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喷头尖端参数对电场强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健 王程皓 +3 位作者 董守骏 刘泳汝 尹兆松 潘山山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2,共8页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的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喷头,由于内外2层尖端电场不均匀,导致在纺丝初期外层开始形成泰勒锥时内层依旧是液滴,针对该问题,对此喷头的尖端进行电场分析和优化。利用COMSOL对喷头初始模型进行电场模拟,其尖端平均电...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的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喷头,由于内外2层尖端电场不均匀,导致在纺丝初期外层开始形成泰勒锥时内层依旧是液滴,针对该问题,对此喷头的尖端进行电场分析和优化。利用COMSOL对喷头初始模型进行电场模拟,其尖端平均电场强度为2710 kV/m,CV值为18%。将初始模型的叶片排布优化为对齐镊合和错位镊合并改变其尖端角度,根据实际模型测得外层尖端角度的变化范围为63.90°~160.78°,内层尖端角度变化范围为43.66°~170.22°,利用COMSOL对2种排列从内外层均为70°到内外层均为160°的模型进行电场模拟,将得到的仿真数据拟合成方程,当对喷头施加30 kV电压且接收极接地时,得到对齐镊合且外层为71°、内层为45°时尖端电场强度平均值为5643 kV/m,CV值为11%;错位镊合且外层为117°、内层为45°时尖端电场强度平均值为4773 kV/m,CV值为10%。再经过均匀电场的理论计算得出对齐镊合时喷头中轴线上2个点受到的电场力比错位镊合时分别小8.65%和14.96%,根据仿真模拟和理论计算结果得出,喷头采用对齐镊合且外层为71°、内层为45°时为最优,其尖端电场强度相对于优化前的模型提高了108%,,CV值降低了38.89%,故在同等条件下该模型不会因为内外电场不均匀而导致多射流不同步。实验过程中,改进的2种喷头在30 kV电压下均无液滴。对齐镊合喷头在20 kV电压下可以实现稳定纺丝,错位镊合喷头在24 kV下可以实现稳定纺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半封闭自由表面式喷头 电场模拟 电场强度 CV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较准确的分裂导线表面场强计算方法 被引量:40
2
作者 孙才华 宗伟 +2 位作者 李世琼 彭跃辉 任巍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2-96,共5页
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而言,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计算是一个主要问题。基于模拟电荷法,提出了一种计算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较准确方法。它采用自适应方法确定模拟电荷的位置,并给出了求取各相导线最大场强的计算公式,可直接计... 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而言,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计算是一个主要问题。基于模拟电荷法,提出了一种计算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较准确方法。它采用自适应方法确定模拟电荷的位置,并给出了求取各相导线最大场强的计算公式,可直接计算任意导线表面和空间任意点的最大场强。该方法所用的模拟电荷数较少,计算简单,计算准确度较高。实例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模拟电荷法 分裂导线 自适应 表面场强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体体表电场分布特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东 潘俊文 +4 位作者 邹明 邹德华 张显 唐祥盛 罗日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4,共8页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较500kV交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更高、电场强度更大,为保证带电作业的顺利开展,亟需对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研究。结合±800kV输电线路典型直线塔和耐张塔的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法建立2种作业人员进入...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较500kV交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更高、电场强度更大,为保证带电作业的顺利开展,亟需对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研究。结合±800kV输电线路典型直线塔和耐张塔的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法建立2种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方式的仿真模型,分析塔型、人体姿势和进入等电位方式对人员体表场强分布的影响,并运用ATP软件计算人体离导线0.5m处手抓导线的转移电流。根据计算结果以及屏蔽效率的计算公式,得出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最优方式,并校核不同工况典型作业点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电场防护 体表场强 转移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构建点电荷系的电势与电场强度分布图 被引量:10
4
作者 孔祥鲲 原立格 杨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0期75-78,共4页
用MATLAB程序演示了多个点电荷组成的点电荷系激发的电势分布立体图和场强分布图,结合图像探讨了电荷对称分布情况下,点电荷系的等势面及电场分布的特点以及场强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MATLAB 点电荷系 等势面 电场强度 电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22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罗日成 唐祥盛 +1 位作者 李志前 陈瑶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70,共7页
500 k V与220 k V交流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与单一电压等级超高压线路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区别,线路带电作业电场环境更为复杂。笔者采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典型带电作业位置的电场分布特点,通过建立人体仿真模型,计算分析等... 500 k V与220 k V交流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与单一电压等级超高压线路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区别,线路带电作业电场环境更为复杂。笔者采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典型带电作业位置的电场分布特点,通过建立人体仿真模型,计算分析等电位和地电位典型作业工况下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进而确定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结果表明,等电位作业时需穿屏蔽效率为40 d B的防护服,地电位作业人员穿戴常规防护服可满足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同塔四回输电线路 人员体表场强 安全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阴极材料发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永辉 宋法伦 +3 位作者 向飞 康强 罗敏 龚胜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3-866,共4页
