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白化新品种‘福黄1号’绿茶加工过程非挥发性代谢物的轮廓分析
1
作者 张磊 俞滢 +2 位作者 赵翊暄 陈强 杨如兴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6-35,共10页
为了研究茶树白化新品种‘福黄1号’绿茶加工过程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动态变化,以‘福黄1号’一芽二叶初展鲜叶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鲜叶、摊晾叶、杀青叶、揉捻叶和成品绿茶(毛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共鉴... 为了研究茶树白化新品种‘福黄1号’绿茶加工过程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动态变化,以‘福黄1号’一芽二叶初展鲜叶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鲜叶、摊晾叶、杀青叶、揉捻叶和成品绿茶(毛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共鉴定出2 654种非挥发性代谢物,总量呈上升趋势。经分析证明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非挥发性代谢物转化的关键工艺。将杀青前后的样品分成两组,共筛选出292种重要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40种)、黄酮类(37种)、脂质(101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8种)和酚酸类物质(21种)等,在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碳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K-Means分析将这些差异代谢物划为3个聚类趋势。第1聚类趋势群代谢物在杀青过程中大量积累;第2聚类趋势群代谢物在杀青过程中大量积累,在干燥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小幅积累的过程;第3聚类趋势群代谢物在杀青过程中急剧下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杀青过程中大量累积,尤其是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是‘福黄1号’绿茶的标志性化合物。脂质是加工过程中最活跃的一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大幅增长,其中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类物质累积最多。黄酮类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累积一部分仅在杀青阶段,一部分在杀青和干燥两个阶段。本研究明确了白化品种‘福黄1号’绿茶加工过程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变化轮廓,可为白化突变品种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福黄1号’ 白化 绿茶加工 非挥发性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单比特NanoSAR系统
2
作者 王伟 龙天尧 黄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66,共8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无人机载单比特微型合成孔径雷达(NanoSAR)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型化和低功耗等优势,能够在低空遥感作业中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在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系统功耗,本文对单比特成像技术进行...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无人机载单比特微型合成孔径雷达(NanoSAR)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型化和低功耗等优势,能够在低空遥感作业中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在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系统功耗,本文对单比特成像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一位量化减少数据量,并结合频谱偏移技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我们将NanoSAR系统搭载于中小型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基于距离徙动校准的距离多普勒算法对回波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并对单比特数据的SAR成像效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 单比特量化 雷达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
3
作者 李秀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BSQ-1催化剂在300 kt/a Spherizo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低熔体流动速率高抗冲共聚聚丙烯K8003,对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中的活性、立构定向性、氢调敏感性及该催化剂使用时的生产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 采用BSQ-1催化剂在300 kt/a Spherizo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低熔体流动速率高抗冲共聚聚丙烯K8003,对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中的活性、立构定向性、氢调敏感性及该催化剂使用时的生产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进口催化剂相比,BSQ-1催化剂在多区循环反应器中的活性高约10%,氢调敏感性基本一致;所制聚丙烯等规指数较采用进口催化剂高,抗冲击性能基本一致,表明BSQ-1催化剂在Spherizone工艺中具有替代进口催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共聚聚丙烯 BSQ-1催化剂 SPHERIZONE工艺 抗冲击性能 等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AR技术在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脉络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雪珂 姚远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日益显著。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梳理AR/VR技术在国内外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前沿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AR和VR技术在国内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日益显著。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梳理AR/VR技术在国内外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前沿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AR和VR技术在国内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与内涵、虚拟服装的展示与应用,以及历史服饰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等方面。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更多关注深度学习与系统架构、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升级。未来,集成新兴技术和智能化应用,推动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数智化转型将是中国服装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服装 VR技术 ar技术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发展脉络 智能时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固态发酵产1-脱氧野尻霉素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糖能力研究
