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基导电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齐稷 罗通 +2 位作者 王春鹏 储富祥 王基夫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6,共7页
先通过丙烯酰氯(AC)与乙基纤维素(EC)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乙基纤维素基大分子单体(ECAC),然后以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HEA)为单体,ECAC为交联剂,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为导电填料和2-羟基-2-甲基苯丙酮为光引发剂,通过光固化本体聚合,制... 先通过丙烯酰氯(AC)与乙基纤维素(EC)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乙基纤维素基大分子单体(ECAC),然后以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HEA)为单体,ECAC为交联剂,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为导电填料和2-羟基-2-甲基苯丙酮为光引发剂,通过光固化本体聚合,制备了一种无液体、可用于应变传感的纤维素基导电弹性体,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仪、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仪、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仪、热失重(TG)分析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产物进行表征。FT-IR和~1H NMR分析表明ECAC已成功合成,DSC与TG分析表明ECAC提高了纤维素基导电弹性体的热稳定性,ECAC添加量10%的导电弹性体比未添加的玻璃化温度高5.19℃,比ECAC添加量2%的导电弹性体损失5%和50%质量所对应的温度分别高20.2和12.7℃。当ECAC添加量为8%时,导电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断裂伸长率和抗张强度分别达到698%和1.91 MPa。当导电弹性体作为传感器时,ECAC添加量的提升会降低其灵敏度(G_F),从而降低其传感性能。控制ECAC的添加量可以调控导电弹性体的力学和传感性能,实现导电弹性体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本体聚合 改性纤维素 弹性体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碱改性粉煤灰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树脂
2
作者 刘雅娜 俄胜哲 +5 位作者 韩国君 贾战 袁金华 张鹏 路港滨 赵晓龙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FA)进行碱改性后,作为合成吸水树脂的添加剂,以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利用单因素... 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FA)进行碱改性后,作为合成吸水树脂的添加剂,以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AA与AMPS的质量比、反应温度、中和度、交联剂的含量、引发剂的含量、粉煤灰的含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筛选出制备吸水树脂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40℃、AA含量2 mL、AA与AMPS含量比1:2、中和度70%、交联剂含量为单体质量的0.11%、引发剂含量为单体质量的0.82%、改性粉煤灰含量为单体质量的2.45%优化后的参数下,制备的吸水树脂性能最佳,吸水树脂的吸收纯水、自来水和0.9%NaCl的吸水倍率分别为423、389和57 g/g。扫描电镜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粉煤灰参与了树脂合成,提高了树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粉煤灰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改性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透明高流平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3
作者 曹惠 陆均杰 +6 位作者 马志平 谢静 许振阳 罗逸 万貂 柯远航 王伟跃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聚酯粉末涂料的折光系数高、流动性较差,导致其透明度和流平性不足,因此在聚酯树脂合成时引入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酸预聚体,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化学结构及组成,研究丙烯酸预聚体用量、酸值、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酯粉末涂料的折光系数高、流动性较差,导致其透明度和流平性不足,因此在聚酯树脂合成时引入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酸预聚体,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化学结构及组成,研究丙烯酸预聚体用量、酸值、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对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及其粉末涂料的外观、透明度、力学性能、贮存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合成中添加10%酸值为30 mgKOH/g、黏度约1720 mPa·s、T_(g)约为45.6℃的丙烯酸预聚体,所得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涂层相比于常规的聚酯树脂涂层,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倾斜流动性,更佳的耐水性和耐候性,同时兼顾力学性能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透明度 高流平性 丙烯酸树脂 改性聚酯树脂 粉末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对有机硅压敏胶耐热性的影响
4
作者 胡英臣 钱良 +3 位作者 熊丽萍 何忠义 荆晶 蒋强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5,共8页
