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of expanding swept volume by nano-sized oil-displacement agent
1
作者 LEI Qun LUO Jianhui +6 位作者 PENG Baoliang WANG Xiaocong XIAO Peiwen WANG Pingmei HE Lipeng DING Bin GENG Xiangf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5期991-997,共7页
The effect of expanding swept volume by iNanoW1.0 nanoparticles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core was studied by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technology,and the mechanism of expanding swept volume was expl... The effect of expanding swept volume by iNanoW1.0 nanoparticles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core was studied by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technology,and the mechanism of expanding swept volume was explained by oxygen spectrum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7O-NMR)experiments and capillarity analysis.The results of the LF-NMR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nano-sized oil-displacement agent iNanoW1.0 could increase the swept volume by 10%-20%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ater flooding,making water molecules get into the low permeable region with small pores that conventional water flooding could not reach.17O-NMR technique and capillary analysis proved that iNanoW1.0 nanoparticles could weaken the association of hydrogen bonds between water molecules,effectively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water molecular clusters,and thus increasing the swept volume in the low permeable region.The ability of weakening association of hydrogen bonds between water molecules of iNanoW1.0 nanoparticles increases with its mass fraction and tends to be stable after the mass fraction of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articles NANO-SIZED oil-displacement agent WATER flooding swept volume WATER 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capillary 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垢预测与垢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4 位作者 陈忠 沈明道 向问陶 杨振宇 杨清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复合驱体系的配方,对复合驱过程中结垢类型进行了分析。垢产生的原因为:①化学剂与地层内流体不配伍直接产生沉淀而结垢;②碱与储层矿物反应后产生的离子与储层流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配... 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复合驱体系的配方,对复合驱过程中结垢类型进行了分析。垢产生的原因为:①化学剂与地层内流体不配伍直接产生沉淀而结垢;②碱与储层矿物反应后产生的离子与储层流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配伍的沉淀产生;③流体采出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某些物质沉淀结垢。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4、36、120、840h)和固/液比(1:0。5、1:1、1:2、1:4)条件下,储层不同矿物组合与单一碱、三元复合体系静态反应后液相体系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并利用溶度积法预测出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储层结垢类型和结垢强弱顺序。考察了Ca2+、Mg2+、Al3+、SiO44-、CO32-、SO42-、OH-等离子间的配伍性。利用能谱电镜观察化学剂动态驱替实验后的岩心,发现颗粒表面附存有Ca(OH)2垢和非晶态粒间充填的硅酸盐垢。对试验区中心井的产出垢分析表明,垢主要来自钻井液中的微粒,其次来自储层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油 预测 研究 结垢 稳产措施 驱替剂 溶度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高含硅垢除垢剂的研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新萍 徐克明 +2 位作者 李睿 张永忠 李伟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析了三元复合驱采出系统垢的组成 ,其主要成分为硅铝酸盐 ,质量分数达 5 0 %以上 ,油的质量分数约2 0 % ,碳酸盐垢的质量分数约 10 % ,垢的质地坚硬难除 .针对这一现实研制了三元复合驱采出系统高含硅垢的除垢剂 .配制除垢剂的工艺条... 