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先涛 白瑞婷 +3 位作者 次旦旺久 索朗尼玛 尼玛卓嘎 苏佰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分别进行ASiR-Ⅴ0(B1组)和ASiR-Ⅴ50%(B2组)重建,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和B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2.33±0.62)、(0.86±0.01)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65.01±25.12)、(23.55±3.38)mGy·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窗B2组双上肺、双中肺噪声值低于B1组,但均高于A组(P均<0.001);各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纵隔窗A组、B1组和B2组升主动脉(P=0.538)和肝脏CT值(P=0.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升主动脉和肝脏信噪比(P均<0.001)、对比噪声比(P均<0.001)均高于B1组,且低于A组(P均<0.05);纵隔窗图像质量评分A组高于B2组,且均高于B1组(P均<0.001)。结论ASiR-Ⅴ联合低管电压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保障高原地区儿童胸部CT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儿童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P、ASiR和VEO三种重建算法对常规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2
作者 吴瑶媛 王万勤 +2 位作者 刘斌 Isao Tanaka 张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商品名"VEO")三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胸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能谱CT对15例成年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扫描条件:100kVp,自...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商品名"VEO")三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胸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能谱CT对15例成年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扫描条件:100kVp,自动毫安,噪声指数15,螺距0.984∶1,球管转速0.4秒/圈。分别用FBP、50%ASiR(50%比例ASiR和FBP混合以降低噪声)和VEO三种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行0.625mm薄层重建,测量图像噪声及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并对3组图像分别进行质量评分,然后行对比分析。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噪声分别为24.30±3.55、17.11±2.55及11.69±1.74,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59%和51.89%(P均<0.01);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CNR 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10.56±3.05、15.15±3.88及21.69±5.62,50%ASiR和VEO组图像CNR较FBP组分别提高43.47%和105.40%(P均<0.0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4.03±0.72、4.63±0.41及5.75±0.25,50%ASiR和VEO组图像较FBP组分别提高14.89%和42.68%(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胸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P、ASiR和VEO重建算法对腹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晶 高艳 +3 位作者 李坤成 李岩 张秋杭 杜祥颖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VEO)3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腹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CT750HD对35例患者进行腹部常规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FBP、50%ASiR和... 目的:探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VEO)3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腹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CT750HD对35例患者进行腹部常规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FBP、50%ASiR和VEO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0.625mm薄层重建,并应用后处理台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测量并比较肝脏、胰脏、脾脏、肾脏、髂内肌、子宫和前列腺等的噪声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重建图像的主观评价由3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采用盲法评价。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噪声分别为30.76±5.79,21.89±4.21和12.01±1.79,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和61%(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CNR分别为7.53±1.49,10.95±2.57和16.85±14.93,50%ASiR和VEO组图像CNR分别较FBP组提高46%和123%(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SNR分别为2.56±0.79,3.70±1.23和4.85±1.91,50%ASiR和VEO组图像SNR分别较FBP组提高45%和89%(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腹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滤波反投影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基于模型迭代重建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R-V权重自动控制能谱CT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体模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杰 马俊丽 +6 位作者 杨建平 沈云 倪亚博 田兆荣 石晓萌 陈泳 王志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分析Revolution CT的剂量控制新功能前置多模型迭代算法(ASiR-V)在CT能谱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前置ASiR-V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QSP Phantom体模(试管碘浓度为2.5、5.0、10.0 mg/ml各1支,20.0 ... 