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信号快速辨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代巍 冀常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28,共3页
根据煤岩声发射监测特性以及声发射信号推断声发射源的技术,提出一种利用近场MUSIC算法快速识别煤岩声发射信号的方法。在煤矿AE信号监测中,利用该算法对声发射信号的空间位置进行估计,将该算法估计的结果与巷道形状及工作面相适配,可... 根据煤岩声发射监测特性以及声发射信号推断声发射源的技术,提出一种利用近场MUSIC算法快速识别煤岩声发射信号的方法。在煤矿AE信号监测中,利用该算法对声发射信号的空间位置进行估计,将该算法估计的结果与巷道形状及工作面相适配,可以基本定位声发射源的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声发射 均匀直线阵列 近场模型 MUS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cture evolution and localization effect of damage in rock based on wave velocity imaging technology 被引量:4
2
作者 ZHANG Yan-bo YAO Xu-long +5 位作者 LIANG Peng WANG Ke-xue SUN Lin TIAN Bao-zhu LIU Xiang-xin WANG Shan-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752-2769,共18页
By utilizing wave velocity imaging technology,the uniaxial multi-stage loading test was conducted on siltstone to attain wave velocity imagings during rock fracture.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parameters of acoustic emis... By utilizing wave velocity imaging technology,the uniaxial multi-stage loading test was conducted on siltstone to attain wave velocity imagings during rock fracture.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parameters of acoustic emissions(AE),joi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locity field and AE during rock fracture were analyzed.Moreover,the localization effect of damage during rock fracture was explored by applying wave velocity imagings.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the wave velocity imagings enable three-dimensional(3-D)visualization of the extent and spatial position of damage to the rock.A damaged zone has a low wave velocity and a zone where the low wave velocity is concentrated tends to correspond to a severely damaged zone.AE parameters and wave velocity imagings depict the changes in activity of cracks during rock fracture from temporal and spatial perspectives,respectively:the activity of cracks is strengthened,and the rate of AE events increases during rock fracture;correspondingly,the low-velocity zones are gradually aggregated and their area gradually increases.From the wave velocity imagings,the damaged zones in rock were divided into an initially damaged zone,a progressively damaged zone,and a fractured zone.During rock fracture,the progressively damaged zone and the fractured zone both develop around the initially damaged zone,showing a typical localization effect of the damage.By capturing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progressively damaged zone and fractured zone in wave velocity imagings,the development of microfractures can be predicted,exert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acoustic emission(ae) wave velocity imaging technology tempo-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localization effect of da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CM AE传感器特性的理论仿真与实验研究
3
作者 吴爱军 骆英 +1 位作者 顾建祖 谈梅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1,共4页
基于均匀场和细观力学理论,对应用于结构损伤声发射(AE)检测的1-1型压电复合材料(OPCM)AE传感器,建立了它的等效力电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其等效力、电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对比,发现OPCM具有明显的正交异性的特性;同时,应用有限元仿... 基于均匀场和细观力学理论,对应用于结构损伤声发射(AE)检测的1-1型压电复合材料(OPCM)AE传感器,建立了它的等效力电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其等效力、电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对比,发现OPCM具有明显的正交异性的特性;同时,应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在x和z两方向上传感器受到单向应力波荷载作用时,电极面输出的电压存在明显差异;所设计的实验表明:OPCM能够区分出不同方向的应力波,并对特殊方向上的应力波具有强烈的响应,再次证实了OPCM传感器的正交异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力电参数 有限元法 压电复合材料声发射传感器 正交异性 ae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岩石声发射演化特征及响应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凯 张东晓 +5 位作者 赵勇强 杨英明 郭伟耀 孙鹏 胥林鹏 付光胜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6,共11页