【目的】解决在有机硅压敏胶(SPSA)耐高温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耐热性与黏结性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方法】利用硅氢化反应,分别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分别接枝到含氢交联剂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改性交联剂。调控... 【目的】解决在有机硅压敏胶(SPSA)耐高温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耐热性与黏结性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方法】利用硅氢化反应,分别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分别接枝到含氢交联剂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改性交联剂。调控改性交联剂的添加量,系统测试SPSA的180°剥离强度、环形初黏力、内聚力及高温残胶量,分析改性对其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影响规律。【结果】丙烯酸酯的引入可显著提升SPSA的黏结能力,其中丙烯酸苯甲酯改性SPSA在保持高剥离强度(>3.67 N/cm)和环形初黏力(12.675 N)的同时,残胶出现的温度提升至280℃,耐热性大幅增强。【结论】实现了SPSA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协同优化,丙烯酸苯甲酯改性交联剂的应用为解决耐高温残胶和黏结不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拓展SPSA在高温环境下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压敏胶 丙烯酸酯 改性硅油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纸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晓庆 王习文 杨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3,共9页
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在核层加入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MA/MAA),壳层加入苯乙烯(St)制得交联改性核壳型苯丙乳液。将所得乳液涂布在薄页纸上制备阻隔... 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在核层加入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MA/MAA),壳层加入苯乙烯(St)制得交联改性核壳型苯丙乳液。将所得乳液涂布在薄页纸上制备阻隔纸。乳液红外光谱证实了MMA、BA、St、NMA/MAA均参与了共聚,且NMA/MAA成功接枝于乳液分子主链;微观形貌表明乳胶粒呈现核壳结构,且粒径分布均匀,粒径约111 nm。使用编号PMBS-NA3乳液(St添加量20%,交联剂添加量0.5%)制备的阻隔纸具有良好的防水性,Cobb_(1800)吸水值为8.6 g/m^(2),比使用未改性乳液所制阻隔纸下降约48.5%,并且具有优异的防油性,kit等级达到1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纸 防水防油 交联改性 苯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键合纳米ATP复合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姜立萍 牛腾 +1 位作者 魏惠荣 陈佩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首先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凹凸棒晶进行表面有机改性,在纳米凹凸棒晶表面引入可共聚双键;再以有机改性纳米凹凸棒晶、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等为共聚单体,以MS-1和OP-10为复配乳化剂、以过硫酸... 首先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凹凸棒晶进行表面有机改性,在纳米凹凸棒晶表面引入可共聚双键;再以有机改性纳米凹凸棒晶、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等为共聚单体,以MS-1和OP-10为复配乳化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共价键合纳米凹凸棒晶复合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性能评价结果显示,与纯丙乳液相比,该乳液具有更优的机械性能、耐介质性能和耐久性能,可用于制备使用环境较苛刻、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环境友好型涂料、黏合剂、油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乳液 环境友好乳液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 耐久 共价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耐沾污清漆界面调控与耐煤沾污机理研究
7
作者 王书展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8,共7页
【目的】针对煤矿巷道壁面煤尘污染,使用硅溶胶改性丙烯酸乳液制作矿用耐沾污清漆,揭示炭质煤尘与灰尘之间沾污行为的差异。【方法】基于GB/T 9780—2013中的A法建立耐煤尘沾污评价方案,研究乳液中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界面亲... 【目的】针对煤矿巷道壁面煤尘污染,使用硅溶胶改性丙烯酸乳液制作矿用耐沾污清漆,揭示炭质煤尘与灰尘之间沾污行为的差异。【方法】基于GB/T 9780—2013中的A法建立耐煤尘沾污评价方案,研究乳液中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界面亲疏水性及硅溶胶改性对耐煤尘沾污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接触角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煤尘对有机涂层的浸润行为与黏附机制,观察硅溶胶改性形成的微纳结构特征,同步测试了耐沾污清漆的耐水性、耐碱性及热贮存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结果】随着乳液T_(g)提高,涂层耐沾污性显著增强,炭质煤尘与有机涂层相似相容而增强沾污附着力,涂层疏水性的提升可通过增强与疏水性煤尘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来进一步提升其沾污稳定性,硅溶胶改性生成的片层状二氧化硅晶体通过极性相斥削弱了涂层与煤尘的结合能力。【结论】基于多效协同机制研发的矿用耐沾污清漆在煤尘沾污前后的反射系数下降率<5%,显著抑制煤尘吸附,耐沾污性能优异,适用于高煤尘污染环境的长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耐沾污清漆 煤尘沾污 双污染机理 改性硅溶胶 丙烯酸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自交联苯丙聚合物及其改性ASA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勇 李小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29,170,共7页
