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7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观测的Poisson-Lindley INAR(1)模型
1
作者 刘瑞 朱复康 李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对过离散的重复观测时间序列数据,考虑一种具有Poisson-Lindley边际分布的INAR(1)(PLINAR(1))过程的独立重复观测模型.先通过条件最小二乘估计、Yule-W alker估计、拟似然估计和条件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讨论估计量的渐近性... 对过离散的重复观测时间序列数据,考虑一种具有Poisson-Lindley边际分布的INAR(1)(PLINAR(1))过程的独立重复观测模型.先通过条件最小二乘估计、Yule-W alker估计、拟似然估计和条件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讨论估计量的渐近性质,并给出模型的预测,再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性能以及重复观测带来的影响,最后对一组重复观测的每周太阳黑子群数量的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观测 PLINar(1)模型 整数值时间序列 过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国产SA-508-Ⅲ-1钢环境影响疲劳试验研究和预测模型开发
2
作者 沈睿 刘畅 +1 位作者 唐力晨 王秉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国产SA-508-Ⅲ-1钢在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疲劳性能的应变速率、温度和溶解氧含量等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获得各影响参数的影响函数方程。基于获得的各影响参数的函数方程,建立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修正因子F_(en)预测模型。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模型所预测的寿命相比,也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说明ANL模型可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预测。本文获得的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预测模型与ANL模型相比,更适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寿命预测,为国内第3代核电厂一回路设备考虑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影响的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SA-508-Ⅲ-1 环境影响疲劳 F_(en)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宠物类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3
作者 王龙 万香庆 +1 位作者 周启扉 姜文博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535-538,共4页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面临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文章提出“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通过岗位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将1+X证书标准融入教学,结合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实践表明,该模...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面临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文章提出“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通过岗位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将1+X证书标准融入教学,结合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实践表明,该模式下学生1+X证书获取率达92%,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率提升35%,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高至87%;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为宠物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未来需持续跟踪行业动态,强化师资建设与国际合作,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宠物护理与美容 岗课赛证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岗课赛证”融通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宠物类专业为例
4
作者 王龙 万香庆 +1 位作者 周启扉 姜文博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5期697-700,共4页
文章聚焦1+X证书制度下宠物类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融通情况,通过分析其实施现状,梳理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优化宠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宠物... 文章聚焦1+X证书制度下宠物类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融通情况,通过分析其实施现状,梳理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优化宠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宠物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宠物专业教育 岗课赛证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含榴绿帘白云母片岩变质演化相平衡模拟及其^(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云轩 胡荣国 +5 位作者 胡中天 杨雪松 梁尚良 吴杰 刘希军 杨启军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8,共20页
柴北缘造山带鱼卡地体中广泛出露的强面理化变泥质片岩是榴辉岩的主要围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斜长石、石英及少量绿泥石和榍石组成。为了探讨鱼卡变泥质片岩的p-T演化过程及折返阶段退变质作用的时代和折返速率,对... 柴北缘造山带鱼卡地体中广泛出露的强面理化变泥质片岩是榴辉岩的主要围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斜长石、石英及少量绿泥石和榍石组成。为了探讨鱼卡变泥质片岩的p-T演化过程及折返阶段退变质作用的时代和折返速率,对其展开了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Perple_X相平衡模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基质中定向排列的多硅白云母进行了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分析。岩相学观察和扫描电镜面扫描结果显示,大多数石榴子石核-幔部被大颗粒的白云母、榍石和石英包体替代,呈“环礁状”结构,仅有少量粒径较大的石榴子石发育弱的成分环带。相平衡模拟获得其变质p-T条件为1.39~1.59 GPa、515~530℃,但基于石榴子石结构和矿物包体特征以及基质中多硅白云母成分环带特征推测,研究样品应该经历过超高压变质阶段,现有的矿物组合记录了其折返阶段的退变质条件。基质中定向排列的多硅白云母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获得了平坦的年龄坪,对应的坪年龄为415.2±3.8 Ma;构成坪年龄的数据点对应的等值线年龄和^(40)Ar/36Ar初始比值分别为416.1±3.9 Ma和265±32,表明不含外来^(40)Ar。综合本次^(40)Ar/^(39)Ar定年结果和区内已发表变泥质岩锆石和独居石U-Pb定年数据,获得鱼卡变泥质片岩从榴辉岩相到角闪-榴辉岩相的折返速率约3.6 km/Ma,从角闪-榴辉岩相到绿帘-角闪岩相的折返速率约0.3 km/Ma。早期的抬升可以用洋壳板片后撤或断离导致深俯冲物质在浮力和隧道环流共同作用下实现相对快速折返来解释,其后相对缓慢的折返则主要受到区域性碰撞/挤压或造山后伸展和区域性大规模花岗岩岩浆活动驱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卡地体 含榴绿帘白云母片岩 相平衡模拟 多硅白云母 ^(40)ar/^(39)ar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P-AR方法的低纬度单星电离层模型构建及精度分析
