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ca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by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
1
作者 Shiyi Xu and Wei Cen School of Computer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072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S2期86-94,共9页
To generate a test set for a given circuit (including both combinational and sequential circuits), choice of an algorithm within a number of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to apply is bound to vary from circuit t... To generate a test set for a given circuit (including both combinational and sequential circuits), choice of an algorithm within a number of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to apply is bound to vary from circuit to circuit. In this paper, the genetic algorithms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models of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in making such choice more easily. Therefore, we may forecast the testability parameters of a circuit before using the real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 The results also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n to convince the readers of the truth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is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ABILITY GENETIC Algorithm forecasting EVALUATING test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EA4T钢磨削表面残余应力预测
2
作者 杨光 李峰 于国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0,144,共5页
对工件磨削期间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获得实验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测定了各个磨削参数下得到的表面残余应力差异性,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实现残余应力的预测;最后对磨削过程中机械应力的改变状态开展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磨... 对工件磨削期间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获得实验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测定了各个磨削参数下得到的表面残余应力差异性,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实现残余应力的预测;最后对磨削过程中机械应力的改变状态开展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磨削深度后,初始为拉应力作用的表层残余应力转变为压应力的状态,应力大小也跟磨削深度表现为正相关的特点。随着砂轮速度的提高,表面发生了残余应力的持续降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数据,通过F检验法实施判断结果符合高度显著条件。机械应力和磨削表面应力变化趋势相近,当磨削深度或进给速度增大时都发生了作用力升高的现象。该研究对提高刚表面磨削机加工精度以及表面质量调控具有很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加工 残余应力 测试 线性回归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1钛合金本构及铣削表面质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侍中楼 杨湘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2,共10页
目的探明不同铣削参数对TA11钛合金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基于铣削参量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实现TA11钛合金铣削表面质量的预测。方法通过TA11钛合金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室温拉伸实验,构建TA11钛合金相关的JC本构模型,并基于此建... 目的探明不同铣削参数对TA11钛合金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基于铣削参量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实现TA11钛合金铣削表面质量的预测。方法通过TA11钛合金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室温拉伸实验,构建TA11钛合金相关的JC本构模型,并基于此建立铣削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结合单因素分析法,阐明不同铣削参数组合下的TA11钛合金表面粗糙度演化规律;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基于铣削参量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结果分别建立了可真实反映TA11钛合金不同应变速率下应力-应变行为和损伤行为的JC本构模型与损伤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在铣削速度为5300 r/min、每齿进给量为0.04 mm/z、铣削深度为1 mm、铣削宽度为0.2 mm的实验条件下,铣削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为11.83%;所建立的粗糙度预测模型拟合程度R2=0.963、显著性水平P<0.001,模型拟合度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立的JC本构模型和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TA11钛合金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变形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基于此开展的铣削过程有限元模拟可反映铣削参量对TA11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所建立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可为TA11钛合金铣削工艺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的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1钛合金 表面粗糙度 JC本构模型 有限元模拟 正交实验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年限多沙河流电站压力钢管泥沙磨损试验与寿命预估研究
4
作者 邱巍 彭梁 +4 位作者 严戴志 郑有全 余志顺 刘小兵 张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174,193,共4页
