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渡式水深测量水位改正优化:(二)潮汐模型融合
1
作者 黄辰虎 丁天昊 +2 位作者 苑福利 唐岩 柯灏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全球海域航渡式水深测量水位改正难题,对DTU23、FES2014、EOT20、TPXO9、GOT4.8及HAMTIDE11a等国际模型作精度评估,优选不同分潮融合生成空间分辨率1/32°新模型。经与太平洋152个、大西洋118个、印度洋54个、南极海域16个验潮... 针对全球海域航渡式水深测量水位改正难题,对DTU23、FES2014、EOT20、TPXO9、GOT4.8及HAMTIDE11a等国际模型作精度评估,优选不同分潮融合生成空间分辨率1/32°新模型。经与太平洋152个、大西洋118个、印度洋54个、南极海域16个验潮站各1个月时长的水位观测数据比对,中误差分别为21.4 cm、15.1 cm、23.9 cm、11.7 cm,新模型的空间分辨率及天文潮预报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下步工作是构建全球海域Sa、Ssa长周期天文气象分潮,以适配全球范围的深度基准计算和天文潮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测量 水位改正 潮汐模型 天文气象分潮 深度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CS2000新框架的地物坐标更新策略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成英燕 常春涛 +2 位作者 王虎 徐彦田 许长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针对未来CGCS2000框架更新后,由此衍生的全国各类实体坐标成果的更新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未来CGCS2000框架维持在GPS布点、数据处理方法及达到的精度方面提供思路和应对策略。采用地形及面积与我国大致相同,且可以公开下载的... 本文针对未来CGCS2000框架更新后,由此衍生的全国各类实体坐标成果的更新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未来CGCS2000框架维持在GPS布点、数据处理方法及达到的精度方面提供思路和应对策略。采用地形及面积与我国大致相同,且可以公开下载的国外密集的CORS站数据,设计、处理形成了研究所需的不同时长的GPS观测数据集及厘米级、分米级CGCS2000坐标数据仿真集。分别讨论了天文大地网CGCS2000坐标从分米级至厘米级的提升,以及基于CORS的CGCS2000新框架衍生的实体坐标转换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对转换到新框架下影响坐标转换精度的因素:格网内插方法、控制点密度、搜索范围、格网间距等进行充分试验分析,确定了:①天文大地点CGCS2000精度从分米级到厘米级提升的最大控制点间距为2.2°,相应为230 km,即全国需要布363个点;但顾及地方框架的自身维护,各省(市)至少有4个站,则全国需在2178个天文大地点进行GPS观测。②要实现新的CGCS2000框架下实体坐标间隔10年的动态更新,若布设985个CORS站,在我国东部和中部控制点间距分别为482 km、西部地区为107 km时可达到5 cm的精度;而全国布置2170个CORS站,对应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控制点密度分别为118、374、75 km时可达到3 cm的精度。因试验区为地理近似而非完全一致,本文所得结论和实际会有差异,仅为我国框架衍生的各类实体坐标成果更新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CS2000 坐标产品动态更新 天文大地网精度提升 最佳分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0届美国放射治疗及肿瘤学会年会(ASTRO2008)
3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13-213,共1页
相关科室:肿瘤科所属类型:国际会议会议日期:2008-10-5至2008-10-9举办地点: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网址:http://www.astro.