目的分析Revolution CT的剂量控制新功能前置多模型迭代算法(ASiR-V)在CT能谱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前置ASiR-V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QSP Phantom体模(试管碘浓度为2.5、5.0、10.0 mg/ml各1支,20.0 mg/ml 3支、未加碘盐、加碘盐及水各1支)进行能谱扫描,预设前置ASiR-V权重(10%、20%、30%、40%、50%)及滤波反投影(FBP)。测量目标试管不同权重图像的CT值、SD值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记录每次体模能谱扫描辐射剂量相关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比较各目标试管CT值、SD值、SNR及CNR,分析ED在FBP与不同权重前置ASiR-V的组间差异及随前置ASiR-V的权重变化。结果体模中各目标试管的CT值、SD值、SNR及CNR在不同权重前置ASiR-V的能谱图像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51~2.498,均P>0.05);在FBP与不同权重前置ASiR-V能谱图像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置ASiR-V迭代水平与ED呈线性负相关,ED的回归方程为Y=−0.35X+2.912(r^(2)=0.984,P<0.05)。能谱图像的管电流随着ASiR-V的迭代强度增加而自动调节减低,前置增加至50%时,毫安秒达到能谱扫描的最低200 mA,ED也随着毫安秒的降低而降至最低。与FBP相比,前置ASiR-V权重10%、20%、30%、40%、50%的ED(mSv)依次降低了8.7%、26.2%、35.1%、43.9%、61.4%。结论Revolution CT的剂量控制新功能前置ASiR-V可在不改变能谱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能谱扫描的检查辐射剂量,可应用于临床各部位检查,尤其适用于辐射敏感器官及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迭代重建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算法ASiR-V的CTU能谱与非能谱成像的对比研究:体模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杰 田兆荣 +5 位作者 沈云 倪亚博 杨建平 石晓萌 董磊 王志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目的:通过体模预试验和临床研究,对比分析CT尿路成像(CTU)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探究能谱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利用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 R-V)控制剂量的有效性。方法:(1)QSP Phantom体模预试验:采用80/1... 目的:通过体模预试验和临床研究,对比分析CT尿路成像(CTU)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探究能谱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利用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 R-V)控制剂量的有效性。方法:(1)QSP Phantom体模预试验:采用80/140 kV(0.5 ms)切换能谱扫描、GSI辅助,NI=5,自动匹配相应的GSI模式,重建70 ke V,记作A-1组;非能谱扫描采用120 k V、自动毫安技术(NI=5),记作A-2组;固定毫安=365 m A,能谱扫描者记作B-1组,非能谱扫描(120 k V)者记作B-2组,均采用FBP重建。(2)临床研究:前瞻性收集CTU平扫+增强检查者45例。对照组:平扫采用12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NI=11),采用前置40%ASiR-V重建。实验组:增强三期均采用GSI模式,重建70 keV,打开GSI辅助(NI=11),自动选择最佳能谱参数扫描,动、静脉期及延迟期重建前置ASi R-V权重分别为30%、40%、50%(后置ASi R-V权重与之匹配)。对体模QSP Phantom及临床研究的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各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主观评价,并记录每次扫描的检查辐射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体模研究:自动毫安(NI=5),10、2.5 mg/mL及水试管在A-1组图像的SD值与A-2组无显著差异(P>0.05),20、5 mg/mL试管在A-1组图像的SD值稍高于A-2组(P<0.05),A-1组的CTDIvol较A-2组升高2.3%;固定毫安=365 mA,各目标试管在能谱B-1组图像中的SD值稍高于非能谱B-2组(P>0.05),B-1组的CTDIvol较B-2组降低36.3%。(2)临床研究:1)NI=11、ASi R-V权重相同(40%),能谱与非能谱图像的SD值无显著差异(P>0.05),图像主观评分均>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扫描的CTDIvol较非能谱升高6.06%(P>0.05);2)NI=11,30%、50%ASiR-V的能谱扫描与非能谱相比,各组间SD无显著差异(P>0.05),3组图像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4分),相比40%非能谱扫描,30%能谱CTDIvol升高29.4%,50%能谱CTDIvol降低17.3%(P<0.05);(3)不同权重ASiR-V能谱图像的SD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辐射剂量随ASiR-V迭代强度增加而降低,相比于30%能谱扫描,40%、50%能谱CTDIvol依次降低22.0%、51.7%。结论:在自动毫安条件下,从体模预试验和临床研究,能谱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与非能谱成像相当;将能谱成像联合前置ASi R-V,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获得比非能谱更低辐射剂量的能谱图像,使其在临床中应用的效益最大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能谱成像 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V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血管造影最佳单能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优化显示胸背动脉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健 刘义军 +4 位作者 魏巍 胡梦婷 范勇 董德硕 杜长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3-617,共5页
