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防融合背景下我国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于甜 张鑫 +6 位作者 王群凯 王鹏 王雨璇 王燕萍 高一冉 魏敏 吴群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1,共6页
目的:了解在医防融合背景下我国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应用分层整群抽样对两省四个城市中的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 目的:了解在医防融合背景下我国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应用分层整群抽样对两省四个城市中的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析出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55.6%的调查对象认为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整体工作积极性不高。其中人员数量是否满足需要(P<0.001,OR=0.368,MDG=32.006)、社会认可程度(P<0.001,OR=0.556,MDG=10.750)、工资福利分配是否公平(P<0.001,OR=0.582,MDG=9.884)是排名前三的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工作积极性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55.6%认为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整体工作积极性不高。可以通过增加乡镇卫生院可配置人力资源,广泛宣传乡镇卫生院工作重要性,塑造乡镇卫生院新形象以及将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工作量和工作内容等措施去提高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工作积极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周芳 董元 +1 位作者 武先奎 纪颖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63-2369,2383,共8页
背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开展10余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中国流动人口最迫切的需求之一。目的对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 背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开展10余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中国流动人口最迫切的需求之一。目的对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指标,结合秩和比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档。结果熵权TOPSIS法结果显示各省Ci值在0.217~0.759。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指标分别是健康档案建档率、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0~6岁儿童健康体检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0~6岁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产后28 d内访视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健康教育服务接受率、早孕建册率、基本免费避孕药具发放覆盖率、基本免费避孕手术服务率、住院分娩率。结合秩和比法将评价结果分为4档,优秀、良好、中等、较差等次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别为2个、15个、12个和2个,地区评价结果呈现出“中部>西部>东北>东部”的特点。结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存在地区和省际差距,各地需加强流动人口健康建档、高血压及糖尿病管理、老年人和儿童体检等薄弱服务项目,尤其是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及部分超大城市亟需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评价 toPSIS法 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比较研究
3
作者 莫玉芳 赵云 +1 位作者 程景民 李菲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对5个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地区的支付方式、激励机制、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地区统筹使用的重要经验,并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5个地区现行的... 目的:通过对5个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地区的支付方式、激励机制、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地区统筹使用的重要经验,并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5个地区现行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行比较。结果:5个地区在支付方式上多采用按人头、病种等付费方式,在激励机制上都采用总额付费、超支不补或分担、结余留用的方式,在服务模式上各地均开发属于具有属地特点的创新模式。结论: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促进了医疗效率的提高,但是面临管理和公平性挑战;激励机制的能动性,推动了医疗成本的控制,仍需防范潜在的道德风险;服务模式的创新性,提升了居民的健康体验,实现价值医疗将是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公共卫生服务资金 支付方式 激励机制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佳窈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合理界定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确保公共产品高效供给的基础与支撑。基于我国当前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的政策背景,利用2015-2022年全国地级市数据,采用强度差分模型,分析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事权... 合理界定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确保公共产品高效供给的基础与支撑。基于我国当前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的政策背景,利用2015-2022年全国地级市数据,采用强度差分模型,分析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的背景下,将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能够显著推动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中央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共同财政事权支出责任的承担比重越高,在政策实施后纳入直达机制的资金越多,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刺激作用越大。从地区的角度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对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自给度相对较弱以及行政级别较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渠道分析验证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增加财政透明度的路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 财政资金直达 地方财政 事权与财政责任 财政转移支付 中央财政 基本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逻辑递进、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5
作者 康健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9,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回顾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从“均等化”到“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逻辑递进,探索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对加快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回顾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从“均等化”到“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逻辑递进,探索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对加快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经历了奠基、探索、成型、均等化目标扎实推进、以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实现均等化目标等五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从“均等化”到“均衡性和可及性”体现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显著的制度话语变迁。具体而言,强调均衡性和可及性是对新时代现实挑战的制度回应,是对均等化的价值深化表达,是实现均等化目标更为明晰的政策工具。然而,在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方面仍然面临多方面现实挑战。在均衡性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与人群间仍然存在差距,静态供给难以适应人口变化引发的需求变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监测体系有待完善;在可及性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物理可达性存在障碍,供需脱耦阻碍需求可及,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也有待提升。基于此,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应加快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达标建设,基于人口—空间关联分析完善资源配置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中的动态监测;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需促进依托数智基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识别预测,根据不同需求属性促进供需精准耦合,提升政策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均衡性 可及性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李洋 武春燕 +3 位作者 胡善菊 于贞杰 郑文贵 董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8-851,859,共5页