岩石内部损伤演化是导致岩土工程灾害的原因之一,揭示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响应特征可为岩石破坏后失稳状态识别提供依据,对于岩体工程灾害预警防控至关重要。通过循环加载-卸载(加卸载)试验制备不同损伤程度粉砂岩试样,利用损伤试... 岩石内部损伤演化是导致岩土工程灾害的原因之一,揭示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响应特征可为岩石破坏后失稳状态识别提供依据,对于岩体工程灾害预警防控至关重要。通过循环加载-卸载(加卸载)试验制备不同损伤程度粉砂岩试样,利用损伤试样开展单轴加载试验,分析试样损伤程度与波速关系及声发射演化规律,探讨不同损伤程度岩石的声发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损伤试样纵波波速随着损伤程度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但声发射振铃计数由阶段性递增转变为加载全过程迅速增加,声发射能量在屈服阶段由小幅度突增转变为快速增加。(2)反映岩石内部不同尺度裂隙发展趋势的声发射b值峰值区由峰后破坏阶段向压密阶段转移,造成峰后破坏阶段失稳特征不明显,反映岩体内部声发射源集中程度和能量尺度的S值在压密至屈服阶段由低位中幅度波动转变为高位小幅度波动,表明岩石在峰前阶段产生非稳定破坏。(3)损伤试样破裂过程随着损伤程度增加由晶间滑移主导型转变为裂隙发育主导型,导致声发射高频低能(400~800 kHz、0~250 aJ)信号由零星出现转变为加载全过程密集分布,以及高频信号带变宽。(4)损伤岩石内部裂隙发育程度不同是导致声发射响应机制差异化的根本原因,岩石内部裂隙密度随着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大,造成其在受载过程中由渐进式稳定破坏模式向突发式非稳定破坏模式转变,同时加载过程中声发射信号活跃度及强度增强。研究获得了不同损伤程度岩石的声发射参数特征,可为工程岩体损伤程度识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岩石 波速 声发射 能量 主频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罐底声发射检测信号融合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伟魁 李一博 +2 位作者 杜刚 张涛 靳世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81-185,共5页
采用声发射技术进行罐底腐蚀与泄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多个传感器的检测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属于同一声发射源的声发射信号判定为一个声发射事件。但是在现场检测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存在,使得在声发射信号融合处理时容易对声发... 采用声发射技术进行罐底腐蚀与泄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多个传感器的检测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属于同一声发射源的声发射信号判定为一个声发射事件。但是在现场检测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存在,使得在声发射信号融合处理时容易对声发射源产生误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罐底声发射信号融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先根据事件定义时间进行初始声发射事件判定,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初始声发射事件中的信号进行分类,将每一类信号分别判定为一个声发射源。现场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抗噪声干扰能力强、误判概率低,能准确反应罐底腐蚀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罐底检测 聚类分析 多传感器信号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导器声发射信号传播衰减理论及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邹银辉 董国伟 +1 位作者 李建功 吕贵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8-651,共4页
根据波动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维波导器的弹性力学模型,得出了声发射波源信号与波导器接受端信号之间的关系.在此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数值模拟及实验室方案,采用标准激振源法,考察了不同尺寸波导器中声发射响应情况,在此基础... 根据波动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维波导器的弹性力学模型,得出了声发射波源信号与波导器接受端信号之间的关系.在此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数值模拟及实验室方案,采用标准激振源法,考察了不同尺寸波导器中声发射响应情况,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得出了波导器尺寸、波导器与煤岩块接触程度及波导器弯曲程度对声发射信号的事件数、事件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室结果相吻合,同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器 声发射 弹性 力学模型 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板声发射波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门进杰 郭昌灵 +1 位作者 王应生 朱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250,270,共9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板的材料和结构参数对声发射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设计制作了9个板试件,并进行了断铅试验和声发射测试。