基于对爆炸发射点火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介质增强场致爆炸发射的设想,研制并实验研究了金属-介质复合阴极的电子发射特性;同时,基于对表面闪络爆炸发射机制的分析,研制出了石墨-碳纤维复合阴极并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属-... 基于对爆炸发射点火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介质增强场致爆炸发射的设想,研制并实验研究了金属-介质复合阴极的电子发射特性;同时,基于对表面闪络爆炸发射机制的分析,研制出了石墨-碳纤维复合阴极并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属-介质复合阴极与石墨-碳纤维复合阴极电子发射密度均超过17 kA/cm2,使用寿命预计超过10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 场致增强爆炸发射 碳纤维 强流电子束 表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引起的电场空间分布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宏威 岳琪 +1 位作者 邱孜 孙丽萍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86,共6页
为研究电气化铁路站台上乘客在候车时,高压线下的电磁环境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计算了电气化铁路站台上电场的分布情况。针对大范围区域中存在接触线一类小尺寸元件情况,了分元采用了自适应精确剖分和自由耦合剖分相结合的有限元法,建立接... 为研究电气化铁路站台上乘客在候车时,高压线下的电磁环境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计算了电气化铁路站台上电场的分布情况。针对大范围区域中存在接触线一类小尺寸元件情况,了分元采用了自适应精确剖分和自由耦合剖分相结合的有限元法,建立接触网在直接供电方式下,铁路站台及周围物体的等效模型,仿真计算了接触线周围空间和站台上方1.8 m高处电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列车和建筑物会屏蔽站台上的电场,最大屏蔽效果分别为85%和33%;人体会增大附近区域的电场,尤其在头部最为明显,最大增大倍数为2.9。直接供电方式下,当列车没有进站,且周围没有建筑物等屏蔽措施时,站台上出现最大电场,其值为4 648.8 V/m,超过国家标准限值16%,在此种情况下,建议乘客在距站台边1.6 m以外候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车站站台 接触网 电场强度 自适应精细剖分 自由耦合剖分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CaCO3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志明 常宏亮 +2 位作者 王兵兵 王景涛 李元良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346-6352,共7页
为探讨电场作用下换热表面上CaCO3污垢的结垢特性,以人工配制的CaCO3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作用于实验段的电场大小,研究电场作用下CaCO3污垢在不锈钢换热表面的结垢规律。结果表明,有无电场作用下污垢热阻曲线均没有明显的诱导期出现... 为探讨电场作用下换热表面上CaCO3污垢的结垢特性,以人工配制的CaCO3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作用于实验段的电场大小,研究电场作用下CaCO3污垢在不锈钢换热表面的结垢规律。结果表明,有无电场作用下污垢热阻曲线均没有明显的诱导期出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CaCO3污垢的结垢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污垢热阻渐近值也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电场电压为3000V时抑垢效果最佳,与不加电场时相比,污垢热阻渐近值下降58.3%。垢样的SEM图片表明,在无电场作用时,碳酸钙污垢形貌为不规则细长针状、团簇状、棱角比较清晰的文石结构。电场作用时,碳酸钙污垢以块状、粒状和斜方六面体形状存在,呈现典型的方解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特性 电场强度 换热表面 CaCO3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带电体电势与场强矢量分布图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孔祥鲲 段许乐 +1 位作者 苏峻 杨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45-47,56,共4页
用Matlab程序演示了点电荷-导体球系统、均匀带电球面、有限长均匀带电细棒和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势分布和场强矢量场图,结合图像探讨了典型带电体周围的等势面和电场分布的特点,使电磁学内容直观、形象。
关键词 带电体 等势面 电场强度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状电极沿面放电装置的电场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中和 胡希伟 +3 位作者 刘明海 辜承林 潘垣 孙承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49,共2页
梳状电极沿面放电发生器加峰一峰值12 kV的交流高压实现了沿面放电。应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6 kV外加电压下两种梳状电极的沿面介质阻挡发生器的电场,并用它定性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梳状电极沿面放电装置 电场计算 边界元方法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伽辽金边界元法的直流换流站屏蔽罩表面场强计算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士利 王泽忠 孙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3-227,共5页
直流换流站阀塔的三维电场计算对阀塔屏蔽罩设计与表面场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阀塔屏蔽罩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其几何建模与数值仿真都存在相当的难度。为节省计算资源,首先应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阀塔的整体剖分... 直流换流站阀塔的三维电场计算对阀塔屏蔽罩设计与表面场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阀塔屏蔽罩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其几何建模与数值仿真都存在相当的难度。为节省计算资源,首先应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阀塔的整体剖分模型,然后采用伽辽金曲面间接边界元法对屏蔽罩表面场强进行分析,计算阀塔屏蔽罩表面的三维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当前设计方案下,屏蔽罩表面最大场强为20.2 kV/cm,以30 kV/cm作为起晕场强判据,屏蔽罩无起晕现象。该数据为换流站阀塔屏蔽罩的设计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换流站 屏蔽罩 伽辽金边界元 表面场强 起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枸杞多糖工艺 被引量:14