分析了三元复合驱采出系统垢的组成 ,其主要成分为硅铝酸盐 ,质量分数达 5 0 %以上 ,油的质量分数约2 0 % ,碳酸盐垢的质量分数约 10 % ,垢的质地坚硬难除 .针对这一现实研制了三元复合驱采出系统高含硅垢的除垢剂 .配制除垢剂的工艺条件为 :HCl与HF总酸度控制在 15 % ;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 0 .5 %~ 1.0 %的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 .5 %的渗透剂磺基琥珀酸二辛酯和 0 .5 %缓蚀剂 .室内试验表明 :该除垢剂的适宜温度为 60℃ ,除垢率可达90 %以上 ,缓蚀率大于 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除垢剂 除垢率 缓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牺牲剂在三元复合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道山 廖广志 杨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界面活性研究表明,在一定NaOH浓度下,鼠李糖脂发酵液和表面活性剂按不同比例复配后,可以改善界面活性,界面张力低于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形成的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说明生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 界面活性研究表明,在一定NaOH浓度下,鼠李糖脂发酵液和表面活性剂按不同比例复配后,可以改善界面活性,界面张力低于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形成的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说明生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牺牲剂,用其对油砂预吸附后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30%左右。在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中,表面活性剂用量减少一半情况下,采出井流出物中表百活性剂相对浓度高于未使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中流出物表面活性剂的相对浓度。化学驱原油采收率平均提高16.64%以上。图5参7(李道山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牺牲剂 三元复合驱 应用研究 吸附等温线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污水动力学稳定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万利 单秀华 +2 位作者 李媛 范海明 贾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28-631,541,共4页
通过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污水的背散射光强度变化获得油滴动力学稳定性信息,同时利用稳定性常数值(TSI-1)比较了驱油剂含量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驱油剂含量下污水中油滴的界面性质、粒径、电学性质... 通过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污水的背散射光强度变化获得油滴动力学稳定性信息,同时利用稳定性常数值(TSI-1)比较了驱油剂含量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驱油剂含量下污水中油滴的界面性质、粒径、电学性质和界面膜强度以及水相粘度,分析了驱油剂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和碱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小油滴粒径、增加Zeta电位和液膜强度,但对水相粘度影响不大;聚合物则主要是增加油滴Zeta电位和液膜强度并使水相粘度显著增大。这些作用阻碍了小油滴转变为大液滴,减慢了大液滴聚结和分层速度。随着污水中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大,污水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驱油剂 采出污水 稳定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与段塞组合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亚洲 殷代印 张承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6,115-116,共4页
针对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区块中后期含水上升快,不同渗透率油层动用差异大,注入液无效循环的问题,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通过对交联剂种类及质量分数、聚合物质量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等的筛选,并结合... 针对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区块中后期含水上升快,不同渗透率油层动用差异大,注入液无效循环的问题,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通过对交联剂种类及质量分数、聚合物质量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等的筛选,并结合正交试验,研制出了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深部调剖的调剖剂配方,该配方由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104且质量浓度为2 000 mg/L的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5%的离子型交联剂YH-1、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0.08%的有机交联剂THM-1和THM-2以及质量分数为0.2%的稳定剂、质量分数为0.1%的除氧剂组成,形成的调剖剂成胶时间为102 h,成胶粘度为3 510 m Pa·s,稳定时间大于60 d,抗盐性好,对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不大。该调剖剂应用于三元复合驱调剖时,能够更好地发挥注入液驱替中、低渗透层的作用,比不应用调剖剂的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4%左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注入调剖剂前,加入0.01倍孔隙体积的前置聚合物段塞,能够使调剖剂保持更好的成胶性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三元复合驱 凝胶 段塞优化 深部调剖 大庆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剂对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的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文祥 张栋 +1 位作者 阚亮 郎丽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772-774,共3页
