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成环境对城市轨道站点客流的非线性影响
1
作者 王菁 董春娇 +2 位作者 邵春福 王明智 王君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1,共9页
为探究建成环境对城市轨道站点客流的非线性影响,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基于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手机信令数据、路网数据等多源数据,从社会经济与人口、土地利用、多模式衔接及站点特征4方面精细化刻画建成环... 为探究建成环境对城市轨道站点客流的非线性影响,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基于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手机信令数据、路网数据等多源数据,从社会经济与人口、土地利用、多模式衔接及站点特征4方面精细化刻画建成环境,构建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揭示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段及不同方向站点客流的相对贡献、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BDT模型拟合效果优于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模型、自适应增强(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算法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社会经济与人口属性对高峰时段客流的影响最大,对早晚高峰进出站客流的贡献均超过40%;土地利用属性对平峰进出站客流的影响最大,贡献为33.06%及49.10%;相对重要程度最高的变量对站点客流均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距离市中心15~22 km的站点有更高的早高峰进站及晚高峰出站客流;高峰时段私家车接驳轨道交通的比例远大于平峰时段.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城市土地利用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轨道站点客流 建成环境 非线性影响 GBD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橡胶隔震支座剪切性能试验及其力学模型研究
2
作者 杜永峰 李元 +1 位作者 王光环 王璐娜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2,共10页
以直径为400 mm的天然橡胶隔震支座(linear natural rubber bearing, LNR)与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ead rubber bearing, LRB)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4、-20、-25、-30、-35℃)和不同应变(50%、100%、150%、200%、250%)下,对冷冻24 h的隔震... 以直径为400 mm的天然橡胶隔震支座(linear natural rubber bearing, LNR)与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ead rubber bearing, LRB)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4、-20、-25、-30、-35℃)和不同应变(50%、100%、150%、200%、250%)下,对冷冻24 h的隔震支座开展了压剪试验。为排除加载频率的影响,加载过程采用等速率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隔震支座水平等效刚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随着剪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同一温度下,当剪应变达到一定程度后,隔震支座水平刚度开始呈现非线性增长的趋势,出现了刚度强化效应。不同温度下出现刚度强化效应初始应变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小,在温度较低时甚至低于100%剪应变;此外,随着温度降低和应变增加,隔震支座的剪切模量与滞回曲线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基于以上现象,现有的橡胶隔震支座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描述这种低温下的力学行为,为此,在参照高阻尼橡胶支座剪切性能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低温下刚度强化效应的隔震支座剪切性能的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隔震支座 低温环境 剪切性能试验 刚度强化效应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出行目的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
3
作者 朱震军 张芮嘉 +2 位作者 韩吉 唐超 过秀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5,共8页
出行时间是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探究不同出行目的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自行车出行时间影响差异性,基于汕头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路网数据、兴趣点等多源数据,运用极端梯度提升模型和SHAP算法,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与非通勤自行车出... 出行时间是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探究不同出行目的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自行车出行时间影响差异性,基于汕头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路网数据、兴趣点等多源数据,运用极端梯度提升模型和SHAP算法,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与非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极端梯度提升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成环境变量对通勤与非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重要度不同,且存在非线性影响;人口密度对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重要度最高,归一化植被系数(NDVI)对非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重要度最高;人口密度对两类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呈“V”形,公交站点密度和路网密度则呈倒“V”形;NDVI、办公设施数量与土地利用混合度对两类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不同出行目的 城市建成环境 自行车出行时间 非线性影响 极端梯度提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环境关注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匡兵 范翔宇 刘进进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8,共9页
研究目的:探究公众环境关注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助推城市绿色发展和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研究方法: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公众环境关注能显著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在通过一系列稳健... 研究目的:探究公众环境关注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助推城市绿色发展和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研究方法: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公众环境关注能显著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2)公众环境关注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会因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不同,相比于东中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区域,公众环境关注更有利于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域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3)公众环境关注通过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动产业结构变动两条途径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二者都存在遮掩效应,而环境污染治理的中介效应还未得到有效发挥。研究结论:要通过多元举措保障公众有序参与城市土地资源绿色利用与现代化治理,实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公众生活环境质量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环境关注 城市土地 绿色 效率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模型的城市建成环境对网约车碳排放影响
5