本研究选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共聚单体,经水溶液共聚方式制得阳离子自交联苯丙聚合物,并对其乳化ASA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功能型单体... 本研究选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共聚单体,经水溶液共聚方式制得阳离子自交联苯丙聚合物,并对其乳化ASA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功能型单体的最佳用量为(相对于共聚单体)DMC 9.5%、NMA 2%,ASA与阳离子自交联苯丙聚合物最佳质量比为4.5∶1,改性后的ASA乳液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用阳离子淀粉、矾土为双元助留剂,在浆料pH值为6.5,改性ASA乳液用量(相对于阔叶木浆)为0.15%,抄造的纸张施胶度达92 s;与原纸相比,施胶纸张耐折度、撕裂指数、抗张指数、环压指数分别提高41.2%、38.3%、45.6%、58.7%;碳酸钙填料为15%~20%,具有良好的施胶效果,适用于中性施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自交联苯丙聚合物 改性ASA施胶剂 分散性 稳定性 中性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酯/改性苯丙防腐转锈乳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银萍 张光华 +3 位作者 杜佳妮 陈玮琦 刘瑞珺 侯飞帆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2,共8页
为提升乳胶的相容性及防腐性能,以没食子酸(GA)与乙二醇丁醚(BE)为原料合成没食子酸酯(GA-BE)作为转锈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苯丙乳胶(SALSi)作为成膜物,制备没食子酸酯/改性苯丙防腐转锈乳胶(GA-BE/SAL-Si... 为提升乳胶的相容性及防腐性能,以没食子酸(GA)与乙二醇丁醚(BE)为原料合成没食子酸酯(GA-BE)作为转锈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苯丙乳胶(SALSi)作为成膜物,制备没食子酸酯/改性苯丙防腐转锈乳胶(GA-BE/SAL-Si)。采用稳定性分析仪测试乳胶的稳定性,采用中性盐雾测试、盐水浸泡测试和电化学分析探究其防腐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探讨锈蚀转化前后基体表面形貌及转锈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GA-BE/SAL-S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3.5%NaCl溶液浸泡下,覆涂GA-BE/SAL-Si试样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相较于锈蚀钢降低了2个数量级,相较于覆涂GA/SAL-Si试样降低了1个数量级,当GA-BE添加量为2.0%时,防腐效果最佳;经过168 h的中性盐雾测试及盐水测试后,对比GA/SAL-Si及GA-BE/SAL涂膜,GA-BE/SAL-Si涂膜表现出更佳的防腐性能;GA-BE结构中的酚羟基可与锈蚀产物发生螯合反应,生成新的Fe—O—C配位键,达到转锈的作用,配合SAL-Si,使涂膜具有良好的防腐和转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锈剂 没食子酸酯 苯丙乳胶 有机硅改性 防腐转锈乳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污性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光聚合合成与性能
10
作者 汪雪 谢晖 +3 位作者 黄莉 朱小龙 赵金国 曾其昕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为解决丙烯酸树脂防污性能差以及合成时消耗能量高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十三氟正辛酯(PFOA)和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合成单体,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采用... 为解决丙烯酸树脂防污性能差以及合成时消耗能量高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十三氟正辛酯(PFOA)和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合成单体,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采用光聚合法合成含氟丙烯酸聚合物。再在聚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光引发剂(TPO)混合后,在紫外光灯照射下固化成膜,得到具有良好防污性的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涂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探究(甲基)丙烯酸类单体选择及质量比,确定各单体m(BA)∶m(IBOA)∶m(AA)∶m(MMA)为42∶28∶20∶10。对聚合反应进行黏度分析,确定光聚合时间在100 s时,黏度最佳。通过X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表面自由能、综合防污性能及热重分析,确定丙烯酸十三氟辛酯(PFOA)质量分数为20%,硅烷偶联剂(KH570)质量分数为10%。此时氟硅富集在涂膜表面的数量多且有较高接触角(104.4°),防污效果好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聚合 UV固化 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 防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表面活性的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庆刚 严羽欢 +1 位作者 潘鹤潮 陈雪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7-534,共8页