关键词 巴尔的摩 astro2008 会议日期 放射治疗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温度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作地震短临预测初探——以2003年7—8月3次西藏地震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未宇 徐秀登 +2 位作者 张行才 吴华锋 徐保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5,共9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3年5月以来的国内MS≥6.0、国外MS≥7.0的地震作了统计分析。以2004年7月12日—2004年8月25日间西藏地区3次地震为例得出如下认识:NCEP温度异常...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3年5月以来的国内MS≥6.0、国外MS≥7.0的地震作了统计分析。以2004年7月12日—2004年8月25日间西藏地区3次地震为例得出如下认识:NCEP温度异常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短临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利用NCEP温度异常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进行地震短临预测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思路;西藏的3次地震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周期相同的相位上,即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达到相对稳定的峰值的末端,而不是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最大时刻,同时2003—2004年在西藏发生的其它震例中,地震发生在上述周期相同的相位,因此认为应当对其它区域更长时间更多的震例作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应力附加构造应力 NCEP温度图像 短临地震预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抑制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所致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洁 吴红海 +3 位作者 于洋 秦亚彬 韩晓磊 侯艳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探究孕酮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孕酮在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组及Aβ加3个浓度孕酮组,分别处理2... 目的探究孕酮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孕酮在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组及Aβ加3个浓度孕酮组,分别处理24 h后,与神经元共培养。MTT法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ELISA检测条件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孕酮浓度依赖地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引起的神经元存活率下降;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释放的升高;抑制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活性增加。结论孕酮通过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Β-淀粉样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孕酮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灾害学刍议(Ⅱ)——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及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韩延本 赵娟 李志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102,共7页
简述了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一些天文因素对许多自然灾害的孕育有调制作用 ,对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诱发、触发的作用 ,深入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作者简要综述了这一交叉研究领域近些年的... 简述了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一些天文因素对许多自然灾害的孕育有调制作用 ,对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诱发、触发的作用 ,深入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作者简要综述了这一交叉研究领域近些年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 自然灾害 天文灾害学 诱发作用 触发作用 地球 自转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后端设计中的时钟偏移以及时钟树综合 被引量:16
7
作者 千路 林平分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前的ASIC设计中,时钟偏移成为限制系统时钟频率的主要因素,时钟树综合技术通过在时钟网络中插入缓冲器来减小时钟偏移。但是,有时这样做并不能达到系统要求的时钟偏移。以一款SMIC0.18μm工艺的DVBT数字电视解调芯片为例,分析了时钟... 目前的ASIC设计中,时钟偏移成为限制系统时钟频率的主要因素,时钟树综合技术通过在时钟网络中插入缓冲器来减小时钟偏移。但是,有时这样做并不能达到系统要求的时钟偏移。以一款SMIC0.18μm工艺的DVBT数字电视解调芯片为例,分析了时钟偏移的产生原因。介绍了使用Synopsys公司Astro工具进行时钟树综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在时钟树综合之前如何设置约束手动优化电路从而改善设计的时序,最后的流片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偏移 时钟树综合 astro 手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灾害学刍议(Ⅰ) 被引量:7
8
作者 韩延本 赵娟 李志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提出了天文灾害的概念,认为它是天文学与灾害科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作为这个题目的第一部分,文章初步讨论了天文灾害学的研究范围,简要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天体的地球的概况、地球所处的天文环境,以及天文因素与地球各圈层... 提出了天文灾害的概念,认为它是天文学与灾害科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作为这个题目的第一部分,文章初步讨论了天文灾害学的研究范围,简要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天体的地球的概况、地球所处的天文环境,以及天文因素与地球各圈层的物理过程的可能关系.作者将在这个题目的后续部分对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进展、主要内容及有关的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 自然灾害 天文灾害学 灾害意识 地球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M_w9.0地震序列与增温异常和天体引潮力的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马未宇 徐秀登 +2 位作者 徐保华 张行才 徐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158,共6页
初步分析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西海岸Mw9.0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环境,回顾性研究了震前NCEP增温异常和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结果表明:主震临震期间NCEP全球分析温度资料(1 000 hPa)沿岛弧地震构造带具有明显增温异常和清晰的初始... 初步分析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西海岸Mw9.0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环境,回顾性研究了震前NCEP增温异常和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结果表明:主震临震期间NCEP全球分析温度资料(1 000 hPa)沿岛弧地震构造带具有明显增温异常和清晰的初始增温→加强→高峰→衰减→发震的时空演变规律;地震序列活动与增温异常起伏变化对应良好;主震和强余震皆发生在发震断裂带上的天体引潮力附加应力绝对值最大时段。此典型大震再次说明:NCEP温度资料与天体引潮力结合是地震短临预测的一个有希望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异常 天体引潮力 印度尼西亚9.0级地震 地震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站台址信息监测系统 被引量:6
10
作者 辛玉新 王传军 +6 位作者 范玉峰 伦宝利 白金明 和寿圣 常亮 王建国 刘娟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7-380,共14页
台址信息监测系统是现代天文观测台站必备的辅助系统之一,在开展天文实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丽江天文观测站的基本概况,目前己经投入运行的天文望远镜设备,以及丽江2.4 m通用光学望远镜上配备的科学终端仪器。随后论述... 台址信息监测系统是现代天文观测台站必备的辅助系统之一,在开展天文实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丽江天文观测站的基本概况,目前己经投入运行的天文望远镜设备,以及丽江2.4 m通用光学望远镜上配备的科学终端仪器。随后论述了国内外优秀天文观测台站己配备的台址信息监测设备,重点阐述了丽江天文观测站建立的台址信息监测系统。分析了丽江站一个年度的气象数据、云量数据、可观测小时数、可观测夜数和天光背景数据,以及近几年测量的大气视宁度数据,得出丽江站全年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的基本特征。根据实际观测情况,将丽江2.4 m望远镜全年的观测时间段分为三个等级,为国内天文学家申请使用并开展科学观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台址监测系统 天文气象站 云量 大气视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体原子、离子和分子射电谱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琴 裴春传 毛瑞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简述天体原子、离子和分子射电谱线自首次探测至今,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展示空间特有的非地球稳定的自由基、同位素、同位素分子和离子及其相关的过程.天体微波激射(MASER)因能提供恒星诞生与死亡的珍贵信息成为本文之侧重点.