作者 尹超英 葛耀霞 +2 位作者 陈文栋 王晓全 邵春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为探究建成环境与网约车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南京市网约车订单运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数量、土地利用、距市中心距离及房价等方面刻画建成环境指标,建立将出行起终点建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的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Extreme Gradient ... 为探究建成环境与网约车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南京市网约车订单运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数量、土地利用、距市中心距离及房价等方面刻画建成环境指标,建立将出行起终点建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的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识别影响网约车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揭示二者之间非线性影响与变量交互效应.同时,将模型回归结果与传统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进行对比,进而验证该模型在拟合回归上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拟合效果优于GBDT模型,其决定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41、0.364、0.275;网约车出行起终点距市中心距离变量贡献度较大,分别为20.544%和29.127%;起终点距地铁站点距离对网约车碳排放量的反馈机制相反,表明距地铁站点距离对碳排放影响存在非对称性;起终点距市中心距离与网约车碳排放非线性关系均呈现U型分布,在7 km和20 km处具有显著阈值效应;起点距市中心距离与起点道路密度等变量对网约车碳排放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非线性作用 XGBoost模型 网约车碳排放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参与下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效率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与门槛效应
6
作者 何寿奎 胡春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共9页
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力量,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多主体参与对水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水环境治理效率,构建水资源总量距离权重矩阵,并通过空间杜宾... 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力量,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多主体参与对水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水环境治理效率,构建水资源总量距离权重矩阵,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多主体参与对治理效率的影响。此外,还运用中介模型检验了政府绿色科技支持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多元主体参与显著提升了水环境治理效率;②多元主体参与通过协同驱动作用提升了区域水环境治理成效,但在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不同地区的治理成效呈差异性显著;③政府绿色科技支持和企业绿色转型通过中介效应有效改善了水环境治理效率;④主体间参与度变化对水环境治理效率具有门槛效应。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有助于实现区域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效率 多主体参与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与国内统一大市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松 崔浩宇 谭鸠云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搭建稳定健康的双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而打破省际贸易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赋能产品要素流通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发展水平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统一大市场建立的作用机制...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搭建稳定健康的双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而打破省际贸易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赋能产品要素流通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发展水平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统一大市场建立的作用机制,构建指标体系衡量评价各省域数字治理发展能力和营商环境水平,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数字治理水平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并降低省际贸易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省际流动,实现产品要素的合理配置。因此,各地政府应当加强数字治理建设,助推政务公开透明化,实现跨部门与跨省协同办公,降低创业与贸易成本,进而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资源错配,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营商环境 省际贸易流 国内统一大市场 面板数据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资源要素 产品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建成环境的交通事故严重程度致因交互效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健宇 陈献天 +2 位作者 焦朋朋 覃楚亮 王泽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80,共9页
为探究考虑建成环境影响下各类因素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一种融合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平衡算法与CatBoost模型的方法,对沈阳市2015—2020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研究,并解析事故致因的交互效应。首先,通过地理... 为探究考虑建成环境影响下各类因素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一种融合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平衡算法与CatBoost模型的方法,对沈阳市2015—2020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研究,并解析事故致因的交互效应。首先,通过地理信息匹配的方法补充事故地点周围14项建成环境因子,构建多源数据集。其次,通过比较4种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即CatBoost,Random Forest,XGBoost,LightGBM,并筛选出泛化能力最强的模型。随后,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归因方法对最优模型进行解释以揭示单个风险因素效应以及影响重要度排序。最后,基于单因素分析,探究建成环境与事故特征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相同的特征在单因素以及双因素交互分析中对事故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在单因素分析中,季节、交通方式这2项因素对致命事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主干路密度、快速路密度、工业用地比例、现场形态、道路物理隔离这5项因素对致命事故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双因素交互分析中,高主路密度与秋冬季节交互以及低工业用地比例与春季交互等对致命事故具有正向影响;而高工业用地比例与行人交互则产生了负向影响。本文成果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准确的影响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优化和建设城市交通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CatBoost模型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 建成环境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安祥 姚国文 +2 位作者 张高峰 刘佳伟 王月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3,138,共6页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的竖向传递具有阻滞效应,最不利温度结构出现于轨道板-CA砂浆层间界面,整体温度分布呈“锄形”;纵向方向中间应力值均大于两侧的应力值;轨道结构竖向位移及纵向位移与温度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最后指出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低温适应性较差,严寒地区应尽量减少该结构类型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多层混凝土结构 低温环境 缩尺模型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煤炭开采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鸿波 田少国 +7 位作者 祖鹏举 曹满红 曲少东 董起广 李冰倩 姜泽玉 毕银丽 岳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277,共11页
