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耦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平 韦朝海 +1 位作者 吴超飞 梁世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5-350,共6页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探索了厌氧/好氧的耦合及各种工艺操作条件对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经过高效厌氧流化床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可提高49.1%。...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探索了厌氧/好氧的耦合及各种工艺操作条件对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经过高效厌氧流化床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可提高49.1%。CODCr/NH4+-N比值对渗滤液好氧生物降解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适宜的CODCr/NH4+-N比值应控制在7.6左右。当进水CODCr及NH4+-N浓度分别为5000mgL-1、280mgL-1左右时,系统出水主要指标达到GB16889-1997一级排放标准。当系统受到短时间(12h左右)超过正常运行负荷约3倍的负荷冲击时,能在4d左右的时间内恢复正常。本研究为垃圾渗滤液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处理 生物流化床 垃圾渗滤液 生物处理 废氧处理 好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好氧流化床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韦朝海 焦向东 陈焕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9,共5页
介绍生物好氧流化床废水处理技术的早期发展,阐述影响其处理效果的几种重要因素并说明其应用领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物好氧流化床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流化床(ABFB)处理煤气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叶正芳 李彦锋 +2 位作者 李贤真 周林成 卓仁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介绍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制作了总有效容积为1.5m3的曝气生物流化床(ABFB)中试设备,流化介质为合成高分子多孔材料,其物理性能为:持水量25倍、比表面积≥200m2/g、含氮量6.72%,载体带有-NH2、-COOH、-OH、环氧基等活性... 介绍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制作了总有效容积为1.5m3的曝气生物流化床(ABFB)中试设备,流化介质为合成高分子多孔材料,其物理性能为:持水量25倍、比表面积≥200m2/g、含氮量6.72%,载体带有-NH2、-COOH、-OH、环氧基等活性基团可与微生物结合而固定化微生物,载体中生物量平均为28g/L(H2O),故具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对平均值为COD 3450mg/L、NH4+-N 451mg/L、挥发酚为177 mg/L的煤气化废水,经过ABFB处理后,其处理水中COD 57.7mg/L、NH4+-N 0.285mg/L、挥发酚0.434mg/L,其运行效果优于曝气生物滤池(BAF)、接触氧化、活性炭流化床.ABFB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强的特点,是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流化床 高效微生物 固定化微生物 煤气化废水 废水处理 AB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对偶氮染料生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婧 蒋进元 +2 位作者 丁林 周岳溪 梁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3-1197,共5页
采用高温〔(55±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常温三相好氧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含盐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RR2)废水,考察核黄素(VB2)对染料的降解及活性污泥微生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8 h,进水ρ... 采用高温〔(55±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常温三相好氧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含盐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RR2)废水,考察核黄素(VB2)对染料的降解及活性污泥微生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8 h,进水ρ(RR2)为40-100 mg/L,ρ(CODCr)为800-1 200 mg/L,ρ(NaCl)为30 000-35 000 mg/L,UASB反应器的有机负荷为2-3kg/(m3.d),三相好氧流化床有机负荷为0.3-0.4 kg/(kg.d)的条件下,ρ(VB2)为5 mg/L时可以明显改善工艺的运行效果,RR2和CODCr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UASB及三相好氧流化床中活性污泥微生物以杆菌为主,核黄素的投加使得系统中菌体体积变小、总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UASB 三相好氧流化床 R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气提式流化床启动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丹丹 刘孟媛 +3 位作者 侯典训 王紫嫣 梁爽 董双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219,共8页
探讨连续流气提式好氧颗粒污泥流化床(CAFB)反应器的运行特征,对该工艺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和颗粒性质进行分析。以市政污泥为接种污泥,以醋酸钠为碳源,在连续运行方式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结果表明:CAFB反应器启动的第4-5... 探讨连续流气提式好氧颗粒污泥流化床(CAFB)反应器的运行特征,对该工艺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和颗粒性质进行分析。以市政污泥为接种污泥,以醋酸钠为碳源,在连续运行方式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结果表明:CAFB反应器启动的第4-5天即有大量颗粒污泥形成,颗粒直径800~1 000μm,比重1.006,生物相丰富,能够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当COD有机负荷高达8和13kg/(m3.d)时,对COD处理效率均维持在93%~97%,COD出水质量浓度仅为30~80mg/L,引起启动后期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污泥流失。进一步提高污泥负荷有望控制污泥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连续流 流化床 内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内亚硝酸积累试验 被引量:19