6
作者 钱兢业 叶世榕 +3 位作者 上官灏院 曾旭平 马鑫程 李斐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针对全球电离层模型(GIM)在低纬度地区,尤其是磁暴期间,表现出较大的误差,无法满足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RTK)对于高精度电离层延迟信息的需求,而高精度的外部电离层延迟信息是实现模糊度快速固定的关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差非... 针对全球电离层模型(GIM)在低纬度地区,尤其是磁暴期间,表现出较大的误差,无法满足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RTK)对于高精度电离层延迟信息的需求,而高精度的外部电离层延迟信息是实现模糊度快速固定的关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解算(PPP-AR)方法的单星电离层多项式模型:通过对广东省低纬度区域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全面评估其在不同地磁活动水平、太阳活动水平及站间距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尽管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对模型精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即使在高太阳活动水平或地磁活跃的条件下,各卫星系统的模型精度依然能够保持在0.5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以内;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站间距对电离层模型的精度有显著影响;平均站间距为100 km时,电离层模型的RMSE值显著低于平均站间距为300 km的结果,并进一步验证了所构建的电离层模型能显著缩短用户端坐标的收敛时间。该成果可为低纬度区域PPP-RTK服务的设计和电离层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非差非组合(UDUC)模式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解算(PPP-ar) 低纬度电离层模型 电离层斜路径总电子含量(STEC) 单星电离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防御素-1的原核表达及抑菌效应分析
7
作者 国德洋 胡慧 +1 位作者 郑雪莉 姜艳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6-2846,共11页
旨在探究原核表达的猪防御素-1(porcineβ-defensin-1)的体内外抑菌作用,为临床乳房炎的治疗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构建PBD-1的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过量表达纯化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并绘制杀菌动力曲线。分别用E.col... 旨在探究原核表达的猪防御素-1(porcineβ-defensin-1)的体内外抑菌作用,为临床乳房炎的治疗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构建PBD-1的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过量表达纯化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并绘制杀菌动力曲线。分别用E.coli 13-1和S.aureus 4-1构建小鼠乳房炎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PBD-1进行乳房内灌注治疗试验,通过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载菌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BD-1的原核表达载体,重组PBD-1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为328.6 mg·mL^(-1)。体外抑菌试验显示,PBD-1对E.coli 13-1、S.aureus 4-1和S.epidermidis 25-1均有抑制作用,且MIC为82.15μg·mL^(-1)。乳房内灌注试验结果显示,1×MIC和2×MIC的PBD-1对S.aureus 4-1和E.coli 13-1小鼠乳房炎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重组PBD-1对3种细菌均具有体外抑制作用,且对S.aureus 4-1和E.coli 13-1的乳房炎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 乳房炎 猪防御素-1 体外抑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特异性胶原β(1-O)半乳糖基转移酶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8
作者 仇培培 孙晓娇 +4 位作者 王蕾 王祉祺 衣楚潇 刘振明 张继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4-1222,共9页
Colgalt1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调控巨噬细胞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Colgalt 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深入探究Colgalt1调控巨噬细胞功能进而影响肿瘤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首先,... Colgalt1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调控巨噬细胞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Colgalt 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深入探究Colgalt1调控巨噬细胞功能进而影响肿瘤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首先,利用基因编辑构建了Colgalt1^(flox+)小鼠,随后将其与髓细胞系(包括单核细胞、成熟巨噬细胞)组织特异性表达的Lyz2-Cre^(+)小鼠进行杂交。通过这一策略,成功获得基因型为Colgalt1^(-/-)Lyz2-Cre^(+)的小鼠,实现了巨噬细胞中Colgalt 1基因的条件性敲除,以Colgalt1 flox/flox Lyz2-Cre^(-)小鼠作为对照组。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敲除小鼠的Flox及Cre基因型进行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敲除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Colgalt1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除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中Colgalt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除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中Colgalt 1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01),而在小鼠的肝、肺和脾等组织中,Colgalt 1基因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此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内特异性巨噬细胞中Colgalt1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敲除小鼠肝的巨噬细胞中未观察到Colgalt1阳性表达。