结合河南油田储层特性,在ZL-Ⅱ型聚合物+SHSA-HN6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碱剂Na2CO3的加入对复合体系各项性能的优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碱剂一方面可进一步降低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吸附,碱在... 结合河南油田储层特性,在ZL-Ⅱ型聚合物+SHSA-HN6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碱剂Na2CO3的加入对复合体系各项性能的优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碱剂一方面可进一步降低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吸附,碱在一定程度上对表面活性剂起到保护作用,复合体系加入碱后,溶液的乳化性能得到改善。河南油田天然岩心在进行复合驱后,其润湿性由弱亲水转变为强亲水。现场试验证明,采用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驱油可获得较高的注采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性能优化 牺牲剂 弱碱三元体系 复合驱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液各组分在矿场试验中的滞留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道山 廖广志 +1 位作者 贾庆 陈星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介绍了大庆油田已完成的 4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情况 ,包括试验区油藏目的油层地质概况 (给出了粘土矿物组成 ) ,井位图和井网结构 ,地层水和配液水基本矿化组成 ,三元复合驱替液组分组成、段塞结构及大小 ,注入概况 ,全区 (以及个别典... 介绍了大庆油田已完成的 4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情况 ,包括试验区油藏目的油层地质概况 (给出了粘土矿物组成 ) ,井位图和井网结构 ,地层水和配液水基本矿化组成 ,三元复合驱替液组分组成、段塞结构及大小 ,注入概况 ,全区 (以及个别典型井 )采收率提高值以及驱油液及组分在油层内的滞留。这 4个矿场试验是 :中区西部先导性试验 ;杏五中块先导性试验 ;小井距试验区加牺牲剂RH的先导性试验 ;杏二区扩大性试验。在 4个试验区各选1口典型井 ,中部西区加选中心井 ,共 5口井 ,连续测定矿场试验期间这 5口井采出液中碱NaOH、聚合物HPAM、表面活性剂ORS41或B(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RH)的浓度 ,给出相对浓度 (实测浓度与注入浓度之比 )随注入PV数的变化曲线 ,主要关联粘土矿物含量以及驱油液组成、段塞大小 ,讨论了各组分的滞留、曲线峰值及峰位等。结论如下 :①在 3个组分中表面活性剂ORS41(和B)在油层中滞留量最大 ,油层粘土含量越高 ,滞留量越大 ;②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牺牲剂与磺酸盐ORS41复配 ,可以减少ORS41在油层的滞留量 ,减少三元复合驱配方中ORS41的用量 ;③ 3种组分在采出液中出现的顺序 ,先是碱或聚合物 ,二者相对浓度峰位接近 ,表面活性剂的产出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牺牲剂 滞留 油层 asp三元复合驱 粘土 矿场试验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北低渗透油田三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道山 徐正顺 郑凤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对葡北油田开展三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时, 应用大庆长垣北部油田三元复合驱配方不能满足葡北的油藏条件。对此应用复合碱改善了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 使用牺牲剂降低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吸附损失达40% 以上, 筛选出适合葡... 对葡北油田开展三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时, 应用大庆长垣北部油田三元复合驱配方不能满足葡北的油藏条件。对此应用复合碱改善了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 使用牺牲剂降低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吸附损失达40% 以上, 筛选出适合葡北油田的三元复合驱配方。天然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采收率比水驱提高18% 以上。此复合驱技术对今后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展复合驱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 驱油 低渗透油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牺牲剂降低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道山 刘忠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3,共4页