5
作者 黄本宸 唐雅利 +3 位作者 李菊梅 王雅凝 孟杰 薛洁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9-225,共7页
该试验以青稞为原料,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4为发酵菌株,生产1-脱氧野尻霉素(DNJ)。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4固态发酵青稞产DNJ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 该试验以青稞为原料,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4为发酵菌株,生产1-脱氧野尻霉素(DNJ)。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4固态发酵青稞产DNJ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和体外消化实验对其体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B-14固态发酵青稞产DNJ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3 d、蒸煮时间41 min,发酵温度37℃,接种量5.5%。在此优化条件下,DNJ的含量为6.13 mg/g,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29 mg/mL和2.89 mg/mL,体外消化实验中,随着青稞固态发酵产物添加量的增加,淀粉水解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添加量为20%、模拟肠消化180 min时,淀粉水解率为35.13%,说明青稞固态发酵产物在降低血糖方面有明显效果。该研究结果为青稞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青稞 固态发酵 1-脱氧野尻霉素 工艺优化 体外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新架构:1+2+N
6
作者 赵路军 吴刚 +2 位作者 邵嘉铭 刘彦波 褚健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38-4851,共14页
智能工厂建设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双轮驱动下,各地区各行业已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新模式、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建设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双轮驱动下,各地区各行业已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新模式、数字化车间等样板案例,制造业在自动化补课、信息化提升、智能化引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然而,随着智能制造进入深水区,数据孤岛、集成困难、个性化需求、价值创造等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制约智能工厂建设的瓶颈,建成企业普遍认可的“真正”智能工厂依然任重道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工业软件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新架构:1+2+N(1个工厂操作系统+2个自动化+N个工业APPs),以期能帮助企业解决智能工厂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指导企业更好地利用新技术与业务进行融合创新,达到企业生产自主运行和企业管理卓越运营的智能工厂新范式。同时,本文在某化工企业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中对这一新架构进行了实践验证。展望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与产品的不断成熟,希望本架构可以得到业界更为普遍的认可和采用,成为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架构的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工业 智能工厂 建设架构 1+2+N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AR和Ki-67在睾丸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惠 孟宇宏 +4 位作者 路平 宁浩勇 洪柳 康筱玲 段敏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活检标本中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选取3例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行去势治疗的正常睾丸组织及15例临床诊断为无精症的睾丸穿刺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WT-1、AR和Ki-67的表达。...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活检标本中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选取3例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行去势治疗的正常睾丸组织及15例临床诊断为无精症的睾丸穿刺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WT-1、AR和Ki-67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WT-1和AR在3例正常睾丸组织和15例睾丸穿刺活检组织曲细精管内的Sertoli细胞胞核均呈棕黄色,阳性率均为100%,生精细胞胞核的阳性率为0。15例睾丸活检组织中生精细胞的Ki-67阳性率为100%。结论WT-1、AR和Ki-67可做为睾丸穿刺活检组织中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为睾丸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穿刺活检 SERTOLI细胞 WT-1 ar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和运动经AR-IGF-1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叶鸣 贺道远 +2 位作者 刘霞 曾凡星 王煜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实验28天后取材测试。结果:(1)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与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低氧组骨骼...