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捷联惯导加速度计尺寸效应误差建模及其标定
被引量:
13
1
作者
游金川
秦永元
+1 位作者
杨鹏翔
严恭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7,共7页
高动态条件下,加速度计(简称加计)的尺寸效应将成为捷联惯导系统精确导航的重要误差源。这个误差源于加计组合中三个加计振动中心(有效的加速度测量点)的不重合。从几何角度对加计尺寸效应误差进行了建模。设计了三类基于精密三轴速率...
高动态条件下,加速度计(简称加计)的尺寸效应将成为捷联惯导系统精确导航的重要误差源。这个误差源于加计组合中三个加计振动中心(有效的加速度测量点)的不重合。从几何角度对加计尺寸效应误差进行了建模。设计了三类基于精密三轴速率转台的加计尺寸标定方案,即匀角速度旋转、匀角加速度旋转和正弦角加速度旋转方案。以旋转过程中捷联惯导系统的速度输出作为量测,利用Kalman滤波器可以实现对加计尺寸系数的有效估计。利用分段定常系统可观性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三类旋转标定机动均能使系统状态完全可观测。仿真结果证明了三类标定方案的有效性,而以匀角速度旋转方案估计过程最平稳,以正弦角加速度旋转方案估计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测量单元
加计尺寸效应(内杆臂效应)
标定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捷联惯性测量组件中内杆臂效应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
33
2
作者
严恭敏
严卫生
徐德民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在实际捷联惯性测量组件(SIMU)中,三个加速度计本质上测量的是SIMU上三个不同点处的加速度,如果把这些加速度当作来自于理想"点测量组件"的输出进行惯性导航解算,会从原理上引起导航误差,即内杆臂效应误差。假设SIMU中三个加...
在实际捷联惯性测量组件(SIMU)中,三个加速度计本质上测量的是SIMU上三个不同点处的加速度,如果把这些加速度当作来自于理想"点测量组件"的输出进行惯性导航解算,会从原理上引起导航误差,即内杆臂效应误差。假设SIMU中三个加速度计敏感轴互相垂直并且相交于一点,在SIMU绕某个固定坐标轴作角振动的条件下,分析了内杆臂效应的产生机理,得出内杆臂效应引起导航速度误差的规律:速度误差与角振动中心位置无关,与加速度计敏感点至交点的杆臂长度成正比,也与角振动频率成正比。提出内杆臂效应补偿的方法是将加速度计敏感点处的加速度测量值折算至它们的敏感轴交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SIMU
加速度计
杆臂效应
划船运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舰船上子惯导速度的精确计算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锡祥
徐晓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6-950,共5页
针对大型舰船上,子惯导速度精确计算的需求,提出了利用杆臂长度、载体角速率构造主惯导在子惯导安装位置处伪速度观测量的算法.针对杆臂效应力学补偿法中需要已知杆臂长度的要求,并结合大型舰船挠曲变形带来的杆臂长度时变特点,提出将...
针对大型舰船上,子惯导速度精确计算的需求,提出了利用杆臂长度、载体角速率构造主惯导在子惯导安装位置处伪速度观测量的算法.针对杆臂效应力学补偿法中需要已知杆臂长度的要求,并结合大型舰船挠曲变形带来的杆臂长度时变特点,提出将杆臂长度误差增列为系统状态向量,通过在线补偿的方法准确获取杆臂长度.仿真结果表明,杆臂长度在线补偿方法对杆臂长度的估计可以精确至厘米级,从而有效提高了伪速度观测量的精度,使得子惯导3个方向的速度均值可以精确至厘米级,均方差可精确至分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舰船
子惯导
速度计算
杆臂效应
杆臂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杆臂效应在轨标定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方法
4
作者
党建军
罗建军
万彦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4,共6页
针对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在轨标定精度低、成本高,需要其他辅助设备且难以工程实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杆臂效应在轨标定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方法。用该方法对加速度计进行在轨标定,只需要惯组旋转机构按照给定的速率匀速旋转,根据惯组内...
针对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在轨标定精度低、成本高,需要其他辅助设备且难以工程实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杆臂效应在轨标定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方法。用该方法对加速度计进行在轨标定,只需要惯组旋转机构按照给定的速率匀速旋转,根据惯组内陀螺仪及加速度计的输出即可解算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分析了标定原理,建立了标定模型,推导了误差系数的分离算法。通过地面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臂效应
在轨标定
加速度计
标度因数
自主导航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惯性测量单元内杆臂标定卡尔曼滤波方法
5
作者
白焕旭
刘冰
+1 位作者
陈鸿跃
陈雨
《现代防御技术》
2018年第1期63-68,共6页
在高动态环境下,由内杆臂引起的尺寸效应误差是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的重要误差源之一。从原理上分析了内杆臂误差的产生机理,推导了内杆臂误差的动态误差模型,并结合系统误差模型推导了内杆臂的标定模型,选取考虑了外杆臂误差的速度误差...