针对三元复合体系 ,应用牺牲剂对油砂预吸附后 ,测定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吸附等温线 ,结果可降低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 4 0 %~ 60 %。界面张力和粘度测量表明 ,牺牲剂加入对复合体系性质影响较小。牺牲剂无论是以前置段塞还是以混合方式... 针对三元复合体系 ,应用牺牲剂对油砂预吸附后 ,测定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吸附等温线 ,结果可降低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 4 0 %~ 60 %。界面张力和粘度测量表明 ,牺牲剂加入对复合体系性质影响较小。牺牲剂无论是以前置段塞还是以混合方式注入都可以提高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无复合驱 表面活性剂 牺牲剂 吸附损失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砂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李道山 侯吉瑞 徐瑞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12 0 0mg/LHPAM时 ,表面活性剂ORS41(Witco)和B(Stepan)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经过最大值 ,出现最大值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3.1和 2 .1mmol/L ,预吸附牺牲剂生物表面活性剂RH(1.5g/L)、石油羧酸钠 (5g/L)、木质素磺酸钠 (10 g/L)不改变吸附等温线的形状 ,但使表面活性剂吸附最大值降低6 0 %— 30 %。ASP驱油液中 ,两种碱和HPAM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 ,碱耗达到平衡需要 2 0— 30小时 ,NaOH的碱耗约为Na2 CO3 的 2倍 ,HPAM的最大吸附量为 0 .4mg/g油砂。在不使用牺牲剂时 ,表面活性剂、碱 (NaOH)、HPAM在岩心内的滞留量分别为 0 .0 81、0 .2 10、0 .0 5 7mg/ g岩心 (注入 0 .6PVASP驱油液 ,再水驱到 4PV) ,流出液中初见HPAM、NaOH和表面活性剂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2、0 .2 3、0 .3PV ,相对浓度达到最大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9、0 .9、1.0PV ,各组分在岩心内的相对滞留量大小依次为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 3种牺牲剂降低各组分滞留量的效果 ,在作为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液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牺牲剂 油藏岩心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矿藏采油井结垢及清垢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贤君 王庆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大庆油田NaOH/ORS 41/HPAM三元复合驱区块的采油井结垢严重。简要分析了这些采油井结垢的原因,对取自2口采油井井下的4个垢样进行了分析。垢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有机物(原油和聚合物)、CaO、MgO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非晶质二氧化硅和六方... 大庆油田NaOH/ORS 41/HPAM三元复合驱区块的采油井结垢严重。简要分析了这些采油井结垢的原因,对取自2口采油井井下的4个垢样进行了分析。垢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有机物(原油和聚合物)、CaO、MgO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非晶质二氧化硅和六方球状方解石、普通方解石及硫酸钡等;次要矿物成分为碎屑状石英、长石、粘土和黄铁矿等;垢由粗粒层和胶泥状细粒层交替沉积而成;垢的主要类型为硅垢和碳酸钙垢。在垢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清垢剂,其总体配方(质量百分数)为:10%~15%复合酸(氢氟酸、盐酸、有机酸)+6%~8%垢转化剂+8%~12%螯合剂+2%~4%表面活性剂+4%~6%缓蚀剂+水。该清垢剂45℃时对大庆各区块油井垢的溶蚀率不小于80%,溶蚀反应可在2h内完成,腐蚀速率仅为0.80g/m2·h。用该剂处理了结垢严重的4口采油井,单井每次用量为10~20m3,清垢效果良好,检泵周期大大延长。图1表4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 采油井 三元复合驱油藏 产品研究 开发 油井清垢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采收率的三元复合驱原油破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思明 王杰 +3 位作者 唐豹 李雨威 刘泽军 钟水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4,117-118,共4页
三元复合驱油(ASP)是提高采收率主要措施,由于含有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等物质,其采出液(含水原油)破乳脱水是油田开发的一个技术难点。用原油和产层水配置出ASP驱油的模拟采出液,通过实验考察了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和pH值对... 三元复合驱油(ASP)是提高采收率主要措施,由于含有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等物质,其采出液(含水原油)破乳脱水是油田开发的一个技术难点。用原油和产层水配置出ASP驱油的模拟采出液,通过实验考察了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和pH值对模拟采出液破乳效果的影响;优选出了一种破乳效果较好的破乳剂ZW1-1;研究了破乳剂ZW1-1对不同浓度的ASP体系模拟采出液的破乳效果,对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实验结果表明:ASP驱油体系的各种化学驱油剂对破乳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是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ASP驱油体系采出乳状液水相pH值控制在4~7时对采出原油的破乳有利;当ASP驱油体系模拟采出液的三种化学剂浓度都为400mg/L时,破乳剂ZW 1-1的破乳率可以达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三元复合驱 破乳剂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作为牺牲剂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体系抗吸附性能及驱油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欣欣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5期35-39,共5页