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实验28天后取材测试。结果:(1)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与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低氧组骨骼肌睾酮含量、AR蛋白表达量、IGF-1mRNA含量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R活性、骨骼肌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低氧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和骨骼肌总蛋白含量比运动组显著下降。结论:(1)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比单纯运动更能通过AR含量-AR活性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2)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通过睾酮调节AR数量及活性,最终影响骨骼肌蛋白含量;(3)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可通过调节AR转录活性影响IGF-1mRNA表达,最终调节骨骼肌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运动 ar表达 ar与DNA结合能力 IGF-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AR、SOX10、EGFR和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杰 李诗 +1 位作者 李芳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AR、SOX10、EGFR及PD-L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57例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BC中AR、SOX10、EGFR及PD-L1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57例T...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AR、SOX10、EGFR及PD-L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57例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BC中AR、SOX10、EGFR及PD-L1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57例TNBC中AR、SOX10和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16.0%、63.6%和74.7%,AR阳性患者肿瘤直径较小且不易发生转移(P均<0.005),SOX10与EGFR表达与Ki-67增殖指数、组织学类型、分级相关(P均<0.005)。PD-L1阳性率为37.9%,PD-L1表达与肿瘤大小和Ki-67增殖指数相关(P均<0.005),且阳性者多不表达AR,多伴SOX10和EGFR阳性。PD-L1阴性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比阳性者长,AR和SOX10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相关。结论TNBC中AR通常阴性,SOX10和EGFR阳性,PD-L1表达与AR、SOX10、EGFR相关,PD-L1、AR和SOX10的表达和TNBC的PFS相关,有望成为治疗TNBC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 ar SOX10 EGFR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5-HT1AR/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魏浩洁 徐维平 +1 位作者 魏伟 陈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SRP(100、200、4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SRP(100、200、4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环腺苷酸(cAM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5-羟色胺受体(5-HT1AR)、蛋白激酶A(PKA)、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刺激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体重降低,糖水消耗减少,处于抑郁状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5-HT1AR、cAMP、PKA、CREB表达显著降低,SRP组5-HT1AR、cAMP、PKA、CREB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SRP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5-HT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黄精皂苷 5-HT1ar 蛋白激酶A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1A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亚飞 杨苾 +4 位作者 郭丽丽 袁玉梅 杨蕾 曹可润 张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78-2382,共5页
目的:观察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_(1A)R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氟西汀组4组,每组33只;组内随机再分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小... 目的:观察青少期应激结合成年后诱导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5-HT_(1A)R表达的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氟西汀组4组,每组33只;组内随机再分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小组,每小组11只。选取44、56、78 d3个时间点作为青少期、成年期、成年后3个阶段的取材时间点。采取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第21-44天、第57-78天造模及给药; 44~55天正常喂养不予造模及给药。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旷场实验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5-HT1A R阳性细胞的分布变化。结果:各时期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加味四逆散组及氟西汀组有明显改善。旷场实验活跃度上,青少期与成年后模型组显著降低(P 〈0. 05),加味四逆散组与氟西汀组活跃程度显著升高(P 〈0. 01、P 〈0. 05)。总区路程变化结果中,成年期模型组大鼠有显著降低(P 〈0. 05),成年期及成年后加味四逆散组有显著提升(P 〈0. 05、P 〈0. 01);且在成年后与氟西汀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0. 01)。各组大鼠海马CA1区5-HT_(1A)R平均光密度值组内比较,青少期与成年后组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 〈0. 05,P 〈0. 01);组间比较,成年后模型组、氟西汀组呈显著上升(P 〈0. 01,P 〈0. 05);加味四逆散组有上升趋势。结论:在青少期受到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的大鼠可产生抑郁样行为,成年后继续施加刺激则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状态,海马内5-HT1AR改变可能是加味四逆散改善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重要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应激 青少期 5-HT1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参1井底部花岗闪长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李曰俊 孙龙德 +3 位作者 胡世玲 宋文杰 王国林 谭泽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0-536,共7页