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2组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形态,结果显示,2组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且组织器官未发现明显病变,小鼠整体生存亦未受到影响,最后,通过RT-qPCR检测了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在2组小鼠BMDMs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除组小鼠BMDMs中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IL-10(P<0.01)、精氨酸酶1(arginase1)(P<0.001)和CD206(P<0.001)表达显著上调,表明巨噬细胞敲除Colgalt 1后呈现抗炎趋势并向M2极化。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巨噬细胞特异性Colgalt 1基因敲除小鼠,为深入探究Colgalt1在巨噬细胞功能调控以及肿瘤疾病发生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有望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β(1-O)半乳糖基转移酶1 条件性基因敲除 巨噬细胞 Cre-LoxP重组酶系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基因缺陷模型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源 杨永生 +1 位作者 张天 张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0-738,共9页
DNA修复对于遗传物质的成功复制和转录的保真性至关重要。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是一种结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和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而修复DNA损伤。衰老是DNA损伤和细胞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的结果。Ercc1... DNA修复对于遗传物质的成功复制和转录的保真性至关重要。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是一种结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和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而修复DNA损伤。衰老是DNA损伤和细胞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的结果。Ercc1的缺陷会导致DNA损伤修复功能失常,使细胞损伤不断累积,最终诱导衰老发生。本综述总结了Ercc1在DNA损伤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和Ercc1缺陷小鼠模型的表型,并讨论了Ercc1在衰老和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的不同组织所产生的生物学影响,为开发针对衰老相关疾病的创新疗法、动物模型、药物研制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DNA损伤 DNA修复 Ercc1缺陷小鼠模型 衰老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sical Models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Single Von Willebrand Factor A1 Domain and GPIbα
10
作者 Yang Liu Xianbin Lei +1 位作者 Jiayun Liu Botao Xiao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54-154,共1页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is a concatameric glycoprotein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rapid hemostasis and thrombosis.VWF has different functional domains that can bind to various molecules such as collagen,hemostatic fac...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is a concatameric glycoprotein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rapid hemostasis and thrombosis.VWF has different functional domains that can bind to various molecules such as collagen,hemostatic factorⅧ,integrin,and platelet glycoprotein lbα(GPlbα)to achieve multiple biological functions.During hemostasis,the A1 domain of VWF binds to GPIbαwhere platelets accumulate in the injured vascular endothelium.Due to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hemodynamic gradient flow,the relations of bond-dissociation rates versus forces show that the lifetime of molecular bond has multiple states under the external force.We process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receptor-ligand in a single molecule obtained from optical tweezers by two different methods,including a Dudko-Hummer-Szabo equation,and another method combining force4ime history and force induced bond rupture.Then we used a recently developed physical equation regarding protein unfolding rate to fit our results.The lifetime of the bond between A1 and GPlbαobtained by the above mentioned two methods shows a'three-stage'change upon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external force.When the external force was below 8 pN,the lifetime of the bond deceased as the external force increased,which is a typical expression of a catch bond.The lifetime of the bond started to increase when the external force increased from 8 to 11 pN,and then decrease again when the external force increased to above 11 pN.Kim et al.used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and proposes a'flex-bond'model:the lifetime of the bond will decrease as the external force increases,then suddenly increase to a peak,and continue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force.A recently developed model based on the structural-elastic properties of molecules fits our data well,indicating that the bond formed by Al and GPlbαhas a catch-bond phenomenon in a certain interval of external forces,and a flex bond in other force intervals.In conclusion,A1-GPIbαbond will have a'slip-catch-slip'bond tendency.Our result provides a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role of Al-GPlbαinteractions in the mechanism of hemo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Physical models SINGLE Von Willebrand FACTOR A1 DOMAIN GP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双基地时序InSAR模型与信号处理方法
