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OXYGEN CONSUMPTION AND AMMONIA EXCRETION BY SOLENAIA OLEIVORA
1
作者 XU Qiao-Qing1, LIU Jun2 and HUANG Hua-Wei1 (1. Animal Science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 China 2. Continuous Education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 China)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701,共5页
The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nd ammonia excretion rate of Solenaia oleivora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The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nd ammonia excretion rate of Solenaia oleivora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15—3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 [mg/h] and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W) [g] can be represented by an allometric equation O=aW b, 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monia excretion rate (N) [μg/h] and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W) [g] follows also an allometric equation N=cW b. It is indicated that both metabolic rates ar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water temperature. High temperature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protein metabolism. The linear regression among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 temperature (T) and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W)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equation O=-0.6513+0.0532T+0.1073W, and for ammonia this relation is N=32.1626-1.0566T+1.3222W, the multiple 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642 and 0.892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enaia oleivora TEMPERATUR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mmonia excret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胁迫对方斑东风螺稚贝呼吸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任逍瑶 唐保军 +2 位作者 郑汉丰 刘雨佳 魏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在养殖环境和运输过程中易遭遇低氧胁迫。为评估低氧胁迫对方斑东风螺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溶解氧(DO)质量浓度分别降至6、4、2、1和0.5 mg·L^(-1)后,测定方斑东风螺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并分...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在养殖环境和运输过程中易遭遇低氧胁迫。为评估低氧胁迫对方斑东风螺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溶解氧(DO)质量浓度分别降至6、4、2、1和0.5 mg·L^(-1)后,测定方斑东风螺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并分析了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DO水平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显著降低(p<0.05),排氨率先显著升高后显著降低(p<0.05);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DO质量浓度为1 mg·L^(-1)时显著升高(p<0.05);PK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DO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CP和AKP活性先显著降低后升高,分别在DO质量浓度为1和0.5 mg·L^(-1)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DH基因表达水平在DO质量浓度降至4 mg·L^(-1)后显著降低(p<0.05),PK基因表达水平在DO质量浓度降至1 mg·L^(-1)后显著升高(p<0.05);SOD基因表达水平在DO质量浓度降至0.5 mg·L^(-1)后显著降低(p<0.05),ACP和AKP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方斑东风螺可通过降低代谢率、调控代谢、免疫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来应对低氧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低氧胁迫 耗氧率 排氨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和镉复合胁迫对禾花鲤标准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程春醒 潘清 +4 位作者 吴扬扬 韦金友 韦雨薇 田文斐 蒋骄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与镉(Cd)对水生动物的联合毒性受到广泛关注。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是广西当地特色经济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有关MPs和Cd复合胁迫对禾花鲤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与镉(Cd)对水生动物的联合毒性受到广泛关注。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是广西当地特色经济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有关MPs和Cd复合胁迫对禾花鲤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禾花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水实验法,探究不同浓度(0.25、0.5、1.0和2.0 mg/L)Cd和MPs单独及复合胁迫对禾花鲤耗氧率、排氨率和氧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Cd单独胁迫下,耗氧率随Cd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排氨率呈上升趋势;氧氮比随Cd浓度的增加不断下降,并且当胁迫浓度高于(包含)1.0 mg/L后,氧氮比小于7。MPs单独胁迫下,耗氧率、氧氮比呈下降趋势,当胁迫浓度超过0.5 mg/L后变化趋于平缓,当暴露浓度高于(包含)1.0 mg/L后,氧氮比小于7;排氨率则先上升,胁迫浓度超过0.5 mg/L后变化趋于平缓。复合胁迫下,耗氧率、排氨率和氧氮比的变化趋势均大于单独胁迫,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Cd与MPs的交互作用对耗氧率、排氨率和氧氮比均影响显著(P<0.05);二元回归分析显示,Cd对禾花鲤的影响大于MPs。综上所述,MPs与Cd单独和(或)复合胁迫都影响禾花鲤的标准代谢;复合胁迫下MPs和Cd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并且Cd对禾花鲤的毒性效应强于MPs;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氧氮比小于7,能量代谢底物转变为以蛋白质为主,不利于蛋白质合成,影响禾花鲤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鲤 微塑料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