目的观察能谱CT血管造影(CTA)最佳单能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优化显示胸背动脉(TDA)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60例患者行能谱CTA观察TDA,重建120 kVp-like图像结合后置40%ASIR-V(A组),以及45~7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图像结合后... 目的观察能谱CT血管造影(CTA)最佳单能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优化显示胸背动脉(TDA)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60例患者行能谱CTA观察TDA,重建120 kVp-like图像结合后置40%ASIR-V(A组),以及45~7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图像结合后置40%、60%及80%ASIR-V图像(B组,共18种);比较各图像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价结果。结果ASIR-V权重相同时,不同能级下轴位及三维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能级升高,轴位图像主观评分呈先升后降趋势,以50 keV图像主观评分最高(P均<0.001)。能级相同时,随ASIR-V权重升高,轴位图像总体及三维图像所示TDA主干主观评分及腋动脉对比度噪声比均升高(P均<0.01)。结论行CTA时,以50 keV单能量图像联合后置80%ASIR-V重建有利于平衡图像对比度与噪声、更好地显示TDA及其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背动脉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疆红 贺文 +2 位作者 赵丽琴 胡志海 姜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98-2402,共5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0、30及40,对每组图像均行ASIR为0、30%、50%及...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0、30及40,对每组图像均行ASIR为0、30%、50%及80%重建成4种图像。记录3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3组图像的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Kappa值为0.485)。第一组的CTDIvol为(3.41±1.28)mGy,第二组为(1.40±0.58)mGy,第三组为(0.76±0.46)mGy。第三组的ED降至(0.35±0.20)mSv。第二组ASIR50的图像噪声和第三组的ASIR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IR技术有助于降低胸部低剂量图像的噪声,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ED可降至0.35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以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和滤过反投影重建的低剂量腹部CT的图像质量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艳 史大鹏 +2 位作者 朱绍成 吴青霞 孙明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2-1905,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滤过反投影(FBP)两种重建技术获得不同低剂量腹部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及对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22例临床诊断肝脏占位而接受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在常规动脉期扫描后门静脉期分别以150mAs...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滤过反投影(FBP)两种重建技术获得不同低剂量腹部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及对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22例临床诊断肝脏占位而接受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在常规动脉期扫描后门静脉期分别以150mAs和100mAs对病变中心上下10cm范围进行连续扫描,分别用FBP及3个水平(30%、50%、70%)的ASIR重建图像,测量并比较图像噪声及容积CT剂量指数(CIDIvol),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与FBP相比,ASIR可降低图像噪声,减少伪影,增加诊断信心度(P<0.001)。采用150mAs及100mAs扫描时,30%ASIR和50%ASIR图像的诊断信心度评分较好,CIDIvol分别为12.74mGy、8.59mGy,均低于常规扫描剂量(P<0.05)。150mAs时,与FBP比较,30%ASIR、50%ASIR和70%ASIR重建图像中,肝实质、背景肌肉及门静脉的平均噪声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8.74%、30.39%、41.49%)、(18.73%、30.67%、41.85%)、(22.66%、37.14%、43.61%);100mAs时,则分别降低(20.37%、32.22%、43.32%)、(18.63%、30.48%、41.57%)和(21.39%、35.09%、45.72%)。100mAs-30%ASIR图像噪声与150mAs-FBP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扫描剂量降低32.96%。结论采用ASIR重建算法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滤过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体模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3
9
