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板桩挡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的形状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芳 张国庆 +2 位作者 蒋明镜 熊巨华 中山裕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5-320,共6页
采用有限元数值试验,研究帽型钢板桩的截面形状对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首先,对室内缩尺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建立钢板桩挡墙数值模型,模拟该挡墙在不同位移模式下土压力变化和分布的... 采用有限元数值试验,研究帽型钢板桩的截面形状对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首先,对室内缩尺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建立钢板桩挡墙数值模型,模拟该挡墙在不同位移模式下土压力变化和分布的规律,与平板挡墙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钢板桩截面形状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形状效应的可能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钢板桩的截面形状影响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影响程度与位移模式有关;墙体平动和绕墙底转动情况下,钢板桩挡墙凸出部分的主动土压力值大于凹处,但墙体绕墙顶转动情况下差异不明显;主动土压力的形状效应由土拱效应引起,截面高宽比对其影响显著,墙土摩擦角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桩挡墙 主动土压力 形状效应 位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态振动机构输入整形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董明晓 张明勤 +1 位作者 张瑞军 脱建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42,共3页
小阻尼单模态振动机构的动力学特性表现为长时间减幅振动特性,如果仅仅采用小冲击的输入信号来抑制系统的振动,就可能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时滞环节引入控制系统中,提出PD结合输入整形控制策略,研究在S型曲线输... 小阻尼单模态振动机构的动力学特性表现为长时间减幅振动特性,如果仅仅采用小冲击的输入信号来抑制系统的振动,就可能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时滞环节引入控制系统中,提出PD结合输入整形控制策略,研究在S型曲线输入信号作用下PD结合输入整形控制系统的振动特性,定量分析输入整形对单模态振动机构振动幅值的作用规律。在相同反馈增益的情况下与PD反馈控制相比较,PD结合输入整形控制系统的响应无超调,而且输入整形在半个振动周期内消除单模态振动机构的残留振动,从而减小了系统的稳定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模态 弹性机构 输入整形 主动控制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磁悬浮挠性转子模态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红伟 于文涛 刘淑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47-1452,1459,共7页
以一台磁悬浮挠性实验转子为例,结合ANSYS软件,探讨了磁悬浮挠性转子的模态设计方法,研究了支承刚度对转子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过临界转速的磁悬浮挠性转子支承刚度的设定原则,并给出了磁悬浮实验转子的合理支... 以一台磁悬浮挠性实验转子为例,结合ANSYS软件,探讨了磁悬浮挠性转子的模态设计方法,研究了支承刚度对转子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过临界转速的磁悬浮挠性转子支承刚度的设定原则,并给出了磁悬浮实验转子的合理支承刚度范围。研究表明:影响转子模态可观性和可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径向磁力轴承转子和位移检测环的长度之和与转子总长度的比值;支承刚度除了影响转子的模态频率外,还影响转子的模态振型,并且当支承刚度高到一定程度后,模态的可控性和可观性严重恶化,甚至可能导致磁悬浮转子过临界转速时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力轴承 挠性转子 模态 振型 支承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万金贵 汪希平 +1 位作者 高琪 张飞 《轴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一个实际应用的磁悬浮支承柔性转子系统,进行多组参数条件下的有限元模态分析,分别得到系统的前8阶临界转速与模态振型。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通过对该磁悬浮转子系统的有限元分析表... 针对一个实际应用的磁悬浮支承柔性转子系统,进行多组参数条件下的有限元模态分析,分别得到系统的前8阶临界转速与模态振型。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通过对该磁悬浮转子系统的有限元分析表明:"轴承主导型"的低阶临界转速及振动模态是由轴承控制器各控制通道决定的;而"转子主导型"的高阶临界转速及振动模态符合传统的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普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磁悬浮轴承 ANSYS 动力学特性 临界转速 模态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器中基于偏振控制器的脉宽可调平顶光脉冲生成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金华 方晓惠 +1 位作者 丁志群 赵红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6,共5页
提出了主动锁模联合非线性偏振旋转光纤激光器中基于偏振控制器的脉宽可调平顶光脉冲生成技术.光纤激光器由主动锁模部分和一根掺Bi的高非线性光纤联合两个偏振控制器及光纤检偏器构成的非线性偏振旋转结构组成.分析了该实验装置在不... 提出了主动锁模联合非线性偏振旋转光纤激光器中基于偏振控制器的脉宽可调平顶光脉冲生成技术.光纤激光器由主动锁模部分和一根掺Bi的高非线性光纤联合两个偏振控制器及光纤检偏器构成的非线性偏振旋转结构组成.分析了该实验装置在不同状态下的工作机制,通过调节激光器中的两个偏振控制器,实验获得了10GHz的脉宽可调平顶光脉冲,脉宽调节范围在12~19ps之间,调节激光腔中的宽带滤波器,可在不同波长处获得平顶光脉冲.实验表明:输出的平顶光脉冲性能稳定,边模抑制比为65dB,定时抖动145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光脉冲整形 脉宽可调 偏振控制器 主动锁模 非线性偏振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工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洪臣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14,共6页
活性污泥工艺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采用中等污泥负荷 ,曝气池为连续推流式。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可以充分满足各种不同的处理要求 ,这些改进可以分为池形的改进、运行方式的改进、曝气方式的改进、生物学方面的改进及... 活性污泥工艺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采用中等污泥负荷 ,曝气池为连续推流式。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可以充分满足各种不同的处理要求 ,这些改进可以分为池形的改进、运行方式的改进、曝气方式的改进、生物学方面的改进及投加填料等方面的改进。本文从工艺改进和污泥膨胀两个方面介绍了活性污泥工艺的技术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工艺 废水处理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人脸特征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柯 杜利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3,33,共4页