4
作者 孙侦龙 邵李娜 +2 位作者 吴发华 宗巍巍 吴爱君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开展了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试验法,测定了4种不同体质量[A组(100.3±5.8)g、B组(205.1±12.1)g、C组(298.5±17.2)g、D组(405.9±15.6)g]虫纹鳕鲈的耗氧率、窒... 开展了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试验法,测定了4种不同体质量[A组(100.3±5.8)g、B组(205.1±12.1)g、C组(298.5±17.2)g、D组(405.9±15.6)g]虫纹鳕鲈的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结果表明,虫纹鳕鲈的耗氧率及排氨率,随其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日波动较大,每日的06:00—08:00与16:00—18:00处于高水平;窒息点随体质量的增加升高,且A组与D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提出,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虫纹鳕鲈不同养殖阶段耗氧率、养殖密度及生物滤池总体耗氧率,测算液氧加入量,提高液氧利用率和循环水的养殖容量,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纹鳕鲈 耗氧率 窒息点 排氨率 不同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滤水及呼吸代谢特征的影响
5
作者 张龙 田鑫华 +1 位作者 杨智 张志峰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6期347-353,共7页
为探究温度对单环刺螠生理活动的影响,分别以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水温(17℃、25℃和30℃)下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的滤水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 为探究温度对单环刺螠生理活动的影响,分别以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水温(17℃、25℃和30℃)下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和成体的滤水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而相同温度下幼体的滤水率极显著高于成体(P<0.001);水温30℃下幼体和成体的排氨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温度组(P<0.05),但在相同温度下,幼体与成体之间排氨率无显著差异(P>0.05);水温30℃组幼体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温度组,不同温度组之间成体的耗氧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而水温17℃、30℃下幼体的耗氧率极显著高于成体(P<0.01、P<0.001);幼体O/N值(呼吸的氧原子数与排出的氨态氮原子数比值)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成体O/N值则是先升高后降低,提示在试验水温范围内,单环刺螠主要供能物质是蛋白质。结果表明,单环刺螠是一种高滤水、低耗氧型生物,温度和体质量对单环刺螠滤水和呼吸代谢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螠 温度 滤水率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真海鞘滤水、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6
作者 卢龙飞 刘力源 +3 位作者 王振华 毕炜家 姜景腾 肖露阳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将在12℃条件下暂养的一、二和三龄体质量为(23.95±9.83)g、(68.95±23.84)g和(117.99±38.42)g的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分别驯化到16℃、20℃、24℃和28℃,升温幅度为1℃·h^(-1),饲养2 d后测定滤水率、耗氧率... 将在12℃条件下暂养的一、二和三龄体质量为(23.95±9.83)g、(68.95±23.84)g和(117.99±38.42)g的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分别驯化到16℃、20℃、24℃和28℃,升温幅度为1℃·h^(-1),饲养2 d后测定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统计存活率。12℃为对照组。从各组中随机取6只真海鞘移入装有1 L海水的烧杯中,添加至终浓度为104 cells·mL^(-1)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保持通气,每隔30~60 min采集水样测定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高温对真海鞘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并分析耗氧率/排氨率比值(O/N)。结果表明,滤水率、耗氧率、排氨率和O/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3~5.51 mL·g^(-1)·h^(-1)、5.32~29.24μg·g^(-1)·h^(-1)、0.04~0.41μg·g^(-1)·h^(-1)和62.50~122.93。随温度升高,真海鞘的滤水率呈倒钟形变化,25.64℃时达最大值,耗氧率和排氨率持续升高,O/N显著下降;在20℃后呈现变缓或略有提升的趋势,表明真海鞘在20~24℃极可能存在代谢的转变点。真海鞘滤水率(FR)、耗氧率(R_(O))、排氨率(R_(N))和O/N(R_(O/N))与温度(t)拟合的相关方程分别为:FR=-0.0139t^(2)+0.7128t-4.7728,r^(2)=0.5401;R_(O)=1.0492t-6.2423,r^(2)=0.8268;R_(N)=0.0169t-0.1703,r^(2)=0.8574;R_(O/N)=-69.2940ln(t)+292.9675,r^(2)=0.8900。综上所述,合理养殖真海鞘的温度上限应在2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海鞘 温度 滤水率 耗氧率 排氨率 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研究
7
作者 杨哲 李欣阳 +5 位作者 孟艳莎 杨祯 王淑慧 高铭鸿 曹新宇 姜晨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224-228,共5页