目的以山东省为例,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共抽取27个乡镇卫生院,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样本乡镇卫生院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的以山东省为例,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共抽取27个乡镇卫生院,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样本乡镇卫生院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方差分析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深层次分析。结果高血压管理率权重最高,达26.74%,预防接种建档率指标权重最低,为0.05%;淄博市的Y2乡镇卫生院熵权TOPSIS评价结果排序最高,潍坊市的Y16乡镇卫生院排序最低;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展水平分为三档,其中一档6所,二档8所,三档13所;综合评价结果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省各地区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同一地区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经济欠发达地区亦有能力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应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综合评价和考核管理,实现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toPSIS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效果分析和TOPSIS法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爽 辛艳姣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81,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省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对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学合理评价项目执行状况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通过机构调查获取湖北省样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通过查询政... 目的:综合评价省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对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学合理评价项目执行状况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通过机构调查获取湖北省样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通过查询政府网站获取相关政策文件;通过专家咨询筛选评价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同时分别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和加权TOPSIS法,纵向和横向比较评价样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结果:实际人均项目补助标准偏低;部分项目成本效果有所改善,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规范化健康管理;各县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差异较大,Ci值最高为0.781 1,最低仅为0.269 4。结论与建议:将流动人口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预算范围,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综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和TOPSIS法,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克服单一方法不足;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绩效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和红 焦军 +1 位作者 余维维 邓澈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目的: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量化分析,全面了解其总体特征、政策工具组合运用情况,为促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完善提供建议。方法:以2009—2022年中央政府发布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量化分析,全面了解其总体特征、政策工具组合运用情况,为促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完善提供建议。方法:以2009—2022年中央政府发布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工具(X维度)—利益相关方(Y维度)—政策过程(Z维度)”三维政策分析框架,开展政策内容分析。结果:供给型政策工具比例合理、政策重点立足于政府部门和政策执行阶段;主要运用公共卫生项目推进,重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并给予资金、人才支持。但存在总体结构失调、利益主体政策格局失衡和政策阶段关注不均等问题。建议: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对利益相关方投入多元化政策关注及合理布局政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医生的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探究——概念建构与量表测度 被引量:5
9
作者 段晖 何晓雯 杨永政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价值诉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试图将一般公共组织中公共服务动机概念引入公立医院之中,提出“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概念,作为公立医院医生的一种公共服务动机表达... 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价值诉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试图将一般公共组织中公共服务动机概念引入公立医院之中,提出“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概念,作为公立医院医生的一种公共服务动机表达。本文通过质性分析和量化测度,建构出“公立医院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概念,包含责任承诺、专业坚守、声誉维护、规范遵从四个概念维度,据此形成价值医疗服务动机量表。研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医生具有多维价值特征的医疗服务动机,呈现不同动机表达或行为倾向,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目标实践中,不断处理与平衡其中的公共价值冲突。该量表能够为测度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提供有效工具,为进一步发现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行为、促进医患信任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医生 公共服务动机 量表开发 混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建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凯悦 李祥龙 +2 位作者 冯钰珩 励晓红 郭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67-3573,3580,共8页
背景2型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但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效果不佳。目的了解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 背景2型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但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效果不佳。目的了解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系统且可操作的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措施及相关策略建议。方法于2023年3—4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相关的文献,并基于多方视角于2023年4—5月在上海市社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卫生行政人员、临床内分泌科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工作人员、糖尿病患者或前期人群及其家属、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者进行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有关态度及看法等观点、服务接受程度等问题的访谈,基于文献和访谈形成的问题集进行鱼骨图分析,梳理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相关问题之间的层次并绘制鱼骨图。结果最终纳入14篇相关文献,总结基于文献和访谈归纳出的22条当前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得出患者方面、干预范围、服务能力和信息系统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疾病风险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技能水平、经费预算、工作经验、工作量、服务可及性、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水平和信息共享范围8个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社区健康管理的重要对象,政策变迁过程反映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重视加强,但多方证据证明其目前仍是薄弱环节。