针对龚嘴电站运行年限长达50余年,近年检测发现压力钢管因存在泥沙磨损导致管壁厚减薄潜在安全运行的隐患,开展了压力钢管沙水流动数值模拟以及泥沙磨损试验和预测研究,建立泥沙磨损预估数学模型,预估压力钢管寿命。研究表明,龚嘴水电... 针对龚嘴电站运行年限长达50余年,近年检测发现压力钢管因存在泥沙磨损导致管壁厚减薄潜在安全运行的隐患,开展了压力钢管沙水流动数值模拟以及泥沙磨损试验和预测研究,建立泥沙磨损预估数学模型,预估压力钢管寿命。研究表明,龚嘴水电站压力钢管明管段泥沙磨损,在汛期平均泥沙浓度2.5kg/m^(3)条件下,磨损率达1.392×10^(-4)mm/h,在平均泥沙浓度0.63kg/m^(3)条件下,磨损率为3.509×10^(-5)mm/h,若不考虑河流泥沙浓度有逐步增大趋势等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按压力钢管设计要求和年平均泥沙浓度0.63 kg/m^(3)预估,理论上龚嘴水电站压力钢管明管段还能运行19年。但由于压力钢管还可能锈蚀,同时还会遇到河流泥沙浓度剧增的情况,建议要加强对管道系统壁厚的监测和日常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年限 多沙电站 压力钢管 泥沙磨损试验 寿命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集成径流预测模型性能“高低”差异机理与特性分析
5
作者 王庆杰 岳春芳 +1 位作者 刘长升 朱灵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8,共6页
分解-集成模型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但部分模型不恰当地使用测试集数据,其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备受质疑。基于数据分布特性分析技术评估分析后验试验框架(HE)和预测试验框架(FE)2类典型分解-集成模型的性能差异机理,以2个典型水库的月径流... 分解-集成模型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但部分模型不恰当地使用测试集数据,其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备受质疑。基于数据分布特性分析技术评估分析后验试验框架(HE)和预测试验框架(FE)2类典型分解-集成模型的性能差异机理,以2个典型水库的月径流预测为例,以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BP)、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为基准模型,以变分模态分解(VMD)和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为分解算法分别构建模型,在分析各类模型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偏度、样本熵等技术识别各类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数据分布特性。从预测精度看,HE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预测精度远高于单一模型;FE在训练集上与HE模型相近,在测试集上远低于单一模型。从训练集、测试集分布特性上看,训练集上单一模型的偏度值为2.03,而HE、FE模型各分解分量的偏度介于0~1.52之间;训练集、测试集的样本熵差异在单一模型上为0.13,在HE、FE模型各分解分量上分别介于0.01~0.25、0.47~1.18之间。HE使用整体分解方式,分解后训练数据的复杂程度低、代表性强,建立的模型拟合性能高、预测性能强;FE使用并行—分步分解方式,训练数据—测试数据间出现显著的协变量偏移,建立的模型拟合性能虽高但预测性能不达标。研究结果可为分解—集成预测建模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集成 径流预测 端点效应 后验试验框架 预测试验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价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ARDL-ECM的预测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俞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5,共7页
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多元化表明我国物价波动问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本文以2000年1月到2011年7月为样本期,将消费物价指数(CPI)和其他总量指标以及总量结构指标进行HP滤波处理,以波动趋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ARDL-ECM方法的预测检验结果表... 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多元化表明我国物价波动问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本文以2000年1月到2011年7月为样本期,将消费物价指数(CPI)和其他总量指标以及总量结构指标进行HP滤波处理,以波动趋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ARDL-ECM方法的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货币需求结构和进出口总额比例对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波动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货币总量调控政策仍然有效,但受结构波动影响。因此,在实施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应关注总量结构的偏离,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波动 总量结构 HP滤波 ardl-ecm预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秒坐立试验联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对运动性低氧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天祎 司徒炫明 +3 位作者 曲木诗玮 王思远 江山 杨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19-4124,共6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活动时外周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疾病预后存在相关性,目前诱导运动性低氧(EID)的评估结论不一。目的探究适合社区及居家COPD患者诱导EID的方法。...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活动时外周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疾病预后存在相关性,目前诱导运动性低氧(EID)的评估结论不一。目的探究适合社区及居家COPD患者诱导EID的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中日友好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76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中静息SpO_(2)与运动中最低SpO_(2)(ΔSpO_(2)),以ΔSpO_(2)≥4%为EID判定标准。根据有无EID分为非EID组和EID组,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30秒坐立试验(30s STST)ΔSpO_(2)、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探究EID与30s STSTΔSpO_(2)、CAT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0s STSTΔSpO_(2)、CAT评分及二者联合对EID的预测价值。结果非EID组(n=29)与EID组(n=47)中30s STSTΔSpO_(2)、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s STSTΔSpO_(2)预测EID截断值为2%,灵敏度为59.6%,特异度为82.