我国陆上最深的钻井——塔参1井,井深7200m,其底部钻遇的是一分布有闪长岩捕虏体的花岗闪长岩体。我们采集花岗闪长岩样品和闪长岩样品,分选角闪石单矿物进行^(40)Ar-^(39)Ar定年。花岗闪长岩的加^(40)Ar-^(39)Ar坪年龄为932.3±0.... 我国陆上最深的钻井——塔参1井,井深7200m,其底部钻遇的是一分布有闪长岩捕虏体的花岗闪长岩体。我们采集花岗闪长岩样品和闪长岩样品,分选角闪石单矿物进行^(40)Ar-^(39)Ar定年。花岗闪长岩的加^(40)Ar-^(39)Ar坪年龄为932.3±0.6Ma和891.0±1.9Ma,相应的等时年龄分别为933.8±6.8Ma和892.2±32.7Ma;闪长岩^(40)Ar-^(39)Ar坪年龄为1195.7±1.0Ma,等时年龄为1199.4±6.4Ma。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塔参1井底部的火成岩为一花岗闪长岩岩体,侵位时代为新元古宙早期;闪长岩形成于中元古宙晚期,是花岗闪长岩中的捕虏体。塔里木盆地腹地存在前寒武纪古老陆壳基底,该岩体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参1 花岗闪长岩 闪长岩 角闪石 ^40ar-^39ar定年 前寒武纪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AR(1)误差的非线性随机效应模型中自相关系数的扰动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爱军 林金官 韦博成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822,共5页
随机效应模型广泛应用于刻画重复测量数据的特征,Banerjee和Frees[1]用Cook距离,Lesaffre和Verbeke[2]用影响曲率分别对线性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分析.本文利用影响曲率对具有AR(1)误差的非线性随机效应模型中的自相关系数扰动进行了分析... 随机效应模型广泛应用于刻画重复测量数据的特征,Banerjee和Frees[1]用Cook距离,Lesaffre和Verbeke[2]用影响曲率分别对线性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分析.本文利用影响曲率对具有AR(1)误差的非线性随机效应模型中的自相关系数扰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曲率的表达式,并且利用血浆药物渗透数据(Davidian和Gillinan[3])来说明分析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1)误差 扰动诊断 非线性随机效应模型 自相关系数 影响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中业务流的自相似性与线性AR1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都 李乐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通过对多个AR1过程(order1autoregresiveproces)的累加(superposition)过程的研究,发现当有限个参数特定的AR1过程累加后,该累加序列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这从某种程度上揭示... 本文通过对多个AR1过程(order1autoregresiveproces)的累加(superposition)过程的研究,发现当有限个参数特定的AR1过程累加后,该累加序列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这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为何不具备长期相关性的单个信源,经复接、交换等处理后,使得网络中业务流呈自相似性的原因.本文给出了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由此还可得出一种生成自相似序列的快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似性 长期相关 ar1模型 网络 业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C3AR1基因促进HL-60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5
作者 颜青 李争 +3 位作者 岑建农 陈苏宁 潘健 胡绍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C3AR1基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HL-60)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HL-60-C3AR1过度表达的细胞株并使其稳转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进行迁移及侵袭实验,应用PCR array和流... 目的:探讨C3AR1基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HL-60)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HL-60-C3AR1过度表达的细胞株并使其稳转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进行迁移及侵袭实验,应用PCR array和流式细胞术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合适C3AR1的HL-60细胞在C3a和SDF-1的作用下,其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较转染空载体细胞明显增强。PCR array检测发现,包括CCL2在内的16个基因显著上调,而4个基因显著性下调,但与CXCR4基因的表达无关。结论:C3a和SDF-1促进过表达的C3AR1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调控CCL2等相关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ar1基因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观测生存数据的AR(1)随机效应建模和估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宁宁 徐淑一 方积乾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7-960,共4页
目的使用一阶自回归(AR(1))形式的脆弱性结构比例危险模型对重复测量的生存数据进行建模和估计。方法估计随机效应分布的参数,并且利用CGD数据实例将其和极大似然估计(ML)、约束极大似然估计(REML)方法进行比较。采用等级似然估计方法... 目的使用一阶自回归(AR(1))形式的脆弱性结构比例危险模型对重复测量的生存数据进行建模和估计。方法估计随机效应分布的参数,并且利用CGD数据实例将其和极大似然估计(ML)、约束极大似然估计(REML)方法进行比较。采用等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协变量参数并预测随机效应的实现值,采用调整的轮廓等级似然估计(MAPHL)结果 REML的迭代过程和利用调整的集中化等级轮廓似然对随机效应参数一阶导数为零进行估计等价,而等级似然估计方法可以考虑随机效应参数的联合信息。结论使用等级似然方法对AR(1)形式的脆弱性结构的比例危险模型估计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1)脆弱性模型 比例危险 等级似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Ar—^(39)Ar法国际标准样BSP—1角闪石的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桑海清 王松山 +3 位作者 胡世玲 裘冀 U.G.Cordani K.Kawashita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5-19,共15页
