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嵌钢板UHPC无腹筋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立峰 侯淼 +1 位作者 刘慈军 邵旭东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9,共13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构件通常设计为无腹筋梁等薄壁形式,以适应结构装配化的需求。为提高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并简化施工,提出外嵌钢板UHPC无腹筋梁的新型结构形式。选取钢板面积、间距、倾斜角...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构件通常设计为无腹筋梁等薄壁形式,以适应结构装配化的需求。为提高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并简化施工,提出外嵌钢板UHPC无腹筋梁的新型结构形式。选取钢板面积、间距、倾斜角度、单侧或双侧布置为试验参数,完成7片UHPC梁的抗剪性能试验,获得各试验梁的裂缝分布、破坏模式、抗剪承载力及剪切延性等结果。基于桁架-拱理论,提出外嵌钢板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计算模型,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外嵌钢板能够有效提升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强度,斜裂缝均能越过钢板,钢板能起到和箍筋类似的作用;将箍筋分项抗剪贡献换算为等量钢板的外嵌钢板梁承载力略低于有腹筋梁,在同等用钢量下,钢板单、双侧布置对承载力影响不大;斜向钢板试件裂缝发展更为充分,双面外嵌钢板梁表现出较好的剪切延性;按桁架-拱理论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为1.02,吻合较好。外嵌斜钢板梁表现出良好的结构性能,具有较好的研究潜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梁 外嵌钢板 抗剪性能:桁架-拱模型 剪切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均匀膨胀作用下黄土-泥岩复合地层隧道衬砌力学响应研究
2
作者 梁庆国 李景 +2 位作者 张崇辉 刘彤彤 孙志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1824,共14页
黄土地区的地层结构大多具有上部黄土、下部泥岩的二元结构特点。隧道穿越泥岩和黄土−泥岩复合地层时,地下水重分布并易于富集于仰拱底部,泥岩遇水膨胀则会产生仰拱底鼓,而不同的地层组合及其差异性对衬砌变形及受力特性影响显著。尝试... 黄土地区的地层结构大多具有上部黄土、下部泥岩的二元结构特点。隧道穿越泥岩和黄土−泥岩复合地层时,地下水重分布并易于富集于仰拱底部,泥岩遇水膨胀则会产生仰拱底鼓,而不同的地层组合及其差异性对衬砌变形及受力特性影响显著。尝试采用在仰拱底部施加位移的方式模拟泥岩膨胀作用,依托甘肃天水某隧道,开展了纯泥岩地层与交界面位于拱腰处的黄土−泥岩复合地层隧道基底均匀膨胀作用下的底鼓模型试验。分析了两种工况下衬砌内力、变形及破坏特征的差异性,并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模型底部加载强制位移引起的膨胀变形可分为基底土体压密阶段和基底位移等效传递阶段两个阶段。(2)由于泥岩与黄土弹性模量比值约为2:1,相较之下,交界地层中上覆黄土刚度较小,对衬砌变形约束效果弱,仰拱隆起位移更大;交界面处拱腰更易向外扩张,扩张变形达9.2 mm,约为纯泥岩地层的3倍;交界面附近衬砌截面处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3)在两种地层中,仰拱及拱脚位置均表现出易于产生裂缝和损坏的特性。此外,在交界地层中,衬砌拱肩部位同样显示出较高的开裂风险,并且拱脚处的裂缝有向拱腰部位扩展的趋势。(4)相较于纯泥岩地层,交界地层中交界面附近黄土对仰拱底鼓作用具有荷载释放效应,交界面处黄土压缩吸收部分底鼓作用力,因此,上覆黄土地层可延后填充层发生受拉临界破坏的时间。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交界地层隧道的理论分析、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拱底鼓 交界地层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研究
3
作者 杨俊斌 杨荣山 +2 位作者 潘自立 姚远 刘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84-2596,共13页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在此基础上,建立几何尺寸表征各直接影响因素、计算结果可映射根本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二维数值模型;以伤损实际状态、现行的铁路规范为依据,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并拟定体现多因素不同状态相互耦合效果的210组计算工况;以各工况、各工况条件下数值模型计算的轨道板上拱2 mm时的计算结果构成样本数据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各直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根本影响因素为因变量的分析模型;提出仅将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别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方法,并验证该判别方法的正确性;基于回归模型中的标准化系数,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窄接缝伤损及初始弯曲是直接因素,温度是根本因素;轨道板初始弯曲、窄接缝破损高度及宽度这3个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是依次减弱的;提出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的准确率达90%,说明该方法可较好地适用于板体上拱稳定性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轨道板 上拱 稳定性 判别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高铁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施工控制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张丽萍 王凯波 +2 位作者 王力 王征 王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5,共8页