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0(95%CI=0.614~0.846,P<0.05);CAT评分预测EID截断值为13分,灵敏度为48.9%,特异度为79.3%,AUC为0.712(95%CI=0.596~0.828,P<0.05);30s STSTΔSpO_(2)联合CAT评分预测EID的截断值为0.593,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72.4%,AUC为0.765(95%CI=0.659~0.871,P<0.001)。结论30s STST诱发SpO_(2)≥2%、CAT评分≥13分,需警惕EID的发生可能;30s STST、CAT评分可以成为社区及居家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EID的测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坐立试验 低氧血症 运动性低氧 居家康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四川省天然气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及未来消费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洪兵 刘可 +3 位作者 吴小东 韩咪 李超 唐成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20,共10页
天然气作为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精准掌握其消费变化趋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大气治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遴选出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人口发展、城镇化率、能源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作为天然气消费的潜在影响因素,利用ADF方法检验变... 天然气作为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精准掌握其消费变化趋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大气治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遴选出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人口发展、城镇化率、能源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作为天然气消费的潜在影响因素,利用ADF方法检验变量数据时序特征。运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法挖掘天然气消费的有效驱动因素,基于有效驱动因素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对四川省天然气消费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省天然气消费的重要有效驱动因素依次是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结构、人口发展;②未来四川省天然气消费量呈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降低,到2040年,四川省天然气消费量将达约5.09×10^(10)m^(3),增长率降至2.69%;③科学规划四川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出新能源开发利用政策可控制天然气消费增长速率,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抑制四川省天然气消费增长的关键。研究可实现对四川省天然气消费未来变化趋势的非线性预测分析,为科学规划四川省天然气发展方案、推动成渝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预测 ADF检验 斯皮尔曼系数 C-D生产函数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选取对图像信息法可预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唯熙 张永仙 +1 位作者 张盛峰 张小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25,共18页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1970年以来的全国M_(S)≥3.0地震目录,采用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时段”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年尺度的滑动时间步长,以南北地震带2016年以来发生的M_(S)≥6.0地震的回溯性预测检验为例,研究了不同空间范围的选取对PI方法地震预测效能的影响。地震预测效能检验采用R值评分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检验方法。结果显示:①在其它计算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区域选取对PI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②利用R值评分和ROC检验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时,区域内部地震活动性差异小的区域预测效果较好,而对于地震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的区域,地震活动性高的区域内发生的地震更容易被预测,推测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出现的异常更显著,而算法里的归一化过程会抑制地震活动性较低区域出现的异常,从而造成漏报;③对于具体的目标地震,震中附近的PI热点图像会经历演化,因此利用PI方法向前预测时要结合多个时间窗口进行综合预测;④不同于其它天然构造地震的热点演化趋势,2019年四川长宁M_(S)6.0地震和2021年四川泸县M_(S)6.0地震震中附近热点反复出现、消失,可能与人工活动有关;⑤滇西南地区、海原断裂中东部附近、小江断裂中部地区、龙门山断裂南部和小江断裂东北部地区存在持续出现的PI热点,这些区域为值得关注的M_(S)≥6.0地震发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PI)法 南北地震带 地震可预测性 强震预测 R 值评分 ROC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算法分级权重集成的渤海西岸降水预报技术研究
10
作者 侯敏 杨晓君 +3 位作者 王彩霞 张楠 许长义 王国松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9,共9页
以渤海西岸为研究区域,基于2019—2021年6—9月实况降水资料和模式预报数据,研发了一种新的降水集成预报技术,采用分级权重分配将3种客观订正预报算法和6种集合统计量算法进行集成,得到多算法分级权重集成预报(Hierarchical-weight Cons... 以渤海西岸为研究区域,基于2019—2021年6—9月实况降水资料和模式预报数据,研发了一种新的降水集成预报技术,采用分级权重分配将3种客观订正预报算法和6种集合统计量算法进行集成,得到多算法分级权重集成预报(Hierarchical-weight Consensus Forecasting,HCF),然后以2021年9月渤海西岸一次典型强降水过程为例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HCF预报(08时—次日08时)的所有降水量级的TS评分均高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模式预报;相较于ECMWF模式预报和其他客观预报,HCF在降水量级和落区预报方面均表现良好,08时—次日08时的大雨及以上量级的TS评分最高,其他降水量级检验评估指标也均在前三位;在个例检验中,HCF预报较ECMWF模式的所有降水量级的检验指标均更优秀,其中小雨预报的TS评分较ECMWF模式提升41.76%,大雨预报评分提升5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降水预报 分级权重集成 晴雨订正 个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在湖南不同环流型下的小时降水预报性能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龙 陈静静 +1 位作者 胡媚 陈鹤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8,共15页