11
作者 李元昊 刘桉江 陈志扬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8-1372,共15页
星地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利用地面接收系统被动接收星载SAR信号的双基地SAR,具有接收几何灵活的优势。通过时序干涉SAR(Interferometric SAR,InSAR)差分干涉处理,可反演场景高精度形变速率,在地质灾害... 星地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利用地面接收系统被动接收星载SAR信号的双基地SAR,具有接收几何灵活的优势。通过时序干涉SAR(Interferometric SAR,InSAR)差分干涉处理,可反演场景高精度形变速率,在地质灾害区域高频次详查方面具有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尚未有星地双基地时序InSAR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针对星地双基地SAR观测几何特点,建立了星地双基地时序InSAR测量模型。其次,本文提出了基于斯坦福永久散射体干涉算法(STanford Method for Persistent Scatterers,StaMPS)的星地双基地时序InSAR全链路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针对星地双基地SAR非合作成像特点,采用基于局部干涉相位条纹精估计的方法补偿重轨干涉误差,并针对星地双基地SAR接收端高度低导致目标区域存在遮挡效应的问题,利用等效视线投影法判别可视区域。进一步,针对重轨观测图像幅度差异大的问题,基于均匀稳定区域的像素实现星地双基地SAR图像的幅度校正。最后,采用双阈值法进行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 Scatterer,PS)点筛选,并基于StaMPS实现星地双基地时序InSAR处理。本文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并基于陆探一号(Lutan-1,LT-1)首次开展了星地双基地时序InSAR面场景实验。通过28幅济南市实验区域LT-1重轨星地双基地SAR图像的双基地时序InSAR处理,获得了面场景形变速率。与Sentinel-1A单星数据时序InSAR处理结果的交叉对比表明,基于LT-1的星地双基地时序InSAR实测处理精度为5.424mm/yr,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 时序InSar模型 陆探一号 斯坦福永久散射体干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和SDGSAT-1热红外数据的新疆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岩性识别
12
作者 张昭 张群佳 +1 位作者 刘磊 梅佳成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2-1847,共16页
热红外光谱(TIR,7~14μm)对于造岩矿物的识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可用的星载热红外数据源较少,且影像普遍空间、光谱分辨率较低。我国2021年发射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携带的热红外成像仪(TIS)具有大幅宽(300 km)、... 热红外光谱(TIR,7~14μm)对于造岩矿物的识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可用的星载热红外数据源较少,且影像普遍空间、光谱分辨率较低。我国2021年发射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携带的热红外成像仪(TIS)具有大幅宽(300 km)、高空间分辨率(30 m)和高探测灵敏度等特点,在岩性填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取新疆卡拉麦里地区ASTER和SDGSAT-1两种热红外影像,建立镁铁—超镁铁质岩、富石英岩、富长石岩和花岗岩类岩石指数,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分析不同岩石类型在二维、三维波谱特征空间中的分布特征,分别构建了两种数据的多维波谱特征空间岩性识别模型。结果表明:①ASTER TIR和SDGSAT-1 TIS数据构建的岩石指数可以有效识别镁铁—超镁铁质岩、富石英岩、富长石岩和花岗岩,岩性识别总体精度分别为95.16%和98.02%;②两种数据构建的多维波谱特征空间模型岩性识别效果也较好,总体精度分别提升至96.78%和99.20%;③SDGSAT-1 TIS较ASTER TIR提取镁铁—超镁铁质岩精度提升了13.26%,对于露头较小岩体识别能力更强,在岩性填图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TIR SDGSAT-1 TIS 波谱特征空间 岩性识别模型 岩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酱油渣酯化油脂1-单甘酯含量测定
13
作者 郑仲沐 曹庸 +2 位作者 戴伟杰 冼灼琼 章志读 《饲料博览》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酱油渣油脂酶法酯化过程中,需要对反应进程进行监测,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酱油渣油脂酯化产物中的1-单甘酯含量进行检测。扫描获得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用以下预处理方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法和二阶导数法尝试优... 酱油渣油脂酶法酯化过程中,需要对反应进程进行监测,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酱油渣油脂酯化产物中的1-单甘酯含量进行检测。扫描获得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用以下预处理方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法和二阶导数法尝试优化原始光谱数据,结果显示,这些预处理步骤降低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用连续投影算法以及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筛选特征波长,基于提取的特征波长,分别构建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回归和BP神经网络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好,该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模型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0.994 9、0.20和10.20。经验证,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酱油渣油脂 1-单甘酯含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Blimp1基因表达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早期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秦秋实 李蕊 +3 位作者 周妍希 张玥 韩铭 朱鏐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734,共8页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 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1)基因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早期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体积... 