连续刚构拱组合铁路桥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形式和施工工序繁多的桥梁类型。为实现对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目前在建最大跨径无砟轨道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桥为背景,阐述BIM技术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BIM技... 连续刚构拱组合铁路桥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形式和施工工序繁多的桥梁类型。为实现对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目前在建最大跨径无砟轨道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桥为背景,阐述BIM技术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BIM技术对连续刚构拱组合梁桥进行参数化建模、施工动态模拟,以Visual Studio 2022作为开发平台开发了线形与应力监控系统,系统包含数据管理、测点设计、接口设计、模型应用等四大功能模块,对施工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BIM数据驱动的参数化建模技术,提高了建模效率和准确性。桥梁线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简化了监控数据与设计值的对比工作,可视化模拟施工工况和动态预警提示功能为桥梁线形的发展规律分析提供参考。实现了监测数据与桥梁BIM模型的关联,方便数据存储和查找,同时可以直观地比较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是否超限,简化了监测数据统计和对比工作。该软件系统为铁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拱桥 铁路桥 BIM 参数化建模 施工动态模拟 可视化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研究
5
作者 郭进军 周丕志 胡少伟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4,共7页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算模型,分析拱坝的模态变化规律、位移响应特征及损伤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动水附加质量使得拱坝湿模态频率显著降低,降幅为18%~23%,高阶振型变化显著。地震与涌浪叠加时,拱顶中点位移峰值R_(d)与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涌浪高度正相关,在地震峰值加速度由0.2g提升至0.6g时,R_(d)增幅达89.7%。不同工况下最大位移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不同工况下坝体损伤程度差异较大,上游面损伤对涌浪高度变化敏感,在涌浪高度相差40 m时,上游面加权损伤面积比变化幅度达到27.1%;从工况一至工况三悬臂面加权损伤面积比从9.99%增至25.76%,坝体出现贯穿裂缝;损伤耗散能随荷载强度提高而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涌浪耦合 高拱坝 动力响应 连续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阶GARCH类模型的非负性、平稳性及记忆性研究
6
作者 潘群星 杜修立 张兵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1,共6页
文章运用Maclaurin级数把(1,1)-阶GARCH类模型展开成ARCH(∞)过程,利用其脉冲响应函数和Volterra级数来考察模型的非负性(模型设定)、协方差平稳性及记忆性问题,结果表明:IGARCH、EWMA模型都是一个短记忆而非永久记忆过程,FIGARCH模型... 文章运用Maclaurin级数把(1,1)-阶GARCH类模型展开成ARCH(∞)过程,利用其脉冲响应函数和Volterra级数来考察模型的非负性(模型设定)、协方差平稳性及记忆性问题,结果表明:IGARCH、EWMA模型都是一个短记忆而非永久记忆过程,FIGARCH模型的记忆性仍是公开的,这三种模型都无法实现平稳;平稳的LMGARCH模型是一个长记忆过程,平稳的HYGARCH模型是一个中记忆过程;以上模型的设定都存在非负性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阶GARCH类模型 ARCH(∞)过程 脉冲响应函数 VOLTERRA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梁拱组合桥静动载试验的多重响应模型修正 被引量:1
7
作者 万铭成 高明显 赵崇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了使建立的梁拱组合桥初始有限元模型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选取桥梁结构主要材料参数作为模型待修正变量,以静载和动载试验的误差构建目标函数作为试验设计的响应。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最显著参... 为了使建立的梁拱组合桥初始有限元模型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选取桥梁结构主要材料参数作为模型待修正变量,以静载和动载试验的误差构建目标函数作为试验设计的响应。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最显著参数,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二阶响应面模型,确定响应的取值范围后再使用满意度函数法优化多重模型响应。以满意度函数取得最大值时各材料参数值作为修正后的参数取值,代入初始模型中,完成对模型的修正。将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的响应曲线与现场动载试验的跑车动挠度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计算曲线与现场实测曲线吻合程度较好,比初始有限元模型误差有所减少,验证了模型修正方法的有效性,可利用该修正后模型作为基准有限元模型进行后续的桥梁健康监测、损伤识别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桥 模型修正 模型试验 响应面法 多重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隧洞围岩-钢拱架体系协同承载性能研究