利用T-mode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2021年汛期(4—9月)逐小时850 hPa风场进行环流分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同期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CMA-GD-R3)小时降水预报性能检验。结果表明:影响湖南2021年汛期的主要环流型为西南涡切变型、切变... 利用T-mode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2021年汛期(4—9月)逐小时850 hPa风场进行环流分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同期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CMA-GD-R3)小时降水预报性能检验。结果表明:影响湖南2021年汛期的主要环流型为西南涡切变型、切变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南风型和台风外围东风型4类;模式小时降水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和分级降水TS评分日变化特征明显,晴雨准确率夜间高于白天,分级降水TS评分峰值出现在早晨,各环流型的临近时效降水预报效果较好,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最高的西南涡切变型晴雨准确率较低,副热带高压边缘南风型在较大量级降水表现相对较差;SAL(structure amplitude and location)检验显示,西南涡切变型、切变型过程模式位置预报较接近实况,强度预报表现为前弱后强,副热带高压边缘南风型过程预报落区分散,位置预报不稳定,整体强度较实况明显偏弱,台风外围东风型过程在短时预报时效落区接近实况,强度预报显著偏弱,该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模式降水预报空间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快速循环同化模式(CMA-GD-R3) 环流分型 小时降水预报 SA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固硫渣纤维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赵亚娣 李姗姗 +3 位作者 金宝宏 李淑翔 郑传磊 王晋浩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2,169,共7页
为了实现循环流化床固硫渣的高效利用,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45),试验研究了16组固硫渣纤维砂浆的力学性能,分析和探讨了粉煤灰取代率(体积分数)、固硫渣取代率(体积分数)和PVA纤维掺量(体积分数)对固硫渣干混砌筑砂浆14 d抗压强度、14 ... 为了实现循环流化床固硫渣的高效利用,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45),试验研究了16组固硫渣纤维砂浆的力学性能,分析和探讨了粉煤灰取代率(体积分数)、固硫渣取代率(体积分数)和PVA纤维掺量(体积分数)对固硫渣干混砌筑砂浆14 d抗压强度、14 d抗折强度、28 d抗压强度和28 d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硫渣砂浆在14 d和28 d龄期时的抗折强度与粉煤灰体积分数、固硫渣体积分数和PVA纤维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相同,14 d和28 d龄期时的抗压强度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粉煤灰为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特别显著影响因素,固硫渣为14 d抗折强度的显著影响因素,14 d抗压强度的特别显著影响因素,PVA纤维仅为抗折强度的有影响因素;当粉煤灰掺量为10%、固硫渣掺量为10%、PVA纤维掺量为0时,固硫渣纤维砂浆的14 d抗折强度、28 d抗折强度、14 d抗压强度均为最大,较基准组分别提高9.2%、4.3%、15.5%,可用于配制预拌干混砂浆;采用NSGM(1,4)模型,对固硫渣纤维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模拟与预测,模型模拟平均相对误差为3.914%,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5.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硫渣 聚乙烯醇纤维(PVA)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选择性集成即时学习风电功率自适应预测
13
作者 李运龙 金怀平 +2 位作者 范守元 金怀康 王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7-496,共10页
风电功率预测可为风电的并网和优化调度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由于风电固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给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带来巨大挑战。同时,由于受季节性、气候性、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随着时间... 风电功率预测可为风电的并网和优化调度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由于风电固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给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带来巨大挑战。同时,由于受季节性、气候性、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电功率数据特征难免发生改变,这将直接导致离线的风电功率模型性能发生退化。为此,提出一种在线选择性集成即时学习(OSEJIT)自适应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为了有效处理风电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征,通过相似度、学习器扰动以构建多样性JIT基模型库。其次,为了保证集成有效性,定义基于Friedman检验的多样性指标和基于预测精度的准确性指标以实现模型的在线选择。随后,在线预测阶段,根据模型近期的预测性能通过自适应加权集成的方式获得最终预测值。为了保证基模型库的更新,同时规避模型频繁重建导致计算资源耗费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KL散度的过程状态识别方法以减少模型重建频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一个实际风电功率数据应用中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预测 自适应算法 过程状态识别 统计假设检验 在线选择性集成 即时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曲线和有效积温的美国白蛾发生预测和除治效果评估机制研究
14
作者 杨静 徐敏田 +7 位作者 马春艳 郑召坤 牟文文 王燕 许玉倩 焦硕 赵磊 闫丰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6-43,共8页