目的:探讨敲减转录因子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 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1)基因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早期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5%(体积分数)CCl_(4)橄榄油溶液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腹腔注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敲减Blimp1基因表达。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实验组(n=10),无意义RNA对照组(n=10)和Blimp1敲减组(n=10)。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27 d后取材,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肝组织Blimp1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A1)、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Ⅲalpha 1,COL3A1)及其mRNA表达水平;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法鉴定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空白实验组相比,无意义RNA对照组小鼠肝脏Bl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036±0.244,t=3.690,P=0.002),Blimp1敲减组小鼠Blimp1蛋白表达降低至基础水平(0.783±0.249,t=6.223,P=0.003)。与无意义RNA对照组小鼠血清ALT[(1957.8±633.6)U/L]和AST[(1808.8±260.1)U/L]相比,Blimp1敲减组小鼠血清ALT[(894.0±360.1)U/L,t=3.998,P=0.003]和AST[(820.0±100.6)U/L,t=6.141,P=0.004]水平均显著降低,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肝脏α-SMA(0.676±0.064,t=7.930,P=0.001)、COL1A1(1.426±0.143,t=6.364,P=0.003)、COL3A1(1.124±0.198,t=3.440,P=0.02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mRNA表达与蛋白水平变化一致。结论:Blimp1在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敲减Blimp1表达有利于保护小鼠的早期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损伤 动物模型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对HepG2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及基于该酶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刘焕 李康兴 +3 位作者 翁文洁 时煜筠 柳春红 农镇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81-688,共8页
目的评价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化合物对HepG2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构建基于HO-1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方法①HepG2细胞分别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 目的评价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化合物对HepG2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构建基于HO-1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方法①HepG2细胞分别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二甲氧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终浓度均分别为0(DMSO,溶剂对照)、0.0625、0.125、0.25、0.5和1 mmol·L^(-1),n=6〕培养48 h,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②基于各组HO-1蛋白水平,采用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法构建3D-QSAR模型。通过杠杆值(leverge)法验证模型的适用域,采用KNIMEEnalos+节点评估模型拟合质量与预测能力,验证模型稳定性,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PAEs与HO-1的结合效应。结果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0625 mmol·L^(-1)的DMP、DMEP、DEHP、DnOP和DEP分别处理48 h后,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而1 mmol·L^(-1)的DBP、DnOP、DEHP和DHXP则显著抑制HO-1表达。②构建的3D-QSAR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系数(R^(2))和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996和0.548。3D-QSAR模型7种PAEs均位于模型的适用域范围内,且通过了外部验证。分子对接结果表明DBP、DnOP、DEHP和DHXP与HO-1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HepG2细胞经1 mmol·L^(-1)PAEs培养48 h显著抑制HO-1蛋白表达,构建的3D-QSAR模型为预测新型PAEs对HO-1的毒性作用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HEPG2细胞 血红素加氧酶1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通道在小鼠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师雨琛 李小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纤维化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如持续进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近年来研究发现,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通道与纤... 纤维化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如持续进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近年来研究发现,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通道与纤维化密切相关。该通道被激活后可使胞内阳离子浓度升高,引起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特别是在调控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深入研究TRPV1通道参与组织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动物模型已成为了该类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综述TRPV1通道在小鼠心脏、肾、胰腺等脏器纤维化中的作用,对TRPV1通道参与调控纤维化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 小鼠模型 信号通路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龙口7-1火山岩潜山油气勘探发现及成藏新认识