8
作者 高懿伟 任旭华 +2 位作者 张继勋 白正雄 李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1,152,共5页
钢拱架为一种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初期支护结构,为探究施工过程中围岩-钢拱架的协同承载性能,以西南某引水隧洞为例,开展地质模型试验,真实再现隧洞开挖、支护循环交替的施工过程,获得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应力释放等变化规律,结合力学模... 钢拱架为一种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初期支护结构,为探究施工过程中围岩-钢拱架的协同承载性能,以西南某引水隧洞为例,开展地质模型试验,真实再现隧洞开挖、支护循环交替的施工过程,获得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应力释放等变化规律,结合力学模型,揭示施工过程中围岩-钢拱架体系的协同承载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围岩承担了大部分荷载,为94.7%,钢拱架的承载比例较小,为5.3%;围岩位移变形经历了缓慢增加、迅速突增、趋于稳定3个阶段;拱顶和拱底部位的围岩应力释放较多,拱肩和拱腰部位的围岩应力释放较少。研究结果可为隧洞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支护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钢拱架 围岩-支护体系 应力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裂缝缺陷拱损伤演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岳 田仲初 +2 位作者 戴业 史洪涛 王贵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开展悬浇拱施工期可开裂思想的后续研究,探明悬浇拱桥施工期初始裂缝缺陷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打磨滩桥缩尺试验拱进行仿真模拟,并验证模型结果合理性;根据裂缝受力状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裂缝缺口建立方式,... 开展悬浇拱施工期可开裂思想的后续研究,探明悬浇拱桥施工期初始裂缝缺陷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打磨滩桥缩尺试验拱进行仿真模拟,并验证模型结果合理性;根据裂缝受力状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裂缝缺口建立方式,分析不同位置、宽度、高度下的模型结构响应。在偏载作用下,近加载处拱脚下缘裂缝对于结构刚度影响较小,最大位移差值百分比小于2%;裂缝高度越接近于钢筋,则裂缝尖端混凝土更多表现为脆性受拉破坏;当裂缝宽度达到1 mm时,裂缝尖端损伤与高度无明显相关性。裂缝高度小于保护层厚度,宽度小于0.2 mm规范限制,其存在不影响结构初始破坏的发展,对于最终破坏形式影响也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悬浇拱施工期控制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试验拱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裂缝缺陷 损伤演化 结构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顶-涵侧减载条件下高填方箱涵施工期受力特性
10
作者 任一青 陈保国 +2 位作者 任国卿 杨振忠 徐方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3-1162,共10页
高填方箱涵顶部铺设柔性填料能够大幅降低涵顶土压力,但同时也导致涵侧水平土压力和摩擦力显著增大,这很可能引起新的结构病害。为了进一步改善高填方箱涵受力状态,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涵顶-涵侧同时铺设柔性填料后箱涵受力特性和减载效果... 高填方箱涵顶部铺设柔性填料能够大幅降低涵顶土压力,但同时也导致涵侧水平土压力和摩擦力显著增大,这很可能引起新的结构病害。为了进一步改善高填方箱涵受力状态,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涵顶-涵侧同时铺设柔性填料后箱涵受力特性和减载效果。采用模型试验探究了海绵和可发性聚苯乙烯板(expanded polystyrene board,EPS板)两种柔性减载时,涵顶、涵侧和基底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并将土压力结果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土压力系数,与既有柔性填料减载技术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涵顶、涵侧铺设柔性填料的减载效果。结果表明,在涵洞顶部和侧部同时铺设柔性填料能够有效改善箱涵的受力状态,涵顶和涵侧产生土拱效应,通过土拱将涵洞上部土压力转移到涵侧外部填土中,既明显缓解了涵顶土压力集中,又有效降低了涵侧水平土压力和基底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型涵洞 减载 模型试验 土压力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浇拱循环嵌套多尺度模型索力算法构建及响应分析
11
作者 蔡岳 张基进 +2 位作者 田仲初 闫玉林 王祺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0,共9页