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等管理能力,基于医联体建设优化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形成集筛查、管理、干预于一体的更具可行性的连续性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健康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潘宏伟 刘莉 +4 位作者 马超 邓光璞 方浩庭 黄书玮 朱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和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高血压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多阶段抽取2022年6—9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社区的295名高血压管理服务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平衡量表(正向情绪、负向情绪)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使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调查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正负情绪合并状况对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5.2%;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总分为(94.24±8.67)分,其中遵医服药(21.06±2.45)分,不良服药(31.33±3.90)分,烟酒管理(8.44±1.88)分,日常生活管理(33.41±4.61)分,依从性较好率为52.2%(154/295);情绪平衡表中正向情绪得分为(3.76±1.02)分,负向情绪得分为(2.63±1.1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对就诊点满意度、正向情绪较多、负向情绪较少是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较好的影响因素(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少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15.867倍(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多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5.114倍(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尚存在提升空间,除了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外,还要注重患者的情绪管理、治疗的反馈效果和在社区医院的就医体验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正负情绪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办与民办差异视角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园 董晶晶 +1 位作者 连楠楠 刘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2-828,共7页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宜昌市、浙江省绍兴市共4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选取25家养老机构老年人1106名。通过SERVQUAL模型构建包含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规范性、移情性5个维度和15项二级指标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值分别为41.66、38.82分,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5项二级指标评分均在40.00分以上,民办养老机构13项二级指标评分在40.00分以下。结论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规范性、移情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大,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小,这为发现不同维度下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系统机构 医养结合服务 公办机构 民办机构 卫生设施 私立 SERVQUAL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史密斯执行模型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甄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诸葛瑞倩 高一冉 +4 位作者 吴群红 张鑫 高珊珊 王雨璇 王群凯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9-814,共6页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效能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以史密斯执行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绵阳市和巴中市,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效能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以史密斯执行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绵阳市和巴中市,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的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效能及其驱动因素。结果:52.9%的被调查者对所在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效能评价较低。影响执行效能的八个显著预测因素分别是:人员职责划分不合理(OR=2.695)、人员胜任力低(OR=2.258)、项目执行不均衡(OR=1.724)、项目执行缺乏持久力(OR=1.541)、群众健康观念不足(OR=2.026)、群众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程度低(OR=1.361)、乡镇卫生院各利益相关方的业务协同机制不完善(OR=1.346)和信息化协同机制不完善(OR=1.095)。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优化项目执行流程和策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信任度,完善业务协同和信息化协同机制,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执行模型 乡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影响基于健康权益保障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慧莹 顾海 顾淑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3,279,共6页
目的: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医防割裂的短板,国务院提出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增强流动人口健康权益保障。本文基于此考察了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影响。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 目的: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医防割裂的短板,国务院提出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增强流动人口健康权益保障。本文基于此考察了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影响。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SM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促使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健康教育分别提高6.01%~6.85%、3.22%~3.74%和3.77%~4.85%(P<0.001),且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城镇和跨省流动人口,整合政策对农村和省内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积极作用更强。结论:居民医保城乡整合政策是促进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获得的重要因素,且不同群组之间的影响程度会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医保城乡整合 流动人口 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权益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工程”增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永丽 左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7-594,共8页
基于浙江省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践案例,依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理论、空间正义理论、系统治理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构建“地理-经济-资源-信息”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千万工程”增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治理... 基于浙江省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践案例,依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理论、空间正义理论、系统治理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构建“地理-经济-资源-信息”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千万工程”增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治理逻辑。结果表明:“千万工程”通过地理空间优化以提升可接近性、经济体系统筹以改善可承受性、资源联动建设以提高可获得性、信息流通共享以加强可知晓性等路径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据此,建议在乡村建设中,基建交通并进,确保服务便利享有;统服务增补贴,实现服务实惠享有;内外资源整合,保障服务优质享有;确保知情参与,促进服务透明享有,最终突破可及性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便利享有 实惠享有 优质享有 透明享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健康档案改善流动人口健康水平了吗——基于医防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子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2,共13页