利用自制断铅装置进行断铅试验,确定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门槛值和峰值鉴别时间等声发射检测参数的设置方法。...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板的材料和结构参数对声发射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设计制作了9个板试件,并进行了断铅试验和声发射测试。利用自制断铅装置进行断铅试验,确定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门槛值和峰值鉴别时间等声发射检测参数的设置方法。通过断铅试验和声发射测试,研究了混凝土龄期、板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粗骨料最大粒径和配筋等参数对声发射波速和振幅衰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板厚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影响声发射波速和振幅衰减的重要因素。波速随着混凝土板厚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而板厚越大,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振幅的衰减越大。骨料最大粒径和配筋对声发射波速和振幅衰减影响较小。此外,还给出了振幅衰减值与传播距离的关系式,以及振幅衰减限值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板 无损检测 声发射 波速 振幅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煤体声发射应力波传播规律理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文光才 杨慧明 邹银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基于含瓦斯煤岩体属于固-气两相孔隙介质,运用经典的弹性动力学理论进行AE信号的传播分析不能准确反映含瓦斯煤层中的传播情况.提出了固-气耦合两相孔隙介质模型,进行了两相介质AE传播理论的初步研究,推导了固-气两相孔隙介质的本构关... 基于含瓦斯煤岩体属于固-气两相孔隙介质,运用经典的弹性动力学理论进行AE信号的传播分析不能准确反映含瓦斯煤层中的传播情况.提出了固-气耦合两相孔隙介质模型,进行了两相介质AE传播理论的初步研究,推导了固-气两相孔隙介质的本构关系和波动方程,对含瓦斯煤层中的AE应力波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含瓦斯煤体双相介质中的横波方程仍然保持单相介质中的传播形式;纵波方程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两相介质 声发射(ae) 应力波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环境中螺栓连接结构状态声发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龙林 王宁 +1 位作者 陶俊林 姚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6-170,共5页
螺栓连接应用广泛,螺栓松动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结合声发射技术,在振动台上进行螺栓连接状态检测初步试验。对试验中所采集的大量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找出不同扭矩下螺栓连接状态所对应的信号特征,实现对连接螺栓松动状态的辨识。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螺栓连接 声发射 状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围岩EDZ判别方法及标准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光黎 李志鹏 +3 位作者 宋胜武 陈卫东 张世殊 董家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8-426,共9页
在引入EDZ概念的基础上,推荐采用声波、多点位移计、钻孔电视和声发射4种监测、检测技术方法来确定强、弱EDZ的深度。基于声波测试,通过分析波速-深度曲线特征和计算损伤因子D可以判别围岩EDZ;利用多点位移计和钻孔电视的监测检测成果,... 在引入EDZ概念的基础上,推荐采用声波、多点位移计、钻孔电视和声发射4种监测、检测技术方法来确定强、弱EDZ的深度。基于声波测试,通过分析波速-深度曲线特征和计算损伤因子D可以判别围岩EDZ;利用多点位移计和钻孔电视的监测检测成果,通过计算位移(张开量)-深度曲线和各区段的应变量,可以判别围岩EDZ;通过分析AE事件数及其频率的变化规律亦可以确定围岩EDZ深度。与单一指标的定性划分相比,提出的EDZ综合判别方法和判别标准具有客观、综合的特点,可以定性、定量地综合判别EDZ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损伤区 声波 多点位移计 钻孔电视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波作用下岩石声发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万国香 王其胜 李夕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在霍普金森(SHPB)冲击系统上进行了应力波作用下岩石声发射实验,获得了该加载条件下岩石破裂的声发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应力波下,声发射峰值能量之前所出现的声发射信号相当匮乏;而且其能量规律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特征:Ⅰ型,声发射... 在霍普金森(SHPB)冲击系统上进行了应力波作用下岩石声发射实验,获得了该加载条件下岩石破裂的声发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应力波下,声发射峰值能量之前所出现的声发射信号相当匮乏;而且其能量规律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特征:Ⅰ型,声发射峰值能量之后,能量迅速衰减,到了加载的末期,能量出现了一定的回升,产生了"拐点";Ⅱ型,声发射峰值能量之后,能量衰减相对Ⅰ型较慢,且不出现"拐点"。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的能量特征与岩石破碎的程度密切相关;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的声发射不仅仅是裂纹信息的反映,其中也包含了对应力波信号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声发射 峰值能量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特征与时空演化规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爱琴 胡明明 +4 位作者 华建兵 高阳 陈家骐 司大雄 段园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2-467,共6页