利用RGA—10质谱计和析氢仪联合装置对BSP—1角闪石进行了K—Ar及^(40)Ar—^(39)Ar年龄测定,坪年龄为2054±2Ma;谱线平坦,^(40)Ar^(?)保存性很好,K/Ca和CI/K比值稳定;^(40)Ar—^(39)Ar等时年龄为2053Ma,^(40)Ar/^(36)Ar初始值为294... 利用RGA—10质谱计和析氢仪联合装置对BSP—1角闪石进行了K—Ar及^(40)Ar—^(39)Ar年龄测定,坪年龄为2054±2Ma;谱线平坦,^(40)Ar^(?)保存性很好,K/Ca和CI/K比值稳定;^(40)Ar—^(39)Ar等时年龄为2053Ma,^(40)Ar/^(36)Ar初始值为294.2,与大气Ar丰度一致。国内外13个实验室参加了该角闪石K和^(40)Ar^(?),的定值分析,其结果为:K=0.725±0.003(%),^(40)Ar^(?)=109.06±0.26(10^(-6)cc-STP/g),由此求出的K—Ar年龄为2060±8Ma,与坪年龄、等时年龄吻合。这些结果表明,BSP—1角闪石结晶时未捕获大气Ar,结晶以来未受过热扰动,保持着良好的^(40)K、^(40)Ar^(?)封闭体系,是很理想的^(40)Ar—^(39)Ar法的国际标准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P-1角闪石 氩40-氩39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1)需求模式和固定间隔期订货点法的牛鞭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章金 郭进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1,共3页
文章研究了在AR(1)终端顾客市场需求模式下,零售商与生产商组成的简单二级供应链系统,零售商采用一次移动平均法预测市场需求并采用固定间隔期订货点法的库存策略时,推导了在信息预测、信息处理及信息传递中的牛鞭效应,指出了平滑期、... 文章研究了在AR(1)终端顾客市场需求模式下,零售商与生产商组成的简单二级供应链系统,零售商采用一次移动平均法预测市场需求并采用固定间隔期订货点法的库存策略时,推导了在信息预测、信息处理及信息传递中的牛鞭效应,指出了平滑期、相关系数及提前期等因素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并指出了如何减小牛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鞭效应 ar(1) 订货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随机效应和AR(1)误差的非线性纵向数据模型中组间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的齐性检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金官 韦博成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1-301,共11页
组间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的齐性是纵向数据分析的基本假设之一,然而这种假设需要进行统计检验.Zhang&Weiss讨论了线性随机效应模型的组间和组内方差齐性的检验问题;林金官&韦博成研究了具有AR(1)误差但没有随机效应的非线性模型的... 组间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的齐性是纵向数据分析的基本假设之一,然而这种假设需要进行统计检验.Zhang&Weiss讨论了线性随机效应模型的组间和组内方差齐性的检验问题;林金官&韦博成研究了具有AR(1)误差但没有随机效应的非线性模型的自相关系数的齐性检验.该文研究具有随机效应和AR(1)误差的非线性模型的组间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的齐性检验问题,构造了几个score检验统计量,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检验统计量的性质.最后利用该文的方法分析一组实际数据和一组模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1)误差 自相关系数 异方差 非线性回归 随机效应 SCORE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善挺通过抑制C5a/C5aR1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炎症和自噬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羽 赵菊花 +4 位作者 黎官印 李达 王洁 陈颖 李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8,共8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咪喹莫特(IMQ)小鼠银屑病模型,探究可善挺(Cosentyx)通过C5a/C5aR1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炎症和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BALB/c小鼠27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Blank group)、银屑病模型组(Model gro...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咪喹莫特(IMQ)小鼠银屑病模型,探究可善挺(Cosentyx)通过C5a/C5aR1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炎症和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BALB/c小鼠27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Blank group)、银屑病模型组(Model group)、可善挺治疗组(Cosentyx-treat group),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咪喹莫特(IMQ)制备银屑病模型,可善挺治疗组给与可善挺(第1、6、13天皮下注射,1 d两次,每次4.5mg/kg)干预。通过HE染色观察可善挺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损伤的影响,通过ELISA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促炎因子IL-4、IL-8、TNF-α、IL-1β的分泌情况,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量和LC3-Ⅱ/LC3-Ⅰ值,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损组织C5a、C3、C5aR1、C1qB的表达水平。结果可善挺抑制了皮损组织中IL-4、IL-8、TNF-α、IL-1β和MPO的表达,提高了Beclin 1的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同时可善挺下调了C5a/C5aR1通路中C1qB、C3、C5a、C5aR1分子的表达。结论可善挺抑制了C5a/C5aR1通路,可以通过C5a/C5aR1通路调控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缓银屑病炎症反应,同时可善挺增强了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自噬作用,但无法确定可善挺是否通过C5a/C5aR1通路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自噬作用进行调控,因此机制还需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炎症 可善挺 C5a/C5ar1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