12
作者 蔡光华 王晓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3-48,共6页
采用高压脉冲电场破壁方法,对影响枸杞多糖提取率(Y)的pH值(X1)、电场强度(X2)、脉冲频率(X3)、温度(X4)、液料比(X5)5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SAS 9.1统计软件对星点设计方案的结果进行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模型的拟合... 采用高压脉冲电场破壁方法,对影响枸杞多糖提取率(Y)的pH值(X1)、电场强度(X2)、脉冲频率(X3)、温度(X4)、液料比(X5)5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SAS 9.1统计软件对星点设计方案的结果进行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模型的拟合与模型的岭嵴分析。结果表明:当X1=8.98,X2=20.49kV/cm,X3=10520Hz,X4=61.76℃,X5=9.43:1(mL/g)时,枸杞多糖提取率最高(Ymax),为13.26%。在此基础上通过效应面法预测得出工业提取的工艺范围:X1=8.50~9.00,X2=15.00~25.00kV/cm,X3=10000~11000Hz,X4=20~40℃,X5=9:1~10:1(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高压脉冲电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电极结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静态电场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中和 胡希伟 +5 位作者 刘明海 孙承志 张跃飞 陈光良 葛袁静 张广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2-195,共4页
鉴于高气压下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在工业应用以及等离子体电磁屏蔽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在梳状电极结构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基础上设计了两种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并通过边界元方法得到两种结构类型沿面放电发生器的... 鉴于高气压下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在工业应用以及等离子体电磁屏蔽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在梳状电极结构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基础上设计了两种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并通过边界元方法得到两种结构类型沿面放电发生器的静态场强分布。从计算结果来看,相比较于梳状电极结构的沿面放电发生器,改进后的放电发生器在空间的分布更有利于在高气压下产生较厚的等离子体层。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结构形式的发生器放电效果明显优于梳状电极结构的发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 边界元方法 电场强度 梳状电极 场强分布 等离子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新安 刘燕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9,148,共5页
为了探讨高强脉冲电场(PEF)对大豆分离蛋白(SPI)溶液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高强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ξ电位、氨基酸种类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场强的不断增强,10mg/L及20mg/L的SPI溶液的ξ电位绝... 为了探讨高强脉冲电场(PEF)对大豆分离蛋白(SPI)溶液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高强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ξ电位、氨基酸种类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场强的不断增强,10mg/L及20mg/L的SPI溶液的ξ电位绝对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前者的ξ电位值在场强为10kV/cm时为-27.60mV(其绝对值达到最大),后者的则在场强为20kV/cm时为-32.57mV(其绝对值达到最大),此规律与SPI溶液中带负电荷氨基酸与带正电荷氨基酸的差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SPI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强先增加,而后经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较高场强下(25~35kV/cm)又有所降低.这说明脉冲电场处理对SPI溶液的作用机理在于:高强脉冲电场处理影响了氨基酸的极性和电负性,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到ξ电位和溶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脉冲电场 大豆分离蛋白 ξ电位 表面张力 氨基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导线排列方式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龙龙 徐箭 +1 位作者 孙涛 林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2,共6页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技术对于压缩输电线路走廊宽度、提高输电线路自然输送功率、降低单位输送容量的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价值。作为紧凑型技术的重要方法,导线排列方式的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线路输送容量,改善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提出...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技术对于压缩输电线路走廊宽度、提高输电线路自然输送功率、降低单位输送容量的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价值。作为紧凑型技术的重要方法,导线排列方式的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线路输送容量,改善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提出了一种1 000 k V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提高自然功率和单位截面积自然功率为目标,并考虑工程实际约束,建立多目标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导线优化的初始方案。在初始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初始方案的子导线排列进行了非对称优化,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导线的电磁环境因素以及线路的电气参数,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优化排列后的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紧凑型输电线路 导线表面电场强度 导线优化排列 电磁环境 有限元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换流阀屏蔽系统表面电场边界元与场域元耦合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泽忠 李立凡 +2 位作者 刘莹 王欢 杨箫箫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8,85,共10页