17
作者 王昕 陈磊 +4 位作者 高雁飞 程鑫 张蔚 王志萍 赵志平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6,共13页
随着渤海潜山勘探程度提高,变质岩及碳酸盐岩潜山勘探发现难度越来越大,获得更为复杂的火山岩潜山突破势在必行。2024年在渤东低凸起钻探了LK7-A井,实现了渤海东部中生界火山岩领域性突破。利用新钻探井录井、测井及岩矿等资料,结合新... 随着渤海潜山勘探程度提高,变质岩及碳酸盐岩潜山勘探发现难度越来越大,获得更为复杂的火山岩潜山突破势在必行。2024年在渤东低凸起钻探了LK7-A井,实现了渤海东部中生界火山岩领域性突破。利用新钻探井录井、测井及岩矿等资料,结合新采集处理三维地震数据,对龙口7-1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龙口7-1潜山发育顶气底油的似层状油气藏,具有高温高压、岩性岩相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2)“岩性岩相-构造作用-风化淋滤”控制储层的形成。优势岩性为优质储层形成提供良好基础,强烈构造改造是优质火山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晚期风化淋滤利于规模性优质储层形成;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的深度学习孔隙度反演技术可实现火山岩储层预测。(3)“源-储-盖”超压联合控制火山岩油气的高效富集,龙口7-1中生界油气藏具有超压控制下的火山岩风化壳型成藏模式。烃源岩发育欠压实和生烃增压,超压烃源岩为渤东低凸起提供充足物质基础和运移动力;储层内发育传递型超压,超压酸性流体延缓孔喉物性的降低,为油气持续充注提供了良好通道;欠压实超压泥岩盖层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保存条件。龙口7-1潜山的勘探发现揭示了渤海东部中生界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潜力,对推动渤海广泛分布的中生界火山岩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渤东低凸起 中生界火山岩 龙口7-1 勘探发现 优质储层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青藏高原10米分辨率森林覆盖产品
18
作者 龙腾飞 郭燕滔 +1 位作者 焦伟利 张晓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104-119,共16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其森林覆盖状况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更为精确的青藏高原森林覆盖信息,本研究基于Sentinel-1、Sentinel-2遥感数据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采用优化随机森林模型... 青藏高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其森林覆盖状况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更为精确的青藏高原森林覆盖信息,本研究基于Sentinel-1、Sentinel-2遥感数据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采用优化随机森林模型,生成了2021年青藏高原10米分辨率森林覆盖产品。该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针对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表环境和植被类型,优化了随机森林模型的参数和训练特征,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本产品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8.29%和0.9496,优于现有的ESA World Cover2020产品的95.04%和0.7712。本产品提供了青藏高原地区高精细度的森林覆盖信息,可为青藏高原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循环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Sentine-1 Sentinel-2 森林覆盖 随机森林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AR和Ki-67在睾丸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惠 孟宇宏 +4 位作者 路平 宁浩勇 洪柳 康筱玲 段敏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活检标本中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选取3例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行去势治疗的正常睾丸组织及15例临床诊断为无精症的睾丸穿刺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WT-1、AR和Ki-67的表达。...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活检标本中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选取3例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行去势治疗的正常睾丸组织及15例临床诊断为无精症的睾丸穿刺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WT-1、AR和Ki-67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WT-1和AR在3例正常睾丸组织和15例睾丸穿刺活检组织曲细精管内的Sertoli细胞胞核均呈棕黄色,阳性率均为100%,生精细胞胞核的阳性率为0。15例睾丸活检组织中生精细胞的Ki-67阳性率为100%。结论WT-1、AR和Ki-67可做为睾丸穿刺活检组织中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为睾丸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穿刺活检 SERTOLI细胞 WT-1 ar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和运动经AR-IGF-1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鸣 贺道远 +2 位作者 刘霞 曾凡星 王煜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实验28天后取材测试。结果:(1)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与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低氧组骨骼...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实验28天后取材测试。结果:(1)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与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低氧组骨骼肌睾酮含量、AR蛋白表达量、IGF-1mRNA含量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R活性、骨骼肌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低氧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和骨骼肌总蛋白含量比运动组显著下降。结论:(1)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比单纯运动更能通过AR含量-AR活性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2)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通过睾酮调节AR数量及活性,最终影响骨骼肌蛋白含量;(3)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可通过调节AR转录活性影响IGF-1mRNA表达,最终调节骨骼肌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运动 ar表达 ar与DNA结合能力 IGF-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