作者 颜利辉 陈飞 +1 位作者 姚立正 李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前置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Revolution CT对胸部仿真体模和120例胸部CT平扫患者(分为6组,每组20例)分别设定前置ASiR-V权重为0、20%、40%、60%、80%、100%... 目的探讨前置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Revolution CT对胸部仿真体模和120例胸部CT平扫患者(分为6组,每组20例)分别设定前置ASiR-V权重为0、20%、40%、60%、80%、100%进行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Smart mA 10-500)技术,噪声指数设为11。记录胸部体模及各组患者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计算并比较各组有效剂量(ED)。以胸部体模不同组织结构(肺组织、脊柱旁软组织、主动脉和椎体)的CT值和标准差(SD)作为客观指标,结合对各组患者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图像质量的组间差异。结果随着前置ASiR-V权重的增加,体模及患者的ED均呈对数降低,体模不同组织CT值、图像噪声均未见明显改变。ASiR-V权重为40%时纵隔窗和肺窗的主观评分开始下降;60%时纵隔窗和肺窗图像主观评分相对40%时出现明显下降(P<0.05)。ASiR-V权重为40%,ED降至ASiR-V权重为0时的57.21%。结论前置ASiR-V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又不影响图像客观指标;前置ASiR-V权重为40%时,图像仍可保证临床诊断需求,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体模肺纯磨玻璃结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莹 艾娜娜 +5 位作者 张颖颖 付玉存 蒋炯 牛丹丹 翟艳慧 贾守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5-778,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Revolution CT不同权重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Pre-ASiR-V)对仿真胸部体模中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寻找最佳Pre-ASiR-V权重。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对含有4个pGGN的仿真胸部体模进行扫...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Revolution CT不同权重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Pre-ASiR-V)对仿真胸部体模中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寻找最佳Pre-ASiR-V权重。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对含有4个pGGN的仿真胸部体模进行扫描,Pre-ASiR-V权重分别设置为0、20%、40%、60%、80%和100%,记录并比较不同Pre-ASiR-V权重图像的平均噪声、有效辐射剂量(ED)和pGGN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Pre-ASiR-V权重为0、20%、40%、60%、80%和100%的图像平均噪声分别为(17.93±2.20)HU、(17.30±3.68)HU、(18.20±3.44)HU、(18.80±0.20)HU、(19.87±2.56)HU和(15.90±4.56)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8,P=0.723);ED分别为7.40mSv、5.16mSv、3.36mSv、1.97mSv、0.97mSv和0.33mSv,与Pre-ASiR-V为0的图像比较,随着Pre-ASiR-V升高,ED分别降低30.27%、54.59%、73.38%、86.89%、95.54%。2名医师对pGGN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78,P=0.003),评分均≥3分。Pre-ASiR-V权重为80%及100%时,图像的主观评分略低。结论PreASiR-V权重对仿真胸部体模高分辨率图像的噪声影响较小,但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Pre-ASiR-V权重60%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噪声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自适应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kVp超低辐射剂量和低碘摄入量在低体质量指数患者腹部CTA的可行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义军 刘爱连 +5 位作者 方鑫 刘静红 刘磊 刘晓峰 袁刚 浦仁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70kVp在低体质量指数(BMI;BMI≤22kg/m^2)患者腹部CTA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腹部血管疾病而行全腹部CTA检查、BMI≤22kg/m^2的患者48例,按管电压和对比剂摄入量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70kVp(对比剂3... 目的探讨70kVp在低体质量指数(BMI;BMI≤22kg/m^2)患者腹部CTA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腹部血管疾病而行全腹部CTA检查、BMI≤22kg/m^2的患者48例,按管电压和对比剂摄入量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70kVp(对比剂300mgI/kg体质量);B组21例,采用120kVp(对比剂500mgI/kg体质量);其余参数两组相同;对比剂均采用350mgI/ml的碘海醇。2名观察者分别以5分制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对评分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主观评分差异性;测量A、B组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及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噪声)。比较两组上述动脉CT值、腹主动脉SNR和CNR;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患者总摄碘量。结果 2名观察者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评分中位数均为5.00(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很好(Kappa=0.932、0.911);A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腹主动脉SNR、CNR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TDIvol和D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CTDIvol较B组降低73.36%、DLP降低74.41%;A、B组患者总碘摄入量分别为(46.33±6.43)ml、(84.31±10.71)ml,A组较B组每例患者总碘摄入量降低45.05%。结论针对BMI≤22kg/m^2患者,采用70kVp低管电压行腹部CTA扫描,可显著提高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图像CNR和SNR,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及患者摄入总碘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体质量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不同BMI患者的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尤佳 代岳 +5 位作者 李菁菁 程丽 张秀莉 刘琦 刘颖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9-465,共7页
