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被引量:
13
1
作者
辛学兵
翟明普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8-676,共9页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总存留量为35 41kg·hm-2·a-1,总归还量为54 89kg·hm-2·a-1,年吸收总量为90 3kg·hm-2·a-1。冷杉林分具有养分低循环利用特征...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总存留量为35 41kg·hm-2·a-1,总归还量为54 89kg·hm-2·a-1,年吸收总量为90 3kg·hm-2·a-1。冷杉林分具有养分低循环利用特征。大气降水主要补充N、Ca、Fe等元素,而凋落物主要补充P、K、Fe等元素,其中Fe元素是净增加的。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年输入量均大于年输出量,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阶段。林地土壤(不包括凋落物层)的养分年输出量(除N、Fe、Mg元素外)稍大于年获得量,土壤年净亏损不大,但K的亏损较严重。冷杉林分的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利用指数均表明,林分对N的需求最大,对Fe的需求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急尖长苞冷杉林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土壤纤维素降解细菌产酶能力沿海拔梯度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书阁
郑维列
+1 位作者
孙文敬
卢杰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1-15,54,共6页
纤维素降解细菌(Cellulose-decomposing bacteria,CDB)能够利用难以分解的纤维素,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对CDB的分布特征及产酶能力的影响,选取云冷杉混交林、藓类冷杉林、蔷薇冷杉...
纤维素降解细菌(Cellulose-decomposing bacteria,CDB)能够利用难以分解的纤维素,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对CDB的分布特征及产酶能力的影响,选取云冷杉混交林、藓类冷杉林、蔷薇冷杉林、杜鹃冷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牛肉蛋白胨(NA)平板分离法、羧甲基纤维素(CMC)刚果红平板鉴别法,从4类冷杉林土样中分离CDB,并对其进行液体发酵,采用DNS法定量测定发酵上清液中的纤维素酶活。结果表明:(1)可培养的好氧细菌总数、CDB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林下植物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2)CDB%(CDB数量占细菌总数的百分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与林下植物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3)H%(CDB菌株数占可培养细菌菌株数的百分比)与海拔、林下植物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凋落物厚度有一定负相关关系。(4)滤纸纤维素酶活(FPase)、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5)4类冷杉林下产CMCase能力差异随海拔升高而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细菌
海拔梯度
冷杉林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子库特征
3
作者
姚鹤珍
林玲
潘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8,共2页
利用群落调查方法对西藏色季拉山海拔3800m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的乔木、灌木、草本分别进行群落特征调查,并对下落种子的时空动态过程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种子下落的数量不同,种子下落初期为种子成熟的10月,集中下...
利用群落调查方法对西藏色季拉山海拔3800m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的乔木、灌木、草本分别进行群落特征调查,并对下落种子的时空动态过程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种子下落的数量不同,种子下落初期为种子成熟的10月,集中下落期在11—12月,下落种子量从30粒/m2至190粒/m2,第2年6月种子下落结束;下落种子数量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树干基部148粒/m2,林冠交叉处达292粒/m2,树冠以外2m下落的种子数仅24粒/m2;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种子数量明显减少,从地表苔藓层的176粒/m2减少到土层深4~8cm的12粒/m2。从下落种子的发芽率看,下落种子的初期种子发芽率为8,到下落种丰收期种子的发芽率可达到43;距树冠越远下落种子的发芽率越低,在树冠外2m的下落种子的发芽率仅为2,而树冠交叉处的种子发芽率可达32;随土层厚度增加,保存种子的发芽率呈急剧降低的趋势,苔藓层保存的种子发芽率为23,土层厚度为0~2cm其保存种子的发芽率为1,而土层厚度2~4cm和4~8cm保存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色季拉山
冷杉林
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特征
4
作者
卢杰
唐晓琴
+1 位作者
李连强
兰小中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3-19,共7页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监测法对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生境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主要为4个类型:急尖长苞冷杉林、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和鳞腺杜鹃灌丛。4个生境中,硬叶柳灌丛内有41种植物,急尖长苞冷杉林内有33种植...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监测法对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生境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主要为4个类型:急尖长苞冷杉林、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和鳞腺杜鹃灌丛。4个生境中,硬叶柳灌丛内有41种植物,急尖长苞冷杉林内有33种植物,方枝柏林内有29种植物,鳞腺杜鹃灌丛内仅有17种植物。不同生境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数量特征各异,重要值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4个生境群落中月平均气温排序为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平均湿度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光照强度排序是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不同生境土壤温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鳞腺杜鹃灌丛,而土壤湿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生境群落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对长鞭红景天种群也有相应的影响,结合数据特征来看,鳞腺杜鹃灌丛是其最适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鞭红景天
色季拉山
急尖长苞冷杉林
方枝柏林
硬叶柳灌丛
鳞腺杜鹃灌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被引量:
13
1
作者
辛学兵
翟明普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8-676,共9页
基金
中国林科院院基金项目"西藏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资助
文摘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总存留量为35 41kg·hm-2·a-1,总归还量为54 89kg·hm-2·a-1,年吸收总量为90 3kg·hm-2·a-1。冷杉林分具有养分低循环利用特征。大气降水主要补充N、Ca、Fe等元素,而凋落物主要补充P、K、Fe等元素,其中Fe元素是净增加的。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年输入量均大于年输出量,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阶段。林地土壤(不包括凋落物层)的养分年输出量(除N、Fe、Mg元素外)稍大于年获得量,土壤年净亏损不大,但K的亏损较严重。冷杉林分的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利用指数均表明,林分对N的需求最大,对Fe的需求最少。
关键词
西藏高原
急尖长苞冷杉林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平衡分析
Keywords
Tibet, Abies
georgei
var
.