论文基于主动形状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特征建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唇部形状的建模过程。该方法从人脸数据库中提取一定的训练集,对唇部形状进行标注、校准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唇部的变形模式,每种变形模式对应形状协方差矩阵的一个... 论文基于主动形状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特征建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唇部形状的建模过程。该方法从人脸数据库中提取一定的训练集,对唇部形状进行标注、校准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唇部的变形模式,每种变形模式对应形状协方差矩阵的一个特征值,而最大的N(N<10)个特征值对应的主要变形模式可以还原出98%的形状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以非常小的信息损失为代价,仅用少量的参数就可以描述绝大部分的视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形状模型 人脸特征建模 变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SM的口形特征点定位
8
作者 孙艳丰 陈贺 +1 位作者 贾熹滨 李敬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6-730,共5页
针对口形特征点定位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SM(hierarchical active shape model)的口形轮廓定位方法,采用不等步长、不等角度建模策略和口形聚类策略,构建局部纹理模型作为特征点搜索依据,并利用马氏距离选取最佳定位点.试验结... 针对口形特征点定位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SM(hierarchical active shape model)的口形轮廓定位方法,采用不等步长、不等角度建模策略和口形聚类策略,构建局部纹理模型作为特征点搜索依据,并利用马氏距离选取最佳定位点.试验结果表明,HASM模型的口形特征点定位方法使内唇定位和闭口口形定位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点定位 主动形状模型 局部纹理模型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主动形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清艳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92-195,共4页
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用于特征定位的统计学形状模型,主要应用于灰度图像中物体的跟踪与定位。在传统主动形状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构建局部纹理模型的新方法。该模型充分利用特征点之间的联系,构建... 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用于特征定位的统计学形状模型,主要应用于灰度图像中物体的跟踪与定位。在传统主动形状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构建局部纹理模型的新方法。该模型充分利用特征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加权模型。在ORL人脸数据库、JAFFE人脸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定位实验,并进行了ASM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ASM方法提高了搜索速度与特征点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主动形状模型 局部纹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防护发射转台静态与模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谦 陈曦 +2 位作者 许国杰 杜忠华 隋红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某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主要承力对象进行了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应力云图与变形云图及前6阶固有频率与振型,确定在静压情况下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中最薄弱的构件为底板,但变形量较小可从控制方面给予补偿,其1阶模态... 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某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主要承力对象进行了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应力云图与变形云图及前6阶固有频率与振型,确定在静压情况下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中最薄弱的构件为底板,但变形量较小可从控制方面给予补偿,其1阶模态固有频率为157. 81 Hz,远大于其工作频率,不会产生共振;确定了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中对发射精确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验证了主动防护发射转台结构的可行性,从而为今后的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护 发射转台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应力应变云图 固有频率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双河洞空气环境主要因子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冰清 张结 +3 位作者 汪炎林 周忠发 张昊天 汤云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洞穴主要空气环境因子是影响洞穴次生沉积物形成及洞穴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揭示其内涵机理,通过2015-2017年对贵州绥阳双河洞系支洞——大风洞14个洞内监测点、2个上覆土壤点进行了为期2个水文年的监测,并运用数理统计等方... 洞穴主要空气环境因子是影响洞穴次生沉积物形成及洞穴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揭示其内涵机理,通过2015-2017年对贵州绥阳双河洞系支洞——大风洞14个洞内监测点、2个上覆土壤点进行了为期2个水文年的监测,并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洞空气环境主要因子(CO_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均呈现出夏高冬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且由洞口向洞内,CO_2浓度年内变化幅度逐渐增大,温度、相对湿度则逐渐趋于恒定;受外部气候环境及上覆土壤的影响,洞内次生沉积物溶解沉积效应存在季节性差异;洞道形态及通风效应的差异增加了洞穴空气环境变化空间上的复杂性;旅游活动和呼吸作用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洞穴空气环境的瞬时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空气环境 变化特征 洞道结构 通风效应 旅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