目的:探讨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以患者体重指数(BMI)为基础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实施前后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拟行头颈CTA检查患者186例,按检查先后分为,A组:采用管电压120 k V,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B组:采... 目的:探讨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以患者体重指数(BMI)为基础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实施前后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拟行头颈CTA检查患者186例,按检查先后分为,A组:采用管电压120 k V,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100k V,自适应性迭代重建(ASi R)。A、B组根据患者的BMI进一步分组,A1组和B1组:BMI<24kg/m2;A2组和B2组:24kg/m2≤BMI<28kg/m2;A3组和B3组:BMI≥28kg/m2。对各组的辐射剂量、客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两名医师的阅片结果进行Kappa检验。结果:B1组、B2组及B3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较A1组、A2组及A3组分别下降29.29%、32.70%及40.24%(均P<0.05);B1组、B2组及B3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较A1组、A2组及A3组分别下降32.44%、35.10%和40.98%(均P<0.05)。头部,颈部以及胸廓入口处的血管CT值B组各分组较A组对应组均增高,图像噪声均减低,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各分组的主观评分较A组对应组均高(均P<0.05),B1组、B2组及B3组图像质量的一致性(Kappa值=0.634,0.644,0.628,均P<0.05)分别高于A1组、A2组及A3组(Kappa值=0.476,0.566,0.595,均P<0.05)。结论:不同BMI患者行头颈CTA检查,采用100k V管电压结合ASi R迭代重建扫描方案,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尤其是肥胖患者),并且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 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迭代重建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结合高分辨算法提高儿童低剂量胸部CT肺脏病变显示的能力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孙记航 王帆宁 +4 位作者 段晓岷 刘勇 刘志敏 宋蕾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结合高分辨算法对儿童低剂量胸部CT肺部结构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且存在肺内病变的患儿42例,0~12个月预设噪声指数12,>1~2岁预设噪声指数15,3~6岁预设噪声指数17,≥7岁... 目的探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结合高分辨算法对儿童低剂量胸部CT肺部结构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且存在肺内病变的患儿42例,0~12个月预设噪声指数12,>1~2岁预设噪声指数15,3~6岁预设噪声指数17,≥7岁预设噪声指数20。将所有图像应用Soft、Standard、Lung、Chest分辨率模式重建为层厚0.625mm的图像。以10%为步涨值,重建ASIR权重为0%~100%的11组图像。由2名医师分别用5分制评分法主观评价肺窗图像质量,包括图像主观噪声、正常肺结构及病变的显示能力,5分为最佳。统计学分析比较最佳的后处理算法,以及与之匹配的最佳ASIR权重。结果 Lung模式为观察肺部病变最佳的高分辨算法,ASIR 60%权重重建图像主观评分最佳。结论采用ASIR 60%权重结合Lung高分辨算法可更好地显示儿童低剂量胸部CT的肺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适应迭代技术 儿童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对肺部低剂量CT下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疆红 靳二虎 +3 位作者 王新莲 赵丽琴 钟朝辉 姜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2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不同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水平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肺部低剂量CT筛查的60例受检者,平均体质量指数(25.00±2.22)kg/m2。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设置噪声...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不同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水平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肺部低剂量CT筛查的60例受检者,平均体质量指数(25.00±2.22)kg/m2。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设置噪声指数为30,管电压100kVp进行扫描;对图像采用5种ASIR水平(0%、30%、50%、80%和100%)进行重建。由3名放射科医师阅片,确定真性结节。应用Lung VCAR软件对5种ASIR水平图像的小结节进行检测,计算检出小结节的敏感度及假阳性数量。结果 60例受检者共检出非钙化结节212个,其中实性结节198个,部分实性结节6个,磨玻璃密度结节8个。5种ASIR水平下CAD检出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73.03%、75.49%、75.91%、76.25%和84.41%。对于平均直径≤5mm的结节,0%ASIR和100%ASIR、30%ASIR和100%ASIR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种ASIR水平下CAD检出小结节的假阳性分别为4.15、4.50、4.72、4.80、5.00个/扫描。扫描的有效剂量为(0.81±0.36)mSv。