比较 ,两者吻合较好 ,说明推进剂燃速老化试验较真实地反映了改性双基推进剂的... 采用密闭性燃烧器法对老化后的改性双基推进剂测定了燃烧性能 ,利用获得的燃速随老化时间变化的曲线计算了其贮存寿命 ,并与用中定剂法计算的贮存寿命进行了比较 ,两者吻合较好 ,说明推进剂燃速老化试验较真实地反映了改性双基推进剂的老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双基推进剂 燃烧性能 热老化 寿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染色材耐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玉安 何梅 +4 位作者 黄慧 贺磊 王小东 余能富 王玉 《南方林业科学》 2015年第4期54-57,共4页
本论文主要以毛竹(Phyflostachys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以水、醇为介质,采用不同工艺对纤维化竹单板进行染色处理后,以浸渍型酚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重组竹板材,通过对染色处理后纤维化竹单板制备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室外自然老化的研... 本论文主要以毛竹(Phyflostachys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以水、醇为介质,采用不同工艺对纤维化竹单板进行染色处理后,以浸渍型酚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重组竹板材,通过对染色处理后纤维化竹单板制备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室外自然老化的研究,探讨室外自然老化与材料表面颜色及尺寸稳定性的关系,揭示在室外老化环境下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经过3个月的室外自然老化试验过程后,、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材料表面色泽出现缓慢衰减趋势,宽度损失率、厚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随着气候变化具有类似增减趋势,醇染材料的宽度、厚度、质量损失率均高于水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 染色处理 室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HTPB老化复合底排推进剂热物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领科 赵威 余永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9-673,共5页
为研究底排装置内底排药剂点火燃烧特性并提高数值计算准确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导仪对比研究了某155 mm底排弹用未老化和经自然老化(在密封塑料袋内室温保存20余年)的高氯酸铵(AP)/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底排药剂的比... 为研究底排装置内底排药剂点火燃烧特性并提高数值计算准确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导仪对比研究了某155 mm底排弹用未老化和经自然老化(在密封塑料袋内室温保存20余年)的高氯酸铵(AP)/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底排药剂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老化底排药剂20℃· min -1升温时 DSC 曲线的最大吸热峰温度和最大放热峰温度分别为253.52℃和437.54℃。基于 DSC 曲线和多项式拟合法得到了40~180℃温区间的比热容与温度的依变关系。老化底排药剂的比热容平均值和导热系数分别为0.9868 kJ· kg -1·℃-1和0.2292 W · m -1· K -1。未老化底排药剂的比热容平均值和导热系数分别为0.8887 kJ·kg -1·℃-1和0.4020 W·m -1·K -1。与未老化药剂相比,老化药剂的比热容增大约11%,而导热系数减小约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化学 AP /HTPB 复合底排药剂 比热容 导热系数 自然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