电子健康档案既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推进医防融合的重要支撑,其实施效果对流动人口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使用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 电子健康档案既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推进医防融合的重要支撑,其实施效果对流动人口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使用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能够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机制分析来看,健康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解释路径,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进而改善其健康水平。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使用至关重要,健康档案的动态使用能够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这一调节机制首先作用于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通过健康素养的提升最终改善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本文认为,政府部门应从提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以社区为单位加强健康档案宣传和坚持档案建立与动态使用并重助力医防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中国流动人口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健康档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流动人口健康 健康素养 医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教育的交通可达性及其空间公平研究
17
作者 胡昊宇 王良蛟 +1 位作者 陈昱龙 赵鹏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3-1523,共11页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公平,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然而,全国层面的基础教育交通可达性研究在路网交通时耗的精细测算上尚存在缺失。本研究基于POI、DEM、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人口...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公平,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然而,全国层面的基础教育交通可达性研究在路网交通时耗的精细测算上尚存在缺失。本研究基于POI、DEM、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人口网格等数据,采用成本距离栅格分析、人口加权基尼系数、双变量莫兰指数测算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设施的交通可达性格局,并评估了基础教育设施交通可达性的多尺度公平性特征。研究发现:①小学和中学的15 min交通等时圈分别覆盖了全国79.7%和78.8%的人口,交通可达性较高的地区地形主要为平原及盆地,多分布于城市群、都市圈地区;②县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呈相互集聚分布,小学和中学的人口覆盖率与可达性变异系数的双变量莫兰指数分别为-0.602和-0.587,即服务水平高的地区及周边往往均衡性也较好;③省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不吻合,北京等基础教育高可达性地区基尼系数达到0.7以上,通常自然地理环境越复杂多样,县域间基础教育可达性公平性通常越低。建议严格规范乡村地区学校撤并,发挥地区间转移支付对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的作用,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上学交通出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交通可达性 中国 空间公平 兴趣点数据 公共服务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可及性对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卓 李天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2,共15页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结合地级及以上城市特征数据,以义务教育阶段子女随迁作为义务教育可及性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义务教育可及性对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义务教育可及性显著促进了农民工的居留意愿...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结合地级及以上城市特征数据,以义务教育阶段子女随迁作为义务教育可及性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义务教育可及性对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义务教育可及性显著促进了农民工的居留意愿;社会融入是义务教育可及性影响农民工居留意愿的一个重要机制;义务教育可及性对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在有小学阶段子女、低学历和跨省流动农民工群体中更大;相对于超大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义务教育可及性对在大城市居留的农民工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可及性 基本公共服务 城市化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对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基于健康教育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勃 寇洋 谢娅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对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教育的中介作用。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共9837个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异质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基本公共... 目的: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对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教育的中介作用。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共9837个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异质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健康教育以及老年流动人口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比非均等化政策试点城市,均等化政策试点城市流动老人健康提升的概率为3.64%(P<0.01);均等化政策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影响在年龄、流动城市、性别方面存在异质性;健康教育在均等化政策对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既能直接影响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也能通过提高健康教育水平产生间接影响。因此,要在老年流动人口群体中全面普及健康教育,推进健康教育服务个性化、精准化,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 老年流动人口健康 健康教育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20
作者 郭静 邵飞 +2 位作者 范慧 薛丽萍 吴亚琴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82,共8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流出地监测调查(2014)"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流动人口基本...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流出地监测调查(2014)"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其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均有卫生服务需求;对于全人群适用的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服务项目的利用,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存在差异;在同一调查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存在组内聚集性,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流出地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这两个宏观因素和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流动范围及就业单位性质等个体微观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的主要因素;不同服务项目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结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应强化健康教育和引导干预;不同服务项目利用水平存在差异,应重点关注全人群适用项目和慢性非传染病管理;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对服务可及性均存在影响,因此在增加服务供给的同时还应从流动人口特征着手,提高其主动性和参与意愿;不同性质就业单位中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不同,应考虑单位及职业特征对服务利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可及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