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降低开采成本成为迫在眉睫的技术难题。为此,研究在三元复合体系中加入适量的廉价牺牲剂,以减少高成本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油砂中的吸附损失,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以生物... 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降低开采成本成为迫在眉睫的技术难题。为此,研究在三元复合体系中加入适量的廉价牺牲剂,以减少高成本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油砂中的吸附损失,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复配及预吸附的方法,对其改变岩石润湿性、抗吸附及驱油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后,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鼠李糖脂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有效地改变岩石的润湿性,相对润湿指数均由弱亲油性向弱亲水性方向移动;鼠李糖脂可有效降低表面活性剂和碱的吸附损失,可降低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9.4个百分点,Na OH可减少吸附损失9.8个百分点;在等黏度的驱油条件下,前置段塞注入方式优于复配混合注入方式,前者可使总采收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鼠李糖脂 牺牲剂 抗吸附性能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用的固体缓释防垢剂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金玲 刘合 袁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由3种未指名化合物配制成兼具防腐蚀作用的防垢剂FHE,加入固化剂制成缓释防垢剂(防垢块)。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加入防垢剂FHE2.5mg/L,在55℃、72h静态挂片测试中防垢率为99.0%;加入防垢剂FHE2.5、4.0mg/L,在55℃、压力3MPa、168h动态... 由3种未指名化合物配制成兼具防腐蚀作用的防垢剂FHE,加入固化剂制成缓释防垢剂(防垢块)。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加入防垢剂FHE2.5mg/L,在55℃、72h静态挂片测试中防垢率为99.0%;加入防垢剂FHE2.5、4.0mg/L,在55℃、压力3MPa、168h动态模拟条件下挂片测试防垢率分别为74.9%、93.2%,由此得到防垢剂FHE的最佳浓度为4.0mg/L。防垢剂FHE与固化剂的最佳配比为3∶1。在去离子水中50℃时,防垢剂FHE从直径20mm、长20mm的防垢块中的静态溶出率由13.14%(0~48h)逐渐降至11.04%(144~192h)。在模拟井筒条件的实验装置上,求得50~55℃下,14~20h内从防垢块溶出的防垢剂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的浓度由4.31降至3.70mg/L,由相似性原理求得在井筒中使用的防垢块直径应为8mm,长度应为645mm。在一口螺杆泵采油井中使用防垢块,油井产量略有增加,泵电流下降4~6A。图1表5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缓释防垢剂 缓释化学剂 三元复合驱油 采油井 防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碱三元复合驱颗粒调剖剂强度和弹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向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4,共6页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尤其是近井地带多次重复调堵后,大量注入体系沿高渗透层或特高渗透层做无效和低效循环,降低了驱替效果。为了保证颗粒调剖剂的质量,增强其稳定性,提高驱替效果,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开展了强碱三元复合驱颗粒...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尤其是近井地带多次重复调堵后,大量注入体系沿高渗透层或特高渗透层做无效和低效循环,降低了驱替效果。为了保证颗粒调剖剂的质量,增强其稳定性,提高驱替效果,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开展了强碱三元复合驱颗粒调剖剂强度和弹性评价方法研究。基于调剖剂颗粒在地层中运移时产生的挤压、剪切、变形等力学行为,确定了三元复合驱颗粒调剖剂强度表征方法;测定了8种不同类型调剖剂颗粒在不同膨胀时间条件下通过孔板时的突破压力和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回弹系数。结果表明:调剖剂颗粒放置时间越长,其强度越低;对于同种类型不同粒径的颗粒调剖剂,粒径越大,其过孔突破压力越大;8种样品64样次测定结果中回弹系数大于20%的样品次数达到70%以上。通过研究发现同类产品的颗粒回弹系数和过孔突破压力具有负相关性,形成了综合考虑回弹系数和过孔板突破压力2个指标的颗粒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碱 三元复合驱 颗粒调剖剂 弹性 强度测定 回弹系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后微膨型封窜剂体系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晨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6-452,共7页