绝缘子是直流输电换流阀塔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绝缘子的分析对于换流阀塔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考虑支柱绝缘子的换流阀屏蔽系统的表面电场分布,提出了基于积分方程的场域元与边界元耦合的计算方法。将场域元法与边界元法耦合,共同... 绝缘子是直流输电换流阀塔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绝缘子的分析对于换流阀塔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考虑支柱绝缘子的换流阀屏蔽系统的表面电场分布,提出了基于积分方程的场域元与边界元耦合的计算方法。将场域元法与边界元法耦合,共同模拟考虑支柱绝缘子的换流阀屏蔽系统。通过与二维有限元算法的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建立不同情况下的换流阀屏蔽系统模型,采用耦合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考虑绝缘子前后屏蔽系统的电场分布以及绝缘子内部的电场分布,提高了计算精度,拓展了传统边界元算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法 换流阀 屏蔽系统 表面电场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面分布模型和电场强度跃变的讨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守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62-66,共5页
对电荷面分布模型中电荷层厚度的数量级进行了估算 ,指出了电场强度实际上都是连续变化的。所谓电荷层两侧电场强度的跃变是由于将电荷层抽象成没有厚度的几何面所导致 。
关键词 电场强度 电荷面分布模型 场强跃变 带电导体球 电荷分布 电荷密度 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电场计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世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46-1950,共5页
为了研究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周围的电场分布,将每个子导线的表面进行剖分,以各个节点的电荷面密度作为变量,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线性方程组来求解各个节点的电荷面密度,然后计算输电线路周围电位、电场强度的分布。同时,对目前工程... 为了研究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周围的电场分布,将每个子导线的表面进行剖分,以各个节点的电荷面密度作为变量,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线性方程组来求解各个节点的电荷面密度,然后计算输电线路周围电位、电场强度的分布。同时,对目前工程中使用的每相工作电容进行分析,指出这个概念在理论上的缺陷,提出用部分电容作为输电线路的参数,并提出了计算部分电容的数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 电荷面密度 电位 电场强度 工作电容 部分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光纤传输的表面电流测试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丙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59-2964,共6页
为测试高强度辐射场环境中受试导体表面产生的感应电流,对该电流信号进行了研究,根据此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模拟光纤传输的表面电流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表面电流信号检测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着重论述了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为测试高强度辐射场环境中受试导体表面产生的感应电流,对该电流信号进行了研究,根据此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模拟光纤传输的表面电流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表面电流信号检测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着重论述了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实现,包括内置电源电路设计、光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及壳体设计等。使用点频法校准测试系统,并给出了该系统的传输阻抗校准曲线。由表面电流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可知,两者能够较好吻合,证明了本文所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表明该系统适用于强电磁场环境中受试导体表面感应电流的测试。该测试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幅值响应线性度好等特点,其可用工作带宽为70kHz~195MHz,该设计方案可为其他工作于类似强场强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输 表面电流 光电转换 传输阻抗 高强度辐射场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极理论计算第一类边界上的场强分布
20
作者 郑勤红 解福瑶 +2 位作者 王才璋 杨永柏 殷莉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4,共3页
提出了用多极理论计算第一类边界上的场强分布 ,给出用多极理论准解析法计算三维静电场问题的使用规则和实施步骤。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多极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其它方法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且与实验值相吻合 ;多极理论是计算第一类边界上... 提出了用多极理论计算第一类边界上的场强分布 ,给出用多极理论准解析法计算三维静电场问题的使用规则和实施步骤。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多极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其它方法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且与实验值相吻合 ;多极理论是计算第一类边界上场强分布的一种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理论 准解析法 第一类边界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