针对目前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悬浇拱)扣锚索索力计算中施工期适用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悬浇拱循环嵌套多尺度模型索力算法。该算法通过ANSYS软件二次开发编制循环计算程序,基于多尺度建模理念,对于悬浇拱易损位置,采用梁-壳-实体... 针对目前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悬浇拱)扣锚索索力计算中施工期适用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悬浇拱循环嵌套多尺度模型索力算法。该算法通过ANSYS软件二次开发编制循环计算程序,基于多尺度建模理念,对于悬浇拱易损位置,采用梁-壳-实体单元组合方式建模,进而通过判断不同施工阶段结构损伤状态计算相应索力控制值,并与传统梁单元模型算法索力及结构响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较于梁单元模型算法计算的索初张力减小,施工期多数索的最大索力变化幅度均稳定在±5%内,大部分索的最大索力降低,索规格总体而言有所减小,安全系数均满足大于规范2.0的要求;本文方法相较于梁单元模型算法计算的拱圈施工期线形下挠较为明显,可适当设置预拱度进行调整,拱圈拉应力最大增大了1 MPa,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符合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悬浇拱 索力 循环嵌套 多尺度模型 结构损伤 结构响应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测点变形关联关系的拱坝变形表征模型
12
作者 石中文 李军 +4 位作者 潘文明 贾海磊 翟俊杰 叶胜 郝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变形是拱坝结构性态变化最直观的表征指标,因此通常在拱坝上布置变形监测点,以获取拱坝的变形信息。基于拱坝变形监测数据,充分考虑大坝内部各测点变形之间存在的复杂关联关系,从拱坝结构内部关联及信息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确定与待分析... 变形是拱坝结构性态变化最直观的表征指标,因此通常在拱坝上布置变形监测点,以获取拱坝的变形信息。基于拱坝变形监测数据,充分考虑大坝内部各测点变形之间存在的复杂关联关系,从拱坝结构内部关联及信息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确定与待分析测点变形显著线性关联及强非线性关联关系测点的技术,据此构建了利用强关联测点对待分析测点变形进行表征的模型,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拱坝变形性态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变形监测数据 关联关系 表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深埋软岩隧道压力拱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13
作者 朱正超 孙意 +3 位作者 赵何霖 邱居涛 申玉生 甘雨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3,50,共7页
[目的]城市深埋软岩隧道围岩压力拱的成拱机理不清,变化规律不明,往往导致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过于保守,进而提高工程造价。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支护条件下的城市深埋软岩隧道压力拱特性。[方法]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富华路站—歇... [目的]城市深埋软岩隧道围岩压力拱的成拱机理不清,变化规律不明,往往导致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过于保守,进而提高工程造价。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支护条件下的城市深埋软岩隧道压力拱特性。[方法]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富华路站—歇台子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采取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50~500 m埋深支护条件下深埋软岩隧道压力拱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支护条件下压力拱随埋深动态发展的趋势,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及结论]在50~500 m埋深支护条件下,洞周围岩应力状态处于围岩承载区和原岩应力区内。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压力拱整体形状基本无变化,内边界未发展,外边界向外扩展6.7%~21.6%后基本趋于稳定。支护条件下,埋深对压力拱的动态发展影响有限。当埋深超过300 m后,压力拱范围基本不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工程 压力拱 软岩隧道 数值模拟 室内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铁路隧道围岩膨胀特性与基底上拱力学行为研究
14
作者 张天 付兵先 +1 位作者 姚建平 付卫霖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3,共14页
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病害严重威胁既有运营线路运行安全。为研究无砟轨道结构上拱的力学行为,依托华北山区某铁路隧道,通过开展地质钻探和室内试验分析围岩膨胀特性,基于勘察和室内试验结果构建围岩膨胀弹塑性本构模型,开展隧道基底结构... 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病害严重威胁既有运营线路运行安全。为研究无砟轨道结构上拱的力学行为,依托华北山区某铁路隧道,通过开展地质钻探和室内试验分析围岩膨胀特性,基于勘察和室内试验结果构建围岩膨胀弹塑性本构模型,开展隧道基底结构上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上拱区段下伏强度较差的泥灰岩透镜体,这种具有弱—中等膨胀性的围岩,在裂隙水迁移作用下逐渐吸水膨胀,容易造成隧道基底上拱和轨道结构变形超限;基于围岩膨胀性试验构建的膨胀弹塑性本构模型,可用于模拟围岩体积膨胀导致的隧底上拱现象;仰拱下方分布的膨胀岩沿线路方向取18.5 m,竖向深度取5 m,垂直线路方向宽度取10.5 m,当设定其膨胀应变为5%时,轨道结构最大上拱量和层间离缝分别为21.5和1.93 mm,轨道结构在围岩吸水膨胀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结构有开裂危险;当围岩膨胀应变分别超过3.5%,4.5%和5%时,轨道高低不平顺偏差值分别达到计划维修、临时补修和限速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无砟轨道 上拱变形 室内试验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高拱坝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