为深入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微裂纹萌生、发展及贯通的时空演化规律,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砂岩在单轴循环加卸载下的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借助不同方向的波速测试,可获得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为声发射定位提供合理的波速参... 为深入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微裂纹萌生、发展及贯通的时空演化规律,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砂岩在单轴循环加卸载下的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借助不同方向的波速测试,可获得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为声发射定位提供合理的波速参数;通过合理布置传感器的位置,可准确定位破裂面的空间位置;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事件数和能量呈现台阶状上升,表明声发射具有记忆效应;通过声发射事件空间定位与破坏岩样的对比,验证了两者的位置基本一致,表明声发射可有效获得岩石内部微裂纹发展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试 声发射 循环加卸载 损伤演化 砂岩 空间定位 微破裂 岩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的圆杆弹性波模式识别及分离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骥 陈鑫 朱汉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了声发射弹性波在高强钢丝内的传播过程,通过提取不同空间位置节点振动时程曲线组成二维幅值序列,由二维傅立叶变换获得了频率-波数域等值线图,并与理论频率-波数图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能够精确地模... 采用有限元模拟了声发射弹性波在高强钢丝内的传播过程,通过提取不同空间位置节点振动时程曲线组成二维幅值序列,由二维傅立叶变换获得了频率-波数域等值线图,并与理论频率-波数图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能够精确地模拟弹性波在高强钢丝内的传播过程,不同时刻应力云图清晰反映了波在钢丝内的反射和叠加效应;基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的频率-波数图与理论值吻合良好,可以有效地进行耦合波形模式识别和分离,从而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声发射 圆杆 弹性波 模式分离 二维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轮裂纹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成祥 侯力 +2 位作者 蒲茜 周自波 李耀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8-81,共4页
早期发现车轮的初始疲劳裂纹是避免铁路车辆行车事故的最有效的方法。采用弹性力学的理论,分析了疲劳裂纹产生时弹性波的主要传播形式及声发射现象,分析了疲劳裂纹信号与噪声信号在波形、频率和幅度上的明显区别,提出了测量点位的确定... 早期发现车轮的初始疲劳裂纹是避免铁路车辆行车事故的最有效的方法。采用弹性力学的理论,分析了疲劳裂纹产生时弹性波的主要传播形式及声发射现象,分析了疲劳裂纹信号与噪声信号在波形、频率和幅度上的明显区别,提出了测量点位的确定原则和用宽带声发射传感器接收疲劳裂纹信号采取的措施及硬软件去噪的方法。建立了应变能与疲劳裂纹信号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高保真宽带传感器实时真实地获取被测材料结构中产生的宽带声发射信号,并分析研究源产生的超声波模式,找出对应模式波的内在持征,即可进行缺陷的参数识别和定位。为车轮早期疲劳裂纹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轮 疲劳裂纹 在线检测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骨料粒径对弹性波特征参数衰减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鑫 晏巧 +2 位作者 彭雅雯 张婷婷 王雨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2,共8页
混凝土的物料组成影响着弹性波特征参数的衰减规律,该规律的研究对于提高工程安全检测精度意义重大。以0.1~0.25 mm,0.5~1 mm,1~2 mm和2~5 mm粒径的砂为骨料制成板状混凝土试件,利用声发射测量系统记录不同传播距离处的信号全波形,分析... 混凝土的物料组成影响着弹性波特征参数的衰减规律,该规律的研究对于提高工程安全检测精度意义重大。以0.1~0.25 mm,0.5~1 mm,1~2 mm和2~5 mm粒径的砂为骨料制成板状混凝土试件,利用声发射测量系统记录不同传播距离处的信号全波形,分析骨料粒径对弹性波衰减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弹性波的幅值按负指数函数衰减,衰减系数分别为0.04375,0.02579,0.02185,0.01871,即骨料粒径越小,则幅值的相对衰减速度越快;弹性波能量衰减规律也符合负指数函数,粒径越小,则能量衰减速度越快;弹性波的衰减速度与频率密切相关,随传播距离的增加,信号主频和频谱重心均近似线性下降,即高频信号部分衰减更快;此外,声发射信号振铃计数大致呈对数函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粒径 声发射 弹性波 衰减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系统中的一维黏弹性波导器理论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邹银辉 董国伟 +3 位作者 张庆华 程国强 吕贵春 杨慧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9-803,共5页
根据波动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维波导器的黏弹性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假设,运用黏弹性理论推导了模型中声发射简谐应力波在界面的应力及位移的透反射系数公式,得出了声发射简谐应力波在波导器中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随传播距... 根据波动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维波导器的黏弹性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假设,运用黏弹性理论推导了模型中声发射简谐应力波在界面的应力及位移的透反射系数公式,得出了声发射简谐应力波在波导器中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随传播距离变化的公式,通过公式可知波导器接收端声发射信号位移、速度及加速度与波源声发射信号相关参数的关系,从而初步得知波导器中声发射信号的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黏弹性 波导器 力学模型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弹性波OPCM传感器的标定(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骆英 刘红光 +1 位作者 赵国旗 顾建祖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34-2340,共7页