在高动态环境下,由内杆臂引起的尺寸效应误差是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的重要误差源之一。从原理上分析了内杆臂误差的产生机理,推导了内杆臂误差的动态误差模型,并结合系统误差模型推导了内杆臂的标定模型,选取考虑了外杆臂误差的速度误差为系统观测量,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内杆臂参数辨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内杆臂标定重复性精度优于2 mm,快速旋转试验中,内杆臂误差补偿后,速度误差减小90%,摇摆试验中的导航精度也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杆臂
卡尔曼滤波
捷联惯导系统
外杆臂
尺寸效应
速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姿参考系统的改进杆臂效应补偿方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谭强俊
程永生
+3 位作者
唐彬
刘显学
周浩
李寅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6,共8页
振动环境下叠加在航姿参考系统(AHRS)加速度计敏感轴上的杆臂效应会对加速度计测姿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杆臂效应处理算法中的低通滤波法和力学补偿法进行分析.低通滤波法滤除杆臂效应会有整流误差残存.力学补偿法对杆臂效应中向...
振动环境下叠加在航姿参考系统(AHRS)加速度计敏感轴上的杆臂效应会对加速度计测姿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杆臂效应处理算法中的低通滤波法和力学补偿法进行分析.低通滤波法滤除杆臂效应会有整流误差残存.力学补偿法对杆臂效应中向心加速度项的补偿受限于陀螺测量精度,对杆臂效应中切向加速度项的补偿会因为直接对角速度微分求取角加速度造成误差激剧放大.针对低通滤波法与力学补偿法各自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杆臂效应补偿方法.对杆臂效应中的向心加速度项的补偿,设定角频率阈值作为判定值.在低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低通滤波法,而在高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力学补偿+低通滤波法.对杆臂效应中的切向加速度项的补偿,提出2种多加速度计构型,根据加速度计构型中各加速度计输出值,构造解析公式求解角加速度,避免直接微分法造成的误差放大.通过对改进补偿方法的理论推导、分析和仿真,并与低通滤波法和力学补偿法相对比,改进补偿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杆臂效应误差补偿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臂效应补偿
多加速度计
低通滤波
力学补偿
向心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惯性技术的风洞试验模型大迎角测量架构
被引量:
1
7
作者
谭强俊
程永生
+3 位作者
唐彬
刘显学
周浩
李寅鑫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1,共7页
针对大迎角测姿时现有加速度计测量架构对姿态信息利用不足,以及现有杆臂处理算法残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技术的3加速度计加1陀螺仪的系统架构。该架构改进了力学编排方式,在静态条件下有效提高了大迎角测姿精度。在动态条...
针对大迎角测姿时现有加速度计测量架构对姿态信息利用不足,以及现有杆臂处理算法残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技术的3加速度计加1陀螺仪的系统架构。该架构改进了力学编排方式,在静态条件下有效提高了大迎角测姿精度。在动态条件下基于频率阈值判决的离心加速度补偿算法能有效去除杆臂效应离心加速度项;同时双加速度计的系统构型能有效避免杆臂效应切向加速度项的误差放大。转台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静态环境下大迎角测姿精度可达到0.006°,动态环境下大迎角测姿精度可达到0.12°,有效改善了动态环境下大迎角的测姿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臂效应
多加速度计
低通滤波
力学补偿
离心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弹载惯组的杆臂效应补偿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海明
李四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5,共4页
在舰载系统和机载系统,当子母惯导之间存在杆臂长度时,在传递对准中通常先消除杆臂效应误差再进行对准,以提高对准精度。在弹载环境中人们往往忽视杆臂效应,受制于弹体空间的限制,弹载惯组中的加速度计通常根据系统体积最小的原则寻找...