结论胸部低剂量CT中,CAD检出实性结节的敏感度及假阳性数量可达较满意水平;100%ASIR为CAD检出平均直径≤5mm小结节的最佳重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与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记航 于彤 +4 位作者 段晓岷 关峰 刘勇 王尉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mm的MBIR图像(序列A),5mm的30%ASiR... 目的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mm的MBIR图像(序列A),5mm的30%ASiR与70%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图像(序列B),5mm的FBP(序列C)图像,由2名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计算优化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序列A图像的主观噪声、细微结构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图像,但结构边缘略为模糊;序列A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较序列B及序列C图像噪声降低,SNR较序列B及序列C升高,辐射剂量约为(0.24±0.05)mSv。结论序列A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 自适应迭代重建 噪声指数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单能量成像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朱正 赵心明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使用宝石能谱单能量成像(GSI)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的成像质量。方法:90例患者使用GE Discovery CT750HD 64排CT机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验组A(30例)采用GSI技术(60keV+ASIR 50%)+对比剂... 目的:探讨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使用宝石能谱单能量成像(GSI)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的成像质量。方法:90例患者使用GE Discovery CT750HD 64排CT机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验组A(30例)采用GSI技术(60keV+ASIR 50%)+对比剂碘剂量450mg I/kg;实验组B(30例)采用常规扫描(120kVp)+对比剂碘剂量300mg I/kg;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扫描(120kVp)+对比剂碘剂量450mg I/kg。每组均测量腹部大血管(动脉期/静脉期)、脏器和肌肉(三期)共26个ROI的CT值并计算相应的SNR,使用5分法(Likert分级)对各部位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MI)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26个ROI的CT值均高于对照组,除平扫和动脉期肝脏CT值和平扫肌肉CT值外,其它23个ROI的CT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ROI的CT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除SMA外)各ROI的SNR均高于对照组,仅门脉左支、动脉期肝和脾、平扫和静脉期胰腺的SNR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NR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方面,三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对比剂剂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能谱CT成像结合ASIR技术的帮助下,使用低管电压能得到较好的腹部CT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宝石能谱成像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低辐射量 腹部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腹部CT低剂量扫描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新莲 贺文 +3 位作者 陈疆红 赵丽琴 梁宇霆 王克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1-955,共5页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对腹部体模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采用100kVp、120kVp分别对体模进行重复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100kVp扫描时预设噪声指数...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对腹部体模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采用100kVp、120kVp分别对体模进行重复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100kVp扫描时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11、12、13、14、15、16、17、18、19、20,每组图像均进行30%、50%、70%、90%ASIR重建。120kVp组为常规剂量组,扫描时预设NI为11,30%ASIR重建,测量不同扫描条件下肝脏、脊柱的CT值、客观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对所有序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100kVp条件下,随着NI增大,CTDIvol明显下降;同一NI条件下随着ASIR比例增加,图像噪声减少,SNR增加;NI≥17时图像质量下降,无法满足临床诊断要求;NI=15、70%ASIR组图像噪声、SNR与120kVp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相当,但辐射剂量较常规组下降43.8%。NI=15、90%ASIR组及NI=16、90%ASIR组的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优于常规组(P<0.05),但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下降。结论:低管电压结合ASIR可以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辐射剂量明显降低时,需要增加ASIR在图像重建中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管电压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IR在肝门静脉血管成像中降低辐射、对比剂剂量和注射速度的性能评估
18
作者 张可 张悦 +3 位作者 邓锶锶 郭月飞 谢斯栋 孟占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5,共11页
