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对Achromobacter sp. CH-1解毒铬渣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柴立元 陈丽鹃 +2 位作者 黄燕 舒余德 苏艳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提高细菌Achromobacter sp.CH-1(简称为A.sp. CH-1)解毒铬渣过程中酸溶性Cr(Ⅵ)的浸出率,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A.sp. CH-1的生长及其解毒铬渣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细菌生长、Cr(Ⅵ)还原、铬渣中Cr(Ⅵ)浸出率以及浸... 为提高细菌Achromobacter sp.CH-1(简称为A.sp. CH-1)解毒铬渣过程中酸溶性Cr(Ⅵ)的浸出率,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A.sp. CH-1的生长及其解毒铬渣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细菌生长、Cr(Ⅵ)还原、铬渣中Cr(Ⅵ)浸出率以及浸出体系pH值的影响,评价不同表面活性剂促进A.sp. CH-1解毒铬渣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A.sp. CH-1菌的生长及其还原Cr(Ⅵ)没有显著影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60、吐温80都能提高A.sp. CH-1解毒铬渣的效果,其最佳用量分别为75,200和250mg/L;在此最佳用量下,铬渣中Cr(Ⅵ)的浸出率比原来分别提高约8%,9%和1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对铬渣的解毒效果没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achromobacter sp.CH.1 铬渣 生物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株Chitinophaga sp.CH-1阿拉伯糖苷酶Ara1805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晓艳 朱庆圣 +4 位作者 朱红 鄢江月 吴晓玉 陈金印 王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88,共7页
阿拉伯糖苷酶协同木聚糖酶在低聚木糖的生产、废物的生物处理、食品或饲料养分的提高以及半纤维素的生物转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噬几丁质细菌是可以滑动并形成粘孢子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具有较强的几丁质酶活性而得名。采用PCR... 阿拉伯糖苷酶协同木聚糖酶在低聚木糖的生产、废物的生物处理、食品或饲料养分的提高以及半纤维素的生物转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噬几丁质细菌是可以滑动并形成粘孢子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具有较强的几丁质酶活性而得名。采用PCR方法从噬几丁质菌株Chitinophagasp.CH-1基因组DNA中克隆出编码阿拉伯糖苷酶基因ara1805,以pET29a为表达质粒,与其C末端6个组氨酸标签序列融合,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SDS-PAGE测得酶的分子量为38 ku,与理论推算值相吻合。表达菌株粗酶经检测表现出α-L-阿拉伯糖苷水解酶活性。蛋白质序列分析和其他来源的阿拉伯糖苷水解酶表明Ara1805中可能存在的活性中心为Asp67,Glu186和Asp236,说明该蛋白确实可能具有阿拉伯糖苷酶功能。研究为今后理性设计阿拉伯糖苷水解酶以期提高其水解活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inophaga sp.ch-1 阿拉伯糖苷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H-1菌从铬渣中选择性回收铬 被引量:2
3
作者 柴立元 王云燕 王庆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E01期367-371,共5页
提出CH-1菌解毒铬渣及回收铬资源的新工艺。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能量弥散X射线分析(EDXA)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分析手段对还原反应前后细菌细胞形貌进行观察,并对还原反应沉淀产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并计算了示... 提出CH-1菌解毒铬渣及回收铬资源的新工艺。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能量弥散X射线分析(EDXA)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分析手段对还原反应前后细菌细胞形貌进行观察,并对还原反应沉淀产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并计算了示范工程中铬的回收率及平衡。结果表明Cr(Ⅵ)的还原反应在细菌体外发生,反应产物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r^3+,反应产物成分为Cr(OH)3。铬渣中90%以上的Cr(Ⅵ)以Cr(OH)3淤泥的形式得以回收,20t/批规模的示范工程可回收Cr(OH)3(含量32.8%)淤泥694.2kg,实现铬的再生,并从根本上消除铬渣的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回收铬 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