标定了一种被称为正交异性压电复合材料(OPCM)的声发射(AE)传感器。利用断铅信号作为声源,SR-15型AE传感器作为标准传感器,以比较法研究了OPCM的脉冲响应。在玻璃纤维板上重点研究了OPCM的正交异性特性——陶瓷项数量的影响及响应规律... 标定了一种被称为正交异性压电复合材料(OPCM)的声发射(AE)传感器。利用断铅信号作为声源,SR-15型AE传感器作为标准传感器,以比较法研究了OPCM的脉冲响应。在玻璃纤维板上重点研究了OPCM的正交异性特性——陶瓷项数量的影响及响应规律的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适于探测表面弹性波,陶瓷项数达到30,正交异性显著,能够很好地减小噪声、边界回弹波等信号对诊断信号的干扰,有助于板类结构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庄电复合材料 声发射传感器 弹性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谐振式非接触流体声发射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忠民 王信义 李风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研制高灵敏度、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是刀具磨破损监测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文根据刀具磨、破损监测的特点 ,研制了既可用于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也可用于刀具破损监测的谐振式高灵敏度流体声发射传感器 .对研制的流... 研制高灵敏度、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是刀具磨破损监测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文根据刀具磨、破损监测的特点 ,研制了既可用于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也可用于刀具破损监测的谐振式高灵敏度流体声发射传感器 .对研制的流体声发射传感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传感器对刀具磨损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传感器 刀具切削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试样直接拉伸力学性能及声发射活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瑞甫 侯志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为探究直接拉伸作用下岩石力学特性和损伤演化特征,对3种岩石试样进行单轴直接拉伸声发射测试,分析岩石的直接拉伸力学性能及声发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岩石试样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在试验加载初期表现为线性关系,随着载荷增加,应力-应... 为探究直接拉伸作用下岩石力学特性和损伤演化特征,对3种岩石试样进行单轴直接拉伸声发射测试,分析岩石的直接拉伸力学性能及声发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岩石试样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在试验加载初期表现为线性关系,随着载荷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缓慢弯曲;拉伸破坏前试样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拉伸宏观破坏瞬间产生,没有峰后曲线;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加,岩石内部低强度晶体或微裂隙发生破坏或扩展,使试样抵抗拉伸变形能力减弱,表现为试样拉伸弹模随拉应力增加而下降。拉伸过程中的AE活动对应着岩石内部微损伤的产生和发展,拉伸过程的初期和中期AE事件极少,在试样拉断破坏之前,声发射事件急剧增多,强度和能量急剧增大,远远大于前期AE信号的幅度。AE事件的位置分布与试样的宏观破坏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实时分析AE或微震活动,可以分析岩石内部的损伤状态和破坏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试样 声发射 直接拉伸试验 拉伸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信号的级频维数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忠雨 陈占清 +1 位作者 高峰 王璐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为了解岩石损伤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的级频维数特征,利用先进的MTS815岩石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和PAC的DISP-II声发射仪,对大理岩试样进行了常温下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及... 为了解岩石损伤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的级频维数特征,利用先进的MTS815岩石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和PAC的DISP-II声发射仪,对大理岩试样进行了常温下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及其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力水平下,随着嵌入空间维数m值增大,声发射过程的关联维数也相应增加,而自相似程度随着m值的增大而减弱;级频分形维数随着岩样所受应力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试件破坏时级频分形维数达到某一最小值,这体现了岩样破坏前损伤局部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传感器 信号分析 级频维数 自相似 关联维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