考察了一种丙烯酸-聚醚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HS-C的结构特征、聚合物性能(螯合性、抗沉积性)以及表面活性(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和去污力)。并分别对比了HS-C与常用螯合剂、抗再沉积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方... 考察了一种丙烯酸-聚醚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HS-C的结构特征、聚合物性能(螯合性、抗沉积性)以及表面活性(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和去污力)。并分别对比了HS-C与常用螯合剂、抗再沉积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HS-C的螯合值为554.70 mg/g,其螯合性能优于EDTA·4Na及GLDA·4Na,但略低于未改性的丙烯酸盐聚合物PM;其抗炭黑沉积性能与市售抗再沉积剂SRP接近,而PM无抗炭黑沉积作用。在表面活性方面,HS-C的临界胶束浓度和平衡表面张力分别为0.005%和41.85 mN/m;其润湿性能和泡沫性能比LAS、AEO-9、AES相对差,但乳化能力比低分子表面活性剂更好;HS-C具有比LAS更加优越的去污性能,与LAS、AEO-9、AES复配时存在协同增效去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聚合物 螯合性 抗沉积性 表面性能 改性丙烯酸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改性松香基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夏建陵 商士斌 +2 位作者 谢晖 黄焕 王定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松香为基本原料 ,通过D A加成反应 ,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 ,继而与环氧氯丙烷进行酯化反应、闭环反应 ,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基环氧树脂。本文重点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闭环温度、碱的体积... 以松香为基本原料 ,通过D A加成反应 ,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 ,继而与环氧氯丙烷进行酯化反应、闭环反应 ,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基环氧树脂。本文重点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闭环温度、碱的体积分数及溶剂的种类对闭环反应的影响。在适宜的合成条件下合成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 0 .2 7eq/1 0 0 g,粘度 (4 0℃ )为 2 5 .2 5Pa·s,酸值为 0 .4mgKOH/g。并对产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改性 松香基环氧树脂 合成 环氧氯丙烷 酯化反应 闭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21
13
作者 孙建平 孟令杰 +2 位作者 吴洪才 陈兴华 胡友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研究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 790cm-1、85 0cm-1(物理改性淀粉的特征吸收峰 )和 172 0cm-1(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 )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丙烯酸浓度... 研究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 790cm-1、85 0cm-1(物理改性淀粉的特征吸收峰 )和 172 0cm-1(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 )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丙烯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当 ρ(淀粉 ) =70 g/L、t =6 0℃、反应时间为 3h、c〔(NH4) 2 S2 O8〕 =3 0× 10 -3 mol/L、c(丙烯酸 ) =0 4 2mol/L时 ,合成胶粘剂的初粘力为 10 0 % ,吸水率为 15 0 14 % ,吸油率为 2 0 6 % ,其压制的纸板冲击强度为 3 2 5kN/m ,拉伸强度为 3 75MPa ,与纯淀粉粘接剂相比较 ,所压制纸板的应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改性淀粉 丙烯酸 接枝共聚反应 合成 应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黄洪 傅和青 +1 位作者 邓艳文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用环氧树脂E-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B(WPU),丙烯酸羟乙酯(HEA)与MMA发生共聚反应.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HEA为核壳之间桥连的核壳交联型PUA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集中了聚氨酯的耐低温、柔软性... 用环氧树脂E-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B(WPU),丙烯酸羟乙酯(HEA)与MMA发生共聚反应.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HEA为核壳之间桥连的核壳交联型PUA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集中了聚氨酯的耐低温、柔软性好、附着力强,丙烯酸酯的耐水和耐候性好,环氧树脂的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性好等许多优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E-44和MMA添加量增大,胶膜硬度、拉伸强度和耐水性逐渐提高,胶膜断裂伸长率和乳液的稳定性则随着降低。当环氧E-44含量为4%,MMA含量为20%-30%时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改性 丙烯酸酯改性 核壳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改性及其功能化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5
作者 林锐 刘朝辉 +2 位作者 林壮文 贾艺凡 王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介绍了水性丙烯酸、环氧树脂、聚氨酯、有机硅、有机氟以及纳米粒子的优缺点,简述了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有机氟改性水性丙烯酸以及纳米粒子改性水性丙烯酸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水... 介绍了水性丙烯酸、环氧树脂、聚氨酯、有机硅、有机氟以及纳米粒子的优缺点,简述了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有机氟改性水性丙烯酸以及纳米粒子改性水性丙烯酸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水性丙烯酸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水性丙烯酸树脂通过上述的改性手段可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水性丙烯酸涂料的使用性能,扩大了水性丙烯酸涂料的应用范围。对水性丙烯酸涂料体系功能化应用进行了分类介绍,重点对水性丙烯酸在防水涂料、防火涂料、防腐涂料、海洋防污涂料以及隔热保温涂料上的功能化应用进行介绍,指出水性丙烯酸涂料在功能化应用研究上的重、难点。