6
作者 袁林江 王志盈 +2 位作者 彭党聪 刘芳荣 刘超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利用下向流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生物膜在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积累现象,结果表明,挂膜后反应器运行初期出现亚硝酸积累,但氨氮去除率仍可达到97%,随着硝酸菌的适应与增殖,出水中硝化产物以硝酸为主,进水氨氮浓度提高至200m... 利用下向流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生物膜在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积累现象,结果表明,挂膜后反应器运行初期出现亚硝酸积累,但氨氮去除率仍可达到97%,随着硝酸菌的适应与增殖,出水中硝化产物以硝酸为主,进水氨氮浓度提高至200mg/L以上时,再次出现亚硝酸积累,在144mg/L和222mg/L进水浓度下,水力停留时间缩短在5h以下,则氨氮去除率下降且出水中亚硝酸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容积负荷提高到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亚硝酸积累 硝化 硝化菌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氨浓度下生物流化床内亚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志盈 刘超翔 +1 位作者 彭党聪 袁林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1-3,7,共4页
对于高氨低碳废水生物处理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是一条颇具吸引力的途径 .本文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在高浓度氨条件下 ,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 .试验结果表明 :在系统运行初期 ,由于硝酸菌对环境的适应性... 对于高氨低碳废水生物处理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是一条颇具吸引力的途径 .本文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在高浓度氨条件下 ,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 .试验结果表明 :在系统运行初期 ,由于硝酸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的滞后性 ,暂时出现亚硝酸积累 ,但伴随硝酸菌适应与繁殖 ,亚硝酸被完全氧化 .高浓度游离氨对硝酸菌氧化速率有抑制作用 ,而对亚硝酸菌抑制不明显 ,也造成亚硝酸积累 ,但这种对硝化菌选择性抑制所获得的亚硝酸积累是不稳定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硝化 废水生物脱氮 氨氮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复合填料生物流化床在污水处理中的试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月芳 宋存义 汪翠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5,共4页
新型沸石复合填料牛物流化床的填料为悬浮填料与沸石的有机组合体,该填料表面粗糙比表面积为711~1185m^2/m^3,是悬浮填料的2~3倍,且在污水处理中,挂膜容易,生物相丰富,且不易脱落;该新型填料生物膜致密,沸石内部的孔穴中长有... 新型沸石复合填料牛物流化床的填料为悬浮填料与沸石的有机组合体,该填料表面粗糙比表面积为711~1185m^2/m^3,是悬浮填料的2~3倍,且在污水处理中,挂膜容易,生物相丰富,且不易脱落;该新型填料生物膜致密,沸石内部的孔穴中长有较多的原生物,有利于氨氮的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流化床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处于稳定状态时,出水CODCr,浓度为15.2~28.7mg/L,去除率为48%~84.5%;出水NH4^+-N浓度≤2mg/L,去除率92%~98%,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达到发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沸石填料 深度处理 生物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酸废水的生物-光催化氧化组合处理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于永辉 刘守新 +2 位作者 李作臣 孙承林 肖羽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针对混合(C4~C6)二元酸废水特点,以CODCr、色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生物流化床-Ag/TiO2光催化氧化组合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二元酸废水CODCr及色度。当生物流化床水力停留... 针对混合(C4~C6)二元酸废水特点,以CODCr、色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生物流化床-Ag/TiO2光催化氧化组合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二元酸废水CODCr及色度。当生物流化床水力停留时间10h,出水采用Ag/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反应器内停留时间45min,CODCr去除率96.1%,色度去除率>97.4%,完全达到二级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酸废水 生物-光催化氧化组合处理技术 生物流化床 Ag/TiO2光催化 水质 化工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杨平 王彬 +2 位作者 石炎福 张初永 陈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Pilot test was made on coking plant wastewater of the Coal Chemical Corp.,Panzhihua Steel Group,China,with the biological fluidized-bed technique and A-A-O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total HTR of system w... Pilot test was made on coking plant wastewater of the Coal Chemical Corp.,Panzhihua Steel Group,China,with the biological fluidized-bed technique and A-A-O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total HTR of system was 45?h,effluent NH 3-N was 10.33?mg·L -1 ,effluent COD was less than 200?mg·L -1 ,and effluent phenol was 0.13?mg·L -1 .The operation cost is 3.60~4.36?$·(t wastewater)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中试研究 生物流化床 生物脱氮 A-A-O工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体式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处理低C/N废水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余波 江传春 +1 位作者 陈婷婷 杨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1-174,197,共5页