经拟合,美国白蛾成虫羽化符合正态分布。求算出成虫-成虫高峰日有效积温常数为877.6±84.3日度、当年成虫高峰日有效积温常数309.3±31.5日度,并给出了通过高峰日有效积温和成虫种群消长趋势指数进行当代和下一代成虫数量预测... 经拟合,美国白蛾成虫羽化符合正态分布。求算出成虫-成虫高峰日有效积温常数为877.6±84.3日度、当年成虫高峰日有效积温常数309.3±31.5日度,并给出了通过高峰日有效积温和成虫种群消长趋势指数进行当代和下一代成虫数量预测的方法。在全种群治理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空间覆盖量和种群覆盖量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幼虫种群死亡量计算方法,其可靠性在对往年飞防除治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预测 数学建模 正态分布 有效积温 除治 回溯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组合预测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游仕洪 程浩忠 +2 位作者 谢宏 郭文铸 卢金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53-56,7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模糊组合预测对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的方法和冗余方法在组合预测中的应用 ,以实际预测为例 ,给出预测分析过程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能综合各种方法的优点 ,给出一个预测区间 。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模糊组合预测 线性规划 冗余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尾矿坝稳定性综合预测 被引量:40
16
作者 敬小非 尹光志 +1 位作者 魏作安 黄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3,共6页
为探析设计中的小打鹅尾矿坝在未来运行中的稳定性,遂以小打鹅尾矿库设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尾矿坝堆坝物理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该尾矿坝堆积的全过程,探析尾矿颗粒在库内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坝体浸润线的埋深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A... 为探析设计中的小打鹅尾矿坝在未来运行中的稳定性,遂以小打鹅尾矿库设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尾矿坝堆坝物理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该尾矿坝堆积的全过程,探析尾矿颗粒在库内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坝体浸润线的埋深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非线性软件对该尾矿坝在正常运行和洪水运行两种工况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综合预测了尾矿坝在未来运行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堆坝初期干滩面较短;堆坝中后期浸润线埋深基本保持在6~10cm下相对稳定的位置;水流对尾矿的分选作用不很明显,在库水位置尾矿出现明显细化现象;正常运行下坝体是稳定的,洪水情况下坝体浸润线偏高、受力较大,相对比较危险,必须采取相应排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稳定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地层测试多井参数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关富佳 李相方 +2 位作者 许寒冰 唐恩高 颜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现有电缆地层测试(WFT)产能预测方法因其还无法达到中途测试(DST)产能预测精度,且存在较大误差。目前,通过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多井多参数储层横向预测技术,拓展了WFT的探测半径,得到了考虑储层不等厚的平均厚度评价方法和考虑非均质性、... 现有电缆地层测试(WFT)产能预测方法因其还无法达到中途测试(DST)产能预测精度,且存在较大误差。目前,通过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多井多参数储层横向预测技术,拓展了WFT的探测半径,得到了考虑储层不等厚的平均厚度评价方法和考虑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平均渗透率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多井参数WFT产能计算方法更接近储层实际地质情况,从而提高了WFT产能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地层测试 地质统计学 各向异性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受热件热疲劳试验损伤的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卫正 刘金祥 +3 位作者 魏春源 郭良平 徐春龙 陈光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4,共3页
在发动机受热件加速热疲劳台架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连续损伤力学及热疲劳研究的一些成果 ,提出了热疲劳损伤模型 ,并据此推导了试验控制参数与零件试验寿命间的预测关系式。根据铸铁缸盖热疲劳试验结果 ,拟合了模型参数。同时 ,寿命... 在发动机受热件加速热疲劳台架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连续损伤力学及热疲劳研究的一些成果 ,提出了热疲劳损伤模型 ,并据此推导了试验控制参数与零件试验寿命间的预测关系式。根据铸铁缸盖热疲劳试验结果 ,拟合了模型参数。同时 ,寿命预测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表明 ,由于热疲劳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缸盖寿命的离散度大 ,但变化趋势明显 ,适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热疲劳 连续损伤力学 寿命预测 铸铁缸盖 受热件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观天气预报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邓雪娇 胡胜 闫敬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9-738,共10页
对 2 0 0 1年 4~ 1 2月 5种信息源广州市区的天气预报进行预报质量检验 ,预报时效为2 4、48、72h ;检验要素针对降水、温度。对降水预报进行一般晴雨、暴雨业务评分和Ts评分 ;对温度预报进行方差、分级等统计检验。对预报员和模式预报... 对 2 0 0 1年 4~ 1 2月 5种信息源广州市区的天气预报进行预报质量检验 ,预报时效为2 4、48、72h ;检验要素针对降水、温度。对降水预报进行一般晴雨、暴雨业务评分和Ts评分 ;对温度预报进行方差、分级等统计检验。对预报员和模式预报产品的预报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对于一般性晴雨天气预报 ,热带所中尺度模式的预报质量普遍较好 ,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预报员的 2 4h预报质量与模式的预报质量相当 ,48~ 72h预报总体而言 ,模式预报明显优于其它预报方法 ;各种方法对暴雨的预报能力偏低 ;Ts评分表明模式对有、无降水的预报能力较强 ;对于温度预报 ,总体上 ,预报员的预报准确率最好 ,热带所中尺度模式的温度预报存在系统误差 ,预报普遍比实况偏低 ;对于降水和温度 ,各种预报方法质量均随预报时效的增长而下降 ,且最高温度的预报误差总比最低温度的预报误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质量 降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天气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晓霞 李玉华 +4 位作者 李昌义 蒋伯仁 王建国 贺业坤 顾润源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共5页
介绍了山东省天气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的技术方法和预报逐级指导业务系统 ;给出了常规要素。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逐级指导 技术研究 对比试验 业务系统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