关键词 天体原子 天体离子 天体分子 天体射电谱线 天体微波激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震前NCEP异常现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波 马未宇 陈聪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0-334,441,共5页
利用天体引潮力周期变化计算模型和NCEP多源综合温度数据资料,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的诱因。结果表明:在玉树地震前,天体引潮力经历低谷—高峰—低谷—高峰的连续变化,NCEP遥感数据呈现出起始增温—加强增温—高峰增温... 利用天体引潮力周期变化计算模型和NCEP多源综合温度数据资料,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的诱因。结果表明:在玉树地震前,天体引潮力经历低谷—高峰—低谷—高峰的连续变化,NCEP遥感数据呈现出起始增温—加强增温—高峰增温—增温衰减的规律,由此证明以NCEP温度为主导,以天体引潮力构造附加应力变化为参考,是一种有希望的预测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天体引潮力 NCEP遥感数据 异常增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冠喷药毒杀光肩星天牛成虫效果及农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瑞桐 Wang Baode +2 位作者 Victor C.Mastro Richard C.Reardon 李国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W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our test of four insecticides used through cover spray for controlling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 The four insecticides were ASTRO (A. I. ... W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our test of four insecticides used through cover spray for controlling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 The four insecticides were ASTRO (A. I. 36 8% permethrin) by FMC Corp., AllPro DURSBAN 4E (A. I. 44 9% chlorpyrifos) by Sureco Inc., ORTHENE 75 S (A.I. 75% acephate) by VALENT USA Corp., and SEVINXLR PLUS (A. I. 44 1% carbaryl) by Rhone_Poulenc AG Co. (now part of Bayer CropScience). The insecticides were sprayed onto 1 5 years old poplar ( Populus sp . ) trees until insecticide run_off from twigs. Twigs were collected from treated trees once every 3 d until the 21 st day after insecticide application to feed caged adult beetles. Adult mortality was recorded once every day for 3 d. Leaf and twig samples of treated poplar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treatment 3, 6, 9, 20, 40 d after spray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insecticides in these parts of trees. Although all insecticides showed promise for short term efficacy (>95% 3 d mortality for adults feed on twigs collected 1 after application), permethrin (concentration 920 mg·kg -1 ) was the best among the 4 tested insecticides for longer residual activity with 3 d cumulative mortality>95% for adults feed on twigs collected within 15 days after application. Chlorpyrifos (2 245 mg·kg -1 ) was the least effective with 3 d cumulative mortality around 60% for adults feed on twigs collected within 6 d after application, while the mortality was around 90% and 75% for acephate (7 500 mg·kg -1 ) and carbaryl (17 640 mg·kg -1 ), respectively. Howeve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cephate and carbaryl are not feasible for controlling adult beetles, especially in urban areas. In general, levels of insecticides were higher in leaves than in twigs for the 4 insecticide. Levels in leaf 3~9 d after application was 0 9~4 1 mg·kg -1 for permethrin,2 5~1 6 mg·kg -1 for chlorpyrifos,2 6~2 3 mg·kg -1 for acephate, and 35 2 ~49 6 mg·kg -1 for carbaryl. Residual levels 20~40 d after application were 2 8~1 9 mg·kg -1 ,1 4~1 2 mg·kg -1 , 1 9~1 4 mg·kg -1 and 40 9~39 7 mg·kg -1 for permethrin, chlorprrifos, acephate, and carbaryl.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ortality of adult beetles and residual levels of insecticides, mortality may reach 95% when the level of permethrin reaches 4 mg·kg -1 in leaf, 1 4 mg·kg -1 in twig. For acephate, a level of 2 5 mg·kg -1 in leaves or 2 1 mg·kg -1 in twigs will achieve 90% mortality of adult beet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喷药 氯菊酯 毒死蜱 乙酰甲胺磷 甲萘威 光肩星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地震NCEP异常增温和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未宇 徐秀登 +2 位作者 徐保华 郑栋 卢福水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3期1761-1764,1771,共5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地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NCEP温度异常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九江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地应...