目的:对比三低方案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肝门静脉血管成像(SCTP)与常规协议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eo(ASiR-V)算法SCTP图像质量。方法:将210例上腹部SCTP检查患者分为4组:标准方案A组(n=90)、低体脂标准方案A1组(n=30)、三... 目的:对比三低方案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肝门静脉血管成像(SCTP)与常规协议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eo(ASiR-V)算法SCTP图像质量。方法:将210例上腹部SCTP检查患者分为4组:标准方案A组(n=90)、低体脂标准方案A1组(n=30)、三低方案B组(n=90)、低体脂超三低方案C组(n=30);其中A组、A1组采用60%权重ASiR-V(A-AV60,A1-AV60),80%权重ASiR-V(A-AV80,A1-AV80)重建;B组、C组:采用60%权重ASiR-V(B-AV60,C-AV60),80%权重ASiR-V(B-AV80,C-AV80),DLIR算法中等级别(B-DM,C-DM),DLIR算法高等级别(B-DH,C-DH)重建。结果:与A组相比,B组的有效剂量、对比剂剂量和注射速度分别减少41.3%(P<0.001)、32.6%(P<0.001)和30.0%(P<0.001),B-DH的标准差(SD)最低,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最高,与A-AV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H综合主观评分最高医生1为4.30(4.20,4.40)分,医生2为4.20(4.15,4.40)分(P<0.001),且两位医生的主观评分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Kappa=0.806,P<0.001)。与A1组相比,C组的有效剂量、对比剂剂量和注射速度分别减少64.8%(P<0.001)、36.3%(P<0.001)和30%(P<0.001),A1-AV80的SD值最低(P<0.001),与C-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AV80的SNR,CNR最高(P<0.001),与C-D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A1组相比,C-DH综合主观评分最高,医生1为3.80(3.60,4.00)分,医生2为3.80(3.60,4.00)分,且两名医生对总体主观评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777,P<0.001)。结论:三低方案结合DLIR算法可以降低辐射剂量41.3%、对比剂剂量32.6%、注射速度33.0%并提高图像质量;在低体脂样本中,超三低方案结合DLIR算法可以降低辐射剂量64.8%、对比剂剂量36.3%、注射速度33%并提供不弱于标准协议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 自适应迭代统计重建-V 三低方案 肝门静脉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束宏敏 李小虎 +7 位作者 宋建 杜俊华 刘斌 余长亮 钱银锋 李晓舒 张辉 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41例患者同时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扫描,其中常规组噪声指数(NI)设定为13,低剂量组NI设定为25,运用滤过...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41例患者同时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扫描,其中常规组噪声指数(NI)设定为13,低剂量组NI设定为25,运用滤过反投影技术(FBP)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对图像进行1.25 mm层厚重建,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结石(大小、位置、数目)、图像质量(1-5分)、图像噪声(1-3分)及诊断可信度(1-3分)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平均ED为1.76 m Sv,常规组的平均ED为5.98 m Sv(P〈0.05)。低剂量组使用80%ASIR法处理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FBP法处理的图像质量(P〈0.05),而与常规组FBP法处理的图像质量大致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及ASIR,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低剂量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提高门静脉CT图像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乐 刘翔 +3 位作者 程燕南 郝辉 李军军 杨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2-917,共6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在提高门静脉图像质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32例行腹部双期增强检查的患者,门静脉图像分别采用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 V)及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中、高模式(DLIR-M、DLIR-H)进行重建。测量门...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在提高门静脉图像质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32例行腹部双期增强检查的患者,门静脉图像分别采用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 V)及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中、高模式(DLIR-M、DLIR-H)进行重建。测量门静脉主干、右支、左支和同层椎旁肌肉的CT值和标准差,计算其对比噪声比,测量门静脉主干血管壁CT值边缘上升斜率(ERS)以评价其空间分辨率。主观评价由两名医师采用5分法分别从整体图像噪声、图像对比度、门静脉小分支显示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图像伪影则采用4分法进行评价;此外,单独计算门静脉小分支在三种重建算法中的显示率。结果门静脉主干、右支、左支的噪声在DLIR重建算法下显著低于ASIR-V 50%算法,其中DLIR-H噪声最低,CNR最高;门静脉主干的ERS在DLIR算法下也显著高于ASIR-V 50%算法(P<0.01)。主观评价方面,DLIR算法均显著优于ASIR-V 50%算法(P<0.01);此外,DLIR图像门静脉小分支的显示率分别是DLIR-M 93.75%、DLIR-H 100%,高于ASIR-V 50%(68.75%)。结论与ASIR-V 50%算法相比,DLIR算法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图像噪声,提高空间分辨率且可以有效提高门静脉小分支的显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