神东矿区煤炭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特别是植被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定量描述这种影响,该研究利用区域蒸散模型,计算神东矿区潜在净初级生产力(Potent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P_(NP),p),并利用MODIS17A3数据集(2001—2022年)... 神东矿区煤炭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特别是植被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定量描述这种影响,该研究利用区域蒸散模型,计算神东矿区潜在净初级生产力(Potent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P_(NP),p),并利用MODIS17A3数据集(2001—2022年)表征实际净初级生产力(Actu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P_(NP,a)),同时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逐月净初级生产力栅格数据集(P_(NP,al),1988—2015年),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构建校正方法,对P_(NP,al)进行校正获取1988—2000年的P_(NP,a)数据,以二者之差(Huma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P_(NP,h)表征煤炭开采的影响,评估了神东矿区煤炭开采对植被P_(N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利用GWR模型校正的P_(NP,al)数据精度约为0.76,校正后的P_(NP,al)数据与MODIS17A3数据集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了校正模型精度的可靠性;②神东矿区的整体上P_(NP,a)和P_(NP,h)表现为先下降后逐渐恢复的趋势,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P_(NP))并未恢复至采矿前水平。采矿前P_(NP,h)均值和采矿后P_(NP,h)均值分别为21.50 g/m^(2)、-60.20 g/m^(2),P_(NP,h)<0表明矿区P_(NP)植被生长受到采矿活动的干扰,发生退化的矿井主要分布在高强度开采区域(以C计,下同);③1996—2022年神东矿区P_(NP)值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态退化的占比分别为35.7%、8.2%,1996—2015年人类活动贡献率指数(Relative Contribution Index,I_(RC))主要集中在0.5左右,表明煤炭开采对植被退化占主导作用,2016年后光伏电站建设对P_(NP)的影响表现出促进作用。该研究有助于理解煤炭开采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的影响,并为神东矿区的植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环境 净初级生产力 煤炭开采 光伏环境效应 贡献率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投资环境与创业投资——基于双重调节效应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文生 荣义 石昆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7,共12页
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创业投资活动的开展,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本文将投资环境细分为信息环境、市场化水平和行业竞争程度... 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创业投资活动的开展,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本文将投资环境细分为信息环境、市场化水平和行业竞争程度,并基于双重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投资影响的机制路径,结果表明:企业信息环境越好,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强,并且市场化水平和行业竞争程度能够强化信息环境的正向调节作用。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业投资,进一步提升企业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创新产出,为数字化转型和创业投资赋能企业发展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创业投资 投资环境 双重调节效应模型 信息环境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钉支护边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12
作者 程刚 张昊宇 +2 位作者 王晔 李刚强 游钦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21,共11页
为提高工程扰动与自然因素联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厘清不同加载条件下边坡土钉支护方式的作用过程及其特点,选取适用于实际工况的最优支护模式及布设工艺,保障边坡结构系统的本质安全。首先,在静力、振动和离心3类受力作用下系统阐述土... 为提高工程扰动与自然因素联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厘清不同加载条件下边坡土钉支护方式的作用过程及其特点,选取适用于实际工况的最优支护模式及布设工艺,保障边坡结构系统的本质安全。首先,在静力、振动和离心3类受力作用下系统阐述土钉支护物理模型试验过程与结果;其次,对比分析典型边坡支护技术与新型边坡支护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性;最后,通过复杂环境效应下的物理模型试验,探究海底边坡、台风暴雨边坡及高速远程滑坡3类特殊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土钉在各类边坡支护中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对于复杂特殊环境下边坡支护的可靠度与安全系数仍有待提高。实际中需融合新材料新工艺开展组合支护结构研究;同时,加强物理模型试验中的相似材料选取、观测手段创新、特殊环境模拟研究,提高监测数据的高还原度,实现边坡系统的全过程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支护边坡 物理模型试验 边坡变形破坏 特殊环境 降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中国省际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星 宋炳宇 丁丁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52,共10页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采用2008~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结果具有稳健性。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采用2008~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结果具有稳健性。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本地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其他地区的碳排放具有促进效果。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要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不同的区域差异化定制新型城镇化发展方案和加快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市群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碳排放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人口发展 经济发展 公共服务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中置式光伏Trombe墙的室内热舒适性评价
14
作者 杨宏亮 秦靓靓 吴双应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3,共11页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对耦合中置式光伏Trombe墙的房间建立热舒适性动态评价模型,在冬季供暖模式下,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评价,并研究了吸热板安装位置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置式光伏Trombe墙虽能提升室内热舒适性,但仅能将室内...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对耦合中置式光伏Trombe墙的房间建立热舒适性动态评价模型,在冬季供暖模式下,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评价,并研究了吸热板安装位置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置式光伏Trombe墙虽能提升室内热舒适性,但仅能将室内热环境维持在基本舒适状态,从9:00到13:00室内热环境都偏冷,人体感觉不舒适。在太阳辐射强度较低时,太阳电池板和玻璃盖板形成的封闭空气夹层能使室内仍可以维持在较为舒适的温度。将吸热板安装到集热墙外表面,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缩短室内不舒适时间1 h。采用文中构建的热舒适性评价模型可以方便地预测不同时刻室内热舒适性的变化情况,实现室内温度的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Trombe墙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性 标准有效温度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一维云模型的隧道排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5
作者 丁蔚 乐玲 +5 位作者 孙怀远 刘鹏程 王飞 李晓军 芮易 吕艳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66-574,共9页
山岭隧道施工中对地下水的排放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量化隧道涌水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并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量化,根据模糊一维云模型,提出了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首先构造风险隶属度函数,通过正向点云发... 山岭隧道施工中对地下水的排放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量化隧道涌水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并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量化,根据模糊一维云模型,提出了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首先构造风险隶属度函数,通过正向点云发生器得到风险评价的模糊一维云模型。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动态生成数据集,得到基于模糊一维云模型的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为验证该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某山岭隧道施工中的排水量进行评价,并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模糊一维云模型的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预测隧道涌水量,并为隧道的涌水防控措施及安全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地下水生态环境负效应评价 模糊一维云模型 限排量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河套灌区咸淡水交替灌溉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杨树青 叶志刚 +1 位作者 史海滨 兰有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7,共10页