在舰载系统和机载系统,当子母惯导之间存在杆臂长度时,在传递对准中通常先消除杆臂效应误差再进行对准,以提高对准精度。在弹载环境中人们往往忽视杆臂效应,受制于弹体空间的限制,弹载惯组中的加速度计通常根据系统体积最小的原则寻找剩余空间布置,此时三个加速度计测量的是弹体三个不同点的加速度,不但存在外杆臂还存在内杆臂,导致惯组总体的杆臂误差。通过深入分析内外杆臂的形成机理,提出对弹载惯组也应进行杆臂效应误差补偿,对补偿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系统半物理仿真表明补偿后在某些弹道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弹体攻击精度,其攻击目标误差由120m缩小为2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臂效应
内杆臂
弹载惯组
攻击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捷联惯导加速度计尺寸效应误差建模及其标定
被引量:
13
1
作者
游金川
秦永元
杨鹏翔
严恭敏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7,共7页
文摘
高动态条件下,加速度计(简称加计)的尺寸效应将成为捷联惯导系统精确导航的重要误差源。这个误差源于加计组合中三个加计振动中心(有效的加速度测量点)的不重合。从几何角度对加计尺寸效应误差进行了建模。设计了三类基于精密三轴速率转台的加计尺寸标定方案,即匀角速度旋转、匀角加速度旋转和正弦角加速度旋转方案。以旋转过程中捷联惯导系统的速度输出作为量测,利用Kalman滤波器可以实现对加计尺寸系数的有效估计。利用分段定常系统可观性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三类旋转标定机动均能使系统状态完全可观测。仿真结果证明了三类标定方案的有效性,而以匀角速度旋转方案估计过程最平稳,以正弦角加速度旋转方案估计精度最高。
关键词
捷联惯性测量单元
加计尺寸效应(内杆臂效应)
标定
卡尔曼滤波
Keywords
Strapdow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IMU)
accelerometer size effect(inner lever arm effect)
Calibration
Kalman filtering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捷联惯性测量组件中内杆臂效应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
33
2
作者
严恭敏
严卫生
徐德民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出处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215)
水下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230206070C2306)
文摘
在实际捷联惯性测量组件(SIMU)中,三个加速度计本质上测量的是SIMU上三个不同点处的加速度,如果把这些加速度当作来自于理想"点测量组件"的输出进行惯性导航解算,会从原理上引起导航误差,即内杆臂效应误差。假设SIMU中三个加速度计敏感轴互相垂直并且相交于一点,在SIMU绕某个固定坐标轴作角振动的条件下,分析了内杆臂效应的产生机理,得出内杆臂效应引起导航速度误差的规律:速度误差与角振动中心位置无关,与加速度计敏感点至交点的杆臂长度成正比,也与角振动频率成正比。提出内杆臂效应补偿的方法是将加速度计敏感点处的加速度测量值折算至它们的敏感轴交点上。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SIMU
加速度计
杆臂效应
划船运动误差
Keywords
SINS
strapdow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accelerometer
lever
arm
effect
scull error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舰船上子惯导速度的精确计算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锡祥
徐晓苏
机构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6-95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74092
50575042)
+1 种基金
总装备部"十一五"预研基金资助项目(51309060402
51309020503)
文摘
针对大型舰船上,子惯导速度精确计算的需求,提出了利用杆臂长度、载体角速率构造主惯导在子惯导安装位置处伪速度观测量的算法.针对杆臂效应力学补偿法中需要已知杆臂长度的要求,并结合大型舰船挠曲变形带来的杆臂长度时变特点,提出将杆臂长度误差增列为系统状态向量,通过在线补偿的方法准确获取杆臂长度.仿真结果表明,杆臂长度在线补偿方法对杆臂长度的估计可以精确至厘米级,从而有效提高了伪速度观测量的精度,使得子惯导3个方向的速度均值可以精确至厘米级,均方差可精确至分米级.
关键词
大型舰船
子惯导
速度计算
杆臂效应
杆臂长度
Keywords
large ship
slaver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velocity calculation
lever
-
arm
effect
lever
-
arm
size
分类号
O666.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杆臂效应在轨标定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方法
4
作者
党建军
罗建军
万彦辉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西安精密机电研究所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4,共6页
文摘
针对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在轨标定精度低、成本高,需要其他辅助设备且难以工程实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杆臂效应在轨标定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方法。用该方法对加速度计进行在轨标定,只需要惯组旋转机构按照给定的速率匀速旋转,根据惯组内陀螺仪及加速度计的输出即可解算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分析了标定原理,建立了标定模型,推导了误差系数的分离算法。通过地面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杆臂效应
在轨标定
加速度计
标度因数
自主导航
航天器
Keywords
lever
arm
effect
On-orbit calibration
accelerometer
Scale factor Autonomous navigation Spacecraf
分类号
V241.55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惯性测量单元内杆臂标定卡尔曼滤波方法
5
作者
白焕旭
刘冰
陈鸿跃
陈雨
机构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出处
《现代防御技术》
2018年第1期63-68,共6页
文摘
在高动态环境下,由内杆臂引起的尺寸效应误差是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的重要误差源之一。从原理上分析了内杆臂误差的产生机理,推导了内杆臂误差的动态误差模型,并结合系统误差模型推导了内杆臂的标定模型,选取考虑了外杆臂误差的速度误差为系统观测量,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内杆臂参数辨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内杆臂标定重复性精度优于2 mm,快速旋转试验中,内杆臂误差补偿后,速度误差减小90%,摇摆试验中的导航精度也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内杆臂