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地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NCEP温度异常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九江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预示利用NCEP温度异常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进行地震短临预测,对大陆少震区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 NCEP增温图像 短临地震预测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关增建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437,共14页
从中西天文大地测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着手,讨论了唐代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指出一行的测量目的既是为了满足历法制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唐玄宗关于测定地中的要求。一行通过测量确定地中的实践是失败的,这导致宋代学者放弃了对地... 从中西天文大地测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着手,讨论了唐代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指出一行的测量目的既是为了满足历法制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唐玄宗关于测定地中的要求。一行通过测量确定地中的实践是失败的,这导致宋代学者放弃了对地中的寻找,把天文观测的注意力完全放到了直接影响历法精度的天文仪器制作和恒星观测上。郭守敬的天文大地观测规模巨大,成就斐然,其本质是对一行天文大地测量传统的回归,也存在令人不解之谜。康熙时期的全国地图测绘,广泛应用了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但其目的则与天文学发展无关。它标志着传统测绘的现代化,也意味着传统天文大地测量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大地测量 地中 僧一行 四海测验 康熙地图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尚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37-341,共5页
从三方面论述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1)地球表层系统与系统外的物质能量交换;2)天-地-生系统论;3)天-地-人系统论.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调整人地关系,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观 天-地-人系统论 天-地-生系统论 人地关系 物质能量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重力)水准的新手段及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赤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介绍当今确定天文大地垂线偏差的新仪器———CCD自动天体测量仪和确定两点间高程异常差的新方法。该方法用单极坐标代替繁琐的双极坐标进行计算。讨论了天文重力水准的误差及垂线偏差非线性影响等问题。估计在不久的将来 ,用这一手段... 介绍当今确定天文大地垂线偏差的新仪器———CCD自动天体测量仪和确定两点间高程异常差的新方法。该方法用单极坐标代替繁琐的双极坐标进行计算。讨论了天文重力水准的误差及垂线偏差非线性影响等问题。估计在不久的将来 ,用这一手段施测山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可望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线偏差 天文重力水准 大地水准面 CCD自动天体测量仪 单极坐标法 天文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文季节和天文气候带的成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51-55,共5页
以日地距离、太阳赤纬和地理纬度等因子为根据,定量地论述了天文季节和天文气候带的形成,阐明了导致地球上热量时空分布的根本因素是太阳的天文辐射.
关键词 天文辐射 天文季节 天文气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多媒体移动通信网的QoS综合评判模型
19
作者 曾庆徽 吴建平 +4 位作者 胡修林 凌颐 张蕴玉 曾伊琳 尚晓琥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5-21,共7页
简要分析了天基网上多媒体通信的QoS要求 ,阐述了其QoS的主要参数指标。基于多元信息处理技术与层次判决提出了天基多媒体移动通信网 (MMAN )的QoS综合评判模型 ,结合实例说明了具体的评判过程。该模型具有简洁、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可... 简要分析了天基网上多媒体通信的QoS要求 ,阐述了其QoS的主要参数指标。基于多元信息处理技术与层次判决提出了天基多媒体移动通信网 (MMAN )的QoS综合评判模型 ,结合实例说明了具体的评判过程。该模型具有简洁、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可供从事卫星移动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判模型 QOS 天基网 多媒体通信 移动通信 多元信息处理 MW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星中子源^(13)C(α,n)^(16)O反应的研究
20
作者 郭冰 李志宏 +24 位作者 M.Lugaro J.Buntain 庞丹阳 李云居 苏俊 颜胜权 吴志丹 白希祥 陈永寿 杜先超 樊启文 甘林 金孙均 A.I.Karakas 李二涛 李志常 连钢 刘建成 刘鑫 施建荣 舒能川 王宝祥 王友宝 曾晟 柳卫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13 C(α,n)16 O是渐进巨星支(AGB)星中慢速中子俘获(s)过程的主中子源反应,而17 O 6.356 MeV1/2+阈下共振对13 C(α,n)16 O反应影响很大。本文使用HI-13串列加速器和Q3D磁谱仪,首次测量了13C(11B,7Li)17 O转移反应角分布,确定了影响13C(... 13 C(α,n)16 O是渐进巨星支(AGB)星中慢速中子俘获(s)过程的主中子源反应,而17 O 6.356 MeV1/2+阈下共振对13 C(α,n)16 O反应影响很大。本文使用HI-13串列加速器和Q3D磁谱仪,首次测量了13C(11B,7Li)17 O转移反应角分布,确定了影响13C(α,n)16 O反应最关键、最不确定的17 O(Ex=6.356MeV)阈下共振态的α宽度,从而得出天体物理能区13 C(α,n)16 O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澄清了国际上已有S因子数据间高达25倍的巨大分歧。AGB星s过程核合成网络计算表明:新反应率数据导致恒星中铅的丰度增加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反应角分布 阈下共振 天体物理 S因子 AGB星 s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