为探索一种适合内蒙河套灌区特点、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最小的咸淡水轮灌模式,预测长期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区域环境的变化,在田间试验及土壤水盐信息空间结构性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描述非饱和—饱和水盐运动的耦合模型及其算法。... 为探索一种适合内蒙河套灌区特点、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最小的咸淡水轮灌模式,预测长期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区域环境的变化,在田间试验及土壤水盐信息空间结构性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描述非饱和—饱和水盐运动的耦合模型及其算法。通过对耦合模型的率定检验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耦合模型能进行较好的循环计算,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表明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基于耦合模型的咸淡水灌溉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淡水-咸水-咸水"的咸淡水交替灌溉模式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在所有方案中最小;采用"淡咸咸"灌溉模式进行长期微咸水灌溉,整个研究区在非生育期的脱盐量大于生育期的积盐量,并且盐分主要通过排水沟系统排出区域外,土壤总体呈脱盐趋势;在模拟期内地下水位只有微小幅度的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及含水层中的盐分呈下降趋势。在黄河水量逐年减少的形势下,"淡咸咸"灌溉模式为河套灌区提供了一条使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开源途径,耦合模型的构建将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及开发利用微咸水后的区域水土环境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及简便实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模型 灌溉 咸淡水轮灌模式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分含量相关的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单大鹏 齐照明 +4 位作者 邱红梅 单彩云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2-957,共6页
利用Charleston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1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分别... 利用Charleston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1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A1、A2、B1、C2、D1a、D1b、F、H和O连锁群上,其中2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油分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7.84%。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贡献率达到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油分含量 混合线性模型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燃烧迁移行为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党育 秦勇 +2 位作者 张军营 王文峰 郑楚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0,共5页
应用仪器中子活化( 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和原子吸收光谱( AAS)对我国西北部五个电厂原煤、底灰和飞灰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通过不同电厂原煤与燃烧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揭示... 应用仪器中子活化( 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和原子吸收光谱( AAS)对我国西北部五个电厂原煤、底灰和飞灰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通过不同电厂原煤与燃烧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揭示了痕量元素在不同燃烧产物中的相对富集规律.以痕量元素在不同燃烧产物中的相对富集系数为评价标准,建立了燃烧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分配模型.结合痕量元素的原始赋存状态,总结了痕量元素燃烧的迁移富集机理和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燃烧 赋存状态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备作战效能的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效果评估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义 王国玉 +1 位作者 冯德军 张宏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375-5378,共4页
训练效果的准确评估是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的基础。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对象是装备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由于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指挥人员、操... 训练效果的准确评估是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的基础。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对象是装备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由于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指挥人员、操作人员的能力及其战术水平进行量化入模十分困难,直接建立指标体系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很难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训练效果评估方法,通过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反映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的能力;通过训练前后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量化值对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效果评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 武器作战效能 训练效果评估 指标聚合 建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与经济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周晟吕 石敏俊 +1 位作者 李娜 袁永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3期210-216,共7页
采用基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构建的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了在考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不同碳税税率以及碳税收入使用方式的减排效果及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准情景相比,如果碳税收入直接归政府所有,征收30、60... 采用基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构建的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了在考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不同碳税税率以及碳税收入使用方式的减排效果及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准情景相比,如果碳税收入直接归政府所有,征收30、60、90元/tCO2碳税,2020年的减排率分别为5.56%、10.45%和14.74%,GDP损失率分别为0.04%、0.10%和0.18%。征收碳税可实现的减排量,分别相当于实现2020年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的目标所需减排量的9.9%、18.6%和26.2%。将碳税收入返还给企业和居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企业和居民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环境-经济模型 碳税 减排效果 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