15
作者 祝玉珊 杨柱 +1 位作者 石立 柏俊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61,共5页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态的拱坝—地基—库水精细有限元模型,从坝体横缝开度、静动综合应力、坝体损伤状态及拱坝极限抗震能力等方面对某特高拱坝进行地震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体横缝开度相对较小,分布大体呈现“W”型;拱坝的应力分布符合一般拱坝的规律,在可控范围内;坝体损伤多发生在坝体拱冠梁中部高程部位及坝踵部位,应引起重视,总体而言该拱坝抗震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拱坝抗震设计和抗震安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高拱坝 地震 动力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型 坝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浇拱有限元模型分节段实时的不确定性修正
16
作者 田仲初 张伟 +2 位作者 蔡岳 林乐鑫 杨一科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8,共11页
【目的】悬臂浇筑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材料性能、施工技术、环境条件等),可能会导致初始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结构存在偏差。为了确保有限元模型能够精准地模拟施工过程,对其进行修正至关重要。传统模型修正方法未... 【目的】悬臂浇筑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材料性能、施工技术、环境条件等),可能会导致初始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结构存在偏差。为了确保有限元模型能够精准地模拟施工过程,对其进行修正至关重要。传统模型修正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实际结构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导致修正模型仍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因此,本文以贵州锡绣特大桥和清水江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对其进行了分节段施工不确定性模型的有限元修正研究。【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对悬浇拱桥施工期的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减少非敏感性参数对不确定性模型修正结果的影响。基于所识别敏感参数,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模块获取某一节段的响应面替代模型,进一步引入具有能量化参数不确定性的区间分析法与能够获得更精确解区间的仿射算法来构建仿射-区间响应面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函数进行区间优化求解,并将所修正的参数区间用于下一节段模型修正。【结果】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拱圈节段容重、扣索索力和锚索索力是显著影响施工过程中控制性结构响应的敏感参数。锡绣特大桥主拱圈0#、1#节段的不确定性模型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参数区间相较于初始区间显著缩小,修正后的模型结构响应更接近实测响应。对比分析了锡绣特大桥和清水江特大桥不确定性模型修正前后的参数区间和结构响应后发现,两者主拱圈节段修正参数区间较初始区间均有显著减小,且与实测参数区间较为接近。此外,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在当前及后一节段的结构响应与实测值更为吻合,验证了该方法在不确定性模型修正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论】基于响应面法所识别的悬浇拱桥施工期敏感性参数能够有效地实现不确定性模型的修正。仿射-区间响应面法在斜拉扣挂悬浇拱桥分节段施工的不确定性模型修正中切实可行,修正后的模型不仅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该节段的结构响应,也能更好地预测下一节段的结构响应,从而为后续施工阶段提供更精准的指导,确保实际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浇筑拱桥 拱圈 有限元模型修正 响应面法 区间分析 仿射算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敏感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WO-Kriging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基进 韩洪举 +2 位作者 郭吉平 田仲初 张祖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3,共7页