研究低碳氮比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一体式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处理低C/N废水。考察了在不同的C/N进水和温度,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C/N从1.75提高到2.64,COD去除... 研究低碳氮比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一体式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处理低C/N废水。考察了在不同的C/N进水和温度,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C/N从1.75提高到2.64,COD去除率维持在85%,氨氮、TN去除率随C/N升高分别提高了8.4%和14.6%。低温时,低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为30%和15%。研究结果为该类型生物反应器工业设计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反应器 低C N 生物流化床 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溶氧下生物流化床内亚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志盈 刘超翔 +1 位作者 袁林江 彭党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在低浓度溶解氧条件下 ,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 .试验结果表明 :在 0 .5~ 1 .0 mg/L溶解氧 ( DO)下 ,DO成为增殖的限制基质 ,可实现亚硝酸的稳定积累 .当进水NH+ 4 -N为 3 0 0 mg/L时 ,出水 NH+ ... 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在低浓度溶解氧条件下 ,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 .试验结果表明 :在 0 .5~ 1 .0 mg/L溶解氧 ( DO)下 ,DO成为增殖的限制基质 ,可实现亚硝酸的稳定积累 .当进水NH+ 4 -N为 3 0 0 mg/L时 ,出水 NH+ 4 -N小于 2 0 mg/L;在保证氨氮去除率大于 90 %的前提下 ,使出水硝态氮中亚硝酸比例稳定在 80 %以上 .选择过程完成后亚硝酸菌成为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硝化 亚硝酸积累 废水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糖业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堃 金长义 +3 位作者 郭勇 田雪莲 谢玉武 黄卫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5-190,共6页
采用人工合成的多孔高分子颗粒作为微生物载体,利用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对不同工段的糖业废水进行连续处理。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很好降解各工段废水,CODCr平均去除率达到85%以上,当水样BOD/CODCr(B/C)值高于0.5时,出水CODCr达到80 mg/L... 采用人工合成的多孔高分子颗粒作为微生物载体,利用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对不同工段的糖业废水进行连续处理。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很好降解各工段废水,CODCr平均去除率达到85%以上,当水样BOD/CODCr(B/C)值高于0.5时,出水CODCr达到80 mg/L以下,在水样B/C值为0.4时,出水CODCr能稳定在110 mg/L左右;反应器表现出较好的生物脱氮能力,其中氨氮去除率达到80%左右。同时,对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反应器对进水CODCr负荷冲击有良好的适应性,这一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一方面源自生物膜的固定化,另一方面在于反应器内混合充分,传质效率提高且液相稀释扩散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好氧处理 糖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沈齐英 刘录 +1 位作者 沈秋英 孔继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酚是一类剧毒性物质,是我国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介绍了在实验室模拟三相生物流化床中分别对人工含酚废水和燕山石化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降解实验,载体使用海藻酸钠氯化钙和从污水厂活性污泥筛选驯化的3种细菌、紫外线诱变的正突变菌... 酚是一类剧毒性物质,是我国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介绍了在实验室模拟三相生物流化床中分别对人工含酚废水和燕山石化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降解实验,载体使用海藻酸钠氯化钙和从污水厂活性污泥筛选驯化的3种细菌、紫外线诱变的正突变菌和跨界融合得到融合子,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模拟试验结果显示,3 h微生物对酚的降解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在三相生物流化床中使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的海藻酸钙载体处理含酚废水,处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法处理 含酚废水 实验研究 三相生物流化床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廷林 熊向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1-534,共4页
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作了论述。在Monod方程基础上,结合生物量、世代时间及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稳态条件下腐殖酸(HA)的降解动力学模式ss0=11+a1s0+a2θ。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式中的待定参... 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作了论述。在Monod方程基础上,结合生物量、世代时间及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稳态条件下腐殖酸(HA)的降解动力学模式ss0=11+a1s0+a2θ。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式中的待定参数a1、a2进行了优化估计,得出a1=00171,a2=0079。以实验数据对该动力学模式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腐殖酸 动力学模式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废水处理技术分析及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臣 吴海珍 +2 位作者 吴超飞 韦朝海 卢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9-455,462,共8页