为研究鱼体大小对绿鳍马面鲀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利用静水封闭式呼吸室法,在水温22℃、盐度30条件下,测定了4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1.51±4.78)、(44.55±3.18)、(76.98±7.33)、(153.79±4.99)g]绿鳍马面... 为研究鱼体大小对绿鳍马面鲀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利用静水封闭式呼吸室法,在水温22℃、盐度30条件下,测定了4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1.51±4.78)、(44.55±3.18)、(76.98±7.33)、(153.79±4.99)g]绿鳍马面鲀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着鱼体规格的增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各组间的耗氧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绿鳍马面鲀的窒息点随着鱼体规格的增大而提高,规格最小的试验鱼,其窒息点最低,且与规格较大的2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组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测得的氧氮比为6.27~18.53,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绿鳍马面鲀主要的供能物质为蛋白质。试验结果表明,鱼体大小对绿鳍马面鲀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其窒息点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规格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盐度及体重对条石鲷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64
8
作者 闫茂仓 单乐州 +4 位作者 谢起浪 林少珍 邵鑫斌 刘伟成 黄贤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6-496,共11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及体重对条石鲷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盐度和体重对条石鲷幼鱼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30℃时,条石鲷幼鱼随着温度的升...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及体重对条石鲷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盐度和体重对条石鲷幼鱼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30℃时,条石鲷幼鱼随着温度的升高,排氨率明显升高;S为5-45时,耗氧率先下降再升高,然后再下降,差异显著(P〈0.05),排氨率先下降再升高;条石鲷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和体重增加而升高,不同温度下条石鲷幼鱼平均O∶N比为95.437,呼吸Q10平均值是1.274,排泄Q10平均值是1.585;S为5-45时,O∶N比的范围是41.662-107.736;不同体重的条石鲷幼鱼平均O∶N比为72.083。10-35℃时条石鲷幼鱼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蛋白质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体重 耗氧率 排氨率 条石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耗氧率及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111
9
作者 杨红生 张涛 +2 位作者 王萍 何义朝 张福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96,共6页
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concentricus)的耗氧率和排泄(NH4-N)率的影响,实验在投饵后6h,静水(盐度32)条件下进... 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concentricus)的耗氧率和排泄(NH4-N)率的影响,实验在投饵后6h,静水(盐度32)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滴定法和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31℃)条件下,不同规格(壳高1.6~4.8cm,软体部干重0.0342~0.6908g)的墨西哥湾扇贝耗氧率的总平均值为2.35mg/(g·h).排泄率总平均值为350.89μg/(g·h).墨西哥湾扇见的耗氧量和排氧量都与扇贝体重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在10~28℃范围内,不同规格的扇贝耗氧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继续升高到31℃时,耗氧率反而下降。在实验温度(10~31℃)条件下,扇贝的排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泄率的影响都可用指数方程表示。本实验证实,高温(31℃)将进一步提高墨西哥湾扇贝蛋白质的代谢水平。耗氧量(O)和排氨量(N)与温度(t)、扇贝软体部干重(W)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O=-587.804+36.787t+1697.864W;N=-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墨西哥湾 扇贝 耗氧率 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及规格对管角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41
10
作者 罗杰 刘楚吾 +2 位作者 李锋 曾理想 陈加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0,共5页
海水温度28℃的条件下,实验室中研究了不同盐度(12,17,22,27,32)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个体大小对管角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盐度为12~27时,单位体质量管角螺耗氧率... 海水温度28℃的条件下,实验室中研究了不同盐度(12,17,22,27,32)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个体大小对管角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盐度为12~27时,单位体质量管角螺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在27时达到最大值;盐度为27~32时,随着盐度的升高管角螺的耗氧率降低。管角螺的软体部干质量与单位体质量耗氧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呈负相关关系;盐度范围在12~27时,单位体质量的管角螺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在27时达到最大;盐度为27~32时,随着盐度的升高管角螺的排氨率降低。管角螺的软体部干质量与单位体质量排氨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幂函数方程,呈负相关关系。不同规格管角螺的耗氧率、排氨率及O:N值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在27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盐度的升高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规格 排氨率 耗氧率 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盐度对大西洋浪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郭海燕 王昭萍 +2 位作者 于瑞海 王芳 林志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85-188,244,共5页