为了提高封窜剂体系在三元复合驱环境下的固化强度,改善三元复合驱后部分管外窜槽井的封堵效果,通过考察作为主剂的经过辐照后的丙烯酰胺与膨润土的接枝半共聚高分子衍生物混合物浓度、交联剂过硫酸铵浓度、增强剂N,N-甲叉基双丙烯酰胺... 为了提高封窜剂体系在三元复合驱环境下的固化强度,改善三元复合驱后部分管外窜槽井的封堵效果,通过考察作为主剂的经过辐照后的丙烯酰胺与膨润土的接枝半共聚高分子衍生物混合物浓度、交联剂过硫酸铵浓度、增强剂N,N-甲叉基双丙烯酰胺浓度、微膨剂OP-10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硬化剂G级水泥浓度对封窜剂固化效果的影响,得到适合三元复合驱后微膨型封窜剂体系,研究了封窜剂固化体在三元复合驱体系中的长期稳定性、封窜剂与三元复合驱体系的配伍性以及封窜剂在三元复合驱体系环境下对岩心的封堵性能,并进行了油田现场封堵封窜试验。优选的配方为13%~17%经过辐照后的丙烯酰胺与膨润土的接枝半共聚高分子衍生物混合物+0.12%~0.18%过硫酸铵+0.06%~0.09%N,N-甲叉基双丙烯酰胺+0.3%~0.5%OP-10或0.8%~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7%G级水泥的封窜剂体系的固化时间1~5 h可控,在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环境中强度超过20 N,体积膨胀倍数<1.5倍,体积微膨可控且保持较好的高强度稳定性。岩心封堵实验表明,突破压力超过10.0 MPa,岩心封堵率超过97%,封堵能力较好。利用该体系对三元复合驱区块内生产井窜流层位进行封堵,全井日产液降低30.3%,日产油最高增加1.58 t,含水下降4.1%,体系对三元复合驱后窜流井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微膨 封窜剂 封堵强度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复合驱采出水处理实验研究
18
作者 胡文庭 李关虎 +2 位作者 胡小冬 范虎 戴林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14-16,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复合驱采出水的特点,结合使用pH调节剂、铝盐混凝剂和高分子助凝剂对采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剂用量、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剂的最佳用量和处理条件。结果表明,pH调节剂QZ-2、铝盐混凝... 针对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复合驱采出水的特点,结合使用pH调节剂、铝盐混凝剂和高分子助凝剂对采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剂用量、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剂的最佳用量和处理条件。结果表明,pH调节剂QZ-2、铝盐混凝剂QF和高分子助凝剂QH的加入量分别为2008,00,10 mg/L,在50℃下搅拌150 s,水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采出水 污水处理 PH调节剂 铝盐混凝剂 高分子助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剂对固井质量影响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宝君 王连生 芦庆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大庆油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三次采油阶段,通过注入聚合物和三元驱油剂提高采收率,保持了油田高产稳产。为了研究新型驱油剂对新钻井固井质量的影响,开展了聚合物、三元驱油剂侵入钻井液、水泥浆以及聚合物、三元驱油剂养护水泥石... 大庆油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三次采油阶段,通过注入聚合物和三元驱油剂提高采收率,保持了油田高产稳产。为了研究新型驱油剂对新钻井固井质量的影响,开展了聚合物、三元驱油剂侵入钻井液、水泥浆以及聚合物、三元驱油剂养护水泥石室内实验。实验表明,新型驱油剂对钻井液、水泥浆性能影响均大于地层水,其中三元驱油剂对钻井液和水泥浆的影响最大。通过实验,进一步认清了三次采油驱油剂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为完善钻井完井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这类地区的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三元驱油剂 钻井液 水泥浆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在NaCl三元驱油剂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博昱 沙风生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12期76-79,共4页
在油田特高含水期,为了降成本、防结垢,拟在原碱三元实验区开展NaCl三元(盐三元)驱油技术矿场试验,但是,原站场三元调配罐材质为304不锈钢,能否继续盛装盐三元溶液尚不明确。通过恒定电位法测定304不锈钢在盐三元溶液、调pH盐三元溶液和... 在油田特高含水期,为了降成本、防结垢,拟在原碱三元实验区开展NaCl三元(盐三元)驱油技术矿场试验,但是,原站场三元调配罐材质为304不锈钢,能否继续盛装盐三元溶液尚不明确。通过恒定电位法测定304不锈钢在盐三元溶液、调pH盐三元溶液和1.2%(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临界点蚀温度(CPT),模拟现场环境开展室内浸泡实验,测定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从而明确304不锈钢在盐三元驱油剂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在1.2%NaCl溶液、盐三元溶液和调pH盐三元溶液中CPT分别为19.5、30.5、38.7℃,验证了Cl^-的腐蚀性以及聚丙烯酰胺(HPAM)、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缓蚀性;室内浸泡实验中,304不锈钢在调pH盐三元和盐三元溶液中腐蚀速率均较低,因此现场调配罐可利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驱油剂 盐三元溶液 304不锈钢 腐蚀行为 临界点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