为分析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随服役时间的可靠性退化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IGWO)-Kriging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钢筋锈胀机理和结构可靠度理论建立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功... 为分析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随服役时间的可靠性退化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IGWO)-Kriging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钢筋锈胀机理和结构可靠度理论建立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功能函数;然后采用改进Sine混沌映射、非线性距离控制系数与高斯变异策略改进的IGWO,基于IGWO与Kriging构建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响应面模型,提出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指标求解方法。以贵州沿河沙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IGWO-Kriging模型拟合结构响应面,分析钢筋锈胀对主拱圈应力可靠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IGWO-Kriging的结构响应面模型可以精准拟合钢筋混凝土拱桥的结构响应特性,IGWO对Kriging模型参数寻优精度高、收敛速度快;随着服役时间增加,钢筋锈胀作用对主拱圈应力可靠指标的影响愈发明显,与不考虑钢筋锈胀作用的情况对比,考虑钢筋锈胀作用的主拱圈需要维修加固的时间提早了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主拱圈 应力 结构可靠度 钢筋锈胀 KRIGING模型 改进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营荷载的大跨径拱桥层次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
18
作者 罗岚炘 宋明明 +2 位作者 钟华强 何天涛 孙利民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和交通荷载的概率参数修正、概率响应预测和结构状态评估。首先,根据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了计算理论频率时需要考虑的荷载。随后,建立了温度-弹性模量线性关系,并基于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WIM)数据,提出一种车辆荷载估计方法,以在有限元模型中定量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频率的影响。同时,引入两阶段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采样方法和响应面代理模型,以提高概率模型修正的计算速率。该方法在一座采集了两年监测数据的大跨径拱桥上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运营荷载、参数不确定性和建模误差后,实测频率基本处于预测频率的95%置信区间内。最后,基于实测响应和预测响应置信区间提出了一个结构状态指标,并利用该指标检测出该桥的路面铺装更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FEMU) 层次贝叶斯 运营荷载 大跨径拱桥 结构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平纹织物提拱形变的有限元模拟
19
作者 彭玺霖 岳旭 +1 位作者 王蕾 潘如如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8-65,共8页
为探索织物属性对其形变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纯棉平纹机织物为例,采用真实织物参数通过SolidWorks建立纱线和织物模型,利用ABAQUS建立织物提拱形变的模拟环境,得到了织物形变过程的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拱形曲率-时间数据的... 为探索织物属性对其形变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纯棉平纹机织物为例,采用真实织物参数通过SolidWorks建立纱线和织物模型,利用ABAQUS建立织物提拱形变的模拟环境,得到了织物形变过程的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拱形曲率-时间数据的准确性,分析了弹性模量、摩擦系数、泊松比参数对织物提拱形变的影响,并研究了提拱形变与织物悬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拱形曲率随时间变化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67,提拱曲率与悬垂系数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 平纹织物 三维建模 织物形变 数值模拟 拱形曲率 悬垂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异形吊杆钢拱桥的涡振性能
20
作者 仝瑞金 杜文凯 +5 位作者 文锋 谢鹏飞 高广中 魏璟 赵勃隆 李加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2-568,共7页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某大跨度拱桥的主拱圈和异形吊杆的抗风性能,确定主要构件涡激共振的发振风速和共振振幅,并改变原设计方案的阻尼和拱肋外形,研究其涡振性能.结果表明,全桥气弹模型实验中,风攻角在0°和3°时均出现小...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某大跨度拱桥的主拱圈和异形吊杆的抗风性能,确定主要构件涡激共振的发振风速和共振振幅,并改变原设计方案的阻尼和拱肋外形,研究其涡振性能.结果表明,全桥气弹模型实验中,风攻角在0°和3°时均出现小振幅的竖弯涡振现象,涡振发生在反对称竖弯振型,随着来流紊流的增加,涡振振幅减小.增加主拱圈的阻尼能够有效抑制其涡振响应.主拱圈断面的切角对涡振性能影响显著,带切角的断面外形具有更好的涡振性能.异形吊杆在高风速下出现面外涡振,振幅较小,最大振幅小于4.5 cm;面内涡振的振幅更小,起振风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异形吊杆 涡激共振 全桥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