最后提出了水性丙烯酸涂料将向着高性能、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 涂料 改性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臣 张力 +3 位作者 李国明 刘意 杨冠玲 何振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散系数<0 2),固质量分数高达35%的硅丙微乳液.TEM,BI-200SMGoniometer观察和测试了乳胶粒形态、大小及分布,FTIR谱图分析表明反应生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改性 丙烯酸酯 微乳液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 胶体分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孙潇潇 谢永新 +2 位作者 陈朝阳 陈剑棘 闫世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7-80,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水性醇酸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和近年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以丙烯酸、苯乙烯、聚氨酯等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以及用几种单体共同改性水性醇树脂等,还介绍了用无机纳米材料及其他材料对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并对我国水性醇酸... 介绍了国内外水性醇酸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和近年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以丙烯酸、苯乙烯、聚氨酯等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以及用几种单体共同改性水性醇树脂等,还介绍了用无机纳米材料及其他材料对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并对我国水性醇酸树脂的发展和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醇酸树脂 苯乙烯 丙烯酸酯 聚氨酯 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弹性体的表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邦华 陈俊杰 +2 位作者 宋谋道 郑俊文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2-96,共5页
本文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三种交联剂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丙烯酸酯弹性体(ACR),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动态力学分析。同时,研究了ACR对聚氯乙烯(PVC)的冲击改性作用,结果表明ACR—Ⅰ—3和ACR—Ⅱ—3是PVC优良的增韧剂。
关键词 ACR弹性体 丙烯酸酯 增韧剂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接枝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春艳 陈涛 +1 位作者 朱传方 李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通过丙烯酸酯类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反应,对水性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环氧树脂种类、用量、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及中和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E—辑在反应前期加入,用量为6%~9%(占总单体质量... 通过丙烯酸酯类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反应,对水性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环氧树脂种类、用量、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及中和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E—辑在反应前期加入,用量为6%~9%(占总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10℃,中和度为110%时,改性树脂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接枝产物的存在;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接枝共聚物的水分散体的粒子形态及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接枝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基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7
20
作者 魏晓惠 廖世珍 +1 位作者 曹德榕 董少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7-560,共4页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季铵化试剂,进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别与三乙胺和吡啶反应合成了两种松香基双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测定出它们的w(H2O)=0 5%和0 6%,w(N)=3 75%和3 87%,阳离...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季铵化试剂,进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别与三乙胺和吡啶反应合成了两种松香基双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测定出它们的w(H2O)=0 5%和0 6%,w(N)=3 75%和3 87%,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量分数为93 5%和94 2%,临界胶束浓度为0 27mmol/L和0 53mmol/L,乳化力为30s和2480s,泡沫力为89mm和85mm,泡沫稳定性为54mm和65mm。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将其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K12)配成质量分数为1%的水溶液,等体积比混合后均不产生沉淀,说明此两种松香基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丙烯酸改性松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