smithii
forest
ecosystem
nutrient cycle
分类号
S718.55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土壤纤维素降解细菌产酶能力沿海拔梯度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书阁
郑维列
孙文敬
卢杰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百勤异VC钠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1-15,54,共6页
基金
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2012-LYPT-DW-016)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201110-2)
文摘
纤维素降解细菌(Cellulose-decomposing bacteria,CDB)能够利用难以分解的纤维素,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对CDB的分布特征及产酶能力的影响,选取云冷杉混交林、藓类冷杉林、蔷薇冷杉林、杜鹃冷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牛肉蛋白胨(NA)平板分离法、羧甲基纤维素(CMC)刚果红平板鉴别法,从4类冷杉林土样中分离CDB,并对其进行液体发酵,采用DNS法定量测定发酵上清液中的纤维素酶活。结果表明:(1)可培养的好氧细菌总数、CDB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林下植物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2)CDB%(CDB数量占细菌总数的百分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与林下植物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3)H%(CDB菌株数占可培养细菌菌株数的百分比)与海拔、林下植物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凋落物厚度有一定负相关关系。(4)滤纸纤维素酶活(FPase)、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5)4类冷杉林下产CMCase能力差异随海拔升高而显著。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细菌
海拔梯度
冷杉林
西藏
Keywords
Cellulose-- decomposing bacteria
Altitude gradient
abides georgei var. smithii forest
Tibet
分类号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子库特征
3
作者
姚鹤珍
林玲
潘刚
机构
西藏堆龙德庆县审计局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8,共2页
基金
"西藏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项目
文摘
利用群落调查方法对西藏色季拉山海拔3800m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的乔木、灌木、草本分别进行群落特征调查,并对下落种子的时空动态过程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种子下落的数量不同,种子下落初期为种子成熟的10月,集中下落期在11—12月,下落种子量从30粒/m2至190粒/m2,第2年6月种子下落结束;下落种子数量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树干基部148粒/m2,林冠交叉处达292粒/m2,树冠以外2m下落的种子数仅24粒/m2;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种子数量明显减少,从地表苔藓层的176粒/m2减少到土层深4~8cm的12粒/m2。从下落种子的发芽率看,下落种子的初期种子发芽率为8,到下落种丰收期种子的发芽率可达到43;距树冠越远下落种子的发芽率越低,在树冠外2m的下落种子的发芽率仅为2,而树冠交叉处的种子发芽率可达32;随土层厚度增加,保存种子的发芽率呈急剧降低的趋势,苔藓层保存的种子发芽率为23,土层厚度为0~2cm其保存种子的发芽率为1,而土层厚度2~4cm和4~8cm保存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
关键词
西藏色季拉山
冷杉林
种子库
Keywords
Sejila Mountain in Tibet
Abies
georgei
var
.
smithii
forest
s
Seed bank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特征
4
作者
卢杰
唐晓琴
李连强
兰小中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3-19,共7页
基金
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2012-LYPT-DW-016)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20120716-540000)
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资助项目(2014-2015)
文摘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监测法对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生境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主要为4个类型:急尖长苞冷杉林、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和鳞腺杜鹃灌丛。4个生境中,硬叶柳灌丛内有41种植物,急尖长苞冷杉林内有33种植物,方枝柏林内有29种植物,鳞腺杜鹃灌丛内仅有17种植物。不同生境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数量特征各异,重要值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4个生境群落中月平均气温排序为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平均湿度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光照强度排序是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不同生境土壤温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鳞腺杜鹃灌丛,而土壤湿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生境群落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对长鞭红景天种群也有相应的影响,结合数据特征来看,鳞腺杜鹃灌丛是其最适生境。
关键词
长鞭红景天
色季拉山
急尖长苞冷杉林
方枝柏林
硬叶柳灌丛
鳞腺杜鹃灌丛
Keywords
Rhodiolafastigiata
Sejila Mountain
Abies
georgei
var
.
smithii
forest
Sabina saltuaria
forest
Salixsclerophylla shrub
Rhododendron lepidotum shrub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辛学兵
翟明普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土壤纤维素降解细菌产酶能力沿海拔梯度变化
马书阁
郑维列
孙文敬
卢杰
《山东林业科技》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子库特征
姚鹤珍
林玲
潘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特征
卢杰
唐晓琴
李连强
兰小中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