为了解浪蛤新陈代谢活动规律和变化特点,2004年10~12月,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西洋浪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的温度为6℃,10℃,13℃,16℃,19℃,22℃,25℃共7个梯度;浪蛤的规格为W(软体部干质量)=(0.044... 为了解浪蛤新陈代谢活动规律和变化特点,2004年10~12月,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西洋浪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的温度为6℃,10℃,13℃,16℃,19℃,22℃,25℃共7个梯度;浪蛤的规格为W(软体部干质量)=(0.044±0.005)g。实验的盐度为13,19,25,31,37,43,49共7个梯度;浪蛤的规格为W (软体部干质量)=(0.043±0.005)g。实验结果表明:(1)温度对浪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随温度的升高耗氧率和排氨率增加,其中耗氧率在22℃达到最高值,25℃时开始下降,而排氨率则继续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二者之间的O/N为9.01~19.24,16℃时最大为19.24。浪蛤为低温品种,养殖温度不宜超过25℃。(2)盐度对浪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在盐度19~43之间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大,43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盐度进一步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下降;耗氧率和排氨率二者之间的O/N为16.14~39.72。浪蛤为广盐种类,高盐度海水对其代谢影响较小,低盐度海水对其代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浪蛤 温度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美国硬壳蛤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柴雪良 方军 +2 位作者 林志华 张炯明 单乐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3-36,共4页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静水方法,测定了水温11.5、22.5、28.0、32.0℃下,硬壳蛤的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泄率。结果表明,在11.5~22.5℃之间,硬壳蛤的上述生理指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显著。而在22.5、28.0、32.0℃之间,生理指标的差异并...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静水方法,测定了水温11.5、22.5、28.0、32.0℃下,硬壳蛤的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泄率。结果表明,在11.5~22.5℃之间,硬壳蛤的上述生理指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显著。而在22.5、28.0、32.0℃之间,生理指标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间接说明了硬壳蛤对温度的较强适应能力,适合在浙江省等东南沿海进行推广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滤食率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体质量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何亚 王华 +3 位作者 王伟 刘恒明 张涛 姜志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1-485,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3种温度(15、20、25℃)对体质量分别为(23.9±2.0)、(30.1±1.5)、(43.8±1.6)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呼吸和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25℃时,红鳍东方鲀幼鱼的耗...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3种温度(15、20、25℃)对体质量分别为(23.9±2.0)、(30.1±1.5)、(43.8±1.6)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呼吸和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25℃时,红鳍东方鲀幼鱼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O和RN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关系;红鳍东方鲀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着鱼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RO和RN与体质量(W)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红鳍东方鲀幼鱼的O/N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升高。研究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红鳍东方鲀幼鱼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弱,温度变化对其代谢的影响较小,且红鳍东方鲀幼鱼摄取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耗氧率 排氨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温度和盐度对皱肋文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2 位作者 徐法军 何南新 杨锐文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2-520,共9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t为13~33℃,S为22.4条件下或S为13~33,t为27.5℃时,皱肋文蛤的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函数相关。2)温度对耗氧...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t为13~33℃,S为22.4条件下或S为13~33,t为27.5℃时,皱肋文蛤的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函数相关。2)温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t为13~28℃,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t为28℃时,3种规格皱肋文蛤的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当t>28℃时,耗氧率反而下降,而排氨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则呈持续升高趋势。在不同温度下,皱肋文蛤呼吸率的Q10范围为0.49~2.75,平均为1.56;排泄率的Q10为1.14~3.58,平均为1.96。t为13~28℃时,不同规格皱肋文蛤的O∶N值为8.84~14.15,平均为11.22,而t为33℃时不同规格皱肋文蛤的O∶N值为6.36~7.57,平均为6.89。3)盐度对皱肋文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并呈峰值变化。在S为13~23时,随着盐度的升高,3种规格皱肋文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相应增加,在S为23时均达最大值,当盐度增加为28和33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呈下降趋势。在S为13~23时,3规格皱肋文蛤的O∶N值随盐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加,在S为23时,O∶N值达最大值。在盐度增加为28和33时,各规格皱肋文蛤的O∶N值呈下降趋势。在S为33时,O∶N值最低。这些结果可为皱肋文蛤养殖容量研究和贝类能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肋文蛤 耗氧率 排氨率 体重 温度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色黄姑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加儿 刘士瑞 +3 位作者 区又君 张建生 郭根喜 陶启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5-170,共6页