针对高浓度、高色度、高硫酸盐及难降解有机物多的酵母废水,介绍了其难降解特性,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酵母废水的处理技术,重点分析了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并强调高效生物反应器的重要性。尝试将自行研制的新型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工程应用于... 针对高浓度、高色度、高硫酸盐及难降解有机物多的酵母废水,介绍了其难降解特性,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酵母废水的处理技术,重点分析了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并强调高效生物反应器的重要性。尝试将自行研制的新型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工程应用于两个酵母厂的废水处理,在总HRT低于54 h的操作条件下,当进水COD负荷分别为9.00~9.53 kg/(m3.d)和7.84~8.67 kg/(m3.d)时,其COD平均去除率均达到99.6%,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和98.3%,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0%和98.5%,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实践表明,选用的流化床耦合工艺停留时间较短、有机负荷高及运行成本低,是酵母废水处理的适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床 酵母行业 环境工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生物流化床—混凝工艺处理酵母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文祥 韦朝海 +1 位作者 吴超飞 张亚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针对酵母废水高浓度、高色度、成分复杂、难处理的特点,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结合混凝工艺处理该废水,对生物流化床的启动和负荷运行、混凝以及处理过程中色度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约8000mg/L,色度为3200倍... 针对酵母废水高浓度、高色度、成分复杂、难处理的特点,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结合混凝工艺处理该废水,对生物流化床的启动和负荷运行、混凝以及处理过程中色度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约8000mg/L,色度为3200倍左右,厌氧和好氧HRT分别为24、6.5h,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质量浓度为3g/L时,出水COD<300mg/L,色度<1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废水 生物流化床 混凝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废水生物流化床处理工业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献玲 张建成 +1 位作者 曹玉红 闻建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介绍了一套有效体积为150m3、高径比为3.3的多导流筒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工业试验装置,应用复合载体及生物菌群处理洛阳炼油厂炼油废水。用一级生化及一级沉淀两级工序代替原工艺六级组合工序。在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气液比为20∶1,水... 介绍了一套有效体积为150m3、高径比为3.3的多导流筒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工业试验装置,应用复合载体及生物菌群处理洛阳炼油厂炼油废水。用一级生化及一级沉淀两级工序代替原工艺六级组合工序。在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气液比为20∶1,水力停留时间为6.5h的优化试验条件下,使处理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降解率分别大于85%和90%,即COD<100mg/L,NH3-N质量浓度<10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新工艺的占地面积、停留时间、产泥量及每吨水运行费用分别是老工艺的1/10、1/3、1/3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废水 NH3-N COD 化学需氧量 水力停留时间 生物流化床 氨氮 工业应用 新工艺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流化池生物强化处理高氨氮制革废水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海华 沈滨 +1 位作者 仝武刚 楼铮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工艺为核心,通过投加高效菌酶添加剂(简称菌剂)的方法对高氨氮制革废水进行生物强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菌剂投加量为0.4kg/m3,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2h(其中生化处理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9h)条件下,菌剂投加10d后氨... 以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工艺为核心,通过投加高效菌酶添加剂(简称菌剂)的方法对高氨氮制革废水进行生物强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菌剂投加量为0.4kg/m3,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2h(其中生化处理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9h)条件下,菌剂投加10d后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2%,25d后系统即可稳定运行;出水氨氮平均为4.8mg/L,去除率为98.8%;出水COD平均为137mg/L,去除率为76.4%。无机碳化合物和生长因子对硝化反应有促进作用,使氨氮的去除率提高约6.6%。该结果显示了ABFT工艺在处理高氨氮制革废水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 曝气生物流化池 高氨氮 制革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吡啶生产废水的处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觅 吴永明 +3 位作者 王建永 万莉 张杰 万金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2,共5页
江西某化工厂采用高级氧化-厌氧-好氧-混凝处理相结合的主体工艺处理2,3-二氯吡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江西某化工厂采用高级氧化-厌氧-好氧-混凝处理相结合的主体工艺处理2,3-二氯吡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氯吡啶 FENTON氧化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移动流化床 生物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