卡尔曼滤波
捷联惯导系统
外杆臂
尺寸效应
速度误差
Keywords
inner
lever
arm
Kalman filtering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
outer
lever
arm
size
effect
velocity error
分类号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姿参考系统的改进杆臂效应补偿方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谭强俊
程永生
唐彬
刘显学
周浩
李寅鑫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136,共8页
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超精密重点实验室基金(ZM18006)。
文摘
振动环境下叠加在航姿参考系统(AHRS)加速度计敏感轴上的杆臂效应会对加速度计测姿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杆臂效应处理算法中的低通滤波法和力学补偿法进行分析.低通滤波法滤除杆臂效应会有整流误差残存.力学补偿法对杆臂效应中向心加速度项的补偿受限于陀螺测量精度,对杆臂效应中切向加速度项的补偿会因为直接对角速度微分求取角加速度造成误差激剧放大.针对低通滤波法与力学补偿法各自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杆臂效应补偿方法.对杆臂效应中的向心加速度项的补偿,设定角频率阈值作为判定值.在低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低通滤波法,而在高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力学补偿+低通滤波法.对杆臂效应中的切向加速度项的补偿,提出2种多加速度计构型,根据加速度计构型中各加速度计输出值,构造解析公式求解角加速度,避免直接微分法造成的误差放大.通过对改进补偿方法的理论推导、分析和仿真,并与低通滤波法和力学补偿法相对比,改进补偿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杆臂效应误差补偿精度.
关键词
杆臂效应补偿
多加速度计
低通滤波
力学补偿
向心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Keywords
lever
arm
effect
error compensation
muliple
accelerometer
s
low-pass filtering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centripetal acceleration
tangential acceleration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惯性技术的风洞试验模型大迎角测量架构
被引量:
1
7
作者
谭强俊
程永生
唐彬
刘显学
周浩
李寅鑫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出处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1,共7页
文摘
针对大迎角测姿时现有加速度计测量架构对姿态信息利用不足,以及现有杆臂处理算法残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技术的3加速度计加1陀螺仪的系统架构。该架构改进了力学编排方式,在静态条件下有效提高了大迎角测姿精度。在动态条件下基于频率阈值判决的离心加速度补偿算法能有效去除杆臂效应离心加速度项;同时双加速度计的系统构型能有效避免杆臂效应切向加速度项的误差放大。转台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静态环境下大迎角测姿精度可达到0.006°,动态环境下大迎角测姿精度可达到0.12°,有效改善了动态环境下大迎角的测姿精度。
关键词
杆臂效应
多加速度计
低通滤波
力学补偿
离心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
Keywords
lever
arm
effect
multiple
accelerometer
s
low-pass filter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centrifugal acceleration
tangential acceleration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载惯组的杆臂效应补偿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海明
李四海
机构
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5,共4页
基金
总装航空支撑项目(61901060303)
文摘
在舰载系统和机载系统,当子母惯导之间存在杆臂长度时,在传递对准中通常先消除杆臂效应误差再进行对准,以提高对准精度。在弹载环境中人们往往忽视杆臂效应,受制于弹体空间的限制,弹载惯组中的加速度计通常根据系统体积最小的原则寻找剩余空间布置,此时三个加速度计测量的是弹体三个不同点的加速度,不但存在外杆臂还存在内杆臂,导致惯组总体的杆臂误差。通过深入分析内外杆臂的形成机理,提出对弹载惯组也应进行杆臂效应误差补偿,对补偿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系统半物理仿真表明补偿后在某些弹道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弹体攻击精度,其攻击目标误差由120m缩小为26 m。
关键词
杆臂效应
内杆臂
弹载惯组
攻击精度
Keywords
lever
arm
effect
inner
lever
arm
missile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assault precision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捷联惯导加速度计尺寸效应误差建模及其标定
游金川
秦永元
杨鹏翔
严恭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捷联惯性测量组件中内杆臂效应分析与补偿
严恭敏
严卫生
徐德民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型舰船上子惯导速度的精确计算方法
刘锡祥
徐晓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杆臂效应在轨标定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方法
党建军
罗建军
万彦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惯性测量单元内杆臂标定卡尔曼滤波方法
白焕旭
刘冰
陈鸿跃
陈雨
《现代防御技术》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航姿参考系统的改进杆臂效应补偿方法
谭强俊
程永生
唐彬
刘显学
周浩
李寅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惯性技术的风洞试验模型大迎角测量架构
谭强俊
程永生
唐彬
刘显学
周浩
李寅鑫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弹载惯组的杆臂效应补偿
王海明
李四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