关键词 浅色黄姑鱼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黑鳍棘鲷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跃斌 孙忠 +1 位作者 余方平 胡则辉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4期375-379,共5页
对体重为240.9±27.1 g的黑鳍棘鲷在不同水温(10℃、15℃、20℃、25℃、30℃)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黑鳍棘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水温超过一定值后,其耗氧率... 对体重为240.9±27.1 g的黑鳍棘鲷在不同水温(10℃、15℃、20℃、25℃、30℃)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黑鳍棘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水温超过一定值后,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实验条件下,黑鳍棘鲷的耗氧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0.489 7X^2+27.39X-147.39;排氨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0.009 3X^2+0.508 2X-1.247;耗氧率的最大值为235.61μg/g·h(温度为28.0℃),排氨率的最大值为5.70μg/g·h(温度为27.3℃)。黑鳍棘鲷快速生长期的最适温度为2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鳍棘鲷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建忠 施永海 +2 位作者 邓平平 张海明 陆根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进行了温度(10、14、18、22、26、30、3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obseura幼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水温的升高呈直线上升,且都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r2分别为0.972和0.971);18~22... 进行了温度(10、14、18、22、26、30、3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obseura幼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水温的升高呈直线上升,且都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r2分别为0.972和0.971);18~22℃时河川沙塘鳢的氧氮比(O∶N)明显高于26~34℃时的比值(P<0.05);10~34℃时的热能效系数(Q10)值为1.734,最低Q10值(1.069~1.161)出现在22~30℃时。研究表明,河川沙塘鳢幼鱼的可耐受温度为10~34℃,适宜生长温度为2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刘建勇 绍杰 卓健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0,共6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根据方斑东风螺个体大小设立A、B、C(壳高分别为6.86±0.24、4.75±0.37、3.15±0.12cm,软体部干重分别为11.064±0.361、4.245±...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根据方斑东风螺个体大小设立A、B、C(壳高分别为6.86±0.24、4.75±0.37、3.15±0.12cm,软体部干重分别为11.064±0.361、4.245±0.690、2.015±0.122 g)3组,盐度设13、18、23、28、33等5个梯度,实验水温为27—28℃。结果表明:(1)盐度、个体大小对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都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耗氧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O=aWb,其中a值的范围为1.365 5—3.072 2,平均值是2.236 8,b值的范围为-0.195 2—-0.093 6,平均值为-0.130 6。(2)盐度、个体大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排氨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排氨率(N)之间的关系也符合幂函数方程N=c Wd,其中c值的范围为261.769 4—360.427 9,平均值为320.643 4,d值的范围是-0.325 3—-0.189 0,平均值是-0.248 5。(3)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S)、软体部干重(W)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O=1.208-0.039W+0.039S(R=0.578,F=10.517,显著性概率=0.000)、N=-210.442-9.255W+2.965S(R=0.813,F=40.834,显著性概率=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2,共7页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蛏的耗氧率 (OS) [mg/ g· h]、排氨率 (Na) [μg/ g· h]均增大 ;两者之间的比值 (原子数 O∶ N)在 2 0℃时最大 ,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其值逐步减小。耗氧率 (O)、排氨率 (N)与温度 (T)、缢蛏软体部干重 (W)二元线形回归方程分别是 :O=- 0 .370 3+0 .32 0 4 W+ 0 .0 2 98T,N =- 15 4 .0 6 77+ 6 9.74 88W+ 7.9332 T。复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9773和0 .92 2 8;F检验表明 ,两个回归方程均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贝类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罗杰 刘楚吾 +2 位作者 唐洪超 李锋 陈加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设置5个温度梯度(14、19、24、29、34℃),海水盐度为32,研究温度和规格对管角螺Hemifusus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29℃范围内,管角螺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29℃时达到最大值;14~34℃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设置5个温度梯度(14、19、24、29、34℃),海水盐度为32,研究温度和规格对管角螺Hemifusus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29℃范围内,管角螺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29℃时达到最大值;14~34℃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度下,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单位软体部干重的增加而下降,管角螺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R)、排氨率(NR)之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幂函数方程OR=aW-b、NR=cW-d,W与OR、NR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管角螺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